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中的經典音樂有哪些
Overture –前奏 1、 序:有一個夢-蘇菲 2、 Honey,Honey-蘇菲 阿莉 麗薩 3、Money, Money, Money –唐娜 譚雅 羅茜 斯凱 蘇菲及全體演員 4、歌聲讓我飛翔 - 蘇菲 山姆 哈里 和 比爾 5、媽媽咪呀-唐娜及全體演員 6、Chiquitita-譚雅羅茜 唐娜 7、Dancing Queen-譚雅 羅茜和唐娜 8、用愛把我包圍-斯凱 蘇菲及全體演員 9、Super Trouper-唐娜和動力樂隊 10、給我 給我 給我-蘇菲 阿莉 麗薩及全體演員 11、故事走向何方-蘇菲和比爾 12、Voulez-Vous-全體演員 Entr'acte - 全體演員 13、危險地帶-蘇菲和全體演員 14、你我之間-唐娜 15、S.O.S -唐娜和山姆 16、你媽媽知道嗎?-譚雅 辣子和全體演員 17、沒有對沒有錯-山姆 18、夏日回憶-哈里和唐娜 19、指間時光流過-唐娜和蘇菲 20、勝者為王-唐娜 21、寶貝別等待-羅茜和比爾 22、說愛我-山姆、唐娜和全體演員 23、有一個夢-蘇菲 24、返場("Dancing Queen", "媽媽咪呀", and "Waterloo")-全體演員
滿意請採納
2. 各位看過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朋友們,說一下看了以後的觀後感唄!!
其實這是我真正看的第一場中文音樂劇。雖然喜歡音樂劇喜歡到入迷,但出於個人的悲觀心理,總覺得中國人弄不出好的音樂劇(至少目前)。所以雖然北京有時候也會有一些國產音樂劇的鋪天蓋地宣傳,比如《蝶》(還是三寶做的),但還是沒有鼓舞起興致購票觀看。
媽媽咪呀好歹是國外演了多少年的東西,音樂、情節都經受住了歲月的考驗,就是漢化一下,應該不會太差吧?所以對這部戲還有點期望。
原准備十月份去看的,沒想到同學一個電話打來,說手裡有兩張票,自己看不了,給我了。
以前讀研的時候,幾個宿舍的同學就我和他喜歡音樂劇,常常一起去參加藝術學院學生們搞的音樂劇鑒賞課程,畢業後大家都忙,但看到好的話劇、音樂劇還是會彼此號召同去,愛好居然變成了在這個龐大忙亂的城市裡牢牢維系我們友誼的紐帶。
媽媽咪呀的演出場館是在世紀劇院,東北三環外,位置算是比較偏了,場館也不大。看了這出戲的演出計劃,是九月先演幾場,到十月多一些,有十來場吧。看來九月份的這幾場是准備試試水,所以選在了這里。
這出戲裡面,演媽媽的就是影子。這個女人是專業的音樂劇演員,其實我沒有看過她的演出,只是她是上一屆超女的評委,看過一兩場,感覺這個女人說話有些造作,不過氣場很強大。
現場聽下來,還不錯吧,撐得起這個角色。不過更喜歡的是演女兒索菲的女孩的聲音,相當穩,也有力度。女的都不錯,幾個男角相比之下就差多了,尤其是扮演男一號的居然一口濃重的港台腔,費了大勁也聽不慣。你只要回憶下新紅樓裡面歸亞蕾扮演的王夫人說話就知道是什麼感覺了。
整場戲聽下來,總的感覺是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其實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太緊了,沒放開。
為什麼喜歡音樂劇,對於我來說,一方面是很美的歌舞、表演,另一方面同樣重要的,是從場上每一個人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熱情,對歌舞、對表演、對人生對夢想的熱情。
常常會聯想到人類祖先,正是為了表達自己或喜或悲的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長歌短嘆,才產生了最早的歌舞戲劇吧?
《悲慘世界》裡面的大反派德納第夫婦手挽手上場唱歌,臉上青一塊紅一塊,打扮得像丑角。但是他們仍舊熱情洋溢地唱著,跳著,台上的演員都為他們拍手叫好,這時候的兩個人,雖然畫著那麼難看的裝,穿得破破爛爛,但和男主角、女主角一樣光彩照人,充滿了藝術魅力。唱完之後,兩人瀟灑地鞠躬,台下一片掌聲尖叫。
總以為音樂劇是再適合美國人沒有的藝術形式,他們兩百年前才正式成立一個國家,年輕的小夫妻敢於告別城市去遙遠的西部一磚一瓦開拓屬於自己的新世界,他們身上有著活潑潑的生命力和對人生的熱情,在勞作的間隙,在夏天的晚上,隨時隨地准備放聲歌唱,撩起裙子踏起舞步。
看《俄克拉荷馬》現場錄像,每個人都十分投入地跳啊,唱啊,好像是借這場演出,享受自己和同伴們帶來的歌舞,順便發泄著無窮無盡的生命力,這樣的演出無法不具有強烈的魔力。
而可惜的是,這樣現場的活力是在這場中文版的《媽媽咪呀》中沒有體會到的。我曾經說過,中國人過於內斂的情感表達方式不適合音樂劇這樣的藝術形式。很多人都不同意這個觀點。
在以後我們有了成熟的音樂劇劇目、演員、觀眾之後,情形可能有所會改變。
整場演出,借一個朋友的評論,是像「領唱和伴唱,領舞和伴舞」。音樂劇說到底是「劇」,而場上除了幾個主角的表演差強人意之外,其餘的大部分人都沒有「演」起來,沒有入戲,也無法打動台下的觀眾。
