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音樂律動
你說的是身體的律動嗎?如果是身體的律動那就是身體隨著音樂的節奏自由的擺動,你可以看看michael jackson的舞蹈 他自己臨場發揮的時候比較多
Ⅱ 奧爾夫教學中培養節奏感的方法有哪些
(一)游戲化方式。
事實證明孩子在幼兒期最感興趣的活動就是游戲,所以把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融入到游戲當中來勢必會激發幼兒的興趣,效果自然要更好一些。主要做法就是普通的節奏譜可以加上有趣的情節和動作,這樣可以更好的吸引孩子們的興趣。例如:單純用枯燥的視譜演奏方法來練習的話,其效果肯定不會太好;如果我們加上母雞下蛋的聲音(咯咯噠咯咯噠)來形象的比喻,相信孩子們掌握起來就會很容易。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果留心的話,那麼我們就會把節奏課變成有趣的游戲課,孩子們的興趣一定會很大。
(二)注重音樂性。進行節奏感培養時要具有音樂性,絕不能只讓幼兒機械的打拍子,要引導幼兒感受節奏的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拍子的強弱弱規律,能讓幼兒充分的感受拍子起伏的特點,讓幼兒獲得審美的體驗。
(三)動作節奏訓練。主要是通過身體的動作,來感受音樂的節奏。動作在幼兒的認識活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音樂主要靠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等表現手段來表達。要使幼兒感受這些表現手段所表達的內容,單靠聽覺是難以完成的,因此,在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時,需要有動作的參與,以加深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盡快讓幼兒的運動神經感受和身體動作達到協調。
在律動中運用人體打擊樂的方法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律動是音樂的靈魂,是節奏最好的表現方式,幼兒可通過律動感應節奏的快慢及長短。例如鬥牛運動,它是人與公牛之間的一場較量,音樂《西班牙鬥牛士》真實地描寫了勇士們的激情鬥牛。雖然鬥牛舞能很好的表現這段音樂,但這種舞蹈較難不適合孩子,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鬥牛游戲來表現音樂,讓孩子分別扮演鬥牛士和公牛,伴著音樂節奏做出不同的肢體動作:鬥牛士們舉著鮮艷的紅布雄赳赳氣昂昂的出場了,一會向左走一會向右走顯示著自己的威風。突然,公牛們奔了出來,勇士們甩動紅布引誘著,牛兒們看見紅布特別的興奮,低著頭向他們沖過去,勇士們靈巧的躲過了,最後舉起長劍對准公牛一下戳過去,公牛立刻倒下;勇士們又揮舞紅布向觀眾示意自己的勝利,最後拖著牛兒下場。這段表演由於採用游戲的形式,所以幼兒們演的非常投入,對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歌曲中運用人體打擊樂的方法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在《peepee poopoo》中,講述的是一隻雲妖生氣之後亂吃東西,結果拉肚子了的一個故事。於是歌曲中非常自然的引出:「肚子不舒服」、「廁所在哪裡」等歌詞,而之後的情境表演,也細致到要蹲進馬桶、沖水……雖然是一些簡單的模擬,但都是孩子生活經驗的回憶和再現,非常的生動有趣。從教師第一次呈現兒歌歌詞到活動結束,重復的遍數是十分驚人的,一般都在二十次以上,這是一般的活動不敢嘗試的。而兒歌的重復同樣可以用多種形式開展;教師示範,幼兒節奏——幼兒兒歌——變換動作——道具運用,整個過程又體現了層層深入的原則。此外該活動的內容選擇上,有一定的突破。一般的課堂教學都會避免「大便」等內容,覺得「不雅」,然而正是這樣的材料是幼兒十分喜愛,覺得有趣的。孩子們十分願意一遍一遍的重復模範,也非常的快樂,在開心愉悅的過程中,對於節奏的把握又進一步得到提升。
在音樂游戲中運用肢體演奏的方法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游戲是兒童的伴侶」,因此我們在讓幼兒熟悉感受音樂的同時,可通過游戲的方式調動其積極性及其對節奏的掌握。幼兒需要游戲,同時游戲也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學習形式,它給幼兒帶來快樂和滿足,在音樂教學中,要注重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游戲性在於:有趣、形式多樣。節奏是可以通過拍手、拍腿、拍屁股的,還可以交叉拍、換手拍等。 例如,我班在「精靈國王的生日禮物」的表演活動中表演「變變變」環節時,在音樂游戲中讓幼兒手拿星星仙女棒當魔法棒,在空中根據音樂音樂畫出「短短長-------」的節奏線條,通過上述肢體動作可訓練幼兒感知節奏的長短。