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學院 > 音樂劇類型按表演形式

音樂劇類型按表演形式

發布時間:2021-01-22 07:47:01

A. 音樂劇與其他音樂形式的異同

不太清楚「音樂形式」是什麼意思。這里主要講「音樂劇」。音樂劇英文原文是Musical Theatre,字面意思來說,就是「用音樂表演的戲劇」,所以音樂劇實際上是屬於戲劇范疇的,和話劇屬於同一類。在音樂劇的世界中心美國紐約百老匯和英國倫敦西區,音樂劇參加的評獎,都是戲劇類的如托尼獎或者奧利弗獎。音樂劇在國內,常會和音樂/配樂話劇以及歌劇搞混。主要區別是:

話劇是通過對白獨白來講述劇情表達情緒的,有些配樂話劇,會有一些歌曲表演,但是歌曲表演是烘托氣氛的,並不進行主要的敘事或者抒情,類似於電影里的背景歌曲/音樂;

歌劇雖然是通過演唱來表演劇情的,但是歌劇講究的是唱腔,類似中國的地方戲曲。所以去欣賞歌劇,需要對聲樂知識有所了解,對欣賞者要求有點高了。同時,歌劇表演,基本上用的是美聲唱法。

而音樂劇,則是通過演唱為主的音樂表演手段來講述劇情的發展,表達情緒,對唱腔要求不是十分嚴格,可以根據劇情需要,來安排不同的角色採用不同的唱法甚至音色,比如著名的Cats里頭,有些貓用的是通俗唱法,有些貓則是搖滾的,有些貓則帶一些美聲。除了演唱以外,舞蹈也是音樂劇里常見的音樂表演形式,著名的West Side Story里,有一首講述「噴氣幫」幫眾們如何謀劃和「鯊魚幫」的火拚的歌曲,就是連唱帶跳的。

如果非要說音樂劇和「其他音樂形式」,就得明確,音樂劇是「劇」,得有劇情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而其他的如演唱會、獨唱、合唱等,則大部分不具有這方面的表達,重點在演唱上。

