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奧爾夫音樂游戲大象和小鳥的歌曲
"李白
歌手:李榮浩
語言:國語
所屬專輯:模特
發行時間:2013-09-17 "
❷ 奧爾夫音樂大象澆花反思
目標:
1.了解A-B-A的曲式結構,感受2/4音樂的強弱特點。
2.鍛煉幼兒身體專協調能力屬,提高幼兒的觀察和模仿能力。
3.領悟好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愛的道理,體驗音樂傳達出的藝術美和韻律美。
親子活動:
請家長和寶寶談論「動物的本領」的話題,問問寶寶:「你知道哪些動物呢?你知道這些動物的本領嗎 ?他們都擅長做什麼呢 」如:蜜蜂的本領是采蜜,貓兒喜歡捉老鼠等;幫助幼兒了解一些關於「動物的」科學常識。
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總結出:0—3歲是孩子們行為習慣和規則意識培養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孩子教什麼會什麼。孩子們雖然年紀小,只要在每個活動中強調好規則,進行任何一個活動都是很簡單的。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工作中強調的學習常規的培養。在以後的活動中,我的教學工作也有了一個整體的方向,多讓孩子們動手,動手的同時又動了腦,而且又構建了孩子們的規則意識。
❸ 小班音樂:我是只小小鳥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不足之處就是:
孩子們不會用自然音唱歌,有的唱起來扯著喉嚨大喊大叫,有的扯著喉嚨尖聲尖氣,還有的則發出刺耳的怪聲。為了解決幼兒不會用自然音演唱的困惑,我想在平時把優美的兒童歌曲播放給幼兒欣賞,希望孩子們感受到用自然聲音唱歌的美妙。
從中我體會到,如何使幼兒適應新環境,講講很容易,做起來還真難,剛入園的幼兒由於對周圍環境的陌生,往往會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伴隨哭鬧的情緒也是自然現象,它需要老師不僅具有慈母般的關懷之心還需要有準確的判斷力、靈活的組織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要從幼兒的實際表現中去發現幼兒更想得到什麼,什麼對他們更具吸引力,才能讓幼兒活得更快樂、充實,真正體會到幼兒園的快樂生活。
❹ 大班音樂活動《為什麼》教學反思
在對活動的不斷調整和演繹過程中,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和收獲:
一、對知識的梳理要把握時機、選准形式
活動中所涉及的六種動物,它們的外形特徵分別與獲取食物、抵抗外敵、適應氣候有關聯。整個活動中我們一直跟隨孩子們的選擇,根據他們的發現來協助他們獲取經驗。當孩子們對所有問題都有所了解、並有了一定的經驗時,教師再對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這時孩子們才有話可說、有物可想,對知識的掌握起到了鞏固的作用。
大班孩子雖有了抽象思維的萌發,但仍處於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活動中我們藉助動物外形本身及語言來梳理不同動物生存的需要,如大象和長頸鹿長了長鼻子和長脖子是為了吃到食物等。最後藉助「吃到食物、身體不受傷」等關鍵字的提取來幫助孩子理解動物外形與生存的關系。圖文並茂的梳理形式可幫助大班孩子直觸經驗的核心,建立清晰的思考路徑。
二、活動環節的設置流暢而有邏輯性
有效的課堂教學一定既如行雲流水,又能環環相扣。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體現為教學中學習邏輯的層層遞進。我們的教學由這樣幾個環節組成:找找「為什麼」(回憶再現問題)→想想「為什麼」(通過討論和思考獲取問題的答案,梳理小結「為什麼」的原因,學習對問題本質的歸納和提升)→看看「為什麼」(繼續尋找問題,獲得答案)。這些環節在難度上不斷提高,在思維上逐步推進,使整個教學由淺入深,有序地展開,保證了活動的流暢。
三、教學資源的運用動態與靜態相結合
動靜相宜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是因為幼兒園孩子注意保持時間短,有意注意容易轉換。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於對教學資源的分配和利用。
活動中我們有時利用圖片讓孩子進行觀察,有時運用動態的視頻供孩子猜測、傾聽,選用不同的教具,都是從動物的特徵出發。
學習中孩子的思維會不斷有新的生成,為了滿足孩子學習的需要,加深他們的理解,我們還選用了動態的體驗活動,如當孩子們討論大象是否一定要長長長的鼻子這個問題時,我們讓孩子們來模仿大象,做「沒有鼻子的大象」的游戲。孩子們學大象笨重地走路,但卻需要摘樹上的香蕉。孩子們使勁抬頭、伸脖子卻拿不到香蕉。「累壞」了的孩子們嘆息說:「這樣下去,大象一定會餓死的!」動態的體驗使孩子們可以親身體會長鼻子對於大象生存的意義和作用。
動靜交替的活動,讓孩子們有松有弛,對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對知識的掌握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