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淮北一中2009年高考錄取名單
姓名 錄取院校
蔡達理 清華大學
程雲迪 清華大學
馮天嘯 清華大學
王澤源 清華大學
張傳宇 清華大學
唐丹彤 清華大學
於佳 香港大學
陳思露 中國人民大學
董浩 中國人民大學
梁子炎 中國人民大學
孫楚南 中國人民大學
陶冉 中國人民大學
許瀟男 中國人民大學
李宜凝 上海交通大學
劉猛猛 上海交通大學
謝亦欣 上海交通大學
許飛 上海交通大學
張志剛 上海交通大學
湯昊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李合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林北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雒超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任明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文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朱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葛冠群 同濟大學
秦子屹 同濟大學
徐琦琳 南京大學
丁攀 南京大學
徐曉林 南京大學
馮冠儒 南京大學
丁超逸 浙江大學
歐陽亦梵 浙江大學
史浩 浙江大學
吳強 浙江大學
劉冬 南開大學
王肖 南開大學
梁悅 西安交通大學
呂祥 西安交通大學
王曉宇 西安交通大學
尤洋 西安交通大學
周策 西安交通大學
丁長坤 山東大學
何星 山東大學
李立夏 山東大學
張帆 山東大學
張賀 山東大學
韓曉炎 廈門大學
周蘇元 廈門大學
李小珂 武漢大學
王怡文 武漢大學
趙雯華 武漢大學
李石峰 武漢大學
張宇婷 武漢大學
楊曌 東南大學
張強 東南大學
朱珺瑜 東南大學
鄧凱旋 哈爾濱工業大學
郭萍 哈爾濱工業大學
秦武韜 哈爾濱工業大學
王笑 哈爾濱工業大學
管志雨 中山大學
黃豆偉 中山大學
劉琉 中山大學
劉培柳 中山大學
劉婉玥 中山大學
劉揚 中山大學
王楚 中山大學
徐娜 中山大學
張樂 中山大學
周愚非 中山大學
李紫薇 四川大學
梁曉宇 四川大學
徐都 四川大學
楊瑞 四川大學
鄒彩俠 四川大學
代書俊 西北工業大學
杜鵬程 西北工業大學
葛紹璠 西北工業大學
蔣光禹 西北工業大學
李冬星 西北工業大學
劉偉華 西北工業大學
權傑 西北工業大學
尹純儒 西北工業大學
尹璐 西北工業大學
袁航 西北工業大學
趙博偉 西北工業大學
趙辰 西北工業大學
曹羿 華中科技大學
張家駒 華中科技大學
於明星 華中科技大學
於晶 中央美術學院
梁爽 中央美術學院
張瑜 上海戲劇學院
池源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胡雅婕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周岩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李琛文 上海財經大學
李怡虹 上海財經大學
胡永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吳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吳宸 河海大學
趙永樂 河海大學
高明 電子科技大學
郝鵬 電子科技大學
胡禹 電子科技大學
李志遠 電子科技大學
謝鑫 電子科技大學
楊冠澤 電子科技大學
杜凱 華東政法大學
何思祺 華東政法大學
李栗原 華東政法大學
盧思宇 華東政法大學
朱秋晨 華東政法大學
黃剛 第四軍醫大學
杜偉 第二軍醫大學
周冠楠 第二軍醫大學
金田 北京師范大學
張曉聰 北京師范大學
張長勇 北京師范大學
趙傲雪 北京師范大學
趙可欣 北京師范大學
馮誠 中南大學
汪凱 中南大學
吳奧麗 中南大學
鄭志恆 中南大學
左耀 中南大學
寧辰 天津大學
汪嘉鈺 天津大學
劉曉晨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耿怡卓 蘭州大學
