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幼兒音樂游戲中的動作示範法
韻律活動既能夠滿足兒童對音樂的參與、探究的需要,獲得表現和交流的快版樂體驗;更能夠促權進兒童身體運動能力和協調性的發展以及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因此,兒童韻律活動能力的發展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體現出一定的年齡階段特點。
『貳』 簡述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五種類型
一、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類型包括: 1、歌唱。歌曲是用音樂的方式演唱出來的文學。 在幼兒園中,幼兒不僅可以演唱成人專門為幼兒創作的歌曲,還可以演唱傳統的童謠以及由幼兒自己創作或即興創作的歌謠。節奏朗誦是一種藝術語言與音樂結合的藝術表演形式,也是既深受幼兒喜愛又易於為幼兒所接受的歌唱活動材料。 歌唱的表演...形式。歌唱表演形式是歌唱活動中參加者的人數,全體參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歌唱時所伴隨的表演方式(如動作表演、樂器演奏等)的總和。在幼兒園中,兒童可以掌握的歌唱表演形式主要有獨唱、齊唱、接唱、對唱、領唱齊唱、輪唱、合唱、歌表演等 2、音樂游戲: 音樂游戲一般是指在音樂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規則和音樂要求進行各種動作的游戲。 3、律動: 幼兒律動一般是指在音樂或節奏樂器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節拍、速度做有規律的動律性動作。幼兒律動一般可做形象模仿動作,還可以模仿成人的勞動以及基本舞步練習。幼兒律動可以是單一動作的重復,也可以是相關的幾個動作連接組合成律動組合。 4、舞蹈: 舞蹈是經過人們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並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動作的姿態、節奏和表情。 5、打擊樂: 節奏樂又稱打擊樂。用各種打擊樂器敲打出樂曲的節奏或節奏變化。幼兒節奏樂的樂曲一般節奏性較強,由老師用琴來彈旋律,幼兒用打擊樂器敲擊節奏。打擊樂器一般沒有固定的音高,音響效果不同,節奏性強,幼兒非常喜愛而且比較容易掌握。 6、音樂欣賞: 欣賞,是從審美的角度去聽音樂,而不是隨隨便便地聽。要求有所不同。 音樂欣賞,說得清楚些,是欣賞者通過聽覺去感覺音樂,從中獲得音樂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悅和認識的滿足。它是音樂作品與表演的最後的歸宿。 7、歌表演:在幼兒歌曲的演唱過程中,以簡單、形象的基本動作、姿態和在對歌曲理解基礎上的自然表情對歌曲內容和音樂形象為表達。幼兒歌表演應以唱為主、動作表演為輔。
『叄』 如何在日常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一、尋找提高幼兒興趣的切入點,增強幼兒的表現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探討的內在動力。」幼兒如何對音樂課感興趣,在音樂活動中如何積極主動地表現音樂的美呢?」在活動中,我激發,培養幼兒興趣的切入點是多注意觀察幼兒,了解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從他們的日常興趣入手,滲透音樂教育。例如: 音樂欣賞活動是所有音樂活動的形式中,教師最難掌握的 ,而孩子最感興趣的是動畫片,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將游戲,動畫片放到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可以把索然無味的音樂欣賞教學變成一件幼兒非常喜愛的事情,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鬆鬆地欣賞。如:大班音樂欣賞《水族館》的活動中,如果光聽音樂,進行欣賞,幼兒必然會感覺索然無味,雲山霧罩的,提不起興趣,我根據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精心的製作了精美的動畫,讓孩子們視聽結合,欣賞音樂的同時,又能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故事。幼兒的活動情緒相當的高漲,個個都很積極的參與活動,在熟悉樂曲旋律後, 了解優美流暢與纖巧輕快的不同音樂性質,根據自身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與同伴一起游戲,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水草舞動和小魚游動的不同形態,發展創造力和表現力。
