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薩克斯的種類
看銅都嘟嘟的答案看得我頭暈啊~~一般也就是降B高音,降E中音,降B次中音吧.好像下面還有版,當時在書上看過權.直管薩克斯就是高音的,降B的比較大,降E算是中間的吧.我吹的是降E的.特點么其實沒什麼,就是音域不同而已.降E中音用的比較多吧,高音也就是凱麗.金吹<回家>用的那個吧.降B低音一般是吹爵士樂或者管樂隊里吹副旋律的.
㈡ 有沒有人知道比較有名的薩克斯手和作曲者
Kenny G(大家都知道吧?呵呵……)
凱麗金(Kenny .G)
美國著名薩克斯演奏家。1956年6月5日出於美國西雅圖。少年時代在福蘭克林讀書,10歲時觀看了一部音樂劇,從而開始迷戀上薩克斯。上中學時曾試圖進入一個爵士樂隊,但沒有如願,可見他並不是一個音樂天才。根據他母親的意願,他學了金融專業,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華盛頓大學財會系。凱麗金在音樂上的成就,完全取決於他對薩克斯的熱愛和長期不懈的刻苦努力。多年來,他堅持每天練琴3--4小時。凱麗金的音樂風格,是我的音樂。目前他與妻子住在洛杉磯城,美滿的家庭對他的音樂事業支持很大。應該說是凱麗金改變了人們對薩克斯的認識,他也成為近10年來全球最受歡迎的薩克斯演奏家。
錄制出版的唱片有(1997年以前)
1 《Kenny G》(1982)
2 《G Force》(1983)
3 《Gravity》(1985)
4 《Duotones》(1986)其中Songbird是為其女友即現在的妻子所作。
5 《Silhouette》(1988)
6 《Live》(1989)
7 《The Collection》(1990)
8 《Montage》(1990)
9 《Dying Young》(1991)
10 《Breathless》(1992)
11 《Forever in love》(1992)
12 《Miracles,the Holidy Album》(1994)
13 《The best of Kenny G》 (1994)
14 《In America》(1995)此專輯未在美國發行
15 《The Moment》(1996)
16 《The Moment—Kenny G》(1996)
17 《Past Moment—Kenny》(1997)
18 《Six of Heart》(1997)
19 《Havanas》(1997)
20 《Kenny G's Greatest Hits》(1997)
近幾年的作品主要有《Classics in the key of G》《Paradise》《Wishes》《Ultimate Kenny G》
Candy Dulfer
坎迪·杜弗爾是當代爵士樂壇不可多得的絕代才女,首次在公眾面前露面是在搖滾鬼才Prince的音樂錄影帶《Partyman》之中。杜弗爾不僅擁有漂亮的金發和俏麗的面龐,她吹奏中音薩克斯的技巧也堪稱一流。
杜弗爾從小便受到吹奏高音薩克斯的父親的熏陶,桑尼·羅林斯、寇曼·霍金斯、德克斯特·戈登都是她心中的偶像。由於她的父親是荷蘭一位很有名的樂手,杜弗爾很順利的被介紹進入爵士樂界。她從12歲起便跟著Rosa King這位從美國流亡到荷蘭的樂手的樂隊演出。15歲組建自己的Funky Stuff樂隊。由於個性突出,這支樂隊還被著名搖滾歌手Madonna邀請參加她的歐洲巡演。在因與Prince的合作而名聞天下後,杜弗爾得到音樂製作人DaveStewart的協助,錄制了一些大受好評的樂曲。
杜弗爾的首張個人專輯在1991年推出,她的略帶放克風格的薩克斯一經面世便帶起了流行旋風,成為當代爵士一種重要的構成因素。她隨後推出的作品承接吸收了越來越多的音樂元素,顯示了更為豐沛活躍的創造力。
主要專輯
1991 Saxuality·Arista