深入一點:一個合格的音樂劇演員,應該是演、唱、舞、有時候甚至還得是雜技手段都會的結合體,缺一不可。

B. 音樂劇的分類

像「好萊塢」與美國電影的關系一樣,一提起「百老匯」人們便會很自然地想到美國戲劇。「百老匯」是紐約市曼哈頓區的一條大街的名稱。在這條大街的中段一直是美國商業性戲劇娛樂的中心,因此「百老匯」就成為美國戲劇活動的代名詞了。
百老匯曾經有非常輝煌的歷史,這是與美國商業音樂劇的歷史密切相聯系的。百老匯音樂劇(Broadway Musicals)的前身是黑人游藝表演、滑稽劇、歌舞雜劇等,比較多地受爵士樂、搖擺樂的影響,其舞蹈有獨創的百老匯風格。1904年,比特爾·瓊斯明確了音樂劇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劇目是1927年的《演出船》,它綜合地把歌曲、舞蹈和故事情節、話劇表演結合起來。可以說,是音樂劇把美國風格的爵士樂和與爵士樂配合得搖擺性很強的舞蹈成功地結合在一起。《俄克拉荷馬》、《西區故事》、《歌舞線上》(A chorus line)都是在百老匯相繼走紅的重要音樂劇劇目。此外在百老匯經年不衰的音樂劇有:《歌劇魅影》、《悲慘世界》、《西貢小姐》(Miss Saigon)、《貓》等。
自20世紀20年代起,百老匯名家輩出,經典佳作頻頻登台,商業操作生意興隆,持續鑄造數十年的輝煌。百老匯音樂劇發展史上,除科恩、格什溫兄弟等風雲人物外,在40、50年代有過密切合作的作曲家羅傑斯和劇作家哈默斯坦也為音樂劇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他倆合作的《俄克拉荷馬》於1943年3月在紐約聖詹姆斯劇院首演,獲得空前成功。劇中巧妙運用雙人舞、三人舞,與劇情和諧巧妙的結合,舞姿舞步做了民俗化、美國化的改革,以區別古典概念的芭蕾舞。《俄克拉荷馬》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成功實踐了多種要素的完美綜合。此後,羅傑斯和哈默斯坦又合作完成了《旋轉木馬》、《南太平洋》、《國王與我》。還有一部中國觀眾十分熟悉的音樂劇。這就是《音樂之聲》。這部音樂劇後來被搬上了銀幕,作品中的許多歌曲,可謂膾炙人口,流傳甚廣。
50、60年代是百老匯音樂劇的全盛時期,在強化歌唱、舞蹈、表演、劇情的有機綜合功能方面又作了一系列大膽革新。精湛的專業化創作技巧和美國作風的音樂舞蹈匯成渾然一體,將音樂劇的藝術品位和演員的多能性表演藝術提升到新的境界。1957年9月16日,由普林斯製作、伯恩斯坦作曲、勞倫茨編劇、桑岱姆作詞、羅賓斯導演的《西區故事》在百老匯首演,標志著音樂劇藝術最佳發展階段的開始。此劇1961年拍成電影,榮獲十項奧斯卡獎。作品從莎士比亞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獲得靈感,地點從維羅那古城變為現代曼哈頓西區,人物關系由原劇兩個世代宿怨的貴族家族移植為落後、貧窮的移民集聚地的兩個青年團伙爭奪地盤的惡斗,男女主人公托尼和瑪麗亞分屬一個群體,最後以悲劇告終。該劇融會復雜的爵士節奏和富於沖擊力的音響律動,歌曲音調著重深入揭示人物內心情感,將音樂完全置於劇情之中。雖為爵士流行風,卻不追求聽覺的效果,給了觀眾以細細咀嚼回味的餘地。劇中歌曲《瑪麗亞》、《今晚》、《阿美利加》等韻味十足,百聽不厭。
繼《西城故事》之後,百老匯陸續推出一些風格迥異的音樂劇,《吉卜賽》(1959)、《音樂之聲》(1959)、《卡米洛特》(1960)、《您好,多莉》(1963)、《屋頂上的小提琴》(1964)、《滑稽女郎》(1964)、《油脂仔》(1972)、《平步青雲》(1975)、《芝加哥》(1976)、《安妮》(1977)、《第42街》(1980),紅極90年代的《美女與野獸》、《獅子王》、《化身博士》《為你瘋狂》,21世紀顛覆之作《Q大道》(2003)、《摩門經》(2011)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不少作品從紐約到世界,從舞台到屏幕,展示了音樂劇這一獨特藝術品種的千姿百態。 自60年代起,倫敦西區的音樂劇創作表演正急起直追,不時發起向百老匯的沖鋒進軍,「音樂劇中心」百老匯受到嚴峻的和強烈的震撼。
倫敦西區音樂劇更多地受歌劇和輕歌劇的影響。英國音樂劇的發展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別突出的改進,這里的藝術形式的結合是把歌劇、輕歌劇的傳統以及音樂喜劇的傳統與爵士樂、踢踏舞和芭蕾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
1960年6月由巴特根據狄更斯的小說《孤星淚》(即《霧都孤兒》)編劇作詞作曲的《奧立弗》首演於倫敦。1963年進入百老匯舞台,榮獲兩項托尼獎。該劇沒有舞蹈場面,將創作重點放在戲劇表演、各種形式的演唱和舞檯布景的創新上,採用並行轉台展現維多利亞時代倫敦社會圖景,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故事發生的特定環境,對奧立弗的悲慘命運給予深深的同情。
也正是在60年代,倫敦劇壇升起了一顆作曲新星,那就是安德魯·洛依德·韋伯。他具有扎實的古典音樂根基,擅長於鋼琴、小提琴等樂器演奏,對新潮流行音樂和音樂劇情有獨鍾。1967年他與詞作家蒂姆·萊斯合作《約瑟夫的神奇綵衣》,此劇1981年在百老匯連演800多場,1982年獲包括音樂在內的托尼獎多項提名。1971年10月他們合作的搖滾音樂劇《耶穌基督萬世巨星》在百老匯首演,此劇取材於聖經故事靈感來自於霍爾本的油畫《墓中死基督》,通過對以基督與猶大為中心的復雜人物關系折射當代社會普遍的人性命題,寓以深刻的哲理意味。1978年6月他們的又一部搖滾音樂劇《艾維塔》在倫敦隆重上演,故事取材於阿根廷前總統庇隆第二任夫人艾維塔的生活事跡翌年9月在百老匯連演1560多場,榮獲7項托尼獎和紐約戲劇評論界最佳音樂獎。以上兩部搖滾音樂劇為了使觀眾深入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調動了旁白演唱的形式,《艾維塔》中演唱的搖滾歌曲《如此一個競技場》、《金錢滾滾來》有力地推動著情節發展,而且又十分動聽。這部音樂劇中還有一首並非搖滾的主題歌《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以其楚楚動人的旋律而風靡全世界。他的驚世巨作《貓》1981年5月在倫敦首演轟動了百老匯。此後又創作了以舞蹈精彩絕倫而著稱的《星光快車》、《歌劇魅影》和90年代榮獲8項托尼獎的《日落大道》等傳世名劇。
在風格上,韋伯創作的音樂劇偏重音樂,舞蹈相對較少;在製作上,英國音樂劇著名製作人卡麥隆·麥金托什非常注重把舞台上的各種技術——布景、服裝、燈光等與其他手段結合起來。很快百老匯感到了來自倫敦西區的巨大壓力和挑戰。
20世紀80、90年代稱雄世界音樂劇壇的倫敦西區,除了韋伯,還有作曲家勛伯格(1944~)和著名製作人卡麥隆·麥金托什(1946— )。他們的配合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麥金托什是一位聰明的藝術經營者,用高質量藝術作品贏得千千萬萬的觀眾。他與韋伯合作的《貓》、《歌劇院的幽靈》,與勛伯格合作的《悲慘世界》、《西貢小姐》,以及重新製作的許多經典劇目都為世人所矚目。
倫敦西區的著名音樂劇包括《鍾樓怪人》《悲慘世界》、《西貢小姐》(1991年才移師紐約的百老匯)、《貓》、《劇院魅影》(後來移師紐約百老匯)等等。此外,似乎所有的音樂劇從倫敦搬到百老匯都能獲得成功,比如《象棋》、《男朋友》、《奧利弗》、《可愛的戰爭》、《查里姑娘》等等,無不如此。 其他英語國家創作的音樂劇,在百老匯和倫敦西區通常能得到較好的認同,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等國家創作的音樂劇。
廣受歡迎的歐洲大陸國家所創作的音樂劇,包括如德國創作的《Elixier》,《路德維希二世》,奧地利的《吸血鬼之舞》、《伊麗莎白》、《莫扎特》、《麗貝卡》,捷克的《吸血鬼德古拉》,法國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羅密歐與朱麗葉》、《小王子》等等。
日本用游戲,動漫故事創作的本土化音樂劇,例如《魔女宅急送》、《網球王子》、《美少女戰士》、《櫻花大戰》等,也獲得長期公演。
在其他國家包括韓國、荷蘭、義大利、瑞典、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俄羅斯、土耳其、中國等等,音樂劇也在逐步發展中。其中,張學友主演的音樂劇《雪狼湖》在亞太地區深受歡迎,產生巨大影響。

