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音樂游戲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說過:「每個孩子心裡都有一顆音樂的種子。」教師的任務就是讓每顆種子都發芽,而音樂游戲則是促使每顆種子都發芽的有效手段。一個高質量的音樂游戲能調動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主動性和興趣,有助於幼兒掌握音樂知識以及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1.音樂游戲的特點 (1)音樂性。音樂是幼兒音樂游戲的靈魂,音樂游戲必須伴隨音樂才能達到目的。所以,幼兒音樂游戲最大的特點就是「音樂性」,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流動、旋律的起伏、節奏的跳躍、音色的變化、速度的統一與變化,並隨時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出反應。幼兒會在游戲中學會旋律、節奏、節拍、速度等音樂的基本要素,從而達到學習音樂的目的。 (2)游戲性。好玩、好動是幼兒的特點,因而音樂游戲必須具有游戲性。一方面音樂游戲材料要形象生動、幽默而誇張,能吊起幼兒的「胃口」,另一方面音樂游戲玩法要富有變化和新意,以確保幼兒的興趣能夠持久。音樂游戲除了具有「音樂性」「游戲性」這兩大主要特點外,還應具有自然性、創造性以及趣味性等游戲的共同特點。 2.音樂游戲的類型 (1)節奏訓練類音樂游戲。例如「宮格」游戲,可以依據幼兒接受能力分為六宮格或八宮格,是幾宮格就拿出幾張撲克牌。撲克牌背面朝上(背面表示空拍),教師可任意把撲克牌翻到正面(正面表示拍手),教師再以固定節拍從頭到尾指向撲克牌。這有助於訓練幼兒的反應能力和對節奏的認識。 (2)音準訓練類音樂游戲。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可以接觸到很多和音高有關系的小旋律。教師可根據幼兒接觸到的音高來設置音樂游戲。例如「紗巾」游戲:准備兩條紗巾,由兩名幼兒分別抓住紗巾的兩頭,一個紗巾在上一個紗巾在下,分別規定兩個不同的音高,一般都是以5和3開始,因為這兩個音比較容易掌握。上面的紗巾為5,下面的紗巾為3。教師請幼兒輪流當指揮,小指揮指到哪條紗巾其他幼兒就唱哪條紗巾所代表的音高。幼兒不僅能准確地掌握音高,而且也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 (3)培養音樂感受力的音樂游戲。例如「塗鴉」游戲,播放一段旋律起伏較大的音樂,讓幼兒准備好紙和筆,在紙上畫出所聽到音樂的旋律線,由於每名幼兒的音樂感受不一樣,因而幼兒的塗鴉也會有所不同。這既能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又能提高幼兒的自信心。 (4)訓練動作與音樂協調類的音樂游戲。例如「律動」游戲,就是根據所聽到的音樂讓幼兒用肢體表示出來,如拍手、拍腿、跺腳以及打響指等。 3.音樂游戲的運用 (1)選擇適合幼兒的音樂游戲。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知識經驗以及興趣需要等來挑選適合本班幼兒的音樂游戲,再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根據教育目標和要求進行適當的篩選或改編。比如,在一次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A為大班幼兒選擇了音樂游戲「小狗抬花轎」。由於大班幼兒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音樂節奏感受能力和合作能力.且他們對「八隻小狗抬老虎」的游戲情節很感興趣,因而他們表演得非常投入。通過該音樂游戲,教師提高了大班幼兒對音樂的辨別能力和感受能力,促進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並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分組合作的個性品質。 (2)創造良好的音樂游戲環境。要讓幼兒對音樂游戲產生興趣,創設良好的音樂游戲環境至關重要。讓幼兒從一開始就置身於音樂游戲所表現的意境之中,往往能激起幼兒的學習動機和慾望,引領幼兒滿懷興趣地參與音樂游戲。比如,在玩小班音樂游戲「捉小魚」前,教師B提前將活動場地布置成帶有一片水草的小魚的家,並和幼兒一起戴上小魚的裝飾。在《捉小魚》的音樂背景下,幼兒很快就被周圍的氛圍感染了,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 (3)找准介入音樂游戲的時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把握好教與學的度,又要盡量避免過於指導而影響幼兒游戲的自由度。一是幼兒在音樂游戲中違背游戲規則而使音樂游戲無法進行時予以指導,二是幼兒在音樂游戲中遇到困難而依靠自已或同伴幫助而無法解決時予以指導,三是在幼兒對音樂游戲已毫無興趣時教師要及時豐富音樂游戲形式和內容。比如,幼兒對傳統音樂游戲「開鎖」的玩法漸無興趣,為此,教師C進行了創新:單圈上幼兒兩兩相對扮演「鎖」,一邊唱歌一邊合作歌表演,先相互對拍手,在唱到「咔嚓咔嚓」時,在胸前拉起對方的手,表示上鎖,在唱到「哪一把?哪一把?」時每人都向前走一步交換朋友,一名幼兒扮演「開鎖的人」,在圈外繞圈行進走,同樣在唱到「咔嚓咔嚓」時,要停下來做兩次開鎖動作,最後唱完後的規則同傳統玩法。
⑵ 幼兒律動,舞蹈和音樂游戲各有什麼特點
你好,音樂律動是屬於音樂教學活動,而音樂游戲屬於規則性游戲活動。
其實很多老師都認為它們很難區分。音樂教學活動有歌曲的學習、律動的學習、節奏的學習、樂器的伴奏、音樂欣賞等等,屬於習得性的教學活動。注重的是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和音樂的素養。
而音樂游戲注重的是一定意境的關於音樂的游戲。
換句話說,音樂教學活動是圍繞一個教學知識點來進行的。而音樂游戲是圍繞一個游戲的中心主題來進行的。
比如:律動的教學活動是模仿、探索、創造、表演這樣幾個過程。而音樂游戲是通過音樂直接探索、創造、再探索、再創造。目的在於游戲而不在於學會一個律動。
常見的音樂游戲有: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來游戲等。比如:當音樂快的時候,是跳躍的律動,當音樂慢的時候是舒緩的律動。又比如:老師帶著孩子們去采蘑菇,當音樂進行時,我們在一起快樂的采蘑菇,當出現緊張的音樂(表示大灰狼出來)時就要躲起來。
這樣的比喻可以幫助老師們分辨什麼是音樂游戲,什麼是音樂教學活動!
