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學院 > 京胡音樂會回溯京劇樂隊沿革

京胡音樂會回溯京劇樂隊沿革

發布時間:2021-01-22 13:20:25

㈠ 70年中國京劇團樂隊首席京胡演奏員是誰

藝名,霞光

㈡ 京二胡的起源

京二胡是在二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20世紀20年代末由王少卿和洪廣元研製,是京劇的中音伴奏樂器。
京二胡,又稱「瓮子」。在二胡的基礎上,為適應京劇音樂的需要而創制的中音樂器。音色圓潤、渾厚,音量寬大,主要用於京劇伴奏。
最早,為京劇伴奏的拉弦樂器只有京胡一種。20世紀20年代末,梅蘭芳與王鳳卿在上海合演《五湖船》(又稱《盪湖船》),感到伴奏的音樂枯燥單調,缺少一種有厚度的中音樂器的襯托。
著名京劇音樂演奏家王少卿與北京京胡老藝人洪廣元經過研究試制,將「蘇州灘黃」二胡去頭截尾、去掉音窗和改蒙蛇皮後,就產生了京二胡。
京二胡首次用於京劇,對京劇旦角的發音和情感,起到了升情繪境的作用,發展了京劇音樂的表現力,因而得到梅蘭芳的肯定,他演出《宇宙鋒》、《西施》和《鳳還巢》等劇目都加用了京二胡。50多年來,京二胡的形制一直沒有改變,故有王派京二胡之稱。
1960年代以後逐漸改用鋼弦。原本京劇的場面(京劇稱樂隊為「場面」)沒有簡稱京二胡的京劇二胡這種樂器,直到1924年,才由梅蘭芳的琴師王少卿仿民樂二胡創制出京劇二胡這種樂器,搭配京劇胡琴(京胡)演奏,最早只用於梅蘭芳劇團的演出伴奏,後來成為青衣行當的伴奏樂器,逐漸又擴展到小生等各行當,現在已經是京劇不可或缺的重要伴奏樂器了。

㈢ 李祖銘京胡獨奏交響音樂會能看嗎

李祖銘京胡獨奏交響音樂會當然應該看。
李祖銘,男,京劇琴師。琴師李慕良之子。自幼受其父熏陶和影響,聰穎好學,琴技日益精進,1967年擔任山西省京劇團任主要琴師及音樂唱腔設計,曾參加了《三上桃峰》、《山城圍困戰》、《新爍明珠》、《蔡鍔與小鳳仙》等十幾出戲的音樂唱腔設計。調入中國京劇院後,參加《大明魂》、《錦車使節》、《坂本龍馬》等戲的唱腔設計。還先後參加了《九江口》、《青梅煮酒論英雄》、《畫龍點睛》等戲的唱腔設計。
先後與袁世海、李金泉、馮志孝、楊春霞、李光、張學津、葉少蘭等合作,琴技爐火純青,京胡演奏上升到一個更高的藝術境界。

1991年錄制了「李祖銘京胡演奏專輯」。1985年應香港中文大學、美國林肯大學邀請,隨父親李慕良赴香港、美國講學。1993年應台灣中華國劇協會邀請赴台給二十幾所音樂院校講學。1990年參加李慕良作品音樂會為亞運會籌資,演奏音樂會全部曲目。2001年參加為失學兒童的「陽光愛心」音樂會的義演。隨團多次赴香港、台灣演出,還出訪日本、法國、瑞士、西班牙等國。

