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音樂啟蒙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能帶來怎樣積極的影響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通過有組織的聲音來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所以音樂又叫做情感藝術。因此,用音樂教育幼兒,能陶冶性格、凈化心靈、升華情感、啟迪智慧,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音樂可以使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優美悅耳的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增強活力。據有關醫學研究證明,人在愉快時,血液中可產生一種有利於健康的物質,它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促進消化、解除疲勞的作用。音樂中千變萬化的旋律、節奏和速度,既能調節人體的功能,又能對大腦的邊緣系統和腦平網狀結構產生直接影響。它能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音樂情緒,即自由的擺動、走動或跳躍等,來達到創造合乎節律的動作,喚起幼兒天生的本能,培養人體極為重要的節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諧感與動作的協調性,使聽覺更加敏銳、感情更臻細膩,使幼兒更加活潑健康。另外,在音樂游戲和舞蹈這個群體活動中,也能更好地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感,如個體與個體的位置變化,組與組的隊形變換。它可以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音樂中的動與靜,長與短,強與弱,體會音樂節奏的魅力,促進動作協調發展。
二、音樂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音樂能促進幼兒大腦的正常發育,有利於大腦的全面發展。
音樂教育對促進幼兒腦細胞的增皮層的增厚、腦功能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些與兒童智力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在音樂活,各種聲音及身體動作的信息輸入大腦,增強腦神經元的刺激,這有利於各神經元之間的接通,形成神經通路;同時音樂能培養兒童動作的協調性和敏捷性,促進幼兒智力發展。動作是幼兒智發展的起點,曾經有人提出,訓練孩子的手腳就是訓練大腦,而手腳的訓練在音樂活動中能夠得到充分的施展:彈琴訓練了手指的靈活性,舞蹈訓練了全身的協調性。音樂中的唱歌、歌舞表演、音樂游戲等,都能促進幼兒動作的協調發展。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曾指出,人的大腦共有六種智能,其中第三種就是音樂智能,即能夠感受韻律和音樂並進行創作。可見,音樂與智力本身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音樂教育可擴大幼兒的音樂視野,豐富感知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幼兒能在音樂學習中獲取多方面的知識。
三、音樂能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品德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只能成為空洞的說教,而音樂教育正好可以為德育打好情感基礎。人在幼兒時期所接受的音樂教育,往往會作用於他的一生。一首短小的歌曲,往往有巨大的力量和深遠的影響。歌曲《對不起,沒關系》以輕快的節奏、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幼兒在邊唱邊表演中理解歌詞的內涵,學會運用禮貌用語;《山羊踩痛小公雞》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諒互讓,友好相處;《李小多分果果》讓幼兒體會到謙讓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音樂對幼兒心靈的影響往往是潛在的,但它的教育效果卻是明顯的,效應也是長期的。音樂是孩子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維生素",我們應針對幼兒喜情感、厭講理,喜形象、厭抽象的特點,將德育寓於音樂教學中,真正達到以 情感人,以情怡人的目的。
四、音樂可以培養幼兒的
審美情感音樂能使人產生美感,受到美的教育,也就是愛的教育,在培養人的高尚情感及審美趣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使人感到生活的樂趣,更加熱愛生活。如歌曲《國旗 國旗多美麗》能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熱愛國旗的感情;《學做解放軍》《哈達獻給解放軍》能激發幼兒熱愛解放軍的感情;《值日生歌》能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愛護小樹苗》能培養幼兒愛護公共財物的思想感情等。
