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爵士樂的各類風格及流行年代
藍調(Blues) 藍調音樂的產生是為了抒發演唱者的個人情感,顧名思義,這種音樂聽起來十分憂郁(Blue)。這種以歌曲直接陳述內心想法的表現方式,與當時白人社會的音樂截然不同。藍調音樂最重要的作曲家即是W. C. Handy,這位1873年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的「藍調之父」,創作了許多知名的藍調音樂,例如:St. Louis Blues、Yellow Dog Blues、Aunt Hagars' Blues、The Memphis Blues、Beale Street Blues。
繁音拍子(Ragtime) 是一種採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環主題與變形樂句等法則,結合而成的早期爵士樂,盛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其發源與聖路易斯與紐奧爾良,而後美國的南方和中西部開始流行,它影響了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的獨奏與即興演奏風格。繁音拍子後來發展成結合流行音樂、進行曲、華爾滋與其他流行舞蹈的型式,因此繁音拍子的歌曲、樂器管弦樂隊編制的曲目陸續出現,它不但在黑人樂手與樂迷間流行,也被美國白人中產階級所接受。
新奧爾良傳統爵士樂(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 這種樂風的組成元素,就如同美國是一個民族文化大融爐那般復雜、多元化,它包括:藍調、舞曲、進行曲、流行歌曲、贊美詩與碎樂句(Rags)等音樂元素,以對位法(Countpoint)與繁音拍子的切分音法等主體性音樂創作為動力元素,結合大量獨奏、即興裝飾性演奏與改寫旋律核心為要件所展現出來的音樂體系。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隊以小型團體為主,演奏主旋律的樂器是:短號、黑笛、薩克斯風與伸縮喇叭;伴奏樂器則有:大號、班卓琴、貝斯(常以撥奏為主)、小提琴、鼓和鋼琴。它們經常多部同時進行對位吹奏,製造出一種熱鬧、歡樂氣氛。
ODJB (The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在1917年灌錄爵士樂唱片的白人五重奏樂團,它的五位原始成員全部出生在紐奧爾良:Nick LaRocca(領導人、短號)、Larry Shield(豎笛)、Eddie Edwards(伸縮喇叭)、Tony Sbarbarl(鼓)和Henry Rags(鋼琴)。ODJB在芝加哥逐漸竄起後轉到紐約發展,並在當地造成轟動。但是缺乏創造力、只迎合大眾口味的樂風,很快的遭到新一輩天才爵士樂手們的挑戰,並於20年代中期解散,走進爵士樂的歷史。
狄西蘭爵士樂(Dixieland) 這是1917-1923年間,在新奧爾良與芝加哥等地的爵士好手發展出來的早期爵士樂風,它也是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的一個分支。Dixieland的英文原意是軍隊露營之地「Dixie's Land」,因此可想而知它與進行曲等音樂有關。這種風格的取材大都來自藍調、進行曲,與當時的流行音樂,甚至某樂曲的某一小樂段,都可以拿來加以延伸、推展,這便是即興演奏的濫觴。有的爵士樂歷史學者將「白人」樂手演奏的「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稱為狄西蘭爵士樂;而黑人演奏的「NewOrleans Traditional Jazz」則稱為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
大樂團(Big Band) 大樂團時代大約是起源於20年代中後期,以艾靈頓公爵( DukeEllington)、貝西伯爵(Count Basie)、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等人為主的爵士樂風格,它不只興盛於30年代中期的搖擺樂時期,40年代中期的咆哮樂、50年代的酷派爵士樂及改良咆哮樂、60年代的自由爵士樂、70年代的爵士/搖滾融合樂,乃至80年代的新咆哮樂中,都找得到它的蹤跡。大樂團的編制一般在10人以上,涵蓋3支以上的小喇叭、2支以上的伸縮喇叭、4支以上的薩克斯風及貝斯、吉他、鼓和鋼琴等伴奏樂器,透過這個大型組織,演奏各種爵士樂風的曲目。
搖擺樂(Swing) 最早起源於1930年前後,在1935-1946年間達到巔峰,其中最能代表這個樂風的則是「搖擺樂之王」班尼固德曼所領軍的六重奏(Benny GoodmanSextet)。20年代中後期,爵士大樂隊在美國各主要都市的夜總會、舞廳等場所大受歡迎,許多年輕樂迷都被吸引到此地玩樂,因此需要更多適合跳舞的音樂,來滿足蜂擁而至的年輕人與中產階級。搖擺樂後來隨著艾靈頓公爵大樂團的腳步,演變成為歌舞表演的伴奏樂隊和演奏會音樂(如:艾靈頓公爵每年定期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搖擺樂因適合於跳舞,每小節有四拍,因此又被稱為「四拍子爵士樂」。
咆哮樂(Bebop or Bop) 以字面上看,咆哮樂是一種吵雜喧鬧的爵士樂,它的英文原名Bebop、Bop或Rebop在40年代初期萌芽時都有人使用,Rebop可能源自拉丁美洲一些樂隊吹奏的曲目「Arriba」(哭叫的),但現在已無人使用了。咆哮樂是一種反叛性的爵士樂,它不只承襲紐奧爾良爵士樂與搖擺樂的傳統音樂元素,並在創作概念上創新、突破和革命。它最重要的特質是在於強調高度變化、富層次感的節奏部,同時,咆哮樂手也發明新的和聲,以更自由寬廣的空間,發揮音樂上的潛力與創造力。咆哮樂的的代表人物是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Thelonious Monk等人,早期以小型爵士樂團為主流,後來也有大樂團的演出。
酷派爵士樂(Cool Jazz) 一般而言指1949-1950年間,由小喇叭手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所領導的九重奏為Capitol唱片公司灌錄的專輯《Birth of the Cool》所代表的樂風,它的誕生使主流爵士樂風,從咆哮樂風的「熱」,轉向另一個反方向酷派樂風的「冷」,這是一種180度大逆轉的歷史性發展。酷派爵士樂代表一種內斂自省的情感,它是一種輕柔、清涼與抒情的含蓄情愫;它的音色不如一般銅管器那樣亮麗奪目,取而代之的是柔和優美。若說咆哮樂是代表熱情奔放,那麼酷派爵士樂就是內斂自省。 簡而言之,酷派爵士樂是對咆哮樂的反抗與檢討,同時也喚醒美國西岸一些白人樂手的自覺運動,形成一股新興的爵士樂潮流-西岸酷派爵士樂(West Coast Cool Jazz)。而酷派爵士最著名的作品,即是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的「KIND OF BLUE」。改良咆哮樂(Hard Bop) 50年代中期,當很多人對平淡無力、讓人昏昏欲睡的酷派爵士樂感到疲倦時,一度曾經失勢,並趁機卷土重來的爵士勢力改良咆哮樂正式誕生。改良咆哮樂是一種激烈緊張、困難演奏的爵士樂風格,它的代表性樂手和團體是:鼓手亞特布萊基(Art Blakey)領導的五重奏「爵士信差」(The Jazz Messengers)和MaxRoach的「Clifford Brown」五重奏。也有人把「Hard Bop」譯成「硬式咆哮」。改良咆哮樂有較和諧的音調、較明確易懂的旋律、較少的即興獨奏,並且加入大量的藍調、教堂聖樂和聲,尤其更強調鼓的節奏脈動。50年代後期,改良咆哮樂發展成二個支派:與靈魂、福音音樂結合的「靈魂爵士樂」(Soul-Jazz);而結合節奏藍調、搖擺樂、靈魂音樂的一派,則成為「放克爵士樂」(Funk)。
自由爵士樂(Free Jazz) 此樂風是以創始人Ornette Coleman在1960年灌錄的專輯《Free Jazz》為名,同期的代表人物包括Cecil Taylor和Albert Ayler等人,後期的倡導人則是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自由爵士樂是舍棄在它之前的爵士樂和弦結構,重新建立自己一套鬆散、自由的集體即興演奏方式的音樂型態。它不照本宣科,不重覆疊句和變化不定的進行速度,如此展現出的音樂風格常夾雜著人聲的哭號、小喇叭或薩克斯風的樂器悲鳴。自由爵士樂的誕生有其政治上與種族上的背景因素,因為它曾是黑人爭取人權與自覺運動的戰歌,因此與60年代初期黑人民權運動息息相關。
搖滾爵士樂與融合爵士樂(Jazz-Rock & Fusion) 60年代中期,搖滾樂天王「批頭四」受到樂迷的熱烈歡迎,並逐漸侵蝕爵士樂的江山。在無法抵擋這股強大的新音樂潮流,並挽救日漸走入死胡同的爵士音樂,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就以加入搖滾樂作為策略,推出2張結合搖滾樂節奏、電子樂器和爵士樂的成功專輯《In A SilentWay》、《Bitches Brew》,為爵士樂開啟一個色彩繽紛的嶄新大門,透過這扇大門,所有的音樂素材都能被融合在一起。隨著Miles Davis所代表的搖滾爵士樂風開啟之後,隨之而起的就是所謂的「融合樂」(Fusion),直到80年代所有有關此類型風格的爵士樂,被稱為搖滾融合爵士樂(Jazz-Rock-Fusion)。
新咆哮樂與後現代咆哮樂(Neo-Bop & Post-Modern Bop) 80年代,除了融合爵士樂與一息尚存的自由爵士樂之外,爵士音樂的發展,似乎已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欲振乏力的爵士樂已經失去它原有的焦點與重心。面對一個每一種音樂型態都被先輩們探涉過的局面,讓80年代的爵士樂手們只能重新回到過去,從經典爵士樂中找尋新的題材和創造靈感。在這一波風潮中,以小喇叭手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為首的回規傳統熱潮中:一個以咆哮樂風為基調,有紐奧爾良爵士樂、搖擺樂與靈魂樂色彩,高度強調演奏技巧與典雅旋律的所謂「新古典主義」或「新咆哮樂」被製造出來。新古典主義是80年代爵士樂的主流風格,但還有新的爵士樂風會成為90年代的爵士樂風格,或許就是「後現代咆哮樂」(Post-Modern Bop),這就有待事實去驗證了。
波薩諾瓦(Bossa Nova):提到波薩諾瓦,又要將爵士發展的里程又提前到「搖擺大樂隊」時代,「搖擺大樂隊」受到經濟蕭條而難以生存,實際上成為了「搖擺小樂隊」。「搖擺小樂隊」結合了諸如加力索(calypso)、曼波(mambo)、索沙(salsa)、恰恰(cha-cha-cha)等拉丁音樂音樂元素催生了「拉丁爵士」。波薩諾瓦改變了「拉丁爵士」中巴西風格的強烈節奏,用輕快自若的節奏與演唱引人入勝。波薩諾瓦的含義中,bossa為才華特殊的含義,nova為葡萄牙語,意為無拘無束。波薩諾瓦可以解釋為無拘無束有創意的爵士樂。
融合爵士(Fusion):60年代末,全球掀起搖滾浪潮,年輕人都痴迷搖滾樂,搖滾開始侵蝕爵士樂的領域。Miles Davis在其爵士越中加入了搖滾樂,產生了
「融合爵士」。由於融合爵士同時吸收了爵士與搖滾的概念,所以也稱做「爵士
搖滾」(Jazz rock)。融合爵士早期有2中形態,一種以歌唱為主,器樂部分以管樂來即興演奏,另一種是以純樂器作為演奏單位,加入爵士曲風。
方克(Funk):一種結合現代爵士樂與早期黑人音樂形式,如福音音樂、藍調等樂風。
後波譜(Post-modern Bop):80年代爵士樂的發展又一次開始衰退,爵士樂手開始重新回到過去來吸收創作靈感和找尋創作題材。在此種回歸風潮下,Wynton Marsalis創造出以比波譜為基調,有新奧爾良爵士、搖擺樂、靈魂樂色彩,高度強調演奏技巧與典雅演奏旋律的樂風,這類風格被定義為「後波譜」。後波譜可以說是比波譜與自由爵士的再度流行。