1993 Sax-A-Go-Go·RcA
1997 Gititon·N2K
1994 Candy-A-Go-Go·Arista Japan
1996 Big Girl·RcA
1997 For the Love of You·N2K
1998 The Boes of Candy Dulfer·N2K
1999 What Dose It Take·N—Coded/Warloc
2001 Girls Nighe Out·BMG
2001 Candy Live in Amsterdam·BMG
2003 Right in My Soul·Eagle
Benny Carter
國王 全才爵士音樂家--本尼·卡特
如果在描述Benny Carter的音樂家生涯的時候,只是說他有著引人注目的、多產的一生,那麼這種陳述的本身已經大大低估了他的成就。作為一位中音薩克斯管演奏家,一位編曲家,作曲家,樂隊指揮,一位不經常演奏的小號演奏家,本尼·卡特在他所擅長的領域里一直就是最出色的幾個人中的一位。至少從1928年開始他就成為了最優秀的爵土樂音樂家之一,而令人稱奇的是,在1996年,也就是說他已經年滿88歲高齡時,他仍然上台演奏,而且表現出來的精力和才智,絲毫未受他年齡的限制。有時人們如果單單聽他的演奏,而不是在現場觀看,甚至會認為他是在他鼎盛的三十年代,他的魅力絲毫沒有漸弱。在他只有二十幾歲時,Benny Carter就贏得了觀眾的喜愛,成為當時最優秀的大樂隊的指揮之一。
他總是充滿活力,信心十足,總是能給人帶來意外的驚喜。這反映出爵士樂的一種精神:如果是一位大師,當他在二十年後演奏同一支曲子時,他的演奏仍然能給人帶來新的感受!爵士樂從來沒有,也永遠沒有簡單的重復。創新是爵士樂的精神,這一切帶給人們音樂的靈感,而靈感的源泉都是來自音樂家心靈的反思。同許多爵士樂早期的大師一樣,本尼·卡待學習樂器演奏基本上也是採取了自學的方式。在演奏丁—段時間的c調薩克斯管之後,他開始演奏小號,並最終轉向了中音薩克斯管的學習,這最終成為了他最擅長的樂隊演出相關工作。 1927年,Benny Carter錄制了自己的首張唱片,合作者是查理·約翰遜的「天堂」樂隊。1928年,他擁有了自己的首支大樂隊。樂隊的首演是在紐約的阿卡蒂亞舞廳舉行的,初試身手,Benny Carter就大獲成功。1930年到1931年期間,Fletcher Henderson一直是卡特的合作者,而當時風靡一時的麥金尼的「摘棉花者」樂隊也曾短期由卡特接手掌管。
年輕的卡持成為了大樂隊時代的重要人物。在三十年代初,卡特已經成為了與約翰尼·霍奇斯齊名的中音薩克斯管演奏家,尤其是他的現場演出更是受到了爵士樂迷的廣泛歡迎。他在編曲和作曲方面的才能為人稱道,在技巧方面他無可挑剔。他的小號演奏雖然機會不多,但卻都非常精彩。 本尼·卡持在樂隊演出相關工作演奏方面,是一位全才,這在六十年前,就已經是人們公認的事實。他錄制過次中音薩克斯管的唱片,單簧管唱片,還有鋼琴唱片,甚至於演唱他也曾嘗試過,盡管他為數不多的演唱證明,即便是他也不是超人。1935年,正當搖擺樂正如日中天時,Benny Carter卻到了歐洲。在倫敦,英國的樂隊指揮亨利·霍爾邀請他加入樂隊。這就是英國著名的BBC管弦樂隊。在樂隊中,卡特擔任編曲一職,這使他有了充分施展自己的編曲才華的機會。由於BBC樂隊在英國的巨大影響,卡特的名字在英國家喻戶曉,爵士樂也由此在這個歐洲的島國傳播開來。爵士樂在英國的普及,Benny Carter功不可沒。1938年歐洲政治局勢動盪,大戰一天天臨近,甚為前途憂慮的本尼·卡持返回美國,重新組建了一支大樂隊。這是一支傳統形式的大樂隊,但是樂隊商業色彩很濃,重視流行性,超過了對藝術性的重視,最終結果是以失敗告終,於1941年宣告解散。卡待在大樂隊解散之後,組建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七重奏樂隊。1943年,Benny Carter結束八年的飄泊生涯,選擇了西海岸的洛杉礬作為自己永久的居留地。對於一位成功的爵士樂音樂家來說,這里好像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他原本打算在這里安渡後半生,卻未曾料到,這里竟然成為了他重新倔起的地方。
