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樂原理鑒賞中的大三度,小三度怎麼區分,在五線譜怎麼區別,有什麼規律嗎
如果你想知道襲大三度,小三度的規律,就必須知道大二度和小二度。
在五線譜中,之所以叫小二度的4個音有3,4,1,7隻要看到他們4個音那就是大二度,因為3和4是半音關系,所以是小二度
,1,7也是半音關系所以也是大二度,但小三度,其實和大二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大二度有兩個音,大三度有三個音,剛剛我們已經說了,那4個音是大二度,所以比如說3,4,5他們就是小三度了,因為裡面具有4.3他們也是半音關系,所以就是說只要三個音裡面有兩個音是半音關系,那麼無疑了,那三個音就是小三度,但比如說5,6,7三音就是大三度了,因為裡面並沒有兩個音是半音關系,也就是說這三個音裡面沒有3.4和7,1所以這三個音是大三度,所以說如果別人要你求出那三個音是大三度還是小三度,你可以把那三個音列出來,看一下有沒有3,4,7,1,4個音,當然啦1和4是不可以的3和7也是不可以的,必須要3配對4,7配對1這可以叫做小三,如果三個音裡面沒有兩個音是半音關系,他們三個音都是全音關系,那麼他們一定是大三度,記大二度還有個方法,在鋼琴上彈出兩音,如果悲傷則是小二度,如果很明朗,則是大二度,多多支持,我也在學樂理,百分百正確的。
2. 曾侯乙編鍾對中國音樂史學科建設的意義
編鍾的發聲原理大體是,編鍾的鍾體小,音調就高,音量也小;鍾體大,音調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鑄造時的尺寸和形狀對編鍾有重要的影響。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鍾,那時候的編鍾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鍾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78年,湖北隨州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鍾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這套編鍾之大,足以占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台。曾侯乙墓編鍾由19個鈕鍾、45個甬鍾,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鍾共65件組成。這些鍾分3層8組掛在鍾架上,直掛在上層的3組叫鈕鍾,斜懸在中下層的5組叫甬鍾,其中最小的一個鈕鍾高20.4厘米、質量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最大的一個低音甬鍾高達153.4厘米、質量為203.6千克,全套編鍾總質量在2500千克以上。鍾架是銅木結構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長10米以上,上下3層,高273厘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整套編鍾和梁架氣勢宏大、壯觀無比。演奏時樂隊由幾個人組成,用6隻丁字形木錘敲高、中音,用兩根長形棒撞低音。經聲學專家研究,編鍾中的每隻鍾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只要准確地敲擊鍾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鍾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這套編鍾的定音頻率為256.4赫,與現在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
曾侯乙編鍾用料是銅、錫、鋁合金,全套編鍾上裝飾有人、獸、龍等花紋,鑄制精美,花紋細致清晰,並刻有錯金銘文,用以標明各鍾的發音音調,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實物。可見,遠在2400多年以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鍾,不過那時的編鍾多為三枚一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鍾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古代的編鍾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鍾。
在中國古代,編鍾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近代,在中國雲南、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貴族的墓葬中,曾先後出土了許多古代的編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現的曾侯乙編鍾。這套編鍾工藝精美,音域可以達到五個八度,音階結構接近於現代的C大調七聲音階。另外,編鍾上還標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了許多音樂術語,顯示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曾侯乙編鍾是目前中國出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編鍾,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跡。 編鍾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聽,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鍾之稱。
用曾侯乙編鍾演奏的樂曲《楚殤》。樂曲表現了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被流放時的悲憤之情。
1985年8月25日楊家村出土了西周時期編鍾一架。這架大型編鍾,總重量為340公斤。它在西周考古發現中是不多見的稀世文物。
這架樂器,共為4組,鑄造的時間各不同,可能為一個家族數代人的製品。它對我們研究西周「鍾」,「」的演變規律將有很大的幫助。從器物的用途看,既有編組使用的,又有單獨使用的。從「」來看,以前出土實物不多,傳世的有「克」,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四虎」等,但都是單個出現。楊家村「編」,屬於西周晚期遺物,是目前已知資料中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另外,從「鍾」的銘文看,對研究西周社會史和官職制度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充分證明編鍾無愧為我國古代眾樂之首,擊之耳邊盪漾著雄渾凝重的「金石之聲」,形象地再現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充分顯示了我們祖先偉大的創造力,使人大開眼界,驚嘆不已!