㈣ 中央民族樂團的音樂會

指揮:許知俊 、劉沙 首席:唐峰
一、 管弦樂《春節序曲》 李煥之曲 《茉莉花》內 劉文金曲
二、二胡與樂容隊《洪湖人民的心願》張敬安、歐陽謙叔曲閔惠芬改編
演奏者: 李源源
三、女高音獨唱《火把節的火把》盧雲生詞 陳 勇曲曹文工配器
《一杯美酒》 新疆民歌 趙弟軍 配器 《又唱瀏陽河》郭天柱詞 鄧東源 曲
演唱者: 吳 靜、孫 艷
四、笛子獨奏《牧民新歌》王志偉、簡廣義曲 演奏者: 王次恆
五、管弦樂《雷電波爾卡》約翰施特勞斯 曲 陳燮陽 改編 《卡門序曲》比才曲 鄒野 改編
六、嗩吶獨奏《百鳥朝鳳》 民間樂曲
演奏者: 林富國
七、管弦樂《喜訊》鄭路、馬洪業 曲
《瑤族舞曲》茅源、劉鐵山曲彭修文編配
八、琵琶獨奏《十面埋伏》 古曲
《送我一枝玫瑰花》 新疆民歌王范地改編
演奏者: 吳玉霞 手鼓伴奏:朱劍平
九、京胡與樂隊《夜深沉》 京劇曲牌吳華改編 京胡演奏:李福華京二胡演奏:劉 湘
十、女高音獨唱《長鼓敲起來》 李潔思 詞金鳳浩曲 《春風圓舞曲》 尚德義 詞呂金藻曲
演唱者: 謝 琳
十一、管弦樂 《西北組曲》譚盾曲
(1)信天游 領唱: 牛建黨
(2)石板腰鼓
加演: 1、管弦樂《花好月圓》 2、管弦樂《拉德斯基進行曲》