純手工打字,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⑶ 幼兒音樂教育的特點是什麼游戲性,綜合性整體性
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說過:「每個孩子心裡都有一顆音樂的種子。」教師的任務就是讓每顆種子都發芽,而音樂游戲則是促使每顆種子都發芽的有效手段。一個高質量的音樂游戲能調動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主動性和興趣,有助於幼兒掌握音樂知識以及獲。
⑷ 組織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有什麼意義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與原則 (一)《綱要》中的藝術領域目標及解讀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綱要》的這種表述使我們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幼兒音樂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音樂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音樂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音樂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這是必須深入領會並在實施中進行貫徹的基本理念。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 第一層次目標--藝術教育終極目標 第二層次目標--音樂教育總目標 第三層次目標--各年齡段音樂教育目標 第四層次目標--具體音樂教育目標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 1、"以美感人"--以"審美"為核心的幼兒音樂教育 用美好的音樂感召幼兒,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生活環境和音樂中蘊含的美,熏陶自己心靈世界的美,插上想像的翅膀,進入音樂美妙的境界。 2、"以樂施教"--以游戲為手段的"愉悅性"的幼兒音樂教育 讓幼兒與音樂一起玩,在快樂的游戲中自主探索音樂的奧秘,學習並大膽嘗試用個人喜愛的方式來抒發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動人"--以幼兒作為"教育主體"的幼兒音樂教育 在幼兒喜愛的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智慧與靈感,滿足幼兒活動與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兒的人格,提升幼兒的生活質量。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動 2、韻律活動 3、音樂欣賞活動 4、打擊樂器演奏活動 三、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結構 1、"三段式"結構:即把音樂活動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這種組織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所普遍採納,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音樂活動組織結構。一般在開始和結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復習性質的活動內容。開始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律動進教室-練聲-復習歌曲或韻律動作,結束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復習韻律活動、歌表演或音樂游戲。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動。 2、"一桿子式"結構:既沒有明顯的三部分劃分界限,而是圍繞新內容來組織安排活動結構。突出主題,激發兒童興趣為導入目的,遞進式的進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學習活動。這種組織結構目前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運用得較多。 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設計及教學方法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學 (一)幼兒園歌唱活動的價值與目標 幼兒園歌唱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指導幼兒學慣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正確演唱歌曲,嘗試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情感體驗。歌唱活動中幼兒的自主表現、情感體驗的抒發與正確歌唱技能與方法的指導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關歌唱的簡單知識和技能 1、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指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唱歌,都應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鬆;兩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兩眼平視,兩肩放鬆;口型保持長圓形,嘴唇的動作要求自然,正確的歌唱姿勢,可以使幼兒在歌唱時保持最佳的氣息通道狀態,有利於用美好自然的聲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歌唱時有氣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長歌聲,歌唱中正確的呼吸方法應該是自然地吸氣,均勻的用氣。 3、發聲:正確的發聲方法是使歌聲優美、動聽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兒童學會用"自然美好"的聲音來唱歌就必須用一定的發聲技巧。對於幼兒來說,首先要告訴幼兒的是用自然的聲音歌唱--下巴放鬆、嘴巴自然打開、不大聲喊叫,也不過分的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模式一:示範--模仿--練習的模式 1、引出主題。 2、范唱新歌。 3、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和記憶歌詞。 4、用全曲帶唱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時用教唱的方法幫助兒童掌握新歌中的難點。 6、採用各種不同的演唱組織形式,不斷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在反復練唱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模式二:先分解後累加的模式(案例分析) 1、教師將歌曲中的節奏、歌詞、曲調分解出來,作為節奏活動、語言文學活動、節奏朗誦活動、韻律活動等材料分別加以使用,使幼兒初步掌握歌詞或旋律。 2、採用按節奏朗誦歌詞並同時傾聽曲調的過渡方法,最終由幼兒自己將歌詞填入曲調唱出。
⑸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特點是
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特點及啟示 2011-8-19 摘要: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在政府幹預下迅速發展。美國學前兒 童藝術教育在目標、內容、途徑、評價等方面獨具特色:兒童藝術教育以全體兒童的整體發 展為目標,構建生活化、綜合化的兒童藝術教育內容,打造幼兒園與社區聯合的藝術教育生 態圈, 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兒童藝術教育測評體系和寬容開放的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等。 美國學 前兒童藝術教育的這些特點可以為我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 關鍵詞: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 20世紀90年代以來,藝術教育已成為美國國民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94年, 美國政府運用立法程序通過了《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 ,該法對美國藝術教育給予了史 無前例的支持,藝術被法定為國家教育目標所列「核心學科」(Core Subject)之一。