音樂在人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音樂對孩子的成長更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家長和教師應該對幼兒從小進行良好的音樂教育,使幼兒在美好音樂的陪伴下健康成長。
2.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活動
音樂使人產生美感。孩子在幼兒園,接觸音樂的機會很多。晨間活動有音樂相伴,戶外有音樂相隨,作畫時有優美的旋律,音樂課上有動聽的歌聲……每時每刻都有音樂瑩繞在孩子們的身邊。因此,如何在幼兒園中有效地開展音樂教育呢?我園就這個課題進行了園本培訓,深受啟發,談談幾點體會。
一、培養音樂情趣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關鍵。
1.遵循年齡特點,培養參與積極性。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的音樂啟蒙教育,採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和發展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選取適合幼兒的音樂教材,帶孩子在音樂的伴奏下,動手、動腳、動口做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如《小手爬》、《捏攏放開》、《拍手點頭》、《拍拍跺跺》等這些律動深受孩子的喜愛。幼兒只有在興趣性較強的音樂活動中才能真正喜歡參與音樂活動,感受音樂的情趣。因此,在音樂教育中,小班可採用活潑愉快的音樂游戲活動,如《走路》。中大班可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情緒,記憶音樂的旋律,使他們真正隨著音樂的內容,情緒變化做游戲,如《找小貓》。幼兒在聽聽、動動、說說中,培養和發展了音樂聽覺能力,音樂的記憶能力和動作的協調能力。
另外,在選取音樂教材時,必須注意既有教育意義又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幼兒。
2.通過節奏訓練,培養音樂興趣。
幼兒活潑好動,總是蹦蹦跳跳閑不住。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拍手、拍腿、拍腳等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如《大鼓和小鈴》、《剪羊毛》、《加油干》,進行這類活動一定要建立一套常規,不然伴有樂器的課堂會顯得太過熱鬧。
3.拓寬知識面,提高唱歌興趣。
幼兒歌曲來自幼兒生活,反映幼兒生活。引導幼兒了解與歌曲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拓寬幼兒知識面,結合歌曲內容培養動手動腦能力,還有助於對歌曲內容、情緒的理解與感受,提高歌唱的興趣和表現力。還有,如《表情歌》、《親親》、《寶貝在哪裡》、《碰一碰》等這些歌曲還可以讓孩子給其進行創編,把自己編的唱出來是多麼振奮人心的事情啊,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還培養了孩子的創造力。
二、語言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保證。
音樂和語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首活潑、動聽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兒歌、詩歌;一首首優美、詼諧的樂曲都好象講述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音樂教學不僅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而且能全面促進幼兒身心和協發展。其中,語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言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保證,我們應該寓語言於音樂教育之中。
首先,我們在進行音樂教育時,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在幼兒聽完一首歌曲或樂曲後,教師應及時鼓勵幼兒講講自己的感受和對作品的理解,可以用這樣的提問語:「你聽到了什麼?」。這樣,既增加了幼兒表達的機會,又滿足了他們表達的願望,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要正確處理好音樂與語言的關系。如在新授歌曲《小樹葉》時,先和幼兒玩一個語言游戲,讓幼兒扮成一片片小樹葉,教師扮成「秋風」,「秋風」一吹,「樹葉」就到處飄呀飄,當風停止時,讓他們說一說,這片小樹葉離開樹葉媽媽後飄到了哪裡?有的說,我飄到了小河裡,有的說我飄到了草地上……這個游戲是為學唱歌曲服務的,因此玩的次數要恰到好處,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總之,幼兒園的音樂教學不應局限在音樂課中,應滲透在一日活動中,教師應當為幼兒創造多樣化的環境,使幼兒的生活游戲學習都有優美的音樂伴隨。
3.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一、 選擇適當的音樂活動教材
