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如何激發小班幼兒音樂表演的興趣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於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新的《綱要》藝術領域目標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對周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培養幼兒藝術表現和創造的能力。幼兒音樂表演教學是學前教育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對幼兒的智力發展、道德養成、意志品質的培養、身體素質的提高、審美能力的培養等,都具有課堂教育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兒的思維是形象思維,幼兒音樂表演恰恰能夠反應這些特點,也能夠滿足他們的要求。
關鍵詞
音樂表演 尊重 主體性
人們都說孩子是最純潔的,在他們小小的心靈里,什麼都是美好的。整天與這些可愛的孩子朝夕相處,時常,一種幸福的感覺會油然而生。每當這個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像一個孩子,彷彿回到了童年,快樂的時光是那麼的清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孩子面前,我們不能太嚴肅,但是也不能太幼稚,總把自己當成孩子,有事沒事耍耍小脾氣,我們應該努力成為他們的朋友,讓他們從心底里接受我們,喜歡我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理解他們,關心他們,照顧他們,教育好他們。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孩子掌握一些音樂技能,而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兒童音樂教育首先是一種以音樂為手段所進行的人的基本素質教育。記得一位偉大的作家說過「音樂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最美妙、最精細的手段……」,作為最富有創造性的藝術,音樂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充滿自信,感受喜悅。可以說,音樂與人的生命有著密切的關系,它是一種最美的藝術形式,幼兒對音樂具有一種本能的反應。強烈的音樂、鮮明的節奏、美妙的旋律都能使幼兒情緒高漲、心情愉悅。音樂隨著時間流動、運動的形態,不斷發生著新的變化,這些對我們身體內的一些器官都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音樂的重要性,已經有目共睹了。首先我們要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最能體現出幼兒興趣的就是音樂表演,它是幼兒歌唱和舞蹈的綜合,讓幼兒在歌唱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在熟練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編,從而使幼兒在情感上獲得美的享受。音樂表演能培養幼兒的想像力,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豐富幼兒的情感,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幼兒創造力的萌發劑。那麼,到底如何進行音樂表演教學呢?現在就讓我談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學會尊重幼兒,激發音樂慾望,選擇適合幼兒表演的歌曲
孩子都是好動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歌唱,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兒歌唱的興趣和慾望。如果這首歌曲成功地引起了幼兒的興趣,那麼幼兒在活動時會非常的積極。相反,如果你選的歌曲沒有引起幼兒的注意,那麼你收到的效果顯然就不盡人意了。所以我們在選擇歌曲時,應該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首先要選擇便於幼兒理解的歌曲,歌曲的內容要簡單明確,比如《數鴨子》《梳頭》《小鴨小雞》《我上幼兒園》等,內容要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激發幼兒的興趣;還要選擇朗朗上口的歌曲,節奏感要強,便於幼兒演唱,讓幼兒更快更好地接受歌曲;而後可以選擇節奏鮮明的歌曲,比如《好孩子不要媽媽抱》《捏攏放開》《誰餓了》等,孩子們一聽到音樂就能隨之拍手舞動,跟著音樂唱起來,動起來;最後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利於幼兒展開想像的歌曲,比如:《我愛我的小動物》《春天》等,讓幼兒在理解熟練的基礎上,大膽發揮想像,進行創編,提高幼兒的創作能力。
