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學院 > 艾曼紐音樂會

艾曼紐音樂會

發布時間:2021-01-16 06:01:16

A. 哪位親能講解一下俊秀音樂劇莫扎特的劇情詳細一點,想寫論文。謝謝啦~~

第一幕

1809年深秋的一天傍晚,昏暗的聖馬科斯公墓上出現了三個人影,他們是:安東·麥斯默醫生主僕倆,以及莫扎特的遺孀康斯坦絲·尼森。麥斯默許諾重金酬謝,康斯坦絲便答應帶他們去找莫扎特的墳墓。可憐這位天才身後凄涼,連墓碑、十字架都沒有。經過一番周折,他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多麼神奇的地方!音樂的魔力立刻將醫生帶回四十年前的維也納巴洛克花園的音樂會上……

隨著美妙的音樂,時光回到1768年,維也納正為一個叫阿瑪苔的小男孩而瘋狂。這是個三歲便能彈琴,五歲開始作曲,對任何旋律都能過耳不忘的音樂神童!孩子的父親是薩爾茨堡的樂隊長,利奧波特·莫扎特,現在,他正在維也納的名流面前得意洋洋地炫耀著兒子的奇才。而在一邊默默協助的是男孩的姐姐——娜娜。其實,她自己也曾是個技驚全場的神童,但是,弟弟過分耀眼的光芒早早地將她的天才掩蓋。這個女孩似乎對此毫不介意,心甘情願地作為最體貼的姐姐和最忠實的崇拜者伴在弟弟左右。但是現在,我們的主角似乎很不合作,顯得越來越無精打采。娜娜發現他病了。利奧波特卻不肯相信,固執地認為,天才才不會生病呢,他只是在耍小性子,該好好教訓教訓!

這時,一位貴婦人替阿瑪苔解了圍,她告誡利奧波特別把小孩子逼得太緊了。阿瑪苔在花園里發現一隻神秘的小匣子,也多虧了她的命令,小男孩才得以保留這件寶貝。這位馮·瓦爾特施泰騰男爵夫人後來成為莫扎特獨闖維也納時的解惑恩師。
光陰荏苒,九年歲月一晃而過,小神童已經長大成人。這位青年,沃爾夫岡,此時是薩爾茨堡的宮廷樂師。他興沖沖地向姐姐展示新買的紅外套,和他當年歐洲巡演時穿的那件小外套一樣的款式,一樣的顏色。娜娜也立刻記起了當年女皇陛下恩賜的這件禮服:「絲絨綢緞,鑲金嵌玉!這樣的衣服可不是人人都配穿的。穿上它,全世界都將為你注目。你是真正的王子,永永遠遠。」 沃爾夫岡希望穿著它象幼時一樣去周遊世界,他要開創新天地,薩爾茨堡實在使人窒息!姐弟倆正聊得興奮,父親走了進來。看見兒子不合身份的華服,利奧波特非常不滿,更何況還是賭博贏的錢!他問起親王要的曲子作好了沒有,沃爾夫岡回答:「早作好了,在腦子里,只是還沒有寫下來罷了。」 利奧波特氣壞了,他勒令娜娜立刻去把衣服退了,而沃爾夫岡,「你給我好好作曲!」
舞台上只剩下莫扎特一個……不,是兩個!沃爾夫岡和阿瑪苔。整部戲中,阿瑪苔如影子般緊緊跟隨著沃爾夫岡,後者是莫扎特的「人」,前者是莫扎特的「靈」,當然,除了沃爾夫岡,沒人能夠看見他。當優美的音樂從阿瑪苔的指尖流出,沃爾夫岡卻在努力壓抑著自己對父親的忿恨。這樣的父親,是該敬還是該恨?最終,沃爾夫岡問自己:「他能不能不再對我的一切橫加干涉?他為什麼就不讓我自由自在地生活?」

薩爾茨堡的集市上,娜娜自豪地向小販們描述著弟弟的旅行。但是阿科羅伯爵的出現無情的打破了她的幻想。他告訴娜娜,沃爾夫岡現在根本找不到工作,很快他就會為得罪親王而後悔了。路邊的行人似乎也在議論紛紛:「昔日的神童……莫扎特!現在卻無家可歸……莫扎特!」