根本的原因,應該還是演出的機會太少。中國一年能搬上舞台的音樂劇有幾個?能連演個十來場的又有幾個?不成熟的市場,根本沒有可能出現專業的音樂劇演員。而國外的音樂劇演員們都要憑借勢力去爭取每一個演出機會,他們也會珍惜在台上的每一秒鍾。
你看看《this is it》裡面的選角,每一個舞者都把和傑克遜同台當成最大的榮耀,甚至當成自己藝術生涯的最高峰。在這樣的情形下,他們願意為台上的每一句歌、每一段舞付出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反倒是返場的時候有意外的驚喜。
看得出來他們也把返場看得很重,不但重唱了好幾首劇中的經典歌曲,而且幾個主角還換了好幾身炫目的蝙蝠衫、大褲腳的貓王裝束,連唱帶跳,十分勁爆。由於演出已經完滿結束,估計台上的每個人情緒都放鬆了,反而表現得異常的精彩,台下的觀眾也都站了起來,一邊叫好,一邊鼓掌給他們打拍子,氣氛H到了整個晚上的最高點。我一直認為,這樣的現場互動,是看現場最大的魔力所在。
10月份,才是媽媽咪呀重頭戲的連場演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支持一下中國音樂劇。
更多的媽媽咪呀這i類看看吧www.t3.com.cn/zhuanti/mamamia2013/index.html
3. 求媽媽咪呀音樂劇的所有插曲 謝謝
Mamma Mia (媽媽咪呀Soundtrack)
01 Honey, Honey
02 Money, Money, Money
03 Mamma Mia
04 Dancing Queen
05 Our Last Summer
06 Lay All Your Love On Me
07 Super Trouper
08 Gimme! Gimme! Gimme!
09 The Name of the Game
10 Voulez-Vous
11 SOS
12 Does Your Mother Know
13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14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15 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
16 Take a Chance on Me
17 I Have a Dream+Thank You For The Musi
4. 求「媽媽咪呀」中文版音樂劇完整視頻文件,和中文歌曲完整版
這個不可能有。音樂劇的規律是不會輕易退出官方的舞台版視頻,因為如果出了這樣的視頻專,就會影響到大屬家去劇院購票看戲的意願,所以國際上除非是停演的音樂劇,才會出舞台版視頻,而且還多數是刪減過的。中文歌曲完整版也暫時不會推出,因為中文譯詞也還不是最後版本,演員也未必是最佳卡司,所以暫時不會推出官方的視頻。你可以去該劇的官網,看看他們公布的部分視頻片段。
5. 張傲嘉的影子主演音樂劇《媽媽咪呀!》
(新浪娛樂訊)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音樂傳奇》欄目近期推出系列節目介紹百老匯音樂劇。首期節目講述的是素有「音樂劇第一夫人」之稱的英國音樂劇名伶伊蓮·佩姬Elaine Paige以及她富有傳奇色彩的舞台人生。著名音樂劇演員,有著「中國音樂劇女王」之稱的影子擔任了該節目的主持人。影子在節目中也回顧了自己同伊蓮·佩姬的結識,並期待與這位傑出的音樂劇前輩在一起同台的機會。
影子表示,當她在上海大劇院演出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時候。伊蓮·佩姬屆時恰好也在上海演出她的又一次個人演唱會,自己一定會前去觀看,「誰能錯過音樂劇第一夫人的演唱呢」。而關於《媽媽咪呀!》的中文版,影子說,由於自己有主演合同在身,並不便透露更多細節,該劇已經在上海進入了全面排練和「魔鬼訓練」階段,相信這部由亞洲聯創出品,倫敦西區打造的世界經典音樂劇,一定會成為中國音樂劇的里程碑,而扮演一個《媽媽咪呀!》12年演出歷史上和14個語言版本中「最年輕」的第一女主角「媽媽」唐娜也將成為自己職業音樂劇演員生涯中的一個亮點。 (新浪娛樂訊)備受矚目的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6月14日起在上海大寧劇場火熱上演。當ABBA樂隊經典的Dancing Queen在謝幕時再度響起之時。全場觀眾的熱情和能量瞬間被引爆。
中文版幾乎百分之百地還原了原版的舞美、燈光、音樂、編舞、服裝和道具,同時也加入了不少中國元素,除了中文版歌詞和對白外,穿插其中的民族舞蹈動作也讓觀眾頗有親切感。作為一部音樂劇,歌詞是靈魂。為保證原來ABBA樂隊膾炙人口的22首經典英文曲目在翻譯成中文之後,不會影響旋律的流暢和美感,這次演出中借鑒了韓文版《媽媽咪呀!》的做法,保留了「money, money, money」等已成經典的唱詞。