C. 音樂劇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1.百老匯音樂劇

像「好萊塢」與美國電影的關系一樣,一提起「百老匯」人們便會很自然地想到美國戲劇。「百老匯」是紐約市曼哈頓區的一條大街的名稱。在這條大街的中段一直是美國商業性戲劇娛樂的中心,因此「百老匯」就成為美國戲劇活動的代名詞了。百老匯曾經有非常輝煌的歷史,這是與美國商業音樂劇的歷史密切相聯系的。百老匯音樂劇(Broadway Musicals)的前身是黑人游藝表演、滑稽劇、歌舞雜劇等,比較多地受爵士樂、搖擺樂的影響,其舞蹈有獨創的百老匯風格。1904年,比特爾·瓊斯明確了音樂劇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劇目是1927年的《演出船》,它綜合地把歌曲、舞蹈和故事情節、話劇表演結合起來。可以說,是音樂劇把美國風格的爵士樂和與爵士樂配合得搖擺性很強的舞蹈成功地結合在一起。《俄克拉荷馬》、《西區故事》、《平步青雲》都是在百老匯相繼走紅的重要音樂劇目。此外在百老匯經年不衰的音樂劇有:《歌劇院幽靈》、《悲慘世界》、《西貢小姐》、《美女與野獸》等。

2.黑人音樂劇

音樂劇表現手段從以歐洲為主移向以美國為主,就是因為黑人的襤褸時代爵士樂、靈魂音樂、游吟和憂傷藍調的流行。再後來的搖擺樂也有強烈的黑人音樂背景。著名的黑人音樂劇包括《演出船》、《波吉和貝絲》、《天空小屋》、《聖路易斯的女人》、《花之房》(1954年)、《牙買加》等等。

3.倫敦西區音樂劇

倫敦西區音樂劇更多地受歌劇和輕歌劇的影響。英國音樂劇的發展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別突出的改進,這里的藝術形式的結合是把歌劇、輕歌劇的傳統以及音樂喜劇的傳統與爵士樂、踢踏舞和芭蕾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20世紀70年代,英國出現了兩位音樂劇創作巨匠:安德魯·洛依德·韋伯和蒂姆·萊斯,隨即英國音樂劇就出現藝術上的轉折。在風格上,韋伯創作的音樂劇偏重音樂,舞蹈相對較少;在製作上,英國音樂劇著名製作人卡麥隆·麥金托什非常注重把舞台上的各種技術——布景、服裝、燈光等與其他手段結合起來。很快百老匯感到了來自倫敦西區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倫敦西區的著名音樂劇包括《悲慘世界》、《西貢小姐》(1991年才移師紐約的百老匯)、《貓》、《歌劇院的幽靈》(後來移師紐約百老匯)等等。此外,似乎所有的音樂劇從倫敦搬到百老匯都能獲得成功,比如《象棋》、《男朋友》、《奧利弗》、《可愛的戰爭》、《查里姑娘》等等,無不如此。

