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如何有效組織幼兒園中班唱歌活動
音樂是人類生活的反映,是幼兒智慧的源泉。音樂教育,尤其是幼兒音樂教育,更是一門教育的藝術,她對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開發、個性的張揚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兒音樂教育是建立在音樂藝術基礎上,在幼兒參與的實踐活動中進行的。歡快、柔和、優美的音樂能培養幼兒良好的感受性,豐富的想像力...,進而美化其心境,陶冶其情操,促進其發展。幼兒期是接受音樂教育的最佳期,必須引導幼兒參與唱歌、欣賞、音樂游戲、舞蹈、節奏樂等音樂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針對幼兒的特點進行教育。 幼兒園中傳統的唱歌教學主要是老師教一句,幼兒唱一句,如此幾遍後請全班幼兒唱,然後分組或分角色唱,這樣幾遍後一節唱歌教育活動就算結束了。在幼兒唱的過程中,一部分幼兒是表演的角色,要麼是聲嘶力竭地唱,要麼是不張嘴;而另一部分則是充當觀眾的角色,根本無暇去關注別人的表演。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忽視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又忽視了幼兒的創造表現。要想有效的組織一節幼兒園中班的唱歌教學活動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從幼兒的生活出發,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的歌曲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歌唱,我認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兒歌唱的興趣和慾望,是否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在我們近幾年所選的一些歌曲中,有的雖然歌詞朗朗上口,幼兒容易理解,但是旋律不是很優美,因此幼兒不易掌握;還有的歌曲旋律非常歡快,可是歌詞中用的字眼卻很生硬,幼兒學起來也有一定困難。所以在選擇歌曲時教師就要考慮到這一點,既要旋律優美,歌詞還要容易記憶和理解,這樣孩子們學唱的時候才會更好地去參與活動。另外所選歌曲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學起來更易掌握。對於我們北方的偏遠小鎮來說,孩子們的所見所聞遠遠不如大城市的孩子們,那麼我們就不去選那些遠離孩子生活實際的內容,而是選大家都熟悉的,如《柳樹姑娘》、《螞蟻搬豆》、《小青蛙》、《花蝴蝶》、《小兔乖乖》等,這樣對於自己見過的、知道的幼兒也會更加主動的去交流,從而有更大的演唱興趣。 二、用游戲的方法引入教學活動,讓幼兒正確的進行發聲練習和演唱 在幼兒園的一切教學活動中都是用游戲的形式開展的,歌唱活動中的發聲練習也不例外。在幼兒園里,中班的孩子喜歡表現自己,為了引起老師和同伴的注意,總是喜歡大聲唱歌,越是高音越大聲喊叫,結果用了錯誤的方法去發聲和演唱歌曲,不但使聽的人聽覺疲勞還容易把聲帶拉壞。因此要求幼兒輕聲地高位唱歌是一難題,怎麼辦?就只能在游戲中掌握科學發聲方法。我採用了學狗叫、貓叫、青蛙跳、模仿鼓聲、遠望、敲鑼打鼓等游戲,並同時與高音位形象生動的音樂結合。幼兒漸漸地能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歌唱,還能分清低音和重音的區別,在輕松的游戲中,使幼兒正確的運用聲帶、咽喉和氣息,協同配合,發出優美的音樂。 三、運用多種形式和方法,訓練歌曲節奏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對老師組織的活動有一定的興趣,但興趣易轉移,情緒不穩定。如果只是讓幼兒隨著教師一遍遍的反復學唱,定會引起幼兒的反感,對學唱歌曲失去興趣。因此要完成一首歌曲的教學任務,不能只以教會幼兒演唱為最終目的。教師要提高幼兒的音樂素質,高質量的進行唱歌教學,就必須熟悉和把握音樂藝術的特殊性,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因為幼兒只有在參與音樂實踐的活動中獲得能力,受到教育,才能得到發展。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針對這一特點,一方面通過拍手、拍腿、踏腳等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是為幼兒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做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德;同時在活動室內布置音樂角,引導幼兒自己擺弄節奏樂器,利用廢舊材料自製樂器,熟悉節奏樂器的音質、音色,幫助幼兒自己從敲打節奏樂器的活動中辨別各種樂器聲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導幼兒自己去探索,敲打節奏。通過有節奏的訓練,聯系樂器的音色、強弱特點,培養他們對音樂節奏活動的感受力、表現力和興趣愛好。 四、教師自身審視自己,對教學過程有新認識 在教研活動中研討時,經常聽到同事們說:「教了一節課,還連歌詞都不會,更不要說用愉悅的聲音演唱,用優美的動作來表現歌曲了。」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老師並未想過自己對孩子在活動中是否關注,而是一味的關注了教學結果,導致唱歌活動以失敗告終。