剛開始時,孩子們都顯得很興奮,每個小朋友都在興奮的揮舞著「魔法棒」,根本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根據音樂的變化去畫節奏線條,有的在音樂的開始部分還控制不住的大喊著玩魔法棒,於是我靈機一動讓每個孩子都坐在軟墊上,讓孩子運用魔法棒在每段的開始音樂部分就只能在地上塗點,並要求幼兒邊玩邊說「讓我們先來畫出短泡泡糖、長泡泡糖,看誰畫的泡泡糖最好看」,幼兒感知音樂「短短長------」時,孩子有的懂得學別人舉起在空中畫出「短短長---」的線條邊畫邊唱著「變、變、變------」。這時有的孩子說「我泡泡糖最漂亮」,於是大家發言說一說自己想在地上畫出什麼泡泡糖,許多孩子專心的跟著音樂愉快地畫起來泡泡糖,有的幼兒在空中畫出音樂中的「短短長-------」活動中增強了幼兒的音樂節奏能力。
Ⅲ 音樂活動對幼兒的好處
「幼兒音樂教學是音樂教育中的一部分,這種早期的音樂教育為幼兒提供發展其音樂才能的機會,是成人所能給予幼兒的最良好的關心和培養。」所謂的「律動」是一種肢體有節奏的運動,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律動」,可以加強對音樂的感受性,並進而發展出更敏銳的聽力、專注力、對音樂各要素的覺察力、節奏的控制力、相互協調、彈性、對音樂符號的確認與了解、並能夠感知音樂中具有表達性的特質。律動教學是根據音樂情緒的起伏做有規律的韻律動作,以身體各部的動態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從而達到提高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進行音樂素質的培養的目的。在幼兒園的音樂教學中,需要不斷地實踐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我也總結出了在律動教學方面的幾個要點:
1、創設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感受音樂律動。
幼兒教師要多創造激發幼兒音樂興趣的環境,利用幼兒好奇、好玩的心理特點,把音樂教學的每個環節趣味化、生活化。奧爾夫認為,音樂是人本能的一種需要,是享受快樂的過程,幼兒並不需要熟練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環境的寬松自由。教師還要注意多提供讓幼兒感興趣的材料,這樣便於幼兒識記,促進幼兒記憶力的發展。事實證明:如果識記的任務與有興趣的活動及活動的動機相聯系時,識記的積極性和識記的效果就可以大大提高。創設一個富有美感的環境,可以激發幼兒對美的事物的興趣,使他們的審美感知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我的做法是一日活動中滲透律動音樂,誘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同時,我們還巧妙地利用一些空餘時間,如餐後散步,或進餐前、集中教學前等時間來播放或彈奏各種類型的音樂讓幼兒表演一些優美的律動。久而久之,幼兒傾聽興趣慢慢地提高,孩子們耳濡目染地接近音樂、熟悉音樂,從而喜愛音樂、體會音樂,現在孩子們無論在什麼場合,只要聽到音樂、歌曲,他們都會手舞足蹈,自得其樂。
達爾克洛茲認為:「音樂本身就是以聽覺為基礎的,音樂教育應完全立足於聽。」因此,音樂律動教學應該以聽為主線。在幼兒熟悉音樂的過程中,逐步引導他們去做拍手、點頭、踏腳等動作,或者,啟發他們做簡單的即興表演。這樣,既能幫助他們去掌握音樂的節奏、韻律,還能啟蒙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讓他們投入到音樂的意境中。這個過程是對幼兒潛在的音樂素質的誘發。
2、運用多種音樂教學形式,表現音樂律動。
幼兒期正是一個從情感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的重要階段之一,在這時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樂活動對幼兒的情感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潛力,幼兒越是能夠有機會接觸各種音樂作品,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就越會逐步懂得愛、溫柔、同情、自豪、集體精神、憎恨丑惡和追求美善。在律動活動中,幼兒首先需要欣賞音樂作品,了解音樂性質,引起共鳴,激發情感,才能在此基礎上創編動作。為此,我們採用多種音樂律動教學形式,通過欣賞、舞蹈、游戲等多種教學形式來引導,把音樂的感受和身體的運動密切地結合起來,讓它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1)欣賞活動是音樂律動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通過對音樂的認真傾聽,從而運用語言及身體的動作去表現音樂,近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一種主要形式。無拘無束的想像是培養和提高幼兒創造力的基本前提。而要使幼兒對欣賞活動感興趣,就應讓幼兒動起來,參與到音樂活動當中。