被譽為「國寶」的編鍾古樂器,從1954以來,在我省出土過多次。《隋書·音樂志》載:編鍾「各應律呂,大小以次,編而懸之。」編懸的木架,西周時叫「(xuān)」,呈「月」形。演奏時用小木槌敲擊,音色純凈,旋律優雅,音域寬廣,表現力豐富。高音昂揚,驚天動地;低音渾厚,沉雄飛揚,演奏起來八音齊鳴,古音神韻娓娓動聽。
編鍾是西周時代祭祀、朝聘、宴享、歌伎的主要和聲樂器,尤其適合於伴奏,富有中國古樂的獨特風貌。西周時還以此禮樂制度規定名位、等級。編鍾是王公貴族權勢的標志。
西周編鍾,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那時候,地球上大部分地區還是荒無人煙,有些地方雖有人群,卻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那時,我們這里的祖先不但越過了鑽木取火的時代,而且已達到了能用火冶煉青銅鑄造編鍾的先進時期,它是中國古代科學文化高度發展的結晶。
[編輯本段]曾侯乙編鍾
戰國早期著名青銅樂器。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戰國時代曾國(今湖北隨州、棗陽一帶)一個名叫「乙」的諸侯。此人死於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發現並開掘,使得許多埋藏地底的珍貴歷史文物得以重見天日。現存湖北省博物館。
關於古代樂器,在曾侯乙墓中有著驚人的發掘。墓的東室有琴(十弦)、箏(?)、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兩件和懸鼓一具。沿北牆放有編磬,靠東南角放著巨大的建鼓。此外,還有篪兩件,排蕭兩管,瑟七件和枹鼓等等。其中最為輝煌,堪稱「國之瑰寶」的,要數龐大的樂器組合——編鍾。編鍾共有六十五枚,全部為青銅鑄造,製作精美。鍾架呈曲尺形,銅木結構。鍾列在鍾架上分上、中、下三層。上層鍾十九枚,中、下層鍾是編鍾的主體部份,分為三組,這三組鍾形制各異。一套稱為「琥鍾」,由十一枚長乳甬鍾組成;第二套稱為「贏司(音sì)鍾」,由十二枚短乳甬鍾組成;第三套稱為「揭鍾」,由二十三枚長乳甬鍾組成。每件鍾體上都鐫刻有錯金篆體銘文,正面的鉦間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時」(曾侯乙作)。琴它體的銘文,基本是關於五聲音階名與八個變化音名;敲擊每一隻鍾的正、側都可以奏出升、降兩個音。曾國其他五均調高銘文,曾國與晉、楚等國律名的對應文字等等。這些銘文是研究我國古代樂律極其寶貴的材料。
曾侯乙編鍾的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略次於現代的鋼琴。中聲部約佔三個八度,由於有音列結構大致相同的編鍾,形成了三個重疊的聲部,幾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個半音,可以奏出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音樂作品。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推想,這套編鍾演奏時應由三位樂工,執丁字形木槌,分別敲擊中層三組編鍾奏出樂曲的主旋律,另有兩名樂工,執大木棒撞擊下層的低音甬鍾,作為和聲。
曾侯乙墓編鍾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曾侯乙墓編鍾的鑄成,表明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曾侯乙編鍾
曾侯乙編鍾是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編鍾。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市的一座戰國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時,整套編鍾聳立如故。
鍾在我國商朝時就已出現,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 13枚,戰國時發展成 61 枚。人們按鍾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鍾編成組,製成編鍾,演奏悠揚悅耳的樂曲。曾侯乙編鍾共 65 枚,其中1 枚是戰國時楚惠王贈送的鎛。編鍾分八組,共分三層懸掛在銅、木做成的鍾架上。包括鈕鍾十九件,甬鍾四十五件及一件鎛鍾,共六十五件,總重量達2.5噸。鍾架全長10.79米,高2.73米,由六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著。六十五枚編鍾的總重量達3500千克,它的重量、體積在編鍾中是罕見的。鍾上大多刻有銘文,上層十九枚鍾的銘文較少,只標示著音名,中下層四十五枚鍾上不權標著音名,還有較長的樂律銘文,詳細地記載著該鍾的律名、階名和變化音名等。這些銘文,便於人們敲擊演奏。