四十年代,美國的西海岸成為了爵士樂新的中心,許多新的風格,新的流派都是在那裡誕生,卡特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場所。在1943的電影《暴雨天氣》中,他出演了一位鼓手,與另外一位大師范茨·Waller一道上了銀幕。在此之後,他埋頭苦幹,專心為電影場擔任配樂。在之後的三年裡,他曾經嘗試重現首日的輝煌,建立了一支大樂隊。他的樂隊陣容很強大。然而毫無疑問,大樂隊時代在戰後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是爵士樂發展的潮流,即便是Benny Carter也無法逆轉。他的樂隊並未如他期待的一樣成功。最終他結束了嘗試,放棄了努力,解散了這支大樂隊,專心投入電影音樂的創作之中。卡特電影音樂創作的歷史整整持續了半個世紀。 在四五十年代,Benny Carter仍不時重操舊業,錄制自己所擅長的中音薩克斯管的演奏。他曾和爵士樂歷史上的一支經典的樂隊爵士愛樂樂團一道巡迴演出,並曾參與過爵士樂著名的製作人諾曼·格蘭茲的即興演奏會的唱片的錄制。這些都豐富了他輝煌的音樂歷史。到了六十年代中期,由於忙於日常的任務,卡特很少有機會演奏中音薩克斯管,直到七十年代初,他才再次復出。他的演出和創作的日程安排的滿滿的,這對一位已經年近七十的老人來說,不能不被認為是一個奇跡。
Sidney Bechet(爵士樂上第一位使用薩克斯的開拓者)
在爵士樂的歷史上,西德尼·貝徹是第一位錄制唱片的獨奏音樂家,也是一位精彩的高音薩克斯管演奏家和單簧管演奏家,他在演奏中廣泛地運用了顫音的技巧,無論人們喜歡與否,貝徹在演奏中一直保持了始終如一的風格。而且,在許多年裡,他的熱情和創造力從未喪失過。貝徹最早的時候是在新奧爾良學習單簧管演奏,他在音樂上的天賦使他進步神速,因此在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開始和當地的最項尖的樂隊合作演出。
他最早的演出是在他哥哥的生日晚會上,這是他第一次和成人一起演奏,當時弗雷迪·科帕德樂隊的成員被請來助興。樂隊的演奏非常精彩,貝徹幾乎入了迷,他抑制不助演奏的沖動,拿出了哥哥送給他的單簧管,開始演奏,起初,他站在廚房的門口的角落裡,後來樂隊的樂師們總覺得自己的音樂有點兒怪,他們把這個蹩腳的演奏者找了出來,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中的一人笑著說;「你雖然年紀不大,聲音可真不小。我們都聽到了你的演奏,說實話,糟運了。」大夥把他領回了廚房,他們給這個小傢伙拿了一把椅子,還給了他一杯酒,圍在他身旁聽他的演奏。這就是這位早熟的音樂家最早的演出。1917年他來到了芝加哥,1919年他加入了威爾·馬里奧思·庫克的管弦樂隊,他同庫克的樂隊一道訪問歐洲,獲得了著名的指揮家厄內斯特·昂塞麥的具有高度洞察力的評價。還是在海外期間,偶然的一個機會,他在商店的櫥窗里發現了一件樂器,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立刻買下,並開始試著演奏,這就是他後來一直演奏的高音薩克斯管。回到美國之後,1923年貝徹同克拉倫斯·威廉斯錄制了他的首張唱片。在其後兩年的錄音中,他採用了布魯斯歌手的演唱作為背景音。他同路易斯·阿姆斯持朗相互影響,演奏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獨奏。
