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昆蟲音樂會有哪些昆蟲
昆蟲能發出聲音的種類很多,要評選歌手,首先要從那些身配「音器」,能用不同形式和方法來撥弄「琴弦」,而且使人聽來感到音韻幽雅入耳的昆蟲中去挑選。
昆蟲中的歌手,蟋蟀可以稱「星」。蟋蟀俗稱蛐蛐,是一個昆蟲類群的總稱,有數十種之多,可以說是個規模不小的田間合唱隊。由於它們的鳴聲婉轉動聽,惹人喜愛,人們根據不同種類的外形及顏色的深淺,給它們起了不少美妙的「藝名」,如青麻頭、紅麻頭、關公臉、蟹殼青、大元帥、黑李逵、金琵琶、長尾梅、花翅膀等等。其實它們在昆蟲學中有著各自的歸屬和真名實姓,它們都屬於昆蟲綱中的直翅目蟋蟀科。蟋蟀不但善鳴,而且更喜頭,故有雄雞鬥蟋蟀的故事流傳至今。
姬蟋是蟋蟀科中的優質種類。它們的鳴聲多變,聲音洪亮,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當夜幕降臨時,便「唧唧唧唧……」叫個不停,可以算得上合唱隊中的領唱了。
鳴蟲中的螽斯,屬於直翅目中的螽斯科。這個合唱隊,也很有點名氣,不但隊員多,而且有聞名的歌手蟈蟈作台柱,人們不僅愛聽它的歌聲,還把它捉來關在用高粱捫兒編的小籠中,掛在涼台或葡萄架下,觀賞它那翠綠的衣冠以及用前足梳頭洗臉的滑稽動作。
織螽,俗名紡織娘,顧名思義,它們常發出像是老式木製織布機織布時發出來的「唧扎、唧扎」聲。似織蟋蟀的發音,像是有意與紡織娘音調互相搭配,而發出穿梭般的「似織、似織」聲。草螽斯、樹螽斯、綠螽斯等發出「吱里、吱里」,「卡扎、卡扎」各種聲調。屬於直翅目、金鍾科的金鍾兒,雖然在大自然中的個體數量較少,但也常以它那銅鈴般的鍾聲,旁敲側擊地為螽斯合唱隊伴奏。
蟬,俗名知了。在昆蟲綱中屬於同翅目蟬科,我國現記載約百餘種。蟬兒總愛攀登高枝,自命不凡,只有在綠樹成陰的「劇場」,它們才肯亮相激昂高歌。蟬類合唱隊,常常隨著季節的變化輪換演員登台,同時也傳遞給人們轉換季節的信號。
蟪蛄是最早登場的歌唱演員。春末夏初,麥穗稍黃,它們就發出尖銳的「吱吱……唧唧……」的叫聲,好像運麥大車軸瓦的磨擦聲。也許是由於這些演員體小力薄,總喜歡在低矮的樹幹上演唱,而且時間也短,整個演唱會只有半月余。
黑蚱蟬鳴聲響亮,震耳欲聾,偏偏它們又喜歡同時登台,當群蟬齊鳴時,常常使人感到煩躁。不過它們可起到天氣預報的作用。諺語說:「群蟬齊鳴天必晴」,「晴天蟬眠天要陰」。黑蚱蟬在蟬的種群中,稱得上黑大個,聲音又是那樣「咋咋咋」地叫個不停。
鳴鳴蟬性情孤獨,只有半山區才能聽到它們那「嗚嗚嗚……哇」的「喊冤聲」,像是為被趕出了合唱隊而鳴不平。鳴鳴蟬的儀表裝飾要勝黑蚱蟬一籌,粉綠色的身體,夾雜著些黑色條紋,表面不均勻地塗著一層自身分泌出來起著保護作用的蠟粉。
伏了蟬,又名寒螿,每逢夏至時節才登台獻藝。它們像是有點未卜先知,伏天剛到,它們便「伏了伏了」地叫個不停,也像是告訴人們,伏天過完,氣候將變涼,應該提早准備禦寒的棉衣了。伏了蟬體形略小於鳴鳴蟬,體態端莊,黃綠色的外衣上點綴著星星黑斑。由於它們的發音器官較大,鳴叫時腹部總是不停地起伏著,也起著調節音量和頻率的作用。
寒蟬和茅蜩蟬始終是音樂會的壓軸,入秋時才開始發出「嗞嗞嗞」的鳴聲,聲音顯得那麼凄慘急躁,好像在唱寒冬將至性命難保的悲調。紅娘子蟬,聲音最小,但由於身著鮮艷紅裝,卻成了舞台上的嬌姣者。
在自然界中能從發音器官發出聲音來的昆蟲都是雄蟲。
除上述這些鳴聲響亮、持續時間長、有特殊構造的發音器官的昆蟲種類外,屬於鞘翅中的天牛、金龜子、鍬形蟲;屬於鱗翅目中的天蛾、枯葉蛾、籮紋蛾等,當它們的成蟲或幼蟲被捉住,或受到驚擾時,也能靠身體節間的擠壓和摩擦,發出尖銳的「吱吱」聲來。直翅目中的蝗科昆蟲,也有不少種類可發聲。膜翅目中的蜂類,雙翅目中的蠅、蚊、虻等昆蟲,由於在飛行中翅膀與空氣的互振作用,也能發出「嗡嗡」的聲音來,可是它們不具有特殊的「樂器」——發音器官,無疑沒有登台表演的資格。
② 二年級看圖寫話昆蟲音樂會'
這是一個美麗的夏日,雖然驕陽似火、烈日當空,但是在河邊的一片小樹回林里卻綠樹成蔭、答涼風習習,於是昆蟲們決定在這里舉行一場盛大的音樂會。
小河邊的草坪是一個天然的大舞台。隨著音樂的響起,小蝴蝶翩翩起舞,優美的舞姿讓全場的觀眾紛紛陶醉。小蜜蜂也趕來湊熱鬧,他們拿出絕技,拉起了小提琴,悠揚的琴聲久久地回盪在小樹林里。螳螂更是使出看家本領,揮舞著兩把「大刀」,敲起大鼓來,鼓聲震天,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小螞蟻也不甘示弱,敲起了銅鑼,要跟他們一決高下。
小青蛙可是這里出了名的大嗓門,今天它們也要在這里一展歌喉。它們選擇了一個特別的舞台,跳上一片圓圓的荷葉,在那裡放聲歌唱。癩蛤蟆能幹什麼呢?哈哈,當個指揮也不錯哦!
花草樹木也被吸引住了,都豎起耳朵認真傾聽,更是為精彩的表演熱烈地鼓掌。小樹林里到處是一片歡樂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