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尾聲」是什麼意思
1、指事情的結局、結果、結束。
2、敘事性文學藝術作品情節結構的組成部分之一。回
3、音樂術語。原為曲答牌體音樂成套唱腔最後一曲的泛稱。有引申唱腔未盡之意的功能。現常指大型樂曲中最後具補充擴展和加強終止感的結束部分。
『貳』 尾聲是什麼意思
尾聲,戲曲音樂名詞。連曲體的結尾部分。
連曲體的結尾部分。 散板收尾,也有用曲牌的, 如[賺煞],[煞尾]。 京劇全劇結束所用尾聲,系套用崑曲的。 尾聲可分段演奏,羽調式。 京劇中另有一種大尾聲。 在E尾聲基礎上, 後半段旋律趨高, 以徽調式收束。 顯然這是適合板腔音樂及調式的需求。南曲,北曲的套曲中的最後一支曲子,每出戲結束時用嗩吶吹奏的曲牌。大型樂曲中樂章的最後一部份。文學作品的結局部分。至某項活動快要結束的階段。
詞目:尾聲
拼音:weǐ shēng
基本解釋
1. 戲曲名詞。泛稱諸宮調、唱賺、雜劇、傳奇等腳本里大多數套曲中最末一曲。 明 楊慎 《升庵詩話·樂曲名解》:「趨與亂在曲之後,與《吳聲》之送,若今之尾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貢士》:「當病起時,所記崑山曲者,無一字遺……後其嫂夫人以為不祥語,焚棄之。每從酒邊茶餘,猶能記其尾聲。」
2. 指樂曲的最後一部分。
3. 敘事性文藝作品的最後一部分。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引言:「劇作者在一個劇本里所要說的對於社會人生的話,有時也會在一篇序文里或在劇本的前奏(prologue)或尾聲(epilogue)里。」 巴金 《序:「我只希望他們看到『尾聲』裡面的一句話。」
4. 指事情的結束部分。 馬烽 《三年早知道》:「秋收已近尾聲,田野里一片深秋的景色。」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十一章:「東線部隊在冰天雪地的 長津湖 畔的作戰,也接近尾聲。」
5.指某些事情或活動等進入到最後階段臨近結束。
『叄』 音樂中引子和尾聲的作用
引子:起到提示速度、提示調性、提示情緒這三種,所以只用能夠滿足這三個作用的引子就都算是合格的,但這種引子也就最沒有特點沒有個性,擴展音樂表現空間的作用不明顯。
引子的地位屬於音樂主體以外的從屬部分,所以可有可無,不影響主體音樂的表現作用,但一個好的引子卻能大大的擴展音樂的總體表現作用,所以引子的類型和寫法也就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尾聲:樂曲的結束部分,用以引申未盡之意並加強結束感。
(3)音樂節尾聲擴展閱讀
引子的素材,既可以是老素材,也可以是全新的素材。最常見到的方法就是反復最後一句或反復高潮句,但這種方法也就沒有創意,而提取主段的一個動機獨立發展成一個引子則顯得十分高明,然而用一個全新的素材來做一個引子,這個方法也比較常見,效果也很好,如果能有精彩句子,那這個引子的表現作用就會超過主體段,這樣的作品也非常多。
引子的終止既可以是開放式的也可以是閉合式的。所謂開放式就是引子沒有落在主和弦上,這類引子往往在後面的主段就進入主和弦,引子與主體段被緊緊地連接在了一起,音樂顯得比較緊湊;而另一種就是引子落在了主和弦上,形成了一個完整樂段,主體段再重新開始,這樣的音樂結構界限清晰,情緒的階段性比較清晰,音樂顯得更安靜一些。
『肆』 尾聲音樂術語怎麼寫
我一生音樂術語怎麼寫,可以根據一個音樂來形容,這個屬於怎麼寫,你可以採用別人的,看看能不能採用一下。
『伍』 歌曲尾聲處理
audacity,選擇合適的尾部段落,然後執行淡出操作!GoldWave你是不是沒選擇好段落部分!
