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要南音 吳欣霏的資料
編輯本段出處
「南音」一詞最早應該出現在漢代,張衡《南都賦》雲:「齊僮唱兮列趙女,坐南歌兮起鄭舞。」高誘注曰:「南歌,取南音以為歌也。」「南音」文獻有載。《呂氏春秋 音初》記:「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實始作南音。」從「侯人兮猗」與《楚辭》體式相類來看,南音主要應指楚音,也很可能包括長江下游的吳音和越音。(楊匡民:《楚聲今昔初探》,《江漢論壇》1980年第5期。)
編輯本段南音的歷史
唐宋
一般認為南曲起源於唐,形成於宋: (1)據文獻記載:唐僖宗光啟元年(885),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入閩,他們帶去了唐代「大麴」傳播於民間。大麴與當地民間音樂的相互影響和吸收,從而
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樂器琵琶的演奏姿勢是斜抱著彈奏。所用筒簫嚴格規定為一尺八寸。這兩件樂器的演奏姿勢與形制與唐舊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大麴、法曲的曲牌名稱相同。如《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梁州曲》、《婆羅門》等。 (4)宋代「南戲」五大名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和《琵琶記》,南曲也演唱這些劇目。
元朝
元朝時,文人加入戲曲創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內容,一方面模仿其風格從事創作。及至五大傳奇《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及《殺狗記》產生後,更豐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聲腔亦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葉以後,流行於江浙一帶崑山腔、弋陽腔傳入閩南,亦為南音所吸收,而創作亦日漸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當成熟。
論點
南音的源流研究資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論點: ○1。南音肇始於秦漢的「相和歌」,如「趨」、「亂」、「艷曲」都帶有南音的影子; ○2。南音起源於唐「大麴」、「雅樂」; ○3。南音源自元明的「曲」; ○4。南音形成於明清,北曲南遷形成。
編輯本段簡介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
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
編輯本段古月遺韻
《中國音樂詞典》載「南音」條目有以下四方面的內容:①周代的南方音樂,簡稱「南」。 ②先秦已視作古樂的「南音」。 ③即「福建南曲」。 ④曲藝的一種,用廣州方言演唱。流行於珠江三角洲地區。有一百多年歷史,以清唱為主。由此可見,南音、南曲之名古已有之,專指特定年代、特定地域的音樂;而「南音」又在一百多年前已為廣東的地方民間音樂所名。 王驥德《曲律》中論及:「入元而益漫衍其制,櫛調比聲,北曲遂擅盛一代;顧未免滯於弦索,且多染胡語,其聲近嘵以殺,南人不習也。迨季世入我明,又變而為南曲,婉麗嫵媚,一唱三嘆,於是美善兼至,極聲調之致。」又曰「《孺子》、《接輿》、《越人》、《紫玉》、吳歈、楚艷,以及今之戲文,皆南音也。」這里所提到的「南音」、「南曲」是指今之「崑曲」,以及江、浙、贛一帶的海鹽腔、餘姚腔、青陽腔、弋陽腔等。所以「南音」、「南曲」古代、現代,以及地域不同,所指也不同。
編輯本段源遠流長
簡介
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是保存我國古代音樂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它薈集了盛唐以來中原雅樂之精
華,後來又吸引了元曲、弋陽腔和崑腔的特長,並與閩南的民間音樂融為一體而逐漸成為詞曲清麗柔曼、旋律纏綿深沉的美妙樂種,尤其長於抒發鄉人思親、遊子懷鄉的真摯情懷,那如怨如慕如絲如縷的聲音,猶如南國夏夜的玉蘭花香,一陣陣沁入人們如痴如醉的心田。
南音從中原走來