因此,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便於幼兒演唱表演的歌曲,讓幼兒更快更好地掌握,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選擇或創編歌曲時,音樂的內容與性質要匹配。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提示幼兒注意音樂與實際生活的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學會觀察、發現,並能夠正確地運用到音樂中。還要提醒幼兒,根據音樂的內容進行創編。在創編表演時,教師要求幼兒注意表情、動作等方面的展示,創編的內容不能和別人碰撞。還要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表演,待幼兒表演完之後要及時評價、給予肯定,絕不可輕視或打擊,這樣會傷害孩子,扼殺孩子。要想讓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我們必須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讓孩子盡情地發揮。
二、採取適當的方式導入活動
1.以游戲的形式引入。
游戲是孩子們的最愛,在游戲中孩子是最快樂、最活潑的。在音樂表演教學中,游戲也成了一種最新的學習方式。游戲可以表現孩子真實的情感,游戲的表演可以使孩子意識到自己內隱的心理過程,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及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我們班有幾個孩子性格內向,不願意開口唱歌,為了能讓他們像其他孩子一樣勇敢自信,我採取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每次音樂活動時,我總是自己先唱一遍,讓孩子初步感受歌曲內容,再適當運用一些動作與游戲的結合,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加深歌詞的理解。前幾課的主要目的是鼓勵幼兒能開口唱,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原來不敢唱的幼兒現在都能開口唱歌了,看著他們的進步,我無比地欣慰。
2.以音樂故事的形式導入。
幼兒歌曲雖然簡短,但能描繪情節,與幼兒的音樂表演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把歌詞編成動聽的故事來吸引幼兒,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是一種有效的導入方式。如《幼兒園像我家》,我給幼兒講述幼兒園里有趣好玩的東西,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從而讓孩子喜歡幼兒園,那麼幼兒就能非常有感情地進行歌唱、表演了。
三、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性
為了進行一次成功的音樂教學活動,首先,我們要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為了順利開展活動,我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所謂情感交流,其中包括角色的扮演。活動中,我們要接納幼兒的差異性、獨特性,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創設不同層次的問題情境,不同層次的幼兒在教師設置的教學氛圍中,情趣高漲,躍躍欲試,群情激昂。此時,教師應該採取適度「放縱」幼兒的方法,把自主權留給幼兒,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學會思考,產生解決問題的慾望,培養幼兒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技巧。活動中我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通過角色的扮演、逼真的表演,很自然地把幼兒帶到音樂意境中來。其次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細心觀察孩子活動中的表現,以便及時引導改正。最後還要重視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強調表現方法的多樣性,同樣的語言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現出來,讓我們的語言富有靈性、童趣和個性。當然,我們還要多為幼兒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其次還要多鼓勵、多表揚,學會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把他們的閃光點挖掘出來,展示出來。