同時規 定,如同其他學科一樣,藝術學科也要制定國家教育標准,並納入「國家教育進步評估」(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cational Progress)體系。同年, 《藝術教育國家標准》出台,其根 本目的是為了改進和提高美國的藝術教育質量。 進入21世紀以來, 美國為更好地實現教育公 平,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已著手制定並推行了早期學習標准。截至2009年,美國50 個州及1個特別行政區相繼出台了針對3~5歲兒童的早期學習標准。各州(特區)的早期學 習標准雖然側重有所不同,但在內容上大多涵蓋五大領域,即身體協調與運動發展、社會性 與情感發展、學習態度、語言與交際、認知與常識;在結構上包含四個層次,即子領域、各 子領域標准條款、每條標準的行為表現指標、幫助兒童達標的准備性學習活動。[1]至今, 美國絕大多數州(特區)已明確提出學前兒童(3~5歲)藝術領域學習標准。可見,20世紀 90年代末以來,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逐漸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 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在目標、 內容、途徑、評價等方面獨具特色,這些特點對解決我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深 化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發展、提升學前兒童的藝術素養等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一、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特點 (一)兒童藝術教育面向全體兒童的整體發展 從兒童藝術教育對象來看, 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面向全體兒童, 追求每一個兒童的整 體發展。 《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准》指出,全體學生,不論其背景、天賦或殘疾,都有權享 受藝術教育及其提供的豐富內容。在一個科技日益先進、感官信息日趨復雜的環境中,對這 類刺激的感知、闡釋、理解和評價的能力便成為關鍵。藝術有助於全體學生發展理解和辨別 這種充滿形象與符號的世界的多種潛力。[2]每一個兒童都有參與、欣賞和表現藝術的權利, 並通過欣賞和使用藝術去改善他們的生活。 同時, 每一個兒童也都擁有接受藝術教育的權利。 藝術教育對於建構一個完整兒童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被給予機會參與藝術—— 律動、繪畫或者音樂,那麼我們就剝奪了另一種他所擁有的語言。視覺藝術、音樂、舞蹈和 戲劇——工作中的創造性過程將真正改變未來我們思考、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事實上, 藝術教育對於建構完整兒童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是一種權利,而不是特權,從幼 兒園到高中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藝術教育。[3]在美國,每一個兒童均享有接受兒童藝術教 育的權利,而且旨在通過兒童藝術教育建構完整兒童。 (二)生活化、綜合化的兒童藝術教育內容 從兒童藝術教育內容來看,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內容是生活化、綜合化的。藝術來 源於生活,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也應該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 不少學者認為藝術教學與藝術學 習應當與兒童的生活緊密相連。例如,在「為生活而藝術」中,課程的內容是以兒童生活中有 意義的事情為重點。「為生活而藝術」是通過藝術來講述的人類個體與群體的故事。[4]藝術 必須深深地根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用藝術深化生活、豐富生活環境,把生活作為兒童 藝術教育的源頭,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引導兒童加強兩者之間的鏈接,使藝術真正具 備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5]美國前教育總署署長歐內斯特·L·博耶(Ernest L. Boyer)認 為,「為了促使兒童的潛力充分發展,藝術的終身學習在兒童生活的頭幾年就應該開始。我 們需要藝術來表達語言不能傳遞的情感和見識, 也需要藝術來擴展學前兒童的求知方式, 進 行培養兒童創造性的課堂教學」。[6]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 綜合藝術教育在美國各地廣泛興起, 並對世界藝術教育的發展產 生了重要影響。 綜合藝術教育趨勢反映的不只是在課程組織方式上的一種變化, 更重要的是 教育價值觀的深層變革。 它體現了一種以兒童的整體發展為中心的目標取向, 旨在促使兒童 建立各種藝術感覺、經驗、知識、智能相互銜接、融會貫通的生態結構,並具有積極向外探 索、表現和創造藝術的能力。[7]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內容強調各門藝術學科之間以及 藝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 力求實現幼兒園 (或學校) 整體教育方案中課程的相關和綜合, 同時在最大可能的廣度與深度上實現兒童藝術教育的潛在價值。 (三)幼兒園與社區聯合的藝術教育生態圈 從兒童藝術教育途徑來看,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是幼兒園(或學校)與校外藝術教育 積極合作、互動的。由於校外藝術教育具有許多幼兒園(或學校)藝術教育所沒有的優勢, 不少學者提出了在校外教授藝術而非僅僅依賴於幼兒園 (或學校) 來提供藝術教育的正當理 由。校外藝術教育在參觀作品的機會、用於藝術體驗的時間、學習環境、所教內容等方面很 少受到幼兒園(或學校)時間安排的限制。而且,許多校外藝術教育機構都有成人藝術家參 與, 因此兒童可能更輕易地看到他的創作與專業藝術家的創作之間的聯系。 當兒童看到他們 自己的藝術活動與專業藝術家之間的聯系時,藝術學習經驗在質量上有所加強。在美國,優 秀意味著藝術專業人才明白怎麼樣聯合幼兒園(或學校)與社區資源一起工作:「一個優秀 的藝術活動應該是一個藝術專業人員是重要的參與者、 學校和社區也要參與進來、 城市文化 社區也要得到最大化利用的活動。」[8] 美國政府和民間投入資金,建造各種各樣的藝術中心、博物館、美術館、劇院等,為兒 童藝術教育提供了較好的社會條件和藝術氛圍。 美國的一些文化機構開始為兒童提供更多藝 術教育方案或項目,而且,近年來兩種其他類型的提供者已經萌芽了:課外機構 (out-of-school-time organizations)以及基於社區的機構(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 除了這些機構,還有許多其他的「影響者」(influencers)已經採取措施去促進更多藝術學習: 私人基金(private foundations)和商業領導者(business leaders) ,州和地方藝術處(arts agencies)以及城市文化事務辦公室(city cultural affairs offices) ,高等教育機構(higher ecation institutions) (准備課堂教師和藝術專家以及提供藝術教育的專業發展) 。這些參與 者的增殖已經創造了一個高度復雜的藝術教育生態。[9]因此,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擁有 一個由幼兒園與社區密切聯合的藝術教育生態圈,為兒童營造了良好的藝術氛圍。 (四)日益完善的兒童藝術教育測評體系 從兒童藝術教育評價來看, 美國非常關注兒童藝術領域學習標准或測評體系的制定, 以 期更好地保障兒童藝術教育的質量。 《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准》對幼兒園到四年級等年齡階 段的兒童關於藝術(舞蹈、音樂、戲劇和視覺藝術)應該知道和能夠做什麼作出了詳盡的表 述。每一能力領域中的兩類標准(內容標准和成就標准) ,用於指導對兒童的評估。其中, 內容標准具體地表述學生在藝術學科中應該知道和能夠做什麼, 成就標准具體地表述兒童在 完成4年級、 8年級和12年級的學習時, 在每門藝術中的各項能力上應該獲得的理解和成就水 平。[10]目前,美國51個州(特區)的早期學習標准中,有45個州(特區)明確提出學前兒 童(3~5歲)藝術領域學習標准。這些州(特區)的藝術領域的早期學習標准主要採取兩種 子領域的分類方式,其中有27個州按藝術教育內容來分類,主要涉及音樂、律動、美術、戲 劇四大學科,每一學科都有較為具體、細致的學習指標;另有18個州從兒童的藝術能力,即 從兒童對藝術活動的「表現與表達」、「理解與欣賞」出發,將藝術教育內容相互融合,提出具 體的學習標准。[11]可見,美國的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測評體系是比較健全、詳盡的,而且其 測評體系也是開放的、發展的。 