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篇音樂的聽後感
突然好想你。五月天。
有時候看著MV或者聽著聽著。腦袋裡就浮現出某些人的身影。
每次不版去想太多。卻又總是控制不權住去想。
翻滾著絞痛的回憶。安靜地哭泣。
記得最近一次哭就是因為這歌讓我想起了太多。
說著話突然眼淚就掉了。或許是由於這歌觸到我心裡最最最深的記憶。
有時候笑著笑著,表情就僵掉了。
與那些許久未見的人的隔離。已經讓我失去了太多。
我沒辦法去忘記那些人。
他們是我最愛的。卻也是離我最遠的。
突然聽到某些人的消息。卻不好意思再提起。
很想去關心。可總是力不從心。
這歌唱了太多關於回憶的東西。就好像歌詞唱的一樣。
我們那麽甜,那麽美,那麽相信,那麽瘋,那麽熱烈的曾經。
為何我們,還是要奔向各自的幸福和遺憾中老去?
突然好想你,你會在哪裡,過得快樂或委屈。
突然好想你,突然鋒利的回憶,突然模糊的眼睛。
『貳』 求一篇音樂演出觀後感
你這屬於開放性作文啊,起碼說說這曲子屬於民樂還是什麼,用民族樂器還是西洋樂器,版是交響么。得嘞,權我給你編一段吧。
藝術的魅力在於交流和聯系。因為一首樂曲,有人可以畫出一幅畫,有人可以作一篇美文,有人可以講述一個動聽的故事……一首好的樂曲總能用那些抽象的音符勾勒出一幅聲色具備的畫面,悄然流入聆聽者的心田。《流水之聲》這場音樂合奏演出讓聽者隨旋律漸進佳境。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清澈,和那行雲流水般的旋律絲絲入扣,帶給人以心靈的享受。
好音樂的魅力在於感染力,這首樂曲以流暢的旋律線條,清晰的節奏組合以及豐富的表情記號帶給欣賞者的是遠遠超於「流水之聲」這四個字以外的意境。此時我頓悟,所謂音樂陶冶情操之效能,大抵如此吧……
----------------------------------------------------
夠嗎?
『叄』 音樂欣賞有感
交響樂《紅旗頌》欣賞有感
有一首樂曲,一首應該永存於史冊的樂曲,時時縈回激盪在我的心頭,如浩浩長風,一直伴隨著我人生洶涌的激流長河,屈指數來,已經三十七年了。
它,就是著名作曲家呂其明同志的管弦樂序曲《紅旗頌》。
《紅旗頌》的作者呂其明是我國著名的電影音樂作曲家,1930出生。他從小酷愛音樂,十歲隨父去淮南根據地參加新四軍,先後在二師抗敵劇團、七師文工團、華東軍區文工團任團員。他的父親呂惠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戰爭的峰火中為國捐軀。1945年加入中國。1949年起呂其明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奏員。1951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1955年回上海電影製片廠任作曲。1964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歷任上影樂團團長、上海電影總公司音樂創作室主任。是中國音協第四、五屆理事 。曾為《鐵道游擊隊》、《家》、《紅曰》、《白求恩大夫》、《廬山戀》、《南昌起義》、《雷雨》、《非常大總統》等近四十部故事片,十餘部紀錄片作曲,並曾為《秦王李世民》、《向警予》、《秋海棠》、《阮玲玉》等十餘部電視連續劇、廣播劇作曲。其中《廬山戀》的插曲《啊,故鄉》和歌曲《你應當留下什麼》曾獲全國優秀歌曲獎。在影片《城南舊事》的創作中,以別具一格的樂思,富有時代感的旋律,使影片音樂和畫面在風格上和諧一致,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其他音樂作品有交響樂《鄭成功》(與他人合作)、交響詩《鐵道游擊隊》、隨想曲《霓虹燈下的哨兵》、序曲《紅旗頌》、交響敘事詩《白求恩》等十餘部,以及《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誰不說俺家鄉好》(與他人合作)等歌曲百餘首。 創作經歷——
1965年2月,在上海音樂家協會的一次黨組會上,賀綠汀、丁善德、黃貽鈞等就對上報的「上海之春」音樂會初選節目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一致認為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頌中國==的現代題材作品還應加強。因此,決定由青年作曲家呂其明趕寫一首,黃貽鈞建議曲名定為《紅旗頌》。欣然接受這一艱巨創作任務的呂其明,在進入作品的醞釀構思時,就陷入了對往事激動的回憶之中。紅旗是革命的象徵,在南湖小船的油燈光中,在那井岡山的綠竹叢中,在遵義城的堞牆,革命聖地延安,淮海戰役的陣地前,凡有革命者戰斗過的崗位,都有紅旗飄揚。紅旗又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呂其明的父親呂惠生原是==戰爭時期一位高級幹部,1945年9月不幸被捕,在獄中大義凜然,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呂其明是在紅旗下長大的。