他同另外一位爵士樂的巨人Duke Ellington也有過合作,當時的埃林頓還不甚知名。然而西德尼·貝徹並未在美國繼續發展自己的事業,他再次來到了歐洲,在各國訪問演出,最遠時到過俄國。但是他的決定並不總是正確的,這個生性好動的人在歐洲招惹了一連串的麻煩,他先後被英國和法國政府驅逐,前者是因為他因強奸而被捕,後者則因為他在巴黎的蒙馬特洲參加了一次槍戰。貝茵·史密斯和約瑟芬·貝克都曾與他有過甜蜜的日子。膽大妄為的他甚至曾在十月革命之後的莫斯科,教一位顯要人物吹奏薩克斯,據說此人與「007」系列片中的上司「M」一樣神通廣大。與同時代的其他人相比,西德尼是一位孤獨者。幾乎所有與他接觸過的人結果總是不歡而散,只要他在場,他永遠是主角,永遠是領奏者,其他人只能依從他的方式方法,只作他的陪襯。在自我為中心的爵士樂壇,爵士音樂家發現與他們合作的經紀人往往把他們視為音樂怪物。別人用來形容維克多·雨果的笑話用在貝徹身上十分合適,他是一個幾乎發狂地想像自己是一位名叫西德尼·貝徹的人,他的所有幻覺因其無法否認的天賦的作用變成了現實。為了死去的雨果,法國人重新開放了萬神殿;為了貝徹,他們樹立起雕像。三十年代,對於貝徹來說是一個相當平淡的階段。他和諾布·希西勒合作過,也曾經同新奧爾良「腳爐」樂隊舉辦過一次非常精彩的演奏會。他還曾經開過一家自己的裁縫店,這家店並不是因為為他嫌了多少錢而出名,而是因為在那裡經常有精彩的即興演奏會。
在1938年貝徹終於給人們帶來了一個驚喜,他的《夏日》成為了熱門曲。貝徹工作的基地基本上選在了紐約,在那裡他參加了Eddie Condon在城市音樂廳的演出。他在1945年時又有一次不成功的嘗試,他試圖組建一支自己的樂隊,然而卻未能選擇合適的夥伴。貝徹在此已經開始感到自己的前途越來越不樂觀,工作越來越難找。他期望辦一所音樂學校,然而最終的結果是名不副實,他的學生只有一位略微知名。 在1949年,看似好運氣已經徹底終結的西德尼的生活發生驚人的戲劇性的變化。他被邀請參加了在巴黎舉辦的薩勒·普萊耶爵土節,故地重遊,心中憑添許多感慨,他決心在此定居下來,把這座使他成功,又看他失敗的城市作為自己的歸宿。在許多年裡,在自己的祖國幾乎沒有什麼人能知道他的名字,人們對於他和樂團音樂好像是陌生人一船。然而在巴黎遠離他家鄉的異邦,人們不僅記住了他的名字,而且尊重他,把他看作一位有才能的藝術家,這種待遇同他的密友,也是來自美國的約瑟芬·貝克是相似的。
在 美國,人們靠膚色來判段一個人的成就,如果一個有色人取得了同白種人一樣的藝術上的成就,甚至在才能上超過了白種人,那就一定被看作是不可思議,更不可原諒的過失。貝徹的最後的十年裡有過許多精彩的音樂會和錄音,還曾不止一次地返回美國演出,直到他被癌症奪去了生命。他的繪聲繪色的回憶錄《溫柔地對待》,以約翰·柯林頓的詳細記述了他生平的專輯《爵士奇才》,都能使人們了解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
Sonny Rollins
桑尼·羅林斯曾先後3次退隱樂壇,而每一次歸來時都會以全新的面貌出現。他是爵士界最愛「自省」且多產的樂手之一,「主題式即興演奏」更讓他獨步古今。
羅林斯最初學的是鋼琴,16歲時改吹薩克斯。1949年,他與巴德·鮑威爾、J。J。約翰迅的合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羅林斯大量吸收查理·帕克、桑尼·史蒂特等薩克斯名手的演奏技巧和即興風格,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與邁爾斯·戴維斯、瑟隆尼斯·孟克合作時,他的地位已經不容小。羅林斯不久即離開樂壇,1954年再度回來時展現了更為驚人的創作力。
50年代末,羅林斯感受到約翰·科特恩的壓力,再次宣布退隱。1961年他與吉姆·霍爾一起組建了一隻四重奏樂隊,這時他也接受歐涅·寇曼的革新思想,演奏風格變得愈加愈烈和隨意。1968年,羅林斯第三次離開爵士樂壇,人們已經對他的不斷退出、沉思、復出的風格見怪不驚了。當他1971年挾著帶有R&B及流行元素的新的樂風又一次出現時,人們已經為他在藝術上的執著所折服,他這種不斷試圖建立新秩序、開拓新天地而尋求好音樂的精神更為後來的爵士樂手們爭相模仿。