曾侯乙編鍾音域寬廣,有五個八度,比現代鋼琴只少一個八度。鍾的音色優美,音質純正,基調與現代的C大調相同。考古工作者與文藝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鍾演奏出各種中外名曲,無不驚嘆。曾侯乙編鍾是我國古代音樂史上的一個光輝成就,為今天古音律和編鍾製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最大的編鍾
一九七八年發掘的舉世聞名的我國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是我國古代最龐大的樂器,它共六十四件,(計鈕鍾十九件,角鍾四十五件),分三層懸掛在滿飾彩繪花紋的銅木結構的鍾架上,每層的立柱是一個青銅佩劍武士。它們的形體和重量是上層最小,中層次之,下層最大。最小的一件重二點四公斤,高二十點二厘米;最大的一件重二百零三點六公斤,高一百五十三點四厘米。它們的總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鍾架通長十一點八三米;高達二點七三米。氣魄宏大,場面相當壯觀。這座墓的下葬年代為公元前四三三年,距今二千四百一十餘年。它的出土引起國內外的重視,被認為是世界音樂史上的重大發現。
八十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佛山球墨鑄鐵研究所、武漢工學院和哈爾濱科技大學等單位上百名科技人員通力協作,採用了激光全息攝影和掃找電鏡等現代技術手段,發現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干四百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銅、錫、鉛三種成份的最佳配方,以獲得優美的音色;掌握了鍾體大小,鍾壁厚薄與音高的嚴格比例,鑄造出不同音高的編制系列;設計了「合瓦式」的獨特鍾形與復雜的鍾腔結構,形成了奇妙的一鍾雙音和優美的旋律。這套編鍾都能別兩個樂音,全部音域貫穿五個半八度組,高音、低音明顯,中間三個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由於有了完備的中間音,所以能在任何一個音上靈活自如地旋宮轉調。尤為可貴的是,鍾體和附件上,還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錯金銘文,記載了先秦時期的樂學理論以及曾和周、楚、齊等諸侯國的律名和階名的相互對應關系,這一重大發現,據棄了所謂「中國的七聲音階是從歐洲傳來、不能旋宮轉調」的說法。
為了使這套中華樂器史上珍貴的國寶發揮更大作用,科學工作者將曾侯乙編鍾進行復制。一九八三年一月六日至九日,中國音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學會、考古學會的學者專家共八十多人,在武漢對復制的編鍾進行了鑒定。專家通過聆聽和比較原件和復製品每個鍾的音色、音高,並交替欣賞原件的錄音和復制編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瀏陽河》、《聖誕夜》等中爍曲。他們認為復製品確實達到了原件的音響效果,高音區清脆,明
3. 楊炯 從軍行 賞析
從軍行
作者:楊炯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3。
牙璋辭鳳闕4,鐵騎繞龍城5。
雪暗凋旗畫6,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7,不作一書生。
1.《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以軍旅戰爭之事為題材。
2.蜂火:古代邊防報警的信號。從邊境到內地,沿途高築烽火台,有敵情就在台上點火示警,根據敵情之緩急,逐級增加烽火的炬數。照西京:是說報警的烽火已經照達西京(長安),表明敵情嚴重。
3.不平:難以平靜。
4.牙璋:調兵的符牒。兩塊合成,朝廷和主帥各執其半,嵌合處呈齒狀,故名。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將帥。鳳闕:漢武帝所建的建章宮上有銅鳳,故稱鳳闕。後來常用作帝王宮闕的泛稱。
5.鐵騎:精銳的騎兵,指唐軍。繞:圍。龍城:漢時匈奴大會祭天之處,故址在今蒙古國鄂爾渾河東側。這里泛指敵方要塞。
6.「雪暗」句:大雪彌漫,落滿軍旗,使旗幟上的圖案暗淡失色。凋:原意是草木枯敗凋零,此指失去了鮮艷的色彩。
7.百夫長:泛指下級武官。此指贛江。
五言律詩是唐詩的主體,其形式與格律在初唐時已經完成。五律的一切規律和創作方法,可以通用到其他詩體,為此,這里我們再講一首五律,順便補充講一點關於律詩的基礎知識。