王君 蘭州大學
李笑林 華東師范大學
陶雪 華東師范大學
於淼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張振宇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朱林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葛軼男 東北大學
張開桂 東北大學
李志賢 東北大學
陳博識 重慶大學
張夢強 重慶大學
陳蓓 華東理工大學
胡光琪 華東理工大學
李泉 華東理工大學
王雅莉 華東理工大學
張一 華東理工大學
高文慧 北京郵電大學
李順 北京郵電大學
張孟昊 北京郵電大學
軒鋒 北京外國語大學
羅征健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丁迎 大連海事大學
姜波兒 大連海事大學
張旭 大連海事大學
胡曉鳳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鄭晨露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劉志強 北京科技大學
盛勇 北京科技大學
李傑 北京科技大學
張強 北京科技大學
劉聰 北京交通大學
吳秋晨 北京交通大學
夏磊 北京交通大學
劉方睿 中國醫科大學
馬婉茹 中國醫科大學
陳雪倩 中國葯科大學
潘佳純 中國石油大學
陳梅 中國海洋大學
王潤 中國海洋大學
黃聖明 北京體育大學
李雲漢 北京化工大學
路奧 北京化工大學
彭晨 北京工商大學
趙千里 北方工業大學
趙雪嬌 東華大學
葛筱妍 東北師范大學
程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薛雪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張茂拓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董紅慶 鄭州大學
袁夢妍 鄭州大學
朱行武 鄭州大學
張茜 浙江理工大學
張媛 浙江理工大學
曾文宇 重慶交通大學
張敬德 雲南大學
李蘊升 揚州大學
朱婷婷 揚州大學
陳一唱 西南大學
張弛 西北大學
陳婷 西安外國語大學
蔡智慧 西安科技大學
陳強 西安科技大學
歐林安 西安科技大學
王凝 武漢理工大學
王朋朋 武漢理工大學
鄭仁輝 武漢理工大學
陳曦 西交利物浦大學
戴文博 西交利物浦大學
苗曉天 西交利物浦大學
顧德洲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陳瀟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彭金剛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徐慶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尤志強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馬翰林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曹康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張啟航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朱燚株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馬攀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張子健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周翃垚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馬曉文 天津外國語大學
劉倩倩 天津師范大學
謝楚 上海外國語大學
張繼鵬 上海師范大學
馮朝鵬 上海理工大學
於雪健 上海理工大學
劉超 上海海事大學
劉子暢 上海海事大學
