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學院 > 世界音樂劇四大名劇是哪四部

世界音樂劇四大名劇是哪四部

發布時間:2021-01-22 08:58:39

① 百老匯四大經典音樂劇是哪四個

在百老匯歷史上,《貓》、《歌劇院魅影》、《悲慘世界》、《西貢小姐》被稱為「四大經典音樂劇」。

② 四大經典音樂劇分別是什麼請詳細介紹一下

1《貓》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勞伊德"韋伯的撼世傑作,該劇無與倫比地囊括了1983年百老匯的七項托尼獎,並包攬了倫敦紐約所有戲劇大獎。該劇曾被授予「世紀音樂劇」的稱號,自1981年倫敦首演以來,其間在美、日、法、德等國公演,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往往一票難求,至今仍是紐約百老匯及倫敦最賣座的音樂劇。源於此劇的經典情歌《回憶》( M emory)早已家喻戶曉,堪稱音樂劇史上的一部不朽名曲

2〈歌劇魅影〉

安德魯·洛依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1994年韋伯名列《戲劇周刊》雜志編寫的美國戲劇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榜首。在美國和英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時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幾個巡迴演出團在各大城市演出韋伯的音樂劇。
他為其父寫的"安魂曲"和他的"變奏曲"合起來製成的專輯成為銷量最大的專輯,以及後來的"首演集"專輯成為三倍白金輯(即銷量超過六萬百萬套)。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薩拉-布萊特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1996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創作會歌"生命之友"。韋伯是改寫音樂劇歷史的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附:韋伯經典音樂劇:《貓》、《艾薇塔》、《歌劇魅影》

劇情簡介:
《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韋伯的經典之作,四大音樂劇之首,被奉為音樂劇的代表。改編於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說《Le Fantom De L'opera》。它在當時其實並不是很有名的小說,但是在二十年代,它卻成為無聲電影和早期恐怖電影的寵兒。即使是中國,解放前也有一部《夜半歌聲》是根據此書改編的,可見其影響力之大。本來是一個可怕的故事,韋伯卻把Phantom寫成了一個有知識有靈魂的,優秀的建築師、作曲家、魔術師,他的悲劇是愛上了美麗的Christine。與之前的導演相比,韋伯筆下的Phantom多情、邪氣、才華橫溢又專一,生活在黑暗的另一個世界。
在音樂劇里的Christine既深愛著Raoul,但也被才華橫溢的Phantom,以及他所代表的黑暗與神秘,所吸引。這樣華麗刺激的戀情,也許是所有女人的幻想。古老的巴黎歌劇院下面,深得不知多少尺的地底,漆黑水面上的小船,船頭上站著的黑披風白面具的神秘客,恐懼和渴望,刺激又浪漫.
《Phantom of the Opera》這首歌了。莎拉.布萊曼的高音和克勞福德華美的中音完美結合,歌者激情澎湃,聽者波濤洶涌,營造了陰森緊張氣氛。另一首是男聲獨唱《the music of the night》也很經典,克勞福德用低緩的聲音慢慢地傾訴著戀愛時心理改變,溫柔細膩,傷感期待。

3〈悲慘世界〉

改編自雨果同名文學巨著的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始作俑者—法國人阿蘭·鮑伯利和米歇爾·勛伯格,都曾是音樂劇的狂熱歌迷。1971年,兩人在紐約觀看了韋伯的音樂劇《萬世巨星》,由此萌發出創作一部史詩風格的音樂劇的想法。兩人從韋伯的經典音樂劇《萬世巨星》和《艾維塔》中汲取了相當多的靈感,令其既有史詩般的壯麗,又不乏流行文化的精華。1978年,鮑伯利和勛伯格在巴黎「奇跡般地」完成了這項宏偉的工程。

1980年秋,長達兩個小時的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巴黎體育館首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竟然被硬插在了拳擊和馬戲表演之間,並在上演後的第十六周便被迫收場。哀嘆之餘,曾經把《貓》成功包裝上音樂劇舞台的英國著名演出製作人麥金托什找到了鮑伯利和勛伯格,下決心要把《悲慘世界》搬到「世界歌舞之都」—百老匯。三人一拍即合,6年後,重新包裝後的《悲慘世界》落戶百老匯,並正式踏上了國際舞台。

作為一部大型音樂劇,《悲慘世界》聘用的演員總數為421人,幕後的員工更高達1633人。該劇之所以能連演16年而不衰,除了故事和主題的歷久彌新、真切感人外,演員的專業、音樂的動人以及場景的變換等,也都是引人入勝的原因。例如主角冉·阿讓在大戰前夕祈禱上蒼保佑養女珂賽特的愛人馬呂斯的獨唱《讓我死,讓他活》,其神情之懇切、旋律之優美,令人過耳難忘;再者,《悲慘世界》的編導破天荒地利用大型轉台,將革命青年和巴黎市民共同堆砌的「戰壕」逼真地呈現出來,加上慷慨赴沙場的激昂軍樂和充滿火葯味的槍聲、爆炸聲,令觀眾如身歷其境,達到了比電影還要真實的震撼體驗。

4〈西貢小姐〉

1989年製作的類似《蝴蝶夫人》故事的音樂劇。故事發生在越南戰爭中,講述了一個美國兵和痴情的越南舞女的戀情故事。

曲作家 Claude-Michel Schonberg 和詞作家 Alain Boublil 在是看到一張照片之後得到的靈感。照片上是一個越南女孩正要登上從胡志明市飛往美國的飛機,去見她從未謀面的曾經在越南當兵的父親。女孩的母親握著她的手,知道她一去就再也見不到她了。Schonberg 和 Boublil 覺得母親的沉默和女孩的淚水表現了由戰爭摧毀的相愛的人們的生活。

③ 世界四大音樂劇都是哪些

《貓》、《西貢小姐》、《劇院魅影》、《悲慘世界》並稱世界四大音樂劇。內其中,容《貓》是一部童話式的作品;《西貢小姐》是一部女性為主的愛情悲劇;《劇院魅影》以美聲唱法為主,是「歌劇-輕歌劇-音樂劇」過渡的典範;《悲慘世界》代表著文學巨著改變音樂劇的典範。