利奧波特雖然呆在家中,心卻時時寄在遠方的兒子身上。他痛恨自己,竟然無視外面的危險,放兒子離開。這是一個充滿了謊言、背叛、欺騙和墮落的世界,到處都是奉承者,寄生蟲和偽君子,難以想像,脫離了自己的保護傘,這個單純的孩子將如何生存!他只能期望,沃爾夫岡能有堅強的意志,足夠抵禦外界的誘惑,足夠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你要學會聰明,圓滑地處世。永遠別相信毒蛇的溫柔,別相信豺狼的忠誠。對於獲得的幫助,常懷感恩之心。一定要剋制激動情緒,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讓別人需要你,愛戴你。這才是值得我驕傲的好兒子!」
不幸的是,事實很快就證明父親並沒有杞人憂天。在曼海姆,住著臭名昭彰的韋伯一家,工於心計,厚顏無恥的寡婦塞西利婭·韋伯,和她四個游手好閑的女兒。現在,韋伯太太正在犯愁:沒人肯借錢了,怎麼辦?「體面人家的日子難過啊,勤奮和禮貌可不夠養家。只能期待有個男子漢,幫助我們擺脫這種困境。」韋伯太太的「好友」弗里多林興沖沖地趕來報告喜訊:當年的音樂神童莫扎特正在這兒,這可是位財神爺啊!於是,韋伯太太差遣頗有音樂天賦的女兒阿勞西婭出馬。結果,沃爾夫岡對年輕美貌,又擁有天使歌喉的阿勞西婭一見鍾情,心甘情願地拿出自己的血汗錢供韋伯一家揮霍,還許諾使阿勞西婭成為首席女高音。 不久,利奧波特得知了沃爾夫岡和阿勞西婭的關系,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祈求上帝拯救自己的兒子。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利奧波特命令沃爾夫岡立刻去巴黎,就他們母子二人!拆散他們,問題總該解決了吧?想不到的是,沃爾夫岡雖然服從了父親的命令,離開了曼海姆,但他已經被愛情沖昏了頭腦。為了不失去阿勞西婭,他把所有的收入,包括父親從薩爾茨堡匯來的錢都給韋伯家寄去,而自己和母親則在貧困中掙扎……沒過多久,莫扎特夫人就在貧病交加中與世長辭。
絕望的沃爾夫岡悲憤地斥責著這冷酷無情的世界多麼殘酷的生活,多麼古怪的世界!當你墮入黑暗之海,到哪裡去尋求希望?昨天還是個寶,今天就變成根草。曾以為到處都充滿愛,最終卻落得孑然一身!」 沃爾夫岡的這次歐洲之行以徹底的失敗告終。他負債累累地回到薩爾茨堡,再度受雇於科羅瑞多大主教。親王府那些僕人們本來就嫉妒莫扎特,現在乘機對他大肆羞辱。艾曼紐·席克耐德的劇團巡演來到了這個小鎮,小酒館中觀眾的熱情令他非常高興。 利奧波特為了留住兒子,拿出了一大堆帳單,這都是他在巴黎期間惹的麻煩。沃爾夫岡必須本本分分地留在薩爾茨堡,努力工作來償還這些債務。這時,馮·瓦爾特施泰騰男爵夫人前來拜訪,她希望帶沃爾夫岡到維也納去。利奧波特當然不同意。於是,男爵夫人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國王,和他的兒子一起住在一個魔法花園里。老國王對這個世界心灰意冷,為了避免兒子受到傷害,他下令築起高高的圍牆,整天緊鎖宮門。國王認為沒有地方能和這個世外桃源相比,但是王子卻總是聽到心中有個聲音在對他說:「離開這里!有個無人去過的地方,在那兒,晚上會有黃金從星星上墜落。如果你想得到著星星上的黃金就得獨自一人投入到外面的危險之中」。國王告誡兒子:「到外面,你會象我當年一樣遭到重創。好好地呆在我們的魔法花園里,這高高的圍牆,這緊鎖的宮門都是為了保護你啊。」父親的話中,字字都流露著殷殷關愛,但是王子內心的渴望對他說:「有時候愛意味著該放手時且放手;有時候愛意味著捨得與所愛分離。愛,要能夠含著眼淚說:『在遙遠的地方,黃金從星星上墜落。離開家,投入危險,去尋找那星星上的黃金吧!』」
可惜我們的「國王」不喝這口「心靈雞湯」,這次他鐵了心了,娜娜也一起勸弟弟,沃爾夫岡只好暫時留下來等待更好的機會。 幾個月後,第二次機會來了。科羅瑞多要去維也納,他命令沃爾夫岡一同前往。盡管阿科羅伯爵反對,沃爾夫岡最終還是進入了大主教的隨從隊伍。到維也納不久,他又遇上了韋伯一家,這家人已經從曼海姆搬到了維也納居住。雖然阿勞西婭已為人婦,但這回沃爾夫岡又迷上了韋伯太太的另一個女兒,康斯坦絲。韋伯太太乘機說服沃爾夫岡搬到她們家去住.

利奧波特意識到沃爾夫岡不會再回來了,盛怒中,他將當年「神童時代」的記事本扔進了薩爾河。娜娜想要安慰父親,但毫無用處,利奧波特決定放棄這個不肖子。現在,舞台上留下娜娜孤零零一個人,思念著親愛的弟弟,同時嘆息自己的童年夢想已成泡影。沃爾夫岡可以服從自己的天才去尋求理想,而她,卻將永遠被責任所束縛,現在是女兒,不久將會變成妻子和母親.
科羅瑞多原本答應把沃爾夫岡引薦給皇帝,可是他反悔了,還命令沃爾夫岡立即返回薩爾茨堡。憤怒的沃爾夫岡又同大主教爭執起來,結果自然同上次一樣……沃爾夫岡再一次獲得了自由,但他驚恐地意識到他永遠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他的「天才」,就是一直緊緊跟隨他的阿瑪苔,越來越霸道地消耗著他的精力。「小精靈」,現在已經變成了惡魔!沃爾夫岡註定是他的奴僕無法反抗。
(第一幕完)

第二幕

聖馬科斯公墓。麥斯默醫生一邊吩咐僕人掘墓,一邊追問康斯坦絲,這位音樂天才有什麼異於常人的舉止。康斯坦絲不勝其煩地迴避著這些問題。

回到1871年。一場音樂會後,在莫扎特的支持者和批評者之間展開了一場爭論,有人贊賞音樂家才華橫溢,而有人卻認為不過是些時髦的小把戲罷了。不過有一點是雙方達成共識的:想在維也納立足,光憑真才實干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得會耍手段。維也納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在這里,殷勤地向你行禮的人,也許背後正藏著鋒利的匕首!