開展有效的幼兒音樂教學活動 ,首先要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 ,雖然幼兒音樂教材中有很多高品質的歌曲,但是這些歌曲並不一定都符合幼兒的認知,有的歌曲內容與幼兒生活相距甚遠,有的歌曲歌詞復雜,幼兒不易理解……教學內容的不適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音樂教學活動的質量。因此開展有效的幼兒音樂教學活動,教師先要選取適合幼兒生理發育和認知水平的教學內容。比如,選擇歌詞易上口、音域較窄,以及旋律明快、節奏簡單的歌曲。
總而言之,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音樂學習,不僅能夠愉悅幼兒的心靈,也能帶給他們美的享受 ,使他們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音樂教學活動,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功能,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進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3)幼兒音樂啟蒙活動1擴展閱讀:
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為: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藝術領域的內容與要求為:
1、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能。
3、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5、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技能和能力。
6、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
4. 如何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體驗快樂
一、多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幼兒音樂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的音樂啟蒙教育,採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和發展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幼兒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如果採取簡單呆板的教學模式,幼兒難以接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採取富有濃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要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學習慾望,方法力求生動、新穎。例如:教《春天》一歌時,事先在黑板上畫好一棵大樹,然後隨著口唱"春天天氣真正好",畫出"太陽",地上長出小青草,畫出一些"小草",樹上小鳥吱吱叫,畫出在樹上唱歌的"小鳥","花兒都開了",在地上畫出正在開放的花朵。這些簡單生動的畫面不僅揭示了歌詞的內容,也能引起幼兒對自己所感受的春天景象的聯想。 對一些童話故事般的歌曲,如:"小兔乖乖"、"數鴨子"等歌詞形象、口語化強的,可讓幼兒邊唱邊表演,邊唱邊游戲,從而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幼兒只有在興趣性較強的音樂活動中,才能真正喜歡參與音樂活動,感受音樂的情趣。 二、多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拓寬知識面,提高唱歌的興趣 幼兒歌曲來自幼兒生活,反映幼兒生活。引導幼兒了解與歌曲內容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結合歌曲內容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還有助於對歌曲內容情緒的理解與感受,提高歌唱的興趣性和表現力。如在教《泡泡不見了》這首歌曲之前,教師為幼兒製作多種不同形狀的三角形、梯形、圓形等小模型,繫上小繩,讓幼兒放在裝有肥皂水的盆里進行實驗,取出後,一個個小模型像鏡子一樣透明,立體感強。然後啟發幼兒動腦想想,什麼東西加上水能吹出泡泡來,並做實驗,得出的結論是肥皂、洗衣粉、洗發水、洗滌靈加上水,都能吹出泡泡來。然後讓幼兒拿著自己製作的玩具,玩吹泡泡,在此基礎上學習《泡泡不見了》,既拓寬了知識,感受到自己動手做玩具的成就感,又感受到唱《泡泡不見了》,這首歌的歡樂情緒。這樣,應用多種手段有機的結合,互相滲透,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使幼兒多方受益。 三、多給幼兒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創造快樂。 幼兒藝術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的, 是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中和參加無數次的藝術活動中得到發展的。因此,幼兒藝術教育不能僅局限於教師組織的藝術活動,應貫穿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在一次觀察活動中,幼兒穿上雨靴、雨衣, 打上雨傘, 在大自然中感受雨。