⑴ 請問我家寶寶,十六天了,吃不帶管子的奶瓶會嗆著,我換了一個帶管的瓶子,寶寶吃的不會嗆著了,但感覺會
病情分析: 寶寶吃奶喝進一些空氣是沒關系的 指導意見: 喝奶喝進去一些空氣對寶寶是不會有影響的,正確的吃奶就是用吸管吸進去。
⑵ 幼兒園大班會唱歌的瓶娃娃觀察分析
教材分析: 主題活動《好聽的聲音》從幼兒對聲音的好奇和模仿性學習入手,通過聽聲音、猜聲音、學聲音、創造聲音等活動,增強孩子對聲音的敏感,體驗聲音的多樣性和可變性。科學活動《會唱歌的瓶寶寶》,以科學為主導,巧妙地將生活、語言、音樂等領域有機滲透,相互整合。把生活中最常見的材料引入活動,把酸奶瓶變為形象生動的「瓶寶寶」來吸引幼兒,激發興趣,用游戲的形式和口吻貫穿各個環節,讓幼兒通聽一聽、猜一猜、搖一搖、試一試等環節在玩中做,在做中學,在學中玩,體現了寓教於樂,寓樂於教的教育理念,引導他們發現「瓶寶寶」唱歌的秘密,探索用力大小不同能使「瓶寶寶」唱出不同聲音的歌,不同的東西裝進「瓶寶寶」肚子里,能發出不同的聲音。萌發幼兒好奇、好問、樂於嘗試、喜歡探索、敢於表達的學習品質。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請幼兒嘗試匹配瓶蓋,這一過程主要是鍛煉孩子旋瓶蓋的小肌肉動作和學會觀察挑選大小合適的瓶蓋(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我用有趣的提問吸引孩子進入活動:「天氣冷了,瓶寶寶的帽子找不到了,我們幫它找一找,找到大小合適的帽子給它戴上吧,要帶緊哦,如果用小手搖一搖帽子掉下來的話瓶寶寶就要感冒了。」 第二環節是請幼兒裝豆豆,搖一搖,探索製造聲音的方法。教師先提問「瓶寶寶會唱歌嗎?」然後將裝好「豆豆」的瓶寶寶搖一搖,讓幼兒發現瓶子里裝進東西會發出聲音,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接著,請幼兒操作裝「豆豆」,考慮到真實的豆豆顆粒較小不方便操作,因為第一次活動用區域材料中喂小動物的串珠顆粒代替豆豆,請幼兒裝。他們都很享受裝和搖的樂趣,裝進去以後搖一搖能發出聲音,都樂此不疲。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操作,我還自編了兒歌「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吃好擰緊小帽子。」幼兒操作的時候,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加以提示引導,他們都操作地很有效。 第三環節是搖瓶寶寶,感知用力大小和聲音輕響的關系。我先示範用力搖和輕輕搖的時候瓶寶寶發出的聲音輕重不一樣,用形象的語言提示「我的瓶寶寶吃飽了,它要唱歌了,大聲地唱;瓶寶寶累了,它要小聲地唱」,請幼兒感知。再請幼兒跟著老師為改編的歌曲《大鼓小鼓》伴奏,教師邊唱邊搖:我是一個大鼓,我的聲音很大,咚咚咚咚咚,我是一個小鼓,我的聲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結束環節是一個延伸活動的提問:「是不是瓶寶寶肚子里裝東西就會發出聲音了呢?」引發幼兒的思考。為他們在自由時間或區域活動時,進一步探索「放不同的材料到瓶子里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做好鋪墊。 活動反思: 1、科學活動應與生活密切聯系,尋找生活中最常見的、幼兒熟悉的材料,很容易吸引孩子進入幼兒,同時也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相銜接,激發孩子探索的慾望。活動中的酸奶瓶是幼兒生活中隨處可以收集的,這次是請家長和孩子一同搜集帶到幼兒園的,因此在出現瓶子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很「自豪」地說:「這個是我帶來的!」教師在選擇讓瓶寶寶唱歌的材料時,也考慮到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隨處可取的,教室里現成有的材料,幼兒也很熟悉。 2、托小班科學活動應以形象的游戲貫穿,有個具體的形象會讓幼兒很快進行探索的情景。比如一開始給瓶子找瓶蓋,我就說成給「瓶寶寶找帽子」,他們馬上就積極地投入,而且告訴幼兒「要把帽子戴緊,要不然會感冒」,他們就都把蓋子擰緊了。活動過程中,孩子難免會不停地搖瓶子,但我在提醒的時候會說:「瓶寶寶唱累了,請它躺在你的小腿上休息一下吧!」