㈤ 京劇—京胡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E%A9%BA%FA&lm=-1

http://..com/question/3836601.html

㈥ 京胡的簡介

京胡於清乾隆年間在胡琴基礎上改制而成,因主要用於京劇伴奏而得其名。 京胡:原稱「胡琴」,最早也稱「二鼓子」。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其名也是因用於京劇伴奏而得。
京胡是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隨著京劇的形成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的弦樂器,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最早的京胡,不僅琴桿短,琴筒也小,為了能拉高調兒,還有蒙蟒皮的,而且是用軟弓子(不張緊弓毛)拉弦。
19世紀以後,才開始出現硬弓。現安徽、山東、河南、四川等地仍有保留用軟弓演奏,音色較硬弓演奏的柔軟,並有一種特殊的碎弓效果,演奏技巧也很高,而硬弓的發音則剛勁、嘹亮。
20世紀上半葉,京劇演員不斷降低音高,講究行腔圓潤,京胡的結構也隨之變化,琴桿、琴筒不斷加長。嗣後,京胡逐漸流行全國,在北京尤為盛行。
20世紀30年代,京劇空前興盛,京胡的製作也出現了繁榮時期,不但樂器行業的牌匾改為胡琴鋪,就連京劇界的名琴師們也招聘工人制賣起京胡來。有的在製作工藝上採用打光劑代替打蠟。使竹皮表面光澤細潤,深得愛好者的稱贊。
最早的京胡琴桿很短,琴筒也小,用軟弓拉奏,當時,人們把它稱為軟弓京胡。19世紀以後,京胡逐漸開始用硬弓拉奏,琴桿、琴筒不斷加大,京胡也逐漸在中國各地流行起來,特別是在北京尤為盛行。 京胡主要由琴桿、琴筒、琴碼、琴弦和弓子等部件構成。京胡的琴筒呈圓筒狀,是京胡的音響共鳴部分,琴弦的振動通過弦馬傳至琴筒,使筒內空氣振動,發出清脆明亮的音色。演奏京胡時,演奏者將琴筒放在左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拉奏。
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種規格,經過制琴師與演奏者長期的實踐,京胡發展為各種規格,以適應京劇音樂發展的需要。如今,中國的作曲家還為京胡創作了很多獨奏、協奏曲,京胡也從為京劇伴奏的角落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早期琴桿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張絲弦,用軟弓拉奏,稱軟弓胡琴(參見「軟弓京胡」條)。十九世紀後出現硬弓。二十世紀上半葉形成今日形制。本世紀五十年代始用鋼絲弦。京胡是隨著京劇的形成和發展,在胡琴的基礎之上改制而成的一種拉弦樂器。它的聲音剛勁嘹亮,是京劇管弦樂伴奏中的主要樂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前,京劇界一直沿用著胡琴的稱呼,在這之後,為了區別於其他劇種,才正式將這種樂器稱為「京胡」。清乾隆五十五年,安徽的「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陸續來到了北京演出,他們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曲調和表演方法,逐漸融合、發展成為了今天的京劇。京劇的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為「皮黃」。京胡是「皮黃」音樂的代表。它是伴著「皮黃腔」的逐漸形成而發展起來的。京胡具有神奇而響亮的音色,能在潤腔韻味上與演員的嗓音、唱腔熨帖地結合,完美地體現出京劇原汁原味的特色。成為京劇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伴奏樂器。 京胡由琴桿、琴筒、弦軸、千斤鉤、琴碼、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構成,琴桿、琴筒都是竹製,琴桿置有千斤鉤,筒口蒙蛇皮,用馬尾弓拉奏。
京胡由琴桿、琴筒、弦軸、千斤鉤、琴碼、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構成。琴桿又名擔子,多用紫竹、白竹、龜背竹或染竹製成,通常有5節,在上方的第一和第二節上,各裝有一個弦軸,下端的底節插入琴筒中,在筒里的一段桿身上,開有長方形、前後對穿的風口,它是琴筒的復共鳴部分。琴筒長11.4、後口直徑4.3厘米,用毛竹製,前口蒙蛇皮,後敞口。弦軸黃楊或黃檀木製。琴碼竹製。弓子江葦竹製,上拴馬尾,長74厘米。張二弦,設有「千斤」。五度定弦,據唱腔和曲牌不同分別為:反二簧do、Sol弦,二黃Sol、re弦,西皮Ia、mi弦,反西皮re、Ia弦。常用的是D調、E調二黃京胡和E調、G調西皮京胡。音域約兩個八度。
琴筒為圓筒狀,用毛竹製成。20世紀70年代以後,也有用低發泡(ABS)材料模壓成型的。筒的前口蒙以薄而堅韌的蛇皮或其他新股膜料。琴筒是京胡的音響共鳴部分,琴弦的振動通過弦馬傳導到蛇皮上,然後波及筒內空氣柱振動,發出強而有力的音響,音色清脆、嘹亮。
弦軸又叫捻子,多用木質細膩、顏色姣艷的黃楊木製成,也有使用黃檀或大檀木的。千斤鉤是用銅絲或鉛絲製成的S形小鉤,前彎鉤住兩根琴弦,後灣用細絲弦系在琴桿第三節的中部,它是劃定琴弦有效強長的固定點。
弦碼用竹材製成,有橋空式和空心式兩種。琴弦是京胡的發音體,原用兩根絲弦,系在下軸的弦較細,稱外弦,系在上軸的弦較粗,稱裡弦。現多用鋼絲弦,音準比絲弦好,發音清脆,不易斷弦。
弓子用富有彈性的江葦竹製作,兩端烘烤出彎來,竹子細的一端在弓的尾部,繫上一股馬尾而成,馬尾置於兩弦間摩擦琴弦而發音。
演奏時,坐姿,琴筒置於左腿正中央處,琴桿向左稍傾斜,左手持琴桿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夾於兩弦間拉奏。
弓法有拉弓、推弓、顫弓、抖弓、頓弓、帶弓、快弓等,指法有按音、揉弦、打音、滑音、倚音等技巧。用於伴奏或獨奏。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用於其它劇種。獨奏曲多源於京劇曲牌,如《小開門》、《夜深沉》、《柳青娘》、《迎春》、《萬年歡》等。 京胡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紫竹京胡、染竹京胡和白竹京胡。此外還有羅漢竹京胡和鳳眼竹京胡。
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種規格,經過制琴師與演奏者長期實踐,根據京劇曲牌的不同,而發展為多種規格,創制了西皮、二黃、娃娃調和撥子等幾種專用京胡。放大了低調門京胡的尺寸,以適應京劇音樂發展的需要。

