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游戲化音樂活動
在重視素質教育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意識到藝術教育對開發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發孩子的自信、鍛煉孩子的意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藝術對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的調節,受益於終身的好處。因此我們有必要嘗試通過對孩子的藝術啟蒙來教育孩子,發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諧、全面地成長。新《綱要》提出藝術的目標在於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而現實教學中真是如此的在開展嗎,我將以觀察到的現實音樂教學做以探討。 一、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有效性以及音樂活動的重要性。 1.有效性的開展,在個體音樂活動中的外部顯示特徵是指本活動是否與教學目標達成一致,而教學目標的重點又是否正確科學,有沒有體現對孩子的樂趣培養。 2.所謂有效性在教育上的必要性,就要先知道音樂活動的重要性,幼兒從中可以發展情感和美感,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當幼兒參與表演和動手實踐體驗時實現了自己的藝術想像,培養了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也發展了幼兒的基本音樂能力。既然音樂教育對幼兒健康發展有著這么多的作用。那麼教師組織的每個音樂活動就要打動孩子的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積累孩子的音樂技能,培養孩子的藝術情操,有利於其它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提出音樂活動要有效的開展,讓幼兒樂於學習,自由發揮想像和創造。 二、幼兒園音樂活動存在嚴重滯後現象。 音樂教育是愉悅孩子身心的教育,它的教育不像語言表白那樣直接而是像春雨點點滴滴滲透到兒童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起著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可是教育跟不上新理念,還停留在「教他學教他做」的現象處處可見。 現象 1.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關心幼兒會不會唱歌曲,樂隊的節奏是否整齊,舞蹈動作跟教師教的是否一致。但大多數的結果都是在教第一遍時,幼兒還有點興趣,第二遍就開始嘻嘻哈哈,注意力已經分散,原因就在於:教師沒有真正成為幼兒自主進行音樂活動的積極者,支持者,發掘者,只是個命令者,指揮者,監督者,教師較少去考慮如何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激發興趣,及幫助形成良好的、正確的自我概念。 教師不了解幼兒,也不觀察幼兒的需要,只一味的牽引著小朋友,小朋友始終處於被動地位。 現象 2.選擇音樂題材忽視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實際需要 ,忽視慎重篩選。 如一首《大中國》,不加修改的讓小朋友學唱,孩子唱的歇斯底里,也不知在哪兒換氣只見個個氣噓喘喘。看到這兒我真為這群孩子痛心啊。 很多教師片面的認為兒童音樂應緊跟現代步伐 。因此,在選擇兒童音樂時,不考慮所選音樂是否適合孩子,音樂的音域是否適合孩子,即使選擇了音樂內容也不會處理以何種類型為主進行教學。如果這首《大中國》以欣賞和打擊樂形式教學未必不可。 現象 3.教學目標設定不能體現幼兒主體性。長期以來, 我國幼兒音樂教育主要採用目標教學模式, 目標在課程的選擇、組織、實施和評價中起著向導的作用,支配整個教學過程。而音樂教育的內容分為唱歌、律動舞蹈、音樂游戲、欣賞活動、打擊樂教學等 , 容易造成重點教學邏輯不清晰, 教師自然圍繞單項技能訓練來進行教學。由於教學方法較單 一、刻板,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便難以得到體現,而實際上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到什麼, 是怎樣去體驗音樂美卻往往被忽視。這抑制了幼兒的審美情感。幼兒情感得不到自由的表達, 其審美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必然喪失殆盡,忽視幼兒學習過程,不重視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 。 現象 4.「重頭輕尾」的音樂,許多老師在執教時重視情境化的導入,開始部分非常吸引人,教具准備新穎奇特,活動繼續開展就會突然脫節,道具利用率底,前後沒有關聯。 三、如何體現音樂活動中的有效性。 音樂活動中,教材的選擇是否符合年齡特徵,音樂活動內容側重的學習要科學合理安排,每項音樂題材如韻律、歌唱、欣賞、游戲等音樂類型的開展要同其它學科有機滲透,各項類型也可互相結合學習,一切的原理都離不開幫助孩子的全面發展。 1.活動前,要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教學內容。 現今的音樂教材種類較多,這就給教師的選擇提出了難題,而本市園內使用的幼兒教材中音樂題材也極其豐富,這就需要教師多搜集查找適合幼兒園大中小各年齡段的教材,在使用《幼兒園建構式課程指導》、《幼兒園課程指導》和省編教材。 教師選中一個音樂活動時,首先要熟透它,做出教案分析,將學習側重點的安排一定要科學。