二、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穎多樣是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的條件。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一)情感熏陶
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情感也是豐富的,喜怒哀樂全都在臉上,當這些喜怒哀樂需要抒發,宣洩,與寄託時,這也是音樂課上增強幼兒表現力的最好契機。例如:一天中午,孩子們即將起床,忽然一個不速之客猛地從門縫飛進了睡眠室里,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麻雀,當孩子們睜大眼睛躍躍欲試的想親手逮住麻雀玩的同時,突然又飛進來一隻比剛才大一點的麻雀,孩子們立刻明白了:「老師,是麻雀媽媽找孩子來了。」此時的小麻雀已經被嚇得飛進了床下的縫隙間,麻雀媽媽不停地在叫著,似乎在焦急的呼喚著小麻雀的名字。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出主意怎麼將小麻雀逮到,但是孩子們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想請老師將麻雀逮到後,放飛。當看著麻雀母子在天空中飛翔的時候,孩子們的歡呼雀躍聲傳的很遠,有的孩子還掉出了眼淚,感嘆著麻雀母子的親情。我隨即將《小烏鴉愛媽媽》的課提前到了當天。我以麻雀媽媽焦急的尋找孩子為切入點,喚起了孩子心靈深處最真摯、最純潔的愛。因此,孩子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更深刻的體會到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在理解音樂,演唱歌曲的基礎上達到了情感的共鳴。在演唱歌曲時,哪裡需要唱慢一些,哪裡需要唱柔一些,哪裡要表現的焦急一些,哪裡要加上什麼樣的動作等,孩子們都水到表渠成的表現出來,提高了孩子的表現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唱出來
1.音色
每個人的生理結構不同,致使每個人的聲音音色也各不相同。在音樂活動中可以利用孩子的不同音色進行分角色演唱,會各取所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以增強孩子的表現力。
2.音量
歌唱來源於生活,是生活的提煉,與文學、美術、音樂等息息相關,不僅在人的視覺上產生美感,而且給聽覺也帶來享受。《大雨和小雨》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圍繞著「嘩啦啦和淅瀝瀝」的聲音開展 ,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對雨的已有感知經驗,讓幼兒利用聲音大小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提高孩子的表現力.
3.表情
音樂是一種具有強烈情感感染力的藝術,而幼兒的特點又是易受感染和喜愛模仿的,要想使幼兒真正學會有表情地演唱,教師自己的歌聲、琴聲、情緒、體態表情和臉部表情要具有高度的情感感染力。每一次活動,每一個環節,力爭自己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人其中,用歌聲、琴聲,表情和語言促進與幼兒、幼兒與歌曲之間的情感交往。愛護小樹苗在唱到」別搖別搖,快別搖」時,表情是十分焦急的,當唱到:好孩子要愛護小樹苗的時候要高興的。表演小樹苗的,挺起了要是很舒服,很精神的表情。這樣孩子也會從模仿老師,到真正的懂得如何用表情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三)說出來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樂活動教唱歌曲時,我首先讓幼兒感受曲子,理解歌詞,從而啟發幼兒用生動、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教唱歌曲《愛護小樹苗》前,我請幼兒先講述自己焦急,高興,招呼小朋友時的心情及用什麼方式表現的大膽的說出來,在學唱歌曲時利用經驗遷移,孩子就有了豐富的實際感受,會產生相應的形象思維。
(四)敲打出來。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的材料發生興趣。為了讓幼兒利用樂器無障礙地自由表達,我嘗試鼓勵孩子把樂器當作一個好朋友,由此進行更好的交流。例如:在打擊樂活動《和小鈴的對話》中,我手持小鈴,在幼兒面前用小鈴發出的各種不同聲音,表演如何用小鈴和自己對話,並讓幼兒猜:小鈴對我說了什麼?是甜蜜的話還是抱怨的話?是傷心的事還是滑稽的事?用臉部表情表現對小鈴聽說內容的反應,幫助幼兒理解小鈴所說的意思。然後讓幼兒自由嘗試,同時鼓勵幼兒間互相猜想。幼兒在操作嘗試中不僅運用著已掌握的節奏型、還不斷探索發現出新的節奏型,並能想像說出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對幼兒的不斷肯定中,幼兒有了自信心和表現欲,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充滿著非常高的積極性。他們在自主操作的狀態下,與材料、同伴、教師不斷發生互動,表達與表現的潛能也更進一步地被激發出來。