年慶斐 上海海事大學
禹文思 上海海關學院
韓鑫煒 上海大學
李朝陽 上海大學
劉焱 上海大學
趙文第 上海大學
李浩 陝西科技大
錢雨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張薔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聶漢 諾丁漢大學
尹傑茜 寧波大學
刁晨曦 南京師范大學
陳碩 南京郵電大學
杜漠 南京郵電大學
王帥軍 南京藝術學院
代家勇 南京醫科大學
丁潔 南京審計學院
費騰 南京審計學院
閆冠延 南京審計學院
劉經緯 南京農業大學
蘇慧 南京林業大學
王青龍 南京工業大學
張寧津 南京工業大學
陳典 遼寧大學
劉鴻北 遼寧大學
郭聰 空軍工程大學
劉偉國 空軍工程大學
陳路強 電子工程學院
劉峰 電子工程學院
崔賽賽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何子炫 解放軍大連艦艇學院
肖龍仁 江蘇大學
徐子龍 江蘇大學
朱迪 江蘇大學
潘翯 江南大學
鄭紫薇 江南大學
張雨萌 華中師范大學
鄭苪 華中農業大學
李慶達 華南農業大學
豆文艷 華東交通大學
豆文艷 華東交通大學
閔祥玉 華北電力大學
趙少祥 華北電力大學
劉琛琛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陳家旭 合肥工業大學
陳士宏 合肥工業大學
陳萬里 合肥工業大學
程祥 合肥工業大學
遲孟山 合肥工業大學
戴曉樂 合肥工業大學
丁亞 合肥工業大學
蔣銘 合肥工業大學
劉孟語 合肥工業大學
萬玉龍 合肥工業大學
王萌 合肥工業大學
余欣瑋 合肥工業大學
張冰潔 合肥工業大學
張紹成 合肥工業大學
趙麗娟 合肥工業大學
趙文凱 合肥工業大學
祝悅 合肥工業大學
縱丹丹 合肥工業大學
丁婉茹 黑龍江大學
張天天 河南大學
周黎 河南大學
劉錦錦 軍事交通學院
狄家偉 四川音樂學院
雷蕾 四川外語學院
余陽 四川外語學院
楊振 裝甲兵工程學院
朱成祥 裝甲兵工程學院
封順 浙江傳媒學院
劉思毅 中國傳媒南廣學院
譚夢超 長江師范學院
劉婉君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
紀哲 長春工程學院
夏希夢 海南大學
許琛 **海警學院
王俊南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羅慧雯 南京理工大學
張赫 吉林大學
余芝帥 吉林大學
楊舒文 吉林大學
萬自強 西南交通大學
丁開繼 西北大學
徐曉佳 西北大學
陳開元 西北大學
張珍取 西北大學
陳浩 四川成都體育學院
李自昂 四川成都體育學院
王惠 四川成都體育學院
魏家成 四川成都體育學院
耿雪倩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
余梅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
楊萍 北影影視藝術學院
孫瑞 吉林大學
張羽 太原理工大學
李浩然 西安石油大學
楊光 沈陽工業大學
陳雨生 沈陽工業大學
徐倩倩 沈陽工業大學
曹雪 安徽大學
柴進松 安徽大學
代少傑 安徽大學
丁苗 安徽大學
丁蕊 安徽大學
范宇君 安徽大學
虞文姣 安徽大學
郭璇 安徽大學
郝芸芸 安徽大學
胡雅靜 安徽大學
黃思敏 安徽大學
李冰 安徽大學
李佳慧 安徽大學
李靜 安徽大學
李娟 安徽大學
李樂 安徽大學
李琪 安徽大學
李俏 安徽大學
劉美慧 安徽大學
劉鵬飛 安徽大學
牛道群 安徽大學
秦娟娟 安徽大學
任苒 安徽大學
阮曉宇 安徽大學
王凱旋 安徽大學
王姝婧 安徽大學
王術 安徽大學
王子武 安徽大學
王自如 安徽大學
吳昊 安徽大學
徐欣 安徽大學
閆廣義 安徽大學
袁明月 安徽大學
張雅晴 安徽大學
趙丹 安徽大學
趙佳 安徽大學
趙淑彬 安徽大學
周曉婷 安徽大學
郭婷婷 安徽財經大學
劉碧 安徽財經大學
劉虎 安徽財經大學
馬曉驊 安徽財經大學
王悅琪 安徽財經大學
代磊 安徽工業大學
胡靜 安徽工業大學
況飛龍 安徽工業大學
李雪 安徽工業大學
李振威 安徽工業大學
林慧薪 安徽工業大學
劉婷婷 安徽工業大學
牛北雷 安徽工業大學
錢元浩 安徽工業大學
屈峻峰 安徽工業大學
任瑜 安徽工業大學
