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幾屆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最出名,最有特色,最經典
這個問題要看個人的喜好了。公認的是1987年卡拉揚和1992卡洛斯·克萊伯因為現在返場的藍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進行曲的兩個噱頭分別來自這兩年。不過一般每位大師的處女演出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比如2002小澤征爾,2008普萊特,2009巴倫博伊姆,2006楊松思都是很不錯的。
2.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大型音樂會比如,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1月1日上午,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維也納愛樂樂團
上半年不定期,歐內洲音樂會,柏林愛樂容樂團
5月,布拉格之春音樂節
6月,柏林森林音樂會,柏林愛樂樂團
7月,逍遙音樂節,其中最後一場演出是「最後的一夜」,BBC廣播交響樂團
7月,薩爾斯堡音樂節
12月31日晚,柏林新年音樂會,柏林愛樂樂團
3.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以施特勞抄斯家族作品為主體,襲兼顧同時代奧地利舞曲作家群和其他作曲家,像06年莫扎特誕辰250周年時演奏了《費加羅的婚禮》序曲,09年海頓逝世200周年時演奏了《告別交響曲》的終曲樂章,1991年演奏過羅西尼的《賊雀》序曲和舒伯特的一些作品,85年好像有柏遼茲的《海盜》序曲,此外還會穿插諸如:約瑟夫·蘭納、弗朗茨·馮·蘇佩,小約瑟夫·赫爾梅斯伯格等輕音樂、輕歌劇作曲家的作品,今年還包含有維也納愛樂樂團創始人奧托·尼古萊的《愉快的溫莎婦人》序曲,法國輕歌劇作曲家奧芬巴赫的一首輕歌劇序曲和丹麥輕音樂作曲家,素有「北方施特勞斯」之稱的漢斯·克里斯蒂安·倫拜的《香檳》加洛普。
4.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經典曲目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十三支經典曲目
2008-08-25 20:10
1.1997年《輕騎兵》序曲 指揮:里卡爾多·穆蒂 [義大利]
這首樂曲並不是施特勞斯所作 而是弗蘭茨·馮·蘇佩的樂曲 這首樂曲可以說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歷史上最經典的曲目之一 《輕騎兵》序曲為1997年新年音樂會下半場第一首曲目 記得穆蒂走上台來 馬上瀟灑的拿起指揮棒 樂曲開始了!
樂曲開頭有用了小號 吹的非常有氣勢 三連音處理的也非常到位 緊接著 就是接近復雜的銅管配合 一波接一波 彷彿要吞沒一切經過幾聲管弦合奏後 小提琴組不斷反復的演奏一個旋律 實際上是為銅管作一個復旋律 樂曲到達高潮 之後銅管接連停止演奏 小提琴音調降了聲音小了 經過一段急促的管弦演奏後 到了 大提琴 低音提琴的主題... 樂曲此時顯的凄涼 悲慘 孤獨...
這首弗蘭茨·馮·蘇佩的樂曲 風格上不是特別的接近施特勞斯 但也可以勉強算作選曲沒有偏離主題 實為經典曲目一支..
2.1997年《動力》圓舞曲 指揮:里卡爾多·穆蒂 [義大利]
之前不是太重視這首作品 後來2007年 梅塔的新年音樂會上演奏了《動力》圓舞曲 我才開始接觸1997年的版本 嗯~感覺真不錯 其實這首樂曲我更喜歡這個名字 《神秘的引力》圓舞曲 的確 這首樂曲是帶有幾分神秘 尤其是樂曲的引子和第一主題 長笛 悠揚的大提琴還有含情脈脈的曲調 曲之神秘讓人琢磨不透......
