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華大學小提琴藝術特長生平均水平是何等級
至少要十級或者中央音樂學院考級的九級才有入門的競爭力,水平都很高,最後只招收幾個,而且寧缺勿濫,沒有特別好的可能就不招了。競爭非常激烈,沒有非常高的水平是基本沒有希望的。
⑵ 王冰冰有多高
1.72m。王冰冰旅來意華人女高音,是首源位畢業於義大利米蘭威爾第國立音樂學院歌劇碩士生,近年來活躍在歐洲歌劇舞台的年輕女高音。2014年被中國中央電視台評選為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首位簽約德國森海賽爾傳媒公司華人女高音歌唱家。
21歲首次登台在羅馬尼亞的BRASOV歌劇院扮演了《卡門》(Carmen)中「米凱拉」(Miceale)一角,被當地報紙稱贊為「一位兼具美妙音色和美貌的青年歌劇演員」,隨後應邀赴加拿大蒙特利爾音樂廳參加了「國際青年歌劇音樂節」。
(2)上海音樂學院徐思寧擴展閱讀
王冰冰自幼學習鋼琴,2001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聲樂系,師從徐思寧老師;18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旅俄女中音歌唱家謝樂教授,在校期間曾多次獲得人民獎學金;2008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唯一保送研究生名額。
義大利米蘭威爾第國立音樂學院深造之旅2009年,王冰冰被世界最知名音樂學府之一——義大利米蘭音樂學院聲樂表演系錄取,來到音樂之都,著名學府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師從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卡門•斯達拉(Carmen Stara)教授。
⑶ 當代的古琴大師有哪些啊
以下內容節選自《歷代琴人錄》。其中除個別琴人外均在世。
但此文成文較早,部份琴人未列入。
六十四、葉名佩
葉名佩(公元 1929 年 -- ),浙江溫州人,現代女琴家。
葉名佩少年在上海生活,即已開始學琴,後師從張子謙、李明德,以後又去杭州隨徐元白學琴。後定居蘇州。
公元 1986 年,她與吳兆基、徐忠偉一起,發起創辦了蘇州吳門琴社。
葉名佩琴風 委婉細膩,清新舒暢,為人謙和,樂於助人。她先後共教出弟子六十餘人。
六十五、陳長林
陳長林(公元 1932 年 -- ),福建福州人,現代閩派琴家、計算機專家。
陳長林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信息存儲技術專業 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大容量存儲學組組長,曾參加中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103 」機研製,任中國第一台自己設計的大型電子計算機「 119 」機外圍設備技術負責人。
陳長林同時也是現代著名琴家,是 北京古琴研究會理事、中國琴會常務理事、北美琴社顧問。他十四歲起隨其父陳琴趣及其表姨吳子美學琴,後又根據唱片進行自學。十九歲後,他又得到吳景略、張子謙、查阜西等大家的指教。
陳長林之琴風,以閩派為基礎,又博採眾長,形成 吟猱有度,板眼明晰,剛柔相濟,韻味深長; 溫勁飽滿,亮麗圓活, 細膩縝密,瀟灑流暢的特點。 他善長《大胡笳》、《龍朔操》、《平沙落雁》等琴曲,有個人專輯《閩江琴韻》流傳於世。
陳長林精通打譜,先後有打譜作品近六十首,最具代表性的有《龍朔操》等。他打譜採用「看譜打譜」和「彈琴打譜」相合的方法,重視節奏、音律,強調「儀詠合聲」,並特別提倡尊重原著,「從主觀上不改變古譜」。他在打譜方面的貢獻,對現代琴學有一定的影響。
六十六、李仲唐
李仲唐(公元 1933 年 -- ),陝西西安人,現代琴家。
李仲唐師從吳景略和查阜西,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古琴專業,為中國九三學社社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今虞琴社社員,曾任陝西樂團古琴演員、西安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副 教授。