④ 著名的四大音樂劇是什麼

還有什麼種類呢? 1《貓》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勞伊德"韋伯的撼《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韋伯的經典之作,四大音樂劇之首,被

⑤ 音樂劇的四大要素是什麼

音樂劇四大要素即舞蹈、音樂、戲劇和舞台美術。
音樂劇是一門融合了戲劇、音樂、舞蹈、舞台藝術等表演形式為一體 的綜合性藝術,以其令人陶醉的流行音樂元素,扣人心弦的戲劇故事,吸 引眾人眼球的舞台藝術效果, 以其不可阻擋之勢征服了和征服著越來越多 的音樂愛好者。美國著名音樂劇作家奧斯卡.小哈默斯坦曾給音樂劇下了 這樣一個定義: 「它是你能想像到的任何一種形式。 」從音樂劇的四大要素 來看,音樂劇是以戲劇為基石,以音樂為靈魂,以舞蹈為重要表現手段, 講舞台美術融為一體講述故事、 刻畫人物、 傳達概念的表演藝術娛樂產品。 改編自法國文學巨匠雨果同名小說的音樂劇《悲慘世界》誕生於 1978 年的法國, 首演於 1980 年。 1985 年被改成英文版登上倫敦舞台。 1987 年亮相美國百老匯。乃當今音樂劇界"四大名劇"之一。 提起法國著名文學大師維克托· 雨果的名字,中國人並不陌生。 用他的 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改編的同名影視及芭蕾舞劇,就有 、 幾種版本在我國放映或公演過。他這兩部小說的中譯本,以及戲劇《歐那 尼》《笑面人》,詩集《懲罰集》,也為我國文學、戲劇愛好者所熟悉。

⑥ 世界十大經典音樂劇是什麼啊

只知四大音樂劇
1《貓》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勞伊德"韋伯的撼世傑作,該劇無與倫比地囊括了1983年百老匯的七項托尼獎,並包攬了倫敦紐約所有戲劇大獎。該劇曾被授予「世紀音樂劇」的稱號,自1981年倫敦首演以來,其間在美、日、法、德等國公演,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往往一票難求,至今仍是紐約百老匯及倫敦最賣座的音樂劇。源於此劇的經典情歌《回憶》( M emory)早已家喻戶曉,堪稱音樂劇史上的一部不朽名曲

2〈歌劇魅影〉

安德魯·洛依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1994年韋伯名列《戲劇周刊》雜志編寫的美國戲劇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榜首。在美國和英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時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幾個巡迴演出團在各大城市演出韋伯的音樂劇。
他為其父寫的"安魂曲"和他的"變奏曲"合起來製成的專輯成為銷量最大的專輯,以及後來的"首演集"專輯成為三倍白金輯(即銷量超過六萬百萬套)。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薩拉-布萊特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1996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創作會歌"生命之友"。韋伯是改寫音樂劇歷史的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附:韋伯經典音樂劇:《貓》、《艾薇塔》、《歌劇魅影》

劇情簡介:
《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韋伯的經典之作,四大音樂劇之首,被奉為音樂劇的代表。改編於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說《Le Fantom De L'opera》。它在當時其實並不是很有名的小說,但是在二十年代,它卻成為無聲電影和早期恐怖電影的寵兒。即使是中國,解放前也有一部《夜半歌聲》是根據此書改編的,可見其影響力之大。本來是一個可怕的故事,韋伯卻把Phantom寫成了一個有知識有靈魂的,優秀的建築師、作曲家、魔術師,他的悲劇是愛上了美麗的Christine。與之前的導演相比,韋伯筆下的Phantom多情、邪氣、才華橫溢又專一,生活在黑暗的另一個世界。
在音樂劇里的Christine既深愛著Raoul,但也被才華橫溢的Phantom,以及他所代表的黑暗與神秘,所吸引。這樣華麗刺激的戀情,也許是所有女人的幻想。古老的巴黎歌劇院下面,深得不知多少尺的地底,漆黑水面上的小船,船頭上站著的黑披風白面具的神秘客,恐懼和渴望,刺激又浪漫.
《Phantom of the Opera》這首歌了。莎拉.布萊曼的高音和克勞福德華美的中音完美結合,歌者激情澎湃,聽者波濤洶涌,營造了陰森緊張氣氛。另一首是男聲獨唱《the music of the night》也很經典,克勞福德用低緩的聲音慢慢地傾訴著戀愛時心理改變,溫柔細膩,傷感期待。

3〈悲慘世界〉

改編自雨果同名文學巨著的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始作俑者—法國人阿蘭·鮑伯利和米歇爾·勛伯格,都曾是音樂劇的狂熱歌迷。1971年,兩人在紐約觀看了韋伯的音樂劇《萬世巨星》,由此萌發出創作一部史詩風格的音樂劇的想法。兩人從韋伯的經典音樂劇《萬世巨星》和《艾維塔》中汲取了相當多的靈感,令其既有史詩般的壯麗,又不乏流行文化的精華。1978年,鮑伯利和勛伯格在巴黎「奇跡般地」完成了這項宏偉的工程。

1980年秋,長達兩個小時的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巴黎體育館首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竟然被硬插在了拳擊和馬戲表演之間,並在上演後的第十六周便被迫收場。哀嘆之餘,曾經把《貓》成功包裝上音樂劇舞台的英國著名演出製作人麥金托什找到了鮑伯利和勛伯格,下決心要把《悲慘世界》搬到「世界歌舞之都」—百老匯。三人一拍即合,6年後,重新包裝後的《悲慘世界》落戶百老匯,並正式踏上了國際舞台。