而不是簡單直接地說「不要搖瓶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探索興趣),孩子們就會安靜地管好瓶子聽老師講再操作。 3、科學活動不是一次集體活動就結束了,要引發幼兒後續的探索。瓶子里裝不同的東西,搖瓶子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裝數量不同的相同東西,搖瓶子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不是所有的東西裝進瓶子里都有聲音,比如:棉花、紙片等。所以,最後的提問,能引發孩子繼續探索,將這些材料投放進區域活動中,讓孩子自由地再嘗試操作。 4、改進之處:瓶子上面可以適當裝飾,將瓶寶寶的形象變得可愛些,更容易讓孩子有情感上的共鳴。
⑶ 小班科學活動怎樣放進瓶子里課後反思
主題活動《好聽的聲音》從幼兒對聲音的好奇和模仿性學習入手,通過聽聲音、猜聲音、學聲音、創造聲音等活動,增強孩子對聲音的敏感,體驗聲音的多樣性和可變性。科學活動《會唱歌的瓶寶寶》,以科學為主導,巧妙地將生活、語言、音樂等領域有機滲透,相互整合。把生活中最常見的材料引入活動,把酸奶瓶變為形象生動的「瓶寶寶」來吸引幼兒,激發興趣,用游戲的形式和口吻貫穿各個環節,讓幼兒通聽一聽、猜一猜、搖一搖、試一試等環節在玩中做,在做中學,在學中玩,體現了寓教於樂,寓樂於教的教育理念,引導他們發現「瓶寶寶」唱歌的秘密,探索用力大小不同能使「瓶寶寶」唱出不同聲音的歌,不同的東西裝進「瓶寶寶」肚子里,能發出不同的聲音。萌發幼兒好奇、好問、樂於嘗試、喜歡探索、敢於表達的學習品質。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請幼兒嘗試匹配瓶蓋,這一過程主要是鍛煉孩子旋瓶蓋的小肌肉動作和學會觀察挑選大小合適的瓶蓋(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我用有趣的提問吸引孩子進入活動:「天氣冷了,瓶寶寶的帽子找不到了,我們幫它找一找,找到大小合適的帽子給它戴上吧,要帶緊哦,如果用小手搖一搖帽子掉下來的話瓶寶寶就要感冒了。」
第二環節是請幼兒裝豆豆,搖一搖,探索製造聲音的方法。教師先提問「瓶寶寶會唱歌嗎?」然後將裝好「豆豆」的瓶寶寶搖一搖,讓幼兒發現瓶子里裝進東西會發出聲音,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接著,請幼兒操作裝「豆豆」,考慮到真實的豆豆顆粒較小不方便操作,因為第一次活動用區域材料中喂小動物的串珠顆粒代替豆豆,請幼兒裝。他們都很享受裝和搖的樂趣,裝進去以後搖一搖能發出聲音,都樂此不疲。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操作,我還自編了兒歌「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吃好擰緊小帽子。」幼兒操作的時候,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加以提示引導,他們都操作地很有效。
第三環節是搖瓶寶寶,感知用力大小和聲音輕響的關系。我先示範用力搖和輕輕搖的時候瓶寶寶發出的聲音輕重不一樣,用形象的語言提示「我的瓶寶寶吃飽了,它要唱歌了,大聲地唱;瓶寶寶累了,它要小聲地唱」,請幼兒感知。再請幼兒跟著老師為改編的歌曲《大鼓小鼓》伴奏,教師邊唱邊搖:我是一個大鼓,我的聲音很大,咚咚咚咚咚,我是一個小鼓,我的聲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結束環節是一個延伸活動的提問:「是不是瓶寶寶肚子里裝東西就會發出聲音了呢?」引發幼兒的思考。為他們在自由時間或區域活動時,進一步探索「放不同的材料到瓶子里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做好鋪墊。
活動反思:
1、科學活動應與生活密切聯系,尋找生活中最常見的、幼兒熟悉的材料,很容易吸引孩子進入幼兒,同時也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相銜接,激發孩子探索的慾望。活動中的酸奶瓶是幼兒生活中隨處可以收集的,這次是請家長和孩子一同搜集帶到幼兒園的,因此在出現瓶子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很「自豪」地說:「這個是我帶來的!」教師在選擇讓瓶寶寶唱歌的材料時,也考慮到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隨處可取的,教室里現成有的材料,幼兒也很熟悉。