1954 Sonny Rollins Plays Jazz Classice·Prestige
1954 Moving Out·Orig。Jazz
1955 Taking Care of Business·Prestige
1956 Sonny Rollins Plus Four ·Prestige/OJC
1957 Alternate Takes·Contemporery
1958 Freedom Suite·Riverside/OJC
1962 The Bridge ·Bluebird/RCA
1966 Alfie ·Impulse
1972 Next Album·Milestone/OJC
1999 A Night at the Village Vanguard[2 CD Set ][live]·Blue Note
㈢ 管樂隊一般有什麼樂器
管樂隊的編制無統一規定,不同國家的不同音樂團體各有標准;差異只在細節內方面,其基本特點即單簧管占絕對容優勢的原則(相當於小提琴在管弦樂隊中的地位)始終不變。
中國現代專業管樂隊的編制,一般為:短笛1,長笛2,雙簧管2,,單簧管12,大管2,中音薩克斯管2,次中音薩克斯管2,上低音薩克斯管1,F圓號4,短號4,小號4,次中音號4,上低音號1,長號4,大號2,小軍鼓1,大軍鼓1,大鈸1對,共約50~60人,遇重要場合,樂隊編制常按比例成倍擴大;如在音樂會上演奏,常加用定音鼓和倍大提琴。
㈣ 世界著名薩克斯大師有哪幾位
1.凱麗·金:
美國著名薩克斯管演奏家、音樂家。出道以來,肯尼·基(Kenny G)總計創造了內九張稱容霸全美當代爵士榜冠軍並打進流行專輯榜TOP10的專輯。
2.約翰·克特蘭:
John Coltrane是爵士樂歷史上最偉大的薩克斯管演奏家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音樂革新家,他對六七十年代的爵士樂壇有著巨大的影響。
3.查理·帕克:
1920年8月29日生於美國堪薩斯州的堪薩斯。是爵士史上最偉大的中音薩克斯風手,更是爵士史上最才氣縱橫的薩克斯風手,帕克是一位極具個性的音樂家,14歲時中途輟學,一心鑽研音樂。
4.保羅·戴斯蒙:
是一位爵士樂中音薩克斯演奏家和作曲家,生於舊金山,他最廣為人知的,是他在 四重奏樂隊中的作品,以及他創作的該組合最偉大的熱門作品「Take Five」。
5.戴夫·考茲:
是繼肯尼基(KENNY G)之後,走紅全球流行樂壇的薩克斯樂手。其地位橫跨於融合爵士、跨界、成人抒情、 流行 演奏等領域,已經成為Smooth Jazz樂界的代名詞。
㈤ 世界上吹薩克斯誰最好
dave koz.
我喜歡他的風格。音色很厚,很有內涵。肯尼G音色太甜了。
肯尼G就像鄧麗回君唱歌的感覺,音色甜美,聽答起來讓人身心愉悅。
而DAVE KOZ的音色就像蔡琴,黃小琥她們那種的,回味無窮。
這個是個人喜好,我僅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㈥ 幫我介紹幾首好聽的薩克絲音樂
2.
回家 精品薩克斯 純音樂 薩克斯
3.
奇跡 薩克斯
4.
my love MP3 煽情的薩克斯風 理查艾略特
5.
綠島小夜曲 薩克斯 薩克斯名曲 四
6.
風的色彩 薩克斯
7.
Rain In The 薩克斯
8.
清晨 薩克斯
9.
征服 薩克斯
10.
加州旅館 薩克斯
11.
梁祝 薩克斯獨奏
12.
泰坦尼克 薩克斯
13.
春風 薩克斯
14.
天亮了 薩克斯
15.
意亂情迷 薩克斯
16.
魂斷藍橋 薩克斯
17.
永恆的愛 薩克斯曲
18.
Alone 最經典的薩克斯
19.
人鬼情未了 薩克斯
20.