作為一部大型音樂劇,《悲慘世界》聘用的演員總數為421人,幕後的員工更高達1633人。該劇之所以能連演16年而不衰,除了故事和主題的歷久彌新、真切感人外,演員的專業、音樂的動人以及場景的變換等,也都是引人入勝的原因。例如主角冉·阿讓在大戰前夕祈禱上蒼保佑養女珂賽特的愛人馬呂斯的獨唱《讓我死,讓他活》,其神情之懇切、旋律之優美,令人過耳難忘;再者,《悲慘世界》的編導破天荒地利用大型轉台,將革命青年和巴黎市民共同堆砌的「戰壕」逼真地呈現出來,加上慷慨赴沙場的激昂軍樂和充滿火葯味的槍聲、爆炸聲,令觀眾如身歷其境,達到了比電影還要真實的震撼體驗。

4〈西貢小姐〉

1989年製作的類似《蝴蝶夫人》故事的音樂劇。故事發生在越南戰爭中,講述了一個美國兵和痴情的越南舞女的戀情故事。

曲作家 Claude-Michel Schonberg 和詞作家 Alain Boublil 在是看到一張照片之後得到的靈感。照片上是一個越南女孩正要登上從胡志明市飛往美國的飛機,去見她從未謀面的曾經在越南當兵的父親。女孩的母親握著她的手,知道她一去就再也見不到她了。Schonberg 和 Boublil 覺得母親的沉默和女孩的淚水表現了由戰爭摧毀的相愛的人們的生活。

世界十大經典歌劇全劇

1.費加羅的婚禮(四幕喜歌劇)
費加羅的婚禮(四幕喜歌劇)莫扎特曲。寫於1785年12月到1786年4月間。洛倫佐·達·彭特根據法國博馬舍的喜劇《費加羅的故事》三部曲第一與第二部改編而成。1786年由莫扎特親自指揮初演於維也納。劇情:費加羅要結婚了,新娘就是伯爵夫人羅西娜的女侍蘇珊娜。生性浪漫的伯爵對妻子羅西娜不忠而在追求蘇珊娜,故對費加羅的婚事多方阻撓。羅西娜的前監護人、醫生巴爾托羅及其女管家馬契麗娜也各自抱有個人目的加以阻撓。蘇珊娜既要躲避伯爵的追求,又不便公開冒犯他。後來,在費加羅和羅西娜的幫助下,她運用智慧和膽略,做出許多男子所不能為和不敢為的巧妙的事情,迫使伯爵不得不跪在羅西娜面前為自己種種不名譽的行為陪罪。蘇珊娜自己通過斗爭終於與費加羅結成良緣。

莫扎特的這部歌劇在廣泛運用各種重唱形式來表達復雜的戲劇內容,運用新鮮活潑的音調來刻劃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運用管弦樂隊來完成最多樣的藝術等方面的成就是前無古人的。劇中費加羅的詠嘆調是一首流傳極廣的男中音獨唱曲,帶有三段體分節歌性質。前段於鏗鏘有力的音調中,具有動聽的歌唱性;中段加強了宣敘色彩,固定音型的反復出現,與樂隊對話似的短樂句的運用,使雄壯中露出俏皮幽默的特性。第三幕蘇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先後出現兩個聲部交叉以及歌唱與樂隊的補充性對比,最後聲部交織形成三度疊置,使這一旋律優美、交叉巧妙的二重唱成為置公爵就範的不露端倪的重要唱段。第二幕公爵的男侍凱魯比諾的詠嘆調《你們可知道,什麼叫愛情》,以詼諧的手法把他幻想愛情但又得不到愛情的復雜而奇妙的心情刻劃得十分生動,至今仍傳唱不衰。烘托喜劇的歡樂氣氛的序曲,常被單獨演奏,這是一個省略了展開部的奏鳴曲式,音樂材料雖然不是來自歌劇中,但是不難從中看到費加羅機警、幽默的形象,和蘇珊娜聰慧美麗的倩影。
2.阿伊達(四幕歌劇)
阿伊達(四幕歌劇)埃及總督帕哈為慶祝1869年峻工的蘇伊士運河工程約請威爾第創作。原著貝伊,由基斯蘭佐尼據羅科爾的法文本譯成義大利韻文。劇情:在埃及法老時期,埃及軍統帥、青年勇士拉達米斯奉命率軍迎擊衣索比亞軍入侵。他的戀人阿伊達原是衣索比亞國王阿莫納斯羅的女兒,因戰敗被俘,隱瞞身份,在埃及公主安涅利斯身邊當一名女奴。拉達米斯的出征,使她處於極度矛盾中。公主也愛著拉達米斯,看到他和阿伊達之間的愛情,妒火中燒,千方百計折磨阿伊達。拉達米斯凱旋歸來,並將阿伊達之父俘獲。為嘉獎他的戰功,埃及王把公主許配給他。但拉達米斯只愛阿伊達,阿莫納斯羅利用這一點,用計從他口中探得重要軍事情報後逃走了。拉達米斯被判為叛國罪而等待處死,阿伊達在地下石窟中等著他。最後,這對情人之死完成了歌劇的悲劇使命。

該劇一開始的拉達米斯浪漫曲,前段是宣敘調,雄壯果敢,間以銅管輝煌嘹亮的伴奏,顯示這位青年統帥的英武挺拔;後段是詠嘆調,旋律熱情奔放,抒發他對阿伊達熾熱的愛情。第一幕終曲祭司們的誦經合唱,運用增二度音程的特殊進行,充滿奇異而迷人的東方色彩。第二幕中公主與阿伊達的二重唱,把公主的妒忌、傲慢和機靈詭譎,以及阿伊達純潔、真摯和忍辱負重的性格特徵刻劃得栩栩如生。第三幕阿伊達的浪漫曲,樂隊先後奏出阿伊達的主題和帶有異國情調的樂句,勾起她對故國的懷念。第四幕公主與拉達米斯的二重唱,把公主對拉達米斯由恨而愛,轉而祈求、悔恨的內心轉變過程極為成功地描繪出來,是所有歌劇中由次女高音演唱的最有名的唱段
3.茶花女(四幕歌劇)
茶花女(四幕歌劇)作於1853年,威爾第曲。劇本由義大利作家皮阿威根據小仲馬的同名悲劇小說改編而成。同年3月初次演出於維也納。劇情:薇奧萊塔原是周旋於巴黎上流社會的名妓,為青年阿爾弗萊德真摯的愛情所感,毅然拋棄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到巴黎近郊與阿爾弗萊德共同釀造愛情的蜜。但是,阿爾弗萊德的父親喬治歐激烈反對,強要她承諾與他的兒子斷絕來往。為了顧全阿爾弗萊德的家庭和幸福,她決心犧牲自己的愛情,忍受著內心的極大痛苦,重返風月場。阿爾弗萊德誤以為她變了心,盛怒之下,在公開場合羞辱了她。薇奧萊塔信守對喬治歐的諾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的身體承受不了這一致命打擊,就此卧床不起。不久,喬治歐良心發現,把全部真情對兒子言明。但當阿爾弗萊德回到薇奧萊塔身邊,她已經奄奄一息了,疾病和不公正的社會奪去了她的愛情和生命。