六十七、衛家理
衛家理, 字南 箎 ,號半瓶老人, 四川樂山人, 現代琴家。
衛家理師從虞山吳門吳景略,又曾受教於 查阜西、張子謙、姚丙炎、王潔儒、俞伯蓀等琴家。他善長於《漁樵問答》、《憶故人》、《瀟湘水雲》、《普安咒》、《梅花三弄》等曲,有《黃雲秋塞》等打譜作品,並曾創作《四月八》、《懷念引》。《琴韻繽紛》(三) CD 收錄了他的琴曲《四月八》。
衛家理曾任貴州遵義地區文工團樂隊隊長二十八年;公元 1986 年在遵義創建播州古琴研究會,並任會長。
六十八、韓廷瑤
韓廷瑤(公元 1934 年 -- ),北京人,現代九嶷派琴家。
韓廷瑤就讀於清華大學時,師從九嶷琴家關仲航,後又受教於顧梅羹、管平湖、吳景略、陳長林等琴家,後在鄭州、開封等地收徒授琴,弘揚九嶷派琴學。他的打譜作品包括:《列子御風》、《滄海龍吟》、《欸 乃》、《高山》等琴曲。
六十九、吳釗
吳釗(公元 1935 年 -- ),蘇州人,現代琴家、古琴史學家。
吳釗生於書香之家,自幼受到崑曲、古琴等傳統文化的熏陶。公元 1953 年,他師從泛川名家查阜西學琴。後來,他入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兼從虞山吳門吳景略學琴。大學畢業後,他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師從音樂史家楊蔭瀏研究中國音樂史。 1985 年,他就任中國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北京古琴研究會秘書長; 1991 年任該所研究員,兼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後又任中國藝術研究所中國音樂史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國琴會會長。
吳釗的琴風蒼勁幽遠,吟猱豐富,善長《憶故人》、《鷗鷺忘機》、《漢宮秋月》等琴曲。
七十、劉正春
劉正春(公元 1935 年 -- ),南京人,現代金陵派琴家。
劉正春十五歲時,師從諸城派琴家王生香學琴,以後又從學於泛川派周空明、金陵派夏一峰、廣陵派劉少椿、梅庵派程午佳、金陵派趙雲清等琴家。其琴風以金陵派為根本,別取諸家之長,形成寧靜舒緩、秀麗幽遠的風格。他善長《秋江夜泊》等琴曲。
劉正春是現代金陵派的代表人物,金陵琴社社長,中國古琴學會學術委員會專業委員兼常務理事、中國琴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南京音樂家協會名譽理事。
七十一、龐雨珠
龐雨珠(公元 1935 年 -- ),山東德州人,現代諸城派琴家。
龐雨珠 畢業於山東藝專音樂系,師從諸城派琴家張育瑾學琴,後歷任中國琴會理事、聊城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山東琴會副會長、濟南琴會名譽會長。
七十二、容天圻
容天圻(公元 1936 年 -- )字秋庵,號琴禪,福州人,現代台灣琴家、水墨鑒定家。
容天圻出生於福州,客籍中山,後往台灣,二十七歲時在台灣師從胡瑩堂學琴。他繼承了胡瑩堂寧重蒼古的琴風,並著有琴文多篇,在台灣琴界影響很大。
容天圻的弟子李孔元,後來也是台灣極有影響的琴家。
七十三、姜抗生
姜抗生(公元 1937 年 -- ),出生於上海,現代琴家。
姜抗生早年曾隨衛仲樂學琵琶,後師從溥雪齋學琴,以後又受學於查阜西和吳景略,是北京古琴研究員早期的會員,後參加中國歌舞團。
姜抗生的琴風穩重大度,善長《鶴舞洞天》、《流水》等曲。他熱衷於琴事活動,後來在青島教琴。
七十四、戴樹紅
戴樹紅(公元 1937 年 -- ),江蘇泰州人,現代洞簫專家、琴家。
戴樹紅曾任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上海今虞琴社社長、中國琴會常務理事、蘇州民樂一廠顧問。由於其以蕭著稱,故有「簫神」之謂。
戴樹紅之琴,師承於張子謙,繼承了張子謙的琴風,並被謂為張子謙之知音。他還經常和張子謙合作,進行琴簫合奏。張子謙流傳於世的諸多琴簫合奏錄音,即是與戴樹紅合作的。