石聰 安徽工業大學
湯興華 安徽工業大學
王津津 安徽工業大學
吳丹卉 安徽工業大學
乙燕飛 安徽工業大學
張煥發 安徽工業大學
張凱悅 安徽工業大學
張璇 安徽工業大學
趙立胤 安徽工業大學
趙世玉 安徽工業大學
鄭孝光 安徽工業大學
周猛 安徽工業大學
朱玉聰 安徽理工大學
周易龍 安徽理工大學
王迪 安徽理工大學
董晨陽 安徽理工大學
金峰 安徽理工大學
汪洋 安徽理工大學
石碩 安徽理工大學
黃彥明 安徽理工大學
范浩 安徽理工大學
陳猛 安徽理工大學
羅燁 安慶師范學院
胡邵帆 合肥師范學院
唐卓瑋 合肥師范學院
劉群 南京財經大學
馮波 大連交通大學
吳曼 大連交通大學
龔昊 長春理工大學
卞江虎 長春理工大學
徐珂 吉林市北華大學
張長路 吉林市北華大學
吳瓊 青島大學
鄭劍 中國石油大學
馬浩 中國石油大學
劉方旭 中國石油大學
董曉宇 北京中醫葯大學
劉昆 北京聯合大學
邱宇翔 上海體育大學
殷坤 青島科技大學
李松峰 長安大學
陳子玉 長安大學
韓琪 南通大學
龐天琦 延邊大學
趙茹 安師大
劉雅柔 安師大
李明羽 安徽工業大學
趙凱凱 安徽工業大學
❷ 清代燕都梨園史料 共兩冊怎麼樣
下冊 舊劇叢談 陳彥衡 849 皮黃戲的多源頭多流派,北京皮黃很多傳統源自崑曲。徽、漢皮黃唱白用當地方言,北京皮黃平仄陰陽、尖團清濁分明,頗有崑曲家法;漢調凈角用窄音假嗓,皮黃凈角用闊口堂音,系本崑腔而迥非漢調;皮黃劇中《泣顏回》、《朱奴兒》、《醉太平》等吹打曲牌皆摘自崑曲,武戲中《醉花蔭》、《新水令》等大量曲牌也是如此;北京皮黃最初用雙笛隨腔,後來才改為胡琴伴奏,《正宮》、《六字》等調都模仿崑曲。徽班老伶皆擅崑曲,譚鑫培等人也會。 //作者當年稱皮黃、徽皮黃、漢皮黃(漢調)相當於今天的京劇、徽劇、湖北漢劇,都屬於皮黃戲體系的不同分支。作者的四點理由都有道理,還比如豫劇等中原地區的凈角也常用假嗓,而京劇凈角確實是堂音亮嗓。雖然京劇跟崑曲屬不同體系,唱腔也以皮黃為主,但仍帶有崑曲的很多習慣,尤其武戲邊做動作邊唱時常常完全採用崑曲曲牌和唱法,我猜測因為崑曲慣用的吐字加拖腔的唱法跟拳腳的節奏更搭配。作者後文中反復提及崑曲對京劇的影響,為當今多數京劇介紹所忽視。 850 北京皮黃比徽、漢兩派舉止氣象更為雍容大雅,更似崑曲。皮黃興盛於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最初以須生為主,分為安徽人程長庚的徽派、湖北人餘三勝、王九齡的漢派和北方人張二奎的奎派。後來又有汪桂芬偏徽派的汪派、譚鑫培偏漢派的譚派。老伶念字多本楚音,各派都陰平高呼、陽平低出,為皮黃之通例。唯獨《捉放曹》二黃首句「輪」、「明」字皆陽平,徽、漢兩派唱法不同,程長庚對此「陰陽清濁,全在口中之筋節,而不盡拘工尺之高低」,得益於他的崑曲功底。譚鑫培戲路甚廣,王帽戲卻只演《上天台》、《摘纓會》兩出,他認為只有這兩出出彩,並學王九齡而不是「徒有大嗓」的奎派,懂得揚長避短。 //五一我剛在北京看了《捉放曹》,可惜我外行沒注意「輪」、「明」字發音6868也許專業京昆演唱教學該互相打通。相比於歐洲歌劇,中國戲曲是極為依附語言的歌唱戲劇,很多唱詞的吐字、拖腔難以用樂譜精確標記,而且漢語方言都對同樣的音有不同聲調,從而形成大量可細分的戲曲劇種,歐洲歌劇無論唱什麼語言即便漢語歌劇都不構成子劇種。 851 武老生姚增祿的《法場換子》、與譚鑫培搭檔《寧武關》的不知名老旦、原本唱須生卻與譚鑫培搭檔《別母》唱過老旦的李壽峰都很出色。孫菊仙等高水平票友下海唱戲,而周子衡、孫春山等人堅持隱逸,孫春山創作的《武昭關》慢板二黃梅蘭芳還錄過唱片。當時名角都有心有靈犀的默契鼓手配合。 //五一我剛在北京看了杜鎮傑的《法場換子》也很好,據說是余叔岩創新的唱腔。現在無論演員票友能像孫春山那樣獨創唱腔的恐已絕跡。相比於歌劇以及崑曲等部分戲曲劇種,京劇的唱腔不夠豐富,現在大批音樂學院都盲目按西方模式作曲,能創作戲曲唱腔的作曲家和師生名額都極少,也幾乎沒有「音樂史」正視戲曲唱腔的作曲。 852 自秦腔盛行,鑼鼓份量開始加重,唱腔相對平和的二簧(二黃)場面也配上響亮的梆子,原味的二簧規矩在北京已不多見。胡琴的重要性不在鑼鼓之下。「其隨腔墊字與唱者嗓音氣口針芥相投,妙在遊行自如,渾含一氣,如天孫雲錦,無跡可尋,洵可稱胡琴聖手。」大鼓俚曲加入過門是格調低下的安排。很多票友想學譚鑫培卻東施效顰,只有李鑫甫學譚到位,一次在中和園演《陽平關》譚臨時缺席,李臨時救場,觀眾幾不能辨,無一去者,可惜李英年早逝。