我國黃河流域的中原古樂的許多遺響與南音有相似之處,如先奏的五音之樂、音階與宮調理論;宮角繞商等多重角的旋法特點;漢代的譜式記號及漢藺相和歌的"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之演唱演奏形式;清商三調、相和五調等等均能在南音之中找其蹤影。(拙挫文:《南音標准音諸問題》對以上現象已作了詳細詮釋,此文故之)難怪《泉州府志》載有明萬曆年間的晉江寒儒蘇浚作詩雲:"滿徑蒼蒼煙雨突,長空浪卷曉雲沈。江頭不斷清商曲,留得春風與客心。"蘇浚是位南音愛好者,他所指的清商曲若不是南音又能是什麼呢?因此,古時泉州南音很可能也有清商曲之稱謂。 中原古樂之所以存活於泉州南音之中,這與歷史上的幾次大移民現象不無關系。永嘉之亂(公元304-309年),晉人衣冠南渡。宋太平寰宇記:"東晉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固立南安郡(今泉州)景雲二年改泉州和晉安郡(今福州)。"泉州考古學家們還不斷發現晉江流域一帶有大量晉人墓地,特別幾年前,於豐州茂霞村發現晉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這更是這一史實的重要見證。然而,南遷的晉人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記住這一史實,同時表以對晉國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為晉江。東晉亡後,南朝統治的一百多年歷史,南遷在江左一帶的晉人,依然覺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陸續由浙江入閩北、轉閩東,而最後又在這氣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東南一隅,依山傍水,猶如世外桃源的晉江流域一帶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啟年間(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隴畝起義的王潮、王審治兄弟入閩,據有閩中五州,立為閩王,建立閩國。這次移民時間短而大批量。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設置招賢院,招賢納士,中原士族如黃滔等紛紛遷地而南,一時泉州成為"海濱鄒魯"。此時的泉州經濟和文化已相當發達,已是"千家羅綺管弦鳴"的繁榮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也必然帶來中原優秀的音樂文化,這對當時泉州的經濟與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也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南音與梨園戲交融發展
為什麼南音古樂能世代相傳,久唱不衰,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在歷史進程中除了不斷吸收兄弟樂種的聲腔來豐富自己外,其決定因素是長期與梨園戲交融發展。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今開封)淪陷,北宋覆亡而遷都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趙宋皇族南外宗正司也自臨安遷往泉州。遺臣、遺民們紛紛南移,一時泉州成為南宋的陪都。這時泉州港處於興盛時期,有"東方第一大港"之美譽。由於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帶來文化的繁榮。以南音為基礎,以帶濃重的中州洛下正音的泉南腔為唱詞吐音,並加以故事化了的梨園戲,此時應運而生。應該指出,它與宋室南遷而帶來的宮廷文化如家庭班(又稱家班戲)不能說沒有關系。 梨園戲以南音為母體音樂,以南音"曲"為主要唱腔,在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部分民歌以及其他戲曲聲腔,諸如弋陽腔、崑山腔、青陽腔、潮調來豐富自己,而形成"上路"、"下南"、"小梨園"流派。南音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宮廷走向民間,又從民間搬上舞台而形成一種個性獨特,雅俗共賞的傳統音樂。南音古樸、典雅、舒緩、低回的音調卻最適合配以哀怨、憂傷、抒情、思念,特別是以愛情為題材的民間故事,因而,極富感染力,與民眾心靈相通,深受人們的青睞,有雄厚、堅實的群眾基礎。《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就有《陳三五娘》等梨園戲的痕跡。它不僅記有南音的滾門曲牌,同時還標有唱詞及南音工×譜的撩拍記號,這說明南音與梨園戲的密切關系由來已久。 梨園戲的產生不僅豐富了南音的"指"與"曲"內容,同時通過演出實踐而對南音的撩拍、樂器、定音等方面作了發展。撩拍方面由原來二分音符為一撩而緊縮為四分音符為一撩;樂器方面則由品簫代替洞簫;定音方面也由"以工為商"為標准音的洞管定音法,一改為"以×代工"的品管定音法。由於南音與梨園戲在歷史長河中互為滲透吸收,互為交融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從某方面而言,梨園戲對南音所作的改革更貼近現實生活,群眾也更樂意接受,這無疑起到完善南音和充實南音的作用,讓南音藝術更具生命力。 不僅如此,閩南的其他地方戲曲,諸如提線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甚至薌劇(歌仔戲),它們在發展過程中也同樣從南音中吸收養分來豐富自己,如歌仔戲最富特色的大廣弦,不就是從南音二弦演化而來的嗎?同樣,閩南諸劇種在面向民眾的演出過程中又不斷地豐富了南音,實踐了南音,讓南音更貼近群眾、更深入人心,而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編輯本段古樸優雅
