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著名的爵士薩克斯手有哪些
1 艾勒爾(Ayler Albert)(1936--1970)
2 巴比特(Babbitt Milton)(出生於1916)
3 比切特(Bechet Sidney)(1897--1959)
4 科爾曼(Coleman Ornette)(出生於1930)
5 科爾特蘭(Coltrane John)(1926--1927)
6 德發伊艾(Deffyer Daniel)(出生於1922)
7 多木姆奈魯斯(Domnerus Arme)(出生於1942)
8 加巴拉克(Garbarek Jan)(出生於1947)
9 蓋茨(Getz stan)(出生於1927)
10 吉紼里(Giuffre Jimmy)(出生於1921)
11 古林(Gullin Lars)(1928--1976)
12 霍金斯(Hawkins Coleman)(1904--1069)
13 赫爾曼(Herman Woody)(出生於1913)
14 凱麗金(Kenny G)(出生於1956)
15 柯克(Kirk Andy)(出生於1898)
16 科尼茨(Konitz Lee)(出生於1927)
17 馬賽羅(Macero Teo)(出生於1925)
18 麥克布萊德(Robert)(出生於1911)
19 米哈伊洛夫(Mikhylor Lev Nikolayerich)(出生於1936)
20 龐塞利特(Poncelet Gustave)(1844--1903)
21 拉舍爾(Rascher sigurd)(出生於1907)
22 賴利(Riley Terry)(出生於1935)
23 羅林斯(Rollins Sonny)(出生於1930)
24 羅斯(Ros Edmundo)(出生於1907)
25 斯科特(Scott Ronnie)(出生於1927)
26 蘇爾曼(Surman John)(出生於1944)
27 基凱(Tchichai John)(出生於1936)
28 泰謝馬赫(Teschcmacher Frank)(出生於1906)
29 揚(Young Lester)(出生於1909)
30 佩博(Bepper Symphony)(出生於1925)
巴比特(Babbit Milton)
美國薩克斯演奏家、作曲家。生於1916年5月10日。4歲開始學小提琴,數年後再學單簧管和薩克斯,1931年高中畢業時已顯出其爵士樂方面的演奏創作才能。在大學初攻數學,後轉報告文學紐約大學專攻音樂。起先為斯特拉文斯基、瓦利先的音樂所吸引,不久對勛伯格、韋伯的作品產生濃厚興趣,並一直採用十二音技法進行創作,同時在序列手法上有創新。此外他長期追求電子音響的綜合手段,50年代中期被聘為美國廣播公司作曲顧問後成為使用經過改進新研製的電子音響合成器「馬克亞」號的第一位作曲家,接連創出了《電子音響合成器曲》(1961年)、《幻像與禱文》(Rision and prayar)等數首,完全以合成器作曲的作品。其作品不看重於新音響的創造。而是藉助新的手段「程序控制」來獲得以前由人演奏所不能達到的最大程度的精確性。
比切特(Bechet Sidney)
美國黑人爵士樂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897年5月14日,卒於1959年5月14日。6歲自學單簧管,後受教於巴魁特(G.Bacauet)、納爾遜(L.Nelson)、蒂奧(L.Tio)等人。12歲起即與許多新奧爾良爵士樂小組一起演出。其中包括B.約翰森,C.威廉姆斯及K.奧里沃等人的小組。1918年應邀赴歐洲演出。返美國專心於演奏高音薩克斯。後又去法德、前蘇聯等國旅行演出。幾十年來演奏生涯從未間斷,並且領導過許多爵士樂小組。1951年定居巴黎,成為法國家喻戶曉的爵士樂音樂家。他是新奧爾良學派首批爵士樂獨奏家之一。
科爾曼(Colemon ornette)
美國黑人爵士樂薩克斯演奏家、作曲家。生於1930年3月19日。14歲開始學習中音薩克斯。後改學次中音薩克斯。40年代加入「節奏與布魯斯」樂隊,在美國南部與西部巡迴演出,並學習樂理與和聲。後與名樂師諾里斯(W Norris)等組成重奏團,演出並錄制了《世紀的變換》(Change of the century)、《自己游盪》(Rambling and free)等唱片。1958--1962年自己組織三重奏、四重奏組,是60年代「自由爵士」的最重要的演奏家與作曲家之一,許多美國與歐洲的爵士樂師受影響。
科爾特蘭(Coltrane John)
美國黑人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26年9月23日,卒於1967年7月17日。1945年在費城受過正規訓練後參加海軍樂隊。後在文森(E.rinson)、吉列斯皮(D.Gillespie)及載維斯(M.Daris)等人的樂隊里確立了其聲譽。1960年組成自己的樂隊。他對現代爵士樂的觀念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與科爾曼(Coleman)一起被認為是60年代「自由爵士運動的先驅」。