1940年,他剛滿10歲時,是父親帶著他和姐姐參加了新四軍文工團。他在戰爭的艱苦環境中經受著鍛煉與考驗。1949年5月,他隨部隊進入上海。從此,每逢國慶禮炮轟鳴,國歌嘹亮,人群如潮,紅旗似海,他都會激動得熱淚盈眶。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長期戰斗生活的往事以及他在紅旗下成長的歷程,像電影一樣,一一在眼前閃過。他熱血沸騰,心潮激盪,夜不能寐,樂思源源而來,他決定寫一部以開國大典為背景,氣勢磅礴,優美雄渾,為人民群眾所喜愛聽的管弦樂作品。經過一個星期的曰夜拼搏,激動的淚水伴他寫完了《紅旗頌》。當年5月,《紅旗頌》在第六屆「上海之春」開幕式上首演獲得成功。如今年已七十多的呂其明說:「36年來,《紅旗頌》沒有被人們遺忘,這使我從中受到深刻的啟迪:作曲家要通過畢生的努力,去歌頌時代、歌頌黨的事業!」
『肆』 幼兒音樂活動《手的舞會》觀後感
幼兒音樂活動《手的舞會》觀後感。沒有看過這個歲數,不知道看了以後有什麼觀後感。
『伍』 一篇音樂的聽後感
雅尼:《夜鶯》聽後感 文 / 梅子姐姐
雅尼的《夜鶯》想必大家都是很熟悉的,有人評論說這首曲子是一首憂傷的曲子,聽後淚流滿面,我卻感覺這首曲子無論如何應該和憂傷不沾邊兒,同樣的一首曲子,聽後的感受竟然如此不同,我不想說孰是孰非,在此我只想談一談我自己聽這首曲子的一點粗淺的理解和感受。
那是夏天的一個中午,為了寫一篇東西在網上搜尋資料,無意間就碰到了這首曲子,打開來試聽,一聽便喜歡,於是就下載了存到硬碟里了,工作之餘常常打開來聽,特別當心情不快,或者感覺疲憊的時候,打開來聽一回兒,心中的郁悶便會自然消散,疲憊的神經也得到了緩解,感覺這是一首難得的好曲子。
這首曲子我已聽了無數遍了,並不因稔熟而感到厭倦,聽來依然是那麼的清新可喜。我覺得這首曲子既高雅脫俗,又通俗易懂,既有古典韻味,又有剛健清朗的現代之風,清亮如潺潺流水,明媚如春日暖陽,令你血液升溫,情緒激揚,催人奮進。總的來說,它帶給我的決不應該是憂傷,而是一種愉悅、歡快、清澈、明亮的好心情。
讓我們打開windowsMediaPlayer,帶上耳機,再一次聆聽這首曲子吧!
舒緩的弦樂由遠及近漸起,西洋簫開始從容地奏出夜鶯的歌聲,鋼琴與弦樂簡略的合奏、時遠時近的西洋簫模仿夜鶯的鳴叫,共同合奏出一段柔美、悠遠的旋律。微閉上雙眼,用心聆聽,那情景,像月夜下漫步在林間小路,聽夜鶯時斷時續的歌唱。
西洋簫模仿夜鶯的叫聲方才終了,鋼琴再次加入,遲遲疑疑地奏響。遠處復又傳來了夜鶯的歌聲,仔細聆聽,意欲尋找它的方位,輕手輕腳地切近,又怕驚擾了夜鶯。
西洋簫在鋼琴奏完一段後再次響起,如同夜鶯在聽到些微的響動後,沉寂片刻,繼而又開始歌唱,而且這次唱得更加嘹亮,動聽。
鋼琴間略有致的合奏,慢慢的,弦樂也加入進來,和鋼琴匯合成了一道洪流,清晰明亮的西洋簫聲,時斷時續,如夜鶯在悠然地歌唱。夜鶯的歌聲似乎引來了更多的漫步者,有人還發出贊美和感嘆。
樂曲從高亢嘹亮的峰端突然轉入清幽的寂谷,夜鶯暫時停止了歌唱,人們屏息靜聽,心也一下子沉了下來,突然,最華彩的樂章奏響,明亮甜美的小提琴,深沉渾厚的大提琴,各種音色的合奏,既和諧又層次分明。鋼琴漫不經心扣動心門,夜鶯在遠處動情地吟唱,提琴,鋼琴,西洋簫疏密有致地配合,讓你的心湖涌動起漣漪,心門被打開,心弦被撥動,音樂與心弦在胸腔里發出陣陣共鳴。
曲子從恬靜轉向激越,所有的樂器都加入進來,如滾滾洪流,奔涌而來,在奔涌的洪流中似又加入了人聲,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大合唱。嘹亮的和聲,激揚的旋律,將樂章推向高潮。樂曲在一聲轟然巨響中嘎然而止,如同千百個煙花同時綻放,讓你在美的震撼中悚然,片刻,才發出會心的微笑。
雅尼不愧為是用音樂講述生活的人,他既可以用樂符營造優雅恬適的氛圍引領你陶醉其間,又可以用電聲樂器的強烈的節奏和樂感帶動你的心靈產生共振,讓你情緒激揚,熱血沸騰,產生一種振奮向上的感覺。
雅尼(Yanni)是NEWAGE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據說他並沒有受過正規的音樂訓練,但卻有著超常的音樂天賦,(僅憑記憶准確無誤地記下聽過的任何音樂中的每一個音符)曾從事廣告片和電視片製作的配樂,他集創作,電子合成及鋼琴演奏於一身,在美國NEWAGE音樂界是引領時代潮流的著名音樂家。
這首在中國廣為傳唱的《夜鶯》是雅尼專為在中國舉辦「紫禁城個人作品音樂會」而譜寫的,裡面融進了中國笛子的曲調,雖然用西洋簫演奏,但也極具中國民樂的神韻。聆聽這首中西合璧的曲子,不由得會讓你想起安徒生的童話——《中國夜鶯》,雅尼讓飛走的《夜鶯》又一次飛回了紫禁城,繼安徒生之後,雅尼用優美的樂曲再次向世人講述了關於《中國夜鶯》這一美麗動人的故事。
雅尼的〈夜鶯〉是NewAge音樂的一個代表曲目之一。
NewAge音樂具有時代感,貼近自然,貼近生活,它既不像交響樂那樣高高在上,又不像流行音樂那麼平庸浮躁,它既有古典音樂的風骨氣派;又有流行音樂的通俗平易的特點,它很容易走進生活,和我們親近,它是真正的平民音樂,大眾音樂。
聽音樂,需要心靈的參與,而且欣賞的過程又是一個再造的過程,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對於音樂的理解,見仁見智吧!