我發現在以往的音樂活動中,部分教師不尊重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在活動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而是一味地把他們當成接受技能的對象,不給孩子獨立思考、想像的空間和相互探討的機會。而是教師取而代之,直接將答案告訴孩子,這有什麼意義呢?離開了老師,孩子還是一樣什麼都不懂,不會思考。長期下去,孩子對什麼都沒有興趣,處於一種被動狀態。音樂活動中的自主學習是孩子智慧、情感、創造性的體現,孩子們表現自我的機會。通過觀察,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先學會欣賞、感受,給予孩子一定的發展空間。長期下來,孩子不但喜歡上了音樂,而且在音樂的熏陶下,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同的音樂,使孩子的思維得到了鍛煉,感受音樂的能力得到了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也得到了鞏固,孩子的思維開拓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師生感情更融洽了。
音樂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使孩子充滿自信,感受喜悅。也可以說音樂是孩子離不開的夥伴,孩子的發展需要音樂,音樂可以促進孩子的發展,作為孩子學前教育的老師,我們應該多為他們提供一些接觸音樂、表現音樂的機會,讓孩子在音樂活動中學會相互欣賞、相互尊重、相互合作。
2. 淺談小班音樂課教學怎樣滲透游戲情境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過一句名言:「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我愛音樂、孩子們更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悅的心情。幼兒時期的音樂活動對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不僅在上課時進行,也可以在幼兒進園後的日常生活中進行,使幼兒經常生活在音樂環境之中,如在幼兒進餐、活動前,入廁後,以及游戲時間等,都可以根據時間的長短配以不同的活動。這樣的安排,給我帶來了以下好處:(1)在新出的《綱要》中提倡我們在安排一日活動時減少隱形的浪費,生活環節中安排音樂活動可以減少幼兒的等待時間。(2)有利於各個活動環節過渡緊湊,避免教師過多的說教。(3)能豐富幼兒的音樂經驗。那麼,如何在一日生活環節中安排幼兒的音樂活動呢?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些我的做法:
(一)選一些優美的樂曲給幼兒欣賞如果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我會先選出一些曲子,然後根據樂曲的音樂形象用編故事的形式講給幼兒聽,使幼兒了解樂曲表達的意思,當音樂響起時,幼兒來創編各種動作。如在欣賞聖桑的《動物狂歡節》這組樂曲時,我先提出要求,讓孩子們只用動作,不許出聲,聽一至三遍音樂,並觀察孩子們的反應,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動作,如拍手、點頭,搖身體等,有的孩子還能很快用動作表現出樂曲中個別動物的動作。因此,我抓住時機,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動物角色的變換,發揮想像,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就這樣,發揮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之後再提高幼兒的欣賞層次,讓他們思考,並用語言表達出來。嘗試讓幼兒聽著音樂編一個故事,這樣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又會提高一個層次。又如,《趕花會》,我根據樂曲內容改為《小鴨看花》的故事,幼兒邊聽音樂,邊創編出:小鴨走、小鴨游,及各種姿態美麗的花。幼兒對於這個活動興趣很高,通過欣賞樂曲及創編動作,提高了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及表現力。幼兒對於這個活動興趣很高,通過欣賞樂曲及創編動作,提高了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及表現力。
另外,還可以欣賞音樂與活動同步進行。如在幼兒進餐時,給幼兒放一些曲子讓幼兒欣賞,如《天鵝》、《蝴蝶》等,有助於幼兒愉快進餐的同時,對於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也很有幫助。
(二)拍打一些節奏,提高幼兒的樂感1、拍打生活中的節奏,使音樂生活化。我在這方面借鑒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教學思想,將節奏放在首位,利用身體做打擊樂器(如拍手,跺腳,拍膝蓋等)。結合語言,藉助這些形體動作來進行練習,激發幼兒的興趣。
如 下 雨 了 :║ 來 請坐請坐 :║X X X -X- X X X X幼兒先反復朗誦,感受節奏的長短,然後再拍打節奏。
2、拍打一些幼兒熟悉的歌詞節奏。如:拍打歌曲《走路》中的歌詞節奏:
小兔走路 跳 跳跳X X· | X X· | X- | X- | X- |小鴨 子 走路 搖搖 搖X X X | X X· | X- | X- | X- |由於這些歌詞幼兒很熟悉,節奏拍打起來也比較容易。
3、幼兒自己創編一些節奏型。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將兒歌,童謠等編成具有一定的節奏進行教授,從而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有創編節奏的慾望。幼兒一開始創編時,往往節奏型很混亂,不大成型,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後,幼兒可以創編出一些簡單的節奏。這樣,教師一方面及時了解了幼兒掌握節奏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幼兒創編的能力。
(三)用游戲的形式教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學習舞蹈動作不能都在音樂課中進行,這里教師可以利用入廁後、活動前及戶外活動的短短的時間,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手部動作和基本舞步,豐富幼兒的舞蹈語匯。教師也可以用做游戲"跟我學"的方法,請幼兒自己創編動作,別的幼兒向他學習,發展幼兒的創編能力。這個活動幼兒也十分感興趣,常常創編出意想不到的動作,幼兒在邊玩邊學中得以發展。如帶幼兒到戶外散步時,教他們一些有。關美麗大自然的小舞蹈,《可愛的太陽》、《樹葉飄飄》、《風吹大地》等。又如在進行勞動以後,教他們《洗手帕》、《摘果子》等。這些舞蹈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以及周圍熟悉的環境,因此他們很容易理解接受。經常利用短小、生動形象、動作性強的舞蹈來吸引幼兒的興趣,不僅使他們感到親切可信,易學易記易模仿,而且也能為他們今後創作舞蹈動作打下基礎。
3. 如何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淺談小班音樂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的啟蒙
摘要:《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留意和感受生活中的聲、形、色以及音樂、舞蹈美術作品中的美,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自主地多形式地進行表達和創造。其中 藝術領域目標第一條:「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同時,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音樂智力在人類個體天賦中是最早出現的,但音樂天賦要得到正常發展,還有賴於生活和教育的環境。 關鍵詞:興趣日常生活啟蒙傾聽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如果我在早年沒有接受了音樂教育,那我無論在什麼事情上都將一事無成。」所以,音樂在一個人的成長中佔有不可忽略的地位。為了在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幾年中,使幼兒對音樂活動抱積極態度,並使這種興趣得以鞏固、保留、以至成為終生的一種需要,這是一項需要長期時間和堅持的事情,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就才 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首要目標。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是時間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是藉助聲音這一物質材料放映客觀世界和人的心靈的一門藝術。要學會欣賞音樂、表現音樂,首先必須對聲音敏感,敏銳的感知大自然以及人類和社會環境中各種豐富的語言,具備這一種敏感,音樂就會變的親切而容易接近了。要從興趣這個點出發,我覺得要有目的地進行最初的音樂啟蒙,聽是一切音樂活動的基礎,幼兒的聽覺常常要比成年人更加敏銳,首先,我讓幼兒學會傾聽聲音。 音樂一點兒也不深奧,在我們周圍環境中,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社會生活中都充滿了各種的音響,我每天都會給孩子提供音樂活動的機會,並在幼兒熟悉的生活范圍去帶領他們發現、探索。並在教學中加以一些適當的游戲來進行啟蒙。比如在散步、戶外活動、走路、上下樓梯等等日常生活中我和孩子們一起聽和討論各種聲音:鳥叫聲、雨水的滴答、行人路過的聲音、汽車經過的聲音、飛機飛過的聲音、風吹過樹葉沙沙響的聲音、還有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等等,有時候,在給孩子講故事的間隙,我會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聽教室內外各種特殊的聲音,當然,只是這些不是不夠的,我還會根 據他們的需求組織一些有趣的游戲。 