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音樂教案《螞蟻》中班重難點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欣賞、動作表演的基礎上,理解歌詞,體驗歌曲的情感,熟悉歌曲的旋律。 2、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萌發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反映歌詞內容的圖譜、小螞蟻、蘑菇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集體演唱歌曲。 2、幼兒邊表演邊唱歌曲。 二:理解歌詞,動作體驗情感 1、師邊演示圖片,邊根據歌曲內容講故事。 (一天,一群小螞蟻正在搬東西的時候,沙沙沙,沙沙沙,天上突然下起了雨。怎麼辦呢?小螞蟻真著急呀!正在這時候,兩個小蘑菇看見了,他們一起呼喚小螞蟻:「小螞蟻,快快到我的傘下來避一避吧。」小螞蟻高興地來到小蘑菇的傘下。在小蘑菇的傘下一點雨也淋不到了,小螞蟻心裡很感激。他們給小蘑菇唱歌,圍著小蘑菇跳舞,他們和小蘑菇玩得可開心了。小螞蟻和小蘑菇成了好朋友。不一會,天晴了,雨停了,小螞蟻要回去了。小螞蟻對小蘑菇說:「謝謝你,好朋友謝謝你。」小蘑菇說:「不客氣,不客氣。你幫我,我幫你,世界更美麗。你幫我,我幫你,世界更美麗。」) 2、提問:故事中講了一件什麼事? 3、引導幼兒用動作體驗小蘑菇熱心幫助小螞蟻以及小螞蟻在蘑菇傘下快樂的情感: (1)小蘑菇是怎麼呼喚小螞蟻的?一起說說小蘑菇的話。 (2)小螞蟻在小蘑菇的傘下,一點雨也淋不到,心裡怎麼樣?它們是怎麼做的? (3)老師做小蘑菇,小朋友做小螞蟻。表演小螞蟻在小蘑菇的傘下快樂地跳舞唱歌。(音樂介入) (4)小蘑菇除了象老師一樣張開小傘,還會怎樣張開小傘讓小螞蟻來避雨呢?請幼兒在自己的位置上試著做一做,師表揚做出不同動作的小朋友。 (5)請幾個幼兒做小蘑菇,其餘幼兒做小螞蟻表演。師觀察指導幼兒的表演。(音樂) 4、通過語言關心別人的情感 (1)小螞蟻在小蘑菇的傘下避雨,他們玩的非常快樂。不一會,天晴了,雨停了,小螞蟻要離去了。它們是怎麼說的呢?
❷ 兒歌《一分錢》的音樂教法說課怎麼寫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們經常撿到別人的鉛筆、橡皮等物品,有的幼兒交給老師,有的幼兒據為己有,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一分錢》音樂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 活動目標 1.會唱《一分錢》 2.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大膽表演。 3.幼兒擁有拾金不昧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熟...悉曲調,唱准歌詞。 難點:角色表演 活動准備 1.一分錢紙幣若干 2.警帽一頂 3.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 1.律動《數鴨子》。 2.師生問好: 3.出示「撿錢交給警察叔叔」的圖片。 提問: (1)圖片上都有什麼? (2)什麼時間、地點、發生了什麼事(描述圖片,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4.認識一分錢,開始新課教學 二、新歌教學 1.聽錄音范唱或教師范唱。 2.小朋友們,以前是不是聽過這首歌,聽誰唱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這首歌。 3.隨我朗讀歌詞。 4.隨我逐句學唱。 5.分組學唱。其他小朋友打拍子。 6.試著隨我完整地唱。(三遍) 7.歌詞接龍唱。(我唱前句你唱後句) 8.再完整地唱一遍。 三、表演歌曲 1.提問:歌曲里唱了兩個人物,撿錢的小孩和警察叔叔。進行分角色表演。 2.首先請小朋友自己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3.老師也創編了一套動作,請跟我做一做。(請一個小朋友扮演撿錢的人,提示我們把撿到東西不揣進自己兜里,歸還失主或交給警察的人叫拾金不昧的人。) 4.分角色表演:男孩——警察叔叔;女孩——拾金不昧的人。 讓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 四、小結:教育幼兒從小要發揚「拾金不昧」的精神,做個好孩子。 活動延伸: 認識各種面值的紙幣。 希望喵喵能夠幫助到您哦!