音樂以細微的心理描寫、誠摯優美的歌調和感人肺腑的悲劇力量,集中體現了中期威爾第歌劇創作的基本特點。序曲採用第二幕中的愛情主題和下行的悲愴動機,對全劇作了提綱挈領的概括。第一幕的《飲酒歌》,是以單二部曲式為基礎的分節歌,輕快的舞曲節奏,明朗的大調色彩,以及貫穿全曲的大六度跳進的動機,表現阿爾弗萊德借酒抒發他對真誠愛情的渴望和贊美,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薇奧萊塔的詠嘆調,則表現女主人公復雜微妙的心理矛盾。前半部分表現她初次感受到愛情時內心的波動,音調誠摯、直率;後半部分表現她對愛情的大膽追述和渴望,大跳的音調反映了她內心抑制不住的喜悅。終場的二重唱,是一個感人的音樂場面,第一段中近乎口語式的急切語調,是這一對久經磨難的情人終又重逢時狂喜而激動心情的描寫;第二段的分節歌洋溢著浪漫曲的抒情氣質,抒發他們對愛情和幸福的嚮往。但後來,與阿爾弗萊德熱情奔放的旋律交織一起的微奧萊塔聲部中,出現了半音滑行的痛苦呻吟的音調,並逐漸發展擴大,最後占據了主導地位。威爾第應用這種對比手法,刻劃了垂死的薇奧萊塔對愛情至死不渝的追求,揭示了歌劇深刻的悲劇主題,具有震撼人心的戲劇力量。

4. 費德里奧(二幕歌劇)
費德里奧(二幕歌劇)貝多芬曲。約瑟夫·宋雷特納和喬治·特雷契克根據尼古拉斯·布約利的劇本改編。1805年初演於維也納。劇情:貴族唐·弗洛列斯坦因反對暴政而身陷囹圄,政敵皮查羅陰謀將他慢慢餓死在獄中。弗洛列斯坦的妻子利奧諾拉為營救丈夫,女扮男裝,化名費德里奧混入監獄,充當獄卒的助手。由於她的照料,弗洛列斯坦倖免於死。最後,當正直的國務大臣將來查監,皮查羅懼怕陰謀敗露而決意親自殺害弗洛列斯坦時,費德里奧奮然舉槍保護丈夫,使皮查羅不能下手。隨即,國務大臣到,費德里奧明示自己的身分,並為丈夫申訴冤情,終使沉冤昭雪。

歌劇共有四首序曲,其中三首取名為《利奧諾拉》,一首為《費德里奧》。《利奧諾拉序曲》第三首,是運用主題材料與結構概括地表現歌劇內容的第一部偉大的序曲,是全歌劇的縮影,也是當今歌劇序曲中著名的一首。開幕前奏的《費德里奧序曲》緊扣全劇主題,突出表現了女主人公利奧諾拉的英雄性格,歌頌了她對愛情的忠貞和不屈精神。序曲的引子以兩個對比的音樂形象——利奧諾拉的果斷、剛毅的動機和弗洛列斯坦的悲嘆音調——的交替更迭作為開端,接著由弦樂的震音和弦,烘托出牢獄中陰森、不祥的氣氛。繼而,呈示部出現了英雄性格的第一主題,剛中見柔,顯示出女主人公喬扮男裝後的精神風貌,在樂隊全奏後,機智而富於動勢的第二主題陳述出來
從中彷彿看到了她為援救丈夫而勇敢行動的矯捷身影。展開部以第一主題的材料加以發展。輕柔纏綿的音響,顯示出主人公的女性柔情,生動地刻劃了利奧諾拉與弗洛列斯坦之間深摯的愛情。隨後,呈示部的主題到再現,引子中兩個對比的音樂動機復出,但已不是絕望的呻吟,而是細膩地表現了主人公在勝利時刻悲喜交加的復雜心理,並在勝利凱旋般的輝煌音響中結束。歌劇的聲樂也很出色,如第一幕中,當利奧諾拉在暗中得知皮查羅要殺害自己丈夫的陰謀時,情緒異常緊張,唱了一段富於戲劇力量的宣敘調,很好地表達了她的憤慨情緒。接著又唱了一段美麗、動聽的詠嘆調《來吧,希望》,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忠貞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信念。

5.浮士德(五幕歌劇)
浮士德(五幕歌劇)古諾曲。劇本由巴比亞和卡雷根據哥德的同名詩劇改編。於1859年首演於巴黎。劇情:年邁的哲學家浮士德十分羨慕青年們的活力,於是祈求魔鬼給他以返老還童的幫助。魔鬼梅菲斯托費利斯對浮士德說:如果你肯出賣自己的靈魂,不僅能返老還童,而且還可以得到一個名叫瑪格麗特姑娘。浮士德允應後,就喝下魔鬼的葯,果然變成英俊少年。後來魔鬼又施展魔法,使浮士德騙得了瑪格麗特的愛情。可是,當瑪格麗特懷孕後就被浮士德遺棄了。在一次決斗中,浮士德又將瑪格麗特的哥哥瓦倫丁刺死。瑪格麗特因受刺激而神經錯亂,殺死了自己的孩子而被囚。浮士德見此情,深感震驚,進入牢房要帶她逃走。但垂死的瑪格麗特已不認得他。這時魔鬼抓住浮士德,要他的靈魂,而天使引導瑪格麗特進入天國的歌聲使浮士德得到了解脫。