此時,沃爾夫岡已經離開了韋伯家,但他對康斯坦絲的愛卻日益加深,同樣,那個女孩也沒有忘記他。這天,康斯坦絲不期而至,混亂的家庭環境令她厭惡,她願意將自己的一生託付給眼前這個心地純凈的青年。沃爾夫岡喜出望外:「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天使,即使哭泣時依然那麼驕傲堅強。不知是從這夜空中的哪顆星星墜入我夢中?你了解真正的我,因為你的雙眼能直視我的靈魂。對你的情感永世不渝。相知相愛,你我心靈相依。自從見到你,便知今生所屬。不想當你的主宰,只願為你遮風擋雨。多麼希望與你日夜相守。」正當這對小情侶親昵相擁之時,韋伯太太和她的新「搭檔」破門而入……結果沃爾夫岡被迫簽下協議,答應要麼立刻娶康斯坦絲為妻,要麼終身支付賠償金。眼見母親居然拿自己當作敲詐的工具,康斯坦絲被激怒了,她悄悄偷出那份合約,當著沃爾夫岡的面,把它撕得粉碎。

一天夜裡,沃爾夫岡夢見自己置身於一場假面舞會中。看著一個個蒙面賓客從面前經過,沃爾夫岡猜不出哪個才是自己。忽然,他看到了父親!他希望得到父親的幫助,但是利奧波特卻只留下一句詛咒:「我給了你一切,你又是如何回報的?無論將來能獲得怎樣的成功,但有一樣你這輩子休想得到,那就是:幸福!」噩夢驚醒後, 沃爾夫岡向男爵夫人求教,男爵夫人告訴他,應該盡快擺脫對父親的依賴,他必須學會獨立思考,獨立成長。

此時,娜娜也找到的感情的歸宿,但是對方家境貧寒,利奧波特當然不同意這門婚事,除非她自己能籌到嫁妝。娜娜只得寫信向弟弟求助。沃爾夫岡取了錢正打算寄給她,卻被一班狐朋狗友拌住。他們把他灌醉,然後從賭桌上騙走了所有的錢。
又是一場通宵舞會,醉醺醺的康斯坦絲回到公寓。看看這「狗窩」,很可愛嘛!人家說,家庭主婦永遠不該停止家務,好啊,那就乾脆別開始吧。她回味著昨夜的歡娛:不停地跳舞,瘋狂地旋轉,讓香檳在血液中翻騰,讓玫瑰在發間綻放,那才是是神仙般的日子。在她看來,失去如此的樂趣,將是人生最大的缺憾。

沃爾夫岡已經功成名就,享受著財富與榮耀,如果能與父親和解的話,他的生活完美無缺了。僵持了多年,利奧波特主動到維也納看望兒子。起初,利奧波特看到兒子的巨大成就,感到非常欣慰,但是很快他便意識到,沃爾夫岡已經不再需要自己的指導,未免萬分沮喪。沃爾夫岡幾次試圖安慰他,可惜都是徒勞無功。這天,沃爾夫岡送給利奧波特一份禮物,就是那個從童年時代起就一直陪伴他的小盒子。利奧波特打開盒子,發現裡面裝滿了錢!沃爾夫岡的本意是讓父親用這筆錢贖回自由,不必再受制於科羅瑞多主教,但是利奧波特卻完全誤解了!「你欠我的,休想用錢來還清!」,他大吼著,把禮物扔在沃爾夫岡腳邊,怒氣沖沖地跑了出去。

沃爾夫岡沒能追上父親,最後解釋的機會都失去了。他很難過,為什麼父親不能理解他,作為一個藝術家,他必須走自己的路,別無選擇。然而得不到父親的嘉許,他無法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悅。想不到一場父子情深,居然以如此嚴重誤會為終止符,沃爾夫岡幾乎崩潰。阿瑪苔就趁著他最虛弱的當口發起襲擊,因為現在沃爾夫岡的態度有時候令這位神童非常惱怒。

科羅瑞多大主教並沒有忘記他當年的宮廷樂師,相反,現在他已經被莫扎特的音樂折服了。他把利奧波特召來,問他有沒有向沃爾夫岡傳達薩爾茨堡宮廷的新任命。利奧波特勸他把沃爾夫岡徹底忘掉,並保證再培養出一名更出色的音樂神童。但這個建議立刻被否決了。把利奧波特打發走,失落萬分的科羅瑞多開始責問上帝:為什麼他畢生奉若珍寶的東西,理智、邏輯、科學……,這一切竟然會被某種無從解釋、近乎荒謬的東西擊敗,那音樂的魔力!

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如意,沃爾夫岡沮喪地意識到,當年那些朋友們說得沒錯,維也納並不青睞真才實干。盡管春風不復,但他仍有足夠豐厚的收入。奇怪的是以他的收入,日子還經常過得入不敷出。是塞西麗婭!她是越來越貪得無厭了,甚至要求女婿去向朋友和贊助人討錢。沃爾夫岡在忍氣吞聲中逐漸成熟,就在他終於有勇氣拒絕韋伯家無理要求的時候,薩爾茨堡傳來了父親的死訊!