票友易學唱腔卻不易學身段。 //作者陳彥衡大概就可算胡琴聖手,他的「胡琴聖手」的標准可算是座右銘。現在奚派老生張建國當初也是從一次救場一炮而紅。 853 前清貴族溥西園學戲比較到位。嗩吶曲牌大多取自崑曲,發兵用《泣顏回》,班師用《五馬江兒水》,飲酒用《畫眉序》,行路用《一江風》,但選曲往往斷章取義。梅蘭芳排《木蘭從軍》,出師用《朱奴兒》凱旋用《出隊子》,而這兩曲原本的場合正相反,作者陳彥衡提醒後才得以糾正。梆子花旦田際雲,又名「想九霄」,技藝平平但勇於編演新劇,被人戲稱「忘八蛋」與其藝名絕配。 //也可見中國一直缺乏精確記譜法也缺乏記譜的物質條件,限制了音樂創作,中國音樂戲劇往往只能選取已有的固定曲牌,樂師必須能靠記憶背譜演奏。裴艷玲大師還排演過新編京劇《響九霄》,估計跟「想九霄」事跡有關,可惜沒有「忘八蛋」情節。 854 譚鑫培那樣博採眾長才能有大成就,靠天資也要遇名師。「演劇者既為美術家,則觀劇者即為鑒賞家。夫古董也,一字一聲,當識其淵源之所自,一手一式,當知其門徑所由來。」花臉名角何桂山演戲到園最早,到時即演,演畢即去,曾說:「余不耐晚演,喜觀余者,早來可也。」甚至一次跟譚鑫培合演《捉放曹》,為時已晚,《宿店》一折之前就離去,譚無可奈何,後來何年老時與譚再次合作,(無論最後幾折是否有自己戲份)都給面子等到最後才走。有(王姓、外號為)「燈籠王」的演員,學程長庚,居然敢臨時決定用什麼唱腔,先用程的唱腔博得好彩,又重復使用卻得倒彩,觀眾說「長庚好腔無重用者」,王姓演員東施效顰從此不再登台。張毓庭曾重復使用譚派唱腔,卻每次都有喝彩,原來有親友在捧場。 //論鑒賞古董式觀劇賞樂,自愧不如也。不過如果不當作古董鑒賞而不求甚解,也不失為一種自由欣賞自得其樂的方式,畢竟古董不都是上品。古典音樂家也可適當考慮移風易俗,入鄉隨俗,不耐謝幕,喜聽余者,樂章間鼓掌可也6868 855 「觀客對於演劇家貴有監督糾正之責,而非徒事贊揚稱頌之能。梨園老角能享大名,得力於觀客之礱(long)磨,正自不少也。」「名角演劇,首重作工,蓋有作工而後唱、念、身段始有精彩。作工者,表情之謂矣。」「其始也,養氣定詞,審音辨物,以為揣摩。及其至也,目之所視,手之所指,足之所跂(qi),言未發而哀樂具乎其前。」演員該像譚鑫培那樣細心觀察各類人物,譚演《狀元譜》尤為出色。 //觀眾對編劇、作曲家、導演等人的監督也是同樣道理。尤其京劇,作工體現出的「精氣神」對演出效果確實至關重要,比如裴艷玲那樣演《平貴別窯》「窯前窯後窯左窯右」一句必須精神抖擻演出來才好看,也許因為京劇等戲曲配樂、唱腔都不太豐富,表演又程式化遠非日常舉止,以前也毫無舞台特效,動作眼神都必須有抓住觀眾的「氣場」。 856 「名角作工,不外通情達理,恰如其分。若毫無意識,自作聰明,未有不貽笑大方者。」譚鑫培演《珠簾寨》曾有幽默妙語:「我今天來得比哪一天都早,怎麼會誤了?」劇中他向來晚到,所以此話顯得幽默。 //作者批評當年某些演員表演做作,現今戲曲舞台上更做作的表演比比皆是。看過杜鎮傑的《珠簾寨》倒不記得「來得早」那句,但當受夫人逼迫把冒犯的話連說三遍時,杜把最後一遍刻意說得含混並吃掉後半句,把「懼內」演得非常幽默傳神,王佩瑜等人演此劇就無此幽默感。 857 崑曲唱詞高雅,反而不如皮黃受人歡迎。但梨園內行人也有學識淺薄者,造成有些白字以訛傳訛。作者認為戲中常見的「你再怎講」、「言得即是」都是該棄用的病句。《盜宗卷》、《清官冊》都是荒誕無聊的劇本,但譚鑫培卻能演得入情入理。「好角能將無情無理之戲演得有情有理,乏角能將有情有理之戲演得無情無理。」《御碑亭》情節也有小瑕疵。 //京劇劇本一直不如崑曲文雅,戲劇結構也不如《牡丹亭》等崑曲精到,大概因為修養深厚的古代文人更樂於作崑曲。現在京劇有很多冗長、過時、費解的情節卻鮮有人能適度改編,也無名角能點石成金,台灣劉慧芬根據《馬義救主》、《九更天》改編的《未央天》算是個別成功的例外。 858 《瓊林宴》本是「無理」的劇情。「此劇本衰派(瘋癲)作工,不甚為人注重,自譚氏演之,始成名劇。蓋譚氏平板唱法,別開生面,迥不由人,而身段、台步以武術精神飾瘋癲狀態,尤妙在不脫文人氣息。」北京湖廣會館堂會陳德霖唱《孝義節》也有獨到的唱腔處理。二路(配角)老生的佼佼者馮瑞祥似有神經病,偶爾有怪異表演令人費解。 //前兩年王佩瑜找譚元壽又學了一遍這戲,在北京演過。台灣吳興國恰恰很欣賞《問樵鬧府打棍出箱》(《瓊林宴》)無頭無尾的劇情並作為優先復排的老戲。