在美國, 高質量的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傾向於同時為不同的目的服務, 如培養兒童的 創造力和想像力、教授藝術技能技巧、發展兒童的審美意識等。人們可以從多個視角透視兒 童藝術教育的質量,如兒童學習、教學、環境以及社會互動等,其中最重要的指征是兒童學 習經驗的質量,而不是他們製造的藝術作品的質量。在非常現實的意義上說,兒童的經驗是 最主要的作品,不是他們製造的藝術作品。[12]而藝術學習標準的呈現和堅決評估這些標准 是否達到,被政策制定者當作是兒童藝術教育中通往質量和責任的途徑。 (五)寬容開放的多元文化藝術教育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特別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由於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的增加,加 諸美國民族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美國興起了多元文化教育。在20世紀末至今,在藝術教育 領域, 美國非常倡導多元文化藝術教育。 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准明確要求把藝術產生的歷史、 文化、民族背景作為藝術課程研製的基礎,強調藝術教育的文化多樣性,期待通過理解其他 民族往往是很不同的思維方式、 表達方式和工作方式, 從而達到學會尊重和借鑒其他民族的 目的。 [13]因此, 兒童藝術教育課程必須擴大到包括超出西方標準的藝術形式, 以當代藝術、 非西方藝術、 民間和當地藝術等形式呈現給兒童。 尤其是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覆蓋了各種形式 下的文化產業, 並把大眾文化與流行文化等也都歸入藝術教育中, 強調藝術教育與文化本質、 內涵、形式上的多元化。[14]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主張藝術教育內容應該包括當代文化中所有 形式的視覺意象, 尤其是與兒童自己的生活相關的意象。 創作和學習當代藝術是非常重要的 一種視覺文化藝術教育方法, 既因為當代藝術是和兒童的生活文化密切相關, 又因為參與當 代文化形式常常能推進多元文化主義。[15] 二、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啟示 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對當今世界的兒童藝術教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我國, 兒 童藝術教育業已成為當前教育研究的一個熱點。 但在藝術教育實踐中,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卻 存在不少誤區,如強調藝術知識技能,忽視兒童的審美體驗和自由表現等;各藝術學科之間 人為割裂,在一定程度上遠離兒童生活等。近年來,美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特色可以為我 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發展帶來有益的啟示。 (一)政策支持兒童藝術教育發展 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 美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兒童藝術教育的發展, 尤其是20 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日益關注藝術教育的發展, 《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明確規 定藝術被法定為國家教育目標所列「核心學科」之一,繼而《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准》頒布, 到目前為止美國絕大多數州 (特區) 早期藝術領域學習標准已紛紛出台等等一系列政策的頒 布和實施,表明了政府對兒童藝術教育的重視。為了改進和提高美國的兒童藝術教育質量, 促進每一個兒童的整體發展, 美國不僅為兒童藝術教育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也提供了理論 支撐和資金扶助等。在我國,目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發展參差不齊,而政府的適時介入和干預 可以使兒童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得以緩解。 (二)注重課程的生活性、綜合性 美國兒童藝術教育強調藝術源於生活, 兒童藝術教育應與兒童的生活、 兒童的體驗密切 相關。生活是藝術的基礎與源泉,兒童藝術教育內容應該反映兒童的生活,與兒童的生活密 切聯系, 讓兒童感受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 學會用藝術的形式表現生活, 增強對生活的熱愛。 目前, 我國兒童藝術教育中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有些兒童藝術教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兒 童生活,基本上按照學科的角度組織安排教學活動。最初的藝術是綜合性的活動,後來逐漸 分化成分立的藝術門類,如音樂、美術等。對應人類藝術的發生發展歷程及兒童的身心發展 特點,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早期兒童藝術教育內容也應該是綜合的。兒童藝術教育不僅要 體現藝術學科內部各藝術門類的聯系, 也要體現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 還要體現 藝術欣賞與藝術創作的綜合等。綜合化、生活化的美國兒童藝術教育,可以為克服我國目前 一些幼兒園兒童藝術教育內容人為割裂等問題提供借鑒和啟發。 (三)關注兒童藝術教育評價 目前,我國的兒童藝術教育評價相對滯後,即我國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學的藝術教育評 價機制。存在的問題表現在:首先,缺乏科學、系統、完整的藝術教育評價的理論支持;其 次,缺乏統一的測評體系和標准;再次,缺乏可供借鑒的研究成果。[16]在我國,兒童藝術 教育評價比較主觀、 不夠科學, 有些教師就憑自己心裡對於兒童的表現或者兒童藝術作品的 既定標准進行評價;有些教師則沒有標准,不知如何評價。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准對幼兒園 至4年級、5年級至8年級、9年級至12年級三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關於藝術(舞蹈、音樂、戲劇 和視覺藝術) 應該知道和能夠做什麼作出了詳盡的表述。 美國各州的早期藝術領域學習標准 則指明了3~5歲兒童在藝術領域的標准條款, 每條標準的行為表現指標, 幫助兒童達標的准 備性學習活動。評價的目的是確保兒童藝術教育質量,最終促進兒童的整體發展。因此,在 我國研製兒童藝術領域學習標准或測評體系也勢在必行。 (四)重視多元文化藝術教育 美國由於其獨特的社會文化環境非常重視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美國各州(特區)藝術領 域早期學習標準的內容充分體現了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內容的豐富性與形式的多樣性。各州 (特區)學習標准不僅涉及音樂、律動、美術、戲劇表演四個主要學科,還包括兒童體驗自 然之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等。[17]而目前,隨著國際化的進程加速,各民族之間 的聯系加強,應該對兒童進行多元文化藝術教育,學會在了解自己本國、本民族文化藝術的 同時,尊重和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藝術,促進多元文化融合和交流。每一種文化都有 它自身存在的價值,都是兒童學習的教育資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頒布的《藝 術教育路線圖》 (Road Map for Arts Ecation)提出藝術教育的目標之一是促進多元文化的 表達。[18]可見,正因為各種文化藝術的差異,才會有整個文化藝術的豐富、精彩,多種文 化藝術都應該有表達的機會,而兒童也應該有了解和學習多種文化藝術的權利。 (五)加強兒童藝術教育師資培養 要提高兒童藝術教育的質量,關鍵在於教師,美國非常重視兒童藝術教育的師資培養。 兒童藝術教師要經過嚴格的專門訓練, 藝術師資均在高校進行培養, 從事藝術教學方面的教 師至少應取得學士學位。在加強藝術教師職前教育的同時,通過高校、藝術教師培訓中心舉 辦藝術講座、各種培訓等多種途徑,加強藝術教師的在職培訓,提高兒童藝術教師的綜合素 質。 目前, 我國的兒童藝術教育師資良莠不齊, 部分藝術教師綜合素質太低, 教學觀念陳舊, 難以勝任兒童藝術教育教學。因此,我國應加強兒童藝術教育師資的職前教育和職後培訓, 促進藝術教師的專業發展。 不僅兒童藝術教育教師的職前教育要重視與兒童藝術教育實踐的 結合,而且還要通過專家講座、短期培訓、定期教研、參觀訪學等多種形式,提高在職兒童 藝術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
淘寶搜啟盛母嬰專營店,各類母嬰用品優惠促銷中哦!價格合理,質量也不錯!