西方音樂劇

音樂劇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的輕歌劇、喜劇和黑人劇。

初期的音樂劇並沒有固定劇本,甚至包含了雜技、馬戲等等元素。自從1927年演藝船(畫舫璇宮)開始著重文本之後,音樂劇開始踏入它的黃金歲月。這時期的音樂劇多宣揚樂觀思想,並經常以大團圓的喜劇結局。直至1960年代搖滾樂和電視普及之前,音樂劇一直是最受美國人歡迎的娛樂和演藝形式。1980年代以後,英國倫敦西區的音樂劇演出蓬勃,已經追上百老匯的盛況。後來甚至出現法文的音樂劇,如悲慘世界(後改編為英文版,曾在百老匯演出)、星夢、鍾樓怪人、羅密歐與茱麗葉、小王子等等。以及德語音樂劇,如伊麗莎白、吸血鬼之舞、麗貝卡,魯道夫等。

而隨著英國和美國的音樂劇經常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音樂劇也開始在日本、韓國、中國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地區流行。參見亞洲的音樂劇。

D. 戲劇的分類(比如話劇,舞台劇之類)

按照表現形式,常見的有話劇、歌劇、戲曲、舞劇、音樂劇。

1、話劇

話劇指以對話方式為主的戲劇形式,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來到中國。話劇主要敘述手段為演員在台上無伴奏的對白或獨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樂、歌唱等。話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劇本創作、導演、表演、舞美、燈光、評論缺一不可。

2、歌劇

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歌劇在17世紀,即1600年前後才出現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戲劇的所需一樣,都要憑借劇場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戲服以及表演等。

5、音樂劇

音樂劇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通過歌曲、台詞、音樂、肢體動作等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出來。

雖然音樂劇和歌劇、舞劇、話劇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處,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歌曲、對白、肢體動作、表演等等因素給予同樣的重視。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

E. 音樂劇和舞台劇的區別是什麼

1、兩者的定義不同

舞台劇,可以定義為呈現於舞台的戲劇藝術。舞台劇按內容可以分為喜劇、悲劇和正劇。

音樂劇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一種舞台藝術形式,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通過歌曲、台詞、音樂、肢體動作等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出來。

2、兩者的特徵不同

音樂劇的長度並沒有固定標准,但大多數音樂劇的長度都介乎兩小時至三小時之間。通常分為兩幕,間以中場休息。如果將歌曲的重復和背景音樂計算在內,一出完整的音樂劇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在戲劇表達的形式上,音樂劇是屬於表現主義的。

舞台劇的劇情可以原創也可以根據小說、動漫、電視劇、電影等改編而來。舞台劇基本上採用「演唱+舞蹈+對白」這樣的形式,再加上是現場演出,所以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另外還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音樂、劇本、造型、舞台設計、燈光等專業技能,所以一台成功的舞台劇所具備的條件是很苛刻的。

3、兩者的分類不同

音樂劇是由百老匯、黑人、倫敦西區、世界音樂劇等組成。

舞台劇是由歌劇、舞劇、話劇、啞劇、詩劇、偶發劇、木偶劇等組成。

F. 為什麼認為音樂劇是現代表演藝術

自19世紀中期英國出現了音樂劇(Musical
theater)之後,在西方社會音樂劇就以它獨特的視、聽感覺的完美結合與其強烈的時代氣息的娛樂性,深受觀眾的喜愛並逐漸形成了一種較為主流的大眾文化現象。音樂劇自發端和發展以來,可謂是在世界近現代戲劇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音樂劇在它走過一百多年的歷程之後,開始進入我國觀眾的視野,為人們所接受並喜愛。這是受國際上當代藝術表現形態的多元化、國際化、綜合性之要求的影響。音樂劇是一朵耀眼奪目的、現代舞台戲劇表演的奇葩,隨著世界文化藝術的發展與交流,它正以其它藝術形式所不能比擬的自身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觀眾。為了使更多喜愛音樂劇的觀眾了解音樂劇,筆者擬從音樂劇的藝術特徵、審美理念、創作理念、結構的多樣化和高度的綜合性等方面進行剖析,以便大家能從本質上更進一步地認識它,繼而在欣賞時更好的感受它。