德發尹埃(Deffayer Daniel)
法國薩克斯演奏家,1922年生於巴黎,幼年時曾接角過小提琴,12歲開始學習薩克斯,16歲時結識了名家密爾並隨之學習。1943年巴黎音樂學院畢業後從事獨奏活動,1955年親自組成薩克斯四重奏團後文明於世界。1968年繼其師任巴黎音樂學院教授。作為典型的薩克斯演奏家是比較少見的,而德發尹埃是這一方面的名人,他是密爾門下有法國演奏型的音色甘美明亮。但又不失其力度的絕妙的音響。他的技藝之高更不待言。他獨奏的唱片在日本錄制的小品集,其內容充實。其他還有兩張薩克斯四重奏的唱片,特別是皮埃爾德等人的作品是非常優秀的演奏。
多姆奈魯斯(Domnerus Arme)
瑞典爵士樂中音薩克斯、單簧管演奏家、樂隊領隊。生於1924年12月30日,1942年組建了自己的樂隊。1949年在巴黎國際爵士樂音樂節演出,使瑞典爵士樂獲得國際承認。1951年--1968年領導過包括許多瑞典著名爵士音樂家在內的樂隊。還曾任瑞典廣播樂隊成員及廣播爵士樂隊隊長。50年代獲得國際聲譽,被認為是歐洲最出色的中音薩克斯手。曾與瑞典及國際金星爵士樂隊錄制過許多唱片。其演奏吸收了帕克(C.Parker)、科尼茲(L.Konitz)等人的特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加巴雷克(Garbarek Jan)
波蘭血統的挪威爵士樂高音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47年5月4日。早期受了科爾特雷恩的影響。1966年在布拉格及華沙爵士音樂節演出並開始錄制唱片,後參加拉索爾領導的樂隊。60年成立自己的四重奏組,1973年又成立三重奏組,被認為是歐洲爵士樂壇傑出的薩克斯演奏家,在他錄制的唱片中多採用「自己爵士樂」手法。
蓋茨(Getz Stan)
美國爵士樂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27年2月2日,16歲開始其專業演奏生涯。曾先後在多爾西(J.Dorsey)與古德曼(B.Goodman)等樂隊演奏。在赫樂曼(W.herman)樂隊與其他三位名師組成「四史弟薩克斯管組」。在爵士樂壇上頗有影響。他在伯恩(R.Burns)樂軾《早秋》中的獨奏,成為「冷脊爵士樂」發展過程的轉折點。1962年與伯德(C.Byrd)首創博薩諾瓦,是位有創新精神的即興演奏家。
吉費里(Giuffre Jimmy)
美國爵士樂單簧及薩克斯演奏家、作曲家。生於1921年3月26日,1942年畢業於北得薩克斯州立師范學院,隨即開始職業演奏生涯,先後參加過許多樂隊,1956年組成自己的三重奏組,在「自由爵士樂」運動崛起時佔有突出地位。他的演奏音色悅耳,表情豐富,他的作品純朴、精細,是50、60年代之交爵士樂先峰脊人物之一。
古林(Gullin Lars)
瑞典爵士樂中音薩克斯演奏家、作曲家。生於是1928年5月4日,卒於1976年5月7日。13歲即加入軍樂隊。40年代後期轉向爵士樂,組織過自己的樂隊並作為自由職業藝術家活躍於樂壇。最初受「冷爵士」 樂的影響,後形成了自己極富個性和表現力的風格,被認為是歐洲最著名的爵士音樂家之一,並在美國爵士樂壇上亨有盛譽。錄有許多唱片。60年代中期專事作曲,並顯出卓越的配器才能。
霍金斯(Haukins coleman)
美國黑人爵士樂次中音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04年11月21日,卒於1969年5月19日,自幼學習鋼琴與大提琴,9歲開始學習薩克斯。1921年參加著名的勃魯斯文歌史密斯(M.smith)的樂隊。後參加亨德森(F.Henderson)的樂隊,從此獲得聲譽。1934年以獨奏家身份赴歐洲各國家演出,1939年回紐約後領導過數個樂隊。他以即興演奏而成為第一位重要的爵士樂薩克斯演奏家,在旋律的婉轉曲轉方面堪與阿姆斯特朗媲美,對整整一代爵士樂薩克斯演奏家們產生了影響。
赫爾曼(Aerman woody)(woodrow Charles)
美國爵士樂薩克斯及單簧管演奏家、作曲家。1913年5月16日生於威斯康星。1936年自建樂隊,先後於1946年、1947年和1950年進行改組。多次赴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作品有《夜之布魯斯》(Blues in the Night)和《在伐木人的舞會上》(At the woodchopper's Ball).1945年斯特拉文斯基為他譜寫了《烏木協奏曲》(Ebony Concerto),這是取單簧管的材質烏木命名,1946年3月25日,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由赫爾曼初演。
凱麗金(Kenny .G)