記住歌詞在歌唱活動中的確是關鍵的一步,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地讓孩子記歌詞,而沒有幫助孩子去理解這首歌曲的內涵,沒有教給孩子怎樣唱好它的方法,那麼歌唱有何意義呢?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採用多形式組織,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並與文學、美術作品相結合,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思維能力和表現能力,而這些能力恰恰是創新人才的必備素質。我們還應注重在我們教學中發展了孩子什麼能力,鍛煉了孩子什麼技能,使孩子獲得了什麼情感,形成了什麼態度,並以此來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標准。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的孩子對熱門的影視劇插曲和流行的網路歌曲唱的頭頭是道,聲情並茂,我們能否對孩子們喜歡的這些歌曲進行改變編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教師首先要引導孩子大膽地創新,獨立地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從現在起就留給孩子探索創編的餘地,例如利用流行歌曲的曲調仿編歌詞、根據歌曲創編動作、用不同的形式、感情、速度演唱歌曲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孩子創造性的發展。對於孩子的創造行為,我們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但用以上的歌唱方法來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我認為還不夠,孩子身上還有許多創造的潛能沒有被挖掘。在孩子已有的創造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應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創造和表現的機會,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向更深層發展,激勵幼兒從自身的感受、體驗出發,通過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力。 快樂是孩子學習、探究、嘗試的原動力,孩子因為快樂所以學習,因為學習所以快樂。因此,我們有責任成為幼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引導幼兒喜愛音樂。在活動中多給幼兒自主合作、互動交流的空間,讓幼兒尋找快樂、創造快樂、分享快樂。總之,在唱歌教學中,教師若能靈活地採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情景交融的教學環境,做到寓教於趣,寓教於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教學,是幼兒通過傾聽音樂,對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鑒賞的一種審美活動。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的實質就是情感的審美,因此,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應始終把握一個「情」字,使幼兒在與音樂的對話中,體驗情緒,表達情意,表現情感,從而達成陶冶情操的目的。
3. 如何進行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音樂活動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其他活動所無法替代的功效。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有三:其 一,正如葉聖陶所說:「音樂是世界的語言。」音樂為人類所共同理解,能產生共鳴。其 二,音樂藝術能陶冶情操,為古今中外有識之士所認可。其 三,喜愛音樂是孩子們的天性。音樂對於幼兒的健康心理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過一句名言:「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孩子們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悅的心情。 那麼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為: 1. 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藝術領域的內容與要求 為: 1. 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 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 2 能。 3. 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 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6. 