酸爵士(Acid Jazz):酸爵士於80年代誕生於英國倫敦舞廳,是一種動感而流暢的音樂,形成的主要目的就是將爵士樂與商業結合,以打開爵士樂市場,讓更多的人喜歡爵士樂。酸爵士柔合了60年代到70年代的方克爵士、嘻哈樂、安魂音樂,內容有點迷幻,有點hip-hop。
現代爵士(Modern Jazz):多半是用來形容4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的爵士樂風格,但不包括自由爵士在內。
autumn leaves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4580504
超厲害
blue bossa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blue+bossa
㈡ 不知為何 演唱者是哪位
爵士樂
目錄·【概述】
·【尋根溯源】
·【發展歷史】
·【藝術特色】
·【入門三步說】
·【種類】
·【唱片廠牌】
·【北京國際爵士音樂節】
【概述】
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這種名叫爵士樂的音樂,具有顯著美國特色的音樂從默默無聞、起源於民間的音樂發展成為美國本土產生的最有份量的藝術種類。如今在全世界幾乎每個角落都有人聆聽和演奏它,爵士樂以多種形式呈現出繁榮景象,從根源布魯斯、拉格泰姆(Ragtime),經過新奧爾良爵士樂到Dixieland爵士樂、搖擺樂、主流爵士、比波普、現代爵士到自由爵士及電子爵士。令人驚異的不是爵士樂以如此眾多的形式出現,而在於其每一種形式都相當重要,都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及獨具的魅力而流傳至今。如果要欣賞各種爵士樂,體會個中種種樂趣,就不能不需要擁有開放的態度,兼容並聽。
【尋根溯源】
爵士樂由民歌發展而來,有多種源頭,不易仔細考證。19世紀期間音樂是美國南部種植園黑人奴隸們表達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從19世紀末開始,爵士樂以英美傳統音樂為基礎,混合了布魯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樂類型,是一種「混血」的產物。美洲的黑人音樂保存了大量非洲特色,節奏特色明顯,而且保留了集體即興創作的特點。這種傳統與新居住地的音樂——大部分是聲樂——結合起來,結果誕生的不僅僅是一種新的聲音而是一種全新的音樂表達形式。 最有名的非洲—美洲音樂是宗教性的。這些優美動人的歌曲白人也聽,不過比鄉村黑人教堂里演唱的這類歌曲多一分上流社會的味道。今天人們所知道的福音音樂(gospel music)更准確地說是反映了早期非洲裔美洲人的情感力量及旋律感,而不是對二十世紀起初十年中著名的Fisk Jubilee Singers的音樂中宗教性的繼承。 其它早期的音樂形式包括可以追溯到蓄奴制時代的做工歌曲、兒歌及舞曲,這些都成為重要的音樂遺產,特別要考慮到在當時的制度下,音樂活動受到相當嚴格的限制。
【發展歷史】
布魯斯的誕生 在蓄奴制被廢,黑奴得到解放以後,非洲—美洲音樂的發展很快。軍樂團所棄用的樂器加上新獲得的遷徙自由形成了爵士樂的根底:銅管樂、舞曲、布魯斯。 布魯斯作為一種音樂形式看似簡單,實際可以有幾乎是無窮的變化,一直是任何一種爵士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它成功地保持了自身獨立的存在。可以說如果沒有布魯斯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搖滾樂。簡單說明一般布魯斯的特點就是:它以每八或十二小節為一個樂段的音樂所組成,歌詞緊密,它的「憂郁(藍色)」特色產生的原因是將音階中的「mi」音及「si」音降了半音。實際上,布魯斯是作為與宗教音樂相對應的一種世俗音樂形式。 銅管樂隊和拉格泰姆 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在美國絕大多數南部城市內,都出現了黑人銅管樂隊、舞曲樂隊及音樂會樂隊。與此同時,美國北部的黑人音樂傾向於歐陸風格。在該時期,拉格泰姆(Ragtime)開始形成。雖然拉格泰姆主要是在鋼琴上彈奏,但是一些樂隊也開始演奏它。拉格泰姆的黃金時代大約是在1898年到1908年,但它的時問跨度實際很大,影響綿延不絕。最近,它又被發掘出來,新的"拉格泰姆"特徵是旋律迷人,大量使用切分音,但它的布魯斯因素幾乎盪然無存。拉格泰姆與早期爵士樂聯系密切,但可以肯定的是拉格泰姆節奏較為穩定。 拉格泰姆最有名的作曲家是Scott Joplin(1868-1917)。其他有名的拉格泰姆大師包括James Scott、Louis Chauvink Eubie Blake(1883-1983)、Joseph Lamb等,其中後者雖然是白人,然而他完全吸收了這種音樂形式的內涵。 進入爵士時代 拉格泰姆,特別是淡化爵士色彩的通俗風格,其娛樂對象是中產階級,為正統音樂人士所不喜。爵士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末期,但當時還不叫「爵士」(Jazz),它最初被稱為Jass,首先出現在美國南部城市黑人工人居住區內。和拉格泰姆一樣,爵士樂最初也是作為舞曲出現的。最早成為早期爵士樂同義詞的城市是新奧爾良,這種說法有幾分真實,但也有幾分誇大。 新奧爾良:爵士樂的搖籃 新奧爾良在爵士樂誕生及發展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在這里,對爵士樂早期的歷史研究及記錄比在其它地方都進行得更加深入。在1895年到1917年這一段時間里,新奧爾良的爵士樂比起其它地方可能是種類更多、更好,但這絕不意味著新奧爾良是產生爵士樂唯一的一個地方。在每一個有相當數量黑人聚居的美國南部城市所產生的音樂都應被視為是早期爵士樂的一種。如在孟菲斯就出現了W.C.Handy(1873-1958)這樣一位布魯斯作曲家和搜集者。其它城市還有亞特蘭大、巴爾的摩等。 當時的新奧爾良顯得卓而不群得益於其非常開放及自由的社會氛圍。不同信仰及不同種族的人可以相互聯絡,因此在這種容易溝通的環境下的音樂傳統十分豐富,有法國的、西班牙的、愛爾蘭的及非洲的。這樣,新奧爾良成為孕育爵士樂的肥沃土壤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如果說新奧爾良是爵士樂誕生之地的這種說法雖有誇大,但還不失幾分真實的話,那種關於爵士樂是誕生於紅燈區的說法則完全是胡說八道。雖然新奧爾良的確曾經使娼業合法化並因此產生了幾座全美國最精緻和有品位的「運動屋」,但是在這些地方所演奏的音樂如果有也只是鋼琴獨奏而已。實際上,人們第一次聽到爵士是在與此頗不相同的場所。 當時,新奧爾良引人注目的是有許多社團及兄弟會式的組織,它們大部分資助或僱傭一支樂隊以在不同的場合——如室內或室外舞會、野餐會、商店開張儀式、生日或周年紀念派對上演奏。當然,演奏爵士樂也是葬禮隊伍行進的一個特色,一直到今天還是這樣。根據傳統,樂隊集合在教堂門口,演奏著庄嚴的進行曲及悲傷的聖歌,帶領著葬禮隊伍向著墓地徐徐前進。在回來的路上,人們的步伐加快,輕快的進行曲和拉格泰姆代替了輓歌。這種列隊行進總是能吸引很多人觀看,在爵士樂的發展上有重要意義。那些小號手及單簧管手們就是在此時一展其創造天分,而鼓手們也打出了富於節奏性的節拍,這成為使拍子變得"搖擺"的基礎。一般地說,爵士樂都是二拍子的,每小節兩拍或四拍。這種二拍子的節奏背景在低音部始終存在,使得爵士樂有一個穩定的、規律的節奏基礎。在節奏性低音的上方,則是重音位置不規則的旋律、和聲和對位聲部,它們慣常使用的切分音效果與規律的低音聲部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藝術特色】
在爵士樂的曲調中,除了從歐洲傳統音樂、白人的民謠和通俗歌曲中吸取的成分之外,最有個性的是「布魯斯音階」(關於這種音階的結構,我們將在有關布魯斯的部分專門介紹),而爵士樂的和聲可以說是完全建立在傳統和聲的基礎之上,只是更加自由地使用各種變化和弦,其中主要的與眾不同之處,也是由布魯斯和弦帶來的。 爵士樂在使用的樂器和演奏方法上極有特色,完全不同於傳統樂隊。自「爵士樂時代」以來,薩克斯管成為銷售量最大的樂器之一;長號能夠奏出其他銅管樂器做不到的、滑稽的或是怪誕的滑音,因而在爵士樂隊中大出風頭;小號也是爵士樂手偏愛的樂器,這種樂器加上不同的弱音器所產生的新奇的音色以及最高音區的幾個音幾乎成了爵士樂獨有的音色特徵;鋼琴、班卓琴、吉他以及後來出現的電吉他則以其打擊式的有力音響和演奏和弦的能力而占據重要地位。相反,在傳統樂隊中最重要的弦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地位相對次要一些;圓號的濃郁音色在管弦樂隊中是很迷人的,但是對於爵士樂隊來說,它的氣質太溫順了,幾乎無人使用。在管弦樂隊中,每件樂器在音色和音量的控制上都盡量溶入整體的音響之中,在爵士樂隊中卻恰恰相反,樂手們竭力使每一件樂器都「站起來」。 樂隊的編制很靈活,最基本的是兩個部分——節奏組與旋律組。在早期的爵士樂隊中,節奏組由低音號、班卓琴和鼓組成,後來,低音號和班卓琴逐漸被低音提琴和吉他所取代,鋼琴也加入進來。在30年代,興起一種舞曲樂隊,當時稱為「大樂隊」,它有三部分組成:節奏組、銅管組和木管組。節奏組使用的樂器仍然是低音提琴、吉他、鋼琴和鼓;銅管組常見的編制是三支小號和兩支長號,但這個數目並不固定;木管組通常由四五支薩克斯管組成,每個人都兼吹單簧管或是別的木管樂器,如果編制是五支薩克斯管,一般是兩支中音、兩支次中音、一支上低音。還有一種商業性的(有時也稱為「甜美型」、「旅館型」等等)的樂隊,編制與「大樂隊」差不多,但薩克斯管往往全部用次中音的,木管組會較多地使用其它的樂器(如長笛、雙簧管),有時還加上三四個小提琴,在商品錄音帶中經常可以聽到這類樂隊的音響。 與傳統音樂比較而言,爵士樂的另一大特徵是它的發音方法和音色,無論是樂器還是人聲,這些特徵都足以使人們絕不會將它們與任何傳統音樂的音色混淆。這些特殊之處大多來源於用樂器或人聲對美洲黑人民歌的模仿。如果我們有機會聽到真正的黑人田間歌曲和靈歌,就會發現那些由粗嘎到圓滑、由窒悶到響亮、由刺耳到柔美、由野蠻到抒情的大幅度的變化是多麼地富有特色、動人心魄。而在爵士樂中,更加入了非歌唱的吼聲、高叫和呻吟,突出了這種感覺。除此以外,特殊的演奏和演唱技巧也是造成特異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這些技巧中最常用的是不同於傳統觀念的顫音。我們知道,所謂顫音是音高(有時也可能是力度)的有規律的變化造成的;比如小提琴上的揉弦,就是利用這種變化而產生富有生命力的音響效果。爵士樂中的顫音是有變化的,變化的方向一般是幅度由窄到寬,速度由慢到快,而且常常在一個音臨近結束時增加抖動的幅度和速度,更加強了這種技巧的表現力。同時,在一個音開始時,爵士樂手們會從下向上滑到預定的音高,在結束時,又從原來的音高滑下來。所有這些變化都是無法用樂譜來詳細記錄的,有經驗的爵士樂手都熟練地掌握了這一類的方法、尤其是這種觀念,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旋律或伴奏音型將這些效果「製造」出來。因此可以這樣說:由於即興的傳統和技巧的個人發揮,爵士樂是由作曲家和樂手共同創造的。受過傳統教育的音樂家之所以很難表演爵士樂,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培養出這樣的特殊的音樂觀念。如果我們細心地比較一下真正的民間歌手和受過正規訓練的歌手演唱同一首民歌的差別,對此中的含義就會有一個更直觀的概念。 從爵士樂誕生之初,它就吸引了眾多的轉業作曲家。1920年,美國指揮家保羅·懷特曼組織了一支著名的樂隊,將改編的爵士樂作品帶進了音樂廳。這種新潮流引起了許多「嚴肅」的爵士樂愛好者的激烈反對,然而,正是從這以後,爵士樂在美國和歐洲家喻戶曉,受到廣泛的歡迎。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在這時誕生,為這部作品配器的人就是懷特曼樂隊的作曲家格羅菲。按照手稿上的記錄,寫這部作品只用了三個星期,演出後幾乎是立即引起轟動。歐洲作曲家也有許多以爵士樂為基礎或是受爵士樂影響的作品,例如:德彪西的鋼琴曲《丑黑怪步態舞》(1908)、《游吟詩人》(1910)、《怪人拉維納將軍》(1910);拉威爾的小提琴奏鳴曲中的慢樂章(布魯斯);斯特拉文斯基的《11件獨奏樂器的雷格泰姆》(1919)、《士兵的故事》(1918)、《黑木協奏曲》;欣德米特的《室內樂第一號》(作品24,無調性)和鋼琴組曲(1922)。