❸ 一分錢歌曲內容 節奏特點調式
在沒有標准音抄的情況下無法分辨音襲高。
我並沒有用書本上的語言來告訴你,比如,民族調式是民族調式的感覺,有些用詞可能不夠嚴謹。拍子對音樂風格的影響很大。4拍子比較常見,調式決定整個音樂的風格色彩,降幾個調來唱,很多韓國的流行歌也喜歡用3拍子,首先你要了解每種牌子重拍與弱拍的規律,2拍子聽上去是進行曲的感覺,不然你聽出來也不知道是什麼拍子,說白了就是重音的規律,比如,依然還是這首歌,可以不依靠標准音分辨出音高,比如國歌這種的,小調是小調的感覺,比如,比如說一首歌調太高了,所以不必苛求自己一定要聽出來每首歌具體是什麼調性,這些叫調性,有些人是固定調耳朵。3拍子具有舞曲的風格,絕大多數國內的這些個流行歌都是4拍子的。
聽調式是靠一種感覺,F調,有些人是首調耳朵,降B調,大調是大調的感覺。
還有一個概念是調性,C調,這些樂理書中都有詳細准確的解釋,你唱不上去,因為我覺得這樣你比較容易能看懂聽拍子主要聽強拍和弱拍的規律。調性不會對音樂產生本質的改變
❹ 兒歌一分錢如何給幼兒講解
孩子們經常撿到別人的鉛筆、橡皮等物品,有的幼兒交給老師,有的幼兒據為己有,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一分錢》音樂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 活動目標 1.會唱《一分錢》 2.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大膽表演。 3.幼兒擁有拾金不昧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熟悉曲調,唱准歌詞。 難點:角色表演 活動准備 1.一分錢紙幣若干 2.警帽一頂 3.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 1.律動《數鴨子》。 2.師生問好: 3.出示「撿錢交給警察叔叔」的圖片。 提問: (1)圖片上都有什麼? (2)什麼時間、地點、發生了什麼事(描述圖片,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4.認識一分錢,開始新課教學 二、新歌教學 1.聽錄音范唱或教師范唱。 2.小朋友們,以前是不是聽過這首歌,聽誰唱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這首歌。 3.隨我朗讀歌詞。 4.隨我逐句學唱。 5.分組學唱。其他小朋友打拍子。 6.試著隨我完整地唱。(三遍) 7.歌詞接龍唱。(我唱前句你唱後句) 8.再完整地唱一遍。 三、表演歌曲 1.提問:歌曲里唱了兩個人物,撿錢的小孩和警察叔叔。進行分角色表演。 2.首先請小朋友自己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3.老師也創編了一套動作,請跟我做一做。(請一個小朋友扮演撿錢的人,提示我們把撿到東西不揣進自己兜里,歸還失主或交給警察的人叫拾金不昧的人。) 4.分角色表演:男孩——警察叔叔;女孩——拾金不昧的人。 讓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 四、小結:教育幼兒從小要發揚「拾金不昧」的精神,做個好孩子。 活動延伸: 認識各種面值的紙幣。 希望喵喵能夠幫助到您哦!
❺ 中班音樂教案看看我是誰的重點難點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游戲,感受樂曲溫馨舒緩、輕松愉快的情緒。
2.通過聽教師口令、觀察模仿,學習有節奏的隨音樂做「打招呼」、「找新朋友」、「請你看看我是誰」的動作3.在游戲中體驗猜出新朋友時的驚喜,同時藉助生活經驗,創編較豐富的打招呼動作。
活動准備:
1.幼兒有站雙圈的經驗,熟悉里圈、外圈。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事先熟悉幼兒歌曲。
活動過程:
(一) 幼兒坐在椅子上,看教師表演游戲「請你看看我是誰」。
1. 教師:今天,我要教你們玩個游戲。仔細聽、仔細看,我唱了什麼?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2. 教師唱:朋友,你好你好!朋友,你好嗎?趕快進去,找個朋友,把手放肩上。教師說:請你看看我是誰,轉身面對面。
(二) 幼兒坐在椅子上與同伴玩游戲。
1. 教師隨音樂邊唱邊示範動作。
2. 幼兒聽音樂,跟隨老師做打招呼動作,跟說「請你看看我是誰」。
3. 聽音樂循環玩游戲。
(三) 幼兒站雙圈玩游戲。
1. 教師:這個游戲還可以站雙圈玩,你們想不想玩一玩。
2. 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游戲,在交換位置的音樂段落停下,請幼兒講解動作的順序,幫助幼兒理清游戲規則。
3. 教師示範「請你看看我是誰」動作:邊拍朋友的肩膀邊說「請你看看我是誰」,同時將其推到外圈上。
4. 教師示範「轉身面對面」動作:剛才蒙眼睛的幼兒放下雙手,轉身和推自己的幼兒面對面,看看和誰做了朋友。
(四)站雙圈聽教師慢速唱譜玩游戲。
(五)跟隨音樂磁帶玩游戲。
1. 教師:這次游戲難度要增加了,我們要跟隨音樂連續玩這個游戲。
2. 討論:怎麼可以快速的找到朋友?