2、托小班科學活動應以形象的游戲貫穿,有個具體的形象會讓幼兒很快進行探索的情景。比如一開始給瓶子找瓶蓋,我就說成給「瓶寶寶找帽子」,他們馬上就積極地投入,而且告訴幼兒「要把帽子戴緊,要不然會感冒」,他們就都把蓋子擰緊了。活動過程中,孩子難免會不停地搖瓶子,但我在提醒的時候會說:「瓶寶寶唱累了,請它躺在你的小腿上休息一下吧!」而不是簡單直接地說「不要搖瓶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探索興趣),孩子們就會安靜地管好瓶子聽老師講再操作。
3、科學活動不是一次集體活動就結束了,要引發幼兒後續的探索。瓶子里裝不同的東西,搖瓶子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裝數量不同的相同東西,搖瓶子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不是所有的東西裝進瓶子里都有聲音,比如:棉花、紙片等。所以,最後的提問,能引發孩子繼續探索,將這些材料投放進區域活動中,讓孩子自由地再嘗試操作。
4、改進之處:瓶子上面可以適當裝飾,將瓶寶寶的形象變得可愛些,更容易讓孩子有情感上的共鳴。
⑷ 幼兒園瓶子寶寶主題活動的聽課隨想
活動一:科學《找瓶蓋》
活動目標:
1、學習配對,知道大專瓶子對大瓶蓋,屬小瓶子對小瓶蓋。
2、發展孩子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 各式大、小瓶子活動過程:
1、故事《瓶寶寶找瓶蓋》引出活動主題,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瓶寶寶找不到帽子了,請小朋友幫幫他們,大瓶子對大瓶蓋,小瓶子對小瓶蓋。
2 、操作活動《找瓶蓋》,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分清瓶子和瓶蓋的大小。
(2 )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以瓶子的大小、形狀來匹配。
⑸ 小班閱讀《幸福的娃娃》教案
【活動設計】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孩子們喜歡喝的飲料,這些飲料都裝在漂亮的瓶子里。對於這些漂亮的瓶子,孩子們很熟悉,可是往往孩子們喝完飲料就把瓶子給扔掉了,我覺得非常可惜。我在思考,這些漂亮的瓶子可否用來作為一個教育的載體。於是,我給飲料瓶這個取材方便又安全的載體賦予了教育的因素,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好玩的瓶娃娃》。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能按顏色配對。
2、練慣用手捏豆子、擰瓶蓋、拖拉玩具等動作。
3、感受自製拖拉玩具的(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樂趣。
【活動准備】
1、清洗干凈的飲料瓶、塑料盤子、紅豆、綠豆、黃豆、1米長的松緊帶若干。
2、音樂《去郊遊》、《撥浪鼓》、《安妮的仙境》。
3、小熊維尼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飲料瓶,激發興趣。
師:這是什麼?(瓶子)瓶子是裝什麼的呀?(飲料)瓶子還可以用來干什麼呢?
師:這些飲料瓶不但可以裝飲料,還可以當玩具玩呢。現在請寶寶們每人拿一個瓶子,和你的瓶娃娃一起玩一玩吧!
師:我的瓶娃娃戴著一頂紅色的小帽子。你們的瓶娃娃戴什麼顏色的帽子?(紅、黃、綠)
師:看,我把瓶娃娃當成汽車。我們一起開著玩具汽車出去旅遊吧。
(分析:在談話中,幼兒了解瓶子除了裝飲料以外的其他用途,如做成玩具、樂器等。通過和瓶娃娃玩一玩、將瓶娃娃變成玩具汽車並開著玩具汽車出去旅遊,讓幼兒和瓶子充分接觸,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到小熊維尼家做客。
師:我們到啦。瞧,這是誰呀?(出示小熊維尼圖片)原來這是小熊維尼的家,我們一起跟小熊維尼打個招呼。小熊維尼你好!