音樂是屬於每一個人的,當你靜心聆聽時,它又只屬於你自己,只要用心體味,每個人都會從中品出屬於自己的東西,體味出屬於自己的那份由衷的心靈感動。
『陸』 跪求歌舞青春的觀後感500字
哲人曾說「讀書最有意義的在於重讀」,我想更好讀懂一部電影也是這個道理。重新去體驗一部電影的帶給我們的最細微初的感動與思考,才可以更好的挖掘出最深處的韻味。3年之後,我重新觀看了《歌舞青春Ⅰ》,依舊帶給了我最夢幻的青春的感動。
《歌舞青春》作為一部校園音樂電影一共有三部系列電影,其中在我看來,第一部無論從劇情,表演都較於後兩部出彩。電影故事的序幕是男主角Troy Bolton是一個籃球天才,並擔任著校籃球隊的隊長一職,在一次聖誕晚會上與有著「愛因斯坦」稱號的女主角Gabriella
Montez機緣巧合的完美的合唱了一首《Start
Of Something New》,隨後女主角轉學於偶遇的男主角的學校,成為了同班同學。兩人都愛好唱歌,並希望參加學校本年度音樂劇主角的選拔活動,但各自同時又肩負著即將來臨的籃球賽和學術全能賽的任務,而做另一個全新的自己並非如此容易,他們為此徘徊不定。在輿論以及隊友施加壓力的種種困難下,追逐音樂的夢想最終他們獲得了朋友的理解於支持,既獲得了音樂劇表演的資格,同時也各自在比賽中獲得了驕人的成績。電影最終以一場快樂的全體音樂舞蹈表演而告終。
電影帶給我最大的震撼正是它的插曲所表達的:Start Of Something New。生活中的我們常常活在無形的套子里,習慣了循規蹈矩所帶給我們計劃氏的安排。無論快樂與否,彷彿這一切應該是這樣的劇情。而開始一個全新的自我,帶著熱情與無謂去做一些新的嘗試,這樣才可以使得生命活的真實而又意義。電影中的男女主角懷揣著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最終用真誠打動了朋友,消除了隔閡,同時也鼓舞大家去勇敢的嘗試全新的目標與追求。每個人都有在常規之外的另一面與眾不同的樣子,打破常規給予我們的束縛,劈開他人眼中的偏見與期望,從而去尋找生命中最真實的自我,享受生命賦予我們的精彩與意外。
作為一部校園音樂電影,其中歌曲演唱以及表演的部分,也是很大一個重頭戲。在洋溢著青春快樂,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每個角色都在恰當的時刻用音樂表達著自己的心情, 《Get'cha Head In The Game 》、《What I've Been LookingFor 》等歌曲完美的詮釋都很好的迎合了觀眾的胃口。歌曲的選取也做到了恰到好處,真正的通過音樂的輔助表達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可以說作為一部校園題材的電影,將劇情,音樂和主題結合的如此恰到好處,在近些年的電影中十分難得。
當然一部成功的電影不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電影中某些的劇情處理的過於簡單。比如主角在面臨比賽與音樂劇角色選拔沖突時,他們採取的是破壞比賽計時器以及在實驗中釋放有毒物體以此使比賽暫停一段落。這樣的劇情安排不免有些荒誕不符合現實,不過還是不影響電影的整體效果。
總而言之,《歌舞青春Ⅰ》本身也是一個音樂電影的全新嘗試,帶給我們不僅是青的春感動,更是通過簡單的劇情勾勒,輔以音樂表達的方式,在構建一個夢幻般的青春使命的後面,點燃了我們追夢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