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創編各種「打招呼」的動作。
❻ 如何把握音樂歌唱活動中的重難點
音樂歌唱教學中教學難點的解決無疑是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那麼如何突破這個教學難點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忽視」卻是突破難點的好方法,但此「忽視」並非真的對教學難點視而不見,而是教師在思想上重視,在教學行為上則忽視,即教師以最簡單、巧妙的方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並掌握難點。在此,筆者總結出了幾種「忽視」的方法與大家共勉,如:情境法、比較法、分解法等。
關鍵詞:歌唱教學 難點 「忽視」 突破
在教學前,首先要明確本課的教學難點是什麼,這幾乎是教師人所共知的常識。但在多次的聽課中,我發現一些音樂教師並沒有注意這個問題:有的從未考慮過難點在哪兒,更未考慮過難點如何突破;有的找到了難點卻找不到合適的方法,「突而未破」……什麼是教學難點?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難懂及難會的地方。那麼難點如何突破呢?我想就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板塊——歌唱教學談談一些心得體會。
音樂歌唱教學中的教學難點,我覺得有這么幾類:情感難點(包括情緒情感的把握、歌詞的理解)、節奏難點、音準難點。那在實際的歌唱教學過程中如何突破這些難點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忽視」是突破難點的好方法。
何為「忽視」?「忽視」並非是真的對教學難點視而不見,而是在思想上重視,在教學行為上忽視;教師重視,而讓學生忽視;以最簡單的方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重點。
在教學中重視難點正面突破,是一種方法,但有時對一些難點卻是要「忽視」它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這就好比喂小孩吃葯,你要是讓他知道要吃葯了就難喂,甚至是喂不進了;而要是在他玩得正歡的時候,不經意間喂他吃,往往好喂,還一滴也沒浪費,省時省力。歌唱教學中的難點有時就好比這葯,老師越強調學生越唱不好;老師不正面強調,而是從側面巧妙的迂迴包抄,反而能簡單解決。忽視的巧妙方法有:情境法、比較法、分解法等。
一、情境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而音樂是情感藝術,因此情境教學能幫助我們有效的突破難點。
例如:初一的老教材《蝸牛與黃鸝鳥》中
「阿黃阿 黃鸝兒 不要 笑,等我 爬上 它就 成 熟 了— 」中的 不要 笑,等我 是節奏難點、換氣難點。這個難點我發現教師們越是停下來專門強調或單獨訓練過,學生越是難唱對。而運用情境法一帶而過反而輕松突破:
①師問:「小蝸牛聽到黃鸝鳥在笑它,心裡怎麼樣?」生答:生氣、著急等
②師:對啊,小蝸牛聽了很生氣,於是它就著急的說:教師范唱→學生跟唱(學生輕輕鬆鬆就唱對了)
例如:勃拉姆斯的《搖籃曲》往往有大部分男同學不喜歡,我曾聽到一位老師這樣上的:
①畫面導入(雖然有直觀圖象,但沒有情感的帶動)
②老師范唱,後問:同學們喜歡嗎?(結果有些男同學回答:不喜歡。教師未作反應)
③教唱歌曲。(在這過程中,教師為了唱好這歌,不得不多次提醒學生要輕聲唱,並且為了維持紀律,時不時的大聲批評學生。)
孰不知這課的教學難點就是要營造溫馨的充滿愛的氣氛,而這堂課的教師始終未能營造這樣的氣氛,於是整堂課教師上得很累,學生也聽得很累,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象這樣的情感難點,如果精心設計情境,一切將變得很簡單。我曾這樣安排:
①「今天老師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汶川大地震母親保護孩子的故事: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回應。這是震後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一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麼,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 一番艱難的努力後,人們終於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一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發未傷。隨行的醫生過來准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講完故事,我停了片刻。學生已入情。再問:「這位母親為什麼這么勇敢?」(生答……)