演員方面,第一女主角唐娜由「中國音樂劇女王」影子擔綱,她的表演堪稱整場演出的最大亮點,因而贏得了觀眾最多的贊譽。在唱完第二幕唐娜對舊情人山姆的深情悲訴——著名詠嘆調《勝者為王》後,全場觀眾都為她迷人的音色、濃烈的情感和激昂的唱腔所征服,歌聲落下之後,台下掌聲一片。作為職業音樂劇演員,影子此次通過演繹一個大於自己實際年齡的角色,展現了良好的音樂劇功底。 歷經一月有餘的演出,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落下上海演出的帷幕。《媽媽咪呀!》在上海的首輪演出共計32場,總票房1600萬元,可謂是這部世界No. 1的音樂劇由中國演員創造的又一個奇跡。
「中國音樂劇女王」影子在《媽媽咪呀!》中扮演女主角唐娜。影子出色的唱功,豐富的形體以及氣場強大、激情四射的台風展現出一位職業音樂劇演員的深厚功底和獨特魅力,由此深獲觀眾喜愛和媒體好評,甚至令觀看了由影子壓軸的上海站收官演出後的英國媒體驚呼,「中國竟然還有如此優秀的音樂劇演員」,「是一位具有國際水準的音樂劇演員」。
此次主演《媽媽咪呀!》,影子成功地塑造了唐娜這位歷經情感坎坷的昔日搖滾女郎,舞台上的影子有著一種風情萬種的爽朗,時而調皮,時而憂郁,她俊美高挑的模樣、奔放精湛的演技和超凡脫俗的唱功使唐娜的人生更添幾分跌宕起伏,也使中文版《媽媽咪呀!》具有了國際一流製作的品相,尤其是當影子唱起劇中那首深情悲訴的的詠嘆調《勝者為王》,低回處柔情細膩,高亢處盪氣回腸,每每一曲落罷,觀眾席掌聲雷動,謝幕時歡呼聲不絕於耳,有觀眾表示,僅憑影子的這一首歌就值回了《媽媽咪呀!》全部的票價。
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將於8月在北京連續上演80場,繼而轉戰廣州,中國觀眾將有更多機會領略和欣賞到影子非凡的舞台魅力和專業的音樂劇表演。 (網易娛樂)曾以每周8場、連續演出256場的輝煌戰績屹立音樂劇舞台的影子,在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擔綱主演,扮演「搖滾媽咪」唐娜(微博)一角,以其出色的唱功、靈動的形體、以及氣場強大,激情四射的表演風格展現出一位職業音樂劇演員的獨特魅力。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職業音樂劇演員,用「能歌善舞」來形容影子的專業技巧恐怕有不及而無過之。在影子看來,唱、念、做、打、舞等表演技術是音樂劇演員的必修課,「這些技巧是一個成熟的音樂劇演員必須掌握的,你不能說你不會,音樂劇演員是門體力活。」影子如是說。
台上台下,她變換著不同的角色與身份,胸有丘壑,自然灑脫。
身份一:干體力活的音樂劇演員
獲取了美國芝加哥表演藝術學院(羅斯福大學)音樂劇舞台表演碩士學位的影子,從事音樂劇表演以來,聲名鵲起,已積聚了很高的知名度,被譽為「中國音樂劇女王」。然而,影子卻還是那麼淡定,「這只是我的生活方式。」她說。
說起音樂劇與話劇的區別,影子表示:「舞台表演體系有很多,中國的話劇表演基本上是來源於前蘇聯的斯坦尼體系,講求內心體驗,表演收斂;而在西方已經發展了近150年的音樂劇則要求其現場表演誇張、直接、具有非凡的感染力。音樂劇與話劇的不同還在於觀眾的欣賞期望值不同,因而它們產生的劇場效果也不同。」她告訴記者,學習音樂劇表演的第一課,老師提出的要求就是,一個音樂劇演員必須要具備在上場30秒鍾之內牢牢抓住觀眾感官注意力的強悍素質。影子說:「其實百老匯音樂劇與中國傳統戲曲是有歷史關聯的。三大表演體系之一的德國布萊希特體系很早以前就從中國戲曲得到了啟迪與靈感,而百老匯音樂劇又是主要傳承了布氏體系的表現主義特徵,打破第四堵牆,誇張、直接、唱念做打,全方位地感染到現場的觀眾。」
由此可見,職業音樂劇演員不僅是個體力活,更是門技術活。
身份二:「非中國式母親」唐娜
影子將音樂劇《媽媽咪呀!》定位為「商業戲劇」,而商業戲劇成功與否的衡量標准只有一個,即「以場次論英雄」,對此,影子的老師、曾製作並執導了影子的音樂劇《我曾有夢》和《我》的李蘇友也表示,商業戲劇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商業戲劇其實不比藝術戲劇好做,因為藝術評判是沒有統一標准,好與壞實在是見仁見智,但商業戲劇只有一個殘酷且現實的衡量標准――那就是「盛演不衰」。
所以,影子扮演的唐娜在舞台上隱約有一種豪邁的性情,時而調皮,時而煩惱,情緒全在瞬間轉換,她爽朗的樣子使唐娜的人生更添幾分歡樂,使《媽媽咪呀!》更添幾分喜劇色彩。在早前的演員甄選過程中,曾有《媽媽咪呀!》的粉絲們質疑高挑亮麗,國際化的形象與飽受生活艱辛的母親形象不符,對此,影子表示:「作為一名演員,能遇上本色演出的角色固然之好,但不能靠本色吃飯。演員的職業素養在於能使用純熟的技巧把一個與本身氣質形象存在差距的人物形象去演繹到淋漓盡致,而對音樂劇演員來說,這些技巧就是舞台上的演唱、舞蹈和表演。」 (深圳商報訊)下午4點半到劇院化妝,默誦一遍整劇的台詞,6點半開嗓、熱身,7點15分進行最後的調試,7點半上場。這就是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開演以來,主演影子幾乎每天在演出開始前的時程表。
每周8場,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8月14日從上海轉戰北京,開始在世紀劇院的連續80場駐場演出,之後該劇將南下廣州,完成第一季200場的戰績。因為該劇在全球的持續火熱,中文版自創意之初就備受關注,此番上演,更是引發話題不斷。從美國的音樂劇舞台闖盪歸來、被稱為「中國音樂劇女王」的影子毫無疑問地獲選成為了該劇的主角。本報記者昨日對《媽媽咪呀!》中文版主演影子進行了專訪。