一:傾聽人體聲音 《聽一聽》這一教學活動中,我和孩子們面對面在一起,讓孩子模仿我發出的各種各樣的聲音,比如拍手聲、拍腿聲、跺腳聲、輕快的跳動聲和各種嗓音……學會這個後, 我就加深難度, 隔著東西一張大紙板,讓孩子看不見我,而依靠聽覺來模仿我發出的各種聲音;在下次游戲的時候,我又找幾個孩子背過身去,也隔著障礙物,就其中一個孩子說話,問障礙物外的孩子:他們其中睡在說話呢?又來加深難度了,讓幾個孩子說話,問:他們之中誰沒有說話呢?游戲是需要不斷更新的,這樣孩子玩起來才會更感興趣,我會在周六日的時候觀看一些綜藝娛樂節目,這樣可以找到更好玩,也貼近孩子生活的一些新游戲玩法,於是我便利用在教學活動中,一次,我讓孩子們圍成一圈,我先對第一個小朋友說一段耳語,讓他們一個挨一個輕輕地把這耳語傳遞下去,到最後一個,我就請他把聽到的耳語大聲說出來,開始的時候,耳語傳得走樣了,但經過多次這樣的游戲,孩子們既感興趣,又能學會傾聽,最後,還是把完整的說出來了,他們既高興又感到自豪。 二:傾聽日常用具的聲音 在《聽聽,找找》這一叫活動中,我會在孩子的生活范圍找出他們熟悉的兩個不同的物品,比如小木棒和開門的鑰匙,讓孩子仔細地傾聽,辨別它們通過敲擊各自所發出的不同聲音,然後,再隔著障礙物,晃動鑰匙串,或者輕輕地用木棒敲大桌子,讓孩子說出是哪一種東西在發出聲音。在增加趣味性時,我還准備一些圖片,讓孩子們根據自己所聽到的聲音去找出相應的發聲體的圖片。當然,孩子回家,還可以在享受到美味的佳餚的同時傾聽家裡廚房裡美妙的「交響曲」,那些都是孩子身邊最熟悉不過的用具。 三:傾聽樂器的聲音 聲音,這就是探索聲音了,不久,他們都能找出自己覺得好聽的聲音,然後我才對他們總結並介紹正確的使用方法,這樣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尋找的過程,孩子們是開心快樂的。還有我們每天都彈的 鋼琴,就是孩子接觸的最初的西洋樂器,每天,我們都會用鋼琴彈奏一些曲子,孩子們都能根據這些不同的曲子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了,起床、早操、吃飯、教育活動、上廁所、洗手、喝水、排隊、收拾玩具、安靜休息等等,其實,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的,首先,必須讓孩子傾聽,然後對孩子講解這首曲子的目的,那麼在每次做這個活動的時候,音樂必須於貫穿這個活動中,等孩子們熟悉並能做好後,再跟他們說第二個曲子,這樣,慢慢積累,孩子的聽覺既受到訓練,又能在音樂中遵守游戲規則。 四:傾聽周圍環境的聲音 動物的聲音、人的聲音、機器的聲音、交通工具的聲音和音樂聲等等,這些聲音在日常生活、周圍環境中隨處可聞,孩子們隨時傾聽這些聲音,體會聲音的各種特性:高的、低的、遠的、近的、強的、弱的、長的、短的、響亮的、輕柔的、優美的、粗俗的等等;《我的周圍有什麼》的教學活動,我會在孩子不同時間段和孩子一起探索。休息的時候,我會讓孩子閉上自己的眼睛,問他們聽到什麼聲音,活動室里、活動市外,或更遠地方的聲音;每天,我們都有帶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讓孩子傾聽自己周圍環境中各種動聽的聲音, 回來的路上可以讓孩子們重復、回憶、模仿他們聽見的聲音,孩子既在過程中體驗快樂,也在其中學到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小就培養他們對周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有敏銳的感覺和細微的邊被能力,就能為他們欣賞音樂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傾聽音樂作品 音樂本身是獨具魅力的,它有一種奇異的、感染人的力量,我經常讓孩子去接觸,去傾聽這些美的音樂,使他們通過音樂本身去體會音樂的美好與崇高。孩子們常常是在周圍環境中聽到什麼歌就唱什麼歌,現在流行歌曲到處可聞,我還經常聽到孩子們的嘴巴里聽到「我愛你,愛著你,就象老鼠愛大米」「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我會變成童話里,你最愛那個天使……」, 雖然, 我不排斥流行歌曲, 但是這些歌曲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我盡可能的在音樂活動和日常活動中提供欣賞的機會,讓美妙的音樂滲透在幼兒平日的活動中,能提高幼兒的對音樂敏感程度。於是我就准備了中、外不同風格的歌曲、音樂的光碟和磁帶,在孩子不同的活動時間段給他們播放,比如:起床、功能室活動、點心、入餐、休息等時間選擇一些適當的音樂如:蕭邦的夜曲、 輕音樂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接觸一些優秀作品。教孩子彈鋼琴時許多教師和父母都有這樣一個經驗,如果這首曲子孩子以前看過或聽過別人彈奏,那麼他(她)就會學比別的曲子快。因此,現在有許多家長和老師會買來VCD、CD給孩子作準備。依次類推在某些音樂活動的前幾天也可有意無意的讓孩子接觸即將進行的新內容,這樣能讓幼兒更快的熟悉音樂。讓他們在這種無意的意識下,音樂走進了他們的心靈。 在每次組織欣賞音樂,或者介紹音樂節目之前,我都要給他們提要求,要他們遵循一些原則,那就是保持整個活動場所自始至終非常安靜。作為我自己是星海音樂學院畢業,自己就非常喜愛音樂,本人也是從小就在父母的音樂熏陶下走進音樂,班級教學老師也是非常喜愛音樂,我也深深明白作為教師喜愛音樂這對孩子音樂啟蒙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孩子們會不知不覺地被老師對音樂的熱情有所感染,從而對音樂產生一種濃厚的,發自內心的興趣,有時候,老師為他們演唱或者演奏一些歌曲、樂曲,孩子們會得到莫大的享受和滿足,比如,在孩子欣賞了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後,我就在鋼琴上給他們彈奏,他們一聽
