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青蛙找家 歌詞
《小青蛙找家》抄
詞曲:伏名
演唱:兒襲童
歌詞:
一隻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
跳跳,呱呱
跳跳,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
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一隻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
跳跳,呱呱
跳跳,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
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1)音樂活動小青蛙找老婆教案擴展閱讀:
《小青蛙找家》一年級第7課《小精靈》中的一首歌曲。歌曲通俗簡練,賦予兒童情趣,由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2/4拍,五聲宮調式。
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作為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的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了鋪墊。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
B. 小學音樂課教案
你是這個版本的么:
第八課 童 心 教 學 目 標:
1.童心與童趣是連在一起的,他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我們要珍惜這有限而寶貴的「小孩世界」,使其如春天一樣充滿生機。讓我們盡情地歌唱這充滿朝氣、歡樂的時刻。
2.用現代舞為歌曲即興伴舞,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渲染這充滿詩意的童心世界。
教 學 重 點: 1. 音樂的感悟,情緒的調動。 2. 即興表演能力的培養。 教 學 難 點: 1. 音樂中附點節奏的加強與鞏固。 2. 現代舞及打擊樂器伴奏的創編活動。 教 學 內 容:
C. 大班音樂《小動物怎樣過冬》教案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有一天,班裡有位小朋友來告訴我,有幾只燕子來他家屋檐下做窩,准備過冬了。由此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 理解歌曲內容,理解歌曲表達的意義
2 讓幼兒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續編歌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歌曲中了解各種動物的過冬方式即儲食、冬眠、遷移、換毛
難點:幼兒知識、經驗有限,難以說出平時所見的動物的過冬方式
活動准備
1 表現冬季北風呼嘯、白雪皚皚的景色圖片一張
2 青蛙、燕子、松鼠、綿羊過冬小圖片各一張 3 各種小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 課堂導入:冬天到了,天氣很冷,小朋友們是怎樣取暖過冬的?(自由講述)
其次,出示冬季景色圖片,讓幼兒觀察並思考:在北方,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2 初步熟悉歌曲:教師輕聲歌唱(重復幾遍),幼兒認真傾聽歌曲內容並注意 歌曲中提到的動物,隨後提問:它是怎樣過冬的?(邀請個別幼兒講述)
3 學唱歌曲第一段(歌詞內容為提問小動物怎樣過冬),引導幼兒邊想像邊隨老師歌唱。
4 學唱歌曲第二段(回答小動物怎樣過冬),引導幼兒藉助小圖片唱出歌曲,感受內容
5 共同完整地表現歌曲:引導幼兒演唱出兩段歌曲一問一答的情感體驗;分角色演唱,教師問,幼兒答,讓幼兒感受與教師對唱的喜悅心情
6 引導幼兒大膽說出其他動物的過冬方式並編成歌詞,讓小朋友一起歌唱。 如: 小花貓躺在火爐旁,小小蛇睡在泥土中等。從而讓小朋友學到更多關於動物過冬方式的知識。
延伸活動:讓幼兒戴上動物頭飾,參加動物過冬遊戲活動。教師觀察幼兒表現,和幼兒一起參加活動,看幼兒所戴的動物頭飾與該動物過冬方式是否相符,並加以指導,在愉快的游戲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欣賞活動,還是歌唱活動、韻律活動、器樂活動,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同層次的學習。通過多種組織形式,師生互動模式,使幼兒能充分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並在此基礎上獲得知識。通過引導幼兒發揮想像並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邊唱邊跳,用不同動作來表現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就能使他們自然而然地帶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活動中。
好奇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契機,用提問式的導入形式設置懸念,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活動開始,我用提問的方法吸引幼兒的注意,並激發幼兒思考。活動中,讓幼兒藉助圖片了解各種動物的過冬方式,讓幼兒對歌曲的內容產生濃厚興趣,更加積極認真地演唱歌曲。在延伸活動中,幼兒戴上動物頭飾,想像著自己是小青蛙、小燕子、小松鼠等,用各種動作伴著音樂韻律表演。動靜結合,從而達到讓幼兒「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目的。