師(以小熊維尼的口吻):寶寶們好,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哦,你們看,我家的椅子上分別貼著紅色、黃色、綠色的圓點點,請你們找一個和瓶娃娃戴的帽子一樣顏色的圓點,然後坐到椅子上。
師:我的瓶娃娃戴著紅色的帽子,我要找一個紅色的圓點。找到了,趕快坐下。寶寶們也快去找一找吧。
師:小熊維尼給寶寶們帶來了一個禮物。(邊說邊出示裝有豆子的瓶子)是什麼呀?(瓶子)
師:這可是一個會唱歌的瓶娃娃,不信,你們聽!(師上下搖晃瓶子)
(分析:教師以小熊維尼的口吻提出要求,孩子們在玩中練習了對三種顏色的配對,有趣的引出了會唱歌的瓶子娃娃,很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很感興趣。)
三、會唱歌的瓶娃娃。
師:你的瓶娃娃會唱歌嗎?為什麼?
師:看看,老師的瓶娃娃里裝了什麼?(打開瓶子蓋,給幼兒看豆子)那怎麼讓你們的瓶娃娃也唱歌呢?(給瓶子娃娃裝豆豆)
師:怎樣裝豆子呀?咱們來試一試怎樣裝豆子吧。先要把瓶蓋打開,(邊說邊做)手拿瓶子倒不了,擰開瓶蓋放放好。
師:然後呢?你的小手怎樣放豆子,看好,捏緊豆子掉不了,一個一個往裡裝。幫我數一數1、2、3……(強化捏豆子入瓶的動作)
師:怎樣不讓豆子跑出來呢?擰緊瓶蓋撒不了。你們想做一個會唱歌的瓶娃娃嗎?
師:看,老師給你們准備了什麼呀?盤子里有黃色的黃豆,紅色的紅豆,綠色的綠豆,我把這些豆子分成三組。寶寶們看一看你的瓶娃娃戴什麼顏色的帽子,就給它吃什麼顏色的豆豆,要一邊數一邊放豆豆。現在我們一起做會唱歌的瓶娃娃吧。
師:你們的瓶娃娃會唱歌了嗎?咱們來試一試。小朋友的小手真靈巧。
師:我們聽音樂,讓瓶娃娃唱歌吧。音樂會現在開始啦!
(分析:看到老師的瓶娃娃會唱歌,孩子們的眼睛裡充滿了好奇,成功地激起了幼兒動手製作的願望。通過兒歌,幫助幼兒掌握擰開瓶蓋,裝豆子,擰緊瓶蓋的方法,在幼兒操作過程中,兒歌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瓶子拖拉玩具。
師:看,老師口袋裡有什麼?(出示一根1米長的松緊帶)我想把它套在瓶娃娃上,你們說是從瓶娃娃的大頭套還是小頭套?
師:我要套啦。張開我的大嘴巴,套在瓶子上。
師:(師用松緊帶拖拉著瓶子玩)你們想不想玩這樣的拖拉玩具?
師:老師也給你們准備了松緊帶,現在請你們也來做一個瓶子拖拉玩具吧。
師:先做好的寶寶請幫幫旁邊的小朋友。
師:寶寶們的玩具都做好了。我們一起帶著玩具去玩,好嗎?來,跟著我。小車小車真好玩,拉著小車去公園,咕嚕咕嚕跑得快。
汪、汪、汪,聽誰來了?我們帶著小狗出去玩吧。小狗小狗慢慢走,小狗小狗怎樣叫?小狗小狗快快跑,我們幫你找骨頭。
咩、咩、咩,聽誰來了?我們帶小羊上山吃草吧。小羊小羊快來呀,我們帶你去吃草。(帶幼兒出活動室)
(分析:用松緊帶製作拖拉玩具的方法簡單、安全,易於小班幼兒操作,孩子們能很好的完成。在最後玩瓶娃娃變小動物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練習了走、跑、拖拉的動作。真正做到了「玩中學、學中玩」,孩子的興趣濃厚。)
⑹ 《瓶寶寶對對碰》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色彩的探究慾望,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情感、能力) 2、幼兒初步感知紅、黃、藍三種顏色其中兩種配色後的變化。(知識) 3、幼兒能夠積極關注生活中各種事物的不同顏色。(能力) 活動准備: 1、學具:紅、黃、藍顏色卡片各兩張;紫、綠、橙顏色卡片各一張;各種顏色的顏料,托盤、木板、自製大樹干圖片等。 2、教具:礦泉水瓶兩個;紅、藍顏料;課件。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初步感知紅、黃、藍三種顏色其中兩種配色後的變化。 難點:激發幼兒對色彩的探究慾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顏色寶寶,你們看!它們都是誰? (教師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 師:哦,原來是紅寶寶、黃寶寶和藍寶寶,顏色寶寶漂亮嗎? 師:你們知道嗎?顏色寶寶不但漂亮,還會變魔術呢!你們想不想看呀? 【設計意圖:幼兒對紅、黃、藍三種顏色已有了初步認識,活動開始出示這三種圖片,通過教師引導讓幼兒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教師示範,引導幼兒觀察紅色和藍色抱在一起後的變化。 (出示兩個瓶子,裡面裝有藍色顏料) 師:仔細看這兩個瓶子里有什麼顏色? 幼:藍色 師:注意!我讓它搖一搖、晃一晃,變沒變?(教師搖晃第一個瓶子沒有變化)。 師:我們再試試這個瓶子,你們猜它會不會變色?(不會)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 的時刻!(教師使勁搖晃水並說出魔術咒語「顏色寶寶,顏色寶寶,變變變!) 哎呀?變了沒有?有什麼變化?這是怎麼變出來的?猜猜看!想知道它的秘 密在哪裡嗎?(想)李老師現在為你們揭曉謎底,瞪圓小眼睛哦! (教師先打開第一個瓶蓋讓幼兒觀察,再打開第二個瓶蓋讓幼兒觀察) 師:這個瓶蓋有什麼顏色?(紅色)原來秘密藏在瓶蓋上我把紅色和藍色抱在一起就變出了紫色,神不神奇啊?真是太神奇了,那你們想不想和顏色寶寶一起變魔術啊?(想) 【設計意圖:魔術對幼兒來說是非常神秘的,這一環節通過魔術表演讓瓶子里藍 色的水變成紫色激起了幼兒的好奇心,接著為幼兒解開神秘魔術的謎底,這也是 孩子們最期待的,通過揭秘讓幼兒觀察,原來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後會變 成另一種顏色,有效調動幼兒對顏色的探究慾望。】 