音樂成功地描繪了劇中人物的各種性格。如第二幕開場合唱後出現的瓦倫丁的《全能的上帝,慈愛的上帝》,是一首帶有宏偉庄嚴性質的詠嘆調。第三幕是重要的抒情場面。一直愛著瑪格麗特的西貝爾以圓舞曲節奏作為支柱的浪漫曲《請你告訴她》,充滿著溫柔和抒情的美。而浮士德所唱的詠嘆調《純潔的小屋,向你致敬》,是一種景仰和忐忑不安的復合感情。瑪格麗特的性格在敘事曲《從前有點陣圖勒王》中表現得很朴實,而在花腔女高音都喜愛唱的《珠寶之歌》這首豪華的圓舞曲式的詠嘆調里,則顯得情不自禁和虛榮。第四幕中的《士兵進行曲》,是瓦倫丁與士兵出征歸來時唱的,豪邁雄壯,富於動力和生氣,反映了士兵勝利凱旋時的喜悅心情,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著名合唱曲。
6.蝴蝶夫人(三幕歌劇)
蝴蝶夫人(三幕歌劇)晉契尼曲。伊利卡和賈可薩根據貝拉斯可劇本改編。 1904年 2月 17日首演於米蘭。劇情:天真活潑的日本姑娘巧巧桑,人稱「蝴蝶姑娘」,為了愛情而背棄了傳統的宗教信仰,委身於美國海軍上尉平克爾頓。婚後不久,平克爾頓隨艦回國,一去三年杳無音信。巧巧桑於艱難中深信有一天他會回到自己的懷抱。平克爾頓回國後卻另有新娶,早把蝴蝶夫人置於腦後。當他偕美國夫人重登長崎時,悲劇無可避免的發生了:穿著新婚禮服徹夜苦候的蝴蝶夫人終於明白了一切,她交出了伶俐的兒子,當平克爾頓來到時,吻劍自盡了。

這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劇。普契尼在音樂中直接採用了《江戶日本橋》、《越後獅子》、《櫻花》等日本民歌來表明蝴蝶夫人的藝妓身份和天真心理,具有獨特的音樂色彩。在第一幕的結尾,平克爾頓與蝴蝶夫人舉行婚禮後,有一段抒發愛情的二重唱,旋律優美動聽,流暢悅耳,其中蝴蝶夫人純潔、溫柔而又膽怯、羞窘的感情,交織著平克爾頓充滿著強烈情慾的綿綿情話,融化成一種共同的激情,最後,在明朗熱情的愛情主題的音響中結束。第二幕當平克爾頓回國後,女僕不相信他還會回來,忠於愛情的蝴蝶夫人一面向她解釋,一面卻不停地幻想著在一個晴朗的早晨,丈夫乘兵艦歸來的幸福情景。她面向大海,深情地唱出著名的詠嘆調《晴朗的一天》。這里,作者運用了朗誦式的抒情旋律,細致地揭示了蝴蝶夫人內心深處對幸福的強烈嚮往。

特別是當蝴蝶夫人唱到「誰來了,誰來了」以後,曲調由平穩的2/4拍轉入急促的4/8拍,音調和咱詞漸趨密集,幾乎近似富於表現力的滔滔說白,形象地勾畫出她盼望丈夫回來的迫切而真摯的心情。這種寬廣而優美動聽的旋律與富有表現力的近乎說話的聲音相交叉,形成普契尼歇劇的一種特有的風格
7.卡門(四幕歌劇)
卡門(四幕歌劇)比才曲,作於1872年。梅爾哈克和阿勒維根據梅里芙的同名小說改編。1875年初次演出於巴黎。劇情:煙廠女工卡門是一個漂亮而性格堅強的吉卜賽姑娘。她愛上了軍曹霍賽,運用自己罕有的女性魅力使霍塞陷入情網。霍塞不但因此舍棄了原來的情人——溫柔而善良的米卡埃拉,而且因放走了與人打架的卡門而被捕入獄,後來甚至與上司祖厄加少校拔刀相見,不得不離開軍隊,加入卡門所在的走私販行列。但此時卡門卻早已與鬥牛士埃斯卡米里奧海誓山盟了。於是導致霍塞與埃斯卡米里奧之間的決斗。決斗中卡門又明顯地袒護鬥牛士,更使霍塞難以忍受。隨即盛大而熱烈的鬥牛場面開始了,正當卡門為埃斯卡米里奧的勝利而歡呼時,霍塞找到了她。倔強的卡門斷然拒絕了他的愛情,最後終於死在霍塞的劍下。

這是一部以合唱見長的歌劇,各種體裁和風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首。其中煙廠女工們吵架的合唱形象逼真,引人入勝;群眾歡度節日的合唱歡快熱烈,色彩繽紛。歌劇著力刻劃了女主人公卡門鮮明而復雜的性格。劇中描寫卡門的主導動機,又稱為「命運動機」,這個具有匈牙利或吉卜賽音階特徵(包含兩個增二度)的動機貫穿於全劇,在關鍵處不斷地預示或點明這部歌劇悲劇的結局。第一幕中卡門所唱的哈巴涅拉《愛情就象一隻不馴服的鳥》,是表現卡門性格的一首歌曲。它通過連續向下滑行樂句的不斷反復,調性游移於同名大小調間,以及旋律始終在中低音區的八度內徘徊等特徵,表現了卡門熱情奔放、魅力誘人的形象。第一幕中另一首西班牙塞吉第亞舞曲帶有詠嘆調性質,以鮮明活潑的節奏、熱情而又帶有幾分野氣的旋律,進一步展示了卡門潑辣的性格。第二幕中的《鬥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奧答謝歡迎和崇拜他的群眾而唱的一首歌。它採用單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與分節歌的結合,雄壯的音調,有力的節奏,宛若一首凱旋的進行曲。第三幕占卜一場,卡門與兩位女伴的三重唱,對卡門作了深刻的心理刻劃。歌曲採用迴旋曲的形式,對比的幾個插部,調式、調性和節拍都與主部形成對比,而由卡門唱出的「不管洗多少遍,這些無情的紙牌,總告訴你死!」這深沉而哀傷的內心獨白,進一步揭示出卡門的悲劇命運。第四幕終場的二重唱,卡門音調冰冷和堅定的語氣,與霍塞先是熱烈,轉而祈求,最後絕望的旋律形成尖銳對比,具有扣人心弦的悲劇力量和強烈而緊張的戲劇性。這部歌劇是近百年來各國上演最多的經典作品之一。