楊炯是華陰縣(今陝西華陰)人。高宗顯慶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舉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書郎,才只十一歲。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為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樣,自以為有才,對人態度傲慢,武則天當政時,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三年任滿,改任盈川縣令(今四川筠連縣),卒於任所。後人稱他為楊盈川,他的詩文存於今者,稱《楊盈川集》。
這首詩,先要講題目。「從軍行」本來不是詩題,而是一個樂府曲調的名詞。遠在西漢時代,漢武帝喜愛音樂歌曲,建置了一個中央音樂院,名為「樂府」。他聚集了著名的音樂家和詩人,收集全國各地民歌,制定許多新的歌曲,頒布天下,供公私演奏。這種歌曲,稱為「樂府歌曲」。配合這種歌曲的唱詞,稱為「樂府歌辭」①,或稱「樂府詩」。在中、晚唐的時候,又稱「歌詩」。從形式來講,它們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體詩,採用律詩體的很少。從作用來講,它們是給伶人歌伎唱的。詩與樂府詩的區別,不在於形式,而在於能唱不能唱、或譜曲不譜曲。
這里,必須補充一下,在漢代以前,所謂「詩」,就是指能唱的曲詞。一部《詩經》,三百零五首詩,都是可以唱的。到了秦漢時期,古詩已失去了曲譜,這個「詩」字漸漸成為文學形式的名詞。在東漢時期,譜曲歌唱的稱為「樂府歌辭」,《詩經》式的四言詩,稱為「詩」。當時新流行韻五、七言詩,稱為「五言」或「七言」。可以想見,「詩」是四言詩的傳統名詞,五、七言詩還不算是詩。剛才我說,能唱的稱為「樂府歌辭」或「樂府詩」,不能唱的稱為「詩」,這是魏晉以後的文學概念。
《從軍行》是漢魏流傳下來的樂府歌曲。漢魏詩人作「從軍行」,是樂府曲辭。但是到了唐代,《從軍行》古曲已經不存在了,楊炯作這篇《從軍行》,只是用古樂府曲調名為題目,而這首五言律詩,事實上是不能配合樂曲歌唱的。在這種情況下,這個詩題稱為「樂府古題」。它並不表示這首詩的曲調,而是表明這首詩的內容。因為每一個古代樂府曲調,都有一個規定的內容。例如《孤兒行》是描寫孤兒生活的,《從軍行》是反映從軍的辛苦的。楊炯做了這首五言律詩,用了這個樂府古題,但詩的內容已不同於漢魏時代的《從軍行》,可知初唐詩人用樂府古題作為詩題,大多已失去了古義。這一種體式的詩,很難分類,可以列入「樂府詩」一類,也可以列入「五言律詩」一類。
這首詩的寫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讀第一聯和第四聯,整首詩的內容都清楚了。第一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意思是說,邊境上有敵人來犯,警報已傳遞到長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為什麼心中起伏不平呢?因為自己只是一個書生,沒有能力為國家御敵。於是第四聯接下去說:「我寧可做一個小軍官,也比做一個書生有用些。」周武王的兵制,以百人為一隊,隊長稱「百夫長」。後世就用以表示下級軍官。
第二聯說:領了兵符,辭別京城,率領驍勇的騎兵去圍攻蕃人的京城。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調發軍隊用的符牌。鳳闕,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與城闕不同,漢朝時,大將軍衛青遠征匈奴,直搗龍城。這龍城是匈奴首領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軍所在的地方。匈奴是游牧民族,龍城並不固定在一個地方,唐人詩中常用龍城,意思只是說敵人的巢穴。
第三聯是形容在西域與敵人戰斗的情景。圍困了敵人之後,便發動殲滅戰,其時大雪紛飛,使軍旗上的彩畫都凋殘了,大風在四面八方雜著鼓聲呼嘯著。這時,正是百夫長為國效命的時候,一個書生能比得上他嗎?
此詩第二、三聯只是修飾部分,對詩意並無增加。這正是律詩初形成時的風格,藝術手法還沒有發展到高度。
關於此詩的主題思想,有兩種看法:唐汝詢在《唐詩解》中以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輕文,只有武官得寵,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詩以發泄牢騷。吳昌祺在《刪訂唐詩解》中以為作者看到敵人逼近西京,奮其不平之氣,拜命赴邊,觸雪犯風,以消滅敵人,建功立業,不象書生那樣無用。前者以為這是一首諷刺詩,後者以為這是一首愛國主義的述志詩。這樣,從第二聯以下,二人的體會都不同了。我以為吳昌祺的理解比較可取,因為第一聯已說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說他是為了武人顯赫而心有不平,這一句就不應該緊接在「烽火」句下了。