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特點有哪些
區分了經營與管理的概念,指出了企業的基本活動與管理的五項基本職能。法版約爾指出,任何企權業部存在著六種基本活動,這六種基本活動是:①技術活動即生產、製造、加工及其相關的技術等活動。②商業活動即購買。銷售等活動。③財務活動即與資金運動有...
⑺ 幼兒音樂領域年齡特點及發展目標
一、 各年齡階段幼兒音樂領域的年齡特點
(一) 幼兒音樂欣賞的年齡特點
1、小班幼兒音樂欣賞的特點:小班幼兒能初步理解他們所熟悉歌曲的歌詞內容和思想,能理解性質比較鮮明的音樂情緒等。多數小班年齡的孩子能聽音樂動起來,喜歡聽節奏鮮明、歡快的音樂,隨音樂特點做動作。但由於經驗不足,還不能隨音樂性質變化相應的動作。
2、中班幼兒音樂欣賞的特點:中班幼兒聽辨音的分化能力有所提高,逐漸能辨別聲音的細微變化。他們一般能欣賞內容較為廣泛、性質風格多樣的音樂作品,如舞曲、進行曲、搖籃曲等。對不同體裁、性質、風格樂曲的分辨能力也有很大發展;在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結構把握上,他們往往能夠通過教師組織的音樂活動,初步感受到樂曲的結構,聽出樂段、樂句之間的重復以及樂曲在情緒性質上的明顯差異;能基本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和情感,並由此產生一定的想像、聯想。
隨著幼兒思維、想像的進一步發展,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斷地發展。這種理解能力通常表現在歌曲及有標題器樂曲的理解上,幼兒已能藉助於歌詞及已有的生活經驗、音樂經驗,基本理解音樂所表達的藝術表演形象,對於較為復雜的、沒有標題的純器樂曲的理解還有一定的困難。另外,他們在欣賞過程中的創造性表現能力也不斷增加。
3、大班幼兒音樂欣賞的特點: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音樂欣賞能力,幼兒可以把握音樂中蘊含的諸多要素,包括音樂的演奏樂器和演奏場景,音樂中的運動和張力,音樂中的情感以及音樂中的形象和情節。他們的內心世界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音樂。幼兒能夠准確的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並有想像的能力。
(二) 幼兒歌唱的年齡特點
1、小班幼兒歌唱的特點:小班孩子喜歡唱歌,尤其對那些富有喜劇色彩、情緒熱烈的歌曲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一時期的幼兒一般都會唱幾首簡單歌曲,有的甚至會即興哼唱一些自己編的旋律和短句,然而自己編的歌曲、曲調帶有很大的模仿性,合適音域一般在d′—a′的范圍,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大致能唱准旋律。
2、中班幼兒歌唱的特點:中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有了一定進步,已經能夠完整的再現一些短小的歌曲,和較長歌曲中的比較完整的片段。但在歌詞的理解方面還有一定困難,會出現錯字、漏字和相似字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合適音域在c′—a′的范圍。中班年齡幼兒在唱他們所熟悉和理解的歌曲時,可以做到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顯變化來表現歌曲中的不同形象和情緒。
3、大班幼兒歌唱的特點:大班幼兒一般已經可以比較完整准確的再現熟悉歌曲的歌詞,唱錯字、發錯音的情況會大大減少,音域可以從c′—c②。對歌曲中由二分、四分、八分音符構成的一般節奏已掌握較好,甚至也能較好的掌握帶附點的節奏和切分節奏。到了大班末期,大多數幼兒能夠比較自如的把握常見的幼兒歌曲的節奏,歌曲速度的稍快和稍慢時也不會影響他們表現節奏的准確性。
大班幼兒在音準把握能力上有了一定進步,一般都能基本唱准曲調,他們一般能夠學會呼吸時自然而迅速,不聳肩不發出很響的吸氣聲。大班幼兒對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的體驗與理解能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強。幼兒更加積極主動的在唱歌中用聲音變化來表達感情,還能積極爭取使自己表現更獨特和完美。一些發展好的幼兒還能夠對熟悉歌曲的節拍、節奏做出變化,甚至能夠獨立的即興哼唱出相對完整的新曲調。
(三) 幼兒韻律的年齡特點
1、小班幼兒韻律的特點:小班的大多數幼兒已經掌握了拍手、搖頭或是晃動手臂、用手指點或拍擊身體的部位、點頭或搖頭、小幅度慢速度地運動軀乾等簡單的非移動動作,但腿部力量較弱,腳掌缺乏應有的彈性、身體左右搖擺大,自控力差。
2、中班幼兒韻律的特點:中班幼兒在韻律活動中,手部動作出現頻率較高,運動路線主要以直線、曲線為主,中層次空間的動作出現頻率最多,移位式動作很少出現,多數幼兒在自由律動中會出現兩種及兩種以上動作,比較喜歡做重復動作。多數幼兒具有前奏感、節奏感,而幼兒樂段感與樂句感的發展相對滯後,幼兒很少出現與同伴合作做動作的行為,都是自己單獨做動作。
3、大班幼兒韻律的特點:大班幼兒對鮮明而有特點的節奏、音響和舞蹈律動具有濃厚的興趣,節奏性活動是幼兒階段主要的音樂活動。幼兒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在表現活動中容易添進自己的直覺和想像,她們往往會加上自己的主觀想像,喜歡誇張新奇的食物,幼兒樂於嘗試,願意表現。
大班幼兒能逐步認識到事物之間的一些簡單關系和聯系,對於事件、情節的表現成為他們韻律活動中的突出特點。他們喜歡聽和講故事,聆聽和朗讀節奏鮮明、有韻律的歌謠,喜歡看情節有趣和角色色彩鮮明的動畫片、木偶劇與兒童劇,喜歡在游戲中再現和表演他們感興趣的人物表情、動作、情節和活動場面,表演時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想像不斷求新與創造。
(四)幼兒打擊樂的年齡特點
1、小班幼兒打擊樂的特點:小班年齡的幼兒逐步掌握了一些主要用大肌肉動作來演奏的打擊樂器,最容易掌握的是鈴鼓和串鈴的演奏方法。他們在入園初期的隨樂意識和隨樂能力都很差,大多數幼兒都不能做到基本合拍地隨音樂演奏,而且還會有部分幼兒只顧玩弄樂器而忘記演奏的要求。3歲末期,不僅大多數幼兒可能做到基本合拍地隨音樂演奏,而且一般幼兒已具備了初步的隨樂意識。