三、引導幼兒自己探索黃色和藍色、黃色和紅色混合後都會變成什麼顏色。 (出示小木板、顏料) 師:我請小朋友分成兩組,你們到這邊的桌子上找兩個小木板,兩個小木板貼有 不同的顏色,你們的小木板有哪兩種顏色啊?(兩組幼兒分別說出木板上的 顏色) 我們讓兩個不同顏色的小手板相互抱一抱、變一變,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幼兒操作,幼兒操作時教師提醒:我們可以讓小手板多抱一抱,並說出魔術 咒語「顏色寶寶,顏色寶寶,變變變!) 師:好了,小朋友們請慢慢將小木板分開分開,看看什麼顏色出來了? (教師分別讓兩組幼兒說出自己變出的是什麼顏色,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 師:哦,黃色和藍色抱在一起會變成綠色,生活中你見過什麼是綠色的? 幼兒:小草、蘋果、樹葉…… 師:第二組小朋友你們變出什麼顏色?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 師: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變成橙色。生活中你見過什麼是橙色的?(幼兒回答) 你們可真了不起,也變成小魔術師啦!給自己點掌聲吧!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正處於直覺行動到具體形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的很多認識都要依賴於行動,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讓幼兒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兩種顏色抱在一起後的神奇變化,既讓幼兒享受了玩色的樂趣,又培養了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四、引導幼兒探索更多顏色的秘密 師:剛剛我們用小木板和顏色寶寶們玩一玩、變一變,現在想不想用我們的小手 來和顏色寶寶們變魔術啊? (教師出示托盤、顏料) 師:每個小朋友到這里拿一個托盤,老師這里有兩種顏色,你們的托盤里有幾種 顏色啊?(兩種)都有什麼顏色?(幼兒回答自己托盤中的顏色) 小朋友的托盤中都有兩種不同的顏色,那它們抱一抱、變一變、會發生什麼 奇妙的變化?小魔術師們?准備好了嗎?現在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一起變 一變吧! (幼兒操作) 師:你的顏色寶寶發生了什麼變化?是哪兩種顏色抱在一起的?(幼兒回答) (教師故意展示粉色) 師:呀!我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顏色,這是什麼顏色啊? 幼:粉色! 師 :你都變出粉色啦,太厲害了!真是個魔術大師啊,魔術大師你能告訴我你 是怎麼變出粉色的嗎? (引導幼兒說出紅色和白色抱在一起變成粉色) 【設計意圖:通過幼兒皮膚與顏色的直接接觸激發起幼兒玩色的激情,讓幼兒在玩色這一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的奇妙變化,這一環節中我對顏色進行了擴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只添加了紅色和白色,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又探索出了新的顏色,既建立了自信心又引發了幼兒對生活中更多色彩的關注。】 五、引導幼兒運用自己變出
⑺ 快樂瓶寶寶大班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雪碧是孩子們平常很愛喝的飲料,但喝完後的雪碧瓶大家往往是隨手一扔。如何使這樣的廢舊物品有利用價值,我設計了《好玩的瓶子》這一體育活動,引導幼兒自己玩瓶——合作玩瓶——集體玩瓶,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得到體能鍛煉,同時又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體驗運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玩雪碧瓶,發展跳躍能力、臂力以及機體的協調能力。
2、培養團結協作精神,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3、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情緒。難點:立定跳遠的動作加以規范。
活動准備
幼兒每人一隻雪碧瓶,內裝大半瓶水;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准備動作
幼兒聽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
二、自由玩瓶
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幼兒自由玩瓶的興趣,在玩瓶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玩了哪些花樣,抓住幼兒的幾個動作,讓幼兒集體練習,特別是對立定跳遠的動作加以規范的指導。
三、組合玩瓶
幼兒組合玩瓶,教師巡迴觀察各小組的玩法,並參與游戲,對與眾不同的玩法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四、集體玩瓶
這么多瓶子放在一起可以怎麼玩呢?