可以參考許卓婭老師主編的《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叢書——歌舞活動》和《欣賞音樂》《打擊樂器演奏活動》《韻律活動》及許老師的其它音樂活動書,和美國《妙事多音樂花園》的3-6歲音樂。那裡有許多適合現今幼兒愛玩愛想像的天性這已特點。自由的展現自己,更和諧地融入音樂中去,如《太陽出來了》它非常能調動幼兒的肢體動作,讓幼兒在表演中自然的獲得了歌唱的興趣,體驗了表演的樂趣,此歌曲又能較好的成為音樂活動的准備歌曲,因為前因關系的歌詞和四四指的穩定性讓幼兒能較自然和喜悅進入角色。而《妙事多音樂花園里》的音樂節奏感強且生活化,能融入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發揮創造力,從中選出合適的教學內容。還可以從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音樂里選些適合幼兒的音樂。進行有效整理,把韻律活動、欣賞、打擊、歌唱活動歸類,每一年齡段每一學期合理安排。將各項教學內容結合主題開展,但也不能為主題教學而約束,在適合主題教育的情況下要注重它能否給幼兒帶來興趣和快樂。 2.教學目標要體現以幼兒為主體, 注重興趣的培養。 目標的制定要在活動過程中具體施展,教師要給他們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 重視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幼兒的表現慾望,讓他們在自編、自創中探索,產生自信感,獲取表演的樂趣和學習的興趣。 3.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 (1) 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介入。 當適合幼兒的音樂內容確定後,教師如何有效地在活動中開展呢。涉及到的有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生動,是否合理和趣味性等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動生動活潑的語言方法,馬上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隨之進入情景生活化的場景,如小班《大拇指》歌,教師先妙趣橫生的介紹手指的成員,口氣幽默嫻趣,沒有任何輔助道具,使用誇張的語言打動孩子,知道大拇指藏起來了,太有意思了,抓住了幼兒的心靈再進行動聽清唱: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裡?然後大拇指慢悠悠的出來,唱: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活動進行到這里,教師的教學語言的感染力是很強的,它有時能賽過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片及可愛的教具。所以在音樂活動中教師們運用生動活潑的言語機率要多些,它將帶給你教學上無窮的輕松,也能給幼兒的音樂學習帶來積極性,主動性。 (2) 給幼兒想像、創造的空間和機會。 音樂活動中盡量讓每位幼兒有動起來的機會,身體的運動是孩子的本能,如果這個音樂很動聽很感人,孩子有肢體動作的慾望,如果教師不安排肢體的創作將會抹殺孩子的天性,有一次我去聽課,一個新老師上《柳樹姑娘》,這是首優美動聽的三拍子歌曲,當幼兒欣賞完歌曲時,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和記憶歌詞,雖然這位新老師一味的強調這首曲子的美,而整個活動過程下來呈現給大家的是:整個圖譜設計獨特幫助孩子記住了歌詞,教師讓幼兒分男女生唱,自由選擇唱等形式開展,沒有任何的肢體語言,看上去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乏乏,雖然活動結果顯示孩子會唱這首歌,但是這樣的教學能有利於孩子音樂能力的培養嗎?結果我到那班裡進行調查,沒有一位小朋友在活動後享受自
❷ 幼兒音樂教育游戲化策略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樂在動中
根據幼兒好動的特點,游戲活動要注意律動性,用活動激發幼兒的形體動作,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然地動起來,讓肢體和思維相應地都活躍起來。
《小熊過橋》這個活動一方面激發了幼兒練習唱的興趣,同時在兩聲部的朗誦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協調能力及注意力的分配,培養和體驗節奏美和和聲美的情感,在邊唱邊跳的過程中啟發幼兒創編不同的動物叫的歌詞,使幼兒的思維也在積極地活動,同時又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二)樂在趣中
根據幼兒好玩的特點,游戲活動要注意情趣性。音樂、動作、活動要能激發幼兒有興趣,並產生審美的體驗和審美的情感。如游戲《爬長城》。
簡單的京劇唱腔幼兒能唱,而且喜歡唱,特別是前奏、間奏,加上了鑼鼓經X X X X | X X X | X X 0 X | X--|,幼兒邊念鑼鼓倉倉 七倉 乙台 倉|倉倉 乙台 倉經,邊創編各種京劇亮相動作的造型,他們高興極了。
(三)樂在奇中
根據幼兒好奇、好模仿的特點,音樂活動要有探索性。在游戲中不斷提供新的刺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進而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幼兒對未知因素的探究,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獨立思考,大膽探索,引導幼兒去發現、感知、創作,使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幼芽能得以發展,並培養幼兒勤於、樂於、善於觀察的習慣。如游戲《老師在做什麼?》、《看動作拍節奏》。