4. 淺談幼兒園小班初期音樂活動如何開展
音樂是表情達意的藝術,兒童恰恰具有喜形於色、感情外露的特點。幼兒由於自身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口語表達有時難以表現及渲泄情感,而相比之下音樂中強烈的情緒對比、鮮明的描寫能夠完成抒發幼兒內心的感受。幼兒發自內心地喜歡音樂,常常情不自禁地隨音樂手舞足蹈。小班初期幼兒處在分離焦慮期,處在「斷奶」階段的孩子對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常產生「抗拒」反應,但各種活動中音樂活動卻能讓幼兒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怎樣把握好音樂活動的獨特優勢,在小班初期開展好音樂活動呢?1合理掌握小班初期典型的年齡特徵 天真活潑的兒童對音樂天然的熱愛和嚮往幫助我確定了這樣的信念:每個兒童都需要音樂,每個兒童都有接受音樂的願望和要求。教師在進行活動時如果不考慮幼兒剛入園的特殊期,很可能讓幼兒「觸景生情」。面對這群哭鬧的孩子,做教師的任務要學會讓音樂起到它穩定情緒的作用,讓幼兒在無助中產生對音樂的依賴,進而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根據多年的實踐證明,幼兒入園初期都有或多或少的「戀母」、「依賴」等情節。所以,對那些容易讓幼兒「觸景生情」的歌曲盡量放到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記得剛從事幼教工作時我便擔任了小班音樂教學。按教學計劃,入園第二周我教唱了《媽媽的眼睛》。歌中唱到:「媽媽的眼睛像鏡子,鏡中有你,鏡中有我,媽媽的眼晴像星星......」教唱過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僅僅范唱了一遍,孩子們卻張大了嘴巴:「媽媽......找媽媽......媽媽」的哭鬧起來。由此可見,教師要學會歸納總結,善於發現幼兒的某些特點,對一些容易拉開自己和幼兒之間感情的歌曲要忌諱。對一些培養師幼感受情及師幼互動的唱歌、舞蹈要提前進行。如唱《老師好》、《早上好》、《我愛幼兒園》等到能夠達到緩和師幼感情的目的,這些可放在前期進行。律動《寶寶聽音樂》、《娃娃學跳舞》、《小小指揮家》、《寶寶學拍手》等能讓老師和幼兒一會拍手,一會搭肩,一會又拉手轉圈圈兒,不覺中幼兒從良好的氛圍中忘記了「找媽媽」、「喚奶奶」。 2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 對幼兒音樂藝術的培養,首先要給孩子一個有音樂的環境,是發展才能的重要條件。教師要引導孩子多聽音樂,提供多聽音樂的機會及保證充足的時間。聽音樂跟幼兒說話時引導他多注意成人的發音一樣,是基礎而重要的第一步。只有聽多了,看多了,幼兒才會懂得欣賞、體會音樂的情感,才會有逐漸想唱歌,並把歌唱好的願望。多聽音樂可以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氣氛和情緒,使孩子吃得香甜、玩得愉快、睡得舒服,並可以利用孩子無意識記憶的特點,在頭腦中積累美好的音樂印象,以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還可以配合孩子一天的生活活動來進行音樂熏陶。早晨幼兒入園時可為幼兒播放一些輕快的童謠及聯唱歌曲。如《賽船》、《兒童團歌》、《好朋友來了》、《小小畫家》等,建國以後的《好老師》、《拔蘿卜》、《找朋友》、《丟手絹》、《滴哩滴哩》等幼兒較熟悉,易於接受、投入進去。而進餐時旋律舒緩的古典音樂更能讓幼兒愉快地進食。適宜的民曲有《春江花月夜》、《彩雲追月》、《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高山流水》等。欣賞時間要隨機掌握,如果時餐前幼兒進行的是戶外活動,欣賞樂曲的時間要提前進行,這樣會幫助幼兒的情緒盡早穩定,暴食現象也會相對的避免。幼兒睡覺前也要注意讓幼兒多聽樂曲,如睡覺前要播放些催眠曲,睡覺時盡量將聲音放低,大部分幼兒入眠後停止播放。 以上只是讓幼兒在無意間感受和欣賞音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洋樂在小班初期同樣值得欣賞。欣賞時如果教師合理地引導,一定會為培養和發現幼兒的音樂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礎。幼兒較為偏愛的曲子有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德彪西的《兒童樂園》、柴可夫斯基的弦樂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天鵝湖的舊曲》、舒曼的《童年的情景》、莫扎特的《小夜曲》、貝多芬的《月光曲》等。教師將這些曲子可反復播放,滿足幼兒對音樂的確良需求心理,以達到穩定情緒的作用。 3以創新的內容吸引幼兒 小班上學期幼兒剛入園,幼兒自我控制水平不高、注意力也不集中,教師要靈活安排各項活動進度。