8.普契尼:圖蘭朵
這部3幕歌劇據義大利劇作家戈齊(CarloGozzi,1720—1806)的5幕同名寓言劇,由阿達米(Giuseppe Adami)與席莫尼(Renato Simoni)撰腳本,作於1921—1924年,逝世前僅完成第三幕前半部分,後半部分由阿法諾續成。其故事素材似乎取自17世紀末介紹到歐洲的波斯《仙女之箱》。此劇1926年4月5日在斯卡拉歌劇院首演,指揮為托斯卡尼尼,首演之夜,劇情到第三幕柳兒自刎時,托斯卡尼尼放下指揮棒對聽眾說:「就在這里,普契尼放下了筆。」全劇首演為次日。
9.弄臣(四幕歌劇)
弄臣(四幕歌劇)威爾第曲。劇本由波亞維根據雨果的名著《國王尋樂》改編。1851年首演於威尼斯。劇情:主人公利哥萊托貌丑背駝,在孟圖阿公爵的宮廷中當一名弄臣。公爵年青貌美,專以玩弄女性為樂,引起有關朝臣們的不滿。而利哥萊托對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諷,得罪了許多人,終致失女之禍:他的愛女吉爾達,純潔娟美,公爵喬裝成窮學生暗中追求,騙得了她的愛情。朝臣們為了對利哥萊托施行報復,用計把吉爾達搶去,獻與公爵。利哥萊托為此悲憤至極,頓起殺心,以美色誘使公爵夜宿旅店,僱用刺客將他殺死。黎明前,當他從刺客手中接過裝有屍體的口袋,以為大功已成時,忽聞公爵高歌之聲,急忙打開口袋,裡面卻是女扮男裝,已經奄奄一息的吉爾達。原來,這個獲悉行刺計劃的少女對虛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願為愛情而替公爵一死。是義大利歌劇中最傑出的兩首四重唱之一
10.魔笛
魔笛。這是莫扎特臨終前最後一部作品,同時也是他使民間歌唱劇得以提高的一部重要作品。劇本出自共濟會員施坎奈德爾和基塞克之手。1791年初次演出於維也納。劇情:埃及王子埃米諾為巨蛇追趕,危急中被夜女王的三個嬪妃所救。夜女王讓王子看自己的女兒帕米娜的像片,使他心中燃起了愛情的火焰,並誑稱帕米娜被伊西斯神廟大祭司薩拉斯特羅拐走,答應只要王子救出帕米娜,就把女兒嫁給他。埃米諾接受了這一使命,隨身攜帶夜女王所贈魔笛一支,另有快樂的捕鳥人巴巴基諾手執串鈴從旁相助。他們在象徵光明的薩拉斯特羅的幫助下,經受了種種考驗和曲折,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埃米諾和帕米娜幸福地結合,巴巴基諾也找到了自己稱心如意的情人巴巴基娜,而代表黑暗和邪惡勢力的夜女王和摩爾人終於被趕走。

⑦ 請求音樂劇四大名劇《悲慘世界》中的一部進行音樂分析

Who Am I
說實話 我可能分析不了這么專業
不過盡一點力吧
Who AM I這首曲子是在悲慘世界的故事中,沙威暗示冉阿讓自己發現了冉阿讓就是24601之後,冉阿讓反復問自己是否要坦白的過程中,冉阿讓的內心獨白。
路邊馬車倒了,壓到了路人,冉阿讓出手相救。這使沙威心生懷疑。沙威看到如此年邁但是如此有力的冉阿讓,想到了曾經的犯人24601.
於是對冉阿讓說:我只認識一個人,能做出您剛才做的事情,他是一個逃亡多年的逃犯,不過我們最近抓到了他,他不會再逍遙法外,即使是冉阿讓(此時的冉阿讓隱姓埋名,沙威是為了試探他)。

於是引出了這段冉阿讓的內心獨白。《Who Am I》
冉阿讓在內心反復思量,是否應該讓被沙威抓住的那個人當自己的替罪羊,自己是應該坦白還是苟活下去,多次發問自己是誰,即 Who Am I 。
這段唱段包含深思的感覺,是冉阿讓對自己的發問,唱段的情緒總開始的疑惑,迷茫,漸漸變成掙扎,最後的時候情緒明朗,冉阿讓的善良戰勝了膽怯,於是在最後,長短的情緒轉為激昂,強硬,冉阿讓勇敢的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這首歌的演唱者,也就是冉阿讓的扮演者有過很多為,但是最為深入人心的無疑是音樂劇《悲慘世界》首演版的冉阿讓扮演者,也就是音樂劇悲慘世界中 第一位冉阿讓扮演者 Colm Wilkinson(克魯姆 威爾斯金森)。這個演員本身相貌就顯老,加之聲音非常滄桑,與冉阿讓劇中的經歷和人物性格簡直是完美的匹配!因此毋庸置疑,Colm扮演的冉阿讓無人超越。Colm除了在悲慘世界中出演冉阿讓以外,還在音樂劇四大名句《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的首演版里扮演主角「歌劇魅影」。是一位非常非常傑出的音樂家!