里卡爾多·穆蒂的1997年新年音樂會實為經典音樂會之一 其曲目無論從音樂欣賞角度還是藝術欣賞角度上聆聽 都有很大的樂趣... 《動力》圓舞曲尤其是在藝術欣賞上來說 可以無愧的成為施特勞斯家族的代表作之一
3.1998年《為火車開路》快速波爾卡 指揮:祖賓·梅塔 [印度]
這首樂曲為愛德華·施特勞斯所作 愛德華·施特勞斯的樂曲在新年音樂會上演奏不多 這首《為火車開路》快速波爾卡可謂是愛德華最經典的樂曲了樂曲開門見山 提琴的撥弦 堅定有力 像是火車壓向軌道的響聲 緊接著 長笛一鳴驚人 又讓人想起了火車的汽笛 樂曲尤其是B部分顯示出了愛德華快速波爾卡獨特的處理方法:瀟灑 激烈 曲調有快速的急轉彎..
愛德華·施特勞斯是施特勞斯家族裡的最小的成員 他的樂曲多半是快速波爾卡 加洛普之類節奏較快的作品
《為火車開路》快速波爾卡 可謂是愛德華的代表作 經典 ....
歷屆新年音樂會愛德華·施特勞斯曲目(1979 1987-2008)
1979 《暢通無阻》快速波爾卡
1991《卡門》四對舞
1994《標致》快速波爾卡
1995《雷電》波爾卡
1996 《愉悅》快速波爾卡
1998《為火車開路》快速波爾卡
2000《特快郵車》快速波爾卡
2004《愉悅》快速波爾卡
2005.《雷電》波爾卡
2006《電話機》法蘭西波爾卡
2007《暢通無阻》快速波爾卡
4.1998年《旗幟飄揚》進行曲 指揮:祖賓·梅塔 [印度]
說實在的 施特勞斯的進行曲不是非常的著名 因為 大多施特勞斯的樂曲都以樂觀風格為主 進行曲也不例外 像《拉德斯基》進行曲 《波斯》進行曲 等等 雖然是代表作 但也是施氏風格造就
1998年新年音樂會的開場曲 《旗幟飄揚》進行曲 它的主題風格並不是那麼樂觀 而是充滿鬥志 鏗鏘有力 樂曲開始就用了管弦合奏在樂曲的B部分 更能體現樂曲的主題-旗幟飄揚 2個旋律一起進行 分弦樂和管樂 弦樂鬥志昂揚 管樂威風凜凜..B部分是整個樂曲中最經典的一段~
5.2000年《阿爾比昂》波爾卡 指揮:里卡爾多·穆蒂 [義大利]
這首作品 我認為是施特勞斯最有氣質的波爾卡 詼諧里帶著嚴肅 而且音程排列沒有太多的切分音 非常工整 規矩 幽靜深遠可以說是穆蒂《希臘人》波爾卡 和《只有帝國之都,只有維也納》波爾卡的綜合發揮 這首作品的名字 阿爾比昂 源自英國的古稱這首作品也是獻給英國女王的
2000年《阿爾比昂》波爾卡 除了樂曲結束處理比較倉促外 幾乎接近完美...
6.2001年《奧地利村燕》圓舞曲 指揮:尼可勞斯·哈農庫特 [奧地利]
2001年是哈農庫特第一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這次音樂會非常的成功 尤其是圓舞曲 《晨報》圓舞曲 和《奧地利村燕》圓舞曲 尤為突出 兩首作品都為約瑟夫·施特勞斯的作品、代表作 《奧地利村燕》圓舞曲寫於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看點之一 樂曲常用大提琴的轉音 而且大提琴也有其他的重要的任務 讓人感到 村莊的祥和 另外 定音鼓的發揮堪稱完美 它與大提琴 長笛 天衣無縫的構造了奧地利村莊的美景 再有 小提琴含蓄之後的奔放 也刻畫出 村燕飛翔的畫面........
7.1979年《別客氣!》法蘭西波爾卡 指揮:威利·波斯科夫斯基 [奧地利]
1979年為威利·波斯科夫斯基最後一屆新年音樂會 此場音樂會 經典曲目比較多 像《萊茵河之聲》圓舞曲之類的樂曲
《別客氣!》法蘭西波爾卡 最大的亮點 這首樂曲好像會說話 雖然沒用人聲配樂 但樂曲詼諧 含蓄 帶有戲劇性 它可以向人們訴說甚麼 告訴人些甚麼.. 不時不害羞 不時會生氣 ..