教學反思
准備活動不僅讓幼兒進行了走、跑、跳等的預備練習,而且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引起了幼兒的活動需求。讓幼兒自由玩瓶,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能更好地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老師深入觀察,能了解幼兒動作發展的具體情況,使有針對性的個別教育成為可能。組合玩瓶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也有助於更好地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並且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參與游戲能使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間得到及時的交流,可提高幼兒活動的積極性。集體玩瓶這一環節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讓幼兒說說大家把瓶子放在一起像什麼,然後玩一玩,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整節課下來已經到達我們要的目的。
⑻ 小班談話活動顏色寶寶總動員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餅乾的種類,形狀很多,能按形狀對物體進行分類。 2、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餅乾的形狀。 3、樂於講述自己的發現給小朋友聽。 活動重點: 知道餅乾的種類,形狀很多,能按形狀對物體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餅乾的形狀,並樂於講述自己的發現給小朋友聽。 活...動准備: 1、餅干(圓形、方形餅乾的小包裝),食品盤子5或6個。 2、幾何圖形片若干,小盤子若干(每個盤子里有3或4個幾何圖形片),瓶子娃娃(雪碧瓶子製作的瓶娃娃,嘴巴分別是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動前組織幼兒將手洗凈。 活動過程: 一、認認、嘗嘗餅干。 1、教師出示有小包裝餅乾的盤子:請每個小朋友拿一袋餅干,摸一摸、猜一猜裡面是什麼東西? 2、教師:餅干寶寶真多呀!看看餅干寶寶長得一樣嗎?(幼兒打開小包裝餅干,仔細觀察。) 3、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餅干有各種各樣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圓形,有方形;有不同顏色;有的上面還有花…… 4、教師:聞一聞餅干香不香?嘗一嘗餅干是什麼味道的?餅干吃在嘴巴里有什麼變化? 二、瓶寶寶來作客,幼兒觀察瓶寶寶嘴巴的形狀。 老師出示瓶寶寶:我們班來了許多可愛的瓶寶寶,看看這些瓶寶寶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瓶寶寶,發現瓶寶寶嘴巴的形狀有圓形的,還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 三、瓶寶寶吃"餅干",按形狀分圖形片。 1、觀察"餅干"。教師出示圖形片:瓶寶寶肚子餓了, 我們一起喂它們吃"餅干"吧!這是瓶寶寶吃的"餅干",看看有些什麼樣的"餅干"?(幼兒觀察、發現"餅干"有圓形的,還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 2、)喂瓶寶寶吃"餅干"。教師:這么多的瓶寶寶要吃什麼形狀的"餅干"呢? 3、)幼兒根據瓶寶寶的嘴巴形狀,喂相同形狀的"餅干"。幼兒邊喂邊說:瓶寶寶,給你吃"**"餅干。 4、幼兒自主地選取一個小盤子和幾塊餅干,根據瓶寶寶的嘴巴形狀,喂其吃相應形狀的"餅干"。(幼兒把小盤子里各種形狀的"餅干"喂完)活動延伸: 在家裡和爸爸、媽媽做分餅干、嘗餅乾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