特點
據學者研究考證,從南音的曲牌名稱、格調韻味和所用樂器的製造特點、演奏姿勢等方面看,都足以說明南音與唐宋大麴、法曲、宋詞、元散曲有著密切關
系,"是一部立體的中國古代音樂史"。它保留著唐宋古典曲牌,有濃厚的中原古樂遺風,間或融入某種異域情調。
樂器
南音所用的主要樂器洞簫又稱"尺八",十目九節,其長0.6米,延用唐簫規制,聲韻渾厚深沉。前幾年日本"尺八"演奏團來泉州訪問,就是自稱要來"尺八的故鄉"尋根覓源的。演奏南曲的琵琶(南琶),彈奏時採用橫抱姿勢,與豎抱的北琶迥然而異,卻和泉州開元寺內的飛天樂伎及敦煌壁畫上的飛天造型十分相似。南音的二弦與魏晉"奚琴"相似,拍板與唐以前的"節"相同。而用閩南話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許多中原古語的詞彙和音韻完好地保存至今。
編輯本段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為右琵琶、三弦,左洞簫、二弦,執拍板者居中而歌,這與漢代"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相和歌表現形式一脈相承。其工尺譜記法自成體系,是古代音樂記寫形制之遺存。橫抱演奏的曲頸琵琶、十目九節的洞簫、二弦、三弦擊拍板等,也都因襲古樂器遺制。南音曲目有器樂曲和聲樂曲兩千餘首,蘊含了晉清商樂、唐大麴、法曲、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等內容。南音以標准泉州方言古語演唱,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音韻。演唱時講究咬字吐詞,歸韻收音。南曲曲調優美,節奏徐緩,古樸幽雅,委婉深情。 泉州南音由"大譜"、"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稱"指"、"譜"、"曲")構成完整的音樂體系。"指",即"指套",亦稱"套曲",是一種有詞、有譜、有指法(即琵琶彈奏指法)、比較完整的套曲。每套套曲由兩首至七首散曲組成,以音樂的"管門"和"滾門"歸類編成套,共50大套,主要有《自來》、《一紙相思》、《趁賞花燈》、《心肝撥碎》、《為君出》5套。"譜"是有標題的器樂套曲,附有琵琶彈法,是有標題的器樂套曲,沒有曲詞,以琵琶、洞簫及二弦、三弦為主奏樂器。每套包括三支至十多支曲牌,共16大套。內容多為描述四季景色、花鳥昆蟲或駿馬賓士等情景,其中著名的有"四"(《四時景》)、"梅"(《梅花操》)、"走"(《八駿馬》)、"歸"《百鳥歸巢》)4套。"曲"即散曲,又稱草曲,只唱不說。有譜、有詞,一般由琵琶、洞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樂器伴奏。內容大致可分為抒情、寫景、敘事三類。曲詞的內容,主要取材於唐傳奇、話本和宋元及明代戲劇人物故事,其中《山險峻》、《出漢關》、《共君斷約》、《因送哥嫂》等曲目廣為流傳。
編輯本段音樂瑰寶
意義
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作為陶冶情操、自娛自樂的文化表現形式,它與閩南人的生活密切相關,閩南人聚居之地幾乎都有民間南音社團。除了在閩南地區
的泉州、漳州、廈門和港、澳、台地區以外,泉州南音還流播到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越南等國家,成為維系海外僑胞和台灣同胞鄉情的精神紐帶,對增進民族認同感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組織
泉州有很多南音組織。據記載,最早當屬建於明崇禎三年(1630年)的晉江深滬御賓南音社了。早期泉州市區的南音組織有"筠竹軒"、"靈裳閣"、"昇平奏"、"回風閣"及"回風閣俱樂部"等。泉州周邊各縣市、各鄉鎮亦幾乎都有南音社團組織。特別是在比較富裕的鄉鎮,南音社團活動則尤為活躍,被譽為"南音穴"的浮橋鎮就是其中一例。這個富庶的小鎮,人文景觀極為豐富,笱江月色讓人流連忘返,也孕育不乏南音人。夜晚,人們經常聚在橋頭邊的榕樹下聽老人們講李九我的故事或接官亭的傳說,遠處還不斷傳來絲絲的弦管聲。夜深,當人們返家路過下洲巷、祠堂口、和光宮,南音依然陣陣,清音雅樂不絕於耳。那時浮橋南音之盛,可見一斑。據浮橋下洲村84歲高齡的老藝人蔡百合介紹,早在60年前,就有許多資深的南音藝人在浮橋開館設閣,收徒傳藝,那時浮橋的"臨江閣"在新門外一帶名噪一時。當時,"延陵吳"13鄉為"割香"慶典而舉辦的南音大會唱可說是盛況空前,那幾天人們興高采烈,到處張燈結綵、高搭錦棚,先由來自泉州城裡及廈門等名社團登台獻藝,再有13鄉社團才一一登台演唱。"臨江閣"出色的演唱讓其他名社館閣刮目相看。