2、中班班幼兒打擊樂的特點:中班年齡幼兒開展打擊樂活動時可以選擇節奏鮮明的樂曲,可以2∕4、3∕4拍樂曲為主。許多有民族風格的樂曲,如:維吾爾族、蒙古族、藏族樂曲,節奏型都比較明顯,易於中班幼兒理解把握,同時也可以讓幼兒感受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情。由於手部動作發育的特點,可以在常見的打擊樂器如:串鈴、響板、撞鍾、三角鐵、鈴鼓、木魚、雙響筒、鑼、鼓中進行選擇。
3、大班幼兒打擊樂的特點:大班幼兒的自控能力、合作能力、願意接受挑戰、勇於探索的積極性等方面度有了很大的發展。經過小、中班系統的教育和熏陶,具有一定的音樂素質。在節奏樂活動中,他們能夠通過對音樂、樂器的直接感知以及教師合理有效的調控手段,表現出豐富的感受力和創造力。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將以前在樂器敲打的興趣上轉向為操作樂趣和效果樂趣。
二、各年齡階段幼兒音樂領域上學期的教育教學目標
(一)幼兒音樂欣賞上學期教學目標
1、小班幼兒上學期音樂欣賞教學目標:
(1)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感興趣,喜歡傾聽優美的聲音,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熟悉、喜愛的歌曲和樂曲,初步學會使用表演道具。
(2)學習感受性質鮮明單純、結構短小明晰的歌曲和有標題的器樂曲的形象、內容和情感,在感受的同時進行多種方式的創造性表達,體驗比較典型的搖籃曲、舞曲、進行曲、兒童歌曲等不同情趣。
(3)能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地傾聽或觀看自己喜歡的音樂和舞蹈表演。
2、中班幼兒上學期音樂欣賞教學目標:
(1)能在一定時間內注意力比較集中地傾聽、觀賞音樂、舞蹈作品,積極地感受音樂、舞蹈所表現的不同情緒,養成安靜傾聽、欣賞的習慣。
(2)在有對比的情況下,學習分辨音樂中差別較明顯的高低、快慢、強弱特徵和音色的變化,體驗這些變化所表達的情意。
(3)能正確區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音樂,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音樂的不同情趣。(4)在掌握前奏、間奏、尾奏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和表現樂句、樂段的開始和結束,初步了解音樂結構中的重復與變化的規律,體驗傾聽和觀賞活動的快樂。
3、大班幼兒上學期音樂欣賞教學目標:
(1)有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和情趣,能夠欣賞更多不同性質、不同風格的樂曲、歌曲和舞蹈,更加細致地感知和體驗這些音樂作品的內容和獨特風格,感受不同形式的藝術美。
(2)進一步學習使用其他各種非音樂的藝術手段,提高體驗和表達音樂情趣的能力,能用自己的喜歡的表現方式大膽表達較復雜的樂曲是如何推進情節、表達情感的。能在理解音樂作品的基礎上,恰當的用服裝、道具等多種形式表達內心的感受。
(3)就音樂形象與情節展開想像,為用音樂表演手段(如戲劇表演等)進行二度創作式的表現做准備,並在此過程中加深對音樂的感受和把握。
(二)幼兒歌唱活動上學期教學目標
1、小班幼兒上學期歌唱活動教學目標:
(1)喜歡參加歌唱活動,用自然地聲音歌唱,保持正確的唱歌姿態。
(2)能聽前奏整齊地開始,音域在d′—a′的范圍。
(3)初步理解和表現歌曲的形象和情感,邊唱歌邊做合乎歌曲內容的表情及簡單動作。
(4)在教師的幫助下,能為自己熟悉、多重復的簡單歌曲仿編新的歌詞。
2、中班幼兒上學期歌唱活動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知不同性質的歌曲,能夠理解歌曲的歌詞和曲調所表現的內容和情感,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交流、合作的快樂。
(2)基本准確地演唱c′—a′范圍的歌曲,感受和表現不同節拍(如二拍子、三拍子)、不同內容的歌曲,初步嘗試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變化來表現歌曲的不同形象、內容和情感,且姿勢正確,吐字清楚。
(3)感受和表現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奏,學會獨立接唱並初步嘗試自然地與他人接唱和對唱,正確運用身體動作和表情與他人交往。
3、大班幼兒上學期歌唱活動教學目標:
(1)積極參與歌唱活動,樂於個人獨立歌唱和參與集體表演,享受唱歌的快樂,並能欣賞和評議同伴的表演。
(2)嘗試學唱優美、舒緩、活潑等不同性質的歌曲,能用准確的節奏和音調表現不同歌曲的情緒、情感,能夠唱八度范圍內的五聲音調和少量七聲音調的歌曲。
(3)學習使用不同咬字、吐字及氣息斷連方法表現歌曲不同意境。
(三)幼兒韻律活動上學期教學目標
1、小班幼兒上學期韻律活動教學目標:
(1)在日常生活中,願意隨音樂做簡單律動進行自我表現,並初步體驗用目光、表情、動作、姿態與他人溝通、交往的快樂。
(2)樂於參與音樂游戲,在教師動作的提示下,能通過韻律和模仿動作表現簡單的音樂節奏、跳簡單的集體舞蹈,體驗在音樂運動中表達、創造和交流的快樂。
(3)學習按照音樂的基本拍子自然、均勻地做上肢或下肢的簡單動作和模仿動作。
2、中班幼兒上學期韻律活動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有效的方法和他人進行交流與合作,體驗韻律活動中合作的快樂。
(2)隨音樂的節奏嘗試按自己的想像自由地做模仿動作、律動和簡單的舞蹈動作,動作協調,能表現出音樂的力度、速度和情感的變化。
(3)學習利用已經掌握的動作、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學習或創編新動作,初步了解一些創編韻律動作組合的規律。
3、大班幼兒上學期韻律活動教學目標:
(1)喜歡參加韻律活動,能大膽地用各種藝術形式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2)能比較准確地按音樂節奏做各種稍微復雜的基本動作、模仿動作和舞蹈動作組合,進一步豐富舞蹈動作語匯,能用已經掌握的空間知識,進行創造性的表現。
(3)能為不同的舞蹈表演選擇不同的道具和服裝,樂於和同伴一起合作表演,體驗交流的樂趣。
(四)幼兒打擊樂活動上學期教學目標
1、小班幼兒上學期打擊樂活動教學目標:
(1)樂於在集體中隨熟悉的歌曲或樂曲有節奏地進行打擊樂演奏,按要求取放、交換和收拾打擊樂器,體驗操作樂器、管理樂器的快樂。