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 音樂教學活動是藝術領域里主要的活動,幼兒園唱歌教學活動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選材恰當,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學唱的興趣和慾望。在幼教雜志及教材上,有好多幼兒歌曲。但並不一定都適合孩子們學唱。如表現為:歌詞陳舊復雜、幼兒難於理解,還有的歌曲內容孩子很陌生,這樣就影響孩子學唱歌曲的興趣。因此歌曲的選擇,對孩子的學唱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有的放矢的選擇歌曲。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歌唱。如、《小兔乖乖》(歡快的)、《玩具進行曲》《粗心的小畫家》(詼諧的)
4. 怎樣有效組織中班幼兒的音樂活動
[摘要]音樂與兒童的生活緊密相連。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是以兒童為主體,以適合兒回童的音樂為客體,通過教師答設計和組織的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使主、客體相互作用,以培養和發展兒童的音樂能力,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為過程的教育活動。對於學前兒童來說,音樂是他們發展的需要,是兒童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活動有效組織當嬰兒躺在搖籃里時,他們就會追隨著音樂,睜大雙眼,四處尋找;他們手舞足蹈,全身擺動;在他們不能安靜地入睡時,溫柔的搖籃曲又使他們安靜下來,慢慢地閉上眼睛進入夢鄉。
5. 幼兒園如何開展音樂教學活動ppt
幼兒園如果要開展音樂教學活動,首先就需要讓孩子對音樂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過日常播放音樂的方式去引入,讓孩子去學習唱歌。在唱歌的過程中去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
6. 如何開展幼兒園音樂游戲活動
在重視素質教育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意識到藝術教育對開發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發孩子的自信、鍛煉孩子的意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藝術對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的調節,受益於終身的好處。因此我們有必要嘗試通過對孩子的藝術啟蒙來教育孩子,發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諧、全面地成長。新《綱要》提出藝術的目標在於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而現實教學中真是如此的在開展嗎,我將以觀察到的現實音樂教學做以探討。
一、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有效性以及音樂活動的重要性。
1.有效性的開展,在個體音樂活動中的外部顯示特徵是指本活動是否與教學目標達成一致,而教學目標的重點又是否正確科學,有沒有體現對孩子的樂趣培養。
2.所謂有效性在教育上的必要性,就要先知道音樂活動的重要性,幼兒從中可以發展情感和美感,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當幼兒參與表演和動手實踐體驗時實現了自己的藝術想像,培養了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也發展了幼兒的基本音樂能力。既然音樂教育對幼兒健康發展有著這么多的作用。那麼教師組織的每個音樂活動就要打動孩子的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積累孩子的音樂技能,培養孩子的藝術情操,有利於其它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提出音樂活動要有效的開展,讓幼兒樂於學習,自由發揮想像和創造。
二、幼兒園音樂活動存在嚴重滯後現象。
音樂教育是愉悅孩子身心的教育,它的教育不像語言表白那樣直接而是像春雨點點滴滴滲透到兒童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起著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可是教育跟不上新理念,還停留在「教他學教他做」的現象處處可見。
現象1.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關心幼兒會不會唱歌曲,樂隊的節奏是否整齊,舞蹈動作跟教師教的是否一致。但大多數的結果都是在教第一遍時,幼兒還有點興趣,第二遍就開始嘻嘻哈哈,注意力已經分散,原因就在於:教師沒有真正成為幼兒自主進行音樂活動的積極者,支持者,發掘者,只是個命令者,指揮者,監督者,教師較少去考慮如何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激發興趣,及幫助形成良好的、正確的自我概念。 教師不了解幼兒,也不觀察幼兒的需要,只一味的牽引著小朋友,小朋友始終處於被動地位。