五、七言八句律詩,一共四個韻腳,在第二、四、六、八句尾。例如《野望》這首詩,「依」,「暉」、「歸」、「薇」,是韻。「依」字是第一個韻,稱為「起韻」。起韻一定,以後就得跟著用同韻的字。但《杜少府》的第一句「城闕輔三秦」,這個「秦」字已經是韻腳了。這首詩有五個韻:「秦」、「津」、「人」、「鄰」、「巾」。現在,《從軍行》第一句「京」字也是韻,這首詩也有五個韻。在這里,我們注意到律詩的兩種協韻法。
律詩一般都用平聲韻。這就意味著每首律詩第二、四、六、八句的末尾必須是平聲字。於是,第一、三、五、七句的末尾相應地必須用仄聲字。《野望》第一句「東皋薄暮望」,這個「望」字是仄聲字,不必協韻,故這首詩的起韻是第二句的「依」字。但律詩第一句末尾也可以用平聲字,例如《杜少府》和《從軍行》。這第一個平聲句尾必須與第二句的起韻協韻。因此,這樣的詩,就有了五個韻腳。但律詩的正格是用四個韻。第一句尾的韻稱為引韻,不算入正韻。
關於律詩第一句的格律,有兩句歌訣:「平起仄收」和「仄起平收」。起是指第一句第二字,收是指第一句第五字(七言律詩則指第七字)。「東皋薄暮望」,「皋」是平聲,「望」是仄聲,這是平起仄收。「烽火照西京」,「火」是仄聲,「京」是平聲,這是仄起平收。這兩種句法的聲調不一樣,影響到以下七句的聲調全不一樣。平起仄收的律詩聲調高亢雄壯,仄起平收的律詩聲調較為低沉柔婉。唐人律詩以平起仄收為正格,仄起平收為變格。
學習或欣賞唐詩,要在具有四聲平仄的基礎知識上注意其對偶,和聲和協韻。這是唐詩語言的三種藝術手法。對偶表現詩的文字美,和聲、協韻表現詩的音樂美。關於對偶與協韻,我們已經談到過一些。現在要講一講和聲,唐人也稱為調聲。
劉勰在《文心雕龍·聲律篇》中說:「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上句是和聲的定義,下句是協韻的定義。異音相從就是說平仄相從。平聲字要和仄聲字配搭。無論在一句或一聯中,平仄聲字必須有適當的配搭。從陳隋到初唐,詩人們已摸索到平仄配搭的規律。現在把《從軍行》全詩的平仄標出來,就易於體會平仄聲對詩句音調美的關系。
烽火照西京 平仄仄平平
心中自不平 平平仄仄平
牙璋辭鳳闕 平平平仄仄
鐵騎繞龍城 仄仄仄平平
雪暗凋旗面 仄仄平平仄
風多雜鼓聲 平平仄仄平
寧為百夫長 平平仄平仄
勝作一書生 仄仄仄平平
我國漢族人民的語言或文字,通常用兩字組成一個語詞,成為一個語文音節。在每一句五言詩中,第二字、第四字,最要注意和聲結構(七言詩還要注意第六字的和聲)。這首詩除第七句外,每句的語法結構都是兩個語詞(名詞)加一個動詞或副詞。例如:
烽火——照——西京
鐵騎——繞——龍城
而第七句則是:
寧為——百夫長
但是在吟誦的時候,這三句都會讀成:
烽火——照西——京
鐵騎——繞龍——城
寧為——百夫——長
這里就可以看到第二字和第四字的重要,語法結構和音節結構出現了矛盾。許多人朗誦古詩,只會按照語法結構讀。所以讀不出詩的音節美來。看了《從軍行》的平仄表,你可以發現,在第一句之中,第二字如果是仄聲,第四字一定要用平聲。在一聯之中,上句第二字如果用仄聲,下句第二字必須用平聲。第四字也同樣。這就叫「異音相從」。第二聯上句,即全詩第二句,應當仍和第一句異音,而與第二句音調相同。接下去,第三聯上句應當和第二聯下句音調相同,而和第二聯上句異音。第四聯也是同樣,上句和第三聯下句音調相同,而和上句異音。異音相從的方法,唐代人稱為「粘綴」。該用平聲字的地方,你用了仄聲字,該用仄聲字的地方,體用了平聲字,這就犯了「失粘」的聲病。
如果你有多讀五言詩的經驗,你會發現五言詩的句法總是二字帶三字,即所謂「上二下三」上二字是一個音節,下三字是一個半音節。可以是一二組合,例如「照西京」,也可以是二一組合,例如「白日晚」,也可以是一個三字名詞,例如「維摩詰」。這種三字組合的名詞絕對不能用在句子前面,造成上三下二的句式,就不可吟誦了②。
以上講的是五言律詩的和聲原則。這個原則也適用於七言律詩,不過七言律詩還要講究每句第六字的和聲。相傳有兩句歌訣,可以幫助記憶:
「一三五不拘,二四六分明。」
這是說:律詩的每句,第一、三、五字,可以不拘平仄,自由運用,但第二、四、六字必須按照和聲規律用平聲或仄聲字。這是指七律而言,對於五律,則應當說:「一、三不拘,二、四分明。」一、三、五雖然不拘,但平仄二字,聲調畢竟有區別,熟悉律詩聲調的人,在這些地方,還應當選用一個聲音較美的字。
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二日
① 這個「辭」字,魏晉以後,省作「詞」。但唐宋以後,「詞」字又多了些意義,在寫作文學論文時,最好保留古寫法,以示區別。本書在必要的時候,仍用「辭」字。
② 盛唐以後,出現了拗句,便突破了這個規律,有上三下二的五言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