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根據幼兒的接受能力合理制訂。剛邁出搖籃的孩子,往往更喜歡自己熟知的故事、廣告和動畫片等等的歌曲。幼兒之所以偏愛它們,是因為他們平時在家接觸過它們,有種親切感。作為教師,要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美去創造音樂,在這些創編活動中要以自然的本性為出發點,這樣更容易培養幼兒的幻想和創造力。 例如:有一首歌曲《外婆橋》,旋律非常柔和優美,幼兒聽此歌曲時總是安靜下來。根據此旋律,我大膽改編了歌詞。活動時行時,我們三位保教老師和孩子們一塊坐在地板上,讓孩子和我們圍坐在一起,手拉手做搖船動作,邊搖邊唱: 搖啊搖,搖到幼兒園,我對園長哈哈笑,一盒牛奶一塊糕; 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小一班,我對老師哈哈笑,一隻蠟筆一彩紙,老師誇我了不起。 我們還唱「搖到玩具場,搖到醫務室和小花圃」等地方。通過創編幼兒從中更加了解幼兒園,這樣比單純地向孩子們介紹幼兒園,介紹室內外玩具更能較好地消除他們對幼兒園的恐懼心理。 「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老師不回來,誰來也不開。」 整個故事過程中,我時而講時而唱,期間幼兒還跟著我唱: 「不開不開,我不開,老師回來了,我就把門開。」 不覺中,孩子們也學會了創編歌曲呢! 在做「找朋友」和音樂游戲時,我這樣創編了歌詞:「找呀找呀找朋友(寶寶),找到一個***(名字),摸摸臉啊,摸摸頭,你是我的乖寶寶。找呀找呀找乖乖,找到一個***(另一個幼兒),一塊蹦呀一塊扭,你是我的小豆豆(親昵的稱呼)。」幼兒看到我這樣投入,不知覺中都有參入了我的游戲之中,摸到自己的頭或臉時幼兒都異常興奮。 我還嘗試讓幼兒創編。如歌曲《兩只老虎》唱熟後,我讓能力強的兩個幼兒戴上頭飾表演一遍。之後,我對幼兒說:「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你們看,剛才是兩只老虎,現在有三隻老虎,老師唱給你們聽,三隻老虎,三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尾巴,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眼睛,真奇怪,真奇怪!」接下來,要求幼兒唱「四隻老虎」、「五隻老虎」,幼兒唱得津津有味。接下來,我出示小白兔頭飾,不用任何言語提示,幼兒脫口而出的是「兩只兔子,兩只兔子,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尾巴,一隻沒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後來,我分別出示小羊、小馬、小雞、等頭飾引導創編。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體驗到了創編的樂趣。 總之,開展小班音樂活動中重要的是教師要讓幼兒學以致用。見到老師了,引導他唱《老師好》;見到花兒草兒提醒他唱《花兒好看不能摘》。剛開始時教師有意識地唱,時間一長,幼兒也會學著有感而發地用音樂來表現情感了。小班初期是對幼兒音樂培養的最佳時期,也是關鍵時期,我們應該選擇正確、系統的音樂活動,讓幼兒真正快樂、自由地唱、跳,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無所不在,讓音樂順應孩子的生活習慣,讓幼兒用音樂來表現出天真可愛的本性。
5. 淺談如何激發小班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建立一個氛圍或者習慣,家裡經常播放幼兒的一些音樂,有節奏感的,配上舞蹈(家長可以演示互動),讓娃參與其中。這個主要跟父母關系比較大,不過千萬不要是像KTV那種唱歌,容易造成心理影響,要特別注意!
6. 如何開展小班幼兒音樂游戲
教師在主題背景下指導小班幼兒游戲時,應靈活指導,尊重幼兒游戲的實際需要,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選擇表演的內容要符合開展的主題活動;小班幼兒年齡小,對故事、童話的理解較困難。因此,在表演內容的教材上一是要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二是故事或童話要短小、淺易、易懂,對引起幼兒興趣的,能說明一個簡單道理的。比如:在「拔蘿卜」故事中,詞句重復較多,便於幼兒的理解記憶。同時「拔蘿卜」的動作也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在指導幼兒表演游戲時,教師要先為幼兒選擇主題活動中學過的故事、歌曲幫助幼兒掌握情節和人物的特點,讓幼兒充分的用自己的動作表現出來。其次還要選擇一些生活常規方面的簡單的情境表演;孩子們喜歡生活化的表演。
7. 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小班音樂活動
選擇不同的音樂素材,提高幼兒分辨音樂的能力。
在開展音樂活動時,教材的選擇直接關繫到幼兒對音樂欣賞的興趣。選材應注意幼兒的可接受性、可接納性,不同的音樂會帶給幼兒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