幼兒們興奮地在操場中玩耍,有的漫步,有的飛跑,有的在積水處踏得「啪啪啪」響,我感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契機, 於是引導幼兒發現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會發出什麼聲音。幼兒帶著問題在玩耍中仔細尋找, 發現了雨點落在雨傘上會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落在小草上沒有聲音,落在大型玩具上有「 篤篤」 的聲音等。然後我參與到孩子們感興趣的踏雨水的活動中, 發現會發出「叭叭」的聲音。於是,我提議幼兒們用小雨靴來唱歌, 幼兒們盡情地在積水中玩耍, 踏出了許多好聽的節奏, 在玩耍中不知不覺滲透了音樂教育。 幼兒們在玩耍中進行了創造性活動, 但幼兒們並未感到這是一種音樂活動,反而覺得「原來下雨在外面是這么好玩呀」。大自然廣闊的空間為幼兒提供了寬松的自由的環境, 也為幼兒的創造提供了豐富的元素。幼兒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無拘無束地、快樂地創造,同時也享受了創造的快樂。 四、多給幼兒自主的空間,讓幼兒尋找快樂。 能讓幼兒快樂的音樂,首先是幼兒喜聞樂見,貼近幼兒生活的音樂。過去往往教師自己費許多時間選出音樂,但幼兒卻不喜歡,為什麼呢?因為教師忽略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於是我想到,在選擇教材時為什麼不能讓孩子與教師共同收集喜愛的音樂,從孩子生活中尋找素材,尋找他們快樂的源泉呢?幼兒喜愛動畫片,觀看動畫片成了每日必須完成的事,也是幼兒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幼兒的交流,我發現近期孩子對《喜洋洋與灰太狼》動畫片非常感興趣,片頭曲更是人人會唱,甚至有一人唱眾人合的效應。於是當我把孩子帶來的《喜洋洋與灰太狼》主題曲放給幼兒聽時,立即引起了自發地合唱和歡呼。 如何挖掘《喜洋洋與灰太狼》歌曲的教育性就放在了我的面前。《綱要》指出,藝術教育激發興趣的目的是將一般興趣引申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音樂的選擇來源於幼兒,這是讓幼兒享受音樂快樂的前提!怎樣讓幼兒享受音樂的快樂呢? 在認真反復思考後我感到, 以前的音樂活動往往是教師設計活動形式,幼兒被動參與。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參與到活動設計的過程中來呢?於是我大膽嘗試著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方式。交流中有幼兒提出:"老師我想唱《《喜洋洋與灰太狼》的歌!""我想用《《喜洋洋與灰太狼》的歌來跳舞! ""我想畫喜洋洋與灰太狼!……"幼兒有許多的想法,這時我感到一種單一的形式已不能滿足眾多孩子的願望,於是我採納了他們的建議。 活動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喜歡音樂,喜歡這些表現形式,但表現還停留在對活動形式本身感興趣上,教師該採取怎樣的指導策略,去引導幼兒表現能力在原水平上的提高呢?該怎樣啟發幼兒創造性的表現自己的感受呢?兒童的創造表現往往是由環境和材料引發的,通過環境、材料的投放引發幼兒的內心沖突,進而引發幼兒認知結構的同化與順應,促使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因此,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圖譜、操作卡、舞蹈道具,讓幼兒在生動有趣,材料豐富、自由探究、自主表現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經驗,嘗試創造表現帶來的快樂。這樣,教師不再是設計者和指導者,而是觀察者和支持者,幼兒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在快樂的活動中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五、多給幼兒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幼兒分享快樂 當今社會的高度發展及核心家庭的增加, 大大地改變了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環境, 使得許多幼兒性格孤僻,自我封閉,不會合作。幼兒在活動中更多注重於自我創造、自我賞識和自我滿足,對於怎樣與朋友合作, 怎樣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思想, 怎樣欣賞和分享同伴的成功、快樂的體驗較少。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維果斯基認為: 合作學習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手段, 能促進幼兒在最近發展區的長足進步。《綱要》中指出:「要為幼兒創造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在活動中給幼兒自由組合相互參觀的空間, 幼兒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成功, 也分享了同伴的快樂。教師重視了幼兒的情感體驗, 重視了活動過程中孩子的愉悅, 給幼兒留一點欣賞成功的空間, 讓更多幼兒一起分享快樂。 總之,快樂是孩子學習、探究、嘗試的原動力,孩子因為快樂所以學習,因為學習所以快樂。因此,我們有責任成為幼兒音樂活動的夥伴,支持者,引導幼兒喜愛音樂。我們共同努力讓音樂帶給幼兒快樂,讓幼兒真正享受音樂的快樂吧!