『陸』 漸漸的樂曲進入了尾聲後面跟什麼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是我們兒童自己的節日,不到六點我就早早起床,穿好整潔的校服,戴上白色的太陽帽,一切按老師的要求准備就緒,盼著早點到校。好不容易等到陸:50分,我懷著激動興奮的心情,中國匆匆的坐上爸爸的車趕到了學校,校園里彩旗飄揚,小號隊、鑼鼓隊整裝以待,盼望著激動、興奮時刻的到來。 教室被同學們親手裝扮五彩繽紛,整個教室掛滿了五顏六色的氣球和拉花,同學們個個精神煥發,終於盼到了吧:三0分,我們拿著板凳排著整齊有序的隊伍來到了大舞台前就坐,先由關注我們兒童健康成長的縣領導講話,接著就開始表演精彩的節目,節目即多又好看,有合唱、獨唱、詩歌朗誦、舞蹈、背誦國學百家姓、三字經、論語等各種節目多彩多姿,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 最好看的莫過於有老師代表隊表演的扇子舞「走進新時代」,有兩位男女老師在前面領唱,有十幾位老師在後面,拿著扇子就像一隻只美麗的花蝴蝶正在翩翩起舞,精彩極了,「我們唱著東方紅,改革開放富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走進那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隨著優美的樂曲漸漸進入尾聲,老師們把」蝴蝶「連在一起,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就好像是一群仙女飄忽不定,姍姍而來,優美極了,表演將近結束時,所有表演節目的人一起上台圍成了個巨大的、團結牢固的、美麗動人的大花環。 精彩的節目令我回味無窮,今天我真快樂! 作文二:快樂的六一 哇,今天,是我,我的同學,和全國兒童的節日----六一國際兒童節!六一前我想:今年六一演什麼節目?怎麼過呢?帶著美好的期待,我進入了夢鄉。 早上才三點,我就起床了,問媽媽:「幾點了?」媽媽的回答讓我驚訝:怎麼才三點呀?於是,我用看書來消耗時間。書歸正傳,七點終於到了,我和我的同學,穿著整潔的校服,從學校出發,開始了我們的六一遊行。我們排著「長龍」,踏著整齊的步伐,喊著響亮的口號,在眾人贊許的目光下走著,彷彿走在鮮花、掌聲的海洋里。 終於返回學校了,同學對我說:「呼,呼,你累嗎?我是累壞了。」我說:「打起精神來!」 這就是我的六一,快樂的六一! 作文三:快樂的六一兒童節 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終於被我們盼來了,為了慶祝這個節日,我們學校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 早上舉行了新少先隊員入隊儀式和親子活動,下午每班在教室舉行游園活動,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那下午的游園活動。 到了中午,個班在教室里舉行游園活動。同學們來到以後,老師便叫我們把桌子向四周拉開,布置游園活動的會場,過了幾分鍾,會場布置好了,同學們也來齊了,老師便宣布游園活動開始,首先舉行的是文藝表演,有的唱歌,有的雙人閱讀,有的猜字謎...... 文藝表演結束後,老師發給我們四個大組長一些貓多哩軟糖和一些小楷本,讓我們做獎勵用,然後叫我們介紹自己大組准備的游戲玩法,介紹完後,我們老師對大家說:「想去哪個組做游戲就去哪個組。」這時,全班同學的臉上流露出快樂的神情。先前來我們大組做游戲的人很少,我身為大組長,心裡有點不爽,但慢慢的,來我們組做游戲的人越來越多,過了十來分鍾,來我們組做游戲的人數就佔了上風,我心裡樂開了花。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一晃眼就到了放學的時間,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學校,就這樣,一個意義無窮,給我們快樂的六·一就結束了。 