最後,教師也參與到活動中,給予幼兒肯定和鼓勵,讓他們獲得成功感,愛上音樂課堂。
不足之處,就是有個別幼兒不願加入到活動中來。今後我一定盡量找出原因,讓所有幼兒都樂意參與各種游戲活動,形成和諧、歡樂的氛圍。
D.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創新收獲與感悟
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和新課程的實施,為中國的音樂教育改革增添了濃重的一筆。新課程代表著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個「新」字。「新」是素質教育的靈魂。音樂是提高幼兒素質,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重要學科。新課程主張通過各種藝術教育,使幼兒內在的情感得於表現和發展,進而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並提出教師的作用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讓幼兒體驗表現和創造的快樂。藝術貴在創新,創新需要個性。因此,我們必須走進新課程,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構建新的音樂教學理念,通過靈活多樣的途徑發掘幼兒的潛能,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現就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點滴做法,粗淺地談一談新課程理念下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一、創設寬松環境,激起創新慾望。 利用音樂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教師必須給孩子創造一個音樂環境。沉浸在音樂環境中,感受著音樂的旋律,體驗著音樂的美感,幼兒會不時地迸發出音樂帶來的創造靈感。音樂環境的營造,可以從物質環境、心裡環境、文化環境等幾個方面進行。 物質環境的營造,我們可以在教室里建音樂區角,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具供幼兒擺弄。在這里孩子們就可以盡情地跳呀,唱呀,盡情感受音樂的美。如:在欣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後,我把課上用的材料:鼓、自製的小旗幟、頭巾等放到了音樂區。幼兒手拿道具,興致勃勃,他們隨著音樂表演起來。舞龍的舞龍、賽龍舟的賽龍舟、敲鼓助威的助威。這場景、這氣勢,可以說幼兒的創造力已發揮到了最高峰。 良好的心理環境的營造可以鼓勵孩子,引導他們大膽參與創編活動,使他們從成功中獲得信心,從而不斷地挖掘他們的潛能。如:在大班歌曲《小星星》的教學中,我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創設了「星星垂掛「的環境布置,並在燈管上紮上蘭色的縐紙,把教室里的窗簾拉上,營造了夜晚的氛圍。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幼兒唱著歌,跳著舒展的動作。體驗到了創編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創編的興趣。 文化環境的營造,我認為也是特別重要的。校園里的歌聲,幼兒教師歡快的舞蹈及其流暢的節奏,都會對幼兒產生音樂的熏陶。隨著新疆舞、蒙古舞的旋律,擺弄著他們最簡單的舞姿,孩子們常常是自然而然地輕松應和著,時而慢走,時而跳躍。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是音樂激發了他們創造的慾望,是音樂環境賦予了他們創造性表達的激情和空間。 二、精選教學內容,拓展想像空間。 新課程要求教學內容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有益於幼兒解決社會問題,從而提高幼兒的音樂修養。音樂只有來源於生活,才能創造於生活。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教師應精心選擇一些具有鮮明特點,易被幼兒接受的樂曲。在不同場合出現不同音樂,能有效激發幼兒興趣。如運動時選擇熱烈的迪斯科;游戲時則選用活潑的鋼琴曲……動人的旋律,明快的節奏促使幼兒躍躍欲試,參與活動的興致頓然提高。 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創造建立在幼兒一定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必須讓幼兒從自己經驗里發生出來的知識做根。」這就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應以幼兒生活為載體,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幼兒階段是想像力最活躍、最豐富的階段,是開發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時期。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形式活潑且受幼兒喜歡的活動豐富幼兒的創造源泉。如:在組織音樂活動《下雨了》之前,我有意識地讓幼兒在雨天時穿上雨靴、雨衣,打上雨傘,在大自然中感受雨。孩子們興奮的在操場中玩耍,有的慢步,有的飛跑,有的在積水處踏得「啪啪啪」響,於是我引導幼兒發現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會發出什麼聲音。