這首樂曲 恐怕是施特勞斯感情最豐富的樂曲 有意思...
8.1989年《藝術家的生涯》圓舞曲 指揮:卡洛斯·克萊伯 [奧地利]
1989年新年音樂會是卡洛斯·克萊伯第一次指揮新年音樂會 這位略有點抑鬱症的指揮大師 將自己的生涯 在這場音樂會上詮釋的淋漓盡致--《藝術家的生涯》圓舞曲
這首圓舞曲本來就是施特勞斯的代表作之一 而這次演出又是奧地利本土著名指揮克萊伯 演出樂團又是奧地利家喻戶曉的維也納愛樂樂團 呵呵這完美的組合 在1989年的元旦出現了 卡洛斯·克萊伯處理這首樂曲 沒用他習慣的草率的處理方法 而顯的非常的鎮定 非常的從容 這首圓舞曲這次演出 可以記入史冊...
9.1993年《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序曲 指揮:里卡爾多·穆蒂 [義大利]
阿里巴巴又譯作靛藍(Indigo)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 兒時就聽了 呵呵~
樂曲一樣和故事一樣的童話. 樂曲前面圓號與長笛演奏的神秘 難以琢磨 圓號的婉轉 就像有一大堆的珍奇異寶突然出現在眼前 而後來歡快的調子又給人一種愉快的心情 樂曲頗有沙漠的氣息 駝鈴也有...大提琴低音域的活潑跳動..讓人眼前一亮 這首樂曲集中體現了施特勞斯能根據自己的風格靈活編寫樂曲的能力 不是只靠幾種樂器去表現.
10.1987年《皇帝》圓舞曲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奧地利]
198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是由奧地利指揮皇帝-卡拉揚 擔任指揮 這屆音樂會也被外界一致評為「最經典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音樂會演奏的樂曲幾乎都能算是經典樂曲 但可惜的是 卡拉揚只指揮了這一屆音樂會就與世長辭 而且 音樂會的官方發布的CD錄音 也少收錄了兩首樂曲其中 就有這首《皇帝》圓舞曲
《皇帝》圓舞曲為施特勞斯代表作之一 樂曲時常激烈 雄壯 銅管演奏豐富 樂曲時而感人至深 尤其是樂曲結束前的大提琴獨奏 略帶一絲惋惜
11.1987年《無憂無慮》快速波爾卡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奧地利]
約瑟夫·施特勞斯 在他的俄羅斯之旅中 創作很多著名作品 其中和哥哥約翰·施特勞斯合作的《撥弦》波爾卡最為著名 但約瑟夫在俄羅斯 不幸患上抑鬱症 為了激勵自己 特意創作《無憂無慮》快速波爾卡 又譯《別再憂郁》快速波爾卡
其實這首作品雖是快速波爾卡 但1987年演奏的版本 速度一般 不算快 不如2001年哈農庫特版本速度快 哈農庫特的版本 以激烈為主似乎想用速度 提高樂曲的激烈程度 達到「無憂無慮」的效果 而1987年版本 放棄了速度上的追求 不僅是這首樂曲的特點也是卡拉揚1987新年音樂會的特點之一 樂曲的速度都很慢 很穩 《無憂無慮》快速波爾卡運用了堅定的打擊樂 以定音鼓為代表 在A部分發揮穩定有鎮定人心的效果 這也是作曲家巧妙運用樂器表現感情的一種方式 樂曲其中還運用的人聲「哈!哈!哈!哈!」 這也是比較少見的 總之這首樂曲之所以稱為經典之作 關鍵在樂器的配置和曲調的編制上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有人聲演奏曲目(1979 1987-2008)
1987《無憂無慮》快速波爾卡《春之聲》圓舞曲
1988《度假旅行》波爾卡《閑聊》波爾卡《輕如鴻毛》快速波爾卡
1989《農民》法蘭西波爾卡
1993《埃及》進行曲
1994《無憂無慮》快速波爾卡
1995《度假旅行》快速波爾卡
1998《閑聊》波爾卡《安娜》波爾卡
2000《匈牙利萬歲!》快速波爾卡
2001《無憂無慮》快速波爾卡
2002《踢踏》波爾卡
2003《農民》法蘭西波爾卡
2005《農民》法蘭西波爾卡
2006《無憂無慮》快速波爾卡《匈牙利萬歲!》快速波爾卡
12.1993年《檸檬樹開花的地方》圓舞曲 指揮:里卡爾多·穆蒂 [義大利]
這首圓舞曲與施特勞斯其他圓舞曲不同點之一是 這首圓舞曲 沒有很激烈的調子 樂曲幾乎一直在平淡幽靜中度過 1993年的版本演奏尤為經典 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
1988年阿巴多的新年音樂會同樣演奏了這首樂曲 但遺憾的是 cd未收錄這首樂曲 2007梅塔重新演繹 但缺乏1993年穆蒂版本的抑鬱和幽靜...