(2)幼兒律動教學跟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都是把音樂的感受和身體的運動密切地結合起來,讓它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由於音樂是訴諸於情感的表演藝術。所以,律動和音樂的語言同是情感的語言。因此,把舞蹈放人律動中,把它的設計重點放在分析教材內容和音樂情緒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特點來設計。輕快活潑的舞曲,動作的設計必然乾脆利落,表現出歡快的情緒;柔和優美的抒情曲,其動作就應該突出抒展……;民族音樂就得根據不同的民族的習俗和風格來設計,應藉助民間的舞蹈語言使律動滲透民族特色。
Ⅳ 幼兒音樂游戲和音樂律動有什麼區別
你好,音樂律動是屬於音樂教學活動,而音樂游戲屬於規則性游戲活動。 其實很多老師都認為它們很難區分。音樂教學活動有歌曲的學習、律動的學習、節奏的學習、樂器的伴奏、音樂欣賞等等,屬於習得性的教學活動。注重的是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和音樂的素養。 而音樂游戲注重的是一定意境的關於音樂的游戲。 換句話說...,音樂教學活動是圍繞一個教學知識點來進行的。而音樂游戲是圍繞一個游戲的中心主題來進行的。 比如:律動的教學活動是模仿、探索、創造、表演這樣幾個過程。而音樂游戲是通過音樂直接探索、創造、再探索、再創造。目的在於游戲而不在於學會一個律動。 常見的音樂游戲有: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來游戲等。比如:當音樂快的時候,是跳躍的律動,當音樂慢的時候是舒緩的律動。又比如:老師帶著孩子們去采蘑菇,當音樂進行時,我們在一起快樂的采蘑菇,當出現緊張的音樂(表示大灰狼出來)時就要躲起來。 這樣的比喻可以幫助老師們分辨什麼是音樂游戲,什麼是音樂教學活動! 純手工打字,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Ⅳ 如何培養兒童的音樂感知能力
柯達伊音樂教學體系中的一年級音樂教材,遵循音樂感知與兒童感知音樂的特點,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容,並配合大量的游戲教學形式,使音樂感知活動變得鮮活,充滿情趣;這種教學為兒童音樂思維的形成鋪了一條扎實有效的陽光大道。由於篇幅關系,本文僅從小學一年級音樂內容安排方面來分析柯達伊音樂教學體系在培養兒童音樂感知能力方面的特色。
一、第一階段由歌謠引入節奏的學習
(一)念歌謠伴隨多種節奏圖譜。
1. 學習朗朗上口的歌謠、民謠。 2. 邊朗誦邊律動 ( 包括拍手、拍腿、跺腳、走、跑等 ) ,感受動作的節奏性。 3. 朗誦熟練後,用大鞋子、小鞋子,大鼓、小鼓,大實心圈、小實心圈等視覺形象畫出對語言節奏的感受。 4. 把歌謠的語言用象聲詞代替,由此來進一步體會語言節奏的長與短。 5. 用打擊樂器來表達語言節奏的長與短。
( 分析:通過語言引出節奏。通過畫圖的形式畫出節奏的長短,這種方法在節奏教學初期屢試不爽,已被全世界的音樂教師所採用。但像這本教材那樣,把步驟分得那麼細膩,過程放得那麼慢是很少見的。這樣做顯現了兩方面的優點:( 1 )使全班學生的音樂學習維持最小的差異性;( 2 )唯有這樣,兒童對節奏的感受才能是全面的、深刻的。 )
(二)出現節奏譜。
1. 從大實心圈與小實心圈等節奏圖譜引出形狀相似的節奏譜,例如:
注意每張卡片有意識地安排二拍。 2. 學習只包含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新歌謠,讓兒童自己排 F 列節奏譜。 3. 根據節奏譜,請兒童自編語言。
( 分析;由節奏圖譜自然地過渡到節奏譜,使兒童沒有負擔,而且使兒童對節奏譜有比較生動的認識,不會覺得抽象。 )
(三)用重音,形成有規律的運動,從而引出二拍子的強弱特點。
( 分析:在節奏律動過程中,肯定會出現有很明顯的強弱規律的律動。如表示火車輪子轉動的律動,第一下手臂伸出去,第二下手臂收回來,這與二拍子的強弱規律正好吻合。利用這種契機,趨熱打鐵,讓兒童體會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
(四)出現帶小節線的節奏譜,同時進入二聲部的節奏練習。
(分析: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會,當帶小節線的樂譜第一次展現在兒童面前時,兒童容易把小節線的視覺感受擴大化;喜歡在小節線處停頓,影響音樂整體。這本教材充分考慮到了兒童的這一特點,先出現節奏譜,後出現帶小節線的節奏譜。因為有了上一步驟不斷重復的強弱規律的體驗,這時在二拍之間插一個小節線,並告訴兒童小節線的意思只在於表示強弱的秩序,這樣兒童就不會把小節線想人非非了。另外,腳踏節拍,手拍節奏,這樣節奏的二聲部訓練也就自然而然地導入了。 )
(五)出現有簡易 2/4 拍拍子記號的節奏譜,如:
( 分析:這時兒童對二拍子的概念僅是一個強一個弱的動作形象,並不涉及時值,所以只出現簡易記號,使兒童的思維保持在簡單、清晰的層面上。 )
