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音樂家海頓的老師是誰
自學成才的
海頓於1732年出生在奧地利南部的一個小村子裡。他父親是位修造馬車的工匠,母親是位廚娘。海頓小時候沒有機會上學。但是,由於他天生一副好嗓子,八歲那年就被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聖司蒂芬大教堂唱詩班選中了。在唱詩班,海頓除了唱歌外,還學會了彈管風琴和拉小提琴。可是,當海頓到了十七歲的時侯,因為他嗓子變啞,不能繼續在唱詩班唱歌了,於是被教堂驅趕出來,開始了流浪生活。他流落街頭,靠拉小提琴賣藝混飯。後來,他教了些學生,得些微薄的收入糊口。他常常是飢一頓,飽一頓,日子過得很苦。有一次,他替一個叫柯爾茲的演員作了一首樂曲,因此得到了一個職位,替歌唱家波爾波拉彈伴奏。這位歌唱家趾高氣揚,很看不起窮困的海頓。海頓除了在音樂會上給他伴奏外,還要幫他擦皮鞋、煮咖啡、送信、跑腿兒、當傭工。
從十七歲到二十七歲,這十年是海頓一生中最貧困的時期。但是,海頓的性格開朗、樂觀,生活的折磨、人生的艱辛絲毫沒有使他屈服。他抓緊一切時間頑強、刻苦地自學音樂,練習作曲。
海頓二十九歲那年,有一位匈牙利公爵聘請他去擔任他的家庭管弦樂隊副樂長的職務。那時在歐洲,尤其是在奧地利盛行著這樣一種風氣:貴族、財主們為了顯示自已富有、有教養,經常不惜任何代價設立家庭管弦樂隊。聘請海頓的這位匈牙利公爵名叫埃斯台哈齊,他把海頓帶到了他在奧地利的領地愛森史塔特,他的管弦樂隊就設在那裏。雖然,海頓在這位匈牙利公爵家中仍然處於奴僕的地位,但是,生活安定了,他可以專心致志地從事他喜愛的作曲工作了。他埋頭作曲,利用公爵的私人樂隊來試奏自己的作品,檢驗自己作品的音樂效果,不斷地修改,不斷地提高。
❷ 交響樂之父海頓是什麼國家的!
(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頓)
約瑟夫·海頓(1732一1809)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墓回者答之一。他出身貧困,從小在很艱苦的條件下學習音樂,作曲主要靠自學,成年後長期任樂隊隊長,至九十年代初,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1791、1794年他曾兩度赴英,備受歡迎。他主要從事主調音樂的創作,是他確立了「弦樂四重奏」和古典「交響曲」的結構形式,把交響曲固定為四個樂章形式,以完整的交響樂隊編制進行配器,為近代交響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一生共創作了一百多部交響曲,其中較著名的交響曲有《告別》、《時鍾》、《狩獵》、《驚愕》、《軍隊》、《倫敦》、《牛頓》等,故他被稱作「交響樂之父」。他的音樂語言樸素、簡潔、平易近人,感情明朗,樂觀。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戲劇性刻畫,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為題材,常用「說話原則」,進行世態風俗性的表現。他的主要作品還有弦樂四重奏《雲雀》等七十六部,清唱劇《創世紀》、《四季》和一些歌劇、歌曲等。他在樂曲的發展中「常用主題活用」的原則,這直接啟示看貝多芬動機發展的靈感。
❸ 奧地利海頓學院在哪個城市
海頓,是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被稱為「交響樂之父」。奧地利海頓音樂學院則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所世界知名的高等音樂學府,位於海頓工作和生活30多年的布爾根蘭州的首府——埃森施塔特市。
❹ 維也納海頓音樂學院畢業證中國承認嗎
請咨詢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國外學歷需要該國駐我使館和教育部共同承認才有效。
❺ 音樂之都維也納有哪些著名的音樂家 他們的主要作品是什麼
約翰施特勞斯一家都是維也納的,共四人:
小約翰,約瑟夫,愛德華,老約翰
弗朗茨-舒伯特 1797年1月31日生於維也納近郊一個中等市民家庭。
沃爾夫岡-阿馬迪斯-莫扎特 1756年1月27日生於薩爾茨堡,1791年12月5日卒於維也納
馬勒 15歲到維也納進音樂專科學校,三年以後進維也納音樂學院
約瑟夫蘭納 與老約翰施特勞斯並稱為「圓舞曲之父」
我再看看……
還有弗朗茲-馮-蘇佩 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少年時代已擅長演奏長笛,十三歲學習和聲,十四歲開始作曲。後隨母遷居維也納,並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畢業後主要擔任維也納各大劇場的指揮職務。
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奧>1824-1896 奧地利作曲家及管風琴家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一七九二年,二十二歲的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從波恩來到維也納,一直到他一八二七年逝世,他就從未離開過這座對音樂家特別有吸引力的城市。貝多芬的絕大部分作品是在這里創作的。他的九部交響曲全都在維也納舉行了首演式。
莫扎特在維也納時期(1781~1791)也無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辭職,到維也納謀生。他是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有勇氣和決心擺脫宮廷和教會,維護個人尊嚴的作曲家。但是以後他雖然名義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實際上仍然無力抗爭封建社會對他的壓迫。生活的磨難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維也納的10年,成為他創作中最重要的10年。1781年,他和大主教決裂後,寫出了著名的歌劇《後宮誘逃》。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維也納貧困的小學校長家庭。他從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十一歲被帝國小教堂唱詩班錄取,並住進神學院,成為該校樂隊小提琴手,同時還擔任指揮,這使他有機會接觸維也納古典樂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為該樂隊創作了《第一交響曲》。