13.1999年《快步圓舞》波爾卡 指揮:洛林·馬澤爾 [美國]
1999年是馬澤爾第10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這次音樂會全部選擇老約·翰施特勞斯和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作品
《快步圓舞》波爾卡是小約翰·施特勞斯的早期作品 這首作品的引子部分只出現了一次 而且 樂曲一開始速度比較慢 之後 速度越來越快 最後達到跳躍感的效果
施特勞斯對生活的詮釋 在這首作品中完美的表現出來..
但遺憾的是 這首作品只有1999年演奏過 期待2009年能夠再次上演...
5. 音樂之都維也納簡介和圖片,還有視頻!
多瑙河的女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世界名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Vienna)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面積414.5平方公里。人口156.3萬人(2000年)),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奧地利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下奧地利州首府。西歐至巴爾干半島的鐵路樞紐,多瑙河港。
公元前是凱爾特人居民點。公元1世紀,羅馬人曾在此建立城堡。公元881年以「維尼亞」首見記載,十二世紀成為手工業和商業中心,十三世紀末至1918年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以後是奧地利首都。1137年為奧地利公國首邑。13世紀末,隨著哈布斯堡皇族興起,發展迅速,宏偉的哥特式建築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15世紀以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和歐洲的經濟中心。18世紀,瑪麗亞·鐵列西婭母子當政期間熱衷於改革,打擊教會勢力,推動社會進步,同時帶來藝術的繁榮,使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獲得了「音樂城」的美名。1945年起曾由蘇、美、英、法分區管理,1955年對奧和約簽訂後四國軍隊撤退。
維也納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環境優美,景色誘人。冬溫和夏涼爽。東阿爾卑斯山支脈維也納林山伸展於西郊,綠林成片。山之西是華麗住宅區,花園及葡萄園圍繞。多瑙河流貫市內,水碧山秀,風景如畫。登上城西的阿爾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維也納森林」盡收眼底;城東面對多瑙河盆地,可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北面寬闊的草地宛如一塊特大綠色絨氈,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間。房屋順山勢而建,重樓連宇,層次分明。登高遠望,各種風格的教堂建築給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層古老莊重的色彩。市內街道呈輻射環狀,寬50米,兩旁林蔭蔽日的環形大道以內為內城。內城卵石街道,縱橫交錯,很少高層房屋,多為巴羅克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中世紀的聖斯特凡大教堂和雙塔教堂的尖頂聳入雲端,其南塔高138米,可俯瞰全市。香布倫宮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宮,有希臘式建築、雕像及噴泉。多瑙河及多瑙運河間的島上有大公園。1869年建成的國立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1857年建的57米寬、4公里長的環形大道兩旁為博物館、市政廳、國會、大學和國家歌劇院等重要建築,成為歐洲最優美的城市通道之一。環形大道與另一相平行的環行路之間為中間層,這一帶為商業區、住宅區、也有宮殿、教堂等夾建其間。第二環形路外為外層,市西有幽雅的公園,美麗的別墅以及其它宮殿建築。在這眾多的宮殿中,以位於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龍宮引入注目,這是奧地利歷史上繁榮時期的一個遺跡。城區東南部的「美景宮」為18世紀初卡爾皇帝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戰功的歐根親王所造。旅遊業發達。東北郊和南郊是工業區,有冶金、機械、汽車、鐵路車輛、化工等部門,服裝及印刷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許多公園和廣場上矗立著他們的雕像,不少街道、禮堂、會議大廳都以這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音樂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為人們參觀和憑吊。如今,維也納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第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每年1月1日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