(2)通過探索和嘗試認識幾種易於敲擊的打擊樂器,學習敲擊方法,初步養成正確使用樂器的習慣。
(3)能獨立的隨熟悉的音樂有節奏地演奏,參加兩至三種樂器的齊奏,學習看指揮開始和結束演奏。
2、中班幼兒上學期打擊樂活動教學目標:
(1)進一步養成集中注意看指揮,並對指揮的要求作出積極反應的習慣,體驗創造性參與演奏活動的快樂。養成正確使用樂器、有序收放樂器的習慣。
(2)會按簡單的固定節奏型為歌曲、樂曲、舞蹈等作即興伴奏,在集體中學會保持與音樂、與他人配合,具有初步協調的能力。
(3)學習使用木魚、鈴鼓、沙球等更多種類打擊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為歌曲或樂曲選擇合適的音色而探索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3、大班幼兒上學期打擊樂活動教學目標:
(1)按簡單的節奏型進行打擊樂合奏練習和表演,具有初步的協調配合能力,集中注意看指揮,反應敏捷。
(2)學習使用更多種類的打擊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為求得新穎的音色而探索熟悉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演奏的方法正確,姿勢放鬆端正,養成樂器拿、放、管理的好習慣。
(3)嘗試自己製作打擊樂器,喜歡用自製樂器參與音樂活動,養成正確使用樂器的良好習慣。
三、各年齡階段幼兒音樂領域下學期的教育教學目標
(一)幼兒音樂欣賞下學期教學目標
1、小班幼兒下學期音樂欣賞教學目標:
(1)努力聽辨音樂中差異明顯的隱去高低,力度、強弱、速度、快慢。
(2)能安靜地聽音樂,初步感受性質鮮明,結構短小清晰地歌曲和有標題的器樂曲的形象。
(3)體驗典型的歌曲,勞動音樂等不同類型音樂的特點。
(4)喜歡用自己的體態、噪音和動作參與欣賞活動,進行多種方式的創造性表達。
2、中班幼兒下學期音樂欣賞教學目標:
(1)學習劃分樂句,分辨樂句、樂段中的重復和變化。
(2)學習兩段體的曲式結構,能分辨出區別較大的兩段音樂的起始句和結束句。
(3)在感受音樂藝術美的同時,領悟其內涵,並初步學會用動作或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3、大班幼兒下學期音樂欣賞教學目標:
(1)享受藝術活動的樂趣。樂意與同伴交往,進行合作學習,有競爭意識。在藝術活動中提高藝術素養。
(2)發現和感受周圍環境中的美。喜歡欣賞不同風格特點的藝術作品,在表現自己對藝術作品的理解是有自己較為獨特的表現形式。
(3)能富有表情地較准確地感受性質鮮明、結構適中的進行曲、搖籃曲、舞曲等不同風格的音樂,並產生一定的聯想,能用語言、圖畫、節奏樂、動作、表情表現相應形象。能用嗓音、動作創造性地表達周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二)幼兒歌唱活動下學期教學目標
1、小班幼兒下學期歌唱活動教學目標:
(1)用正確的姿勢,自然地聲音,一句一句地歌唱。
(2)在集體演唱時,會整齊地開始結束,能有控制地發出聲音。
(3)理解和表現簡單兒童歌曲的形象,內容和情感。
(4)學習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換部分歌詞,體驗創造性地參與歌唱活動的快樂。
2、中班幼兒下學期歌唱活動教學目標:
(1)會聽前奏、間奏歌唱,能整齊地開始和結束。
(2)學習在樂句結束時進行換氣,不中斷樂句隨意換氣。
(3)進一步根據歌曲的不同內容、情感,運用速度、力度和音色變化。
3、大班幼兒下學期歌唱活動教學目標:
(1)在集體歌唱活動中建立默契感,體驗配合默契的快樂。
(2)能有表情的完整的表現歌曲內容,初步學習各種演唱形式和不同風格的歌曲,積極為歌曲和樂曲創編歌詞和動作。發展幼兒運用嗓音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
(3)用正確的姿勢、自然好聽的聲音唱歌,初步學會領唱、齊唱、輪唱,能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去正確地表現歌曲的情感和風格。大膽、獨立地在集體面前唱歌、表演,並能這熟悉工整的歌曲續編歌詞。
(三)幼兒韻律活動下學期教學目標
1、小班幼兒下學期韻律活動教學目標:
(1)喜歡參與韻律活動,能隨音樂做簡單律動。
(2)基本能感受音樂節奏、旋律的顯著變化隨之變換動作,能用上肢、下肢等簡單的身體動作表現音樂的情感和內容。
(3)學慣用動作、表情、姿態與人溝通。
(4)能自己想出簡單的動作進行創造性的表現,體驗韻律活動中表達、創造和交流的快樂。
2、中班幼兒下學期韻律活動教學目標:
(1)能傾聽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變化,節拍准確地進行原地身體動作。
(2)進一步引導發現律動中的動作組合規律,嘗試進行合作創編。
(3)初步引導進行即興表演,表達情感。
3、大班幼兒下學期韻律活動教學目標:
(1)樂於參加舞蹈創編活動,能按音樂的內容、風格和節奏特點做各種基本動作、模仿動作和舞蹈組合動作,熟悉一些民族民間舞蹈。
(2)樂於使用各種工具、根據一定的主題,能根據樂曲的內容、性質、創編不同的動作,創造性地表現角色的音樂形象。
(3)樂意與同伴一起進行娛樂、表演、創作等藝術表現活動,有一定的表現技能,並樂於交流藝術表現活動的評價。
(四)幼兒打擊樂活動下學期教學目標
1、小班幼兒下學期打擊樂活動教學目標:
(1)學習遵守演奏打擊樂的基本規則。
(2)能獨立的隨熟悉的音樂有節奏地演奏,參加兩至三種樂器的齊奏,學習看指揮開始和結束演奏。
(3)大膽的用樂器演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能嘗試床走性的變化演奏方案,體驗節奏活動的樂趣。
2、中班幼兒下學期打擊樂活動教學目標:
(1)能根據圖譜的提示准確地打擊出節奏,並學習看圖譜演奏打擊樂器。
(2)進一步練習使用已掌握的樂器進行演奏。
(3)能自主選擇樂器,為一段體結構的音樂進行即興伴奏。
3、大班幼兒下學期打擊樂活動教學目標:
(1)積極參與節奏活動,繼續學習三角鐵、雙音響筒、鈸等更多種類的打擊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用打擊樂器即興創作教師命題的音響,逐步培養按照命題進行創編的能力。
(2)學習使用為求得新穎的音色而探索熟悉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3)學會齊奏、合奏即興伴奏,能按指揮的手勢開始、結束和變換演奏,並在音色、音量和表情上與集體相一致,有較好的音響效果