美國著名薩克斯演奏家。1956年6月5日出於美國西雅圖。少年時代在福蘭克林讀書,10歲時觀看了一部音樂劇,從而開始迷戀上薩克斯。上中學時曾試圖進入一個爵士樂隊,但沒有如願,可見他並不是一個音樂天才。根據他母親的意 願,他學了金融專業,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華盛頓大學財會系。凱麗金在音樂上的成就,完全取決於他對薩克斯的熱愛和長期不懈的刻苦努力。多年來,他堅持每天練琴3--4小時。凱麗金的音樂風格,是我的音樂。目前他與妻子住在洛杉磯城,美滿的家庭對他的音樂事業支持很大。應該說是凱麗金改變了人們對薩克斯的認識,他也成為近10年來全球最受歡迎的薩克斯演奏家。
錄制出版的唱片有(1997年以前)
1 《Kenny G》(1982)
2 《G Force》(1983)
3 《Grarity》(1985)
4 《Duotones》(1986)其中一首名為「小鳥之歌」(Song bird)是為其女友即現在的妻子所作
5 《Silhouette》(1988)
6 《Lire》(1989)
7 《The Collection》(1990)
8 《Montage》(1990)
9 《Dyng Young》(1991)
10 《Breathless》(1992)
11 《Forerer in lore》(1992)
12 《Miracles,the Wolidy Album》(1994)
13 《The rest best of kenny G》 (1994)
14 《in America》(1995)此專輯未在美國發行
15 《The Moment》(1996)
16 《The Moment—Kenny G》(1996)
17 《past Moment—Kenny》(1997)
18 《Six of Heart》(1997)
19 《Haranas》(1997)
20 《Kenny G's Greatest Hits》(1997)
其最美專輯為《My Heart Will go on》
柯克(Kirk Andy)
美國黑人薩克斯演奏家和爵士樂領隊。生於1898年5月28日。自幼學習鋼琴,中音薩克斯管和音樂理論。1918年加入莫里森樂隊,任低音薩克斯管和大號演奏員。1925年入霍爾德的「歡樂的烏雲」樂隊。自1930年起率領該隊作全國性巡迴演出,因《特到水落石出時》一曲成名,錄制了許多唱片,由於領導《歡樂的烏雲》樂隊而享有聲譽。
科尼茨(Konirz lee)
美國爵士樂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27年10月23日。曾參加過C.桑布樂與從戴維斯等名曰手的爵士樂隊。吹奏風格頗受鋼琴師L.特斯塔諾的影響。1951—1953年去歐洲旅行演出並參加S.肯頓的樂隊。1954年自己組織四重奏團,有時赴北歐演出,並從事教學工作。其中音薩克斯管的演奏風格與風靡美國的C.帕克不同,具有莊重而銳利的音色。後來擴大了他的演奏表現力。喜採用較為緩和的奏法和不時地變化音色。
馬塞羅(Macero Teo)
美國薩克斯管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樂曲改編家。1925年生於紐約格倫斯福爾斯。1947年--1953年就學於朱利亞學校。演奏薩克斯以外,還創作有大量電影與電視音樂,主要有管弦樂《回顧》(In Retrospect),中音薩克斯、小提琴、中提琴和樂隊的《C》(1957年),管弦樂曲《北極屋》(Polarie),音樂喜劇《迪倫》(Pylan)以及為安娜,索克洛夫寫的數部舞蹈音樂。
麥克布萊德(Macero Robert)
美國雙簧管、單簧管、薩克斯和鋼琴演奏家、作曲家。1911年2月20日生於圖森,1928年--1935年就學於亞利桑那大學,曾任圖森交響樂隊演奏員,後師從美國長笛演奏家、作曲家呂寧(Luening.Otto1990--)學習作曲。1935--1946年在本寧頓學院教音樂理論與木管樂器演奏。1946--1057年在紐約勝利影片公司擔插作曲與改編工作。1957年起在亞利桑那大學教音樂理論、木管樂器演奏和作曲。作品有:雙簧管與鋼琴的《展開》(Morkout)、雙簧管五重奏、小號、圓號與大號的《停車問題悲歌》(Lament for the parking problem),弦樂四重奏《弦樂四件樂器》(String Fonrsome)、管弦樂《墨西歌狂想曲》(Mexican Rhapsod)、《潘趣與朱迪》(Punch and the Jndy)、《墨西哥景象》(Panorama of Mexico)、《山鄉交響曲》(Hill Country Symphony)和芭蕾舞劇《爵士交響曲》(Jazz Symphony)等。
米哈一洛夫(Mikhaylor Ler Nikolayerich)
前蘇聯單簧管,薩克斯演奏家,教育家。生於1936年5月29日。1964年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師從A.B.沃洛金。曾在大劇院樂隊,蘇聯國家交響樂團獨奏演員,1975年參加莫斯科薩克斯四重奏組。曾獲赫爾辛基世界青年和大學生聯歡比賽和列寧格勒全蘇音樂演奏比賽一等獎,1964年任教於莫斯科音樂學院。他還是《薩克斯演奏教程》的作者和單簧管曲集《蘇聯作曲家的作品》、《法國作曲家的作品》的編撰者。