西方社會認為:音樂劇發端於歐洲的浪漫派輕歌劇,誕生在英國的小劇場,發展壯大於美國的百老匯。音樂劇是歐洲工業文明的文化產物,是先進技術革命成果與舞台藝術的自然結合,它是社會學科走向綜合性、多元化表現在舞台藝術上的必然結果。那麼,究竟什麼是音樂劇呢?要想有個確切的定義,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縱觀世界各國、各時期的音樂劇,它大多沒有固定的模式,它的風格各異,它的構成幾乎囊括了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藝術品種。從音樂劇的形態表現手法與風格等方面來看,它確實存在「多元化」的豐富體系,但這個「多」並不妨礙它遵循自己的審美理念、形成自己當代時尚藝術的特點。音樂劇「藝術時尚化」的審美理念,也決定了它成為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舞台表演藝術。它關注時下人們的欣賞動機和審美趣味;它追隨時尚並引領時尚;它在實現藝術「時尚化」的同時,努力實現著時尚「藝術化」。從總體上講,音樂劇的藝術特徵主要來自戲劇內容、音樂演唱、舞台表演、舞美製作這四個方面。換言之,音樂劇是一種以歌唱和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來展現戲劇內容的綜合性且時尚化的表演形式。

一、戲劇內容為核心

既然是音樂劇,就是要體現出戲劇的本質,它首先要以「劇」為本,歌唱、舞蹈、舞美都應為劇而存。只有反映出健康向上的主題思想、生動的情節事件、鮮明的人物形象、激烈的矛盾沖突,故事才完整,內容才能引起人們的興趣,這是音樂劇賴以生存並得以發展的重要基礎。因為,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沖突是戲劇的靈魂,戲劇中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正是聯系各個人物成為一體的紐帶。音樂劇的創作理念是「以綜合的藝術形式和方法將復雜的故事簡單化、理想化。」所以,音樂劇的取材、結構和人物刻畫都要求高度概括、凝練和集中。從內容上講,音樂劇十分關注人的命運、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情感,它追求人類理想生活,從來都有一種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相伴隨,從來都有一種幽默情懷、瀟灑心態運化其中,它始終充溢著熱烈的青春氣息和活潑的生命力。
以世界著名的四大音樂劇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它體現出的戲劇本色以及博大的人文精神與愛的永恆主題。《貓》劇是在倡導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與理念,這種理念可以在生活中對應人類。貓的伶俐、乖張、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如此新奇地吸引著人們,在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靈身上,在它們夢幻般的生活中,人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自我。《貓》劇,很好地引發了觀眾對「貓」的哲學思考。《歌劇魅影》講述了19世紀發生在巴黎歌劇院的一個神秘而凄美的愛情故事,通過美麗漂亮的女演員、神秘詭異的老師、英俊富有的子爵三人交織、互動與撞擊的戲劇矛盾的描寫,展示出任何一個時代人類都最為關注的重大命題――人性。那帶有恐怖懸疑色彩的愛情主題與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那驚險刺激的情節與場景都迎合了當下觀眾的喜好和觀賞心理,不愧是一部生動感人、催人淚下的悲劇代表作。至於《悲慘世界》,雨果本人「心靈比大海更寬廣」這句名言可作為對該劇所反映內容的最好註解。該劇以愛與美的理想與人性本能之間的沖突形成了強烈的戲劇張力,在「偷竊犯」、警察和牧師這些不同性格特徵人物之間展示了人性的光芒與美麗。《西貢小姐》是一部反戰劇,它將反思的目光鎖定在全人類的立場上,它無情地批判和抨擊了戰爭在善良人的身心上造成的嚴酷傷害以及對戰後幾代人釀就的悲劇命運。正是這個深刻的主題獲得了全世界的廣泛認同與強烈共鳴。從上述四例可見,經典音樂劇都具有一個深刻的主題,一個嚴謹的戲劇結構,都具有激發人們情感的特點,這就是優秀音樂劇得以產生巨大影響的最基本要素。