樓主~~這可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敲的啊~~~~~~~~~~~~

PS~~好吧~~~打完很久以後才發現樓主問的是分析整部音樂劇~~~~~苦逼了~~~~

⑧ 世界四大經典音樂劇

1《貓》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勞伊德"韋伯的撼世傑作,該劇無與倫比地囊括了1983年百老匯的七項托尼獎,並包攬了倫敦紐約所有戲劇大獎。該劇曾被授予「世紀音樂劇」的稱號,自1981年倫敦首演以來,其間在美、日、法、德等國公演,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往往一票難求,至今仍是紐約百老匯及倫敦最賣座的音樂劇。源於此劇的經典情歌《回憶》( M emory)早已家喻戶曉,堪稱音樂劇史上的一部不朽名曲

2〈歌劇魅影〉

安德魯·洛依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1994年韋伯名列《戲劇周刊》雜志編寫的美國戲劇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榜首。在美國和英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時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幾個巡迴演出團在各大城市演出韋伯的音樂劇。
他為其父寫的"安魂曲"和他的"變奏曲"合起來製成的專輯成為銷量最大的專輯,以及後來的"首演集"專輯成為三倍白金輯(即銷量超過六萬百萬套)。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薩拉-布萊特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1996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創作會歌"生命之友"。韋伯是改寫音樂劇歷史的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附:韋伯經典音樂劇:《貓》、《艾薇塔》、《歌劇魅影》

劇情簡介:
《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韋伯的經典之作,四大音樂劇之首,被奉為音樂劇的代表。改編於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說《Le Fantom De L'opera》。它在當時其實並不是很有名的小說,但是在二十年代,它卻成為無聲電影和早期恐怖電影的寵兒。即使是中國,解放前也有一部《夜半歌聲》是根據此書改編的,可見其影響力之大。本來是一個可怕的故事,韋伯卻把Phantom寫成了一個有知識有靈魂的,優秀的建築師、作曲家、魔術師,他的悲劇是愛上了美麗的Christine。與之前的導演相比,韋伯筆下的Phantom多情、邪氣、才華橫溢又專一,生活在黑暗的另一個世界。
在音樂劇里的Christine既深愛著Raoul,但也被才華橫溢的Phantom,以及他所代表的黑暗與神秘,所吸引。這樣華麗刺激的戀情,也許是所有女人的幻想。古老的巴黎歌劇院下面,深得不知多少尺的地底,漆黑水面上的小船,船頭上站著的黑披風白面具的神秘客,恐懼和渴望,刺激又浪漫.
《Phantom of the Opera》這首歌了。莎拉.布萊曼的高音和克勞福德華美的中音完美結合,歌者激情澎湃,聽者波濤洶涌,營造了陰森緊張氣氛。另一首是男聲獨唱《the music of the night》也很經典,克勞福德用低緩的聲音慢慢地傾訴著戀愛時心理改變,溫柔細膩,傷感期待。

3〈悲慘世界〉

改編自雨果同名文學巨著的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始作俑者—法國人阿蘭·鮑伯利和米歇爾·勛伯格,都曾是音樂劇的狂熱歌迷。1971年,兩人在紐約觀看了韋伯的音樂劇《萬世巨星》,由此萌發出創作一部史詩風格的音樂劇的想法。兩人從韋伯的經典音樂劇《萬世巨星》和《艾維塔》中汲取了相當多的靈感,令其既有史詩般的壯麗,又不乏流行文化的精華。1978年,鮑伯利和勛伯格在巴黎「奇跡般地」完成了這項宏偉的工程。

1980年秋,長達兩個小時的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巴黎體育館首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竟然被硬插在了拳擊和馬戲表演之間,並在上演後的第十六周便被迫收場。哀嘆之餘,曾經把《貓》成功包裝上音樂劇舞台的英國著名演出製作人麥金托什找到了鮑伯利和勛伯格,下決心要把《悲慘世界》搬到「世界歌舞之都」—百老匯。三人一拍即合,6年後,重新包裝後的《悲慘世界》落戶百老匯,並正式踏上了國際舞台。

作為一部大型音樂劇,《悲慘世界》聘用的演員總數為421人,幕後的員工更高達1633人。該劇之所以能連演16年而不衰,除了故事和主題的歷久彌新、真切感人外,演員的專業、音樂的動人以及場景的變換等,也都是引人入勝的原因。例如主角冉·阿讓在大戰前夕祈禱上蒼保佑養女珂賽特的愛人馬呂斯的獨唱《讓我死,讓他活》,其神情之懇切、旋律之優美,令人過耳難忘;再者,《悲慘世界》的編導破天荒地利用大型轉台,將革命青年和巴黎市民共同堆砌的「戰壕」逼真地呈現出來,加上慷慨赴沙場的激昂軍樂和充滿火葯味的槍聲、爆炸聲,令觀眾如身歷其境,達到了比電影還要真實的震撼體驗。

4〈西貢小姐〉

1989年製作的類似《蝴蝶夫人》故事的音樂劇。故事發生在越南戰爭中,講述了一個美國兵和痴情的越南舞女的戀情故事。

曲作家 Claude-Michel Schonberg 和詞作家 Alain Boublil 在是看到一張照片之後得到的靈感。照片上是一個越南女孩正要登上從胡志明市飛往美國的飛機,去見她從未謀面的曾經在越南當兵的父親。女孩的母親握著她的手,知道她一去就再也見不到她了。Schonberg 和 Boublil 覺得母親的沉默和女孩的淚水表現了由戰爭摧毀的相愛的人們的生活。

⑨ 著名的四大音樂劇是什麼

著名的四大音樂劇是《貓》、《西貢小姐》、《歌劇魅影》、《悲慘世界》。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洛伊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據T·S·艾略特(T. S. Eliot)的詩集 《老負鼠講講世上的貓》譜曲的音樂歌舞劇。《西貢小姐》是由Claude-Michel Schonberg與Alain Boublil共同創作的一部音樂劇。《劇院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是根據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說《Le Fantom De L'opera》改編的。《悲慘世界》改自法國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說。這四部音樂劇至今都享有盛譽。
《貓》是一部童話式的作品;《悲慘世界》代表著文學巨著改編音樂劇的典範;《歌劇魅影》以美聲唱法為主,是「歌劇-輕歌劇-音樂劇」過渡的典範;《西貢小姐》是一部女性為主的愛情悲劇。