【入門三步說】
在當代中國,廣大愛樂者有著極大的自由來欣賞自己感興趣的音樂,而爵士樂無疑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愛樂者關注、喜愛甚至痴迷的一個音樂大類。與古典音樂相比,爵士樂與生俱來的平民化血統使它更加貼近普羅大眾,連引車賣漿之流都可以親近它,酒吧飯館處處可聞其聲,而與搖滾樂等當代流行音樂相比,爵士樂又似乎有著更為深邃的情感以及更為深沉與蘊蓄的表現形式,或輕搖款擺,或重拍如磐,自有醉人妙處。比古典音樂「俗」,比流行音樂「雅」——爵士樂這種寓雅於俗、以俗見雅的「中間化」特點,使得它能夠輕易羅致包括眾多古典音樂迷和流行音樂迷在內的廣大受眾,而在當代中國,爵士樂欣賞熱潮正是方興未艾。 老實說,爵士樂聽得愈多,我就愈感到自己的孤陋寡聞、知識淺薄——爵士樂生息百年,流派眾多,名家無數,佳作紛呈,窮盡餘生數十載亦不能聽完呵!爵士樂是個不折不扣的音樂寶庫,其內容之廣博其流派之繁盛實在是不能盡數。 正因為爵士樂浩瀚如海洋,所以,初聽爵士、尚待入門的讀者朋友還須找到合適的方法,從要處著眼入手,最終才能登堂入室、窺其秘奧。 第一步、泛聽 學過外語的朋友都知道什麼是「泛聽」。我把「泛聽」這個詞借用過來,意思是說朋友們在剛開始接觸爵士樂的時候完全可以讓自己的精神與注意力分散一些,可以一邊干其他事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聽爵士樂,稍微領略一下作品所內含的情感、精神以及表層特點(如編曲配器、節奏特點、音階特點等),稍有所得即可,不必正兒八經地專心去聽。 在「泛聽」的內容選擇方面,以那些在創作、編曲和演繹方面比較傳統的爵士樂名曲為宜,特別是那些被稱為「STANDARD」(標准曲)的經典作品,而且最好是大師名家們的演繹版本。這些作品可以令初聽者相當真切、鮮明地感知到爵士樂區別於其它音樂種類的那些固有的節奏與和聲特點。朋友們可以請身邊的老牌爵士樂迷和唱片藏家推薦一些經典錄音給自己欣賞「泛聽」,而在本文中. 第二步、泛讀 「泛聽」可以使朋友們對爵士樂這個音樂門類有個大致、粗略的直覺了解與感悟,而在「泛聽」之後就必須「泛讀」了!朋友們可以把您自己能夠找到的並且有真知灼見的講述爵士樂歷史、分類、名家、名作等各方面知識的書籍和文字(包括網路上的)都拿來閱讀,不用追求深入研究,只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就行了,涉及面越廣越好。 當然,「泛讀」並不表示建議您見書就讀,因為現在國內的爵士樂鑒賞類書籍雖然種類不少,但其中實在是良莠不齊、質量參差,要閱讀的話必須有所甄選才行。如果您身邊有資深的爵士樂迷能夠向您推薦相關的書籍和文章就更好了,這樣可以使你少走很多彎路,在閱讀相關書籍和文章的時候,您應該盡可能地找來相關的名家名曲經典錄音聽聽,以所聽映證所讀,使自己從文字中讀到的信息能與自己從錄音中聽到的音樂信息掛上勾來,這樣一來,您自己就會對爵士樂方方面面的知識具有從感性到理性又從理性回歸感性的初步了解,到此時,您可以說已經是「一隻腳跨進門檻」了! 第三步、精聽 在泛聽、泛讀之後,您應該對爵士樂的方方面面有了大體而粗略的理性了解與感性認知,而要想「登堂入室」、真正入門,您還必須繼續下一步,那就是「精聽」。 與「泛聽」的「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淺嘗輒止不同,「精聽」就必須心無旁騖、精神集中、深入琢磨了!到這個時候,朋友們就應該更有針對性地找來一些精彩的爵士樂錄音,認真深入地聆聽分析一些細節,包括曲式、編配特點、節奏與和聲特點、爵士樂特色技巧(比如SCAT擬聲歌唱、切分演奏、重拍、即興等)、爵士樂特色樂器(比如電顫琴和電風琴,還有低音提琴、薩克管等樂器的大量使用)等等。在選擇錄音的時候,當然還是以大師名家的名演錄音為宜,既要聽著名的專輯也要聽編得不錯的那些精選「拼盤」唱片。考慮到爵士樂最偉大的生命力在於現場表演時的自由即興,朋友們還可以選擇更多的名家演出現場錄音來聽,聽其中的即興華彩,聽其中樂手們的獨奏與合奏細節,聽其中從主題沿襲到即興變奏的過程。在這樣的有選擇聆聽當中,朋友們當然還可以輔以大量的文字閱讀,以幫助自己提高認識。 經過上述爵士入門三步之後,相信朋友您已經對爵士樂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欣賞爵士樂的實踐中也已形成自己的獨到方法。到這個時候,您就可以讓自己自由一些了,不拘流派,不限類型,可以隨意地廣聞博聽,也可以隨意地閱讀學習。這樣一來,您不止是「登堂入室」,還必定會有更多的心得收獲呢!
【種類】
藍調(Blues) 藍調音樂的產生是為了抒發演唱者的個人情感,顧名思義,這種音樂聽起來十分憂郁(Blue)。這種以歌曲直接陳述內心想法的表現方式,與當時白人社會的音樂截然不同。藍調音樂最重要的作曲家即是W. C. Handy,這位1873年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的「藍調之父」,創作了許多知名的藍調音樂,例如:St. Louis Blues、Yellow Dog Blues、Aunt Hagars' Blues、The Memphis Blues、Beale Street Blues等等。 繁音拍子(Ragtime) 是一種採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環主題與變形樂句等法則,結合而成的早期爵士樂,盛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其發源與聖路易斯與紐奧爾良,而後美國的南方和中西部開始流行,它影響了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的獨奏與即興演奏風格。繁音拍子後來發展成結合流行音樂、進行曲、華爾滋與其他流行舞蹈的型式,因此繁音拍子的歌曲、樂器管弦樂隊編制的曲目陸續出現,它不但在黑人樂手與樂迷間流行,也被美國白人中產階級所接受。 新奧爾良傳統爵士樂(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 這種樂風的組成元素,就如同美國是一個民族文化大融爐那般復雜、多元化,它包括:藍調、舞曲、進行曲、流行歌曲、贊美詩與碎樂句(Rags)等音樂元素,以對位法(Countpoint)與繁音拍子的切分音法等主體性音樂創作為動力元素,結合大量獨奏、即興裝飾性演奏與改寫旋律核心為要件所展現出來的音樂體系。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隊以小型團體為主,演奏主旋律的樂器是:短號、黑笛、薩克斯風與伸縮喇叭;伴奏樂器則有:大號、班卓琴、貝斯(常以撥奏為主)、小提琴、鼓和鋼琴。它們經常多部同時進行對位吹奏,製造出一種熱鬧、歡樂氣氛。 ODJB (The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在1917年灌錄爵士樂唱片的白人五重奏樂團,它的五位原始成員全部出生在紐奧爾良:Nick LaRocca(領導人、短號)、Larry Shield(豎笛)、Eddie Edwards(伸縮喇叭)、Tony Sbarbarl(鼓)和Henry Rags(鋼琴)。ODJB在芝加哥逐漸竄起後轉到紐約發展,並在當地造成轟動。但是缺乏創造力、只迎合大眾口味的樂風,很快的遭到新一輩天才爵士樂手們的挑戰,並於20年代中期解散,走進爵士樂的歷史。 狄西蘭爵士樂(Dixieland) 這是1917-1923年間,在新奧爾良與芝加哥等地的爵士好手發展出來的早期爵士樂風,它也是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的一個分支。Dixieland的英文原意是軍隊露營之地「Dixie's Land」,因此可想而知它與進行曲等音樂有關。這種風格的取材大都來自藍調、進行曲,與當時的流行音樂,甚至某樂曲的某一小樂段,都可以拿來加以延伸、推展,這便是即興演奏的濫觴。有的爵士樂歷史學者將「白人」樂手演奏的「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稱為狄西蘭爵士樂;而黑人演奏的「NewOrleans Traditional Jazz」則稱為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 大樂團(Big Band) 大樂團時代大約是起源於20年代中後期,以艾靈頓公爵( DukeEllington)、貝西伯爵(Count Basie)、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等人為主的爵士樂風格,它不只興盛於30年代中期的搖擺樂時期,40年代中期的咆哮樂、50年代的酷派爵士樂及改良咆哮樂、60年代的自由爵士樂、70年代的爵士/搖滾融合樂,乃至80年代的新咆哮樂中,都找得到它的蹤跡。大樂團的編制一般在10人以上,涵蓋3支以上的小喇叭、2支以上的伸縮喇叭、4支以上的薩克斯風及貝斯、吉他、鼓和鋼琴等伴奏樂器,透過這個大型組織,演奏各種爵士樂風的曲目。 搖擺樂(Swing) 最早起源於1930年前後,在1935-1946年間達到巔峰,其中最能代表這個樂風的則是「搖擺樂之王」班尼固德曼所領軍的六重奏(Benny GoodmanSextet)。20年代中後期,爵士大樂隊在美國各主要都市的夜總會、舞廳等場所大受歡迎,許多年輕樂迷都被吸引到此地玩樂,因此需要更多適合跳舞的音樂,來滿足蜂擁而至的年輕人與中產階級。搖擺樂後來隨著艾靈頓公爵大樂團的腳步,演變成為歌舞表演的伴奏樂隊和演奏會音樂(如:艾靈頓公爵每年定期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搖擺樂因適合於跳舞,每小節有四拍,因此又被稱為「四拍子爵士樂」。 咆哮樂(Bebop or Bop) 以字面上看,咆哮樂是一種吵雜喧鬧的爵士樂,它的英文原名Bebop、Bop或Rebop在40年代初期萌芽時都有人使用,Rebop可能源自拉丁美洲一些樂隊吹奏的曲目「Arriba」(哭叫的),但現在已無人使用了。咆哮樂是一種反叛性的爵士樂,它不只承襲紐奧爾良爵士樂與搖擺樂的傳統音樂元素,並在創作概念上創新、突破和革命。它最重要的特質是在於強調高度變化、富層次感的節奏部,同時,咆哮樂手也發明新的和聲,以更自由寬廣的空間,發揮音樂上的潛力與創造力。咆哮樂的的代表人物是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Thelonious Monk等人,早期以小型爵士樂團為主流,後來也有大樂團的演出。 酷派爵士樂(Cool Jazz) 一般而言指1949-1950年間,由小喇叭手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所領導的九重奏為Capitol唱片公司灌錄的專輯《Birth of the Cool》所代表的樂風,它的誕生使主流爵士樂風,從咆哮樂風的「熱」,轉向另一個反方向酷派樂風的「冷」,這是一種180度大逆轉的歷史性發展。酷派爵士樂代表一種內斂自省的情感,它是一種輕柔、清涼與抒情的含蓄情愫;它的音色不如一般銅管器那樣亮麗奪目,取而代之的是柔和優美。若說咆哮樂是代表熱情奔放,那麼酷派爵士樂就是內斂自省。 簡而言之,酷派爵士樂是對咆哮樂的反抗與檢討,同時也喚醒美國西岸一些白人樂手的自覺運動,形成一股新興的爵士樂潮流-西岸酷派爵士樂(West Coast Cool Jazz)。而酷派爵士最著名的作品,即是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的「KIND OF BLUE」。改良咆哮樂(Hard Bop) 50年代中期,當很多人對平淡無力、讓人昏昏欲睡的酷派爵士樂感到疲倦時,一度曾經失勢,並趁機卷土重來的爵士勢力改良咆哮樂正式誕生。改良咆哮樂是一種激烈緊張、困難演奏的爵士樂風格,它的代表性樂手和團體是:鼓手亞特布萊基(Art Blakey)領導的五重奏「爵士信差」(The Jazz Messengers)和MaxRoach的「Clifford Brown」五重奏。也有人把「Hard Bop」譯成「硬式咆哮」。改良咆哮樂有較和諧的音調、較明確易懂的旋律、較少的即興獨奏,並且加入大量的藍調、教堂聖樂和聲,尤其更強調鼓的節奏脈動。50年代後期,改良咆哮樂發展成二個支派:與靈魂、福音音樂結合的「靈魂爵士樂」(Soul-Jazz);而結合節奏藍調、搖擺樂、靈魂音樂的一派,則成為「放克爵士樂」(Funk)。 自由爵士樂(Free Jazz) 此樂風是以創始人Ornette Coleman在1960年灌錄的專輯《Free Jazz》為名,同期的代表人物包括Cecil Taylor和Albert Ayler等人,後期的倡導人則是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自由爵士樂是舍棄在它之前的爵士樂和弦結構,重新建立自己一套鬆散、自由的集體即興演奏方式的音樂型態。它不照本宣科,不重覆疊句和變化不定的進行速度,如此展現出的音樂風格常夾雜著人聲的哭號、小喇叭或薩克斯風的樂器悲鳴。自由爵士樂的誕生有其政治上與種族上的背景因素,因為它曾是黑人爭取人權與自覺運動的戰歌,因此與60年代初期黑人民權運動息息相關。