可惜現在北京湖廣會館、天津廣東會館那些倖存的老戲樓遠未充分利用,各地爭建奢華的西式大劇院音樂廳卻坦然留下或拆除一座座簡陋的戲院。 859 「老角劇詞有多至數十句者,則腔調有時而窮,難免重復之誚(qiao)。譚鑫培每於劇中長詞剪裁變化,使一句一腔,絕不相犯6868」譚的表演也極為細膩豐富。「名角之勝人處,正自貴精而不貴多也。」「當時徽班之外有梆子班。清季北京銀號皆山西幫,喜聽秦腔,故梆子班亦極一時之盛,而以義順和、寶勝和兩班為最著名。」後來梆子班開始兼唱京劇。「惟山西老角日漸零落,漸以北直梆子纏雜其間,不免江河日下矣。大抵梆子戲劇多鄙俚嘈雜,少文靜之趣,故為縉紳先生所不取,不能與二黃(京劇或陝西漢劇,山陝藝人唱的皮黃戲)爭衡,而終歸於淘汰歟。」 //可見京劇唱腔之貧乏,也更顯演唱韻味和作派之重要,不過以當時中國經濟條件,變化豐富的唱腔即便能記譜也不便攜帶演出。可惜現在的演員往往消極模仿前人,極少能像譚當年一樣自己體會創造神態動作。我祖母也曾說當年梆子在北京是草檯子戲不登大雅之堂,可我感覺就音樂而言無論唱腔、伴奏各類山陝梆子、河北梆子絲毫不亞於京劇,只是不符合京城雅士的趣味。 860 從程長庚到譚鑫培時代京劇演員收入和票價日益增長。寄居北京的福建人林季鴻為《玉堂春》編新腔被梅蘭芳唱紅,福建人梁幼蘭、黃鳳臣也深入研究過京劇各家唱法,三人皆非票友不善演唱。 //現在京劇演員曾自嘲:當年名角演一場戲賺一根金條,現在賺一口唾沫6868今日「音樂史」著作完全無視這些膾炙人口的新唱腔和林季鴻等人的作曲貢獻。 861 《取南郡》、《鍘判官》、《福壽鏡》等新戲不如老戲耐看。名角演戲即便念白也字斟句酌,比如《空城計》王平請令說「願往」,一般諸葛亮會重復問一句「願往?」而譚鑫培演就不再問,只說「好」,對白簡當大方。 //雖說現在一般來說也是新戲不如老戲,可當年有些「新戲」如《鍘判官》現在已是耐看的骨子老戲。現在京劇過度重復的情節比比皆是,動輒要反復問三遍,《趙氏孤兒》最後要對著畫把觀眾已看過的劇情再完整復述一遍,卻無人敢於優化劇情,寧願因陋就簡坐吃山空。 862 「譬之詞章家好手之高於庸手者,正在言簡意賅,不多用閑文虛字。」「梨園老角論唱工,須三音皆備方為好手。三音者,高音、平音、低音也。高音嘹亮而不窄小,平音堅實而不偏枯,低音沉厚而不板滯,此之謂三音皆備。」「然今日得一三音皆備者,已為無上之人材矣。」京劇伴奏:武場以鼓帶鑼為主,文場以胡琴(京胡)帶月琴、三弦為主,一般名角也不自帶樂隊而由戲班選定,嗓音以正宮調為准與胡琴配合,無須自帶胡琴。「胡琴花點得彩,始於李四,然必俟唱者得彩後,偶一為之,不能喧賓奪主。」後來琴師常不守此規矩。 //作者像韓愈《師說》一樣言必稱「古人」「老角」,都未免過於苛刻,如果作者看過今日之京劇,恐怕對當年三流演員也會留戀備至。戲曲與歌劇同為「歌唱戲劇」,歌劇按音高(高、中、低音)和性別(男、女)劃分行當,而戲曲按角色和音色(生、旦、凈、丑)劃分行當不分男女。「三音皆備」似乎主要適用於老生、花臉,尤其京劇花臉幾乎同時演唱男高音和男低音,老生都以「雲遮月」嗓音為最佳,既亮堂又厚實,甚至京劇麒派略沙啞的嗓音也適合老生,而京劇小生接近假聲男高音,戲曲都不能張著血盆大口演唱,這些都與歌劇迥異,構成了「歌唱戲劇」的兩大不同系統。我還感覺戲曲一些獨特的流派接近於中音,比如京劇程派接近假聲男女中音、評劇白派接近女中音,而「晉劇皇後」王愛愛的「愛愛腔」接近花腔女高音。按相反的參照系,女低音多盧哈諾娃Dolukhanova嗓音接近京劇程派青衣,次女高音穆雷Murray接近秦腔坤生,花腔女高音迪里拜爾接近河北梆子青衣。出身湖南花鼓戲世家的花腔女高音吳碧霞原本就是絕好的花鼓戲嗓子,可中國有花腔女高音教授沒有花鼓戲教授,有奢華的歌劇廳沒有花鼓戲戲院,有歌劇研究生和花鼓戲專科生,盲目崇洋,抽血自戕之典型也。以前男旦嗓音既亮又寬,尤其梅蘭芳父子,現在大多是女旦,嗓音往往尖銳有餘寬厚不足。 863 伴奏樂師最多能奏三、四百出戲的曲牌,會的樂器越多越好。「月琴之音清以越,三弦之韻靜而幽,配合胡琴有疏密相間,剛柔相濟之妙。」伴奏加入二胡與京胡重疊,效果反而不好。給譚鑫培配戲的幾位配角。「可知當日梨園學戲,皆以昆戲為根底。而北平皮黃(京劇),由崑曲變化而來,蓋信而有徵矣。」 864 隨著京劇的興盛科班與私坊爭相辦京劇班。譚鑫培《五家坡》、《汾河灣》等戲部分戲詞畫蛇添足,但唱腔動人,後人將錯就錯。「古人謂聲音之道入人最深,豈不信哉。」 865 譚鑫培的唱腔選擇與劇情搭配得當。「舊劇唱法,長短疾徐與劇情身段皆有關合。」