二、音樂演唱為主體

既然是音樂劇,音樂應當是最主要的表現手段。顧名思義,沒有音樂也就不成其為音樂劇了。音樂劇中的音樂不同於其它音樂類別,它必須具有戲劇性與舞蹈性,它必須要把戲劇構思體現為鮮明的音樂形象,並為舞蹈提供內在的感情形象、動態性的節奏,能夠塑造個性化的人物。音樂劇中的音樂常常綜合了多種形式、風格,它不受任何音樂品種的約束,音樂素材變化發展的多樣性使其音樂語言極為豐富。它既有古典音樂,又有搖滾、爵士等現代流行音樂;它既有交響樂下的美聲詠嘆調,又有電聲樂隊中通俗時尚的旋律。為了更好地表現劇情、表現豐富的聲音層次,音樂劇都會將不同的演唱形式:獨唱、重唱與合唱進行合理的安排,充分發揮其獨特作用。毫無疑問,音樂劇最讓人難忘的則是其中的音樂唱段。
比如:《貓》劇中「魅力貓」演唱的「回憶Memory」,它是純粹意義上的獨唱,在劇中出現過四次,只有在第二幕是最完整的呈現,這傷感的情調和動人的旋律唱出了一個青春紅顏不再的「女人」經歷了各種艱難遭遇和人生痛苦並渴望親人和回家的心境。這首感人至深的主題曲早已成為了《貓》劇的代表和象徵,它以14種語言、42個版本、總銷量超過200多萬張,在全球備受人們喜愛。《歌劇魅影》中的「夜之旋律The
music of the Night」、「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該劇最著名的兩首歌曲,自1985年上演以來至今廣為流傳。值得一提的是:主角扮演者莎拉・布萊曼美妙絕倫的聲音、精彩細膩的演繹為該劇增添了許多光彩。同時,該劇也成就了這位既不是美聲唱法,也不是流行唱法,而是兩者兼備的與音樂劇十分吻合的、風味獨特的「美通」歌唱家,並因該劇而一躍成為國際歌壇的巨星。還有《巴黎聖母院》中的「吉普賽女郎Bohemia
girl」、「心痛欲裂Heartbreak」;《日落大道》中的「只需一眼 With one
look」;《艾維塔》中的「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Don』t cry of me
Argentina」等等。這些歌曲撼人心魄、膾炙人口,隨著音樂劇的不斷上演與現代傳媒的進入,很快就風靡世界並成為全球最流行的音樂劇歌曲,即使那些沒看過此劇的人聽到它之後,也會產生一睹為快的期待感。音樂劇中音樂唱段的呈現,是整個藝術形成創作中相當重要的關鍵部分。試問,哪一部音樂劇沒有幾段突出的、通俗的、大眾化的、動聽上口的、讓人聽後難忘的音樂唱段,這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定式,這也是音樂劇創作的一種追求。可見,音樂唱段是音樂劇中的重中之重。

三、舞蹈表演為特色

在音樂劇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優秀的作品倍受觀眾喜愛與美侖美奐的舞蹈息息相關。無論是英國倫敦西區還是美國紐約百老匯,可以說在使音樂劇從歌舞雜耍、滑稽表演的娛樂品成為一種高級綜合的表演藝術時,舞蹈在其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音樂劇和舞蹈的緣分,一直就得到觀眾的認同。舞蹈是音樂劇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承擔著劇中抒情、敘事的獨特功能,是推動劇情發展與音樂聯袂必不可少的表現形式。音樂劇中的舞蹈能使音樂獲得某種視覺印象並給音樂做出可見的解釋,從而使音樂旋律的深邃內涵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恰到好處的形成了視覺與聽覺的相互補充,使音樂、舞蹈這兩門不同的藝術達到水乳交融的最高境界,以至獲取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另外,音樂劇中的舞蹈可以使戲劇表演「輕松幽默」起來,輕松幽默地演戲原本就是音樂劇的文化品格之一。難怪有人說:舞蹈是現代舞台氣氛最好的「渲染者」,它所傳達給觀眾的視覺美感、營造出的場內氣氛是任何一門藝術都不能替代的。音樂劇中的舞蹈創作,具有「擷英」、「集萃」之特徵,它從不講究什麼傳統規則和模式,而所注重的只是演出效果。這里既有凝重華麗的芭蕾舞,又有輕松活潑的踢踏舞,還有充滿動感的爵士舞和雋永飄逸的現代舞等等,編導根據劇情是怎麼好看怎麼編舞,沒有任何條條框框,不拘一格,兼收並蓄,為已所用。