㈢ 卡內基音樂廳的歷史檔案
卡內基大廳以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的名字命名,卡內基當年出資建造大廳是為了將其作為他董事會下的紐約宗教劇協會的會館。工程由伊薩克·A·霍伯(Isaac.A.Hopper)及其公司承包, 1890年破土動工。1891年投入使用,同年5月5日舉辦正式開幕音樂會,著名指揮家瓦爾特·達姆羅施(Walter Damrosch)和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出任指揮。大廳在1893—1896年間多次改建,增加了兩座藝術家工作室塔,並改造了建築下層的禮堂。
大廳的所有權在1925年之前屬於卡內基家族,卡內基去世後,他的遺孀將其賣給房地產開發商羅伯特·E·西蒙(Robert E.Simon)。西蒙於1935年過世,他的兒子接管了大廳。20世紀40年代中期,音樂界的風雲變幻促使西蒙將大廳出售給當時占據著大廳每年大部分演出檔期的紐約愛樂樂團,但因樂團正准備搬往林肯中心,交易未能成行。而那時候大家都認為紐約城無法擔負同時兩個大音樂場館。面對失去大廳最大客戶的危險,西蒙不得不計劃將其變賣。但隨著與一家廣告開發商談判的破裂,紐約愛樂樂團又遷往林肯中心,大廳面臨著為商業摩天大廈讓路將被拆除的命運。後來,在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領導的團體的壓力下,政府通過特別法案,允許紐約市以5百萬美元將大廳從西蒙手中買下,並於1960年成立非盈利性質的卡內基大廳協會來管理大廳的運作。1964年,卡內基大廳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
1983年到1995年間,大廳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修繕工程由詹姆斯·波爾夏克(James Polshek)負責,波爾夏克的成名作是為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設計的的後現代派風格天文館。在此期間出現了爭議。在1986年對主廳的改造完成後,有批評說大廳著名的音場效果受到了影響。但官方拒絕重新改建,批評持續了九年。直到1995年發現罪魁禍首是舞台下厚厚的混凝土板。板子隨後被移掉。1987—1989年間,一座60層高的辦公塔在大廳旁邊拔地而起,名為卡內基塔。塔樓與卡內基大廳相連,具有後台及宴會廳等功能。2003年6月,紐約愛樂樂團計劃在2006年初重返卡內基大廳並與大廳進行商業合並,2003年晚些時候宣布計劃流產。 《第九號交響曲 「自新大陸」 作品95》From the New World——安東尼·列奧波德·德沃夏克
1893年12月6日 紐約愛樂樂團,安東·塞都(Anton Seidl)指揮
《家庭交響曲》Sinfonia Domestica——理查德·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904年3月21日 理查德·施特勞斯指揮
《F大調鋼琴協奏曲》Concerto in F——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
1925年12月3日 紐約交響樂團,喬治·格什溫鋼琴,瓦爾特·達姆羅施(Damrosch)指揮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喬治·格什溫
1928年12月13日 紐約愛樂樂團,瓦爾特·達姆羅施指揮
《科雷利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
1931年11月7日 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鋼琴
《密度21.5》Density 21.5——埃德加·瓦雷茲(Edgard Varese)
1936年2月16日 喬治·巴呂雷(Georges Barrere)長笛
《對比》Contrasts——貝拉·巴托克(Bela Bartok)
1939年1月9日 貝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單簧管,約瑟夫·西蓋蒂(Joseph Szigeti)小提琴,恩德雷·皮特里(Endre Petri)鋼琴
《第二號室內交響曲 作品38》Chamber Symphony No. 2 op. 38——阿諾德·勛伯格(Arnold Schoenberg)
1940年12月15日 音樂新朋友(New Friends of Music),弗里茨·斯特德里(Fritz Stiedry)指揮
《新世界即將來臨》New World A-Comin——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
1943年12月11日 艾靈頓公爵和他的樂團
《韋伯主題交響變奏曲》Symphonic Metamorphoses on Themes of Weber——保羅·辛德米特(Paul Hindemith)
1944年 紐約愛樂樂團 阿圖爾·羅津斯基(Artur Rodzinski)指揮
《拿破崙頌 為人聲與鋼琴五重奏而作 作品41》Ode to Napoleon Buonaparte for Voice and Piano Quintet, op. 41——阿諾德·勛伯格
1944年11月23日 紐約愛樂樂團 阿圖爾·羅津斯基指揮
《三樂章交響曲》Symphony in Three Movements——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
1946年1月24日 紐約愛樂樂團 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指揮
《烏木協奏曲》Ebony Concerto——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
1946年3月25日 伍迪·赫曼(Woody Herman)和他的樂團,瓦爾德·亨德爾(Walter Hendl)指揮
《第三號交響曲露營》Symphony No. 3,The Camp Meeting——查爾斯·愛德華·艾夫斯(Charles Edward Ives)
1946年4月5日 紐約小交響樂團(New York Little Symphony),盧·哈利森(Lou Harrison)指揮,卡內基室內樂廳(現威爾獨奏廳)
《大管弦樂隊聖頌》Hymne pour grande orchestra/Hymne au Saint Sacrament——奧利維爾·梅西安(Clivier Messiaen)
1947年3月13日 紐約愛樂樂團,列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指揮
《第二號交響曲》Symphony No. 2——查爾斯·愛德華·艾夫斯(Charles Edward Ives)
1951年2月22日 紐約愛樂樂團,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指揮
《第四號交響曲》Symphony No. 4——查爾斯·愛德華·艾夫斯(Charles Edward Ives)
1965年4月26日 美國交響樂團,列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揮
《管弦樂隊招魂曲》Evocations for Orchestra——卡爾·魯戈斯(Carl Ruggles)
1971年2月2日 國家管弦樂協會樂團(National Orchestral Association),約翰·佩拉斯(John Perras)指揮
《雙簧管與管弦樂隊協奏曲》Concerto for Oboe and Orchestra——約翰·科里格里亞諾(John Corigliano)
1975年11月9日 美國交響樂團,伯特·盧卡雷利(Bert Lucarelli)單簧管,秋山和慶(Akiyama Kazuyoshi)指揮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1——米爾頓·巴比特(Milton Babbitt)
1986年1月19日 美國作曲家樂團,阿蘭·費恩伯格(Alan Feinberg)鋼琴,查爾斯·渥瑞寧(Charles Wuorinen)指揮
《第六號交響曲「幽冥頌歌」 為女高音與管弦樂隊所作》Symphony No. 6 Plutonian Ode for soprano and orchestra——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採用阿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詩句
2002年2月3日 美國作曲家樂團,勞倫·弗拉尼根(Lauren Flanigan)女高音,丹尼斯·羅素·戴維斯(Dennis Russell Davies)指揮
《美國狂人》(American Berserk)——約翰·柯立芝·亞當斯(John Coolidge Adams)
2002年2月25日,加里克·奧爾森(Garrick Ohlsson)鋼琴
《展覽會上的女人 為室內管弦樂團、電子與視頻所作》Women at an Exhibition for chamber orchestra,electronics,and video——蘭德爾·烏爾夫(Randall Woolf)
2004年11月17日 美國作曲家樂團,史蒂芬·斯隆(Steven Sloane)指揮,瑪麗·哈倫(Mary Harron)與約翰·C·沃爾什(John C. Walsh)視頻
《Algunas metaforas que aluden al tormento, a la angustia y a la Guerra 為打擊樂四重奏和室內管弦樂團而作》——卡洛斯·卡里略(Carlos Carrillo)
2005年1月21日 美國作曲家樂團與SO打擊樂團(So Percussion),史蒂芬·斯隆指揮
《Traps Relaxed》——丹·楚門(Dan Trueman)
2005年1月21日 美國作曲家樂團,丹·楚門,電子小提琴,筆記本電腦,史蒂芬·斯隆指揮
《微光》——賈森·弗里曼(Jason Freeman)
2005年1月21日 美國作曲家樂團,史蒂芬·斯隆指揮
《木管協奏曲「另類布魯斯」》Concerto for Winds Some Other Blues——丹尼爾·施尼德(Daniel Schnyder)