一連幾百場的演出,對於音樂劇職業演員影子來說,早已習以為常。每天下午3點以後不進食,也早已是慣例。她從9歲起就登台演出,「站在台上的那一刻,在一束安靜的聚光燈下,我知道我最想站的地方就是那裡,那是我一生都要呆的地方,不會改變。」影子認為,這已經是溶入血液的東西。雖然音樂劇的舞台不像影視劇及其他舞台劇形式,在這個舞台,也許會一直默默無聞,但是影子一直在堅守。「這只是我的生活方式。」她說。
她的生活方式就是在舞台上演音樂劇。曾有年輕的音樂劇演員問她:職業音樂劇演員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她答:就是不幹別的,只靠演音樂劇吃飯。她說:「我不拍電影,不演電視劇,只演音樂劇。」曾在芝加哥連續演出256場的經歷令她對音樂劇表演有一番深入淺出的理解:「這是個體力活」。影子告訴記者,一個成熟的音樂劇演員必須嚴格保持有紀律的生活,以此保持充沛的體力,才能得以在舞台上表現出最佳的狀態。她每天都堅持跑步100分鍾,即便是夜裡演出結束,也不影響這門必修課。在《媽媽咪呀!》的舞台上,她更是親身詮釋了她對音樂劇這一戲劇形式的理解:在感觀上征服觀眾,好看、好聽、好玩。
在這部風靡全球的音樂劇的中文版里,影子扮演那位經歷愛情坎坷的母親唐娜。對於這個角色,影子果斷地將她定位為「非中國式母親」:「唐娜年輕時是一個搖滾歌手,敢愛敢恨,這是她性格里最基本的東西。隨著歲月的流逝、身份的轉變,她成了一個母親,同時還是一家旅館的老闆娘,肩負著生活的重擔,但她年輕時的性格特徵仍然潛藏在她身體里。蘇菲這個女兒來得很突然,年輕的唐娜完全沒有做母親的准備,只能慢慢學著做母親。她是那種以為做母親是摸摸孩子額頭看有沒有發燒,接著就會這樣學著去做的人。她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媽媽,她的母性來自她的本能,所以有時聰明獨立的女兒蘇菲反而更像是她的媽媽。」
影子是《媽媽咪呀!》在全球14個版本的主演中年紀最輕的一個,但卻給唐娜這一角色的演繹帶來了新鮮的元素。她飽含張力的演出也獲得觀眾的贊嘆,尤其是一曲《勝者為王》,有觀眾稱,這一首歌就值回了《媽媽咪呀!》全部的票價。影子說,「音樂劇演員與歌星不一樣,我們有一個規矩,就是提到年齡就只說能夠扮演的年齡范圍,我自己是25到55歲,音樂劇演員不是靠吃青春飯,也不能想要一夜成名,家喻戶曉,或者紅透半邊天。我為自己每個年齡階段設想好了要扮演的人。百老匯排在前十名的音樂劇演員,都是在50歲左右。」
影子將音樂劇《媽媽咪呀!》定位為「商業戲劇」,而商業戲劇成功與否的衡量標准只有一個,即「以場次論英雄」,《媽媽咪呀!》所創之驚人的全球演出版本及場次毫無疑問地為其奠定了「音樂劇之王」的地位。影子說,「《媽媽咪呀!》中文版於中國音樂劇市場和這個行業的意義是具有開創性的,對於中國音樂劇演員來說,用母語去接近、溝通和感染同胞,沒有了障礙,使得音樂劇帶來的美感、現場的能量和歡樂更為強大。」
如何在瞬間點燃觀眾的觀劇熱情,是一個職業音樂劇演員所必備的表演技巧之一。影子透露,登台演出《媽媽咪呀!>之前,她的老師、著名音樂劇製作人李蘇友曾對她提過一個要求:你必須在開場沒多久後的那首《Money! Money!》中贏得觀眾的掌聲,甚至是喝彩與互動。李蘇友表示:「《Money! Money!》在全劇中是一首極為關鍵的歌,其關鍵性恰恰在於它處在剛開場的位置,此時觀眾還沒有完全習慣音樂劇的表達方式,能在這首歌中把觀眾的情緒挑起來,就是幫助觀眾進入預設的情境,後面的戲就好演多了。」 (北青娛樂訊)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百場演出過半,京滬兩地票房累計超過2600萬人民幣。至此,這部風靡世界的音樂劇在中國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專業的口碑和市場巨大的反響。
在《媽媽咪呀!》中擔綱第一女主角唐娜的是有著「中國音樂劇女王」之稱的音樂劇明星影子。百場演出以來,影子以其精湛的演技、出眾的唱功、豐富的肢體以及氣場驚人的台風展現出一位職業音樂劇演員的深厚功底和超群魅力。贏得了觀看過該劇的數萬名觀眾的交口贊譽,更讓業內人士嘖嘖評價。甚至令觀看了影子演出的國際媒體驚呼,「中國竟然還有如此優秀的音樂劇演員」,「影子是一位具有國際化專業水準的音樂劇明星」。
音樂劇《媽媽咪呀!》誕生於1999年,12年以來在全球240個城市,以13種語言演唱,觀看人數超過4000萬,中文版《媽媽咪呀!》是這部世界No.1音樂劇的第14個版本,而不滿30歲的影子也是該劇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唐娜扮演者。