(五)畫出來
音樂是流動的圖畫。美術與音樂相輔相成,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兒的表現力。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對歌曲做較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引導幼兒遷移經驗,讓幼兒開動腦筋去想像更加美好的事情,再把他們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例如:《春天在哪裡》這首歌,幼兒通過學習歌曲,創編歌詞,創編動作等充分的理解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在心裡充分的體驗了歌曲所表達的美感。在對歌曲做延伸想像時,想像力在老師的引導下變得大膽,開闊。當老師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在紙上把關於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用圖畫的形式來展現時,這就給了幼兒一個更充分去感受美和表現美的空間,他們呈現出來的畫面色彩更大膽、內容更豐富。
(六)跳出來
在律動和舞蹈教學中,首先是幼兒欣賞音樂,在欣賞的過程中來感受音樂,並且再用自己的動作表情來表現音樂,在熟悉音樂,理解音樂內容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表現音樂,我也堅持做每一個動作,並不是簡單的手動或腳動來表演動作,而是用眼神等面部表情,用優美協調的動作來表達感情。
例如:律動《摘果子》中,在前兩拍中是手伸上去摘蘋果的,讓幼兒想像我摘到了一個最大的蘋果,心裡很開心,就要露出笑容,最後一個八拍我摘到了滿滿的一籃蘋果,舉在頭頂,特別開心,讓幼兒想像要把蘋果送給誰吃,會表揚你,那樣心裡更加開心了。在律動中充分發揮了表現能力。
(七)錄下來。
大的作曲家根據故事而創作改編歌劇,這是需要堅實的藝術功底,強烈的創作慾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作能力。作為幼兒,還不可能具有這種能力。但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想像成一個具體的事物,或是編成一段小情節,一個小故事,是他們能做到且較為喜歡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對幼兒來說,難以完全記錄下來,這時,就需要藉助現代教育媒體的力量,將幼兒的肢體動作、角色語言情節想像等音樂表現進行現場記錄。如在教授歌曲《好娃娃》時,最後一個環節,我將孩子邊唱邊表演的情節錄下來,請孩子當小小評委,看誰表演的最好,孩子在電視上看到自己都高興的又蹦又跳,在一整天的教學過程中孩子都非常興奮。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留下較多的音樂活動資料,以備幼兒今後的學習、模仿和再創造;另一方面,當幼兒看到自己的形象出現在「電視」中,心中會涌現強烈的自豪感,也會激發幼兒進一步學習創造與表現音樂、豐富自己的音樂經驗的強烈願望,從而使幼兒的音樂潛能得到多元化的發展與表現。
(八)演出來。
經常給孩子提供表演的機會,例如在創編活動—拉拉隊之舞時 ,我和孩子共同編的舞蹈,孩子們跳起來非常好看,可是也只能表演給本班孩子看,孩子們覺得精心的編排沒有得到最大的發揮,感到非常遺憾。有的孩子就提出能不能和園長商量,在運動會上表演給全園的小朋友看。得到園長的支持與鼓勵後,孩子們的表演慾望強烈,更在每次排練的過程中,尋找不足,當全園小朋友給予熱烈的掌聲後,孩子們那種快樂、幸福,自信溢於行表,通過這次活動更發展了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九)學一學
綱要中的藝術領域敏銳的抓住了藝術教育最基本的特點「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師應該緊緊抓住孩子這一特點,讓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例如:在春天在哪裡的動作創編一課中,每個幼兒感受春天美的事物不同,當孩子們在表現各自的美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及時發現哪個小朋友表現的動作最美,並模仿那個小朋友的動作,進一步引導幼兒如何能將自己所要表達的事物表現的更美。
(十)各種表現手段有機結合。
前面的教育手段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相輔相成的。例如唱歌與律動相結合,欣賞與畫畫,表述相結合等.