5. 琴巢Q咪幼兒音樂啟蒙一節課多少錢,有上過的家長孩子學了有用么
幼兒音樂啟蒙課一節課價格在50元到100元左右,你可以打電話咨詢一下客服人員會告訴你的。
6. 生活類的幼兒音樂游戲活動有哪些
一、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類型包括:
1、歌唱。歌曲是用音樂的方式演唱出來的文學。
在幼兒園中,幼兒不僅可以演唱成人專門為幼兒創作的歌曲,還可以演唱傳統的童謠以及由幼兒自己創作或即興創作的歌謠。節奏朗誦是一種藝術語言與音樂結合的藝術表演形式,也是既深受幼兒喜愛又易於為幼兒所接受的歌唱活動材料。
歌唱的表演形式。歌唱表演形式是歌唱活動中參加者的人數,全體參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歌唱時所伴隨的表演方式(如動作表演、樂器演奏等)的總和。在幼兒園中,兒童可以掌握的歌唱表演形式主要有獨唱、齊唱、接唱、對唱、領唱齊唱、輪唱、合唱、歌表演等
2、音樂游戲:
音樂游戲一般是指在音樂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規則和音樂要求進行各種動作的游戲。
3、律動:
幼兒律動一般是指在音樂或節奏樂器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節拍、速度做有規律的動律性動作。幼兒律動一般可做形象模仿動作,還可以模仿成人的勞動以及基本舞步練習。幼兒律動可以是單一動作的重復,也可以是相關的幾個動作連接組合成律動組合。
4、舞蹈:
舞蹈是經過人們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並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動作的姿態、節奏和表情。
5、打擊樂:
節奏樂又稱打擊樂。用各種打擊樂器敲打出樂曲的節奏或節奏變化。幼兒節奏樂的樂曲一般節奏性較強,由老師用琴來彈旋律,幼兒用打擊樂器敲擊節奏。打擊樂器一般沒有固定的音高,音響效果不同,節奏性強,幼兒非常喜愛而且比較容易掌握。
6、音樂欣賞:
欣賞,是從審美的角度去聽音樂,而不是隨隨便便地聽。要求有所不同。 音樂欣賞,說得清楚些,是欣賞者通過聽覺去感覺音樂,從中獲得音樂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悅和認識的滿足。它是音樂作品與表演的最後的歸宿。
7、歌表演:在幼兒歌曲的演唱過程中,以簡單、形象的基本動作、姿態和在對歌曲理解基礎上的自然表情對歌曲內容和音樂形象為表達。幼兒歌表演應以唱為主、動作表演為輔。
7. 如何進行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音樂活動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其他活動所無法替代的功效。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有三:其 一,正如葉聖陶所說:「音樂是世界的語言。」音樂為人類所共同理解,能產生共鳴。其 二,音樂藝術能陶冶情操,為古今中外有識之士所認可。其 三,喜愛音樂是孩子們的天性。音樂對於幼兒的健康心理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過一句名言:「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孩子們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悅的心情。 那麼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為: 1. 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藝術領域的內容與要求 為: 1. 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 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 2 能。 3. 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 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6. 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 音樂教學活動是藝術領域里主要的活動,幼兒園唱歌教學活動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選材恰當,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學唱的興趣和慾望。在幼教雜志及教材上,有好多幼兒歌曲。但並不一定都適合孩子們學唱。如表現為:歌詞陳舊復雜、幼兒難於理解,還有的歌曲內容孩子很陌生,這樣就影響孩子學唱歌曲的興趣。因此歌曲的選擇,對孩子的學唱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有的放矢的選擇歌曲。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歌唱。如、《小兔乖乖》(歡快的)、《玩具進行曲》《粗心的小畫家》(詼諧的)