把愛留給你 薩克斯風 Eric
㈦ 有誰知道橙路里的那首薩克斯曲名字
這首曲子我非常喜歡,它在全篇中的地位很高,因為它名字就是「阿圓的主題回」。
日文曲名:答まどかのテーマ~ひとりぼっちのConcert
英文翻譯:Madoka's Theme - Lonely Concert
中文翻譯:阿圓的主題~一個人的音樂會
鷺巢詩郎作曲,收錄在專輯《Sound Color 1》里。
㈧ 世界著名薩克斯演奏家
世界著名的薩克斯風演奏家,教育家,德國薩克斯風協會主席Johannes Ernst約翰內斯,恩斯特 先生於1963年出生在柏林。早年畢業於柏林藝術大學,曾作為優秀學生獲得了德國DAAD國家獎學金的資助並赴法國波爾多音樂學院在世界著名的薩克斯風教育家金瑪麗,隆代克斯的大師班裡學習。作為一名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他首演了世界范圍內眾多現代作曲家例如:Georg Katzer, Steffen Schleiermacher, Christian Lauba 和Rolf Riehm等專門寫給薩克斯風的樂曲。其中包括:日本作曲家Toshio Hosokawa寫給中音薩克斯管和交響樂隊的協奏曲首演,由德國交響樂團協奏;2006年奧地利作曲家Friedrich Cerha 寫給高音薩克斯管和交響樂隊的協奏曲首演,由丹麥哥本哈根愛樂樂團協奏等。作為一位長期和頂級交響樂團合作的薩克斯風演奏家,他與許多世界級的著名指揮如:西蒙,拉特爵士(柏林愛樂樂團);丹尼爾,巴仁博伊姆(著名鋼琴演奏家,德國國家歌劇院常駐指揮);祖賓,梅塔以及克勞迪,阿巴多等合作演出。作為一名資深音樂家,他還擔任了許多國際重要音樂比賽的評委。同時也為眾多的唱片公司和電台灌制了大量的音樂唱片。作為首席薩克斯風演奏者,他與德國著名的宮殿樂團合作錄制並發行了超過15張的暢銷CD並在世界各地(如2005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等)舉行了大量的音樂會專場演出。約翰內斯,恩斯特先生現在執教於柏林的兩所著名藝術學府:柏林藝術大學和柏林漢塞斯勒高等音樂學院。並活躍於世界各地,在包括歐洲大陸,美國和加拿大等地定期的開授大師班。
㈨ 薩克斯有幾種
以中高音、中音、次中音、上低音四種最多見。
1、 高音薩克斯管(Soprano Saxophone) 通常為降B調,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2度。是薩克斯家族中音調第二高的樂器,僅次於超高音薩克斯管(Sopranino),管的體積也是第2小。常見的為直管,略微曲頸或類似中音薩克斯管的形狀。
相對於黑管,高音薩克斯音量更大,更有穿透力。但由於小管身,使得高音部分更難以控制音準,較難上手。高音薩克斯主要用於獨奏,在木管重奏中常用來替代雙簧管。著名的高音薩克斯管演奏家有Sidney Bechet,約翰·柯川,Wayne Shorter,肯尼·基等。
2、 中音薩克斯管(Alto Saxophone)是最常見的薩克斯,降E調,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6度,也是應用在古典樂獨奏、合奏中最多的薩克斯管。
由於按鍵距離適中,氣息要求和嘴部控制難度介於高音薩克斯和次中音薩克斯管之間,以及相對便宜的價格和搬運容易,成為初學者入門最常使用的薩克斯。中音薩克斯音色較次中音清亮,較高音溫和。中音薩克斯管構成了管樂隊薩克斯聲部的最主要部分,在爵士大樂隊編制中和次中音占同等重要位置。
作為獨奏樂器出現相對少一些。中音薩克斯管是薩克斯管家族最有代表性的種類。
著名的中音薩克斯管演奏家有爵士樂:Charlie Parker,Cannonball Adderley,Kenny Garrett,古典樂:Marcel Mule(法國),Sigurd Raschèr(美國),Claude Delangle(法國),須川展也(日本)等。
3、 次中音薩克斯管(Tenor Saxophone) 通常為降B調,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9度(一個8度又大2度),外形比中音薩克斯管稍大,彎管前端多了一個彎曲,音色溫和穩重。在管樂隊中次中音薩克斯數量少於中音,一般具備與作為輔助角色的長號和上低音號同樣的功能。