編輯本段蓬勃發展
解放後,南音事業蓬勃發展。南音社團不僅有業余的組織,還有專業的組織。如1960年由視南音為無價之寶的王今生市長一手創建的泉州南音樂團,40多年來,
不僅培養造就了一批南音專業人員在各地區發揮骨幹作用,而且在各種賽事及訪問交流活動為泉州爭了不少榮譽。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常年活躍在街頭巷尾的眾多業余南音社團,與群眾的接觸最為直接,也最受群眾的歡迎,他們為泉州南音的普及與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泉州市南音愛好者、華僑、華人也不時給他們以各方面的支持與經濟贊助,為弘揚泉州南音事業而作了可貴的貢獻。 三五成群,家庭式的南音演唱在泉州最為常見,可說比比皆是。以曲會友、以聲傳情是弦友們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選擇。主人們對待來者,不管初交或深交,都會奉茶施粥,若遇知音還會備辦酒席招待。南音的藝術魅力讓他們相處得十分融洽和諧。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福建省泉州市南音樂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編輯本段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列為遺產
2009年10月1日,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時距2002年5月泉州市正式啟動泉州南音申報工作已有近8年的時間。 在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的日子裡,泉州南音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第四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成果
南音原稱弦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樂種,是我國彌足珍貴的民族音樂瑰寶,被譽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中國民族音樂的根」。南音典雅優美,獨具魅力,千年來廣泛流傳於泉州一帶閩南語系地區,並遠播台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成為聯繫世界各地閩南人的精神紐帶。作為南音的發祥地與集中地,我市歷來重視和愛護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民間的弦管班社館閣,幾乎遍布城鄉各地,以至山邊海角,愛好者自願結合,自娛自樂,隨處都有管弦之聲。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市首次出現由文化部門出面組織的弦管團體和公辦樂團,弦友們成為新文藝工作者,他們學習新事物、服務新社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弦管重獲生機與活力,民間的弦管團體恢復發展至500多個。在1981年至2005年期間,泉州市已成功舉辦了8屆海內外南音大會唱。從1990年起,南音進入中小學課堂,並且年年舉行中小學演唱演奏比賽,至今已舉辦了20屆。泉州師院、泉州藝校招收南音專業學生,開辟了傳承新渠道。而在保護與研究南音文化遺產方面,成立於1985年的中國南音學會、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做了大量艱巨、基礎性的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保護
相關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南音的保護與弘揚,將其擺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2002年,泉州市啟動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南音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工作,並把申報的過程作為保護與弘揚的過程,如制定實施泉州南音藝術保護與振興的決定,開展南音社團的普查和南音專業代表性傳承人的推薦與報批,支持文化部門出版或發表一批弦管典籍與研究論著,等等。目前,泉州市政府投資建設的泉州戲曲、南音陳列館和泉州南音藝苑已先後落成啟用;專業團體和民間社團也多次晉京和出境、出國交流與演唱,產生良好的影響。可以說,泉州南音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日益彰顯,泉州南音榮登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實至名歸!