(六)四分、八分音符節奏名稱的引入。用 ta 的讀音表示四分音符節奏,用 titi 表示八分音符節奏。
( 分析:對於小學一年級學生,很難明白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這種概念性太強的名稱。所以用 ta 作為四分音符的節奏名稱,用 titi 為八分音符的節奏名稱,既朗朗上口、容易發音,又生動有趣,非常符合音樂教學重音樂的活動性體驗、輕僵化的知識灌輸的教學原則。 )
二、第二階段進入 Sol 、 Mi 、 La 、 Do 、 Re 五個音的音高辨別學習
(一)學習 Sol 、 Mi 的音高與識譜。
1. 學習一首隻有 sol 、 mi 兩音的歌曲,結合教材中描繪這兩個音高低走向的生動的節奏譜與節奏圖型。例如:
2. 請學生畫音的高低走向曲線圖。 3. 再學一到二首隻有 Sol 、 Mi 兩音的歌,請學生畫出音的高低走向曲線圖,同時主動辨認曲調。 4. 以鋁板琴為學具,來認識 Sol 、 Mi 兩音在琴上的位置 ( 匈牙利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上音樂課,普通教室里一般沒有鋼琴 ) 。 5. 教師用圖型來描繪已學過歌曲的音的高低走向,注意選曲量限制在 La 、 Sol 、 Mi 、 Do 、 Re 五個音范圍,並且盡量是級進音級。 6. 學習 sol 、 Mi 兩音的手勢。 7. 進行 SoI 、 Mi 倆音不帶譜號、拍號的五線譜識譜教學。
( 分析:兒童學習一首歌曲的心理能量的總量是不變的,當一首歌曲一下子出現八、九個音符時,他們就是把全部心理能量用在八、九個音的分辨上還不夠,結果對初學音樂的兒童來說只能放棄對音高的辨別,轉而把心理能量用在非音樂性內容的地方,如歌詞等。相反,如果一首歌曲只有兩個音符組成,他們自然就能把本部分的心理能量用在如何把兩個音分辨清楚上,這樣對這兩音的感受才是清晰的,對這兩者的分辨能力才能逐漸生成。從音樂認知的角度來說,音高的分辨是有難度的,音高分辨能力不會自動地生成,需要系統學習。而教學方法符合兒童認知特點,是音準教學有成效的重要前提。 )
(二)學習 Sol 、 La 兩音的音高辨別與識譜,統整 Sol 、 Mi 、 La 三個音音高辨別與識譜。
1. 新學一首隻 Sol 、 La 有兩個音的歌曲低走向曲線圖。 2. 學習 Sol 、 La 的手勢。 3. 進行 Sol 、 La 兩音不帶譜號、拍號的五線譜識譜,用鋁板琴輔助教學。 4. 學習幾首以 Sol 、 Mi 、 La 三音為材料的歌曲,請學生用手在空中畫出音的高低走向曲線圖,也請學生主動辨認曲調。 5. 統整 Sol 、 Mi 、 La 三音的音準、手勢、識譜。
( 分析:剛學完 Sol 、 Mi 小三度音程,不是立即進入 Sol 、 Mi 、 La 三個音組成的歌曲學習,而是先學習 Sol 、 La 兩個音組成的歌曲。這意味著,體會了 sol 、 Mi 三度音程後,先體會 Sol 、 La 二度音程,在統整 Sol 、 Mi 、 La 三個音的音準時,才出現 La 、 Mi 四度音程。這種小步子的教學安排,細膩的認知處理,目的就是避免兒童在音高分辨上的過重負擔。這個方面,我國的問題是如何創作出旋律好聽、歌詞生動的兩音、三音歌曲。 )
(三)體會四分休止符,引入四分休止符節奏名稱 「su」 。以 Sol 、 Mi 、 La 三個音為材料,統整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節奏。 」
( 分析:由於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奏與對二拍子節拍的體會已有些時間,並且對節奏的多聲部也已反復感受,在這些音樂經驗的基礎上,體驗比較抽象的時值 —— 四分休止符,應該說時機已經成熟。 )
Ⅵ 組織韻律活動教案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英國課程學家勞頓認為,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有三個:教學思想的變化、教學內容的變化以及教學技術的變化,而關鍵在於教師教學技術的跟進。 對瑞吉歐教育來說,教師的角色既不是母親、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同伴,而是「以專業的眼光賦予學習者和學習以價值的人」(霍欽斯語) 任何教育活動都是由一個一個的細節構成的,細節雖小,卻能夠投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注重教育的細節,使之成為課堂的閃光點,是教師教育智慧與教學能力的體現。有些細節看似信手拈來,實陳上是匠心獨運,他的背後閃爍著教學理念與教學智慧的光芒。讓我們用智慧預約一些細節,預約一些精彩,帶給孩子更多的快樂與成長。
一、音樂教材選擇與處理的智慧
智慧1:分析音樂的特點與變化並巧妙運用
獨特的眼光就是一種智慧以《兄弟們》為例,看音樂的特點與動作設計音樂是-rABACAD的迴旋曲式,A段音樂比較流暢,適合圍成一個圈跳優美的動作;B、C、D段音樂都是鼓點,節奏不同。(打的是即興的節奏)不同節奏能力的幼兒可以如何調整?