8. 如何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淺談小班音樂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的啟蒙
摘要:《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留意和感受生活中的聲、形、色以及音樂、舞蹈美術作品中的美,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自主地多形式地進行表達和創造。其中 藝術領域目標第一條:「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同時,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音樂智力在人類個體天賦中是最早出現的,但音樂天賦要得到正常發展,還有賴於生活和教育的環境。 關鍵詞:興趣日常生活啟蒙傾聽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如果我在早年沒有接受了音樂教育,那我無論在什麼事情上都將一事無成。」所以,音樂在一個人的成長中佔有不可忽略的地位。為了在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幾年中,使幼兒對音樂活動抱積極態度,並使這種興趣得以鞏固、保留、以至成為終生的一種需要,這是一項需要長期時間和堅持的事情,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就才 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首要目標。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是時間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是藉助聲音這一物質材料放映客觀世界和人的心靈的一門藝術。要學會欣賞音樂、表現音樂,首先必須對聲音敏感,敏銳的感知大自然以及人類和社會環境中各種豐富的語言,具備這一種敏感,音樂就會變的親切而容易接近了。要從興趣這個點出發,我覺得要有目的地進行最初的音樂啟蒙,聽是一切音樂活動的基礎,幼兒的聽覺常常要比成年人更加敏銳,首先,我讓幼兒學會傾聽聲音。 音樂一點兒也不深奧,在我們周圍環境中,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社會生活中都充滿了各種的音響,我每天都會給孩子提供音樂活動的機會,並在幼兒熟悉的生活范圍去帶領他們發現、探索。並在教學中加以一些適當的游戲來進行啟蒙。比如在散步、戶外活動、走路、上下樓梯等等日常生活中我和孩子們一起聽和討論各種聲音:鳥叫聲、雨水的滴答、行人路過的聲音、汽車經過的聲音、飛機飛過的聲音、風吹過樹葉沙沙響的聲音、還有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等等,有時候,在給孩子講故事的間隙,我會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聽教室內外各種特殊的聲音,當然,只是這些不是不夠的,我還會根 據他們的需求組織一些有趣的游戲。 一:傾聽人體聲音 《聽一聽》這一教學活動中,我和孩子們面對面在一起,讓孩子模仿我發出的各種各樣的聲音,比如拍手聲、拍腿聲、跺腳聲、輕快的跳動聲和各種嗓音……學會這個後, 我就加深難度, 隔著東西一張大紙板,讓孩子看不見我,而依靠聽覺來模仿我發出的各種聲音;在下次游戲的時候,我又找幾個孩子背過身去,也隔著障礙物,就其中一個孩子說話,問障礙物外的孩子:他們其中睡在說話呢?又來加深難度了,讓幾個孩子說話,問:他們之中誰沒有說話呢?游戲是需要不斷更新的,這樣孩子玩起來才會更感興趣,我會在周六日的時候觀看一些綜藝娛樂節目,這樣可以找到更好玩,也貼近孩子生活的一些新游戲玩法,於是我便利用在教學活動中,一次,我讓孩子們圍成一圈,我先對第一個小朋友說一段耳語,讓他們一個挨一個輕輕地把這耳語傳遞下去,到最後一個,我就請他把聽到的耳語大聲說出來,開始的時候,耳語傳得走樣了,但經過多次這樣的游戲,孩子們既感興趣,又能學會傾聽,最後,還是把完整的說出來了,他們既高興又感到自豪。 二:傾聽日常用具的聲音 在《聽聽,找找》這一叫活動中,我會在孩子的生活范圍找出他們熟悉的兩個不同的物品,比如小木棒和開門的鑰匙,讓孩子仔細地傾聽,辨別它們通過敲擊各自所發出的不同聲音,然後,再隔著障礙物,晃動鑰匙串,或者輕輕地用木棒敲大桌子,讓孩子說出是哪一種東西在發出聲音。在增加趣味性時,我還准備一些圖片,讓孩子們根據自己所聽到的聲音去找出相應的發聲體的圖片。當然,孩子回家,還可以在享受到美味的佳餚的同時傾聽家裡廚房裡美妙的「交響曲」,那些都是孩子身邊最熟悉不過的用具。 