七十五、李禹賢
李禹賢(公元 1937 年 -- ),號勁草,又號琴童, 山東桓台人,現代琴家、畫家。
李禹賢十六歲開始學琴,啟蒙於張正吟,後師從夏一峰、劉景韶、張子謙,並私淑於管平湖、吳景略,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歷數十年後, 創立「勁草琴堂」,並執教於福建省藝術學校。
李禹賢之琴,由「金陵派」入門,打「梅庵派」功底,走「廣陵派」路向,有「慢中去韻,韻中含情,情中生景,景中有我,凝神入化」之體會,形成了蒼勁穩重的琴風。他善長《滿江紅》、《流水》等琴曲。
李禹賢亦擅長國畫,尤精花鳥,有琴畫齊名之譽。
七十六、徐曉英
徐曉英(公元 1937 年 -- )又名霞影, 浙江衢縣人,現代浙派女琴家。
徐曉英為文史學家徐映璞之女,從小受家學薰陶,有深厚的古文詩詞功底,有「三衢才女」之稱。
公元 1954 年起,徐曉英師從浙派名家徐元白、張味真學琴,後赴京、滬等地受學於查阜西、吳景略、溥雪齋等名家;同時也隨古箏名師王巽之學箏;後進入杭州歌舞團擔任古琴、古箏演奏員。她曾任杭州四、五屆政協委員、中國琴會常務理事等職。
七十七、孫貴生
孫貴生(公元 1937 年 -- ),上海人,現代琴家及笛、簫演奏家。
孫貴生少年習笛、簫,後師從泛川派名家查阜西學琴,又受教於廣陵派名家張子謙及虞山派名師吳景略。以後,他又師從律學家潘懷素學習中國音樂理論,專攻音律學。
孫貴生曾任中國電影樂團管樂部部長,從事電影音樂工作三十餘年,錄制的影視音樂達數百部。
七十八、汪鐸
汪鐸(公元 1938 年 -- )學名珍昌,字光瑜,別號采真,生於蘇州,現代吳門琴派琴家。
汪鐸生母吳湘岑(兆瑜)為吳蘭蓀之女。其舅父吳兆基為吳門著名琴家。汪鐸之琴學師承吳兆基,另外曾受學於青城道士吳純白(浸陽、觀月)。
汪鐸琴風寧靜澹泊,雋永樸拙。他在繼承吳門琴派的文人琴風外,還熱衷於整理內容與道家有關的琴曲。他曾打譜《采真游》、《崆峒問道》、《莊周夢蝶》、《挾仙游》、《嵇氏四弄》等琴曲。
公元 2002 年,汪鐸創立吳聲琴學研究所,主編了古琴刊物《琴道》。
七十九、林友仁
林友仁(公元 1938 年 -- ),上海人,祖籍台灣,現代廣陵派琴家。
林友仁之琴,啟蒙於金陵派夏一峰,師承於廣陵派劉少椿,就讀於 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專業時,師從衛仲樂,並受學於劉景韶、顧梅羹、沈草農等琴家。他就職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研究室,任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教學,並兼教古琴;曾任職於音樂研究所,任中國音樂研究室副主任。
林友仁琴風渾朴自然,寬緩醇厚,善長《流水》、《普安咒》、《醉漁唱晚》、《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等琴曲。
林友仁在教學方面強調回歸自性修養,舒展心靈。
八十、劉赤城
劉赤城(公元 1938 年 -- ), 江蘇南通人,現代梅庵派琴家。
劉赤城自幼隨其父劉嵩樵習琴,曾受學於徐立孫,後就讀於 上海音樂學院,師從劉景韶。他曾 執教於安徽藝術學院,後調入安徽省歌舞團從事古琴獨奏及研究工作。他從事古琴演奏數十年,具有相當深厚的功底。其琴風綺麗纏綿,雄勁豪放,綽注吟猱較為誇張。
八十一、朱子易
朱子易(公元 1938 年 -- ) 字雲程,江蘇金壇人,現代諸城派琴家。
朱子易師從諸城派名家詹澄秋學琴,並亦精於琵琶,曾在專業文藝團體長期任琵琶演奏員,後改做政府機關工作和理論工作,退休後又潛心鑽研古琴並開始傳授學生,有弟子六十餘人。他曾任山東省音協古琴專業委員會會長、山東泉韻琴社社長、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等。
朱子易琴風蒼勁有力、揮灑自如,在繼承傳統的基礎,融合了一些現代氣息。他主張學琴先要打好基礎,要通過一些小型曲目,在實際應用中系統、正確地掌握古琴的常用指法;並提倡兼收並蓄,廣泛吸收各派的成熟曲目和演奏經驗,以不斷提高。
八十二、陶築生
陶築生(公元 1938 年 -- ),原籍江西南昌,居於台北,現代梅庵派琴家,公元 1969 年起從吳宗漢學琴,能彈梅庵諸曲,在台灣有一定影響。另外他也通古箏及簫、笛,曾在國樂團中任簫、笛演員。