在聖史蒂芬大教堂,沃爾夫岡向父親作最後的道別,可是他說的那些話哪裡象悼詞,根本就是控訴嘛!他知道這些年父親承受的痛苦絕不會比自己輕。「上帝的神跡是不會免費的」,「神童」?誰知道究竟是福是禍?葬禮結束後,沃爾夫岡正要離開教堂,一個蒙面人叫住了他,委託他為某位不知名的人物譜寫安魂曲。

1789年7月,法國大革命的消息傳來,也引起維也納市民群情激奮:「挺直脊樑方為人,狗才甘願伏在主人腳下。擁有自由方為人,終於到了打破鎖鏈的時候!」一名貴族非常不滿:「你們這些忘恩負義的!我們的老國王,是他引導大家保護大家,他就好象人民的父親!」沃爾夫岡立刻回敬道:「長大成人的孩子不再需要父親!」 ……艾曼紐·席克耐德連忙過去警告他的朋友,不要意氣用事,妄論政治可不是明智之舉。「別忘了,我們藝術家可以用更高明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回到劇院的花園里,席克耐德把剛完成的《魔笛》劇本交給沃爾夫岡,阿瑪苔立刻過來取走了劇本。席克耐德懇求莫扎特一定要為這部戲譜寫最優美、最過耳難忘的旋律,這是他一舉成名的機會。他還找了個女演員來「激發」作曲家的靈感。當沃爾夫岡挾著美人消失在屋子裡的時候,阿瑪苔則坐在房頂上悠然地寫著曲子。夜幕降臨,《魔笛》中的人物一個個顯現在花園中。

魔笛的首演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狂熱的觀眾擁在劇院外尖叫,爭相搶購神童和成年音樂家的塑像。崇拜者們爬上劇院的屋頂。寂靜的夜空中,輕輕地響起優美的頌歌,歌聲越來越嘹亮,越來越嘹亮,預言著後世對這位音樂奇才的頂禮膜拜。

可是沃爾夫岡卻無法享受這新得的榮耀,他意識到自己已經病入膏肓,象中了毒一樣。他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發著高燒,阿瑪苔則坐在床沿,晃盪著雙腳,專心致志的譜寫著《安魂曲》。一會兒,阿瑪苔的墨水瓶幹了,象往常一樣,他扎破沃爾夫岡的手臂,用鮮血代替墨水。沃爾夫岡懇求自己的這位「分身」發發慈悲,但阿瑪苔哪裡會聽。最後,或許覺得「墨水」還不夠流暢,他抓起鵝毛筆,直接刺進了沃爾夫岡的心臟……

時空合一。一邊,沃爾夫岡生命中的所有人物從黑暗中走出來,圍繞著死者,訴說生命的意義,詢問如何擺脫命運的束縛。另一邊,聖馬科斯公墓,麥斯默醫生捧起天才的頭蓋骨,細細欣賞這上帝的完美雕塑。娜娜找到了那個神秘的小盒子。打開盒蓋,響起一首悅耳的小曲,讓她又回憶起那輝煌的「神童時代」……

(全劇終)

————————————————————————————
仙後都是最厲害的~你會成功的

B. 有哪些好聽的古典音樂

早期古典我推薦巴洛克晚期的巴赫(1685-1750),《音樂的奉獻BWV1079》《賦格的藝術》 《勃蘭登堡協奏曲》《法國組曲》《馬太受難曲》《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中期的我推薦莫扎特(很適合入門)(1756-1791)《小星星變奏曲》《K448/375a 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550第四十號交響曲》《c小調鋼琴奏鳴曲K330》《D大調鋼琴奏鳴曲K284》《F大調鋼琴奏鳴曲K280》 李斯特(1811-1886) 《超級練習曲》《死之舞》《第一鋼琴協奏曲》《愛之夢》《匈牙利狂想曲》 《帕格尼尼大練習曲》《被遺忘的大圓舞曲》 晚期的拉威爾(1875-1937)《庫普蘭之墓》《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水邊嬉戲》 肖斯塔科維奇(1906-1975) 《鋼琴協奏曲》《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 凱帕斯汀(1937-)《音樂會練習曲》 以上作曲家的其他曲目也很精彩,其他作曲家還有像肖邦(1810-1849)、貝多芬(1770-1827)、 拉赫瑪尼諾夫(1873-1943)、亨德爾(1685-1759)、斯克里亞賓(1872-1915)、帕格尼尼(1782-1840)、庫普蘭(1668-1733)就不多作介紹了 希望樓主喜歡