三、創設各種環境,提供各種材料,提高幼兒表現力
(一)創設開放的音樂角。
為了滿足幼兒的唱、跳、演奏、欣賞、表現、創造的慾望,我為他們創設了一個音樂角,並和幼兒一起為之配備了相應的表演工具,如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自製表演服裝、麥克風等。孩子們在區域活動的時候,首先討論,今天要做什麼?是排練舞蹈,還是表演話劇?或是整體節目演出……,然後再相應的節目單上,進行填寫,然後根據計劃自由結伴去那裡開展自發的表演游戲。從而為那些有表演慾望的幼兒提供了一個表演的空間。
(二)做足充分的准備,包括物質准備,精神准備。
物質准備:如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自製表演服裝、麥克風等。
精神准備:為幼兒提供寬松自主的活動氛圍,並引導幼兒提煉生活、表演等過程中的藝術經驗,為每次活動做准備。
(三)為幼兒創設音樂環境,將音樂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
幼兒年齡小,接受能力卻強,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有一雙音樂的耳朵,因此,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每個環節播放不同的音樂,不僅建立了生活常規,更讓幼兒的一日活動充滿音樂。例如,在用餐之前,我為幼兒播放優美、抒情的輕音樂,讓幼兒在安靜、舒適的音樂中等待用餐;在幼兒午睡時,我為他們播放催眠曲,讓他們更快的進入夢鄉--- ---;戶外活動時,選擇《郊遊》,和幼兒聽著歡快的音樂一起排隊去戶外游戲。另外選取音樂教材時,必須注意既有教育意義又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兒,而且要經常換音樂,一面幼兒審美疲勞。
(四)進行即興的表演。
即興表演是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造情境中,在沒有預先准備和排練狀態下的兒童表演活動。訓練幼兒運用已掌握的音樂藝術表現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思維的快捷反應、臨場發揮、靈活多變的能力。在盡興的、自主的活動當中孩子們可以感受到即興創造的快樂和獲得成功後的喜悅感。
四、充分利用民間自然資源,給孩子提供更多的表演空間,發展孩子的表現力。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幼兒園不是孩子唯一的活動場所,充分利用民間自然資源,共同為幼兒的表演創設一個有利的機會,也是提高幼兒表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城市裡,每天都會在不同的角落裡上演著精彩的表演節目:店慶時,爺爺,奶奶們歡快的秧歌;晚上,法制公園里瀟灑飛揚的雙人舞;早上,人們打著太極……幼兒即使沒有參加表演,在耳熏目染中也會聽著音樂走幾步秧歌,跳幾個舞步等,這些人文自然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幼兒的表演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我鼓勵家長帶著孩子外出,多看、多聽,給孩子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與表演素材,找會扭秧歌,打太極……的人去請教,在學習中不僅愉悅身心,增進親情,更能讓幼兒增強表演的樂趣,積累表演的素材,從而能精彩的表演。我們還讓家長來幼兒園進行交流,既可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表演能力,又可滿足每個幼兒表演的願望。同時,教師還能掌握每個幼兒表演能力的信息,了解不同層次的幼兒表演活動中的能力體現。
作為最富於創造性的藝術,音樂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具有音樂表演能力使孩子充滿自信,感受喜悅。我們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採用多種有效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優勢,積累豐富的表演素材,激發表演的興趣與慾望,從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肆』 如何在音樂游戲中培養中班幼兒的合作意