(四)樂在賽中
利用幼兒好勝的特點,適度採用競賽性,特別是大班,發揮幼兒爭強好勝不肯落後的心理優勢,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在活動中著重培養幼兒參與競爭的能力,增強幼兒的獨立性,培養幼兒敢於冒險、持之以恆、善於合作的精神,幫助幼兒樹立自尊心,並能培養同伴間互相諒解的精神(見游戲《聽音找家》、《拔河》)。
(五)樂在創造中
利用幼兒好創造的特點,每個游戲的動作,都啟發幼兒自己創編,並要和別人做的動作不一樣,滿足幼兒好創造的心理需求。
(六)樂在參與中
利用幼兒好表現參與的特點,每個活動,老師要非常耐心地、有目的地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參與音樂活動,滿足幼兒好參與、被接納的心理需求。
(七)幼兒音樂教育游戲化的形式
幼兒音樂教育游戲化的活動是豐富多採的,不僅包括唱、跳、演奏,它的手段應該趨向於綜合,如,可以藉助故事配樂、角色表演、戲劇表演等多方面的綜合藝術手段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文學、美術、韻律活動之間也有著共同的淵源和創作、欣賞的規律。游戲化的音樂活動應包括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故事配樂活動,聲情並茂的音樂活動,形體優美的韻律活動,有趣多變的造型活動及在音樂伴奏下各種創造活動…使幼兒在游戲化的活動中真正得到藝術的享受,感受藝術的魅力,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愛好和興趣,發展其審美能力。
❸ 如何提高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策略
一、多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幼兒音樂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的音樂啟蒙教育,採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和發展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幼兒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如果採取簡單呆板的教學模式,幼兒難以接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採取富有濃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要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學習慾望,方法力求生動、新穎。例如:教《春天》一歌時,事先在黑板上畫好一棵大樹,然後隨著口唱"春天天氣真正好",畫出"太陽",地上長出小青草,畫出一些"小草",樹上小鳥吱吱叫,畫出在樹上唱歌的"小鳥","花兒都開了",在地上畫出正在開放的花朵。這些簡單生動的畫面不僅揭示了歌詞的內容,也能引起幼兒對自己所感受的春天景象的聯想。
對一些童話故事般的歌曲,如:"小兔乖乖"、"數鴨子"等歌詞形象、口語化強的,可讓幼兒邊唱邊表演,邊唱邊游戲,從而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幼兒只有在興趣性較強的音樂活動中,才能真正喜歡參與音樂活動,感受音樂的情趣。
二、多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拓寬知識面,提高唱歌的興趣
幼兒歌曲來自幼兒生活,反映幼兒生活。引導幼兒了解與歌曲內容相關的知識,不僅可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結合歌曲內容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還有助於對歌曲內容情緒的理解與感受,提高歌唱的興趣性和表現力。如在教《泡泡不見了》這首歌曲之前,教師為幼兒製作多種不同形狀的三角形、梯形、圓形等小模型,繫上小繩,讓幼兒放在裝有肥皂水的盆里進行實驗,取出後,一個個小模型像鏡子一樣透明,立體感強。然後啟發幼兒動腦想想,什麼東西加上水能吹出泡泡來,並做實驗,得出的結論是肥皂、洗衣粉、洗發水、洗滌靈加上水,都能吹出泡泡來。然後讓幼兒拿著自己製作的玩具,玩吹泡泡,在此基礎上學習《泡泡不見了》,既拓寬了知識,感受到自己動手做玩具的成就感,又感受到唱《泡泡不見了》,這首歌的歡樂情緒。這樣,應用多種手段有機的結合,互相滲透,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使幼兒多方受益。
三、多給幼兒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創造快樂。
幼兒藝術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的, 是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中和參加無數次的藝術活動中得到發展的。因此,幼兒藝術教育不能僅局限於教師組織的藝術活動,應貫穿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在一次觀察活動中,幼兒穿上雨靴、雨衣, 打上雨傘, 在大自然中感受雨。幼兒們興奮地在操場中玩耍,有的漫步,有的飛跑,有的在積水處踏得「啪啪啪」響,我感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契機, 於是引導幼兒發現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會發出什麼聲音。幼兒帶著問題在玩耍中仔細尋找, 發現了雨點落在雨傘上會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落在小草上沒有聲音,落在大型玩具上有「 篤篤」 的聲音等。然後我參與到孩子們感興趣的踏雨水的活動中, 發現會發出「叭叭」的聲音。於是,我提議幼兒們用小雨靴來唱歌, 幼兒們盡情地在積水中玩耍, 踏出了許多好聽的節奏, 在玩耍中不知不覺滲透了音樂教育。