㈦ 老一代的著名京胡演奏家有哪些

徐蘭沅先生
京劇琴師。原籍江蘇省蘇州吳縣。生於北京。
誕辰:1892年,光緒十八年(壬辰)
逝世:1977年1月8日,農歷丙辰年十一月十九日

上海京劇院琴師:陳 磊
國家二級演奏員。琴師、作曲。1963年出生,畢業於四川省藝術學校音樂科。六歲起學習鋼琴,七歲轉學京胡演奏,十歲考入四川藝校,專習京胡演奏。畢業後分配在西昌京劇團工作。1982年入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進修,師承黃金陸。1984年拜著名京胡演奏家燕守平為師,技藝更精。1985年調成都市京劇團工作,先後在京胡演奏、作曲、指揮、製作人等工作崗位上取得業績。曾為關肅霜、梁慶雲、江其虎、李軍、史依弘等藝術家操琴。曾於1987年由中國唱片公司出版《陳磊京胡獨奏專輯》、於1992年與京劇名家江其虎合作出版《京劇葉派小生唱腔精選》(負責操琴),曾於1991年在成都舉行個人京胡獨奏音樂會。參與創作的劇目有京劇《少帝福臨》、《千古一人》、《她從雪山走來》和京歌《我為祖國獻石油》。其中,但任製作人、作曲的京歌劇《她從雪山走來》獲得各界熱烈反響,應邀參加了第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獲好評。其作品曾獲得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第二屆中國京劇藝術節銀獎、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劇目獎、全國戲歌大賽作曲獎等。2004年作為人才引進加盟上海京劇院。現為上海京劇院藝術創作部作曲(唱腔設計)。

琴師介紹:尤繼舜
國家一級演奏員。琴師、作曲。幼時在其父的開蒙下學琴。12歲考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藝術學院京劇科學藝。後入江蘇省戲劇學校京劇科,畢業後先入江蘇省京劇院,1969年調上海京劇院《智取威虎山》劇組操琴。曾拜趙濟羹為師,並求教於汪本貞、李慕良、鍾世章、何順信、王瑞芝、姜鳳山、沈玉才等名家。他酷愛京劇,謙遜好學,琴藝音色飽滿,清徹純凈,靈巧華麗,手法敏捷。1990年首次在滬舉辦京胡演奏、伴奏專場,演奏的《躍龍門》、《燈節》、《無題》、《雲雀》等深得觀眾好評,並錄制出版了個人專集。幾十年來,先後給南北眾多京劇名家操琴,藝術影響深遠。梨園界贊京胡名家有「南尤北燕」之說,「南尤」即指尤繼舜。參與創作的主要京劇作品有《長恨歌》、《貞觀盛事》、《廉吏於成龍》。曾獲得第三屆、第四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優秀作曲(音樂設計)獎。

燕守平:國家—級演奏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琴師介紹: 陳平一

【琴師介紹】沈媛
出生於梨園世家,祖父沈玉才是京劇界著名琴師。一九八四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師承張素英、黃金陸、費玉明、劉鐵山等。一九九 O 年畢業進入北京京劇院工作。

上海京劇院琴師:周志良:
京胡演奏員。自幼酷愛京劇,先後師從上海京胡名家沈雁西、尤繼舜、盧文勤、沈毓琦等。1979年考入上海戲曲學校,主修京胡專業,坐科6年。畢業後留校任教。

上海京劇院琴師:李壽成:
琴師。一級演奏員。1963年畢業於上海京劇院學館。師從趙濟羮學習操琴,工京胡,畢業後在上海京劇院工作。曾在《海港》劇組任主要琴師。

京胡名家——王鶴文
王鶴文是著名京胡演奏家楊寶忠的學生。他的胡琴演奏藝術,在繼承老師技法的同時,刻意追求「嚴、足、帥、博」4個字。

京胡名家:何順信
京劇琴師。祖籍河北河間,生於呼和浩特市。

梅雨田:京劇琴師。梅蘭芳伯父。祖籍江蘇泰縣,久居北京

孫佐臣
京劇琴師。乳名老元,初名光通。年七十五歲;故於上海。
誕辰: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 逝世:1936年4月4日,農歷丙子年三月十三日

孫佐臣
京劇琴師。乳名老元,初名光通。年七十五歲;故於上海。
誕辰: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 逝世:1936年4月4日,農歷丙子年三月十三日

琴師:秦勤,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三年畢業於重慶藝校.