如《貓》劇的編導,就利用不同的舞蹈表演來展示不同性格、特徵的「人物」貓。「純白貓」開場跳的經典芭蕾,動作舒展大方,表現出晚輩純真的天性和對家族的依戀;「魔術貓」則以帶有爵士舞特點的芭蕾超高技術的大跳,讓觀眾在領略他魔力的同時又從舞技中體會到愉悅;「小偷貓」滑稽的雙人舞和「搖滾貓」狂放不羈的搖滾風格等都令人目不暇接,贊嘆不已。再如《巴黎聖母院》,當愛斯米拉達一出場唱起「吉普賽女郎」時,在她身旁的舞者就跳起狂熱歡快的弗拉門戈舞蹈,此時舞蹈出現比她的演唱更能讓觀眾直接感受到她內心奔放的情緒;而當菲比斯演唱「心痛欲裂」時,他身邊四位男舞者的背影舞蹈,又讓人領略到他黑暗的內心和痛苦的抉擇。還有,百看不厭的百老匯音樂劇《42街》的舞蹈編排更是別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演出時大幕升起幾十厘米,在節奏強勁的音樂中,上百隻鮮艷的舞鞋使地板咔咔作響,隨著幕布徐徐上升,舞動著的長腿、飛揚著的裙擺、花樣繁多的腳步盡顯無遺,此段美式踢踏舞可謂是該劇表演的最大亮點。不能不提的是:音樂劇迷們津津樂道的《西區故事》,它一開場幾個小混混逛大街的「街舞」,著實令看慣美女玉腿的觀眾震撼不已,這段「街頭游盪」的舞蹈,不僅表現了真實的環境、充滿了社會生活氣息,同時對劇中人物性格的刻畫以及劇情的鋪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看來,只有充分融入了戲劇的舞蹈才能成為優秀的音樂劇舞蹈。音樂劇中的舞蹈如此精彩、恰如其分、自然自得,歸根結底還在於舞蹈與音樂之間那割捨不斷的「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的密切關系;在於音樂帶給編導的豐富想像力和創作靈感;在於編導以劇為本用音樂形象思維進行的精心設計。毋庸置疑,音樂劇中舞蹈與音樂的互動始終充盈著活潑無窮的變數。

四、舞美製作為時尚

音樂劇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舞台表演藝術,其中舞美製作的因素功不可沒。音樂劇不是單一的藝術品,因此,在創作中的全局意識、整體觀念尤為重要。即使有了好的劇本、成功的音樂及優秀的舞蹈,如果沒有舞美製作的加盟或是不講究舞美的設計與製作,那麼,所演出的音樂劇註定會是「蒼白無力」的。舞台的燈光、布景、服裝、化妝、道具、音響等統稱為舞台美術,簡稱「舞美」,它們是音樂劇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舞美的作用是:模擬和再現特定的客觀事物形象,營造舞台表演的時空,提供演出規定的場景,促進劇情的發展與完成。舞台上,除了演員的演唱、舞蹈表演與樂隊的演奏外,所有的聽覺、視覺效果都歸於舞美製作的范疇。從當今音樂劇華麗精美的舞台來看,舞美製作確實體現出高科技美學觀的一次變革,進而使之更具有觀眾所追求的時尚性。
如上世紀80年代最賣座的《歌劇魅影》,它浩大的布景,200多套的奢華服裝、金碧輝煌的浮雕、兩座高高聳立的塔樓以及地下湖泊蜿蜒遊走的木舟與漂浮的上百支蠟燭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構成了劇情所需要的那個場景。該劇幾乎每五分鍾換場景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盛大華麗。特別是當女主人與情人漫步時無意走進她老師的居所時的兩個場景,那大手筆的舞美製作令觀眾深感震撼。情侶倆沉浸在愛的海洋中,則是通過一隻船行駛在朦朧的雲霧中來表現,整個舞台宛若一個虛幻縹緲的世界;而老師牢籠般的居所,則用巨大的鐵柵來展現,透著陰森、冷暗與世隔絕的氛圍。兩個不同的場景,恰到好處地模擬、再現了劇中特定的環境,正是這環境的成功創造和藝術處理,為該劇人物塑造、情節描述增添了許多色彩,同時,也使觀眾能沉浸在這特定的氣氛之中感受著舞美製作的藝術魅力。還有,《貓》劇的舞美製作讓人拍案叫絕,為了建造一個貓的樂園,設計者對劇場進行了改造,使之變成了可旋轉的三面舞台,甚至布景與前台部分已延伸到觀眾席中,很好地擴展了表演空間,拉近觀眾與演員的距離。貓表演的舞台被定位在城市垃圾堆旁,根據貓的比例將人類生活廢品放大了三倍呈現在舞台上,這里有丟棄的鞋子、杯子、帽子、牙膏皮、輪胎、沙發、舊家電等,再加上聲、光、電的高科技手段的運用,使觀眾彷彿置身於一個若大垃圾場中,光怪陸離的舞台創造了夢幻般的效果,產生出了強烈的視、聽沖擊力。特別是在「人物」貓的形象設計上,設計者的想像力發揮到了極至,全劇36隻不同的貓,服裝顏色、花紋、皮毛都甚為講究,每隻貓的臉譜化妝衣著打扮都力求與角色身份性格特徵相吻合,完美誇張的舞美製作使這些形態迥異的貓栩栩如生。從上述兩例可以得出:舞美製作的立意和所達到的效果都是與劇情內容、形象烘托、情感表達相統一的,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它在劇中的張力,從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此可見,舞美製作也是一門獨立的、極具創造力的藝術,它對劇目的成功與否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戲劇內容、音樂演唱、舞蹈表演、舞美製作這四者構成了音樂劇的藝術特徵,從而也形成了音樂劇的基本藝術風格。無論是從實踐中還是從理論上講,這四者在音樂劇中已化合為一個藝術整合體,它們原有的特性不是簡單相加或隨意混合,而是整合中相互滲透,使各自都有了質的、「音樂劇」化的異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正是有了這四者的整合,才使得音樂劇具有兼容性大、創造性強、涵蓋面廣的特點並成為當今國際舞台上的最為時尚、最受觀眾喜愛的表演藝術。