現象2.選擇音樂題材忽視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實際需要 ,忽視慎重篩選。 如一首《大中國》,不加修改的讓小朋友學唱,孩子唱的歇斯底里,也不知在哪兒換氣只見個個氣噓喘喘。看到這兒我真為這群孩子痛心啊。 很多教師片面的認為兒童音樂應緊跟現代步伐 。因此,在選擇兒童音樂時,不考慮所選音樂是否適合孩子,音樂的音域是否適合孩子,即使選擇了音樂內容也不會處理以何種類型為主進行教學。如果這首《大中國》以欣賞和打擊樂形式教學未必不可。
現象3.教學目標設定不能體現幼兒主體性。長期以來, 我國幼兒音樂教育主要採用目標教學模式, 目標在課程的選擇、組織、實施和評價中起著向導的作用,支配整個教學過程。而音樂教育的內容分為唱歌、律動舞蹈、音樂游戲、欣賞活動、打擊樂教學等 , 容易造成重點教學邏輯不清晰, 教師自然圍繞單項技能訓練來進行教學。由於教學方法較單一、刻板,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便難以得到體現,而實際上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到什麼, 是怎樣去體驗音樂美卻往往被忽視。這抑制了幼兒的審美情感。幼兒情感得不到自由的表達, 其審美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必然喪失殆盡,忽視幼兒學習過程,不重視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 。
現象4.「重頭輕尾」的音樂,許多老師在執教時重視情境化的導入,開始部分非常吸引人,教具准備新穎奇特,活動繼續開展就會突然脫節,道具利用率底,前後沒有關聯。
三、如何體現音樂活動中的有效性。
音樂活動中,教材的選擇是否符合年齡特徵,音樂活動內容側重的學習要科學合理安排,每項音樂題材如韻律、歌唱、欣賞、游戲等音樂類型的開展要同其它學科有機滲透,各項類型也可互相結合學習,一切的原理都離不開幫助孩子的全面發展。
1.活動前,要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教學內容。
現今的音樂教材種類較多,這就給教師的選擇提出了難題,而本市園內使用的幼兒教材中音樂題材也極其豐富,這就需要教師多搜集查找適合幼兒園大中小各年齡段的教材,在使用《幼兒園建構式課程指導》、《幼兒園課程指導》和省編教材。 教師選中一個音樂活動時,首先要熟透它,做出教案分析,將學習側重點的安排一定要科學。可以參考許卓婭老師主編的《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叢書——歌舞活動》和《欣賞音樂》《打擊樂器演奏活動》《韻律活動》及許老師的其它音樂活動書,和美國《妙事多音樂花園》的3-6歲音樂。那裡有許多適合現今幼兒愛玩愛想像的天性這已特點。自由的展現自己,更和諧地融入音樂中去,如《太陽出來了》它非常能調動幼兒的肢體動作,讓幼兒在表演中自然的獲得了歌唱的興趣,體驗了表演的樂趣,此歌曲又能較好的成為音樂活動的准備歌曲,因為前因關系的歌詞和四四指的穩定性讓幼兒能較自然和喜悅進入角色。而《妙事多音樂花園里》的音樂節奏感強且生活化,能融入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發揮創造力,從中選出合適的教學內容。還可以從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音樂里選些適合幼兒的音樂。進行有效整理,把韻律活動、欣賞、打擊、歌唱活動歸類,每一年齡段每一學期合理安排。將各項教學內容結合主題開展,但也不能為主題教學而約束,在適合主題教育的情況下要注重它能否給幼兒帶來興趣和快樂。
2.教學目標要體現以幼兒為主體, 注重興趣的培養。
目標的制定要在活動過程中具體施展,教師要給他們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 重視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幼兒的表現慾望,讓他們在自編、自創中探索,產生自信感,獲取表演的樂趣和學習的興趣。
3.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
(1) 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介入。
當適合幼兒的音樂內容確定後,教師如何有效地在活動中開展呢。涉及到的有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生動,是否合理和趣味性等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動生動活潑的語言方法,馬上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隨之進入情景生活化的場景,如小班《大拇指》歌,教師先妙趣橫生的介紹手指的成員,口氣幽默嫻趣,沒有任何輔助道具,使用誇張的語言打動孩子,知道大拇指藏起來了,太有意思了,抓住了幼兒的心靈再進行動聽清唱: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裡?然後大拇指慢悠悠的出來,唱: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活動進行到這里,教師的教學語言的感染力是很強的,它有時能賽過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片及可愛的教具。所以在音樂活動中教師們運用生動活潑的言語機率要多些,它將帶給你教學上無窮的輕松,也能給幼兒的音樂學習帶來積極性,主動性。