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維也納為第三個聯合國城市。1979年建成的奧地利國際中心又稱「聯合國城」,氣勢雄偉,是許多聯合國機構的集中地。它曾是長期稱霸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央機構所在地;1814年奧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在曠日持久的維也納會議上施展陰謀詭詐的政治權術;1815年俄、美、奧3國皇帝締結所謂「神聖同盟」,力圖撲滅資產階級革命;1848年在歐洲大革命的影響下,維也納發生街壘戰,梅特涅逃亡倫敦;1867年成為稱雄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首都;20世紀30年代初,希特勒一躍而為德國納粹的頭目,1938年3月率軍長驅直入維也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戰爭期間,全城遭到53次輪番轟炸,不少古典建築被毀;1955年5月蘇、美、英、法4國與奧地利在「美景宮」會議廳簽訂了《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從而結束了長達10年的4國佔領狀態;1955年10月16日,奧地利議會宣布憲法性法律「永久中立」,這一天被定為國慶日。
奧地利號稱「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自古以來,維也納就是連結東西歐的交通樞紐和來往於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重要通道。
維也納-歷史文化之都:維也納永遠充滿多姿多彩吸引人的文化節目。無論是古典音樂或現代戲劇,電影,舞導演出或歌劇,音樂劇,藝術展覽或音樂會及演唱會-無論您何時駕臨,您都能有無限的發掘及深刻的印象。您也可以悠閑的坐在聞名世界,氣氛濃厚的維也納咖啡廳喝杯咖啡,或拜訪一流的傳統葡萄酒場(Heurige)。在維也納您更可品嘗到歐洲各國,美味高級的烹飪技術。
維也納-音樂之都:幾世紀以來音樂一直都離不開維也納,與它緊緊相連。它是孕育出音樂天才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和約翰史特勞斯的聖地。維也納悠久的音樂遺產延續至今。聞名全世界的維也納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在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中永遠得到爆滿觀眾的熱烈掌聲。而維也納音樂學院不斷的孕育出在國際音樂界中脫穎而出的樂者。除此之外,維也納豐富活躍的現代熱門音樂舞台及場所吸 引了不少的年輕人。如果您喜歡音樂,維也納絕對讓您無法忘懷。
歷史人口
20世紀初期,維也納曾經是世界第六大都市;維也納的人口在奧匈帝國時期(1867年—1918年)快速增長,當時的維也納聚集了很多從這個帝國其他部份的移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捷克人返回他們的祖國,這導致這個城市的人口減少。在接下來的移民時期,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擁有斯拉夫和匈牙利姓氏。
6.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簡介(英文)
The New Year's Concert of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It has long been a Philharmonic tradition at the New Year to present a program consisting of the lively and at the same time nostalgic music from the vast repertoire of the Johann Strauss family and its contemporaries. These concerts not only delight the audiences in the Musikverein in Vienna, but also enjoy great international popularity through the world wide television broadcasts, which now reach over 50 countries.
Originating ring a dark period of Austria's history, these concerts were initially conceived for a local audience as a reminder of better times and a source of hope for the future. Today millions of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are similarly encouraged by the light-hearted yet subtly profound character of this music, and draw joy and optimism for the New Year ahead.