一句在全球的觀眾中流行的話或多或少詮釋出了《媽媽咪呀!》風靡世界的原因之一:「每個人都能在《媽媽咪呀!》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原名張傲嘉的影子在其音樂劇生涯中也終於成為了這部經典音樂劇全球大家庭中的一員。影子與《媽媽咪呀!》緣分不淺,「2003年我在芝加哥表演藝術學院讀書的時候,就曾經在校園里的《媽媽咪呀!》演出中飾演女兒蘇菲的角色,2006年,《媽媽咪呀!》英文版來到中國,我又作為中國音樂劇的代表在北京為英文版演出開票,當時,我就期待有一天能夠用母語來演這部音樂劇,今年,我果然出演了中文版,扮演母親唐娜的角色,這真的可以說是一種神奇的緣分,但這種神奇和震撼就是音樂劇所特有的效果。」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職業音樂劇演員,用「能歌善舞會演」來形容影子是再恰當不過了。影子畢業於美國芝加哥表演藝術學院的音樂劇舞台表演專業,畢業後在芝加哥百老匯先後演出了《韋伯非凡魅力音樂劇音樂會》、《西貢小姐》和《飛越瘋人院》等音樂劇,被稱作「百老匯中國女孩」。2005年以來又相繼在國內主演了音樂劇《金沙》、《我曾有夢》、《我》等,其中影子一個人的音樂劇《我曾有夢》首演於北京人藝大舞台並獲得了第七屆北京國際戲劇節獎勵。影子出版了中國迄今為止唯一的兩張音樂劇唱片《影子演唱的百老匯音樂劇經典選段》和《影子演唱的倫敦西區音樂劇經典選段》,並屢屢同各大交響樂團合作音樂劇音樂會,積聚了極高的專業口碑和觀眾知名度,被稱為「中國音樂劇女王」。
從「百老匯中國女孩」到《媽媽咪呀!》的「中國唐娜」,影子表示,《媽媽咪呀!》中文版的成功預示著中國音樂劇產業將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時代,而作為一名職業音樂劇演員,她也將帶著自己的舞台之夢全身心地去投入這個屬於中國人的美好而神奇的音樂劇新紀元,期待每個中國觀眾都能來觀看這部用我們的母語演唱的,激情四射,快樂無比的《媽媽咪呀!》。 中國音樂劇女王,百老匯亞洲第一女聲,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 《貓》中文版第一女主角影子,在海南舉辦的博鰲論壇藍色之夜晚會上,與著名爵士鋼琴演奏家劉東風先生應邀做精彩表演。影子小姐演唱了來自瑞典的國寶級音樂劇團體ABBA樂隊的作品《勝者為王》The Winner Takes It All,獲得在場嘉賓一片喝彩,《勝者為王》也是由影子主演的音樂劇《媽媽咪呀!》的主題曲。
據影子在晚會上向本地媒體透露,音樂劇《媽媽咪呀!》全新一季的演出將於在上海拉開帷幕,演出將持續半年之久,所到城市遍及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這也是這部風靡全球,被稱為「世界第一」音樂劇繼2011年在中國首演中文版後的強勢回歸,作為劇中女主角唐娜的中國首演者,影子將再次出現在該音樂劇的一流最強陣容中,領銜音樂劇《媽媽咪呀!》歡樂藍色的舞台。
6. 尋找音樂劇《媽媽咪呀》裡面的所有音樂。
音樂劇《媽媽咪呀》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它的奇妙之處在於歌曲的運用非常棒,以一種充滿智慧的方式起到了連接上下文的重要作用,推動著故事的發展……
身為製片人的漢克斯回憶自己當時看舞台劇時的情景:「差不多從第12分鍾開始,我就已經和其他觀眾一起站起來,隨著音樂輕聲哼唱。」
雅燃音樂天空收錄的這張《媽媽咪呀! Mamma Mia!》專輯,打動了我的心:
《Mamma Mia!》
《Money, Money, Money》
《Mamma Mia》
《Dancing Queen》
《Our Last Summer》
《Lay All Your Love On Me》
《Super Trouper》
《Gimme! Gimme! Gimme! (A Man After Midnight)》
《The Name Of The Game》
《Voulez-Vous》
《S.O.S.》
《Does Your Mother Know》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
《Take A Chance On Me》
《I Have A Dream》
7. 媽媽咪呀的幕後製作
《媽媽咪呀!》打開職業化之門
經歷了長達三年的籌備期、先後三輪的全國性選角、數月的高密度排演、上海大劇院32場火爆的首輪演出,盛夏8月《媽媽咪呀!》中文版——這部經典音樂劇的第14個版本,終於在北京徐徐拉開帷幕。
活力展現中文版「零瑕疵」
作為百老匯歷史上最為成功的音樂劇之一,《媽媽咪呀!》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著超過4500萬的觀眾,創造了高達150億人民幣的票房神話,在各國舞台連續12年盛演不衰,通過對愛情、親情、友情這些最基本情感的褒揚和認同,將浪漫、歡樂和笑聲帶到了世界上的眾多城市,並因此贏得了觀眾、贏得了市場。
作為這部經典百老匯音樂劇的第14個版本,《媽媽咪呀!》中文版吸引了來自國內外關注的目光,同時也面臨著艱巨的挑戰——不僅要把這部世界級的音樂劇名作忠實地還原到中國舞台上,更要在品質、本土化和情感交流上爭取滿分,真正展現出中文版「零瑕疵」的國際品質。
首次嘗試從確立標准開始