一九九五年一優異成績考入中國戲曲學院大專班,師從吳炳璋、王鶴文、曹寶榮並得到京胡大師何順信親授之《望江亭》《狀元媒》《龍鳳呈祥》《楚宮恨》,唐在炘先生親授《鎖麟囊》《坐宮》等劇目。
一九九七年畢業分配於北京京劇院青年團,為青年團重點劇目《吳漢殺妻》《驛亭謠》《三打白骨精》擔任京胡伴奏。改革後,在二團又為《沙家濱》《碧波仙子》《呂布與貂蟬》《四郎探母》《龍鳳呈祥》《紅鬃烈馬》《白蛇傳》等戲擔任伴奏,其中《沙家濱》在全國巡迴演出和中央電視台的現場直播中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二 OO 二年為著名青衣演員張麗雯伴奏新編歷史劇《李亞仙》。

琴師:程麗雪,生於一九八 O年。
自幼愛好音樂,六歲習鋼琴,十歲習柳琴,十一歲[一九九二年]考入黑龍江省藝術學校京劇科,學習京胡專業。在校成績優異,於一九九六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曾參加一九九六年中央電視台「星光燦爛」文藝晚會,擔任京胡演奏。

程派青年琴師----李河遵
李河遵,天津實驗京劇團程派琴師。自幼酷愛音樂,4歲開始隨穆祥有老師學習提琴,因其天資聰穎,悟性較好,曾得到著名演奏家盛中國和林耀基先生的肯定,9歲考入天津藝術學校,並隨董生老師學習京胡等其他樂器,受到過鄭柏林、余學森等老師的傳授和指導,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在《今晚報》主辦的比賽中,榮獲樂隊前三名的榮譽。
畢業後分配到天津實驗京劇團擔任程派伴奏,又得到呂玉勇、費玉明、湯振剛、王悅等老師的指導,為了更好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他虛心向著名程派琴師熊承旭先生學習和加深程派戲的演奏技巧,並得到程派著名琴師唐在忻先生的親授,唐老師在病中耐心傳授,對程派演奏的關鍵地方重點加以點撥,使他受益非淺。因其領悟性高,學習扎實,進步較快,深得唐在忻和李世濟老師的喜愛。在與程派後起之秀呂洋的合作演出中,經過他們的細心研究揣摩,配合非常默契,他的演奏細膩傳神,托腔保調,很好地烘托出了氣氛,幾乎是每次演出,都取得很好的劇場效果。

劉 正 輝 :
京劇琴師,1958 年 出 生 於 北 京,現 在 中 國 戲 曲 學 院 任 教。他 致 力 於京 胡 演奏藝術和京胡製作技藝的提高,經 過 多 年 的 潛 心 鑽 研 京 胡 制 作 藝 術,從 師 當 代 京 胡 制 作 大 師 許 學 慈 先 生,得 其 真 傳。其 出 版 著 作、聲 樂 制 品 被 國 內 外 專 業 及 業 余 人 士 喜 愛 收 藏。

京劇乾旦劉錚的帥哥琴師 左旭
左旭今年23歲,9歲進天津戲校,先學習了3年的月琴、三弦、鼓板等 ,後來確定專攻京胡 ,2000年考進北京戲校大專班,2003 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留校,擔任演員的伴奏。2004年6月拜「胡琴聖手」燕守平先生為師。和燕老師聊起左旭,燕老師對他贊不絕口,誇他聰明,一點就透,說他用功,手上的感覺太好了。北京戲曲職業學院將在23、24日上海逸夫舞台,27、28、29、在武漢演出,劉錚演出張派 名劇《望江亭》、《劉蘭芝》,左旭將擔任伴奏。屆時上海、武漢的觀眾將欣賞到他們珠聯璧合的演出。