C. 克里斯·波提的專輯

First Wish (1995)
Midnight Without You (1997)
Slowing Down the World (1999)
Night Sessions (2001)
The Very Best of Chris Botti (2002)
December (2002)
A Thousand Kisses Deep (2003)
When I Fall In Love (2004)
To Love Again: The Duets (2005)
Live: With Orchestra and Special Guests (2006)
Italia (2007)
Chris Botti:in Boston (2009)
第九首作品」 Never Entered My Mind」同樣是首由Chris和管弦樂團擔綱演出的作品,筆者覺得小號的吹奏好像演奏者此刻的心境,似乎十分享受心底里那份愉悅的感覺!悠揚的管弦樂演奏,伴隨著小號的聲音散發出高雅浪漫的甜美旋律,令聽眾感受到舒閑樂觀的情懷;尤其是提琴部份的拉奏,筆者提議大家不妨細心留意一下,這部份的演奏相信是其中最出色的演奏部份,整體演出的水準相當好!
第十首作品」Ave Maria」,屬於Franz Schubert的版本,今趟所聽到的這個版本可能會比較少見,筆者聽了爵士樂已經一段日子,很少看見有這樣的Arrangement;Chris今趟邀請了義大利的一隊Choir加管弦樂團一起來演出這首作品。作品的格調似乎偏向了Classical Music的風格,但也不失為另一種嘗試;小號的演奏在Choir安詳的歌聲中穿梭,感覺到一份安寧的味道,同時也散發了一點點的新鮮感,相當特別,值得一聽的作品之一。
第十一首作品」Estate」,回復了一份清新的Smooth Jazz風格,結他手和鋼琴手營造出爽朗的格調,水準相當出色;小號的吹奏來得輕巧暢快,予人懶洋洋的氣氛和醉意,清亮而浪漫,絕對是一首用來享受良辰美景的上佳音樂之選。
最後一首作品」Nessun Dorma」相信是近來一首比較多人注視的作品,可能大家會留意到Paul Potts令人感動的比賽演出,所以令到大家認識到這首歌劇作品裡的其中一首著名音樂選段曲目。有聽開古典音樂的聽眾相信會知道這首是著名作曲家Puccini的歌劇」Turandot(杜蘭朵)」里的一首選段作品,也令筆者想起那位故事中那位刁蠻公主那種對人的態度,甚為充滿戲劇性。話說回頭,Chris的小號演奏出一種令人感慨的情懷,但同時也相當美麗,音色清亮飽滿,技巧一流!管弦樂團的演奏令人感受到動人溫馨的旋律。雖然樂團的演奏節奏比較慢,但這個演奏速度,似乎就跟Chris的小號演奏比較合拍,表達出舒適的情調,相當一致。在音樂的尾升,所有的樂器一起合奏,創造出壯麗動人的情景,可能會令你聽得有一種贊人熱淚的感受;筆者覺得音樂的魅力就在於個中的故事、旋律和演繹者的表現,能否感動人心;就好像這一曲的表現,又能否創造出另一個成功的故事出來呢?大家不妨細意聽聽一下,從中體會個中的特色!
人生的每個階段,好比音樂里不同節奏和故事的情景,嘗過了各式各樣甜酸苦辣的滋味;當你去回望昔日的一切事,自然會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不再執著過去的錯誤、迷失和無知當中,重新努力振作去行往後的人生路。這張唱片里的音樂,能否會給你一份新的體會,而有所領悟呢?不妨從中找找答案吧!
《克里斯·波提:波士頓音樂會》(Chris Botti:In Boston)是2008年9月18日他在波士頓交響樂大廳舉行音樂會的現場實況。演出當晚,除了鋼琴手比利·查爾茲(Billy Childs)、鼓手比利·克里森(Billy Kilson)、吉他手馬克·惠特菲爾(Mark Whitfield)、貝斯手羅伯特·赫斯特(Robert Hurst),及克里斯·波提(Chris Botti)本人的五重奏陣容之外,波士頓大眾管弦樂團(Boston Pops Orchestra)也全程參與,更添復古興味。音樂會的嘉賓陣容盛大,克里斯·波提邀請到十幾位從搖滾、古典到跨界的世界級音樂家共襄盛舉,使當晚的音樂會絕對堪稱一場精彩絕倫、陣容「奢華」的音樂饗宴。除了他的超級好朋友斯汀(Sting)及其御用吉他手多米尼克·米勒(Dominic Miller)現身力挺之外,跨界情歌王子喬什·格洛本(Josh Groban)也帶著其御用小提琴手露西亞·米塞萊麗(Lucia Micarelli)加入演出陣容;葛萊美最佳流行男歌手約翰·梅耶(John Mayer)、「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竄紅新星凱薩琳·麥克菲(Katharine McPhee)、甚至全球最知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Yo-Yo Ma)等都在這一夜同台獻藝;另外,空中鐵匠樂隊(Aerosmith)主唱斯蒂文·泰勒(Steven Tyler)的現身更可謂完全顛覆了觀眾的想像空間;眾多音樂界巨星的加盟使得當晚的演出群星璀璨。
音樂會以舒伯特的《聖母頌》(Ave Maria)開場,管弦樂團典雅的襯托、波提誠懇不花俏的吹奏,帶起全場聖潔悠揚的演出氛圍;接下來的《當我墜入愛河》(When I Fall In Love)以浪漫的主奏開場,中間穿插樂手輪番競飆的快意即興,令現場氣氛急速升溫;而斯汀與多米尼克·米勒演繹的《七天》(Seven Days)更是掀起全場的第一波高潮;喬什·格洛本深情的《破碎的誓言》(Broken Vow)亦令觀眾如痴如醉;凱薩琳·麥克菲帶著現代口吻重新詮釋的經典曲《我擁有你》(I've Got You Under My Skin),更是引領波提演奏出精彩的即興回應;馬友友與波提連手的《天堂電影院》(Cinema Paradiso)雖然打動了聽者的聆聽之心,但小提琴美女露西亞·米塞萊麗凄美的《艾曼紐爾》(Emmanuel),感染力亦是不遑多讓,讓聽者在當下有感動落淚的沖動;而斯蒂文·泰勒的現身則令現場氣氛為之轉變,一曲熱辣的搖滾情歌《慟哭》(Cryin』),顯出波提演奏實力的寬廣全面;泰勒亦出乎意料之外地接著演唱了爵士經典曲《微笑》(Smile)做為響應;約翰·梅耶也登場做了過去很少嘗試的爵士演唱;斯汀與喬什·格洛本連抉獻唱《心的形狀》(Shape Of My Heart),成為音樂會進入尾聲前的驚喜;而斯汀更是緊接著演唱自己的暢銷曲《如果我失去對你的信仰》(If I Ever Lose My Faith);整場演出最後以波提獨奏的《告別時刻》(Time To Say Goodbye)壓軸。兩小時絕無冷場的扎實內容,克里斯·波提將自己獨特的魅力發揮的淋漓盡致,演繹出小號與爵士、搖滾、流行等音樂元素的別樣碰撞,絕對值得樂迷再三回味。這張CD+DVD雙碟專輯收錄了長達2個小時的音樂會實況,現場演出曲目達19首之多,並從中精選13首歌曲作為CD曲目。另外,專輯還特別加收40分鍾的演出幕後花絮,加上眾多明星的鼎力加盟,完美呈現出克里斯·波提爵士小號的浪漫魅力風華,相信一定會令您感到物超所值。