20龐塞利特(Poncelet Gustave)
比利時單簧管和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844年,卒於1903年。1872年繼位布萊斯(Blacs 1814—1972)任布魯塞爾音樂學院教授,他是拉莫乃(Lamonnaie)管弦樂隊中傑出的演奏家。作為一個教師他影響是深遠的,並且在巴奇曼和布萊斯創辦的比利時學校中聲名很大。它的學生英國的米爾斯(E.Mills),是英格蘭北部長期有名的單簧管演奏家,及著名的薩克斯藝術家。他的樂器始終堅持用老的體系,後來他又向學生教伯姆式單簧管,這些學生包括同樣著名的藝術家如約瑟夫。施諾爾斯(Joseph.Schreurs),他長期是湯姆斯(Thomas)管弦樂隊的傑出主席。
賴利(Riley Terry)
美國薩克斯演奏家、作曲家。1935年生於加利福尼亞洲科爾法克斯。1955年—1961年就讀於聖弗蘭西斯科州立學院。1960年—1961年就讀於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大學。常赴歐洲演出,演奏本人的作品。其作品採用重復句型和序列的圖表,須在排練演奏過程中選用一種形式。作品有:高音薩克斯、錄音帶和電子《滯後與反饋》(time-lag and feedback)、《多利安蘆笛》(Dorian Reeds)(1966年)、用同樣的手法和樂器編制的《混帳爸爸與鬼怪式樂隊》(Poppy Nogood and the phanton Band)(1968年)、擴音樂器或電子樂器用的《鍵盤練習曲》(Keyboard studies)(1965年)、擴音簧風琴用的《無標題風琴曲》(Untitle organ)(1966rh )、電子鍵盤樂器的《曲線天空中的彩虹》(Rainbow in Curred Air)(1969年)。
羅林斯(Rollins sonny)
美國黑人爵士樂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30年9月7日。1948年先後與岡查爾斯(B.Gonzales)、波威爾(B.Gowell)、戴維斯(MDaris)、帕克(Parker)、蒙克(Monk)及新成立的現代爵士樂四重奏組等樂隊合作並錄制了大量唱片。演奏技巧精湛,是50年代著名高音薩克斯手,他創作的《自由組曲》等,是爵士樂發展中的重要作品。
羅斯(Ros.Edmundo)
委內瑞拉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10年12月7日。最初熱衷於打擊樂,後學薩克斯,並組建自己的小樂隊,從此開始職業的演奏生涯。1973年赴倫敦學習作曲。1940年又在倫敦建立小樂隊,以演奏桑巴舞和倫巴舞曲見長。由於他們的演奏活動推動了這些風格的舞曲在英國各地大為流行。
斯科特(Scott.Ronnie)
英國爵士樂中音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27年1月28日。1943年開始從事演奏,風格上常受C.霍金斯的影響。1953年組建了自己的爵士樂隊,該樂隊以優美的音樂和擁有一批傑出的英國爵士樂演奏家而聞名。
蘇爾曼(Surman Jlhn)
英國爵士樂薩克斯和單簧管奏家,生於1944年8月30日。曾在倫敦音樂學院和倫敦大學學習。1969年--1972年率三重奏團在各國旅行演出,他把稱爾特恩(J.Colrane)吹奏高音薩克斯的分句法移到中音薩克斯上使用。這需要非凡的技巧,他亦因此離聞名。
基凱(Tchicai John)
丹麥爵士樂薩克斯演奏家、作曲家、樂隊領隊。生於1936年4月28日。16歲開始學習中音薩克斯及單簧管,後就讀於哥本哈密瓜根音樂學院。1962年赫爾辛基世界表年聯節上嶄露頭角。同年又在華沙爵士音樂節演出。不久赴紐約。很快成為該市最著名的爵士音樂家及60年代最重要的中音薩克斯手。曾參與組織紐約現代音樂五人團及紐約藝術四重奏組並隨該團赴歐洲旅行演出,灌制了很多唱片。1966年返回丹麥。繼續與歐洲許多著我爵士樂隊合作演出。1970年以來其創作吸收了一些朝鮮、印度和非洲等地的音樂以及歐美最新的藝術音樂。
泰謝馬赫(Tescheacher Frank)
美國爵士樂單簧管、中音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06年3月14日,卒於1932年3月14日。童年生活於芝加哥並學習多種樂器。1922年左右與該市師們組成「奧斯中學小組」並參與演出。1928年赴紐約演出。1925年--1930年以吹奏單簧管為業,其演奏風格廣泛地為人們的模仿。
揚(Young Lester)
美國黑人爵士樂薩克斯、單簧管演奏家。生於1909年8月27日。卒於1959年3月5日。幼年隨父學習小號、中音薩克斯、小提琴及鼓。在與奧利弗(K.Oliver)、佩奇(W.Page)、及莫頓(B.Moten)等人合作後,於1934年接替豪金斯(C.Howking)在弗萊徹.亨德森樂隊的職位。1936年--1940年參加貝西(C.Basie)樂隊,並錄制唱片。在爵士樂壇頗有影響。他是從L.阿姆斯特朗到C.帕克斯間最有獨創性的爵士樂即興演奏家。