「老師,老師,我發現雨點落在雨傘上會發出「滴滴塔塔」的聲音」。過了一會,有的小朋友拉著我的手來到草地上說:「老師,你知道嗎?雨點落在小草上是沒有聲音的,而落在大型玩具上有「篤篤」的聲音」。「哦,是嗎?讓我來聽聽看」。我把耳朵湊到了小草旁仔細的聽。「哇,真的沒有聲音耶!」。於是,我提議讓幼兒用雨點的不同聲響來唱歌,幼兒在玩耍中進行了創造性活動。因此,精選音樂教學內容,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才能使幼兒發自內心地熱愛音樂,更積極地去接觸、「創造」音樂。 三、突破教學形式,構建創意課堂。 由於音樂教育的傳統模式化,許多教師把完成《綱要》中規定的音樂教育任務看作是單純地教會幼兒一定量的歌曲、舞蹈、律動和音樂游戲,一切都圍著教材轉,至於為什麼要教這些歌曲、舞蹈、音樂游戲,教材之間有什麼關系,教師很少去想。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忽視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又忽視了幼兒的創造。那麼作為教師應該要突破傳統的教學形式,才能有效地、不失時機促進幼兒音樂感受力的發展 1.讓幼兒充分的動。 「動」是人的本性,動,是讓幼兒感受音樂的一個好辦法。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聽。例:一次我放了《學做解放軍》的音樂,幼兒都禁不住動了起來,神氣地走步、敬禮、持槍、吹號,那神情儼然像個解放軍。音樂引起了幼兒情感上的共鳴,他們的動正是反映了音樂的情緒。在教《採茶》律動時,首先我讓幼兒反復傾聽音樂,體會樂曲歡樂、活潑的情景,我提示幼兒:「茶葉」豐收了,可做採茶動作。然後我再讓幼兒聽音樂,他們就產生想像活動了,我還通過自身動作來豐富幼兒的視覺形象,特別是讓幼兒看看手是怎樣抓住茶枝,手腕怎樣轉動就能採下茶葉的?幼兒獲得了這些基本知識以後,也就有了音樂和與音樂形象相適應的視覺形象,此時便可以讓幼兒隨音樂來做採茶動作了,這樣教學的效果跟以前大不一樣了,幼兒隨自己想像創造了許多動作。有的采一次點點頭,有的兩手輪著采,幼兒跳兩跳采一下,有的做抱籃子狀,以示「茶葉」豐收了……幼兒自得其樂地做著各種採茶動作,把音樂作品的節奏、歡樂及愉快情緒都表現在每一個動作上。 2.讓幼兒自由的說。 聽音樂編故事是在幼兒充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形象的基礎上再進行講述的一種教學形式。為了充分滿足幼兒的求知慾,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學中我適當增加了一些聽音樂編故事的內容,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聽音樂前,我先對幼兒作啟發性談話,引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能專心致志地聽音樂,在聽的過程中發揮想像。我說:「小朋友,今天老師教你們學一種新本領,聽聽音樂編故事。你們在聽時,要動腦筋想,音樂里有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後來又怎麼樣?看誰能編出最好聽的、最有趣的故事。」這樣一說,幼兒就有了積極性,也會認真聽音樂了。如:一次我選用了《春天》改編的管弦樂曲作為樂曲的開始,《彼德與狼》中描寫的狼的音樂為第二段,《黑貓警長》中英勇追擊的音樂為第三段,三段音樂經過巧妙的剪接,編成了故事的材料,幼兒聽了很感興趣。聽完第一段音樂後,我提問「樂曲里表現的是什麼季節?好象看到什麼動物?」幼兒說「春天來了,小草融化了,小河裡的冰融化了,河水嘩啦啦的唱歌,草地上的草變綠了。一群小兔子在草地上吃又青又嫩的草。」還有的說「美麗的春天來了,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勤勞的蜜蜂忙著採花粉,漂亮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小鳥在嘰喳的唱歌,一群小兔在游戲。」聽完第二段音樂,我啟發幼兒:「小兔忽然聽到了什麼樣的聲音?它回過頭來發現了什麼?它心裡是怎麼想的?這時大灰狼想干什麼?小白兔怎麼辦?」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的講:「小白兔聽到了輕輕的聲音,回頭一看,在草地上發現了一隻大灰狼。」聽完第三段音樂,我又啟發幼兒:「在這危險的時刻誰來了?黑貓警長是怎
E. 小青蛙歷險記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彈跳的方法,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動作進行跳躍,對不同兩種顏色的物體進行分類。
2、情意目標:喜歡參與活動,能遵守游戲的規則,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3、技能目標:增強幼兒的跳躍能力,樹立敢於嘗試,不怕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活動中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的培養鍛煉。
難點:幼兒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及個別幼兒協調性的培養。
活動准備
1、小青蛙的頭飾若干,紅、黃、藍三種顏色(粗的毛毛線做成)的毛毛蟲若干(數量是幼兒人數的兩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盒子,音樂。
2、幼兒對青蛙有一定的認知經驗。