2005年2月8日 俄耳甫斯室內管弦樂團 1986年,出現了一件讓廣大愛樂者意想不到的事情,原來卡內基大廳一直沒有系統地保存過檔案。因為沒有地方保存,大廳的許多重要歷史文獻都已失散。
1991年,為慶祝卡內基大廳落成100周年,卡內基大廳檔案館被建立了起來。廣告商和記者們在媒體上報到了卡內基大廳如何翻箱倒櫃地尋找歷史記錄。結果報道在保留著大廳節目單的人群中形成了極大反響:歷史文物從世界各地接踵而來。大量的材料被找回,其中包括12000分節目單,讓檔案館得以記錄下較完整的大廳歷史。 卡內基大廳位於第七大道和第57街的東南角,往北兩個街區即是中央公園(Central Park)。
但民間流傳著一個關於大廳的笑話:
問:「我怎麼才能去卡內基大廳?」
答:「練習,練習,再練習。」
㈣ 關於美國硬幣上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國人
我有啊:艾靈頓公爵(愛德華·肯尼迪·艾靈頓)( Ellington,1899–1974年),美國作曲家、鋼琴家、樂隊隊長。他把無意義的聲音(發出各種沒有具體意義的聲音)引入爵士樂,是爵士樂主要創新人物,同時還是首位將爵士樂元素、即興演奏與傳統音樂形式結合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涉足甚廣,有《芳心之歌》(Mood Indigo)、《久經世故的女郎》(Sophisticated Lady)、《你就別再出現啊》(Don't Get Around Much Any More)等流行歌曲;有《黑-棕-米黃》(1943年)等管弦樂作品;有《巴黎狂戀》(Paris Blues)(1961年)等電影歌曲,以及《上帝與舞蹈之贊》(Praise God and Dance)(1968年)等宗教音樂。 艾靈頓生於華盛頓特區,從小開始學習鋼琴。1916年首次擔任鋼琴師演出爵士樂,此後組織了自己的樂隊,20世紀20年代晚期風靡全國。1959年獲專門頒發給有傑出成就的美國黑人的史賓綱獎,1969年被授予總統自由勛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1970年進入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National Institute of Arts and Letters),成為有史以來當選為該學會成員的少數流行音樂藝術家之一。 著有自傳《音樂是我的情人》(1973年)。 艾靈頓公爵大樂團 ★焦點: 13次格萊美大獎獲得者,1966年獲格萊美終身成就獎;曾獲得普利策獎,獲頒美國總統自由勛章,法國騎士勛章,1986年成為美國紀念郵票人物,2008年,成為美國硬幣上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國人主角。 ★艾靈頓公爵大樂團特色 公爵的樂團更大的現場感歸功於各位獨奏的樂手。包括薩克斯管,喇叭和鋼琴等。在大樂團全盛時期,一般其他樂團只有3-4個獨奏樂手,公爵的樂團卻有7-8個,公爵對於獨奏者的魅力篤信不移。公爵擅長以樂團里各個樂手的特色為考量,量身為每個獨奏樂手/歌手訂做最能表現其特色的曲目及段落。樂團的靈魂不僅在鋼琴手,同樣非常依重管樂手。 從公爵的時代,到即將來臨的音樂會,唯一不變的除了公爵天賦的音樂靈感,還有現場的的趣味、瘋狂和令人難忘的著迷。 ★艾靈頓公爵大樂團 成員特別推薦 樂隊領班:保羅·莫瑟·艾靈頓--艾靈頓家族第三代 莫瑟·艾靈頓,現任艾靈頓公爵大樂團的指揮和領班。同時也是一位作詞人和製作人。2006年獲得溫哥華電影學校的電影製作專業文憑,2007年保羅創作了「艾靈頓公爵其人」——一個關於他的祖父愛德華.肯尼迪.艾靈頓的傳記片。 指揮:小貝利·李·霍爾 小貝利·李·霍爾擔任本次演出的指揮。小貝利在音樂方面有很深的造詣。1973年6月,年輕的貝利加入了「公爵」艾靈頓的大樂團擔任小號手。1996年,莫瑟·艾靈敦去世,小貝利·李·霍爾在艾靈頓公爵大樂團擔任指揮,與保羅·莫瑟·艾靈頓交替擔任樂團的領班工作。近幾年,作為特邀獨奏家每年與一個由全美優秀音樂家組成的大樂隊一道在瑞士進行演出,與此同時他也擔任一個青年交響樂團的指揮。 ~~
㈤ 藍調之父主打哪些曲風的創作,有那些呢
1.搖滾(Rock and Roll)是一種音樂類型,起源於1940年代末期的美國,1950年代早期開始流行,迅速風靡全球。搖滾樂以其靈活大膽的表現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表達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年輕人的喜愛。搖滾樂並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形成一股熱潮。
經過整理的搖滾風格共158 類,但如同有人說過,每個樂隊或者每個人就是一種風格,所以有時分太細致是沒太多的必要,但前提是,我們必須知道,世界上還有這么多風格類型的音樂值得我們去聆聽。2.鄉村音樂(Country music)是一種當代的流行音樂,起源於美國南部與阿帕拉契山區。鄉村音樂的根源可追溯至1920年代,融合了傳統民謠音樂、凱爾特音樂、福音音樂及古時音樂。鄉村音樂的曲調,一般都很流暢、動聽,曲式結構也比較簡單。多為歌謠體、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
早期鄉村樂(Early Country)牛仔音樂(Cowboy)
西部搖擺(Western Swing)蘭草音樂(Blue Grass) 酒吧音樂(Honkyu-Tonk) 鄉土搖滾(Rockabilly)
納什維爾之聲(The Nashville Sound) 鄉村搖滾(Country-rock) 叛道運動(Outlaw)
新傳統主義(New Traditional Country)
新鄉村音樂(New Country)
另類鄉村音樂 回歸音樂(Retro)
3.爵士樂(Jazz),一種起源於非洲的音樂形式,由民歌發展而來。爵士樂以多種形式呈現出繁榮景象,其樂曲風格極其耀眼,節奏一般以鮮明,強烈為主,從根源布魯斯、拉格泰姆(Ragtime),經過新奧爾良爵士樂到Dixieland爵士樂、搖擺樂、主流爵士、比波普、現代爵士到自由爵士及電子爵士。
現代爵士(Modern Jazz):靈魂爵士(soul Jazz):
西海岸爵士( West coast):
融合爵士(Fusion):
拉丁爵士(Latin Jazz) :
方克爵士 (Jazz Funk) :
藍調(Blues) 藍調音樂的產生是為了抒發演唱者的個人情感,顧名思義,這種音樂聽起來十分憂郁(Blue)。這種以歌曲直接陳述內心想法的表現方式,與當時白人社會的音樂截然不同。藍調音樂最重要的作曲家即是W. C. Handy,這位1873年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的「藍調之父」,創作了許多知名的藍調音樂,例如:St. Louis Blues、Yellow Dog Blues、Aunt Hagars' Blues、The Memphis Blues、Beale Street Blues。
繁音拍子(Ragtime) 是一種採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環主題與變形樂句等法則,結合而成的早期爵士樂,盛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其發源與聖路易斯與紐奧爾良,而後美國的南方和中西部開始流行,它影響了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的獨奏與即興演奏風格。繁音拍子後來發展成結合流行音樂、進行曲、華爾滋與其他流行舞蹈的型式,因此繁音拍子的歌曲、樂器管弦樂隊編制的曲目陸續出現,它不但在黑人樂手與樂迷間流行,也被美國白人中產階級所接受。
新奧爾良傳統爵士樂(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 這種樂風的組成元素,就如同美國是一個民族文化大融爐那般復雜、多元化,它包括:藍調、舞曲、進行曲、流行歌曲、贊美詩與碎樂句(Rags)等音樂元素,以對位法(Countpoint)與繁音拍子的切分音法等主體性音樂創作為動力元素,結合大量獨奏、即興裝飾性演奏與改寫旋律核心為要件所展現出來的音樂體系。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隊以小型團體為主,演奏主旋律的樂器是:短號、黑笛、薩克斯風與伸縮喇叭;伴奏樂器則有:大號、班卓琴、貝斯(常以撥奏為主)、小提琴、鼓和鋼琴。它們經常多部同時進行對位吹奏,製造出一種熱鬧、歡樂氣氛。
ODJB (The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在1917年灌錄爵士樂唱片的白人五重奏樂團,它的五位原始成員全部出生在紐奧爾良:Nick LaRocca(領導人、短號)、Larry Shield(豎笛)、Eddie Edwards(伸縮喇叭)、Tony Sbarbarl(鼓)和Henry Rags(鋼琴)。ODJB在芝加哥逐漸竄起後轉到紐約發展,並在當地造成轟動。但是缺乏創造力、只迎合大眾口味的樂風,很快的遭到新一輩天才爵士樂手們的挑戰,並於20年代中期解散,走進爵士樂的歷史。
狄西蘭爵士樂(Dixieland) 這是1917-1923年間,在新奧爾良與芝加哥等地的爵士好手發展出來的早期爵士樂風,它也是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的一個分支。Dixieland的英文原意是軍隊露營之地「Dixie's Land」,因此可想而知它與進行曲等音樂有關。這種風格的取材大都來自藍調、進行曲,與當時的流行音樂,甚至某樂曲的某一小樂段,都可以拿來加以延伸、推展,這便是即興演奏的濫觴。有的爵士樂歷史學者將「白人」樂手演奏的「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稱為狄西蘭爵士樂;而黑人演奏的「NewOrleans Traditional Jazz」則稱為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
大樂團(Big Band) 大樂團時代大約是起源於20年代中後期,以艾靈頓公爵( DukeEllington)、貝西伯爵(Count Basie)、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等人為主的爵士樂風格,它不只興盛於30年代中期的搖擺樂時期,40年代中期的咆哮樂、50年代的酷派爵士樂及改良咆哮樂、60年代的自由爵士樂、70年代的爵士/搖滾融合樂,乃至80年代的新咆哮樂中,都找得到它的蹤跡。大樂團的編制一般在10人以上,涵蓋3支以上的小喇叭、2支以上的伸縮喇叭、4支以上的薩克斯風及貝斯、吉他、鼓和鋼琴等伴奏樂器,透過這個大型組織,演奏各種爵士樂風的曲目。
搖擺樂(Swing) 最早起源於1930年前後,在1935-1946年間達到巔峰,其中最能代表這個樂風的則是「搖擺樂之王」班尼固德曼所領軍的六重奏(Benny GoodmanSextet)。20年代中後期,爵士大樂隊在美國各主要都市的夜總會、舞廳等場所大受歡迎,許多年輕樂迷都被吸引到此地玩樂,因此需要更多適合跳舞的音樂,來滿足蜂擁而至的年輕人與中產階級。搖擺樂後來隨著艾靈頓公爵大樂團的腳步,演變成為歌舞表演的伴奏樂隊和演奏會音樂(如:艾靈頓公爵每年定期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搖擺樂因適合於跳舞,每小節有四拍,因此又被稱為「四拍子爵士樂」。
比波普(Bebop or Bop) 以字面上看,咆哮樂是一種吵雜喧鬧的爵士樂,它的英文原名Bebop、Bop或Rebop在40年代初期萌芽時都有人使用,Rebop可能源自拉丁美洲一些樂隊吹奏的曲目「Arriba」(哭叫的),但現在已無人使用了。咆哮樂是一種反叛性的爵士樂,它不只承襲紐奧爾良爵士樂與搖擺樂的傳統音樂元素,並在創作概念上創新、突破和革命。它最重要的特質是在於強調高度變化、富層次感的節奏部,同時,咆哮樂手也發明新的和聲,以更自由寬廣的空間,發揮音樂上的潛力與創造力。咆哮樂的的代表人物是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Thelonious Monk等人,早期以小型爵士樂團為主流,後來也有大樂團的演出。