佩珀(Bepper Symphony)
美國爵士樂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25年9月1日。40年代在肯頓(S.kenton)的樂隊中嶄露頭角,50年代主要領導自己的樂隊。由於吸毒成癮,演奏生涯經常中斷。60年代採用「自由爵士樂」即興演奏方式,他是一位有才能的「冷」派爵士音樂家。
賴利(Riley Terry)
美國薩克斯演奏家、作曲家。1935年生於加利福尼亞洲科爾法克斯。1955年—1961年就讀於聖弗蘭西斯科州立學院。1960年—1961年就讀於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大學。常赴歐洲演出,演奏本人的作品。其作品採用重復句型和序列的圖表,須在排練演奏過程中選用一種形式。作品有:高音薩克斯、錄音帶和電子《滯後與反饋》(time-lag and feedback)、《多利安蘆笛》(Dorian Reeds)(1966年)、用同樣的手法和樂器編制的《混帳爸爸與鬼怪式樂隊》(Poppy Nogood and the phanton Band)(1968年)、擴音樂器或電子樂器用的《鍵盤練習曲》(Keyboard studies)(1965年)、擴音簧風琴用的《無標題風琴曲》(Untitle organ)(1966rh )、電子鍵盤樂器的《曲線天空中的彩虹》(Rainbow in Curred Air)(1969年)。
1 艾勒爾(Ayler Albert)
美國黑人薩克斯演奏家。生於1936年7月13日,卒於1970年12月。10歲時即在父親的樂隊里吹奏中音薩克斯,後隨一些著名爵士樂隊在紐約及歐洲各地演出,並且灌制了許多唱片。是60年代先峰派爵士樂的重要人物。他徹底摒棄爵士樂的傳統和聲,以最簡單的素材如集合號和銅管樂的音調,以及新奧爾良的葬歌為其創作基礎。1964年錄制了四套《幽靈》(Ghosts)的唱片。他能將同一主題動機加以即興發展,造成不同的效果,這一特點充分表現在他的四套《幽靈》唱片中。
㈡ 范德堡大學圖片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簡稱Vandy),是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由美國鐵路大亨科尼利爾斯·范德比爾特1873年捐建,屬於新常春藤盟校。在2019年的U.S. News全美大學綜合排名位列第14位,僅次於杜克大學位居南方第2,以其出色的教育質量和較強的科研實力,享有「南方哈佛」(Harvard of the South)的美譽。
范德堡大學現有四所本科學院和六所研究生學院,現有學生12859人,來自美國50個州和90多個國家。學校師生比為8:1,大多為小班化教學。有65%的課堂,人數小於20人;90%的課堂人數小於50人。范德堡大學的教職員工有97%擁有博士學位或本領域最高學位。校區雖處繁華地段,但是校園內風景優美,擁有300多種樹木和灌木,並且從1988 年開始設置國家植物園,曾被評為全美「最美麗校園」。
在《普林斯頓評論》的排名中,范德堡大學被評為全美最有幸福感的大學。這里除了風景如畫,還有無數的party和體育比賽。如果你是一個外向愛社交的人,這里對你而言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地方。田納西是美國鄉村音樂的發源地,每年都會舉辦許多大大小小的音樂節。
目前,范德堡大學一共有10個學院,分別是:文理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音樂學院、工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管理學院、研究生院和神學院等。作為常年穩居美國TOP20的大學之一,范德堡大學的教育學院、商學院、法學院和醫學院在各自的學術領域都穩居北美頂尖行列。
范德堡大學的研究實力非常強,雖然在本科選擇范德堡大學的中國學生可能不多,但在研究生領域選擇范德堡大學的學生還是很多的。范德堡大學就業率是非常高的,同時它對於學生就業方面也是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從學生入學第一年開始,就開始進行就業指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未來擇業觀念。
兩個世界最著名的咨詢公司(波士頓咨詢集團和貝恩咨詢公司)的創始人均畢業於美國范德堡大學。美國范德堡大學也有很過知名的中國校友。例如:宋美齡和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樹就是在1885年畢業於范德堡大學的。
㈢ 急!!翻譯兩篇短文,5月3號晚上7點前要翻譯完,高分!