智慧2:預見幼兒的學習困難並巧妙處理
例1:《小瓢蟲飛》音樂的處理。速度上的變化、加上兩拍子的反應時
例2:《歡沁》音樂的編輯。根據小班幼兒對節奏感知的發展水平,音樂的特點是節奏清晰、工整、速度適中,樂曲共四句,每一樂句八拍,但是感知最後一拍始終感到困難。
第一次調整:在音樂最後一拍加上「嘰嘰嘰」。幼兒的問題與困難:幼兒基本是等到「嘰嘰嘰」念完後才跟念,難以主動感受音樂。第二次調整:在每一樂句第七拍時加上火車叫「嗚」,幼兒很快就能跟上音樂節奏。
二、引導幼兒與音樂共鳴的智慧
智慧1:篩選的智慧
一首音樂名曲中往往蘊含許多豐富的信息,但不是都要讓孩子全盤感受,教師需要在活動前進行篩選,選取最有特色、最易被幼兒感知、最符合幼兒需要的信息傳遞給孩子。(教學的重點)《野蜂飛舞》:音樂緊張的情緒;大黃蜂在空中飛舞的故事;一群;《驚愕交響曲》:音樂中的重音,以及前後段落的比較。《蝸牛與黃鸝鳥》:感受台灣兒童歌曲中的文化元素。《小白船》音樂在托班與大班均可以用,但是重點不同。
智慧2:搭橋的智慧:教師要在欣賞活動中選取合適的策略建構起「作品」、「教師理解」與「幼兒理解」三者之間的橋梁。如果三者間沒有建立恰如其分的聯系,音樂欣賞就會失去它的意義。
多通道引導幼兒感知音樂:立體、全方位地感知。聽覺、視覺、運動覺都能調動起來。
最後一遍,一定要用適宜的方式引導幼兒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幼兒表達作品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選擇最合適的方式,使活動收到最好的效果。《野蜂飛舞滲:引導幼兒用線條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獅王進行曲》:加入語言,幫助幼兒很快理解獅王威猛的形象。《快樂舞會》:語言的巧妙運用《種子托比的故事》:教師語言、動作、動畫、吹畫的運用《編制夢想》、《時鍾》:體態動作的巧妙運用
三、語言提問與引導的智慧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互動活動。西方學者德加默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提問得好即教得好」,這種看法不無道理。教師准確、恰當的提問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思維進入積極狀態。師生間的相互交流與理解同教學效率的高低息息相關。因此,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決於教師提問的技巧與質量。
誤區:不少教師將集體性提問等同於啟發式提問,他們認為,提問越多就越能夠啟發幼兒,不提問或少提問就是灌輸,就是注入式教學。
智慧1:精心設計不同類型的提問,使提問富有成效
音樂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教師精心設計、合理規劃的,好的提問體現了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研究,與幼兒的知識經驗與智力水平相適應,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實現教學目標,富有啟發性,並能促進幼兒自我反省。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提問主要有六種類型:回憶陛提問、理解性提問、分析性提問、綜合牲提問、評價性提問、運用性提問。實例分析:音樂欣賞《小烏鴉愛媽媽》
智慧2:巧妙設計不同層次的提問,以適應各種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
教學中的每一個幼兒都是平等的,他們應該享受平等參與集體教學活動的權利和機會,教師也理應保證每一個幼兒的這種權利和機會,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幼兒的這種權利和機會並沒有得到真正的保障,教師提問喜歡用請「能幹」、「聰明」的幼兒回答,用「能幹」、「聰明」幼兒的思維代替全班幼兒的思維,一節課中有些幼兒獲得了5-6次回答問題的機會,而40%以上的幼兒沒有獲得一次機會,成為教學活動中的「邊緣人』,甚至脫離了教學活動,這樣,教學活動的提問功效和作用必然受到消極影響。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提問方式可以有以下幾種類型:陳述性提問、填空性提問、選擇性提問和判斷性提問四種。實例分析:音樂欣賞《獅王進行曲》
智慧3:控制問題數量,並及時反饋
每次問題以1-2個為宜,一般不超過3個。提完問題後要及時檢查,避免幼兒充耳不聞。
智慧4:悅納不同答案,與幼兒探討不同答案所蘊含的價值並予以提升
過去,許多教師在提問前往往心中都有一個預期的答案,通俗地說:教師事先設計了_一個「套子」,等著幼兒來鑽。當幼兒的固答與教師答案相一致的時候,教師就很快地予以肯定;當幼兒的回答與教師答案不一致的時候,教師就會予以否定或不置可否。這種處理方式抑制了幼兒思維的發展,同時,也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要。教師要能接納幼兒的不同答案,並且學會與幼兒共同探討答案中蘊含的價值,對幼兒的答案進行提升,就可以讓幼兒既獲得成功的體驗,又獲得成長的經驗。例1:音樂欣賞中對幼兒的孫導,幼兒對音樂的不同元素有了各種層次的感知;韻律活動對幼兒動作的提升。以中班音樂欣賞《水族館》為例。
四、圖譜設計使用的細節智慧
智慧1:巧妙將音樂學習的內容與重難點蘊藏在圖譜中
例1:說唱活動《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圖譜