未來,將面臨的是更具挑戰、更具合作的競爭社會。合作是指為了共同的目的而兩人或多人、兩個集體或多個集體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務的行為。「合作」不管是在個人的成長還是在社會的發展中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學會合作是幼兒進入社會,成為未來主人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也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的一個基本途徑。幼兒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事情做成增進友誼。但幼兒自己常常不能明顯感覺到,因此我們應注意引導幼兒感受合作的成果,體驗合作的愉快,激發幼兒進一步合作的內在動機,使合作行為更加穩定自覺化,尤其是比較這次合作的成功與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兒體會到合作的快樂與必要。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有利於幼兒在學會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缺點,讓他們學會關心他人,同時可以在幼兒之間營造一種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群體氛圍,使他們養成一種協商合作和利他的親社會行為,增強孩子的社會適應性。
游戲是一種適應幼兒身心發展水平、能讓幼兒感到愉快的活動。音樂游戲是以藝術活動方式進行的有規則游戲。也就是在音樂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所進行的。由於音樂游戲將音樂、活動內容溶入游戲的形式中,所以音樂游戲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動性和表演慾望而且使幼兒在教育情感上獲得了美麗的陶冶。
音樂游戲的內容,一般包括唱歌、舞蹈、打擊樂器和欣賞音樂
如何在音樂游戲中培養中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開始:
一、在歌唱活動中培養中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幼兒對歌唱活動的愛好和興趣十分強烈,選擇體現合作精神的歌曲開展多種形式的歌唱活動,培養他們在歌唱活動中樂於合作的精神很有必要,於是我選了許多經典的幼兒歌曲如:《小螞蟻》《種瓜》《數鴨子》《互相幫助》《小毛驢》等來對幼兒進行培養。例如:《小螞蟻》唱的是一隻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動,急得直搖頭,小小螞蟻想一想,想出好辦法,回洞請來好朋友,抬著一起走。歌曲本身講的就是一個螞蟻力量小,許多小螞蟻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孩子學會歌曲後我們先分男、女生輪唱,然後又分左右對唱和小組輪唱,在演唱時,我除了要求孩子注意演唱時的感情投入,更注重在演唱時應關注和傾聽其他小朋友的演唱,以便讓自己來更好地配合小夥伴的演唱,從而達到相互合作的目的。
二、在舞蹈活動中培養中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舞蹈活動能鍛煉幼兒協調角色扮演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習慣,對促進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發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
中班的幼兒因其年齡小,愛動好玩,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特別喜歡舞蹈活動。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部分幼兒在和同伴交往中由於缺乏技巧,常常出現一個幼兒想和另一個幼兒交往而伸出手,另一個孩子誤以為他要打他而進行攻擊等不夠友好的待人方式。為此,我選擇並設計了音樂游戲《碰一碰》這個教育教學活動,目的在於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學習正確的和同伴交往,體驗與同伴友好相處、合作游戲的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三五成群組成一個小組和好朋友之間互相碰碰手,碰碰頭,碰碰耳朵,碰碰肚子等部位,積極性空前高漲。另外我還設計了《拔蘿卜》,孩子們忙著商量誰扮演老爺爺,誰扮演老奶奶之後隨音樂一起拔蘿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蘿卜終於拔出來了,孩子們的情感在游戲中得到了極大愉悅和滿足,同時也使孩子們再次明白了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同時我也很注重幼兒在學會演唱歌曲後,邊唱邊進行合作表演,例如:學習《走路》,幼兒學會演唱後,請他們隨著音樂邊唱邊走路,由於歌曲活潑有趣,在嘗試跟著音樂,模仿不同的小動物走路的姿勢時,幼兒能跟著音樂按照圖示依次學小兔
『伍』 幼兒音樂和幼兒音樂活動的關系怎樣
一、選擇適當的音樂活動教材
由於幼兒的生理發育以及認知水平都還比較低,因此,音樂活動的教材應當選取歌詞易上口、音域較窄、節奏簡單的內容進行。
理解歌詞方面:一般來說,幼兒比較容易理解與他們的生活和興趣比較相關的歌詞。例如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袋鼠媽媽》等,孩子們在學習這樣的歌曲時,能夠與自身的認知條件相符合,容易記憶,也能夠朗朗上口。
音域方面:兒童的發聲器官在整個學前期是處於生長發育狀態,聲帶短小而且柔嫩,因此,在幼兒園的集體音樂教育活動中,應遵循此規律進行選材。