㈧ 京劇的伴奏樂器一般有哪些

1、京胡

又稱胡琴。是中國的傳統拉弦樂器,18世紀時末期,隨著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形成,在拉弦樂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種規格,經過制琴師與演奏者長期的實踐,京胡發展為各種規格,以適應京劇音樂發展的需要。如今,中國的作曲家還為京胡創作了很多獨奏、協奏曲,京胡也從為京劇伴奏的角落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2、月琴

月琴,中國傳統彈撥樂器,起源於漢代。音箱呈滿圓形,琴脖短小。全長62、音箱直徑36.3厘米。琴頸和音箱邊框用紅木、紫檀木製,邊框用六塊規格一致的木板膠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製。箱內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頸和面板上設八或九個品位。

月琴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和為歌舞、戲曲、說唱音樂伴奏。它是京劇、評劇、豫劇、楚劇、錫劇、桂劇和台灣歌仔戲等戲劇的伴奏樂器。在京劇文場中,月琴和京胡、三弦合稱三大件(後來,梅蘭芳引入了京二胡,成為四大件了)。豫劇使用大八角無品月琴伴奏,它和二弦、三弦合稱三大件。

3、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傳統彈撥樂器 ,其他少數民族也有類似三弦的樂器。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面蒙皮,弦三根,側抱於懷演奏。音色粗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於民族器樂、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

三弦是一種用途很廣的彈弦樂器,它不僅可以獨奏和參加民族樂隊合奏,還多用於說唱和戲曲的伴奏,尤其在說唱音樂的伴奏方面,演奏技巧已發展到較高水平。三弦分為大三線和小三弦,大三弦主要用來伴奏京劇等

4、月琶

月琶。具備月琴和琵琶兩種樂器的優點,可以按琵琶的傳統方法來定弦和彈奏,也可採用小提琴定弦法和使用小提琴弦。「月琶」的發音比月琴鏗鏘有力,音量宏大,音質純凈,音色清脆、飽滿而透亮、最適合與京胡合作為京劇伴奏。

5、笛子

笛子,是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達到兩個八度多兩個。笛在其他民間歌舞、京劇和其它地方劇種、說唱音樂的伴奏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藝術表現功能。

㈨ 二胡、京胡來歷作用及在樂隊中作用

京胡:顧名思義肯定是京劇; 高胡:又名粵胡,用於廣東潮汕劇種; 中胡:每個劇種都有用; 板胡:主要用於梆子腔類的劇種。。

㈩ 京劇主要樂器的名稱及其特點

1、月琴。京劇樂隊三大伴奏樂器之一。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和為歌舞、戲曲、說唱音樂伴奏。它是京劇、評劇、豫劇、楚劇、錫劇、桂劇和台灣歌仔戲等戲劇的伴奏樂器。在京劇文場中,月琴和京胡、三弦合稱三大件。豫劇使用大八角無品月琴伴奏,它和二弦、三弦合稱三大件。

2、阮。一種中國傳統樂器,阮鹹的簡稱。相傳西晉阮咸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於唐代,元代時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喜愛的彈撥樂器,有了廣闊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在京劇和其他地方戲曲中,常用到中阮和大阮。

3、鐃鈸。一對金屬圓片,中間凸起,各有一條鈸巾系在中央,演奏時手持鈸巾將兩片對擊。鐃鈸的外形、尺寸與聲調高低有很多種,管弦樂團多半使用直徑35公分的鐃鈸,在我國京劇中有多種鐃鈸,最大的直徑60公分,最小的直徑只有5公分。 現多用於民樂演奏。

4、小鑼,民間叫鏜鑼,北方一帶叫手鑼,武漢地區稱班鑼或迴音班鑼,京劇中稱京小鑼,是鑼中形體較小者,小鑼 分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是京劇、評劇、梆子、花鼓戲等地方戲曲以及曲藝、話劇、吹打樂隊和民間舞蹈使用的伴奏樂器。

5、京胡,又稱胡琴。是中國的傳統拉弦樂器,18世紀時末期,隨著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形成,在拉弦樂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閱讀全文

與京胡音樂會回溯京劇樂隊沿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