D. 伊娃格林的這張圖片出自哪部電影

《戲夢巴黎》是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Gilbert Adair編劇,邁克爾·皮特、路易斯·加瑞爾、伊娃·格林主演的愛情倫理片,於2004年2月6日法國上映。

伊莎貝拉是雷奧的孿生姐姐,在電影館於馬修相識,三個人因為喜歡電影而成為好朋友。雷奧和伊莎貝拉請馬修去他們去家裡作客,雷奧和伊莎貝拉的父母是大學教授,他們很喜歡馬修。

伊娃·格林(Eva Green),1980年7月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演員。2003年出演銀幕處女作《戲夢巴黎》,並獲得第1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4)艾曼紐音樂會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968年法國學運前夕,孿生姐弟伊莎貝拉(伊娃·格林飾)和雷奧(路易斯·加瑞爾飾)因為電影,與來自美國的留學生馬休(邁克爾·皮特飾)成為好朋友。姐弟兩人將馬休帶到家中做客時,馬休得到兩人同是大學教授的父母的喜愛,住進他們家中,慢慢地,他喜歡上伊莎貝拉。

學運開始後大學停課,三個年輕人因無所事事在房間里玩起有關電影導演和台詞的游戲,游戲進行當中,伊莎貝拉知曉馬休對她有意思,聯合雷奧要求馬休與她做愛。

自此,由於父母出門度假,三人開始了如伊甸園般的日子,馬休也慢慢發現伊莎貝拉和雷奧有不倫戀情,三人關系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而外面正如火如荼進行著的學運,似乎與他們無關。

伊娃·格林出身於演藝世家。她的母親是法國演員瑪爾尼·喬波特,是塞法迪猶太人(西班牙系猶太人血統),息影後成為兒童小說家。父親沃爾特·格林雖說是瑞典牙醫(瑞典血統、法國血統、布列塔尼血統),但也在1966年電影《巴爾塔扎爾的遭遇》露過一小臉。