三:傾聽樂器的聲音 聲音,這就是探索聲音了,不久,他們都能找出自己覺得好聽的聲音,然後我才對他們總結並介紹正確的使用方法,這樣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尋找的過程,孩子們是開心快樂的。還有我們每天都彈的 鋼琴,就是孩子接觸的最初的西洋樂器,每天,我們都會用鋼琴彈奏一些曲子,孩子們都能根據這些不同的曲子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了,起床、早操、吃飯、教育活動、上廁所、洗手、喝水、排隊、收拾玩具、安靜休息等等,其實,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的,首先,必須讓孩子傾聽,然後對孩子講解這首曲子的目的,那麼在每次做這個活動的時候,音樂必須於貫穿這個活動中,等孩子們熟悉並能做好後,再跟他們說第二個曲子,這樣,慢慢積累,孩子的聽覺既受到訓練,又能在音樂中遵守游戲規則。 四:傾聽周圍環境的聲音 動物的聲音、人的聲音、機器的聲音、交通工具的聲音和音樂聲等等,這些聲音在日常生活、周圍環境中隨處可聞,孩子們隨時傾聽這些聲音,體會聲音的各種特性:高的、低的、遠的、近的、強的、弱的、長的、短的、響亮的、輕柔的、優美的、粗俗的等等;《我的周圍有什麼》的教學活動,我會在孩子不同時間段和孩子一起探索。休息的時候,我會讓孩子閉上自己的眼睛,問他們聽到什麼聲音,活動室里、活動市外,或更遠地方的聲音;每天,我們都有帶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讓孩子傾聽自己周圍環境中各種動聽的聲音, 回來的路上可以讓孩子們重復、回憶、模仿他們聽見的聲音,孩子既在過程中體驗快樂,也在其中學到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小就培養他們對周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有敏銳的感覺和細微的邊被能力,就能為他們欣賞音樂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傾聽音樂作品 音樂本身是獨具魅力的,它有一種奇異的、感染人的力量,我經常讓孩子去接觸,去傾聽這些美的音樂,使他們通過音樂本身去體會音樂的美好與崇高。孩子們常常是在周圍環境中聽到什麼歌就唱什麼歌,現在流行歌曲到處可聞,我還經常聽到孩子們的嘴巴里聽到「我愛你,愛著你,就象老鼠愛大米」「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我會變成童話里,你最愛那個天使……」, 雖然, 我不排斥流行歌曲, 但是這些歌曲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我盡可能的在音樂活動和日常活動中提供欣賞的機會,讓美妙的音樂滲透在幼兒平日的活動中,能提高幼兒的對音樂敏感程度。於是我就准備了中、外不同風格的歌曲、音樂的光碟和磁帶,在孩子不同的活動時間段給他們播放,比如:起床、功能室活動、點心、入餐、休息等時間選擇一些適當的音樂如:蕭邦的夜曲、 輕音樂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接觸一些優秀作品。教孩子彈鋼琴時許多教師和父母都有這樣一個經驗,如果這首曲子孩子以前看過或聽過別人彈奏,那麼他(她)就會學比別的曲子快。因此,現在有許多家長和老師會買來VCD、CD給孩子作準備。依次類推在某些音樂活動的前幾天也可有意無意的讓孩子接觸即將進行的新內容,這樣能讓幼兒更快的熟悉音樂。讓他們在這種無意的意識下,音樂走進了他們的心靈。 在每次組織欣賞音樂,或者介紹音樂節目之前,我都要給他們提要求,要他們遵循一些原則,那就是保持整個活動場所自始至終非常安靜。作為我自己是星海音樂學院畢業,自己就非常喜愛音樂,本人也是從小就在父母的音樂熏陶下走進音樂,班級教學老師也是非常喜愛音樂,我也深深明白作為教師喜愛音樂這對孩子音樂啟蒙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孩子們會不知不覺地被老師對音樂的熱情有所感染,從而對音樂產生一種濃厚的,發自內心的興趣,有時候,老師為他們演唱或者演奏一些歌曲、樂曲,孩子們會得到莫大的享受和滿足,比如,在孩子欣賞了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後,我就在鋼琴上給他們彈奏,他們一聽
9. 音樂啟蒙有什麼好處,在孩子幾歲的時候可以進行
01弄清楚孩子學樂器的根本目的,才不會入坑
家長要弄清楚的一點是,音樂啟蒙不為培養藝術家,
只是發展娃的認知和情感,畢竟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出眾天賦的。
也就是說,學習樂器的根本目的是讓孩子接觸音樂,而不是單純學樂器,這樣會有局限性。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早接觸樂器,學得會更好,這也是錯誤認知,孩子太小、認知有限,跟不上節奏也是會有心理壓力的。
試想一下,孩子連拼音都不認識,怎麼學寫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