⑩ 世界四大經典音樂劇的英文稱呼

我整理了中英文的解釋給你,你可以仔細看下。
1,Cats (musical):
Cats (stylized as CATS) is a musical composed by Andrew Lloyd Webber, based on 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by T. S. Eliot. The musical tells the story of a tribe of cats called the Jellicles and the night they make what is known as "the Jellicle choice" and decide which cat will ascend to theHeaviside Layer and come back to a new life. Cats also introced the song standard "Memory".
Directed by Trevor Nunn and choreographed by Gillian Lynne, Cats first opened in the West End in 1981 and then with the same creative team on Broadway in 1982. It won numerous awards, including Best Musical at both the Laurence Olivier Awards and the Tony Awards. The London proction ran for twenty-one years and the Broadway proction ran for eighteen years, both setting long-run records. Actresses Elaine Paige and Betty Buckleybecame particularly associated with the musical. One actress, Marlene Danielle, performed in the Broadway proction for its entire run (from 1982 until 2000).
Cats is the second longest-running show in Broadway history, and the fourth longest-running West End musical. It has been performed around the world many times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ore than 20 languages. In 1998, Cats was turned into a made-for-television film.
1,貓:
是由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根據T·S·艾略特的詩集《老負鼠的貓經》及其他詩歌所編寫的一部音樂劇。它雖然一向沒有評論家的鍾愛,卻是歷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而且,自1981年在倫敦首演以來,它曾經被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各個角落演出。

2,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French: Le Fantôme de l'Opér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a novel by French writer Gaston Leroux. It was first published as a serialisation in Le Gaulois from September 23, 1909 to January 8, 1910. Initially, the story sold very poorly upon publication in book form and was even out of print several times 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1] it is overshadowed by the success of its various film and stage adaptations. The most notable of these were the1925 film depiction, and Andrew Lloyd Webber's 1986 musical.
2,《歌劇魅影》:
是一本由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所撰著的愛情驚悚小說,法文版原著在1910年時出版,1911年時首度被翻譯成英文版。故事中以19世紀時法國巴黎的加尼葉歌劇院(l'Opéra Garnier)作為舞台,描述一個年輕的女歌劇演員、一個年輕貴族與一個躲藏在歌劇院地底的怪人(魅影)之間的愛情故事。

3,Les Misérables (musical):
Les Misérables, colloquially known as Les Mis or Les Miz /leɪ ˈmɪz/, is asung-through musical based on 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by French poet and playwright Victor Hugo. It has music by Claude-Michel Schönberg, original French lyrics by Alain Boublil and Jean-Marc Natel, with an English-language libretto by Herbert Kretzmer. Set in early 19th-century France, it is the story of Jean Valjean, a burly French peasant of abnormal strength and potentially violent nature, and his quest for redemption after serving nineteen years in jail for having stolen a loaf of bread for his starving sister's child. Valjean decides to break his parole and start his life anew after a kindly bishop inspires him to, but he is relentlessly tracked down by a police inspector named Javert. Along the way, Valjean and a slew of characters are swept into a revolutionary period in France, where a group of young idealists make their last stand at a street barricade.
The musical was originally conceived and proced in France, before its English-language adaptation, which opened at the Barbican Centre in London, England, on 8 October 1985, where the proction overcame bad reviews through word of mouth, launching what has turned out to be a global phenomenon.
3,《悲慘世界》:

是由法國音樂劇作曲家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和阿蘭·鮑伯利(Alain Boublil)共同創作的一部音樂劇,改編自維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說。故事以1832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冉阿讓在多年前因為了家人沒有食物而去偷麵包遭判重刑,假釋後計劃重新做人、改變社會,但卻遇上種種困難的艱辛歷程。該劇於1980年在法國巴黎的Palais des Sports首次公演,原本預計上演八周,結果延長加演,共演出了16周,因之後的場地時程已被預訂才不得不下檔。

4,Miss Saigon:
Miss Saigon is a musical by Claude-Michel Schönberg and Alain Boublil, with lyrics by Boublil and Richard Maltby, Jr. It is based on Giacomo Puccini's opera Madame Butterfly, and similarly tells the tragic tale of a doomed romance involving an Asian woman abandoned by her American lover. The setting of the plot is relocated to the 1970s Saigon ring the Vietnam War, and Madame Butterfly's story of marriage between an American lieutenant and Japanese girl is replaced by a romance between an American GI and a Vietnamese bar girl.
The musical premiered at the Theatre Royal, Drury Lane, in London on 20 September 1989, closing after over four thousand performances, on 30 October 1999. It opened on Broadway at the Broadway Theatre in 1991 and subsequently played in many other cities and embarked on tours.
The musical represented Schönberg and Boublil's second major success, following Les Misérables in 1985. As of January 2013, Miss Saigon is still theeleventh longest-running Broadway musical in musical theatre history.
4,《西貢小姐》:

是由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Claude-Michel Schönberg)與阿蘭·鮑伯利(Alain Boublil)共同創作的一部音樂劇。該劇於1989年9月20日,在英國倫敦特魯里街的皇家歌劇院(Theatre Royal, Drury Lane)首次公演,共演出4264場,於1999年10月30日才結束。在1991年4月11日《西貢小姐》在美國紐約百老匯歌劇院公演,於2001年1月28日結束,共演出4092場。
《西貢小姐》是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的現代改編版。它講述的,也是一個亞洲女子被白人情人拋棄的悲劇故事。故事背景被挪到1970年代的西貢,而《蝴蝶夫人》里的美國軍官和日本藝妓被改成了美軍士兵和越南吧女。
這部音樂劇的靈感來自於一本雜志里的照片。作曲者勛伯格看到了這張照片,照片上一位越南母親在胡志明國際機場的登機口送她的孩子到美國去,那裡有孩子的父親,一名前美國軍人,而他能在美國提供這孩子較良好的生活環境。勛伯格認為這位母親為孩子的做法是「最大的犧牲」,這也成為了《西貢小姐》一劇的中心主題。

閱讀全文

與世界音樂劇四大名劇是哪四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