在節奏方面,最好的節奏是能夠與兒童自身的生理活動,如心跳、呼吸、脈搏的節奏等相適應,或與兒童的身體動作,如走路、跑步等的節奏相協調,兒童掌握起來也比較輕松。例如歌曲《小星星》、《小鴨子》等。
二、注重音樂活動的游戲性
幼兒心理發展水平比較低,注意力不易集中,還容易情緒化,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自身的想像,因此,幼兒的音樂教育應當是生動活潑的,在開展音樂活動的時候,應當以採用接近幼兒本性,能以自然而然的、自由自在的手段和方式將幼兒帶入音樂的天地,和音樂成為朋友和方式進行。而具有游戲性的音樂活動,則是最接近幼兒的本性,最容易引發和維持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將幼兒順利帶入游戲的情境中進行的。在教學實踐中,游戲化的教育以其活潑多變的形式給剛跨入幼兒園的寶寶們帶來了許多的快樂體驗。要實現游戲化的音樂活動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要創設良好的音樂游戲情境,培養幼兒的愉悅情緒,激發幼兒學音樂的興趣。
幼兒心理學表明,情緒在學前兒童心理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前兒童的行為充滿情緒色彩。幼兒的情緒具有情境性的特點,常常被外界所支配,某種情緒往往隨著某種情境的出現而產生,又隨著情境的變化而消失。因此,有人甚至認為學前兒童是逗情緒的俘虜地。愉快的情緒往往使幼兒願意學習,不愉快則導致各種消極行為。因此在小班進行音樂活動時,首先要注重創設適合的心理氛圍。創設良好心理氛圍的離不開與音樂活動相適應的環境以及語言這兩個方面的創設。
2、以音樂知識為基礎,強化音樂活動中的游戲規則。
當幼兒初步認識了音樂知識以後,就可以以音樂知識點為游戲規則,讓幼兒進一步掌握音樂知識。如在音樂游戲《捉迷藏》中,當寶寶們了解了貓媽媽的聲音大,小貓聲音小的規則以後,就可以分角色扮演貓媽媽和小貓,當聽見弱的聲音時,就表演小貓,當聽見強的聲音時,就表演貓媽媽。在音樂游戲《小青蛙》中,當聽見活潑的音樂聲時,孩子們可以心情地表現小青蛙的各種動作,當聽見轟隆隆的雷聲時則要趕緊躲起來。就這樣,孩子們在有規則的音樂游戲中,盡情享受著音樂所帶來的快樂情感。
音樂是幼兒的表達形式,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方式,無論是寄音樂於游戲當中,還是寓游戲於音樂當中,都要將這兩個因素有效地結合,使音樂活動更具有趣味性,讓幼兒在音樂的審美過程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與探索樂趣,也從中學習到嚴謹科學的音樂知識。音樂活動中的游戲性可以讓音樂活動的形式和方法都更自由、靈活、豐富多彩,讓小朋友們能夠經常體會到逗和玩一樣地的感受,從而自覺自願地、快樂而不知疲倦地投身於其中。
總之,音樂是啟迪逗美地的教育,能夠帶給人以愉悅的心情,逗美地的享受。在幼兒的音樂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堅持以感受逗美地為導向,根據幼兒年齡特徵,充分發揮音樂活動的游戲性,培養幼兒良好的音樂素質,使幼兒的情感世界得以豐富,增強自信心、成功感以及合作能力,為幼兒人格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之成為熱愛生活,樂於創造的人。
『陸』 我想組織一次幼兒角色扮演游戲活動 需關於動物園聯歡會的音樂
你可以去爸媽網下載,有很多英文童謠的,wee sing 的第四輯animals、animals、animals、、、就很適合。爸媽網還有更多的原版動畫、童謠免費下載。粉紅豬、好奇猴喬治、彩色樂園、小熊維尼、小愛因斯坦、little bear、藍色小考拉、神奇校車、神奇書屋。。。!親子閱讀、親子童謠,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加油!
『柒』 怎樣組織好幼兒的音樂活動
許多孩子從小就喜歡能播放音樂的小玩具。到了三歲左右,孩子們在愉快的音樂活動中,能夠自由地歌唱、舞蹈,體驗音樂帶來的豐富情感。同時, 幼兒也能夠學會與別人合作,發揮主動、自覺探索知識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記憶力與專注的學習態度。因此,我們應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良好的音樂教育。要組織...好幼兒的音樂活動必須注重以下的幾點: 一、選擇適當的音樂活動教材由於幼兒的生理發育以及認知水平都還比較低,因此,音樂活動的教材應當選取歌詞易上口、音域較窄、節奏簡單的內容進行。 理解歌詞方面:一般來說, 幼兒比較容易理解與他們的生活和興趣比較相關的歌詞。例如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袋鼠媽媽》等,孩子們在學習這樣的歌曲時,能夠與自身的認知條件相符合,容易記憶,也能夠朗朗上口。 音域方面:兒童的發聲器官在整個學前期是處於生長發育狀態,聲帶短小而且柔嫩,因此,在幼兒園的集體音樂教育活動中,應遵循此規律進行選材。 在節奏方面,最好的節奏是能夠與兒童自身的生理活動,如心跳、呼吸、脈搏的節奏等相適應,或與兒童的身體動作,如走路、跑步等的節奏相協調,兒童掌握起來也比較輕松。例如歌曲《小星星》、《小鴨子》等。 