G. 美,英,法音樂劇在形式上的差異

美國音樂劇:美國音樂劇則是早期移民帶來的歐洲、非洲文明與美洲文化相結合的果實在美國復雜的社會形態中繁殖出的新「混血兒」藝術,美國短暫的歷史也是音樂劇這種新藝術形式的發展史。

英國音樂劇雖為美國之師,但美國音樂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近些年,推陳出新的音樂劇作品反映了美國人強烈的求新欲,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東方元素為美國音樂劇匯入了新的生命力。

英國音樂劇:是老牌的、有著濃厚民族文化的資本主義國家。藝術門類中以戲劇最為突出,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莫里哀、易卜生等當之無愧是英國文壇的驕傲。

其戲劇生動地表現當時的社會生活以及政治背景。倫敦西區音樂劇似在其傳統輕歌劇、音樂喜劇基礎上一定比例地與現代爵士、搖滾、芭蕾等元素融合。

法國音樂劇:英美都是復合結構前後呼應,法劇更像演唱會。法國音樂劇舞美十分華麗,還有法劇的音樂,絕大部分都是搖滾風,而劇情大多都是愛情。

另外,法劇不同於英美,它是先出專輯再出完整的一部劇,於是重點更多放在了歌上,劇情比較放飛。

(7)音樂劇類型按表演形式擴展閱讀:

音樂劇與歌劇比較:

和歌劇的區別是,音樂劇經常運用一些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樂器編制。

在音樂劇裡面可以容許出現沒有音樂伴奏的對白,而音樂劇裡面亦沒有運用歌劇的一些傳統,例如沒有了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區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聲唱法。

但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分界線仍然有不少學者爭議,例如格什溫(Gershwin)作曲的《波吉與貝絲》就曾同時被人稱作歌劇,民謠歌劇和音樂劇。一些音樂劇如《悲慘世界》是從頭到尾都有音樂伴奏,而一些輕歌劇如《卡門》卻有對白。

H. 歌劇以何種形式表演

歌劇

歌劇的一般特點:以音樂為主要表現手段,其中,以聲樂演唱為主。歌劇演員必須具備歌唱與表演的藝術才能,根據劇本與作曲家所譜寫的唱段來塑造特定的人物形象。器樂除擔負聲樂伴奏外,還起著刻畫人物性格,揭示劇情和發展戲劇矛盾沖突,烘托環境氣氛的重要作用。器樂部分由管弦樂隊演奏。歌劇中的音樂布局因不同的時代、民族、體裁樣式、作曲家創作個性和創作方法而異。聲樂部分一般包括獨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器樂部分,在全劇開幕時有序曲,幕間有幕間曲。歌劇的音樂結構方法多樣,可以由相對獨立的音樂片斷連接而成,也可以是連續不斷、統一發展的整體結構。

歌劇中的重要聲樂樣式有:詠嘆調,是歌劇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以抒發人物內心思想感情,旋律性強,優美動聽,強調聲樂演唱技巧,常安排在劇情發展的關鍵時刻。宣敘調,亦稱朗誦調,是一種速度自由,伴奏簡單,建立在語言音調基礎上的吟誦性獨唱曲,用以代替對白。重唱,常出現於敘事或強烈矛盾沖突的情景之中,用以刻畫人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狀態。合唱,一般為劇中群眾角色所唱的聲樂曲,用於群眾場面。

音樂劇是由音樂、舞蹈、表演(特別是話劇表演)等各種藝術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為了表現舞台故事而創作的有關音樂,常常綜合了多種形式、多種風格,特別是常常把歌劇、輕歌劇和爵士樂整合為一個有機體。它是由喜歌劇及輕歌劇(或稱「小歌劇」)演變而成的。早期稱作「音樂喜劇」,後來簡稱為「音樂劇」,是19世紀末起源於英國的一種歌劇體裁,是由對白和歌唱相結合而演出的戲劇形式。音樂劇熔戲劇、音樂、歌舞等於一爐,富於幽默情趣和喜劇色彩。它的音樂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眾的歡迎。

閱讀全文

與音樂劇類型按表演形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