她有一個孿生姐妹。曾祖父是法國布列塔尼作曲家兼音樂評論家。姑姑瑪麗卡·格林也是職業演員,曾參演過電影《艾曼紐》和《扒手》。

伊娃·格林在巴黎聖保羅戲劇學校學習了三年表演,接著去倫敦韋伯戲劇藝術學院上了10星期的進修課。還在紐約大學的Tisch藝術學院學導演。

E.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的作品風格

海頓音樂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把細微簡單的音樂主題擴展成宏大的結構。他的音樂通常濃烈飽滿,在一個樂章中的關鍵情節經常迅速展開。
他的很多作品的結構原理遵循奏鳴曲式,它的主要組成部分 - 在海頓的作品裡 - 如下:
呈示:音樂內容開始部分的呈現,緊接著向屬音的轉調(音樂的緊張程度開始升級),然後是屬音的終止。海頓風格的呈現部分與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常常不需要一個對比的「第二主題」來達到屬音,而是重復已展開的主題(或其變奏)。展開:音樂內容通過迥然不同調式的轉變被重組,轉換以及分解。通常會在短音階平行調達到一個高潮。再現:呈示部的內容被重新呈現,但主要在主音調上。通常這種重復包含著一個「二次展開」,以此達到變調到屬音的效果。這個二次展開通常在下屬音發展。與莫扎特和貝多芬不同,海頓經常在再現部將主題的順序打亂。
海頓的作曲實踐也影響了莫扎特和貝多芬。貝多芬的初期作品經常是以冗長鬆散的奏鳴式展開,但緊接著在他所謂的「中期」運用了海頓的方法,這就是在十分簡單的基調上逐漸發展出高度有機的音樂結構。
也許海頓不同於其他作曲家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他在曲子里加入的幽默。最有名的例子是第94號交響曲《mit dem Paukenschlag》突然響起的和音。還有更有意思的:在四重奏Op. 33 Nr. 2 和 Op. 50 Nr. 3 的假結束以及他在Op. 50 Nr. 1 platzierte故意放進的那些古怪的周期性的幻覺。 海頓的早期作品寫自於晚巴洛克風格(巴赫和亨德爾的音樂就是這種風格)過時之際,當時的海頓還沒能寫出使用新式語言的有分量的作品。那是一個學習和風格不穩定的時期,而海頓(在18歲時巴赫去世)本身就是一個當代音樂研究者。海頓也承認巴赫的次子、前輩卡爾·菲利普·艾曼紐爾·巴赫對自己的作品影響很大。
細心分析海頓創作的1749到1802這50年,可以看出海頓的作品逐漸開始變得復雜和細膩,這是海頓從自己的經驗和同儕中得到的,其中一些作品是他風格演化的里程碑。
1760年末1770年初,海頓進入所謂的狂飆運動時期,作品充滿尖銳的和弦,突兀的轉句,少見的小調和聲。35到55號之間的交響曲大都是這樣的作品。這段時間海頓專心研究對位法,並嘗試寫賦格,不過這種賦格和巴赫的賦格作品不大相干,而是源於義大利的維也納傳統賦格,例子就是寫於1772年的六首「太陽」弦樂四重奏Op. 20的終樂章。
1781年,海頓發表了6首弦樂四重奏Op. 33,並敬告聽眾,這將是一批「全新的、另類的」作品。Charles Rosen曾經說過,這並不是炒做,而是認真的。他指出了許多在這些作品裡體現的海頓作曲風格的重要進步。比如樂句之間流暢的過渡、後句的主調非常自然的不間斷地從前句衍生出來、嫻熟的將陪襯部分從主調部分發展出來,以及注重所有樂器保持其完整性(也就是貝多芬所所說的「obligates Accompagnement」)。這些里程碑式的風格轉變影響到海頓其後創作的很多四重奏作品。
從1781年及1782年起,海頓開始經常與莫扎特切磋技藝。兩位音樂巨匠惺惺相惜,友情不斷加深。在音樂界有海頓的前莫扎特和後莫扎特時代的定義。
在18世紀90年代,由英國之旅的激發,海頓發展出所謂的「大眾風格」,就是迎合廣大聽眾口味而導致空前的巨大成功,但又不乏學院派的嚴謹的風格。海頓借鑒了奧地利和克羅埃西亞的民間音樂素材,並將其融合到作品中。民樂的作用在於加強了作品的穩定性,尤其在結構宏大的作品中作用尤為突出。在其後期作品中人們經常能品位到海頓的這種大眾風格,比如12首倫敦交響曲和其後來的兩出清唱劇的鋼琴三重奏。 有一次,他意外地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屠夫。一見面,客人就恭恭敬敬地摘下帽子,虔誠地請求道:「尊敬的大師,我最親愛的小女兒即將舉行婚禮,對我來說,這是重大事件。我滿懷感激之情,請您為我寫一首最美的小步舞曲。如此重大的請求,除了向您提出,還能去找誰呢?」
善良誠懇的海頓立即慨然允諾。到了約定之日,他果真寫成一首典雅的《C大調小步舞曲》屠夫千恩萬謝地取走了這份珍貴的禮物。幾天之後,正當作曲家伏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埋頭寫作之際,窗外突然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混雜聲響,著實把海頓嚇了一跳!他好不容易才反應過來:這是有人在奏樂,是什麼曲子呢?
大師懷著一顆好奇的心仔細聽了半天才終於恍然大悟:天哪!這不正是自己前幾天作的那支《C大調小步舞曲》嗎?他趕緊跑到窗口向外張望,只見台階上立著一頭強健的公牛,牛角上還掛有金色的綵帶,喜笑顏開的屠夫站在一旁,身後是滿面春風的女兒女婿,一支由流浪藝人組成的樂隊正在起勁地吹吹打打!屠夫莊重地走上前來,懇切地說:「尊敬的大師,對一個屠夫來說,用健壯的公牛來對優美的小步舞曲表示謝忱是最好不過的了。」 海頓在宮廷供職的30年裡,埃斯特哈齊王宮兩易其主(召海頓進宮的保羅·安東王子於1762年去世,繼位的胞北尼古拉王子於1790年病故),1790年繼位的新主人只聘請他作掛名的音樂指導,海頓從此得到自由,於是他移居到維也納。
1791年,應英國之邀,海頓前往倫敦訪問。在此期間,他出席了紀念已故大作曲家亨德爾的音樂會。當大廳里回響起亨德爾的名作《哈里路亞》時,年近60歲的海頓激動得突然振臂高呼:「亨德爾是我們一切人的先師!」接著,便如同小孩子一般哭泣起來,全場聽眾無不肅然起敬! 1809年5月31日,海頓在維也納逝世,享年77歲。遺體被葬於聖麥斯公墓。
海頓有著超人的音樂才華,八歲那年,被選為當時施台芳教會的兒童合唱團的團員。長大後,嗓子變聲,被合唱團趕了出來,從此流落街頭,嘗盡了世間的艱難困苦。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他一生最為艱苦的時期。雖然生活困窘,但他熱愛音樂的信念從未動搖,他努力學習音樂,最終得到了匈牙利貴族保爾·艾斯特哈齊的幫助,成為這位侯爵的宮廷樂師。此後,海頓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這一時期創作的,由於他性格開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聽起來總有一種寧靜、樂觀的感覺。

F. Michael的夥伴艾曼紐·劉易斯後面做什麼去了

EmmanuelLewis埃曼紐·劉易斯,非裔美國人。由於不知名的原因路易斯的身高只是長到了1.30米。

埃曼紐·劉易斯-生平經歷

1971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埃曼紐·劉易斯是前電腦技術專家MargaretLewis四個孩子中的老小,父母在他兩歲時便已離婚。劉易斯一直在正規學校接受教育,一次慢跑過程中他的朋友、一位演員向他建議進入演藝圈,因為他擁有者討人喜歡的長相和適合這一行業的個性,此後劉易斯的媽媽聯繫到了一家為電視廣告招募兒童演員的經紀公司,在那裡他很快便得到了眾多品牌廣告中出鏡的機會,包括Campbell'sSoup、LifeCereal、BurgerKing等著名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埃曼紐·劉易斯不僅是在美國而且在日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個人專輯空降當地排行榜首位,在那裡舉辦過三次個人巡演,而且專門為日本觀眾拍攝了一部名為《SamuraiinNewYork》的電視電影。《Webster》之外,劉易斯還在《TheLoveBoat》、《IntheHouse》、《FamilyMatters》、《Malcolm&Eddie》以及《Moesha》等劇集中有過角色或者出演他自己,同BenVereen、SallyStruthers分別合作過名為《LostinLondon》和《TheNewAdventuresofMotherGoose》的電視電影。埃曼紐·劉易斯在05年VH1排出的「史上最偉大的一百位童星」中排在第6位。