(2) 給幼兒想像、創造的空間和機會。
音樂活動中盡量讓每位幼兒有動起來的機會,身體的運動是孩子的本能。
7.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活動
1 以幼兒為活動主體。將課堂還給孩子,每個活動都是教師引導孩子一起探索的過程。真正的做到——孩子在前,教育在後。先拋出問題,引導幼兒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再解讀讀懂幼兒,適時提供支持,給與提升。 2採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領略到音樂的奇妙。這套教材旨在讓幼兒通過各種各樣的音樂游戲,發展良好的個性、性格、習慣和能力。 3在活動中,盡可能為幼兒創造與音樂、與生活經驗、與周圍環境中的人與物互動的機會,在互動中建立聯系,嘗試溝通,和諧共好,習得溝通的能力,體驗感動的瞬間。 4盡可能詳細介紹每節活動課的流程,並且通過詳細的游戲描述,讓教案直接連通上課現場。 最終 實現 「有中生有」
8. 如何開展幼兒園音樂游戲教學活動
在重視素質教育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意識到藝術教育對開發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發孩子的自信、鍛煉孩子的意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藝術對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的調節,受益於終身的好處。因此我們有必要嘗試通過對孩子的藝術啟蒙來教育孩子,發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諧、全面地成長。新《綱要》提出藝術的目標在於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而現實教學中真是如此的在開展嗎,我將以觀察到的現實音樂教學做以探討。 一、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有效性以及音樂活動的重要性。 1.有效性的開展,在個體音樂活動中的外部顯示特徵是指本活動是否與教學目標達成一致,而教學目標的重點又是否正確科學,有沒有體現對孩子的樂趣培養。 2.所謂有效性在教育上的必要性,就要先知道音樂活動的重要性,幼兒從中可以發展情感和美感,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當幼兒參與表演和動手實踐體驗時實現了自己的藝術想像,培養了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也發展了幼兒的基本音樂能力。既然音樂教育對幼兒健康發展有著這么多的作用。那麼教師組織的每個音樂活動就要打動孩子的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積累孩子的音樂技能,培養孩子的藝術情操,有利於其它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提出音樂活動要有效的開展,讓幼兒樂於學習,自由發揮想像和創造。 二、幼兒園音樂活動存在嚴重滯後現象。 音樂教育是愉悅孩子身心的教育,它的教育不像語言表白那樣直接而是像春雨點點滴滴滲透到兒童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起著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可是教育跟不上新理念,還停留在「教他學教他做」的現象處處可見。 現象 1.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關心幼兒會不會唱歌曲,樂隊的節奏是否整齊,舞蹈動作跟教師教的是否一致。但大多數的結果都是在教第一遍時,幼兒還有點興趣,第二遍就開始嘻嘻哈哈,注意力已經分散,原因就在於:教師沒有真正成為幼兒自主進行音樂活動的積極者,支持者,發掘者,只是個命令者,指揮者,監督者,教師較少去考慮如何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激發興趣,及幫助形成良好的、正確的自我概念。 教師不了解幼兒,也不觀察幼兒的需要,只一味的牽引著小朋友,小朋友始終處於被動地位。 現象 2.選擇音樂題材忽視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實際需要 ,忽視慎重篩選。 如一首《大中國》,不加修改的讓小朋友學唱,孩子唱的歇斯底里,也不知在哪兒換氣只見個個氣噓喘喘。看到這兒我真為這群孩子痛心啊。 很多教師片面的認為兒童音樂應緊跟現代步伐 。因此,在選擇兒童音樂時,不考慮所選音樂是否適合孩子,音樂的音域是否適合孩子,即使選擇了音樂內容也不會處理以何種類型為主進行教學。如果這首《大中國》以欣賞和打擊樂形式教學未必不可。 現象 3.教學目標設定不能體現幼兒主體性。長期以來, 我國幼兒音樂教育主要採用目標教學模式, 目標在課程的選擇、組織、實施和評價中起著向導的作用,支配整個教學過程。而音樂教育的內容分為唱歌、律動舞蹈、音樂游戲、欣賞活動、打擊樂教學等 , 容易造成重點教學邏輯不清晰, 教師自然圍繞單項技能訓練來進行教學。