編輯本段同名歌曲
歌曲:南音 歌手:方大同 專輯:soulboy 歌名:南音 演唱:方大同 專輯:soul boy 作曲:方大同填詞:林夕 在他的墨鏡里 看不到二泉的月映有多麼蒙朧 只記得少年時 練習著二胡時琴弦勒出了血紅 三十四歲後失明了 怎麼用他雙眼尋找自己的光榮 小時候拉奏著浪淘沙 他們說他是個天才兒童 可是下一個畫面里 他就走在街販賣著他的童夢 喧嘩酒家中擁擠的小巷中 他拉著等待著誰為他而動容 音樂沒人懂 打賞要人懂因為他真的很窮 漆黑北風中飄渺的燭光中 他想他總能為人們奏出彩虹 音樂自己懂 一樣有聽眾沿途點亮 他命運的燈籠 二泉映月他才不管紅與不紅 圓圓的墨鏡里 自圓其樂昭君出塞自有人歌頌 他人窮名不窮 他人窮志不窮音樂證明他有用 回家路上由他老婆 摻扶著拉奏著那一曲才最感動 不知道路過的聽到的 免費的有沒有因此心痛 最親愛的聽眾 想像他們的臉孔流淚或滿臉春風 老爸是他英雄他慈祥的臉孔 也漸漸地消逝在南音的琴聲中 南音本說「河南話」 千年流傳有遺韻 宋室南遷,趙匡胤嫡系皇族在泉州一住就是147年,人口發展至3000多。中原移民不僅帶來了中原音樂,還把其家鄉話「河洛語」也帶至泉州,而且反客為主成為泉州的主流語言與音樂,一直保存至今。 「南音」原稱「泉州南音」「泉州弦管」,是保存在福建東南沿海的一種古老音樂,所以有時也以「福建南音」稱之。但南音發祥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以泉州地道方言演唱,所以海內外弦友習慣通稱為「泉州南音」。這種古樂使用的「上、下四管」傳統樂器,簡陋古樸,看起來不起眼,但演奏起來,旋律古遠典雅,歌唱者以泉腔「照古音」咬字吐音作韻,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無不扣人心弦。 南音原不姓「南」 其實,南音並不「生於南國」,最早可追溯至中原早已消失了的古樂與「河洛語」。 1983年,時任中央音樂學院名譽院長的趙沨在泉州調研之後認定:泉州南音「是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並倡議在泉州成立中國南音學會,發動國內外音樂史家開展南音學研究。時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的黃翔鵬也贊同趙沨的觀點,認為泉州南音「既與歷史樂種有著諸種聯系,本身又是當代猶存的樂種。」 據音樂史記載:中國音樂發展至盛唐達到頂峰之後,幾經戰亂便灰飛煙滅,到了宋代就已經找不到唐代的音樂了。後來人們只能從古墓、敦煌莫高窟、佛教寺廟以及民間的收藏中,找到一些寶貴的音樂史跡。秦漢時期的橫抱琵琶、豎吹尺八,晉唐的篳篥、拍板,敦煌壁畫上來自天竺的「迦陵頻伽樂舞」和西域各式各樣的絲竹樂器及演出場面。但這一切都僅僅是歷史遺跡,只見其形不聞其聲。所以,一些音樂史學家們感嘆中國音樂史是一部「啞巴音樂史」。 所幸的是,「禮失求之野」,樂失也存於野。音樂史學家們發現了既古老又鮮活的泉州南音。它傳承了晉唐音樂的歷史信息,又積淀了歷代的音樂文化特徵,並存活於海內外講閩南語的地區,成為一部活的中國音樂史。 南音在新中國成立前,一向被稱作弦管。史料證明,弦管之稱,始於漢初,風行於魏晉,《晉書·樂志》有「凡此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的記載。唐·杜牧詩句「弦管開雙調」中兩個古樂名詞「弦管」與「雙調」,都保存在泉州編訂出版的《明刊戲曲弦管選集》中。在晚唐也有「弦管鐃拍、出沒花柳」的記述。在五代後蜀《花間集》中,更有多處以「弦管」描寫絲竹之聲的。但「往事越千年」,「弦管」之名早已消失,只有「泉州南音」繼承和保存下來。 南音主要的演唱形式是,右邊分別為橫抱曲項琵琶和三弦者;左邊分別為豎吹洞簫(古稱尺八)和拉二弦者(宋以前稱奚琴),唱者居中執拍板而歌。