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 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年)是奧地利的著名作曲家。其父與他同名,被稱為老約翰·施特勞斯,而他則被稱為小約翰·施特勞斯。老斯特勞斯也是位作曲家,曾寫過150餘首圓舞曲,被譽為「圓舞曲之父」。他跟寫過100多首圓舞曲的約瑟夫·蘭納一起奠定了維也納圓舞曲的基礎。
1732年4月1日,維也維古典樂派的奠基人弗朗茨.約瑟夫.海頓出生於奧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邊境的風景秀麗的羅勞村。1809年5月1日逝世於維也納。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
等等..........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
❻ 音樂之都維也納有哪些名人
約翰施特勞斯一家都是維也納的,共四人:
小約翰,約瑟夫,愛德華,老約翰
弗朗茨-舒伯特 1797年1月31日生於維也納近郊一個中等市民家庭。
沃爾夫岡-阿馬迪斯-莫扎特 1756年1月27日生於薩爾茨堡,1791年12月5日卒於維也納
馬勒 15歲到維也納進音樂專科學校,三年以後進維也納音樂學院
約瑟夫蘭納 與老約翰施特勞斯並稱為「圓舞曲之父」
我再看看……
還有弗朗茲-馮-蘇佩 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少年時代已擅長演奏長笛,十三歲學習和聲,十四歲開始作曲。後隨母遷居維也納,並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畢業後主要擔任維也納各大劇場的指揮職務。
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奧>1824-1896 奧地利作曲家及管風琴家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一七九二年,二十二歲的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從波恩來到維也納,一直到他一八二七年逝世,他就從未離開過這座對音樂家特別有吸引力的城市。貝多芬的絕大部分作品是在這里創作的。他的九部交響曲全都在維也納舉行了首演式。
莫扎特在維也納時期(1781~1791)也無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辭職,到維也納謀生。他是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有勇氣和決心擺脫宮廷和教會,維護個人尊嚴的作曲家。但是以後他雖然名義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實際上仍然無力抗爭封建社會對他的壓迫。生活的磨難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維也納的10年,成為他創作中最重要的10年。1781年,他和大主教決裂後,寫出了著名的歌劇《後宮誘逃》。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維也納貧困的小學校長家庭。他從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十一歲被帝國小教堂唱詩班錄取,並住進神學院,成為該校樂隊小提琴手,同時還擔任指揮,這使他有機會接觸維也納古典樂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為該樂隊創作了《第一交響曲》。
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 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年)是奧地利的著名作曲家。其父與他同名,被稱為老約翰·施特勞斯,而他則被稱為小約翰·施特勞斯。老斯特勞斯也是位作曲家,曾寫過150餘首圓舞曲,被譽為「圓舞曲之父」。他跟寫過100多首圓舞曲的約瑟夫·蘭納一起奠定了維也納圓舞曲的基礎。
1732年4月1日,維也維古典樂派的奠基人弗朗茨.約瑟夫.海頓出生於奧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邊境的風景秀麗的羅勞村。1809年5月1日逝世於維也納。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
等等..........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
❼ 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頓的資料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於奧地利南部的勞羅,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基人。
1740年,成為聖斯蒂芬大教堂唱詩班的童聲合唱團成員。1751年至1753年,創作首部歌劇《狡猾的魔鬼》。1755年,創作了首批弦樂四重奏。1759年,擔任費迪南·莫爾金伯爵的音樂主管,這是他職業生涯的首個正式任命,並於同年創作《第一交響曲》。
(7)奧地利海頓音樂學院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1732年3月31日,出生於奧地利南部的村莊勞羅,在12個子女中排名第二。父親馬提亞斯·海頓是職業制輪匠,母親安妮·瑪麗是一名廚娘。
1751年至1753年,創作了首部歌劇《狡猾的魔鬼》。1755年,為約瑟夫·馮·費恩貝格男爵創作了第一批弦樂四重奏,這些作品是弦樂四重奏歷史上的首批作品,結構具有過渡階段的混成性質。
1759年,成為費迪南·莫爾金伯爵的音樂主管,這是他職業生涯的首個任命。在這一階段,為伯爵的小型管弦樂隊創作了15首交響曲,其中包括他的《第一交響曲》。