酷派爵士樂(Cool Jazz) 一般而言指1949-1950年間,由小喇叭手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所領導的九重奏為Capitol唱片公司灌錄的專輯《Birth of the Cool》所代表的樂風,它的誕生使主流爵士樂風,從咆哮樂風的「熱」,轉向另一個反方向酷派樂風的「冷」,這是一種180度大逆轉的歷史性發展。酷派爵士樂代表一種內斂自省的情感,它是一種輕柔、清涼與抒情的含蓄情愫;它的音色不如一般銅管器那樣亮麗奪目,取而代之的是柔和優美。若說咆哮樂是代表熱情奔放,那麼酷派爵士樂就是內斂自省。 簡而言之,酷派爵士樂是對咆哮樂的反抗與檢討,同時也喚醒美國西岸一些白人樂手的自覺運動,形成一股新興的爵士樂潮流-西岸酷派爵士樂(West Coast Cool Jazz)。而酷派爵士最著名的作品,即是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的「KIND OF BLUE」。改良咆哮樂(Hard Bop) 50年代中期,當很多人對平淡無力、讓人昏昏欲睡的酷派爵士樂感到疲倦時,一度曾經失勢,並趁機卷土重來的爵士勢力改良咆哮樂正式誕生。改良咆哮樂是一種激烈緊張、困難演奏的爵士樂風格,它的代表性樂手和團體是:鼓手亞特布萊基(Art Blakey)領導的五重奏「爵士信差」(The Jazz Messengers)和MaxRoach的「Clifford Brown」五重奏。也有人把「Hard Bop」譯成「硬式咆哮」。改良咆哮樂有較和諧的音調、較明確易懂的旋律、較少的即興獨奏,並且加入大量的藍調、教堂聖樂和聲,尤其更強調鼓的節奏脈動。50年代後期,改良咆哮樂發展成二個支派:與靈魂、福音音樂結合的「靈魂爵士樂」(Soul-Jazz);而結合節奏藍調、搖擺樂、靈魂音樂的一派,則成為「放克爵士樂」(Funk)。
自由爵士樂(Free Jazz) 此樂風是以創始人Ornette Coleman在1960年灌錄的專輯《Free Jazz》為名,同期的代表人物包括Cecil Taylor和Albert Ayler等人,後期的倡導人則是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自由爵士樂是舍棄在它之前的爵士樂和弦結構,重新建立自己一套鬆散、自由的集體即興演奏方式的音樂型態。它不照本宣科,不重覆疊句和變化不定的進行速度,如此展現出的音樂風格常夾雜著人聲的哭號、小喇叭或薩克斯風的樂器悲鳴。自由爵士樂的誕生有其政治上與種族上的背景因素,因為它曾是黑人爭取人權與自覺運動的戰歌,因此與60年代初期黑人民權運動息息相關。
搖滾爵士樂與融合爵士樂(Jazz-Rock & Fusion) 60年代中期,搖滾樂天王「披頭士」受到樂迷的熱烈歡迎,並逐漸侵蝕爵士樂的江山。在無法抵擋這股強大的新音樂潮流,並挽救日漸走入死胡同的爵士音樂,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就以加入搖滾樂作為策略,推出2張結合搖滾樂節奏、電子樂器和爵士樂的成功專輯《In A SilentWay》、《Bitches Brew》,為爵士樂開啟一個色彩繽紛的嶄新大門,透過這扇大門,所有的音樂素材都能被融合在一起。隨著Miles Davis所代表的搖滾爵士樂風開啟之後,隨之而起的就是所謂的「融合樂」(Fusion),直到80年代所有有關此類型風格的爵士樂,被稱為搖滾融合爵士樂(Jazz-Rock-Fusion)。
新咆哮樂與後現代咆哮樂(Neo-Bop & Post-Modern Bop) 80年代,除了融合爵士樂與一息尚存的自由爵士樂之外,爵士音樂的發展,似乎已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欲振乏力的爵士樂已經失去它原有的焦點與重心。面對一個每一種音樂型態都被先輩們探涉過的局面,讓80年代的爵士樂手們只能重新回到過去,從經典爵士樂中找尋新的題材和創造靈感。在這一波風潮中,以小喇叭手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為首的回規傳統熱潮中:一個以咆哮樂風為基調,有紐奧爾良爵士樂、搖擺樂與靈魂樂色彩,高度強調演奏技巧與典雅旋律的所謂「新古典主義」或「新咆哮樂」被製造出來。新古典主義是80年代爵士樂的主流風格,但還有新的爵士樂風會成為90年代的爵士樂風格,或許就是「後現代咆哮樂」(Post-Modern Bop),這就有待事實去驗證了。
波薩諾瓦(Bossa Nova):提到波薩諾瓦,又要將爵士發展的里程又提前到「搖擺大樂隊」時代,「搖擺大樂隊」受到經濟蕭條而難以生存,實際上成為了「搖擺小樂隊」。「搖擺小樂隊」結合了諸如加力索(calypso)、曼波(mambo)、索沙(salsa)、恰恰(cha-cha-cha)等拉丁音樂音樂元素催生了「拉丁爵士」。波薩諾瓦改變了「拉丁爵士」中巴西風格的強烈節奏,用輕快自若的節奏與演唱引人入勝。波薩諾瓦的含義中,bossa為才華特殊的含義,nova為葡萄牙語,意為無拘無束。波薩諾瓦可以解釋為無拘無束有創意的爵士樂。 融合爵士(Fusion):60年代末,全球掀起搖滾浪潮,年輕人都痴迷搖滾樂,搖滾開始侵蝕爵士樂的領域。Miles Davis在其爵士越中加入了搖滾樂,產生了「融合爵士」。由於融合爵士同時吸收了爵士與搖滾的概念,所以也稱做「爵士搖滾」(Jazz rock)。融合爵士早期有2中形態,一種以歌唱為主,器樂部分以管樂來即興演奏,另一種是以純樂器作為演奏單位,加入爵士曲風。
方克(Funk):一種結合現代爵士樂與早期黑人音樂形式,如福音音樂、藍調等樂風。
後波譜(Post-modern Bop):80年代爵士樂的發展又一次開始衰退,爵士樂手開始重新回到過去來吸收創作靈感和找尋創作題材。在此種回歸風潮下,Wynton Marsalis創造出以比波譜為基調,有新奧爾良爵士、搖擺樂、靈魂樂色彩,高度強調演奏技巧與典雅演奏旋律的樂風,這類風格被定義為「後波譜」。後波譜可以說是比波譜與自由爵士的再度流行。
4.藍調(Blues)為爵士、搖滾及福音歌曲(Gospel)的老祖宗,原本只是美國早期黑奴抒發心情時所吟唱的12小節曲式,演唱或演奏時大量藍調音(Blue Notes)的應用,使得音樂上充滿了壓抑及不和諧的感覺,這種音樂聽起來十分憂郁(Blue)。但就是這么一股"反骨″氣息,使得它後來在叛逆的搖滾樂中發揚光大。
藍調以歌曲直接陳述內心想法的表現方式,與當時白人社會的音樂截然不同。
音樂主體以I、IV、V級和弦的方式,以最常使用的12小節方式進行,也有8和16小節形式,而它的音階是採用降第三音和降第七音以模仿西方音階。早期的樂手是使用提琴或班喬琴(Banjo)來演奏,還有一些樂手,更以Slide的方式使音符走調,讓吉他發出像人聲哭泣的聲音,藉以抒發自己的情緒,這就是藍調。
5.R&B,也稱RNB,它的全寫是Rhythm and Blues,譯作「節奏怨曲」或「節奏布魯斯」。融合了爵士樂,福音音樂和藍調音樂的音樂形式。這個音樂術語由是美國告示牌雜志(Billboard)於1940年代末所提出。它衍生了多種不同音樂類型,如我們熟悉的Rock'n'Roll,Disco和Rap,都可算是由R&B發展而成。
㈥ 爵士樂的影響有哪些
【概述】
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這種名叫爵士樂的音樂,具有顯著美國特色的音樂從默默無聞、起源於民間的音樂發展成為美國本土產生的最有份量的藝術種類。如今在全世界幾乎每個角落都有人聆聽和演奏它,爵士樂以多種形式呈現出繁榮景象,從根源布魯斯、拉格泰姆(Ragtime),經過新奧爾良爵士樂到Dixieland爵士樂、搖擺樂、主流爵士、比波普、現代爵士到自由爵士及電子爵士。令人驚異的不是爵士樂以如此眾多的形式出現,而在於其每一種形式都相當重要,都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及獨具的魅力而流傳至今。如果要欣賞各種爵士樂,體會個中種種樂趣,就不能不需要擁有開放的態度,兼容並聽。
【尋根溯源】
爵士樂由民歌發展而來,有多種源頭,不易仔細考證。19世紀期間音樂是美國南部種植園黑人奴隸們表達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從19世紀末開始,爵士樂以英美傳統音樂為基礎,混合了布魯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樂類型,是一種「混血」的產物。美洲的黑人音樂保存了大量非洲特色,節奏特色明顯,而且保留了集體即興創作的特點。這種傳統與新居住地的音樂——大部分是聲樂——結合起來,結果誕生的不僅僅是一種新的聲音而是一種全新的音樂表達形式。
最有名的非洲—美洲音樂是宗教性的。這些優美動人的歌曲白人也聽,不過比鄉村黑人教堂里演唱的這類歌曲多一分上流社會的味道。今天人們所知道的福音音樂(gospel music)更准確地說是反映了早期非洲裔美洲人的情感力量及旋律感,而不是對二十世紀起初十年中著名的Fisk Jubilee Singers的音樂中宗教性的繼承。
其它早期的音樂形式包括可以追溯到蓄奴制時代的做工歌曲、兒歌及舞曲,這些都成為重要的音樂遺產,特別要考慮到在當時的制度下,音樂活動受到相當嚴格的限制。
【發展歷史】
布魯斯的誕生 在蓄奴制被廢,黑奴得到解放以後,非洲—美洲音樂的發展很快。軍樂團所棄用的樂器加上新獲得的遷徙自由形成了爵士樂的根底:銅管樂、舞曲、布魯斯。 布魯斯作為一種音樂形式看似簡單,實際可以有幾乎是無窮的變化,一直是任何一種爵士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它成功地保持了自身獨立的存在。可以說如果沒有布魯斯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搖滾樂。簡單說明一般布魯斯的特點就是:它以每八或十二小節為一個樂段的音樂所組成,歌詞緊密,它的「憂郁(藍色)」特色產生的原因是將音階中的「mi」音及「si」音降了半音。實際上,布魯斯是作為與宗教音樂相對應的一種世俗音樂形式。
銅管樂隊和拉格泰姆 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在美國絕大多數南部城市內,都出現了黑人銅管樂隊、舞曲樂隊及音樂會樂隊。與此同時,美國北部的黑人音樂傾向於歐陸風格。在該時期,拉格泰姆(Ragtime)開始形成。雖然拉格泰姆主要是在鋼琴上彈奏,但是一些樂隊也開始演奏它。拉格泰姆的黃金時代大約是在1898年到1908年,但它的時問跨度實際很大,影響綿延不絕。最近,它又被發掘出來,新的"拉格泰姆"特徵是旋律迷人,大量使用切分音,但它的布魯斯因素幾乎盪然無存。拉格泰姆與早期爵士樂聯系密切,但可以肯定的是拉格泰姆節奏較為穩定。
拉格泰姆最有名的作曲家是Scott Joplin(1868-1917)。其他有名的拉格泰姆大師包括James Scott、Louis Chauvink Eubie Blake(1883-1983)、Joseph Lamb等,其中後者雖然是白人,然而他完全吸收了這種音樂形式的內涵。
進入爵士時代 拉格泰姆,特別是淡化爵士色彩的通俗風格,其娛樂對象是中產階級,為正統音樂人士所不喜。爵士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末期,但當時還不叫「爵士」(Jazz),它最初被稱為Jass,首先出現在美國南部城市黑人工人居住區內。和拉格泰姆一樣,爵士樂最初也是作為舞曲出現的。最早成為早期爵士樂同義詞的城市是新奧爾良,這種說法有幾分真實,但也有幾分誇大。
新奧爾良:爵士樂的搖籃 新奧爾良在爵士樂誕生及發展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在這里,對爵士樂早期的歷史研究及記錄比在其它地方都進行得更加深入。在1895年到1917年這一段時間里,新奧爾良的爵士樂比起其它地方可能是種類更多、更好,但這絕不意味著新奧爾良是產生爵士樂唯一的一個地方。在每一個有相當數量黑人聚居的美國南部城市所產生的音樂都應被視為是早期爵士樂的一種。如在孟菲斯就出現了W.C.Handy(1873-1958)這樣一位布魯斯作曲家和搜集者。其它城市還有亞特蘭大、巴爾的摩等。