這種演唱形式,是漢「相和歌--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遺制。而其主要樂器,無不是漢唐的傳承,可以與《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刊載的古樂器互為印證。 南音以「乂、工、六、思、一」五個漢字記譜。這五個譜字與唐高宗(650-683)時的「樂調」六個譜字「思、一、六、犯、工、六」十分相近。南音五個譜字右旁加上琵琶指法和撩拍號,稱為「工乂譜」或琵琶指骨譜。「敦煌古譜」的撩拍符號與其近似。「敦煌古譜」僅有25首,可惜被劫至法國,難得一見。而南音「虛譜無詞」的器樂曲譜就有15大套,有譜有詞的「指套」有50套,散曲多達2000多首。音調分4個「管門」、7個「支頭」、108個「滾門」,節律有序,自成體系,又保存了唐燕樂「雙調」「越調」「背雙」的調名和唐教坊的「拂(諧音作舞)霓裳」「杜韋娘」「玉樹後庭花」等曲名,是一個積淀大量古代音樂信息的寶庫。 人口遷移形成「南音」 歷史上作為政治文化中心地帶的中原曾多次發生戰亂,戰亂迫使那裡的皇族、士族以至黎民百姓紛紛南逃。泉州美稱「溫陵」,有較好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通過晉代「衣冠南渡」和唐宋的多次遷徙,以及大量官兵先後入閩形成的移民大部分就居留在泉州。而宋室南遷,由「南外宗正司」管理的趙匡胤嫡系皇族在泉州一住就是147年,人口發展至3000多。中原移民不僅帶來了中原音樂,還把其家鄉話「河洛語」也帶至泉州,而且反客為主成為泉州的主流語言與音樂,一直保存至今。南音還哺育了泉州南戲,先後孕育誕生了梨園戲、傀儡戲以及高甲戲、打城戲、布袋戲。這些戲種都以南音作為基本聲腔,而南音又從戲曲中吸取優美的唱段作為它的散曲與套曲。曲與戲的互相依存、互為滋養,便形成了一個興旺發達的戲曲家族,成為閩南人在漫長農耕時代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生活內容。之後,南音逐漸傳向周邊地區,帶到海外東南亞各地,形成一個約5000萬人講閩南語的南音文化圈。在這個南音文化圈中,30年來共舉辦了15屆南音大會唱。 南音何以倖存? 泉州南音1000多年的發展歷程,沒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卻能夠幸運地存活下來。原因之一在於它的深入人心。人們自覺地愛護它,口傳心授,世代相承。文革時期,有的人牆上掛著「樣板戲」曲譜,口中唱的卻是南音;有的弦友,把曲簿包上層層油紙,挖地三尺,埋在床前;有的則藏之古墓。原因之二,海內外有不少熱心人士,傾心搶救保護。400年前刊刻出版的《滿天春》《鈺妍麗錦》《百花賽錦》三本雕版書,刊載272首弦管曲詞和18出與弦管相關的戲文,國內已盪然無存,無人所知。後來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龍彼得在英國和德國圖書館發現了它們,並經過二三十年的調查研究,寫出長篇論文。另一部刊刻於100多年前的《文煥堂指譜》,閩南一帶尋覓多年,不見蹤影,卻出現在台南玉市上,幸為台灣成功大學教授胡紅波重金買下。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分別與兩位教授合作,經過認真校訂、翻譯,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明刊戲曲弦管選集》和《清刻本文煥堂指譜》兩書,為南音溯本探源提供了可靠的史料,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而大量的民間手抄本,也先後整理、校訂,大部分已匯編出版。2009年,南音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將進一步促進這份珍貴文化遺產的保護。