而在爵士樂中次中音起核心作用。1920年代Coleman Hawkins沙啞厚重的聲音重新定義了人們對次中音音色的概念。後來的約翰·柯川,Stan Getz,Sonny Rollins,Lester young,Michael Brecker一步一步地奠定了次中音聲音的個性。
4、 上低音薩克斯管(Baritone Saxophone)通常為降E調,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13度(一個8度又大6度),是4種中相對少見的類型。
體積重量較大,近中音兩倍左右,很少有人用它作為獨奏樂器,而在薩克斯四重奏中上低音薩克斯管以它低沉渾厚的音色把其他聲音承托起來,以較簡單的吹奏維持著音樂進行的穩定步伐。
在爵士大樂隊中可作為低音支持,有時也會演奏旋律聲部(通常演奏比中音薩克斯低一個8度的旋律,以此與其他薩克斯一起演奏出流動的七和弦);在管樂隊中常和低音號起類似的作用,有時讓人聯想起大提琴的聲音。
上低音薩克斯管最低音域原本與其他薩克斯管一樣是降B,但自1980年代起開始設有低音Alow A鍵(可以演奏記譜上的A,即實際音高的C,過去亦存在為了獲得更輕快的音色而省略此構造的)之後上低音薩克斯管漸趨流行。著名演奏家有Gerry Mulligan。
(9)薩克風音樂會擴展閱讀:
音樂表現力
由於其結構特性,同時具備了木管樂器的細膩和靈活以及銅管樂器的大音量和爆發力,並發展出了介於銅管和木管間的演奏技巧。薩克斯管音域寬廣,樂器通常提供從降B音到高兩個八度的F音或升F音,通過技巧還能擴大。
相對於其他木管樂器薩克斯管的音色變化靈活,薩克斯演奏家因此容易發展出有別於他人的個人音色。總體來說薩克斯管是高靈活性低約束性的樂器,有時也會讓人有過於自我表現而不夠內斂的印象。這也是薩克斯風在古典樂中出現相對較少而多在爵士樂或搖滾樂為人喜愛的原因之一。
法國知名作曲家柏遼茲(Hector Berlioz)曾經形容薩克斯管是:「時而庄嚴、平靜,時而夢幻、憂傷;時而 如林間微風般難以察覺,有時卻又如同鍾鳴過後,留於謎樣般的撼動。」
薩克斯管學習和技巧
一般認為薩克斯入門學習相對於其他木管類樂器要容易。尤其是從其他木管轉向薩克斯管學習在一定量的練習保證下可以較快上手。
薩克斯管技巧包括指法掌握和聲色控制,具體則根據音樂風格(古典, 爵士, 流行等)要求不盡相同。當然從音樂本身的意義上看,薩克斯管包括其他樂器技巧學習都是為了演奏者能盡量無礙地音樂表達而服務的,演奏者對於音樂的理解和表達比技巧高低重要的多。
有一種誤解認為薩克斯管作為管樂器演奏時很費力氣,需要強健的體魄才能控制它。其實薩克斯管的吹奏主演取決於樂器的狀態和演奏者的方法,正常演奏一場音樂會(大約90分鍾)是絲毫沒有負擔的。
由於薩克斯製造工藝的迅速發展和科學的演奏方法,一般來說在七、八歲門牙發育完成後開始學習會比較妥當。 薩克斯管的技巧包括:
1、 顫音:產生抖動的效果,發出「嗚啊嗚啊」或者「啊一啊一」的聲音。薩克斯顫音可以通過下顎抖動、喉部控制或氣息控制。
2、 滑音:使一個音利用演奏者舌部控制內腔大小來調整音高並「滑動」過度到另一個音上。常見於爵士樂,典型的例子是藍色狂想曲開始部分的大范圍上行滑音。
3、 泛音:透過氣息與喉部肌肉的控制,在基本指法范圍內以同一指法吹出基音以上的泛音(例如按低音C而發出高八度的C、再高五度的G等等)。
4、 超吹:結合泛音的使用與特殊的指法,吹出比最高音F#或G還高的音,是常見的進階演奏技巧,在古典樂上時有應用,在其他音樂領域也被用來炫技。
5、 咆哮音:使薩克斯發出沙啞粗糙的聲音,常見於爵士樂,搖滾樂等。
6、 和聲:同時吹幾個音,非常高階的技巧。約翰·柯川曾鑽研過和聲演奏,麥克·布雷克和James Carter也熟悉此技。
7、 循環呼吸法:最早用於嗩吶的吹奏中,後被引入笛子的演奏中。笛子循環呼吸的特點,主要在於循環「換氣」。常規換氣是以鼻、口同時呼吸,間隔進行循環換氣則由鼻吸口呼,同步進行。
這一反常規現象,要求吹奏者必須能夠以其理智指令去調動人體各有關肌肉的運動機能作出相應配合,改變其自然的呼吸習慣。而腹膈肌肉的對搞能力是這一機制的重要環節。
8、 同奏:同時吹奏多於一支薩克斯管,是很罕見的技巧,著名樂手有Rahsaan Roland Kirk。
參考資料:網路-薩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