(4)能自覺遵守演奏活動中的常規,養成愛護樂器的習慣。
⑻ 什麼是幼兒音樂游戲
游戲中的動作要符合音樂的內容、性質、節拍、曲調,並有一定的規則。有些音樂專游戲有一定的主題、屬情節或角色,如《老鷹捉小雞》、《小鳥捉蟲》等。也有些音樂游戲沒有一定的主題、情節或角色,但往往有競賽和舞蹈的因素或隊形的變化,如《找朋友》、《搶椅子》等。音樂游戲具有音樂和動作相結合的特點,對幼兒動作的發展、音樂的感受力以及活潑樂觀情緒的培養,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3人1人
我要評論
⑼ 簡述兒童音樂教育的特點
舉世聞名的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著名的德裔美國科學家,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自然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經典感言是:"沒有早期的音樂教育,干什麼都一事無成"。人的成長和教育是分不開的,教育環境越優越越能促進人的發展。兒童音樂教育的特點是:
(一)音樂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日本著名音樂家鈴木鎮一曾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請一些剛生過孩子的母親給嬰兒聽一些古典音樂中的作品,循環反復的放給嬰兒聽,不斷的給他們講解。直到嬰兒5個月時,又進一步實驗,把一些他們沒有聽過的曲子夾在已經聽熟的曲子中放給他們聽,當他們聽到那些沒有聽到的曲子時,嬰兒臉上帶著驚訝和不安的神情,而聽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時,他們則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二)音樂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國外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組5歲的孩子中,每天聽一首兒童古典音樂。過一段時間後,在測這些孩子的注意力,這些孩子的注意力的集中時間是未經過訓練孩子的4倍。嬰幼兒的
注意力不僅短暫,而且很容易轉移,所以選擇極具親和力的音樂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持續增長。
一是幼兒音樂教育對智力開發的必要性。0-7歲是兒童大腦發育時期,也是形成人所有一切的心理、生理過程的生長發育時期,具有深厚的潛力和強大的可能性。如果這時能夠針對
兒童的年齡特點給予正確的的音樂開導,就能加速兒童的智力發展,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形成鑒定基礎。
二是幼兒音樂教育對心理生理發展的必要性。曾經有位權威醫師說過:"音樂有助於頭腦和神經肌肉的發育,使腦神經精細,腦力發達"。通過正確而長期的音樂訓練,不僅可以使孩子
情感豐富、情緒開朗、性格趨向於和平穩定,而且對孩子的心理素質、道德、品質、以及個性產生重大的影響。
⑽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概念是什麼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是指立足幼兒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和幼兒師范學校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教學實際,以幼兒教師從事幼兒園音樂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觀念與教育知識技能為核心,面向學前教育實踐,建構了多側面、多角度的教學內容。
具體包括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概述、組織與評價、活動設計與指導(歌唱活動、韻律活動、音樂欣賞活動、打擊樂器演奏活動、音樂游戲活動)。
學前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課程體系的核心內容,是幼兒園各項教育活動中最具特色的內容,是學前兒童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10)幼兒音樂活動的含義及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實施策略:
1.融入生活策略。
音樂來自生活,是對生活在各種生活的現象和事件進行藝術的提煉和反映。應挖掘學前早期兒童生活中的音樂教育因素,將音樂教育與他們的生活緊密結合。使音樂教育具體體現在他們生活的過程中和行為中。
音樂融入學前早期兒童生活是件令人高興的事。生活處處有音樂是形成學前早期兒童熱愛音樂的基礎。
2.重復策略。
只要稍進行觀察就能發現學前早期兒童喜歡重復作一件事,心理學上叫「常同行為」,這是兒童特有的行為類型之一。心理學解釋為:學前早期兒童在生活中心情動盪不定,所以要通過「常同行為」來確保安穩感,並從中感受到心情上的愉快。
音樂教育可利用學前早期兒童喜歡重復這一心理特點。讓他們常聽優美動聽的音樂,經過多次重復的音樂體驗。不僅能促進聽覺的發展,還能促進音樂審美能力的提高。當一首歌(樂)曲聽到耳熟能詳後,可增唱(聽)新一首歌(樂)曲,以此類推,音樂視野不斷擴長,對音樂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好處的。
3.綜合策略。
綜合是指音樂之間綜合和音樂與非音樂之間的綜合。
音樂與非音樂之間的綜合,有利於幫助學前早期兒童更好的理解音樂。如音樂與美術融合即聽覺與視覺的結合。使音樂更形象更具體。如音樂與文學的結合,音樂結合兒歌或朗誦可提高學前早期兒童文學的修養和語言發展及加深對音樂的感受。
人的生理運動方式與音樂節奏相關,音樂與身體動作結合,可促進學前早期兒童的律動學習,表達音樂情感。學前早期兒童處於人類身心發育的第一個飛躍期,他們的成長需要教育的刺激,音樂教育無疑是學前早期兒童理想的教育組成部分。
樹立科學的學前早期兒童音樂教育觀。研究適合於學前早期兒童發展的音樂教育實施策略。對音樂教育在開發學前早期兒童音樂潛能和發展他們的音樂智力及促進他們身心全面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