當時的新奧爾良顯得卓而不群得益於其非常開放及自由的社會氛圍。不同信仰及不同種族的人可以相互聯絡,因此在這種容易溝通的環境下的音樂傳統十分豐富,有法國的、西班牙的、愛爾蘭的及非洲的。這樣,新奧爾良成為孕育爵士樂的肥沃土壤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如果說新奧爾良是爵士樂誕生之地的這種說法雖有誇大,但還不失幾分真實的話,那種關於爵士樂是誕生於紅燈區的說法則完全是胡說八道。雖然新奧爾良的確曾經使娼業合法化並因此產生了幾座全美國最精緻和有品位的「運動屋」,但是在這些地方所演奏的音樂如果有也只是鋼琴獨奏而已。實際上,人們第一次聽到爵士是在與此頗不相同的場所。
當時,新奧爾良引人注目的是有許多社團及兄弟會式的組織,它們大部分資助或僱傭一支樂隊以在不同的場合——如室內或室外舞會、野餐會、商店開張儀式、生日或周年紀念派對上演奏。當然,演奏爵士樂也是葬禮隊伍行進的一個特色,一直到今天還是這樣。根據傳統,樂隊集合在教堂門口,演奏著庄嚴的進行曲及悲傷的聖歌,帶領著葬禮隊伍向著墓地徐徐前進。在回來的路上,人們的步伐加快,輕快的進行曲和拉格泰姆代替了輓歌。這種列隊行進總是能吸引很多人觀看,在爵士樂的發展上有重要意義。那些小號手及單簧管手們就是在此時一展其創造天分,而鼓手們也打出了富於節奏性的節拍,這成為使拍子變得"搖擺"的基礎。一般地說,爵士樂都是二拍子的,每小節兩拍或四拍。這種二拍子的節奏背景在低音部始終存在,使得爵士樂有一個穩定的、規律的節奏基礎。在節奏性低音的上方,則是重音位置不規則的旋律、和聲和對位聲部,它們慣常使用的切分音效果與規律的低音聲部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藝術特色】
在爵士樂的曲調中,除了從歐洲傳統音樂、白人的民謠和通俗歌曲中吸取的成分之外,最有個性的是「布魯斯音階」(關於這種音階的結構,我們將在有關布魯斯的部分專門介紹),而爵士樂的和聲可以說是完全建立在傳統和聲的基礎之上,只是更加自由地使用各種變化和弦,其中主要的與眾不同之處,也是由布魯斯和弦帶來的。
爵士樂在使用的樂器和演奏方法上極有特色,完全不同於傳統樂隊。自「爵士樂時代」以來,薩克斯管成為銷售量最大的樂器之一;長號能夠奏出其他銅管樂器做不到的、滑稽的或是怪誕的滑音,因而在爵士樂隊中大出風頭;小號也是爵士樂手偏愛的樂器,這種樂器加上不同的弱音器所產生的新奇的音色以及最高音區的幾個音幾乎成了爵士樂獨有的音色特徵;鋼琴、班卓琴、吉他以及後來出現的電吉他則以其打擊式的有力音響和演奏和弦的能力而占據重要地位。相反,在傳統樂隊中最重要的弦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地位相對次要一些;圓號的濃郁音色在管弦樂隊中是很迷人的,但是對於爵士樂隊來說,它的氣質太溫順了,幾乎無人使用。在管弦樂隊中,每件樂器在音色和音量的控制上都盡量溶入整體的音響之中,在爵士樂隊中卻恰恰相反,樂手們竭力使每一件樂器都「站起來」。
樂隊的編制很靈活,最基本的是兩個部分——節奏組與旋律組。在早期的爵士樂隊中,節奏組由低音號、班卓琴和鼓組成,後來,低音號和班卓琴逐漸被低音提琴和吉他所取代,鋼琴也加入進來。在30年代,興起一種舞曲樂隊,當時稱為「大樂隊」,它有三部分組成:節奏組、銅管組和木管組。節奏組使用的樂器仍然是低音提琴、吉他、鋼琴和鼓;銅管組常見的編制是三支小號和兩支長號,但這個數目並不固定;木管組通常由四五支薩克斯管組成,每個人都兼吹單簧管或是別的木管樂器,如果編制是五支薩克斯管,一般是兩支中音、兩支次中音、一支上低音。還有一種商業性的(有時也稱為「甜美型」、「旅館型」等等)的樂隊,編制與「大樂隊」差不多,但薩克斯管往往全部用次中音的,木管組會較多地使用其它的樂器(如長笛、雙簧管),有時還加上三四個小提琴,在商品錄音帶中經常可以聽到這類樂隊的音響。
與傳統音樂比較而言,爵士樂的另一大特徵是它的發音方法和音色,無論是樂器還是人聲,這些特徵都足以使人們絕不會將它們與任何傳統音樂的音色混淆。這些特殊之處大多來源於用樂器或人聲對美洲黑人民歌的模仿。如果我們有機會聽到真正的黑人田間歌曲和靈歌,就會發現那些由粗嘎到圓滑、由窒悶到響亮、由刺耳到柔美、由野蠻到抒情的大幅度的變化是多麼地富有特色、動人心魄。而在爵士樂中,更加入了非歌唱的吼聲、高叫和呻吟,突出了這種感覺。除此以外,特殊的演奏和演唱技巧也是造成特異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這些技巧中最常用的是不同於傳統觀念的顫音。我們知道,所謂顫音是音高(有時也可能是力度)的有規律的變化造成的;比如小提琴上的揉弦,就是利用這種變化而產生富有生命力的音響效果。
爵士樂中的顫音是有變化的,變化的方向一般是幅度由窄到寬,速度由慢到快,而且常常在一個音臨近結束時增加抖動的幅度和速度,更加強了這種技巧的表現力。同時,在一個音開始時,爵士樂手們會從下向上滑到預定的音高,在結束時,又從原來的音高滑下來。所有這些變化都是無法用樂譜來詳細記錄的,有經驗的爵士樂手都熟練地掌握了這一類的方法、尤其是這種觀念,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旋律或伴奏音型將這些效果「製造」出來。因此可以這樣說:由於即興的傳統和技巧的個人發揮,爵士樂是由作曲家和樂手共同創造的。受過傳統教育的音樂家之所以很難表演爵士樂,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培養出這樣的特殊的音樂觀念。如果我們細心地比較一下真正的民間歌手和受過正規訓練的歌手演唱同一首民歌的差別,對此中的含義就會有一個更直觀的概念。
從爵士樂誕生之初,它就吸引了眾多的轉業作曲家。1920年,美國指揮家保羅·懷特曼組織了一支著名的樂隊,將改編的爵士樂作品帶進了音樂廳。這種新潮流引起了許多「嚴肅」的爵士樂愛好者的激烈反對,然而,正是從這以後,爵士樂在美國和歐洲家喻戶曉,受到廣泛的歡迎。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在這時誕生,為這部作品配器的人就是懷特曼樂隊的作曲家格羅菲。按照手稿上的記錄,寫這部作品只用了三個星期,演出後幾乎是立即引起轟動。歐洲作曲家也有許多以爵士樂為基礎或是受爵士樂影響的作品,例如:德彪西的鋼琴曲《丑黑怪步態舞》(1908)、《游吟詩人》(1910)、《怪人拉維納將軍》(1910);拉威爾的小提琴奏鳴曲中的慢樂章(布魯斯);斯特拉文斯基的《11件獨奏樂器的雷格泰姆》(1919)、《士兵的故事》(1918)、《黑木協奏曲》;欣德米特的《室內樂第一號》(作品24,無調性)和鋼琴組曲(1922)。
種類】
藍調(Blues) 藍調音樂的產生是為了抒發演唱者的個人情感,顧名思義,這種音樂聽起來十分憂郁(Blue)。這種以歌曲直接陳述內心想法的表現方式,與當時白人社會的音樂截然不同。藍調音樂最重要的作曲家即是W. C. Handy,這位1873年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的「藍調之父」,創作了許多知名的藍調音樂,例如:St. Louis Blues、Yellow Dog Blues、Aunt Hagars' Blues、The Memphis Blues、Beale Street Blues等等。
繁音拍子(Ragtime) 是一種採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環主題與變形樂句等法則,結合而成的早期爵士樂,盛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其發源與聖路易斯與紐奧爾良,而後美國的南方和中西部開始流行,它影響了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的獨奏與即興演奏風格。繁音拍子後來發展成結合流行音樂、進行曲、華爾滋與其他流行舞蹈的型式,因此繁音拍子的歌曲、樂器管弦樂隊編制的曲目陸續出現,它不但在黑人樂手與樂迷間流行,也被美國白人中產階級所接受。
新奧爾良傳統爵士樂(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 這種樂風的組成元素,就如同美國是一個民族文化大融爐那般復雜、多元化,它包括:藍調、舞曲、進行曲、流行歌曲、贊美詩與碎樂句(Rags)等音樂元素,以對位法(Countpoint)與繁音拍子的切分音法等主體性音樂創作為動力元素,結合大量獨奏、即興裝飾性演奏與改寫旋律核心為要件所展現出來的音樂體系。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隊以小型團體為主,演奏主旋律的樂器是:短號、黑笛、薩克斯風與伸縮喇叭;伴奏樂器則有:大號、班卓琴、貝斯(常以撥奏為主)、小提琴、鼓和鋼琴。它們經常多部同時進行對位吹奏,製造出一種熱鬧、歡樂氣氛。
ODJB (The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在1917年灌錄爵士樂唱片的白人五重奏樂團,它的五位原始成員全部出生在紐奧爾良:Nick LaRocca(領導人、短號)、Larry Shield(豎笛)、Eddie Edwards(伸縮喇叭)、Tony Sbarbarl(鼓)和Henry Rags(鋼琴)。ODJB在芝加哥逐漸竄起後轉到紐約發展,並在當地造成轟動。但是缺乏創造力、只迎合大眾口味的樂風,很快的遭到新一輩天才爵士樂手們的挑戰,並於20年代中期解散,走進爵士樂的歷史。
狄西蘭爵士樂(Dixieland) 這是1917-1923年間,在新奧爾良與芝加哥等地的爵士好手發展出來的早期爵士樂風,它也是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的一個分支。Dixieland的英文原意是軍隊露營之地「Dixie's Land」,因此可想而知它與進行曲等音樂有關。這種風格的取材大都來自藍調、進行曲,與當時的流行音樂,甚至某樂曲的某一小樂段,都可以拿來加以延伸、推展,這便是即興演奏的濫觴。有的爵士樂歷史學者將「白人」樂手演奏的「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稱為狄西蘭爵士樂;而黑人演奏的「NewOrleans Traditional Jazz」則稱為紐奧爾良傳統爵士樂。
大樂團(Big Band) 大樂團時代大約是起源於20年代中後期,以艾靈頓公爵( DukeEllington)、貝西伯爵(Count Basie)、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等人為主的爵士樂風格,它不只興盛於30年代中期的搖擺樂時期,40年代中期的咆哮樂、50年代的酷派爵士樂及改良咆哮樂、60年代的自由爵士樂、70年代的爵士/搖滾融合樂,乃至80年代的新咆哮樂中,都找得到它的蹤跡。大樂團的編制一般在10人以上,涵蓋3支以上的小喇叭、2支以上的伸縮喇叭、4支以上的薩克斯風及貝斯、吉他、鼓和鋼琴等伴奏樂器,透過這個大型組織,演奏各種爵士樂風的曲目。
搖擺樂(Swing) 最早起源於1930年前後,在1935-1946年間達到巔峰,其中最能代表這個樂風的則是「搖擺樂之王」班尼固德曼所領軍的六重奏(Benny GoodmanSextet)。20年代中後期,爵士大樂隊在美國各主要都市的夜總會、舞廳等場所大受歡迎,許多年輕樂迷都被吸引到此地玩樂,因此需要更多適合跳舞的音樂,來滿足蜂擁而至的年輕人與中產階級。搖擺樂後來隨著艾靈頓公爵大樂團的腳步,演變成為歌舞表演的伴奏樂隊和演奏會音樂(如:艾靈頓公爵每年定期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搖擺樂因適合於跳舞,每小節有四拍,因此又被稱為「四拍子爵士樂」。