埃曼紐·劉易斯1989年,18歲生日的後一天《Webster》終於落下帷幕,埃曼紐·劉易斯進入拉克-亞特蘭大大學讀書,但直到1997年才帶著戲劇學士從該校畢業,中間零星參加了一些演出,但是他的外形卻一直像Webster一樣沒起多大變化。這一點再加上黑皮膚和主演過關於跨種族收養的電視劇,人們常常把《Webster》的埃曼紐·劉易斯和《Diff'rentStrokes》的加里·科爾曼相混淆,與後者不同的時由於和父母、家人緊密和睦的聯系,埃曼紐·劉易斯沒有遭遇眾多著名童星那些噩夢般的經歷。此外,他同音樂屆傳奇人物邁克爾·傑克遜通過一次頒獎結識後成為好友,80年代的艾美獎、奧斯卡獎等盛世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結伴出現的身影。

G. 艾曼紐在太空系列是個什麼類型的電影片

Emmanuelle系列,和丁度拍的系列是齊名的。但是從畫面到音樂全面超越當時任何一部回情S電影,此系答列最早拍攝與1974年,本合集是1994年拍攝,拍攝地點在美國,艾曼紐系列分很多系列,在太空系列共7部。本片全部由當時的一線主流女模特擔綱,畫面唯美,生動,配樂優秀,劇情精彩,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典範.

H. 交響樂之父是誰

交響樂之父是弗朗茨·約瑟夫·海頓。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譯海登、海典、偕丁,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人,交響樂之父,出生於奧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邊境的風景秀麗的羅勞村。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頓的音樂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脫,他將奏鳴曲式從鋼琴發展到弦樂重奏上,他是器樂主調的創始人,將傳統對位法的獨立聲部完全同化了,將主題發展自行展開。後期他訪問英國,接受牛津大學授予的音樂博士頭銜,受到了韓德爾的影響,也受莫扎特的影響,產生旋律優美的抒情色彩,出現類似巴洛克的風格。他用弦樂四重奏代替鋼琴,用管弦樂代替管風琴,創造了兩種新型的和聲演奏形式。

海頓同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人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

(8)艾曼紐音樂會擴展閱讀

海頓的早期作品寫自於晚巴洛克風格(巴赫和亨德爾的音樂就是這種風格)過時之際,當時的海頓還沒能寫出使用新式語言的有分量的作品。那是一個學習和風格不穩定的時期,而海頓(在18歲時巴赫去世)本身就是一個當代音樂研究者。海頓也承認巴赫的次子、前輩卡爾·菲利普·艾曼紐爾·巴赫對自己的作品影響很大。

細心分析海頓創作的1749到1802這50年,可以看出海頓的作品逐漸開始變得復雜和細膩,這是海頓從自己的經驗和同儕中得到的,其中一些作品是他風格演化的里程碑。

1760年末1770年初,海頓進入所謂的狂飆運動時期,作品充滿尖銳的和弦,突兀的轉句,少見的小調和聲。35到55號之間的交響曲大都是這樣的作品。這段時間海頓專心研究對位法,並嘗試寫賦格,不過這種賦格和巴赫的賦格作品不大相干,而是源於義大利的維也納傳統賦格,例子就是寫於1772年的六首「太陽」弦樂四重奏Op. 20的終樂章。

1781年,海頓發表了6首弦樂四重奏Op. 33,並敬告聽眾,這將是一批「全新的、另類的」作品。Charles Rosen曾經說過,這並不是炒做,而是認真的。他指出了許多在這些作品裡體現的海頓作曲風格的重要進步。

比如樂句之間流暢的過渡、後句的主調非常自然的不間斷地從前句衍生出來、嫻熟的將陪襯部分從主調部分發展出來,以及注重所有樂器保持其完整性(也就是貝多芬所所說的「obligates Accompagnement」)。這些里程碑式的風格轉變影響到海頓其後創作的很多四重奏作品。

從1781年及1782年起,海頓開始經常與莫扎特切磋技藝。兩位音樂巨匠惺惺相惜,友情不斷加深。在音樂界有海頓的前莫扎特和後莫扎特時代的定義。

在18世紀90年代,由英國之旅的激發,海頓發展出所謂的「大眾風格」,就是迎合廣大聽眾口味而導致空前的巨大成功,但又不乏學院派的嚴謹的風格。

海頓借鑒了奧地利和克羅埃西亞的民間音樂素材,並將其融合到作品中。民樂的作用在於加強了作品的穩定性,尤其在結構宏大的作品中作用尤為突出。在其後期作品中人們經常能品位到海頓的這種大眾風格,比如12首倫敦交響曲和其後來的兩出清唱劇的鋼琴三重奏。

閱讀全文

與艾曼紐音樂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