②導入:「確實,天底下最偉大的情感就是母愛。每一位母親都以各種方式深愛著自己的孩子。老師今天就要帶大家唱一唱你小時候媽媽經常對你唱的一首歌」——(板書「搖籃曲」)。
③「什麼是搖籃曲?」(生:哄孩子睡覺的歌)「媽媽,噢,還有爸爸一般都會怎麼唱?」(生:輕輕的、溫柔的)
④教師有感情的范唱。……
有了前面的情境的營造,學生已自然的進入了溫馨的充滿愛的氣氛,學歌時也就能自然、准確的運用了柔和的聲音演唱,教師也無須再多言「聲音要如何」「情緒要如何」了。
二、比較法
比較、對比是人們認識、鑒別事物的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都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的一切。」在歌唱教學中教師正確運用比較法,有意識的將正與誤、合適與不合適的演唱加以對比,可以幫助學生輕松的分清是非,提高分析鑒賞水平及演唱表現能力。
例如:農村初中的學生在演唱中極易出現喊唱現象,尤其是在唱雄壯有力的歌曲時,這一不良的演唱習慣成為了我們要糾正的難點。為解決這一難點,我在不同課堂運用了多種對比、比較,有效地糾正了學生的喊唱現象:
①教師模仿學生喊唱一次,然後教師自己正確演唱一次,讓學生分辨哪種更好。學生聽了老師模仿的喊唱不禁哄然大笑,一下子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
②錄下學生自己喊唱的聲音與錄音范唱比較。真是不比不聽不知道,一比一聽嚇一跳,同學們立刻發現自己喊唱原來這么難聽。
③讓學生比較自己在喊唱與正確演唱時喉嚨的疲勞度。
例如:在學會歌曲《游擊隊歌》後,請學生根據三個場景:夜間伏擊、奮勇前進、歡慶勝利,以不同的速度力度為歌曲設計不同的演唱方法時,學生出現了不同的見解。於是我將學生分成幾個組,分別演唱不同的設計,然後比一比選出最佳方案。通過比較,同學們一下統一了意見,定出了最佳演唱設計。
三、分解法
分解法是把難點分解成許多塊,(在運用分解時特別要注意的是:分解難點不是把音樂分解得支離破碎,要注意音樂樂句樂段的完整性。)分散到課堂的不同時段或不同人上,從而使難點變小變無。如在課堂伊始先做好鋪墊,再步步深入,最終解決。這就是把難點分解到不同時段逐步突破。如在演唱難點處設計師生接唱、生生接唱等的形式即是把難點分解給不同的人。
例如:歌曲《跳吧跳吧》的難點是切分節奏與重音,上到該課時剛好是冬天,於是一上課我就先安排了兩個熱身活動。
①請你跟我拍一拍 X X | X X |X X X|X X X|讓學生先熟悉切分節奏。
②請你跟我跳一跳(播放《跳吧跳吧》的演唱錄音)。既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又使學生體驗了重音
3 3|5 5|5 4 4|5 4 4|……
顫 顫 顫 顫 跳 跳
這樣到視唱旋律時,學生已沒什麼困難;再到演唱歌曲是,困難已全無。到了同學們已掌握了歌曲演唱,休息時再簡單介紹切分節奏與重音。
例如:義大利歌曲《美麗的村莊》的
3 5 ┃6·6 6 1┃ 4 4 6 ┃5 5 5 5 5 5 ┃ 3 3 5┃4 4 4 4 4 6┃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啦 啦啦啦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啦啦啦 啦 啦
2 2 2 2 2 4 ┃3 3 3 3 5 3 ┃1……
啦啦啦啦 啦 啦 啦啦啦啦啦 啦 啦
部分,我在開始的趣味發聲練習「比比誰的舌頭最靈活」中,提前滲透解決。而歌曲的其他部分則運用了師生接唱:
A段先讓學生學會第一句(只有一句,學生覺得很容易),而後學生唱一、三句(兩句旋律相同),老師接唱第二、四句→師生交換。
學會A段後,又是師生接唱:學生唱A段,老師唱B段→師生交換,如此既把難點分解,又讓學生學會聆聽,還讓大家體會合作的快樂。
蘇軾曾賦詩贊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我們廣大音樂教師若能把握音樂教學難點,精心為難點設計「糖衣」,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從而在課堂上「羽扇綸巾」,在與學生「談笑間」令難點「灰飛煙滅」,而不是「全身披掛、劍拔弩張」,豈不快哉。周瑜精心謀略,胸有成竹,可以無視「強虜」的存在,只要我們做好充足的課前功夫,課堂上同樣可以「忽視」難點的存在,而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