八十三、鄭雲飛
鄭雲飛(公元 1938 年 -- ),杭州人,現代浙派琴家。
鄭雲飛師從浙派名家徐元白學琴,後在杭州傳琴,有弟子四十餘人。他提倡從 多方面吸取知識,比如多看戲、多聽音樂、多看畫、多遊山玩水等,從中吸取多門類藝術來營養自己的古琴觀;並特別強調「先繼承,再發展」,但最好不要離開傳統,應該盡量用傳統古琴指法來創造麯目。
八十四、顧澤長
顧澤長(公元 1939 年 -- ),祖籍四川華陽,現代泛川派琴家。
顧澤長為川派名家 顧梅羹長子,承家學,繼承了川派朴實穩健,峻急跌宕,灑脫奔放的琴風,後任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遼寧省古琴研究會會長。另外,他也精通傳統斫琴之法。
八十五、李祥霆
李祥霆(公元 1940 年 -- ), 滿族,吉林省遼源市人,祖籍遼寧岫岩,現代琴家。
李祥霆出生於中醫家庭,自幼對傳統藝術頗為偏愛,曾學習吹簫、古典詩詞及水墨畫;後因從廣播中聽到《關山月》而醉心於琴;公元 1957 年拜查阜西為師,並由顧梅羹啟蒙,開始學琴; 1958 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吳景略,同時受學於管平湖、溥雪齋等琴家; 1963 畢業後留校任教; 1958 年到英國劍橋大學作古琴即興演奏並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音樂研究中心任客座 教授,教授古琴和洞簫; 1994 年回國,在中央音樂學院繼續任教;歷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中國琴會會長、中國古琴學會會長、英國東方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台北和真琴社顧問、日本吟詠道八洲庄鷹洲會名譽顧問、北美琴社顧問。
李祥霆熔虞山吳門、泛川等派風格於一爐,強調根據曲意而確定表現手法,其琴風 流暢秀麗,大靜大動,如長江奔雷,似孤嶺松濤,特點鮮明, 自成一家,並善長即興彈奏。
八十六、成公亮
成公亮(公元 1940 年 -- ),江蘇宜興人,現代廣陵派琴家。
成公亮公元 1960 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的古琴專業, 1965 年畢業於該學院民族音樂理論作曲系,後為南京藝術學院音 樂系副 教授。
成公亮曾學琴於梅庵派劉景韶,後師從廣陵派張子謙。其琴風寬緩深沉,跌宕纏綿,剛柔並濟,以廣陵為根本,以他派為輔助。
八十七、謝導秀
謝導秀(公元 1940 年 -- ), 廣東梅縣人,現代嶺南派琴家。
謝導秀少年時即學二胡、揚琴、笛子等樂器,後考入廣州音樂專科學校(現星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專業,師從嶺南派名家楊新倫。畢業後一直從事古琴研究。他繼承了嶺南風格,並也有自己的特點;另外還通曉箏、二胡、簫、嗩吶、笛子、葫蘆絲等樂器。
謝導秀曾與楊新倫一起組建廣東古琴研究會,並任秘書長,楊新倫去世後任會長,並任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他還和楊新倫一起,將《古崗遺譜》整理成冊。
謝導秀琴風剛勁中帶有纏綿,富有廣東音樂特色。
八十八、王永昌
王永昌(公元 1940 年 -- ), 江蘇南通人,現代梅庵派琴家、琵琶演奏家。
王永昌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音樂界名人大辭典》副主編;曾學琴於徐立孫,繼承了梅庵派琴風,善長於《平沙落雁》、《長門怨》、《搗衣》、《搔首問天》等琴曲。
八十九、龔一
龔一(公元 1941 年 -- ),南京人,現代琴家。
龔一十三歲開始學琴,十五歲得到查阜西的好評,先後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上海音樂學院,專修古琴,曾隨張正吟、夏一峰、劉少椿、王生香、趙雲青、張子謙、顧梅羹、沈草農、劉景韶等十二位琴家學琴,廣泛學習了廣陵、金陵、泛川、諸城、梅庵等多個琴派的風格,熔各家於一爐,自成一家,形成了清和婉轉,中正秀麗的琴風。他強調在彈琴時,要「心中有古人,眼前有今人」。以古琴與民樂團進行合奏,也是其特點。