神童
你知道神童嗎?
張宇宙其他的音樂家稱為他們聽到過的「最完美的小提琴演奏者」。這些盛譽和驚奇是因她的年齡,她僅僅十幾歲,而人們如此稱贊她已經數年。在她4歲生日時,父親給她一把小提琴;5歲時被最負盛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錄取;8歲時就在管弦樂隊的伴奏下表演小提琴獨奏。從此她就開始世界巡演,並灌制了多張專輯。
在Michael Kearney出生前,醫生告訴他父母他可能會有學習障礙。以後的一切證明了他們的錯誤!4個月大時,他已經可以說出「媽媽,我們吃什麼?」之類的完整句子;10個月大時,他已經可以閱讀;在家和父母學習,他每年完成4各年級的課程。;5歲時,他升入高中——一年後畢業;10歲時,他以優異成績大學畢業;11歲時,開始研究生學習。
Alexandra nechita兩歲時,父母給她了蠟筆和畫冊。Alexandra很快就熱衷於油墨和水彩畫;7歲時,開始畫油畫;8歲時,舉辦首個藝術作品展。她的畫作經常被拿來與畢加索和眾多大家相比。他的畫作已售出8萬美元。她出現在電視節目中,並已經出版了一個作品集。
以下是第二篇翻譯
星戰3評論
你看過《星球大戰》嗎?
大導演的最新傑作
不要相信那些說一個好的事物不會變得更好的鬼話。導演喬治。盧卡斯再次執導曾經在1977年大熱的《星戰》,並再上新的台階。新的電影里有更多新場景,絕妙的電影特效和更牛的電影配樂。然而,盧卡斯並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天才,他更懂得如何打動觀眾。每個人都會享受這個關於成長,友誼,以及善惡交鋒的科幻歷險故事。觀眾們將尤其享受動人心魄的追逐場景,槍戰,和darth vader,這個最富盛名的電影大反派。這部電影太精彩了!
星戰又回來了,而且變得更好,,也許。是的,電影配樂更加清晰,但是
也更吵了。是的,出現了新角色,但是老角色現在顯得有些傻。我認為它很有意思,我第一次看是很喜歡。我曾經期望它會變得更好。也許喬治。盧卡斯本應該拍一部全新的電影。
垃圾!
喬治。盧卡斯為什麼要在一部老電影上浪費金錢和時間呢?有一個場景,盧克——天行者,男主角,沖上飛船踏上旅程去拯救公主,機器人和,哦,還有宇宙。當盧克看到舊飛船時,他抱怨「垃圾!」我知道他的感受。這個電影就是一堆垃圾。
㈣ 央視的《百家講壇》有哪些經典系列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第十套(CCTV-10)2001 年7月9日開播的講座式欄目,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選題范圍包括大學通選課、選修課精華;名校有影響的專題講座、主題演講;社會各界學者、名流的精彩演講。選擇目前大家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形式不拘一格,學理性與實用性並存,權威性與前衛性並重,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
《百家講壇》已經成為科教頻道的品牌欄目。
《百家講壇》欄目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欄目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從而達到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
可以說《百家講壇》是一個開放的大學。節目內容涉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形式多樣,學理性與實用性並存,權威性與前衛性並重,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 適合具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慾的觀眾。
共享教育資源 弘揚科學與人文精神
海內外名家名師主講
《百家講壇》選題范圍:
(1)大學通選課、選修課精華。
(2)大學名校內有影響的專題講座、主題演講。
(3)社會各界學者、名流的精彩演講。
(4)中學文科類課程及第二課堂、興趣課堂。
百家講壇系列音像製品:
1、不停息的旋律
2、傳乘的神韻
3、當茶遇到咖啡
4、地球成長史(上)
5、地球成長史(中)
6、地球成長史(下)
7、風雅百代存
8、撼天之旅
9、華夏春秋志
10、建築不是房子
11、冷眼看熱點
12、女人說話(上)
13、女人說話(下)
14、品讀水滸
15、人的生與活
16、生命的奧秘
17、時代的加速器——數字
18、探尋宇宙
19、文明的發動機
20、文學的個性
21、物理的挑戰
22、相識數學
23、與健康手拉手
24、智慧的痛苦
25、清十二帝疑案
26、論爭象牙塔
27、繆斯女神
28、企業的方向盤-管理
29、社會的源動力——經濟
30、新解紅樓夢
31、語言的方程
32、身邊的禮儀
33、孔慶東看武俠小說
34、明亡清興六十年
35、易中天品三國
36、於丹《論語》心得
37、於丹《莊子》心得
38、王立群讀史記
39、我讀經典
40、玄奘西遊記
41、我心中的陳嘉庚
周一至周日播出 時長43分鍾
中午12:45首播,晚上11:10、次日上午6:40重播。
聯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復興路11號
中央電視台社教節目中心教育專題部《百家講壇》欄目
郵 編:100859
網 址: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01/index.shtml
百家講壇的特邀專家包括:
蒙 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康 爾:南京大學文化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順:鄭州大學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喬 良:現任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空軍大校。
張望朝:現為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曾仕強:台灣師范大學教授。
陳毅明:現任廈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常務副會長。
李 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辦公室副主任。
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趙英健:河北遵化市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
孟憲實: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國學院副教授。
孫立群: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於 丹: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