例2:打擊樂《快樂女戰士》的演奏圖譜
例3:韻律活動《小哪吒》的圖譜
智慧2:引導幼兒參與圖譜的設計
與教師共同商量,一起設計;教師設計一部分幼兒補充一部分;完全幼兒設計(家長可以參與)
智慧3: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圖譜
要引導幼兒發現圖譜中蘊含的學習內容,並自主學習
智慧4:引導幼兒排出圖譜的順序
從《巡邏兵進行曲》圖譜的四次調整透析音樂圖譜設計與運用的智慧:
第一次:平鋪直敘,所有內容都放上去,密密麻麻。幼兒看得眼花繚亂。
第二次:去除重復的部分,圖譜變得清晰、美觀
第三次:增加了重復記號。(理解反復記號的意義)
第四次:讓幼兒自己擺放重復記號。主動傾聽,在理解反復記號的意義基礎上主動運用。
五、啟發與提升幼兒動作的智慧
幼兒的困難:一是不知道從何下手創編,二是創編的動作經常重復不變,如拍手、招手、扭胯等。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掌握創作的規律,在幼兒創編不同造型時不能給予具體、有效的指導,致使幼兒在同一層次上變化,最終也不清楚創新的途徑與方法。
幼兒的動作從來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關鍵一是找到有魚的池塘或河流,二是要「授之以漁」。
智慧1:引導幼兒掌握動作探索的關鍵
例1:韻律活動《機器人》機器人的動作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從人的動作轉化而來,關鍵是要讓幼兒理解機器人的動作與人的異同。這不僅幫助幼兒創編,更是學習能力與思維方式的的培養。教師指導語言的指向性要明確,啟發性要強。(讓幼兒探索的東西是有方向的,而不是漫無目的地亂猜、瞎掰)
例2:韻律活動《蹺蹺板》蹺蹺板動作的關鍵是—上--F,所以可以引導幼兒探索身體的各個部位,包括眼鏡、頭部、手臂、手措以及大動作;還可以兩兩合作,表現一上一下。
智慧2:豐富幼兒動作的表現方式
例1:韻律活動《毛毛蟲和花蝴蝶》
例2:韻律活動《小蝌蚪》
幼兒的動作經驗源於生活,應在生活與觀察中豐富動作圖式。許多時候幼兒無法探索,是因為沒有相關的經驗。探索就成了無源之水了。
智慧3:選擇恰當的探索點
各個環節、具體的內容、音樂是否適合幼兒的探索,避免無所事事地探索、漫無邊際地創造。
智慧4:處理好示範與探究的尺度
許多教師認為,示範會影響、限制幼兒的自主探究,其實,適度、恰當的示範能夠促進幼兒有效地探索。
智慧5:巧妙記錄自己探索的動作。
智慧6:積極有效的鼓勵與引導
在探索性活動中,幼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或答案,或是表現了自己的創編動作時,教師應及時予以總結、歸納、引導。讓幼兒明確自己好在哪裡,不夠在哪裡。幼兒的發展不僅需要鼓勵,也需要教師引導。教師需要不斷地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幼兒體驗成長的幸福。
Ⅶ 如何有效開展音樂教研活動
通過開展豐富的肢體律動、識譜視唱等活動,讓學生領略了《西班牙鬥牛士》的風格回特徵。在音答樂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方式的行進來表現對不同類型進行曲的理解,通過對比賞析歸納出進行曲體裁的共性與個性,試圖在小學階段構建出學生對進行曲初步的概念。
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入手,讓大家通過模仿小雞、小鴨的叫聲,進而進入到歌曲《動物說話》的學習。孩子們在音樂活動中掌握了歌曲基本的節奏型、學會了五線譜的線間關系、能夠在五線譜中找到do、mi、sol三個音的位置並進行准確視唱。基本實現了從唱會到唱好的轉變。
深入研究 《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反思課程改革以來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研究、指導、服務」的品質。
要以提高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為核心,以課題研究和教研組建設為突破口,加強對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的指導和管理,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組和學科基地的功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搞好課外興趣小組和各項藝術活動,努力促進我市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Ⅷ 幼兒園歌唱活動材料的選擇有什麼要求
1.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目標 (1)培養幼兒參與歌唱活動、韻律活動、欣賞活動等幼兒園各種音樂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2)學會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 (3)能夠用聲音、節奏、動作、樂器等手段去創造性地表現音樂,有一定的表現力。 2.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主要包括音樂欣賞活動、歌唱活動、打擊樂演奏活動和韻律活動四個方面。具體而言,音樂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學習理解音樂,包括音樂的形式和內容、思想、情感。 (2)學習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3)學習理解歌曲的歌詞、內容、曲調,學唱歌曲。 (4)學習仿編歌曲。 (5)學習關於各種樂器的知識。 (6)學習使用樂器表現音樂。 3.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方法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方法靈活而豐富多樣,其中情境創設、示範模仿、講解、多感官與(語言、動作等),都是音樂學科本身的特點以及幼兒感知、理解音樂的特點所決定的。 (1)情境創設法。 情境創設法是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內容思想情感而採用的創設相關情境的方法。常用故事、美工、多媒體等手段。比如在「小樹葉」的歌唱活動中,利用美工創設秋天樹葉飄落的情境。 (2)示範模仿法。 示範模方法是為了幫助幼兒學習歌唱、韻律多種或樂器知識和演奏,採用教師示範幼兒模仿的教學方法。這也是音樂教育常用的、基本的教學方法。 (3)節奏朗誦法。 節奏朗誦法是在學習曲調之前用有節奏的朗誦歌詞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掌握歌曲節奏的方法。 (4)直觀提示法。 使用圖片、動作等多種直觀手段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學唱歌曲的教學方法。 (5)聯想仿創法。 聯想仿創法是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歌曲、情境,通過聯想、想像,富於創造性地表現和創造音樂的方法。比如聽音樂想像故事、聽音樂編動作、聽音樂畫圖畫、跟隨音樂演奏樂器、創編新動作、新歌詞,等等。
Ⅸ 如何加強音樂節奏感
首先從看判定點開始說。大家都知道,每當要過一個障礙,屏幕兩邊會飛出來2個黃點,在屏幕中撞擊然後消失。要打出好的判定的話,要在這2個點正好撞到一起的時候按下相對應的按鍵。按的最好的情況是99%,是白色。接著是90% 80% 70%……(顏色逐漸變深)。當低於50%的時候(50%不包括),屏幕正上會顯示BREAK字樣。並且此時所累積的連擊中斷,累積的加速槽減少3分之1 。
打出不同的判定時,屏幕中2點撞擊時的顏色也是不同的,這是自己進行調整的重要依據。99%是呈白色,90%時呈黃色……判定越低顏色越深。到50%以下就變為談紅色了。如果是0%,那就是深紅色了。要使自己最後的判定提高,當然要多打白點咯。(關於打出不同判定的點的顏色我傳了幾張圖,希望大家能大致的記憶下來,因為我後面所寫的都需要自己隨時對自己游戲中所打出的判定有大致的了解)
剛開始要練判定不推薦大家在月亮玩。主要建議還是以星星的歌為主。因為它們NOTE較少,比較容易讓大家專心於判定而不是音符的排列。當星星曲判定穩定於94%左右的時候,就能去月亮進修了!(這個過程一般比較短,但也需要耐心)。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注意屏幕兩側的點飛出來的速度。然後在心裡也要估計出他們什麼時候相撞並按下鍵盤……這就體現了星星曲練習的好處。因為星星曲音符稀鬆,所以,一次基本就一個點讓你看。當然了,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因為注意這個而導致按錯鍵或沒注意障礙,大家可以嘗試先用餘光看。習慣了之後或者對排列很熟悉的歌曲,看點打會讓你判定得到一定提高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很多新手判定打不好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按的慢,反而大多是因為障礙還沒有到面前,卻過早的按了。剛玩的時候,不能很好的掌握按鍵的快慢都是正常的。這個就要強迫自己「慢按一拍了」。
接著說一下節奏問題,這個相信大家玩過MG的都該知道它的重要性。
在稍微困難的星星歌里(月亮的就更不用說了),障礙只要一多,那麼靠看點的撞擊是不行的了。因為這時候的點已經變成了密密麻麻接近直線的狀態。在這里先引用qqstars的一段話:「拍是什麼概念?說簡單一點,就是打的拍子。聽音樂的時候,會跟著搖頭或動腳,這個節奏就是拍。對於流行音樂來說,一般都是兩個重的軍鼓鼓點(就是那個最清脆而響亮的聲音)之間就是一拍。當然,這都不是必然的。但通常情況下是這樣。總之,拍與拍之間還是會有比較明顯的區分點的。」這時候,就要把能看點的盡量打成白點,然後根據這首歌的拍子、節奏來打接下來部分了,看到顏色變的過深,就要調整自己的按鍵速度。這個很重要,會調整,才能保證有更多的白點。這個在後面會有更具體的介紹。
然後是具體的練習方法及調整對策。在此我先列舉一部分星星曲里很有節奏感的歌,大家應該會比較容易把這些歌的判定打高。
我們結婚吧 2星 (因為這個歌的拍子大家比較熟…… )
Hungarrian Dance 2星 我好幾個朋友用這首歌第1次打出97
Can Can 2星 沒爭議吧?眾ET拿來打98判的。。。。。OTL
1,2,3,4 2星 個人覺得節奏也不錯
另外還有大家所熟悉的鋼琴曲,小提琴曲,以及BINGO也是不錯的。
大家可以先練習以上的歌,來讓自己學會習慣,打的時候通過看自己打的點的顏色深淺來了解自己打的判定的好壞。同樣,也要習慣通過估計小點撞擊的大致之間來按鍵,並學會根據節奏來打。還有就是,剛開始練判定推薦大家全程不加速,先把節奏感練好。最好是能在不加速狀態把星星曲的判定穩定到93-94。
當然,有些人判定打不好也有不能適應加速後節奏的突變,這個就要靠自己多打對歌的熟悉了。