由於教學方法較單 一、刻板,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便難以得到體現,而實際上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到什麼, 是怎樣去體驗音樂美卻往往被忽視。這抑制了幼兒的審美情感。幼兒情感得不到自由的表達, 其審美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必然喪失殆盡,忽視幼兒學習過程,不重視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 。 現象 4.「重頭輕尾」的音樂,許多老師在執教時重視情境化的導入,開始部分非常吸引人,教具准備新穎奇特,活動繼續開展就會突然脫節,道具利用率底,前後沒有關聯。 三、如何體現音樂活動中的有效性。 音樂活動中,教材的選擇是否符合年齡特徵,音樂活動內容側重的學習要科學合理安排,每項音樂題材如韻律、歌唱、欣賞、游戲等音樂類型的開展要同其它學科有機滲透,各項類型也可互相結合學習,一切的原理都離不開幫助孩子的全面發展。 1.活動前,要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教學內容。 現今的音樂教材種類較多,這就給教師的選擇提出了難題,而本市園內使用的幼兒教材中音樂題材也極其豐富,這就需要教師多搜集查找適合幼兒園大中小各年齡段的教材,在使用《幼兒園建構式課程指導》、《幼兒園課程指導》和省編教材。 教師選中一個音樂活動時,首先要熟透它,做出教案分析,將學習側重點的安排一定要科學。可以參考許卓婭老師主編的《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叢書——歌舞活動》和《欣賞音樂》《打擊樂器演奏活動》《韻律活動》及許老師的其它音樂活動書,和美國《妙事多音樂花園》的3-6歲音樂。那裡有許多適合現今幼兒愛玩愛想像的天性這已特點。自由的展現自己,更和諧地融入音樂中去,如《太陽出來了》它非常能調動幼兒的肢體動作,讓幼兒在表演中自然的獲得了歌唱的興趣,體驗了表演的樂趣,此歌曲又能較好的成為音樂活動的准備歌曲,因為前因關系的歌詞和四四指的穩定性讓幼兒能較自然和喜悅進入角色。而《妙事多音樂花園里》的音樂節奏感強且生活化,能融入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發揮創造力,從中選出合適的教學內容。還可以從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音樂里選些適合幼兒的音樂。進行有效整理,把韻律活動、欣賞、打擊、歌唱活動歸類,每一年齡段每一學期合理安排。將各項教學內容結合主題開展,但也不能為主題教學而約束,在適合主題教育的情況下要注重它能否給幼兒帶來興趣和快樂。 2.教學目標要體現以幼兒為主體, 注重興趣的培養。 目標的制定要在活動過程中具體施展,教師要給他們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 重視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幼兒的表現慾望,讓他們在自編、自創中探索,產生自信感,獲取表演的樂趣和學習的興趣。 3.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 (1) 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介入。 當適合幼兒的音樂內容確定後,教師如何有效地在活動中開展呢。涉及到的有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生動,是否合理和趣味性等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動生動活潑的語言方法,馬上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隨之進入情景生活化的場景,如小班《大拇指》歌,教師先妙趣橫生的介紹手指的成員,口氣幽默嫻趣,沒有任何輔助道具,使用誇張的語言打動孩子,知道大拇指藏起來了,太有意思了,抓住了幼兒的心靈再進行動聽清唱: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裡?然後大拇指慢悠悠的出來,唱: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活動進行到這里,教師的教學語言的感染力是很強的,它有時能賽過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片及可愛的教具。所以在音樂活動中教師們運用生動活潑的言語機率要多些,它將帶給你教學上無窮的輕松,也能給幼兒的音樂學習帶來積極性,主動性。 (2) 給幼兒想像、創造的空間和機會。 音樂活動中盡量讓每位幼兒有動起來的機會,身體的運動是孩子的本能,如果這個音樂很動聽很感人,孩子有肢體動作的慾望,如果教師不安排肢體的創作將會抹殺孩子的天性,有一次我去聽課,一個新老師上《柳樹姑娘》,這是首優美動聽的三拍子歌曲,當幼兒欣賞完歌曲時,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和記憶歌詞,雖然這位新老師一味的強調這首曲子的美,而整個活動過程下來呈現給大家的是:整個圖譜設計獨特幫助孩子記住了歌詞,教師讓幼兒分男女生唱,自由選擇唱等形式開展,沒有任何的肢體語言,看上去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乏乏,雖然活動結果顯示孩子會唱這首歌,但是這樣的教學能有利於孩子音樂能力的培養嗎?結果我到那班裡進行調查,沒有一位小朋友在活動後享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