票友顧某喜造新腔,不守舊法,一度有「顧腔」之名,一直難以與琴師配合,未成氣候。 //京劇注重程式化的表演,唱腔、動作(比如甩鬍子)大多從固定選項中選取一種進行組合,曲調變化不多但詞曲(板眼)配合極為講究,同樣曲牌下不同唱詞的唱腔有很多細微變化,是漢語「歌唱戲劇」的一大特點,甚至是獨有的特點。缺點是不夠豐富自然,優點是便於普及演出,也許是京劇流傳地域最廣能登大雅之堂的一大原因。相反評劇等一些劇種是生活化的無定式的表演為主。 866 對青衣腔調推陳出新持負面評價。原本場面(樂隊)由戲班選定,不跟隨特定演員,後來名角逐漸自置場面成為相對固定的劇團。 //其實在京劇原本狹窄的音樂框架下腔調盡可能創新是必然趨勢,作者此處未免抱殘守缺。 867 譚鑫培演《(擊鼓)罵曹》總與琴師雨田配合適當,因為雨田的伴奏總比譚的演唱少一句,而二人都清高好勝,譚一直不好意思向雨田指出錯誤,作者陳彥衡把譚的話轉告雨田,雨田死活不承認。譚偶爾即興發揮加快節奏,有意給雨田出難題,雨田卻能隨機應變跟上節奏。「梨園內行,雖同力合作,每自負才藝,各不相下,爾詐我虞,結習如此,賢者不免。」 //如果交響樂隊指揮和樂手尤其獨奏者這樣爾虞我詐,後果不堪設想6868 868 老角的戲德是盡量幫人掩蓋過失。「惟鑫培不然,他人有誤,比借故發揮,不留餘地,故與之配戲者皆時存戒心。」民國初年段宅堂會,譚鑫培與小字輩的梅蘭芳首次合作,演《汾河灣》,譚口頭說好話,演至《鬧窯》一場兩人錯位相撞,譚在末場臨時加詞指桑罵槐奚落梅蘭芳:「叫他這邊躲,他偏往那邊去。」也幽默出彩。譚鑫培演《天雷報》也有類似的即興風趣發揮。譚入宮演戲享受最高報酬。 //不知段宅是否是指段祺瑞?想起侯寶林的相聲,說混進戲院吃碗面被抓做跑龍套的,跟著前面的龍套跑錯了位置,主角加詞唱「一邊一個一邊仨」6868可惜現在既缺嚴師又沒有能隨機應變創詞表演的演員,與譚當年對戲游刃有餘的靈活掌握天壤之別,戲中遇到差錯(比如帽子意外脫落)只能生硬跳過。以前上黨梆子名家趙清海意外從桌上摔下,將錯就錯按摔倒的動作演唱,意外出彩,後來不摔還不行,反而成為固定動作。 869 民國初譚鑫培一次入官府演戲未得高報酬,罷演數月,後經余叔岩成功調解,譚傳授余演戲秘笈作答謝。作者陳彥衡小時候在山左(山東)濟南,當年名戲班有「高升」和「如意」,有貼旦(丫環一類的配角)張桂蘭,蘇州人,才貌雙全,小時候在太平天國天王府作侍兒。戲班內優秀演員還有昆丑葛四等人。 870 程長庚場下嚴厲場上決不給人難堪。餘三勝性情詼諧,嗜賭,一次演《碰碑》,之後那出戲的角遲到,後台讓余「馬後」(拖延時間),余索性過度拖延時間,以致等到最後一出戲時觀眾已寥寥無幾,余有意戲弄、教訓那遲到的演員。譚鑫培總不顧情面當場奚落他人過失。余叔岩幼年時已在天津唱紅,人稱「小小餘三勝」(因為餘三勝是其祖父),變聲期輟演居家,作者陳彥衡曾勸他多觀摩譚鑫培的戲,後來嗓音逐漸恢復時偶有堂會,余叔岩去演出一般不收報酬,只當借台練功。 871 一次私家堂會,直到午夜才輪到余叔岩演最後一出《空城計》,觀眾無一離去,唯獨余不要報酬。余叔岩學譚派出身,但氣質尚不如譚鑫培。天津鹽商票友王君直學譚派水平接近余叔岩,一度人稱「王叫天」。程長庚、王九齡等老一代須生很有學養,氣質高貴脫俗,能深入體會人物性格。 //現在大學擴招研究生都已泛濫的時代,戲校大多被國家長年壓制在大中專學位,學生平均素質修養不升反降,近代以來的自我文化歧視根深蒂固,流毒甚巨。 872 「譚氏之藝文武兼長,色色(各種角色)精當,前輩無此全才,後人不能學步。」「慨自名伶凋謝,衣缽無傳,間有一二稍負時名者,類皆氣質俗鄙,舉止粗浮,有如沐猴,何殊畫虎?」當時程長庚對自己的三慶部(三慶班)管理嚴明,演三國戲最著名,名角薈萃。小生徐小湘(蝶仙)跟程長庚配合極佳,卻自命不凡,一度與程決裂。 //古典音樂在西方名家凋謝還有中國人照貓畫虎趨之若鶩,中國戲曲名家凋謝卻無中國人更無外國人彌補。不過藝術家風格氣質的「代溝」是難免的,「時勢造英雄」,如此譏諷套用在今日郎朗頭上很多人也會贊同,也會有很多人喜愛更「粗浮」的氣質。 873 後來程長庚勸徐小湘回心轉意,本已答應復演,可程打算跟他合演《鎮澶州》,按劇情正好是程收復徐,徐罷工不來,程只好獨自演《昭關》,次日總算來的,程仍堅持演《鎮澶州》,堅決捍衛自己的「大老闆」地位。「厥後(此後)鑫培之與楞仙,正如長庚之與小湘,旗鼓相當,絕無僅有。」「楞仙物故(去世),鑫培用不演此劇,蓋久已成人間廣陵散矣。」小生王楞仙、徐小湘都有崑曲功底。