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要向大家推薦一首歌:Beautiful Day。雖然難度只有一星,但我覺得這首歌對於練習節奏很有幫助的。因為可以注意一下,整首歌的按鍵,都是配合著背景音樂中的節奏。一個鍵就是一個節奏點,每個按鍵都對應背景音樂中的鼓聲或哨聲之類。歌中有幾段是不停的左右左右吃星星。相信對於打不好判定的人來說,那裡按著按著就會出現紅點甚至BREAK。這就是節奏感的問題了。相信大家如果能把這首歌打好,並且把判定打的比較高的話,那對於後續對判定的提高會很有幫助的。類似的歌曲還有化蝶蝶飛和洗刷刷, 他們同樣是能夠鍛煉並提高連續恆速按鍵的准確性的。
接著來說一下如何壓出更高的判定。如果你已經能夠較好的掌握歌曲的節奏,對歌曲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但是判定還是沒有明顯提高的話,可以參考下我以下說的。
有的新手在游戲時(當然不乏一些玩了有段時間的人),在歌曲剛開始的時候能夠打出較好的判定,但只要途中有一個失誤或者一時緊張導致一個判定沒按好的話(我指按出70%左右。要打高判定就要讓自己判定保持在盡量只出90%和99% 非常偶爾出80%以下),接著,他會按著剛才低判定的節奏繼續按下去,而導致一路全是黃點甚至越來越紅。相信大家都曾經碰到過這種情況,那些連續很多的左右的障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按的出很多白點的吧?所以,在此要提醒大家注意,當按出了不好的判定(看到有黃點/紅點)時,要及時注意自己到底是按快了或是按慢了,然後迅速的進行節奏調整,當再次看到幾個連續的白點時保持新的調整後的節奏。這也是打好判定的一個關鍵。
至於怎樣看出是按快了還是慢了呢?你可以通過你打的節奏和背景音樂的對比來判斷。當然有些歌節奏完全是靠自己打出來的,因為並不是每個曲子的節奏點都完全完美的契合於音樂之上。這種情況下,就要靠看判定點了。要特別注意一下,是判定點還沒撞擊到一起的時候你就按了呢,還是撞到了之後你才按。要通過不斷對自己節奏的調整,來提高判定。(當然某些樂感極好的ET可以根據感覺去判斷快慢,在此就不特別提了)
最後,我再說一下月亮里可以練習提高判定的歌。他們是:I WANNA ,RAIN DAY, ALWAYS,快樂崇拜,CAN CAN (又是這- -||) 1,2,3,4(個人喜歡。。。是我月亮第一個出96的歌。。。)
暫時只想到這些了……再想到什麼的話我再補充吧……
最後簡單的總結一下:
要學會通過看判定點的方法盡快打出第一個白點(對歌熟了直接靠節奏能打),然後根據歌曲的節奏保持盡量多的打出白點,並在節奏出現瑕疵的時候,做出及時的節奏調整。
熟悉歌曲的本身節奏還是很重要的。某些節奏性強的歌的某些重復部分,在熟悉後甚至可以閉著眼睛打出一連串白點。
因為製作的問題,有些歌曲按出99%的節奏點和背景音樂的節奏點並不是一致的。這時就要靠你看自己打出的點的顏色來作出調整了。另外還有些歌曲的主線節奏是自己按出來KEY音來連接的,這也是必須先盡力打出白點,然後用節奏感來保持和調整。
Ⅹ 幼兒音樂欣賞教學包括哪幾個環節
1.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目標 (1)培養幼兒參與歌唱活動、韻律活動、欣賞活動等幼兒園各種音樂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2)學會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 (3)能夠用聲音、節奏、動作、樂器等手段去創造性地表現音樂,有一定的表現力。 2.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主要包括音樂欣賞活動、歌唱活動、打擊樂演奏活動和韻律活動四個方面。具體而言,音樂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學習理解音樂,包括音樂的形式和內容、思想、情感。 (2)學習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3)學習理解歌曲的歌詞、內容、曲調,學唱歌曲。 (4)學習仿編歌曲。 (5)學習關於各種樂器的知識。 (6)學習使用樂器表現音樂。 3.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方法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方法靈活而豐富多樣,其中情境創設、示範模仿、講解、多感官與(語言、動作等),都是音樂學科本身的特點以及幼兒感知、理解音樂的特點所決定的。 (1)情境創設法。 情境創設法是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內容思想情感而採用的創設相關情境的方法。常用故事、美工、多媒體等手段。比如在「小樹葉」的歌唱活動中,利用美工創設秋天樹葉飄落的情境。 (2)示範模仿法。 示範模方法是為了幫助幼兒學習歌唱、韻律多種或樂器知識和演奏,採用教師示範幼兒模仿的教學方法。這也是音樂教育常用的、基本的教學方法。 (3)節奏朗誦法。 節奏朗誦法是在學習曲調之前用有節奏的朗誦歌詞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掌握歌曲節奏的方法。 (4)直觀提示法。 使用圖片、動作等多種直觀手段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學唱歌曲的教學方法。 (5)聯想仿創法。 聯想仿創法是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歌曲、情境,通過聯想、想像,富於創造性地表現和創造音樂的方法。比如聽音樂想像故事、聽音樂編動作、聽音樂畫圖畫、跟隨音樂演奏樂器、創編新動作、新歌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