編輯本段同名書籍(即將開始創作)
作者:笛安 連載雜志於雜志《最小說》 相信即《西決》《東霓》之後,《南音》會閃爍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編輯本段同名人物
《最小說》最強實力作者笛安的作品《西決》及其姊妹篇《東霓》中出現的人物。鄭南音是鄭東霓、鄭西決的妹妹。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自幼深得家人寵愛,因其屬兔,被家人親昵地稱作「鄭小兔」或「兔子」。 在《西決》中,我們看到的鄭南音是個可愛、活潑、開朗、樂觀的少女,也是個執著的追求自己的愛情,願意去放手一搏的人;在《東霓》中,我們看到的鄭南音是個喜歡小孩子,愛姐姐並且能和她站在同一戰線上的女生,她也可以在重病的爸爸面前做到堅強勇敢,是個懂事孝順的孩子。
⑵ 牛子孺這個名字怎麼樣
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名句使專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屬升華和拓展,而後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 孺子」是古時對小孩子的稱謂。「孺子牛」是《左傳》中記載的一個典故:春秋時,齊景公與兒子嬉戲,景公叨著繩子當牛,讓兒子牽著走。這個千古傳頌的「愛子」故事後來成為人們贊譽的美德。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華和拓展,而後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人們之所以把老師稱作孺子牛,認為這是當之無愧最貼切的比喻。
牛鴻儒怎樣
⑶ 李祥霆的主要作品
有一次,聽說礦山俱樂部放映一部介紹古琴家管平湖演奏技藝的電影短片,他便跑到礦區,從影片中第一次看到了古琴演奏的姿態和方式。他非常渴望能有一張古琴,但在遼源這座小城裡卻很難找到。他只好「畫餅充飢」,在父親的辦公桌上綳幾根紙繩當琴,一邊聽收音機里的琴聲,一邊在紙繩上模擬按彈,聊慰渴思。後來,他在舊書攤上買到一本《今古奇觀》,看到《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中,有一段關於古琴的形象、特徵、結構的詳細描述,他如獲至寶,決心按書中描繪的樣子,自己動手制琴。
他找出父親診所過去用的木招牌,改成琴身,用二胡弦代替琴弦,用圖釘作琴徽。沒有共鳴箱,不能發音,他就戴上父親的聽診器聽著彈。哪怕只能聽到一點微弱的聲音,他也特別高興。 1957年李祥霆讀高二時,為了獲得對古琴的知識,他鼓起勇氣給著名古琴演奏家查阜西寫了一封信,講述自己對古琴的喜愛、想學古琴的心願、造琴的艱難,請教彈琴的方法,請求寄一兩本古琴譜。因不知道查先生的通信地址,只好將信寄給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之後,他天天盼著回信,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只夜,終於盼來了那封決定他一生前途和命運的回信。
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查阜西先生收到電台轉來的李祥霆的信,十分感動,決意幫助這個後生成才。查先生在回信鼓勵的同時,向他提出幾個問題:一是你的家長是什麼職業?他能否供你到大學畢業?是否同意你將來獻身音樂藝術?二是你想學古琴是僅僅出於愛好,還是想學好學精?三是要學好古琴,必須對古典文學和數學有一定的修養,你是否也喜歡古典文學和數學?