《媽媽咪呀!》不是第一部被改編成中文的音樂劇,但卻是第一部完全以國際音樂劇產業化標准,一絲不苟嚴格運作的作品。歷經三年的漫長談判,在眾多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中,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還是以其輝煌業績、綜合實力和產業戰略思維說服了英國版權方,獲准成為該劇中文版在全球華語地區的唯一擁有者。從簽訂版權協議開始,伴隨著業內各種關注與質疑的聲音,對外文化集團攜手上海東方傳媒集團、韓國希傑集團強強聯合,共同成立亞洲聯創(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亞洲聯創創業伊始就大手筆啟動了《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製作運營,並作為以改革創新思路,打造音樂劇產業戰略發展的起航之作。
這是一次東西方演藝領域的深度合作,同時也是一次我們向歐美成熟音樂劇產業模式拜師學習,與其溝通磨合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中方製作團隊學到了「好」音樂劇的標准。厚達20厘米的版權合同,從製作到市場推廣提出了各種要求,給出了明確的標准,細節具體到舞台安裝時使用的一顆釘子的尺寸。有了標准,對於第一次執行國際標準的中國團隊而言,最大的困難是如何不折不扣地達到標准。
雖然國內已經引進上演了多部世界著名音樂劇,但是真正要自己製作一部具有國際水準的音樂劇,長期駐場演出,設備、技術、劇場都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亞洲聯創從澳洲進口舞美、從韓國進口音響,與劇場進行艱難的改造談判,重金從港台地區聘請專業從事音樂劇製作的高級技術專家進行細節把控。
改變格局國內連演200場
有人在演出中細心統計過,135分鍾,22首ABBA合唱團的經典金曲,45次會心的頷首,28次意外的爆笑,27次掌聲雷動。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每一場都演到讓全場觀眾為之起立歡呼,拍紅手掌。
倫敦西區高度專業化的演員訓練模式,也為中國音樂劇演員打開了一扇職業化之門。《媽媽咪呀!》中文版培養起用了首批擁有長期演出機會的中國專業音樂劇演員(包括劇中扮演女兒蘇菲和建築師山姆的兩位來自台北的演員),在北京連演80場,對他們而言已不在話下。亞洲聯創已擬定了在國內連演200場的京滬穗三城巡演計劃,他們可以在國內一線大城市可以做到常年駐演。
《媽媽咪呀!》中文版吸引外國觀眾
《媽媽咪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西方上世紀70年代左右的性解放時期,媽媽唐娜在短期內和三位男性發生關系,以致自己都不知道女兒蘇珊的親身父親是誰。
《媽媽咪呀》中文版在上海和北京演出期間都吸引了不少外國觀眾觀看。該劇執行製作人大衛·萊特博迪曾表示,「看過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之後,我認為英文巡演版本根本沒必要再來中國演出。」這恐怕也是各國駐華外交使團受邀欣賞《媽媽咪呀》的動因之一。
歷時兩年製作完成 推出前曾受質疑
《媽媽咪呀!》中文版推出前,曾面臨一些質疑。中文唱詞和英文完全不同,會不會失去音樂原本的魅力,進而影響觀眾的感受?ABBA樂隊的成員之一比約·烏爾韋厄斯對此的回應是:「我閉上眼睛,聽到的是非常美妙的語言。中文是一種適合演唱的語言,我有時候要掐自己一下才意識到這是在中國演唱。」
據悉,從決定買入《媽媽咪呀》版權,選角、唱詞翻譯、中文版的製作團隊都嚴格按照國際標准,歷時兩年才得以完成。
摸索中國音樂劇產業發展之路
如今,《媽媽咪呀!》在北京的演出已過三分一,北京、上海的總票房已突破3000萬。從引進版權開始培養市場、儲備人才、學習模式,繼而尋求中國原創音樂劇的創作與生存之道,《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試水成功,證明中國的文化產業製作水平完全能夠達到國際標准。
原版《媽媽咪呀!》製作人朱迪·克蕾默曾表示:「我們為中方帶來音樂劇的長期演出,從製作到演出、營銷的一整套運營模式,這在中國是開創性的。對於中國合作方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國家一級演員,曾榮獲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以成熟的女性魅力征服了國際演員甄選團隊。
8. 媽媽咪呀音樂劇是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上周末剛看,應該是愛情,理想和母愛.
Sophie和sky的愛情、媽媽和St.的持續21年的愛情,都是令人感動的.
而年輕回人答的理想體現在最後Sophie和sky放棄結婚毅然決然踏上征途.
母愛在劇中一直貫穿,媽媽20年獨自養育Sophie,從當年叱吒風雲的搖滾歌手變成一個酒館老闆年,最後在她出嫁前為她梳頭感動了好多人,當場都哭了,所以母愛也是劇中想要體現的.