作文四:快樂的六一 「六一」兒童節的早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穿著漂亮的新衣服,興高采烈地來到學校參加聯歡會。 我一進校門,就被濃濃的節日氣氛吸引住了。黑板上寫著七個醒目的大字「慶祝『六一』兒童節」。教學樓的走廊欄桿上插著一面面彩旗,一棵棵檳榔樹之間拉起了五顏六色的綵帶,一排排水葡萄樹被打扮得像聖誕樹一樣美麗。這穿上節日盛裝的校園成了我們聯歡會會場,我們全體師生在這里舉行化裝舞會。 優美動聽的音樂在校園里回盪,剎那間,校園成了童話世界一,成了面具人的樂園。瞧,尖嘴的「狐狸」教著笨手笨腳的 「黑熊」轉著圈兒,逗人的「米老鼠」和「唐老鴨」和睦相處,善良的「羊」與凶惡的「狼」共舞,還有那小白免、大花狗、黑貓警長......連那「變形金剛」也停止了戰爭,一起來參加歡樂的舞會。 同學們都化了裝,老師們也戴著面具,誰也認不出誰了,真有趣! 我也化了裝,變成了慈眉善目的唐僧了,同學們看見我穿著黃袍子,紅褲子,佛帽下面兩條飄帶隨風起舞,都豎起了拇指說:「絕了!像極了!」「孫悟空」見了我,畢恭畢敬地向我作揖,一個勁地喊著:「徒弟向師傅請安王師傅別念金箍咒!」惹得大家都笑起來。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在這悅耳動聽的歌聲伴奏下,我們拉著手,盡情地跳著集體舞,大家跳啊,笑啊,多麼幸福,多麼歡樂。 「六一」化裝舞會真令人難忘啊
『柒』 mp3剪切音樂尾聲如何做到減弱
用音頻處理器 選中一個時間點 然後有一個選項淡出,就是漸漸的聲音減弱
『捌』 音樂中引子和尾聲的作用是什麼
音樂中的復引子作為樂曲的制開始部分,有醞釀情緒、提示內容的作用。引起視覺意象,產生豐富生動的聯想和想像,進而引起強烈的感情反應。迫使人們的聽覺器官去接受聲音,這決定了聽覺藝術較之視覺藝術更能直接地作用於人們的情感,震撼人們的心靈。
音樂中的尾聲作為樂曲的結束部分,用以引申未盡之意並加強結束感;但在大型樂曲中快板樂章的尾聲,常帶有發展而形成曲終的高潮,如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的尾聲。
(8)音樂節尾聲擴展閱讀:
選用尾聲,而不用尾奏、後奏作標題,是因為在中小型歌曲中,同前奏、間奏相比較,運用尾奏的機會較少,但歌曲的結尾部分卻是十分重要的。情景型尾奏常是歌曲樂思的延伸、補充和再述,把歌唱中余言未盡之處,通過器樂演奏的尾聲來完成。
常用的歌曲結尾大致有三種情況:終止式結構比較完整、充分的結束;在歌聲結束後加尾奏,或把尾奏放在歌聲延留的長音上同時結束;通過歌聲尾句的擴充、補充或重復作為尾聲結束。
『玖』 音樂中的三部曲是指什麼,有沒有具體的名稱,例如序曲、尾聲等
序曲、主題/中段、尾聲是音樂曲式結構:三部曲式,不是三部曲,三專部曲式和三部曲是完屬全不同的定義。音樂中沒有三部曲,只有三部曲式。
三部曲式,在樂曲將近結束的時候,又提到了「復合曲式」,即大的結構是三部曲式,而在三個部分的第一部分本身,又是一個小的三部曲式,這種大結構中套著小結構的,就是復合型曲式。
假如三部曲式當中,每個部分、尤其是第一部分本身只是個「一部曲式」的話,當然就不是復合型曲式了。
(9)音樂節尾聲擴展閱讀
三部曲指情節連貫的三部悲劇,又稱三聯劇。源於古希臘「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Aeschylus)的三聯劇《奧瑞斯提亞(俄瑞斯忒亞)》(Oresteia)。
由《阿伽門農(阿格曼儂)》(Agamemnon)、《奠酒人》(Choephori)和《報仇神(復仇之神)》(Eumenides)組成。現指三部內容各自獨立又互相聯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