隋麗娟:哈爾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王立群: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徐放鳴:現任徐州師范大學美學教授。
梁小民: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
易中天: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孫丹林:錦州市楹聯學會會長 ,渤海大學特聘教授。
高有鵬: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李昌集:現為徐州師范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
康 震: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趙 林:哲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
韓秀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葛劍雄: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
劉揚體: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曾國平:重慶大學貿易及法律學院院長。
葉廣芩: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方爾加: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紀連海:北師大二附中高級教師。
李敬一: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趙世民:中央音樂學院教師。
淳 子:上海東方電台談話節目主持人,女作家。
金正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知名禮儀與公共關系專家。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
姚淦銘:古代文獻研究所所長。
劉心武:當代作家。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馬 駿:法學博士。
戴錦華:北京大學教授。
張少泉: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周思源:現任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教授。
馬瑞芳:山東大學教授,學者,作家。
閻崇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
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㈤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的學院簡介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擁有我國當代著名作曲家尚德義教授,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音樂學家李曙明教授以及資深教授趙景華、李強、賈紀文,中青年教授蘇燕、賽音等學科帶頭人。一批海歸鋼琴、聲樂博士、碩士紛至沓來,教師隊伍欣欣向榮。學院聘請著名作曲家王西麟、陸在易、王世光、劉聰、楚興元,著名合唱藝術家黃培方、琵琶大師劉德海、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唐俊喬、著名聲樂教育家趙登營、二胡教育家張尊連、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等為兼職教授;芬蘭籍著名歌唱家迪里拜爾、美國著名歌劇藝術指導安勞溫、義大利著名歌唱家保羅科尼等為客座教授。
近幾年來,學院遵循藝術規律,加大改革力度,以課堂教學與舞台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突出專業術課的中心地位,逐步形成了以交響樂、歌劇表演為平台的學科建設體系。學院現已成立合唱團、交響樂團、室內樂團、民樂團。合唱團先後三次獲得全國專業比賽「一等獎」、「 金獎」,多次參加中國音樂《金鍾獎》、CCTV青歌賽合唱比賽全國決賽,曾應邀赴德國柏林及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獲金獎,赴台灣參加2013台北國際合唱節引人矚目。合唱指揮竇鐵民老師多次獲優秀指揮獎。2013年在蘭州甘肅大劇院成功舉行了「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周」,師生連續演出了《交響音樂會》、《無伴奏合唱音樂會》、《室內樂音樂會》、《首屆藝術碩士畢業音樂會》和四幕教學歌劇《文成公主》的國內首演,取得了巨大成功。交響樂團曾在省會蘭州成功演出頗具影響,並赴武陵山片區張家界、遵義、貴陽等地慰問演出,受到廣泛歡迎和好評。室內樂團、民樂團多次參加中國音樂《金鍾獎》及全國比賽,獲得較好的成績。歌劇《文成公主》由學校交響樂團伴奏參加「第三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獲特別金獎,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國家民委的高度評價。
學院教學、科研和藝術實踐諸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國內核心刊物上我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千餘篇;出版了本院學術論文集《天人樂舞》、《樂舞論》、《復頻彈性律學》、《西方音樂史提要》、《陳世祥聲樂作品選》等十餘部專著;成功舉辦了「第六屆全國音樂美學學術年會」、「尚德義教授作品音樂會暨研討會」、「中國藝術歌曲研討會」、「中國律學學會第六屆年會暨第七屆研討會」和圍繞李曙明教授音樂美學學說的「『音心對映論』爭鳴專題筆會」等全國性學術活動。出版文集《中國藝術歌曲論》、《『音心對映論』爭鳴與研究》,受到學術界廣泛關注。前中國音樂家協會傅庚辰主席,陸在易、王世光副主席及於潤洋、蔡仲德、金湘、韓鍾恩、羅藝峰、劉聰等全國各地作曲家、理論家先後應邀出席。
1997年、2007年先後學院受國家民委委託組成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團出訪西歐與非洲,取得圓滿成功。
「桃李滿天下」。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芭蕾舞樂團、中央民族歌舞團、二炮文工團、蘭州軍區戰鬥文工團、甘肅省歌劇院、蘭州市歌舞劇院、北京廣播學院、蘭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成都師范大學、中央電視台都有我校畢業生作業務骨幹;部分在國外發展。
㈥ 美國的范德堡大學怎麼樣急!!