自己的理解,希望幫到您~
9. 舞台劇《媽媽咪呀》好看嗎講的是什麼內容
音樂劇《媽媽咪呀》在全球240個城市,13種語言演唱。觀看人數超過4200萬。故事發生在一個新娘媽 媽和三個有可能是新娘父親的男人之間的故事。新娘蘇菲希望能在她婚禮當天找到他的親生父親,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在接下來這短短的24小時之內,她的人生和家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超級天團ABBA樂隊膾炙人口的22首經典金曲,貫穿全劇,將歡樂的人生態度傳遞給每一位觀眾。 作為一家百年劇院,百老匯在每個時代都可以找尋到自己的標志,琳琅滿目的經典名劇像一尊尊坐標,將百老匯劃分為不同的時代,30年代有《萬事皆空》,40年代有《俄克拉荷馬》,60年有《芝加哥》,80年代有《貓》,90年代有《為你瘋狂》,而代表21世紀百老匯藝術風范的則是這部享譽全球的音樂劇《媽媽咪呀》(Mamma Mia!)。 故事講述在希臘小島上以開餐館為生的一對母女。女兒即將出嫁,她很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親自在婚禮當日將她的手交給她的丈夫,但只可惜她的媽媽從來沒有告訴她誰是她的父親。於是在出嫁之前,她偷看了媽媽的日記,發現她媽媽有三個情人都極有可能是她的親生父親,在情急之下,她便根據她找到的舊信件地址,寄了三張請柬邀請他們參加她的婚禮。 在她媽媽不知道的情況下,女主角的「三個」爸爸在婚禮的前一日抵達小島。三個男人都懷著不同的心情再回到這個希臘小島上,大家都緬懷著自己與女主角的媽媽二十年前的一段情。自這三個爸爸上了小島後,高潮便一個接一個,觀眾亦同時為女主角焦急,到底誰才是她的親生父親?觀眾又為女主角的媽媽擔心,她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再次與這三個舊情人碰面,到底她會否遷怒她的女兒?她又如何面對這三個舊情人?至於那三個極有可能是女主角爸爸的男人,哪一位才是真正的父親?到底這個婚禮會否由喜事變成「一鍋粥」呢?… 首演:1999(倫敦) 2001(百老匯) 詞曲作者:Benny Andersson/ Bjom Ulvaeus Stig Anderson 編劇: Catherine Johnson 歷程1999年 倫敦西區愛德華王子劇院首演。空前轟動,各界名流蜂擁而至,與普通觀眾擠在一起觀看,打破了倫敦 票 房記錄,倫敦交通更為之癱瘓。 2001年 進軍百老匯,演出約進行了近2000場,成為百老匯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之一,超過了經典《音樂之聲》。 2002年 提名托尼獎最佳音樂劇,托尼獎最佳音樂劇本獎。 2004年 Mamma Mia!韓國版本演出創下了韓國戲劇的最高紀錄。韓國音樂的助陣更為Mamma Mia!帶來全新東方風情。 2006年 瑞士版本在金面獎上大獲全勝:最佳音樂,最佳音樂劇女主角,最佳音樂劇女配角,音樂劇最佳導演獎,最佳背景設計等六項大獎。 2007年 好萊塢影帝湯姆·漢克斯看好Mamma Mia!,已經將該劇改編,將於2007年將該劇搬上好萊塢銀幕。 2010年 已經巡演全球240座城市,從美國拉斯維加斯到漢城東京,全球4200萬觀眾為它開懷大笑,創下全球20億票房,摘得「世界第一音樂劇」桂冠。 音樂劇《媽媽咪呀》已擁有13個語言版本:英語、德語、日語、荷蘭語、韓語、西班牙語、瑞典語、弗蘭德語、俄語、挪威語、義大利語(正在製作中)、丹麥語(正在製作中)、法語(正在製作中)。中文版將成為媽媽咪呀!大家庭中的第14種語言版本。 目前有10個不同的演出版本在世界不同地方同時上演音樂劇《媽媽咪呀》,包括倫敦、百老匯,墨西哥、澳洲、荷蘭、西班牙、韓國、日本、美國和國際巡演。另外還有5個版本即將出爐,哥本哈根版、巴黎版、米蘭版、南非巡演版和中國版本。 評價「ABBA對音樂有驚人的天賦,一發而不可收拾」 音樂劇《媽媽咪呀》:世界流行元素 英國記者馬克·山頓見證了音樂劇《媽媽咪呀》從1999年首演直到今天的過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部音樂劇演出規模可以與之匹敵。 那是1999年的3月22日,音樂劇《媽媽咪呀》遇到它的第一次也是最至關重要的考驗——首次面對倫敦的付費觀眾——他們也由此受到了觀眾一如既往的歡迎,從那之後的每個夜晚,每場演出都是如此。但在那以前,在倫敦春季的夜晚里,一切事情都是完全難以預料的。「我們真的不知道是否會被觀眾接受」,製作人Judy Craymer最初的想法就是將正好10年之前的ABBA組合的歌曲放置到一個全新的、獨創性的格式——音樂劇中。她愉快地回憶道:「觀眾們瘋狂了。他們的確是跳出了座位來,在劇場中的過道上手舞足蹈,盡情歡唱。到現在還是這樣,每個有演出的夜晚都是這樣。 現在,他們的這種做法已經傳遍了世界,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娛樂現象;這種現象背後卻有著相當自然的基礎,創作者始終沒有將目光偏離所要達到的目標。也就是說,要用一種新鮮、富有生命力並且直接的方法將人們所熟知的節目個性化,尤其是ABBA的歌曲。同時還要保持其流行音樂的完整特質。此外,更要付出額外的努力,這也是一出好的音樂劇的必要條件:提升故事的感人程度,並對其加以評論。 但是盡管在這一個案中歌曲被排在了首要的位置——Craymer用天才般的直覺發現了這些早先的歌曲可以被用於音樂劇的潛在價值——她也不得不尋找一條釋放這些潛能的途徑,通過很強的故事性來承載它們。「我知道從音樂劇《媽媽咪呀》一開始,就不僅僅是重新編排ABBA音樂,或者弄成獻禮演出那樣簡單」,她評論說。「這個故事必須用與ABBA音樂相稱的極富感染性的方式來呈現,要挖掘出一個使人易於接受的方式。」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Craymer為此花費了十年的功夫才將它搬上了舞台。