二、注重音樂活動的游戲性幼兒心理發展水平比較低,注意力不易集中,還容易情緒化,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自身的想像,因此, 幼兒的音樂教育應當是生動活潑的,在開展音樂活動的時候,應當以採用接近幼兒本性,能以自然而然的、自由自在的手段和方式將幼兒帶入音樂的天地,和音樂成為朋友和方式進行。而具有游戲性的音樂活動,則是最接近幼兒的本性,最容易引發和維持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將幼兒順利帶入游戲的情境中進行的。在教學實踐中,游戲化的教育以其活潑多變的形式給剛跨入幼兒園的寶寶們帶來了許多的快樂體驗。要實現游戲化的音樂活動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要創設良好的音樂游戲情境,培養幼兒的愉悅情緒,激發幼兒學音樂的興趣。幼兒心理學表明,情緒在學前兒童心理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前兒童的行為充滿情緒色彩。 幼兒的情緒具有情境性的特點,常常被外界所支配,某種情緒往往隨著某種情境的出現而產生,又隨著情境的變化而消失。因此,有人甚至認為學前兒童是「情緒的俘虜」。愉快的情緒往往使幼兒願意學習,不愉快則導致各種消極行為。因此在小班進行音樂活動時,首先要注重創設適合的心理氛圍。創設良好心理氛圍的離不開與音樂活動相適應的環境以及語言這兩個方面的創設。 2、以音樂知識為基礎,強化音樂活動中的游戲規則。當幼兒初步認識了音樂知識以後,就可以以音樂知識點為游戲規則,讓幼兒進一步掌握音樂知識。如在音樂游戲《捉迷藏》中,當寶寶們了解了貓媽媽的聲音大,小貓聲音小的規則以後,就可以分角色扮演貓媽媽和小貓,當聽見弱的聲音時,就表演小貓,當聽見強的聲音時,就表演貓媽媽。在音樂游戲《小青蛙》中,當聽見活潑的音樂聲時,孩子們可以心情地表現小青蛙的各種動作,當聽見轟隆隆的雷聲時則要趕緊躲起來。就這樣,孩子們在有規則的音樂游戲中,盡情享受著音樂所帶來的快樂情感。 音樂是幼兒的表達形式,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方式,無論是寄音樂於游戲當中,還是寓游戲於音樂當中,都要將這兩個因素有效地結合,使音樂活動更具有趣味性,讓幼兒在音樂的審美過程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與探索樂趣,也從中學習到嚴謹科學的音樂知識。音樂活動中的游戲性可以讓音樂活動的形式和方法都更自由、靈活、豐富多彩,讓小朋友們能夠經常體會到「和玩一樣」的感受,從而自覺自願地、快樂而不知疲倦地投身於其中。 總之,音樂是啟迪「美」的教育,能夠帶給人以愉悅的心情,「美」的享受。在幼兒的音樂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堅持以感受「美」為導向,根據幼兒年齡特徵,充分發揮音樂活動的游戲性,培養幼兒良好的音樂素質,使幼兒的情感世界得以豐富,增強自信心、成功感以及合作能力,為幼兒人格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之成為熱愛生活,樂於創造的人。
『捌』 如何在音樂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未來,將面臨的是更具挑戰、更具合作的競爭社會。合作是指為了共同的目的而兩人或多人、兩個集體或多個集體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務的行為。「合作」不管是在個人的成長還是在社會的發展中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學會合作是幼兒進入社會,成為未來主人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也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的一個基本途徑。幼兒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事情做成增進友誼。但幼兒自己常常不能明顯感覺到,因此我們應注意引導幼兒感受合作的成果,體驗合作的愉快,激發幼兒進一步合作的內在動機,使合作行為更加穩定自覺化,尤其是比較這次合作的成功與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兒體會到合作的快樂與必要。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有利於幼兒在學會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缺點,讓他們學會關心他人,同時可以在幼兒之間營造一種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群體氛圍,使他們養成一種協商合作和利他的親社會行為,增強孩子的社會適應性。 游戲是一種適應幼兒身心發展水平、能讓幼兒感到愉快的活動。音樂游戲是以藝術活動方式進行的有規則游戲。也就是在音樂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所進行的。由於音樂游戲將音樂、活動內容溶入游戲的形式中,所以音樂游戲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動性和表演慾望而且使幼兒在教育情感上獲得了美麗的陶冶。 