1768年,創作歌劇《葯劑師》,該劇是為艾斯特哈奇歌劇院開張而作。1769年,創作了歌劇《漁女》,該劇是18世紀60年代創作的最後一部歌劇。
1772年,創作了深受「狂飆突進」運動影響的《升f小調第45號交響曲》,該作又被稱為《「告別」交響曲》。1773年,瑪利亞·特雷西婭女王訪問期間,演出由海頓創作的歌劇《不貞受騙》、歌唱劇類型的木偶劇《菲利蒙和鮑西斯》。
❽ 奧地利音樂大師有哪幾位
沃爾夫岡·莫扎特 (Wolfgang Mozart,1756-1791):奧地利偉大的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出身於薩爾茲堡宮廷樂師家庭,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即興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歲即創作了一首小步舞曲,並在歐洲旅行演出獲得了成功,被譽為「神童」。1773年任薩爾斯堡大主教宮廷樂師,1781年不滿主教對他的嚴厲管束而憤然辭職,來到了維也納,走上了艱難的自由音樂家道路。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著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並迸發出在巨大社會壓力下的明快、樂觀情緒。他廣泛採用各種樂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奧、意等國的民族音樂和歐洲的傳統音樂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賦予它們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形式,為西方音樂的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道路。其創作手法新穎,旋律純朴優美,織體干凈細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發揮了復調音樂的積極作用,對後世音樂創作產生極大的影響。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創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後宮誘逃》、《魔笛》等著名歌劇,使歌劇成為具有市民特點的新體裁。並作有大量交響曲、協奏曲、鋼琴曲和室內樂重奏。
弗朗茲·舒柏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開創者之一。生於1797年1月31日,父親是維也納近郊的一所小學的校長,有19個孩子,舒柏特最小。他自幼喜歡音樂,8歲開始隨父、兄學習提琴和鋼琴,11歲時進入免費寄讀的神學院合唱團。1811年創作第一首歌曲《哈加爾的悲哀》,16歲到他父親的小學里當教員。他一邊教課、一邊進行音樂創作。17歲為歌德的詩篇《紡車旁的葛萊卿》、《野玫瑰》等譜曲。18歲那年,一天午後,他拿起歌德的敘事詩《魔王》來讀,忽然心情激盪,一小時後,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魔王》誕生了。這首名曲,立即轟動了維也納,使他從此走上音樂創作之路。舒柏特只活了33歲,但他一生卻寫了634首藝術歌曲。此外,他還寫了8部交響曲、一些重奏、奏鳴曲,即興曲和其他音樂作品,《小夜曲》以其深情、優美為世人所贊賞。舒伯特採用和聲上的色彩變化,用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來刻劃個人的心理活動,富有大自然的和諧和生命力的氣息,他將瞬息間的遐想行之於樂譜,把感受到的一切化為音樂形象,構成了他獨特的浪漫主義的旋律。他很崇拜貝多芬,1822年,舒柏特帶著新發表的作品去見貝多芬,恰好貝多芬出去了。後來貝多芬在病中發現這首曲子,說「這作品充滿了神奇的火花」。可是,當舒柏特再去拜見貝多芬時,貝多芬已病危不能說話了。舒柏特臨終時要求親友將他葬在貝多芬旁邊,現在他倆的銅像並立在維也納廣場上。
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約翰·施特勞斯的兒子,奧地利著名的輕音樂作曲家。出生在風行跳舞的維也納一個音樂家家庭,與父親同名。其創作以《藍色的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的生活》、《春之聲》等一百二十餘首維也納圓舞曲著稱,被後人冠以「圓舞曲之王」的頭銜。他曾帶領樂隊訪問歐洲各國,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他的圓舞曲獨具特色,旋律酣暢,柔美動聽,節奏自由,生機盎然,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要曲目。他還作有《雷鳴電閃》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爾卡舞曲及幾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創作了《蝙蝠》、《羅馬狂歡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吉卜賽男爵》等十六部輕歌劇,對於歐洲輕歌劇的發展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
海頓 海頓,J.Joseph Haydn(1732~1809) 奧地利作曲家。1732年3月31日生於奧匈邊境下奧地利的一個村鎮羅勞,1809年5月31日卒於維也納。他的父親是世代相傳的車匠,母親是貴族府中的廚工,家境貧困,12個孩子有6個夭折,海頓是12個孩子中的第2個。
出生德國的貝多芬也是長期在奧地利生活的
❾ 為什麼說奧地利是「音樂王國」
提起位於歐洲中部的奧地利,人們無不滿懷敬意地稱贊它是一個「音樂國」。的音樂大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施特勞斯等人,都曾在這里生活、創作過,為後世譜寫了無數優美動人的樂章。作為 「音樂之都」 的維也納, 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國際性音樂節, 各地成千上萬的音樂愛好者,紛紛來到這里,欣賞一流的歌劇和音樂會的演出,瞻仰偉大音樂家的故居,拜謁他們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