咆哮樂(Bebop or Bop) 以字面上看,咆哮樂是一種吵雜喧鬧的爵士樂,它的英文原名Bebop、Bop或Rebop在40年代初期萌芽時都有人使用,Rebop可能源自拉丁美洲一些樂隊吹奏的曲目「Arriba」(哭叫的),但現在已無人使用了。咆哮樂是一種反叛性的爵士樂,它不只承襲紐奧爾良爵士樂與搖擺樂的傳統音樂元素,並在創作概念上創新、突破和革命。它最重要的特質是在於強調高度變化、富層次感的節奏部,同時,咆哮樂手也發明新的和聲,以更自由寬廣的空間,發揮音樂上的潛力與創造力。咆哮樂的的代表人物是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Thelonious Monk等人,早期以小型爵士樂團為主流,後來也有大樂團的演出。
酷派爵士樂(Cool Jazz) 一般而言指1949-1950年間,由小喇叭手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所領導的九重奏為Capitol唱片公司灌錄的專輯《Birth of the Cool》所代表的樂風,它的誕生使主流爵士樂風,從咆哮樂風的「熱」,轉向另一個反方向酷派樂風的「冷」,這是一種180度大逆轉的歷史性發展。酷派爵士樂代表一種內斂自省的情感,它是一種輕柔、清涼與抒情的含蓄情愫;它的音色不如一般銅管器那樣亮麗奪目,取而代之的是柔和優美。若說咆哮樂是代表熱情奔放,那麼酷派爵士樂就是內斂自省。 簡而言之,酷派爵士樂是對咆哮樂的反抗與檢討,同時也喚醒美國西岸一些白人樂手的自覺運動,形成一股新興的爵士樂潮流-西岸酷派爵士樂(West Coast Cool Jazz)。而酷派爵士最著名的作品,即是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的「KIND OF BLUE」。改良咆哮樂(Hard Bop) 50年代中期,當很多人對平淡無力、讓人昏昏欲睡的酷派爵士樂感到疲倦時,一度曾經失勢,並趁機卷土重來的爵士勢力改良咆哮樂正式誕生。改良咆哮樂是一種激烈緊張、困難演奏的爵士樂風格,它的代表性樂手和團體是:鼓手亞特布萊基(Art Blakey)領導的五重奏「爵士信差」(The Jazz Messengers)和MaxRoach的「Clifford Brown」五重奏。也有人把「Hard Bop」譯成「硬式咆哮」。改良咆哮樂有較和諧的音調、較明確易懂的旋律、較少的即興獨奏,並且加入大量的藍調、教堂聖樂和聲,尤其更強調鼓的節奏脈動。50年代後期,改良咆哮樂發展成二個支派:與靈魂、福音音樂結合的「靈魂爵士樂」(Soul-Jazz);而結合節奏藍調、搖擺樂、靈魂音樂的一派,則成為「放克爵士樂」(Funk)。
自由爵士樂(Free Jazz) 此樂風是以創始人Ornette Coleman在1960年灌錄的專輯《Free Jazz》為名,同期的代表人物包括Cecil Taylor和Albert Ayler等人,後期的倡導人則是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自由爵士樂是舍棄在它之前的爵士樂和弦結構,重新建立自己一套鬆散、自由的集體即興演奏方式的音樂型態。它不照本宣科,不重覆疊句和變化不定的進行速度,如此展現出的音樂風格常夾雜著人聲的哭號、小喇叭或薩克斯風的樂器悲鳴。自由爵士樂的誕生有其政治上與種族上的背景因素,因為它曾是黑人爭取人權與自覺運動的戰歌,因此與60年代初期黑人民權運動息息相關。
搖滾爵士樂與融合爵士樂(Jazz-Rock & Fusion) 60年代中期,搖滾樂天王「批頭四」受到樂迷的熱烈歡迎,並逐漸侵蝕爵士樂的江山。在無法抵擋這股強大的新音樂潮流,並挽救日漸走入死胡同的爵士音樂,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就以加入搖滾樂作為策略,推出2張結合搖滾樂節奏、電子樂器和爵士樂的成功專輯《In A SilentWay》、《Bitches Brew》,為爵士樂開啟一個色彩繽紛的嶄新大門,透過這扇大門,所有的音樂素材都能被融合在一起。隨著Miles Davis所代表的搖滾爵士樂風開啟之後,隨之而起的就是所謂的「融合樂」(Fusion),直到80年代所有有關此類型風格的爵士樂,被稱為搖滾融合爵士樂(Jazz-Rock-Fusion)。
新咆哮樂與後現代咆哮樂(Neo-Bop & Post-Modern Bop) 80年代,除了融合爵士樂與一息尚存的自由爵士樂之外,爵士音樂的發展,似乎已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欲振乏力的爵士樂已經失去它原有的焦點與重心。面對一個每一種音樂型態都被先輩們探涉過的局面,讓80年代的爵士樂手們只能重新回到過去,從經典爵士樂中找尋新的題材和創造靈感。在這一波風潮中,以小喇叭手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為首的回規傳統熱潮中:一個以咆哮樂風為基調,有紐奧爾良爵士樂、搖擺樂與靈魂樂色彩,高度強調演奏技巧與典雅旋律的所謂「新古典主義」或「新咆哮樂」被製造出來。新古典主義是80年代爵士樂的主流風格,但還有新的爵士樂風會成為90年代的爵士樂風格,或許就是「後現代咆哮樂」(Post-Modern Bop),這就有待事實去驗證了。
波薩諾瓦(Bossa Nova):提到波薩諾瓦,又要將爵士發展的里程又提前到「搖擺大樂隊」時代,「搖擺大樂隊」受到經濟蕭條而難以生存,實際上成為了「搖擺小樂隊」。「搖擺小樂隊」結合了諸如加力索(calypso)、曼波(mambo)、索沙(salsa)、恰恰(cha-cha-cha)等拉丁音樂音樂元素催生了「拉丁爵士」。波薩諾瓦改變了「拉丁爵士」中巴西風格的強烈節奏,用輕快自若的節奏與演唱引人入勝。波薩諾瓦的含義中,bossa為才華特殊的含義,nova為葡萄牙語,意為無拘無束。波薩諾瓦可以解釋為無拘無束有創意的爵士樂。 融合爵士(Fusion):60年代末,全球掀起搖滾浪潮,年輕人都痴迷搖滾樂,搖滾開始侵蝕爵士樂的領域。Miles Davis在其爵士越中加入了搖滾樂,產生了「融合爵士」。由於融合爵士同時吸收了爵士與搖滾的概念,所以也稱做「爵士搖滾」(Jazz rock)。融合爵士早期有2中形態,一種以歌唱為主,器樂部分以管樂來即興演奏,另一種是以純樂器作為演奏單位,加入爵士曲風。
方克(Funk):一種結合現代爵士樂與早期黑人音樂形式,如福音音樂、藍調等樂風。
後波譜(Post-modern Bop):80年代爵士樂的發展又一次開始衰退,爵士樂手開始重新回到過去來吸收創作靈感和找尋創作題材。在此種回歸風潮下,Wynton Marsalis創造出以比波譜為基調,有新奧爾良爵士、搖擺樂、靈魂樂色彩,高度強調演奏技巧與典雅演奏旋律的樂風,這類風格被定義為「後波譜」。後波譜可以說是比波譜與自由爵士的再度流行。
酸爵士(Acid Jazz):酸爵士於80年代誕生於英國倫敦舞廳,是一種動感而流暢的音樂,形成的主要目的就是將爵士樂與商業結合,以打開爵士樂市場,讓更多的人喜歡爵士樂。酸爵士柔合了60年代到70年代的方克爵士、嘻哈樂、安魂音樂,內容有點迷幻,有點hip-hop。
現代爵士(Modern Jazz):多半是用來形容4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的爵士樂風格,但不包括自由爵士在內。
㈦ 1920年左右典型爵士樂!英語課要做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人物分析 尋找背景音樂!
20年代的爵士樂,你可以上巨鯨網,在上面查詢Fletcher Henderson,fats waller,Bix Beiderbecke這幾個名字(此網可以免費試聽和下載),版都權是20年代新奧爾良爵士時代的代表人物。
上面所截取的資料很多都是以訛傳訛,隨意拼接,有非常多常識性和翻譯上的錯誤。
㈧ 爵士樂的問題
爵士樂在使用的樂器和演奏方法上極有特色,完全不同於傳統樂隊。自「爵士樂時代」以來,薩克斯管成為銷售量最大的樂器之一;長號能夠奏出其他銅管樂器做不到的、滑稽的或是怪誕的滑音,因而在爵士樂隊中大出風頭;小號也是爵士樂手偏愛的樂器,這種樂器加上不同的弱音器所產生的新奇的音色以及最高音區的幾個音幾乎成了爵士樂獨有的音色特徵;鋼琴、班卓琴、吉他以及後來出現的電吉他則以其打擊式的有力音響和演奏和弦的能力而占據重要地位。相反,在傳統樂隊中最重要的弦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地位相對次要一些;圓號的濃郁音色在管弦樂隊中是很迷人的,但是對於爵士樂隊來說,它的氣質太溫順了,幾乎無人使用。在管弦樂隊中,每件樂器在音色和音量的控制上都盡量溶入整體的音響之中,在爵士樂隊中卻恰恰相反,樂手們竭力使每一件樂器都「站起來」。
樂隊的編制很靈活,最基本的是兩個部分——節奏組與旋律組。在早期的爵士樂隊中,節奏組由低音號、班卓琴和鼓組成,後來,低音號和班卓琴逐漸被低音提琴和吉他所取代,鋼琴也加入進來。在30年代,興起一種舞曲樂隊,當時稱為「大樂隊」,它有三部分組成:節奏組、銅管組和木管組。節奏組使用的樂器仍然是低音提琴、吉他、鋼琴和鼓;銅管組常見的編制是三支小號和兩支長號,但這個數目並不固定;木管組通常由四五支薩克斯管組成,每個人都兼吹單簧管或是別的木管樂器,如果編制是五支薩克斯管,一般是兩支中音、兩支次中音、一支上低音。還有一種商業性的(有時也稱為「甜美型」、「旅館型」等等)的樂隊,編制與「大樂隊」差不多,但薩克斯管往往全部用次中音的,木管組會較多地使用其它的樂器(如長笛、雙簧管),有時還加上三四個小提琴,在商品錄音帶中經常可以聽到這類樂隊的音響。
與傳統音樂比較而言,爵士樂的另一大特徵是它的發音方法和音色,無論是樂器還是人聲,這些特徵都足以使人們絕不會將它們與任何傳統音樂的音色混淆。這些特殊之處大多來源於用樂器或人聲對美洲黑人民歌的模仿。如果我們有機會聽到真正的黑人田間歌曲和靈歌,就會發現那些由粗嘎到圓滑、由窒悶到響亮、由刺耳到柔美、由野蠻到抒情的大幅度的變化是多麼地富有特色、動人心魄。而在爵士樂中,更加入了非歌唱的吼聲、高叫和呻吟,突出了這種感覺。除此以外,特殊的演奏和演唱技巧也是造成特異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這些技巧中最常用的是不同於傳統觀念的顫音。我們知道,所謂顫音是音高(有時也可能是力度)的有規律的變化造成的;比如小提琴上的揉弦,就是利用這種變化而產生富有生命力的音響效果。
爵士樂中的顫音是有變化的,變化的方向一般是幅度由窄到寬,速度由慢到快,而且常常在一個音臨近結束時增加抖動的幅度和速度,更加強了這種技巧的表現力。同時,在一個音開始時,爵士樂手們會從下向上滑到預定的音高,在結束時,又從原來的音高滑下來。所有這些變化都是無法用樂譜來詳細記錄的,有經驗的爵士樂手都熟練地掌握了這一類的方法、尤其是這種觀念,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旋律或伴奏音型將這些效果「製造」出來。因此可以這樣說:由於即興的傳統和技巧的個人發揮,爵士樂是由作曲家和樂手共同創造的。受過傳統教育的音樂家之所以很難表演爵士樂,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培養出這樣的特殊的音樂觀念。如果我們細心地比較一下真正的民間歌手和受過正規訓練的歌手演唱同一首民歌的差別,對此中的含義就會有一個更直觀的概念。
從爵士樂誕生之初,它就吸引了眾多的轉業作曲家。1920年,美國指揮家保羅·懷特曼組織了一支著名的樂隊,將改編的爵士樂作品帶進了音樂廳。這種新潮流引起了許多「嚴肅」的爵士樂愛好者的激烈反對,然而,正是從這以後,爵士樂在美國和歐洲家喻戶曉,受到廣泛的歡迎。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在這時誕生,為這部作品配器的人就是懷特曼樂隊的作曲家格羅菲。按照手稿上的記錄,寫這部作品只用了三個星期,演出後幾乎是立即引起轟動。歐洲作曲家也有許多以爵士樂為基礎或是受爵士樂影響的作品,例如:德彪西的鋼琴曲《丑黑怪步態舞》(1908)、《游吟詩人》(1910)、《怪人拉維納將軍》(1910);拉威爾的小提琴奏鳴曲中的慢樂章(布魯斯);斯特拉文斯基的《11件獨奏樂器的雷格泰姆》(1919)、《士兵的故事》(1918)、《黑木協奏曲》;欣德米特的《室內樂第一號》(作品24,無調性)和鋼琴組曲(1922)。
from: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