3、布置場地(池塘、菜地的情境),運用呼啦圈作為荷葉,可以根據孩子的彈跳能力適當改變圈之間的距離。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教師帶幼兒來到操場做熱身運動,充分活動身體。教師編兒歌《小青蛙本領大》「我是一隻小青蛙,捉蟲本領大,手兒伸一伸,腿兒蹬一蹬,蹲下來——找小蟲,跳起來——吃掉它!呱呱呱,保護莊稼本領大。」
二、基本環節
1、幼兒說出青蛙的本領。
教師:青蛙寶寶們,你們現在已經長大了,要開始學本領了,以後要自己做自己的事遇到困難要靠自己想辦法。寶寶們你們說說我們青蛙都有哪些本領啊? 請幼兒自由說出青蛙的各種本領,並讓幼兒表演一下青蛙的跳躍本領,學習跳躍的動作。
2、引導幼兒互相學習小青蛙的跳躍動作,說說那一隻小青蛙跳得遠,他是怎樣跳得?(請幼兒個別示範)幼兒集體學習彈跳的動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動作要配合才能跳的遠。
3、指導幼兒再次嘗試運用手臂和腿的配合進行彈跳的動作,進行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教師:(手機響,青蛙媽媽接電話)糟糕,糟糕,寶寶們,猴子警察叔叔打來電話,說王奶奶家的菜地里有很多害蟲在偷吃大白菜,請青蛙寶寶們跳過荷葉路和小水溝去菜地里消滅害蟲。將幼兒分成三組進行游戲,提供圈讓幼兒練習單雙腳跳,注意圈的擺放要適合不同能力幼兒。
教師:為青蛙寶寶示範跳的方法,並請青蛙寶寶們分組進行連續跳躍的練習,每次捉一條小蟲給媽媽。在跳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小路進行跳躍練習。教師引導幼兒注意彼此間的距離,避免碰撞。
4、顏色分類(紅、黃、藍)。 「青蛙寶寶快來呀,把蟲子裝進盒子里,按顏色裝,紅色的蟲子裝進紅我的盒子里,黃色的……」
5、可以根據孩子的活動情況,改變增長圈和圈之間的距離,游戲反復進行兩次。教育他們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
三、結束環節。
教師:「青蛙寶寶們今天真能幹,捉了這么多害蟲,王奶奶很開心,要請你們去她家開西瓜宴,請寶寶們聽《小青蛙》的音樂和媽媽一起跳去王奶奶家吧。
「一隻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四、延伸環節
分享: 帶著蟲子回家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分享。(告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你(小青蛙)是怎麼跳著捉到蟲子的,你捉到了幾只蟲子,分別是什麼顏色的?)
教學反思
對於有兒歌地游戲小班的孩子都很喜歡,他們能夠通過游戲的情節玩游戲,並從游戲中獲得鍛煉身體及增強跳躍能力,這個游戲就是以幼兒兒歌作為情景,孩子們怎麼玩也不覺得累,孩子們在輕快的音樂聲中進行活動,在青蛙媽媽的帶領下學習本領,幫助了王奶奶。孩子們在教師的帶領下都深深的投入到游戲情境中去,所有的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去。他們很愛玩這個游戲,游戲開展的效果很好,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尤其在結尾部分我設計了王奶奶為青蛙寶寶開西瓜宴這一情景,孩子們充分感受到通過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F. 小青蛙找朋友學前班語言教案
活自動目標:
1、掌握湊數概念,學習2—3位數不齊頭加法。
2、復習6—10的撥法。
活動准備鴕鳥生蛋掛圖,算盤,數加法卡片。
活動過程:
一、打定數,熟悉算盤的組成,珠姐姐,珠弟弟的意義。
(用開火車的音樂入場,開幾節車廂讓幼兒點數出手指,再開來幾節,再加幾節,相同方法進行。)
G. 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小螞蟻》
活動目標: 一、在活動中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二、認識昆蟲,並根據語詞做四種動力表現。 音樂分析: 這是一首兒謠游戲,裡面蘊含的節奏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整首兒謠有四段。每段有四句,每句有四拍。 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兒謠做四種動力的表現。 難點:在活動中學習小螞蟻與他人合作,並能體驗合作的快樂 解決重難點的方法: 1、通過肢體動作來表現(搬、推、拉、堆), 即讓孩子在游戲中表現四種動力 。 2、通過活動中的搬運游戲、傳遞積木、搭建舞台等等環節,讓孩子充分地體驗了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隊形:半圓形、圓形、豎排 樂器的擺放:放置圍好的半圓形的凳子底下。 活動准備: 木質樂器:木魚、響板、蛙鳴筒 材料准備:昆蟲圖片、小積木、音樂CD、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律動表現,昆蟲步伐。 1、認識昆蟲(三對足的) 2、律動 師:播放各式音樂曲風。 幼:以各種昆蟲的姿勢爬、飛、走。 二、故事引導。 故事: 秋天將要舉辦昆蟲選美大賽,六隻腳以上的小動物都可以來參加比賽。可是選美大會需要在一個舞台上進行,所以勤奮的小螞蟻自願擔任搭建舞台的工作。 三、語詞游戲,肢體表現搬/推/拉/堆。 1)根據語詞做動作,暗示四種動力搬、推、拉、堆 (動力) 2)兩人一組協力搬運。 3)跟著兒謠敲念拍子,最後進行簡單的舞台搭建工作。(拍子) 四、搬運游戲 1、不同方位傳遞積木(左右、跨下、頭頂) 2、探索不同的搬運方式。 五、配器敲奏,認識木質樂器。 1、確定哪些樂器是用木頭做的。 2、配合語詞敲奏兒謠節奏。 六、游戲書。 1、找找哪些是昆蟲?(三對腳)。 2、請用蠟筆圈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