李祥霆一遍又一遍地捧著查老師的信,感到無限的幸福,他誠懇地回答了查先生提出的問題,表示了自己學習古琴的決心,並請求拜查先生為師。查阜西在第二封回信中,便接受了李祥霆的請求,收他為弟子,約他暑假來北京面授琴藝。 這年暑假,李祥霆帶著他自己製作的古琴模型,乘上開往北京的火車,駛向他生活的新天地。
到北京,當他敲開查阜西先生的家門時,李祥霆還沒有意識到他已經敲開了通往古琴藝術勝境的大門。查先生熱情地接待了這位陌生的關東少年,見他手捧古琴模型,訥於言辭,朴實、憨厚,滿心歡喜,隨即安排他在家中住下。查阜西當時正參加全國人代會,便拜託琴友顧梅羹先生代為授課。
當天下午,李祥霆便開始向顧梅羹學彈古琴名曲《梅花三弄》,採用的是傳統的對彈法。老師示範彈一句,李祥霆學著彈一句。由於李祥霆天賦極高,很快就掌握了彈奏古琴的要領,深得顧先生的贊許。
四天後,查先生開會回來,檢驗這個學生四天來的學習成績,聽了李祥霆學彈的《梅花三弄》四段琴曲,驚喜萬分,高興地說:「孺子可教,日後必成大器」,並親自開始傳授。
這首高雅的古典琴曲,李祥霆只學了十天就能完全演奏了。經過一個暑假的學習,李祥霆學會了古琴譜,學會了彈奏大小五首古琴曲,還學會了為古琴上弦。查先生家二十多張無弦古琴,都被李祥霆一一上好了弦。 查先生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李祥霆頗具大家氣質,為了強化李祥霆的藝術修養,查先生陪他去游覽北京名勝古跡,帶他去琉璃廠文物書畫商店觀賞書畫作品,帶他到崑曲研究會聽專家們的清唱,到廣和劇場聽京劇。同時,他還介紹李祥霆結識北京的幾位著名琴家、畫家、作家,藉以幫助這個學生拓寬藝術視野,增長見識。
暑假結束了。回到遼源前,查先生送他清代古琴一張,洞簫兩枝、《琴學入門》一本、《今虞》琴刊一冊,勉其回去後勤學苦練,來年高中畢業報考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並親自送李祥霆上了火車。查老師看看天將下雨,又趕在開車前買來一把雨傘交給學生隨身防雨。李祥霆懷著深深的感恩之情告別老師。 從此,李祥霆暗下決心,將老師慈父般的關懷化做動力,決不辜負老師的厚望。他回學校後,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加倍努力刻苦練琴。
1958年,高中畢業後,經查阜西先生的推薦,報考了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這個專業在東北僅招一名學生,李祥霆被錄取了。從此,他開始接受中國音樂學院的正規教育,師從古琴名師吳景略,並接受管平湖、傅雪齋等名家指導。 1963年李祥霆大學畢業時,已成為我國古琴界的後起之秀,被留校任教。
他將自己的全部心智和精力都傾注在古琴演奏技藝的整理和古琴文獻、傳統琴曲研究上。同時,他博覽群書,學詩詞,山水畫,吹洞簫,聽古今中外名曲,擴大自己的藝術視野,加強自己的藝術修養。在自己不斷鑽研古琴彈奏藝術的同時,還效法前輩琴家「金針度人」,熱心培養新一代古琴研究和演奏人才,關心指導社會上的業余古琴愛好者。 經過二十餘年的教學和社會實踐,李祥霆已經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成為中國古琴界的代表人物。他的學生多達百餘人,除大陸和港澳地區外,還遍及德、英、法、意、日、美、澳、加、瑞士、阿根廷等國,堪稱「桃李滿天下」。他的足跡遍布英、日、意、德、法、荷蘭、瑞士等國。他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新聞媒體,採取講座、錄制音像、為電影、電視、戲劇配音等方式,在國內外宣傳古琴藝術。他的學生中,洋弟子就多達幾十名,他在歐洲還成立了「歐洲琴社」。
2001年,李祥霆回到了久別的故鄉遼源,受到了遼源市人民政府的熱情接待。文化界為他舉辦了招待會。李祥霆為家鄉人民演奏了古琴曲,表達了他對家鄉人民的熱愛。一曲曲優雅動聽的古琴曲,令家鄉人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