幼兒們在玩耍中進行了創造性活動, 但幼兒們並未感到這是一種音樂活動,反而覺得「原來下雨在外面是這么好玩呀」。大自然廣闊的空間為幼兒提供了寬松的自由的環境, 也為幼兒的創造提供了豐富的元素。幼兒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無拘無束地、快樂地創造,同時也享受了創造的快樂。
四、多給幼兒自主的空間,讓幼兒尋找快樂。
能讓幼兒快樂的音樂,首先是幼兒喜聞樂見,貼近幼兒生活的音樂。過去往往教師自己費許多時間選出音樂,但幼兒卻不喜歡,為什麼呢?因為教師忽略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於是我想到,在選擇教材時為什麼不能讓孩子與教師共同收集喜愛的音樂,從孩子生活中尋找素材,尋找他們快樂的源泉呢?幼兒喜愛動畫片,觀看動畫片成了每日必須完成的事,也是幼兒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幼兒的交流,我發現近期孩子對《喜洋洋與灰太狼》動畫片非常感興趣,片頭曲更是人人會唱,甚至有一人唱眾人合的效應。於是當我把孩子帶來的《喜洋洋與灰太狼》主題曲放給幼兒聽時,立即引起了自發地合唱和歡呼。
如何挖掘《喜洋洋與灰太狼》歌曲的教育性就放在了我的面前。《綱要》指出,藝術教育激發興趣的目的是將一般興趣引申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音樂的選擇來源於幼兒,這是讓幼兒享受音樂快樂的前提!怎樣讓幼兒享受音樂的快樂呢? 在認真反復思考後我感到, 以前的音樂活動往往是教師設計活動形式,幼兒被動參與。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參與到活動設計的過程中來呢?於是我大膽嘗試著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方式。交流中有幼兒提出:"老師我想唱《《喜洋洋與灰太狼》的歌!""我想用《《喜洋洋與灰太狼》的歌來跳舞! ""我想畫喜洋洋與灰太狼!……"幼兒有許多的想法,這時我感到一種單一的形式已不能滿足眾多孩子的願望,於是我採納了他們的建議。 活動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喜歡音樂,喜歡這些表現形式,但表現還停留在對活動形式本身感興趣上,教師該採取怎樣的指導策略,去引導幼兒表現能力在原水平上的提高呢?該怎樣啟發幼兒創造性的表現自己的感受呢?兒童的創造表現往往是由環境和材料引發的,通過環境、材料的投放引發幼兒的內心沖突,進而引發幼兒認知結構的同化與順應,促使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因此,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圖譜、操作卡、舞蹈道具,讓幼兒在生動有趣,材料豐富、自由探究、自主表現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經驗,嘗試創造表現帶來的快樂。這樣,教師不再是設計者和指導者,而是觀察者和支持者,幼兒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在快樂的活動中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五、多給幼兒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幼兒分享快樂
當今社會的高度發展及核心家庭的增加, 大大地改變了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環境, 使得許多幼兒性格孤僻,自我封閉,不會合作。幼兒在活動中更多注重於自我創造、自我賞識和自我滿足,對於怎樣與朋友合作, 怎樣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思想, 怎樣欣賞和分享同伴的成功、快樂的體驗較少。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維果斯基認為: 合作學習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手段, 能促進幼兒在最近發展區的長足進步。《綱要》中指出:「要為幼兒創造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在活動中給幼兒自由組合相互參觀的空間, 幼兒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成功, 也分享了同伴的快樂。教師重視了幼兒的情感體驗, 重視了活動過程中孩子的愉悅, 給幼兒留一點欣賞成功的空間, 讓更多幼兒一起分享快樂。
總之,快樂是孩子學習、探究、嘗試的原動力,孩子因為快樂所以學習,因為學習所以快樂。因此,我們有責任成為幼兒音樂活動的夥伴,支持者,引導幼兒喜愛音樂。我們共同努力讓音樂帶給幼兒快樂,讓幼兒真正享受音樂的快樂吧!
❹ 如何將音樂活動游戲化
<正>音樂活動是幼兒教育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兒教師合理的音樂活動設計版下,幼兒們在聆聽音樂、感知權音樂、歌唱中能培養個人的音律感等多項綜合能力。游戲化教學為幼兒教師提供了音樂活動設計及開展的更多方向,在豐富幼兒園教育形式的同時,讓教學課堂更加充滿活力,以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的活動興趣,落實以幼兒為教學主體的教學宗旨。注重活動內容的選擇,調動幼兒自主性幼兒處在不斷學習、模仿外界來豐富自身的成長過程中,該階段幼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