范德堡大學,簡稱Vandy,作為一所精英學府,范德堡大學在商、法、醫、教四大學術領域穩居北美頂尖行列, 享有美國南方"第一貴族名門",由一個過去專收美國南部富豪子女們的私校,轉變成為一所財力雄厚資源豐富,並以研究著稱的國家一級大學。
學校非常注重研究及專業教育的訓練,現在全校共擁有十所學院,Peabody教育學院,公認為全球第一,學校館藏圖書資源,非常豐富,註明的皮博迪學院在過去二十多年來逐漸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教育學院之一。圖書館的藏書超過330萬冊,另有350萬冊手抄本、期刊及重要資料。
學校比較突出的是自然科學研究中心、自由電子激光中心、美術學術研究所;其餘設有有藝術、商業、工商行政管理、電子工程學、歷史、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一百個學科專業,擁有研究生學院神學院、皮博迪教育與人類發展學院、歐文管理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等等,一共四所本科學院,六所研究生學院;
還有一個學校最大的制度和特色就是CPLE,即Course Program in Liberal Ecation,學生們不論修讀任何科系,均須學習人文學科、基本科學、歷史及外文,以符合CPLE的宗旨。
所有學生都需要在科學與藝術學院(Collegeof Art and Science)完成本科階段的「通識教育。」學校要求一年級新生必須參加一年級寫作方面的課程。
強勢專業:教育學、古典文學、管理學,這些優質的文科專業跟范德堡大學內藏書數百萬冊,雜志期刊上萬種的教育資源不無關系,整個圖書館系統包括,皮博迪圖書館,法律圖書館,神學圖書館,自然科學及工程學圖書館,生物醫學圖書館,音樂圖書館,經營管理圖書館愛讀書的你在這里一定會是你的快樂源泉。
說完課程和專業我們再來說些其他加分項,前面也說到了范德堡的校園環境是多麼的優美,是被國家認定的植物園,她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南方城市,相對於東部或者西部來說,田納西州是個較傳統美國化的地方,黑人比例較少,並且納什維爾市是美國鄉村音樂的發源地,音樂氛圍十分濃厚,產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貓王和泰勒斯威夫特這兩位巨星,大大小小的音樂會,讓你的耳朵大飽耳福!
學校每年都有football賽季,美國大學間的比賽,在學校的體育場有很多場次可以看。不論是比賽、球員、或者節目表演,又或者人山人海的觀眾,你都能從中體會到美國人對於體育運動的熱情,愛運動的男生可以著重關注一下。
學校食宿方面,食堂一周七天的菜譜會變化,但每周都是重復的,基本就是沙拉,意麵,漢堡薯條,墨西哥卷之類的種類肯定不如中餐來得多嗎,中餐廳也比較少,擁有一個中國胃的同學可以在研究生期間試著以後自己做飯了;住宿的話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校內,因為景色優美,又能結交好友何樂而不為呢。
關於未來的工作前景,研究生期間就會有job fair這樣的活動,有時間的同學可以多去參加,認識些校友或者相關專業的前輩,你的社交可能在找工作中是至關重要的,且范德堡還是"全美最佳100名僱主"評選中唯一上榜的學校,就業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
關於申請:
本科申請條件
TOEFL:最低成績88分(建議100分以上)
IELTS:7以上
新SAT:1470-1580
ACT:32-35
GPA:3.8+
學費(/年):$48,600
食宿(/年):$16234
研究生申請條件
TOEFL:最低成績88分(建議100分以上)
IELTS:7以上
GPA:3.0+
需要提供GRE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