It is the desire of the Philharmonic not only to provide musically definitiv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masterworks of this genre, but at the same time, as musical ambassadors of Austria, to send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 New Year's greeting in the spirit of hope, friendship and peace.
希望能夠幫到您,感謝您對永樂票務的支持。歡迎關注永樂票務官網獲取最新演出信息。^ ^
7.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簡介
新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節日。人們慶祝新年的方式有各種各樣,但世界各大城市都不約而同地會有一場高水準的音樂會,在輕松美妙的音樂中宣告新的一年的開始。新年舉行音樂會的傳統源自維也納。時至今日,每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仍是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樂盛會,全球絕大部分電視台和電台都進行現場直播,聽眾數以千萬。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票都要提前幾年預訂,音樂會的CD和錄像資料的發行權都是各唱片公司爭奪的焦點,因為它意味著崇高的聲譽和豐厚的商業利潤。中國中央電視台於1996年以後一直派專題攝制組去維也納現場直播,使國人對維也納和新年音樂會有了更多的了解。
8. 維也納音樂會
你所說的維也納音樂會是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吧!每年在金色大廳舉行的。每年的新年音樂會在正式曲目演奏完之後都有三首加演曲目。第一首一般都是一個快速波爾卡。第二首是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的《藍色多瑙河》,作者是「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第三首是《拉德斯基進行曲》,作者是「圓舞曲之父」約翰·施特勞斯的父親老約翰·施特勞斯。
《藍色多瑙河》創作於1866年,作品第314號,被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原為一首由樂隊伴奏的男聲合唱,後去掉人聲,成為一首獨立的管弦樂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圓舞曲及一個較長大的尾聲(部分再現前面主要的音樂主題)連續演奏而成。樂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圓舞曲節奏貫穿,音樂主題優美動聽,節奏明快而富於彈性,體現出華麗、高雅的格調。 這首樂曲的全稱是「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圓舞曲」。曲名取自詩人卡爾·貝克一首詩的各段最後一行的重復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輕,美麗,溫順好心腸,猶如礦中的金子閃閃發光,真情就在那兒蘇醒,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鮮花吐芳,撫慰我心中的陰影和創傷不毛的灌木叢中花兒依然開放,夜鶯歌喉囀,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
《拉德斯基進行曲》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拉德斯基是奧地利的陸軍元帥,從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騎兵總司令。拉德斯基積極維護奧地利帝國殖民統治,曾率領軍隊侵略鄰國義大利,並在義大利北部任總督多年。老約翰施特勞斯所寫的這首進行曲正是炫耀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斯基的威風。後來,就連施特勞斯本人及其子小約翰·施特勞斯也不願再演出這首進行曲。盡管如此,拉德斯基進行曲還是以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征服了廣大聽眾,人們也就漸漸地忘記了拉德斯基那段不光彩的歷史,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進行曲。
9.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觀眾都是什麼人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是每年上億樂迷最期盼的音樂盛宴,也是世界各地政要名流回不答會缺席的跨年盛典。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由久負盛名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在金色大廳敲響新年的合奏。按照慣例,樂團會連演三場,分別安排在12月30日,12月31日晚上和1月1日上午,雖然三場曲目一樣,還是場場爆滿。觀眾主要有世界各地的樂迷、政要、名流和貴族等。
2019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迎來,綽號「大熊」的克里斯蒂安·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執棒指揮。蒂勒曼曾經擔任過指揮大師卡拉揚的助理,如今已經成長為指揮家中的佼佼者。他曾擔任柏林德意志國家歌劇院和慕尼黑愛樂樂團音樂總監,目前擔任德累斯頓國家劇院首席指揮以及薩爾斯堡復活節音樂節藝術總監。他還是世界公認的瓦格納專家。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現場非常震撼,今年我老闆就去聽了,因為全球很多人都想去現場,票特別難定,我是提前幫他在iFlyPlus私人飛機App上定的,好不容易搶到了。
10. 1994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介紹
1994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年度指揮是洛林·馬澤爾,這也是他繼1986年之後,時隔多年重新走上這一盛會的指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