音樂游戲的內容,一般包括唱歌、舞蹈、打擊樂器和欣賞音樂 如何在音樂游戲中培養中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開始: 一、在歌唱活動中培養中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幼兒對歌唱活動的愛好和興趣十分強烈,選擇體現合作精神的歌曲開展多種形式的歌唱活動,培養他們在歌唱活動中樂於合作的精神很有必要,於是我選了許多經典的幼兒歌曲如:《小螞蟻》《種瓜》《數鴨子》《互相幫助》《小毛驢》等來對幼兒進行培養。例如:《小螞蟻》唱的是一隻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動,急得直搖頭,小小螞蟻想一想,想出好辦法,回洞請來好朋友,抬著一起走。歌曲本身講的就是一個螞蟻力量小,許多小螞蟻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孩子學會歌曲後我們先分男、女生輪唱,然後又分左右對唱和小組輪唱,在演唱時,我除了要求孩子注意演唱時的感情投入,更注重在演唱時應關注和傾聽其他小朋友的演唱,以便讓自己來更好地配合小夥伴的演唱,從而達到相互合作的目的。 二、在舞蹈活動中培養中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舞蹈活動能鍛煉幼兒協調角色扮演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習慣,對促進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發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 中班的幼兒因其年齡小,愛動好玩,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特別喜歡舞蹈活動。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部分幼兒在和同伴交往中由於缺乏技巧,常常出現一個幼兒想和另一個幼兒交往而伸出手,另一個孩子誤以為他要打他而進行攻擊等不夠友好的待人方式。為此,我選擇並設計了音樂游戲《碰一碰》這個教育教學活動,目的在於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學習正確的和同伴交往,體驗與同伴友好相處、合作游戲的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三五成群組成一個小組和好朋友之間互相碰碰手,碰碰頭,碰碰耳朵,碰碰肚子等部位,積極性空前高漲。另外我還設計了《拔蘿卜》,孩子們忙著商量誰扮演老爺爺,誰扮演老奶奶之後隨音樂一起拔蘿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蘿卜終於拔出來了,孩子們的情感在游戲中得到了極大愉悅和滿足,同時也使孩子們再次明白了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同時我也很注重幼兒在學會演唱歌曲後,邊唱邊進行合作表演,例如:學習《走路》,幼兒學會演唱後,請他們隨著音樂邊唱邊走路,由於歌曲活潑有趣,在嘗試跟著音樂,模仿不同的小動物走路的姿勢時,幼兒能跟著音樂按照圖示依次學小兔
『玖』 幼兒園常見的音樂活動有哪些形式
一、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類型包括: 1、歌唱。歌曲是用音樂的方式演唱出來的文學。 在幼兒園中,幼兒不僅可以演唱成人專門為幼兒創作的歌曲,還可以演唱傳統的童謠以及由幼兒自己創作或即興創作的歌謠。節奏朗誦是一種藝術語言與音樂結合的藝術表演形式,也是既深受幼兒喜愛又易於為幼兒所接受的歌唱活動材料。 歌唱的表演形式。歌唱表演形式是歌唱活動中參加者的人數,全體參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歌唱時所伴隨的表演方式(如動作表演、樂器演奏等)的總和。在幼兒園中,兒童可以掌握的歌唱表演形式主要有獨唱、齊唱、接唱、對唱、領唱齊唱、輪唱、合唱、歌表演等 2、音樂游戲: 音樂游戲一般是指在音樂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規則和音樂要求進行各種動作的游戲。 3、律動: 幼兒律動一般是指在音樂或節奏樂器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節拍、速度做有規律的動律性動作。幼兒律動一般可做形象模仿動作,還可以模仿成人的勞動以及基本舞步練習。幼兒律動可以是單一動作的重復,也可以是相關的幾個動作連接組合成律動組合。 4、舞蹈: 舞蹈是經過人們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並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動作的姿態、節奏和表情。 5、打擊樂: 節奏樂又稱打擊樂。用各種打擊樂器敲打出樂曲的節奏或節奏變化。幼兒節奏樂的樂曲一般節奏性較強,由老師用琴來彈旋律,幼兒用打擊樂器敲擊節奏。打擊樂器一般沒有固定的音高,音響效果不同,節奏性強,幼兒非常喜愛而且比較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