為了做好製作人,當她還是《貓》的最初倫敦演出版的舞台監督的時候,親身在現場(至少是在後台)觀摩另一部音樂劇《West End》,隨後她加入了Tom Rice的製作公司。也是在那裡,她在擔任《West End》執行製作人的時候接觸到了Benny Andersson和Björn Ulvaeus在ABBA解散後的首個演出項目《CHESS》,她完全被Benny 和Björn所傾倒。 對於Björn而言,正是在後來註定要走霉運的《CHESS》百老匯演出教給他人生中的重要一課。「我在《CHESS》之後對故事的理解,就是第一、第二、第三,就像人們在百老匯所說的那樣。歌詞將故事推向前進,許多歌曲都是雜訊,沒有什麼戲劇的成分。」劇作家Catherine Johnson受委託寫一本關於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書,幸運的是,他從中發現了大量的戲劇成分,並設法提取出來。不僅是後來整個故事本身,她還發現其它重要的東西:早期ABBA的歌曲更為天然、懵懂、天真,適合十幾歲的少年,然而後來ABBA變得更加成熟和富有哲思。並且,這些歌曲當然都是女聲演唱。她因此建議講故事定格在兩個年齡段的女人上,一個母親和她的女兒。Ulvaeus堅持歌詞不能被任意篡改,他的部分也是如此,「故事遠比歌曲重要」。但是對Johnson而言,他的挑戰是「無論故事中講述了什麼,我總是要回歸歌曲。」她抱定決心要避免多年來困擾音樂劇的錯誤:「我不希望在那些令人厭惡的沉悶片段里摻雜進歌聲。對我而言,最至關重要的是,是我創造了令人信服的角色並將他們納入一條故事主線,我當然要盡力將故事和歌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Craymer接下來要開始做的就是為這艘音樂劇之船尋找一位好的船長:導演。盡管Phyllida Lloyd從來沒有指導過任何一部音樂劇,Craymer本能地感覺到她和Lloyd是這個項目的不二人選,她自己有戲劇和歌劇的背景,接受了挑戰,如其盡己所能——幫助演員創造角色,演好故事——一切都將一馬平川。當一個好導演為這個項目做好了充分的鋪墊,就到了可以起飛的時候了。 事情的發展卻不像預計的那樣順利,Craymer寫道:「我感到欣慰的是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成功是三個女人空前合作的結果,這並不是有意對男性的歧視。」事實上,舞台上三個最好的朋友之間的友情——Donna 和 Dynamo(母女,姐妹?)——正式這場演出的創作者自身的投射。Craymer強調說:「我們從劇中三個女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為Catherine是個多少有些雜亂無章的單身母親,我本人屬於那種養尊處優的類型,Phyllida則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 然而,演出大獲成功的秘訣不是創作者在舞台上能找到了自身的投影,而在於觀眾能否找到。 Phyllida Lloyd寫道:「在Catherine Johnson獨創性的故事裡,觀眾能享受到一種特殊的體驗——在舞台上看到他們自己。」在此過程中,歌曲獲得了重生,演出的主題——父母們尋找到自我身份以及代溝——產生普遍的共鳴。正如Johnson所說,「這里有母女之間的關系,懷舊的浪漫,某些人迷失了,又被重新找回。各種事情都能在每個人身上找到關聯性。」這個演出展現的是現實處境下人們的真實生活,同時流行音樂的旋律為70年代和早期80年代的那一輩人設定了音軌,演出中的音軌彷彿穿越了年代和國家的界限。其所要傳達的本質,通過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標識——一幅永恆的婚禮畫卷所蘊含的歡樂,甚至是狂歡——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正如演出所代表的,這個畫面被世界上的城市所廣泛認同音樂劇《媽媽咪呀》的影像。 這一演出也將流行音樂的世界同音樂劇和諧地凝聚在一起,彼此無法分割:的確,在30年代和40年代,流行音樂來自音樂劇的世界——百老匯或者好萊塢千變萬化後的產物,但流行音樂在50至60年代取得了統治地位,音樂劇被拋在一旁獨自發展,走過了曲折繁復的道路。音樂劇《媽媽咪呀》雖精深卻不孤傲,它將人們熟悉的流行音樂經典重新帶回,用人們熟知並摯愛的歌曲將音樂重新帶回劇場。 Craymer將演出的成功首功首先歸結於演出製作各個領域內的合作者,「他們創造了化合反應,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精誠合作為製作中各個領域的進展提供了動力」。其中包括了至關重要且需要高超技巧的創造性貢獻的布景設計(Mark Thompson),燈光(Howard Harrison),音樂設計(Andrew Bruce 和 Bobby Aitken)和舞蹈指導(Anthony van Laast)。對她而言,則是「要鼓起勇氣,相信我們所做的一切——音樂、故事以及我身邊的天才。當然也要保持臨場的幽默感,隨時拿出用之不竭的精力。」 但是,精力除了來自於腎上腺,更來自像音樂劇《媽媽咪呀》這樣的富有激情的作品。音樂劇《媽媽咪呀》品質在於,富於感染力的激情可以從台上傳到觀眾中,然後再次傳回到舞台上,形成永不休止的能量循環,令人鼓舞的身體震顫和喜樂。 作為導演,Phyllida Lloyd言簡意賅地將音樂劇《媽媽咪呀》歸結為:「這個演出是Björn 和Benny當年創作歌曲時始料未及的。他們的音樂創造了流行音樂的歷史,我們的演出創造了音樂劇的歷史。」 故事
10. 音樂劇媽媽咪呀的單場演出時間是多久
3小時不到,2個半小時多一點,這要看謝幕後加演的歌曲要多長時間,勸你看下午的那場(1點30開始),晚上的話交通有點不便。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