武丑又名「開口跳」,武功與口白並重。當時幾位優秀的武丑、武旦,但這兩行當費力難學卻不掙錢。內行論須生分三種:安工、衰派、靠把,安工以唱為主,衰派純講作工,靠把重武功。 //現在國有劇團往往大鍋飯或者行政領導至上,沒有名角的「爭霸」餘地也就在根本上喪失了保持藝術水準的動力,台灣吳興國在自己的戲班大概還能維持類似的地位。其實梨園界類似「伯牙摔琴」的佳話遠非絕無僅有,而是前赴後繼,後來粵劇相當於同性戀的絕配搭檔「任白」,陳凱歌拍的《霸王別姬》無不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戲曲角色搭配的特色決定的,歌劇界就鮮有如此故事6868按角色劃分行當是中國戲曲的突出特色。很多梨園行話現在戲曲演員已知之甚少,我祖母曾說她曾見過一位老生不知「里子老生」是何意,其實就是指他自己從事的配角老生。 874 當年須生往往各有所長。「惟譚鑫培才高藝博,能兼三長,而又不拘一格。」餘三勝擅長衰派和靠把,譚鑫培曾說《定軍山》(靠把戲)是餘三勝傳授的。餘三勝之子余紫雲改唱青衣,余紫雲之子余叔岩的須生(老生)戲都不是家傳,都請外面老師傳授。 875 同出漢(湖北)派的王九齡、餘三勝分別擅長安工、衰派。北京人張二奎總演堂皇名貴之劇,用北方字音。「大抵奎派以腔調平穩、嗓音寬大為正宗」,但有足夠天資者很少。 //作者這部《叢談》相當於雜談,想到哪兒說到哪兒,這段相當於接續《叢談》開頭的話題。 876 老生汪桂芬崛起於草莽,不免引同行妒嫉,一度憤而南下,後來又回到北京,自視甚高,不輕易演出,而且時常臨時罷演。當時的一些二路老生。 877 老生孫菊仙一度與譚鑫培在不同戲班激烈競爭,往往每人日演兩出。當時何桂山是頭號銅錘花臉。銅錘花臉的唱工,「必須字正腔圓,不落絲毫小家派,方為正宗」。何桂山也有崑曲功底。當時幾位優秀的架子花臉。本是票友的穆鳳山唱工與架子(花臉作派)俱佳。 //現在日演兩處持續競爭的戲曲演員早已絕跡,很多演員一年演不了兩出戲。當今頭號銅錘花臉孟廣祿也是票友出身,據說原本是在戲團拉幕的。 878 穆鳳山的美中不足是好用鼻音,「開後來花面(花臉)惡習」。何桂山說過:「余能以口唱,不能以鼻唱。」原本徽班不講求武戲,從楊月樓、譚鑫培開始武生才為人所重視。當時還有俞菊生兼演武生和武花臉,後有楊小樓(楊月樓之子)等人。「大概武生以氣度軒昂、工架穩練為上駟。至縱躍翻跌,乃武丑所能,非武生本等。」徽班著名青衣,首推胡喜祿。 879 當時青衣為創新腔飢不擇食,不惜粗糙拼接腔調。「惟程艷秋(後改名程硯秋)頗知講求音韻,腔調未諧者每多改正,內行中不可多得之人材也。」徽班青衣、花旦往往相反,前者端莊後者妍媚,前重唱工後重作派。從田桂鳳開始,花旦幾乎能與須生演份量相當的對手戲,比如與譚鑫培合演的《烏龍院》。當時政府為整飭風紀一度禁掉很多花旦戲,後來青衣兼花衫(介於青衣和花旦之間的細分行當)的漸多。汪桂芬本學老旦,後改須生,偶爾也演老旦戲。汪唱老旦時,「其唱不用堂音,與須生迥別,而韻味深遠,有餘音繞梁之致,絕非他人所能。」昆丑楊三早年就來京,「其與朱蓮芬演《活捉》,走場追逐時,足捷如風,身輕如紙,覺滿台陰森有鬼氣」。劉趕生善演方巾丑(文丑的一種)。 //可見京劇在音樂上一方面唱腔曲調單調,另一方面很講究吐字音韻,音樂的美感和豐富性很大程度上來自具體唱詞的音韻而不僅是宏觀曲調,與歌劇特色大不相同。很多戲曲劇種都經過一定發展之後各行當的份量才漸趨平衡,把劇種潛力充分發揮,還比如葉盛蘭開始讓京劇小生能唱頭牌(頭號角色),馬泰極大提升了評劇男聲的份量。據說民國時黃梅戲也曾因為淫戲太多一度被禁演,甚至被迫換湯不換葯改稱皖劇,當然跟解放後的戲曲禁忌和自毀相比都是小事一樁。從老旦改須生來說,現今王佩瑜也接近汪桂芬而不僅是接近孟小冬。現今京劇武丑屈指可數,頭號武丑恐怕非靳智棋莫屬,大致也配得上「足捷如風,身輕如紙」的標准。 880 劉趕三還雄辯多才,善於插科打諢,能在戲中巧妙說文解字,創造出彩情節,劉的唱工也很好。與楊三齊名的武丑葛四,年逾六旬,目不能遠視,而身手便捷,步伐井然。 //現在京劇文丑的插科打諢往往要麼墨守陳規要麼過於庸俗,有唱工的更少,頭號文丑大概算是徐孟珂。當今年逾六旬還游刃有餘的京劇武戲演員首推女武生裴艷玲,今年有幸現場看過她的《平貴別窯》、《武松醉打蔣門神》,出神入化,不僅「身手便捷,步伐井然」,而且目光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