九十、榮鴻曾
榮鴻曾(公元 1941 年 -- ),香港人,現代琴家。
榮鴻曾歷任 香港大學群芳中國音樂講座教授、兼任美國匹茲堡大學音 樂 教授、香港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哈佛大學音 樂學 博士,是香港的著名學者。
榮鴻曾之古琴,師承泛川琴家蔡德允。他認為 古琴音樂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光輝的價值,故對古琴的發展非常熱心,曾與劉楚華一起,將蔡德允《 愔愔 室琴譜》手本編製成書。
⑷ 中國有哪些小提琴演奏家
華人著名的小提來琴演奏和教育家源
盛中國、俞麗拿、馬思聰、呂思清、陳美、李自立、陳剛、何占豪、李傳韻、薛偉、黃濱、黃蒙拉、寧峰、陳曦、林耀基、趙薇、林朝陽、王振山、王德榮、靳延平、尚坤等。
拓展資料
俞麗拿(1940一),中國女小提琴演奏家。浙江鄞縣姜山鎮人(今屬浙江寧波市)生於上海。幼年學鋼琴1951年進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就學,先後師從竇立勛、譚抒真曾被選人外國專家班學習。
1962年在該院畢業。現任上海市音樂家 協會副主席、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任小提琴、中提琴教研室主任、上海音樂學院學科帶頭人)、俞麗拿小提琴藝術基金董事長。俞麗拿是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 英台》最權威的演繹者之一。
數十年來她演奏了無數次《梁祝》,技藝爐火純青感情細膩豐富。其問俞麗拿曾和不同的指揮家、樂團合作數度將這部作品灌錄成唱片,均是非常優秀的版本。其中俞麗拿在1996年與BMG唱片公司合作錄制的這部作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⑸ 徐寧生的人生履歷
1982年~2003年,就職於鐵道部上海鐵路局(原南京鐵路分局南京東機務段聯合公司)。當今戲曲自由人,越劇男花旦,也是現今(建國後)越劇界第一位男旦。
1990年3月,師承南京市越劇團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張玉琴啟蒙學習越劇。
1989年—1991年,徐寧生和鐵路的同事們聯合創作歌頌鐵路的戲曲表演唱(越劇)《東機之曲》《艱苦創業東機曲》《春意融融東機曲》(京劇)《東機人的奉獻曲》四曲,在南京人民廣播電台《梨園內外》節目播出,受到了鐵路領導和職工及戲迷的好評 。
1992年12月5日,上海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畢春芳專程到南京喜收徐寧生為徒,徐寧生開始學唱畢派小生唱腔。也是畢春芳老師舞台生涯76年中至今的唯一男弟子。
1992年12月6日,徐寧生參加了在南京大行宮會堂成功舉辦的《火車頭越劇畢派藝術欣賞會》。
這次欣賞會是由上海鐵路局原南京鐵路分局工會和南京東機務段工會聯合主辦的,南京市文化局、南京人民廣播電台《梨園內外》欄目、上海市靜安越劇團、南京市越劇團、浙江省嘉興市越劇團、江蘇省鎮江市越劇團、南京市青年越劇聯誼會共同協辦的。
這次欣賞會還得到了原南京鐵路分局局長(現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盛光祖的支持並題字祝賀。
參加演唱會的主要演員有: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畢春芳、越劇名家筱水招(已故)、張玉琴、蔣鴻熬、張敏,著名越劇演員張靈、俞曄及畢派弟子丁蓮芳、畢繼芳、徐寧生、阮建絨、王舒雯及南京越劇票友周英英。演出劇目:畢派代表戲《血手印》摺子戲花園相會、《紅色醫生》片段紅日綠樹山花開、《王老虎搶親》片段戲豹、《三笑》片段點秋香、《林沖》片段風雪山神廟、《龍鳳花燭》片段讀信、《玉蜻蜓》片段庵堂認母、越劇開篇《城隍廟》、越劇名戲名段《梁山伯與祝英台》片段回十八、我家有個小九妹、《江姐》片段莫流淚莫悲傷、《穆桂英掛帥》、《沉香扇》摺子戲、書房會、越劇表演唱《鐵路之光》、《東機之曲》、《春華秋實皆芳菲》。
1993年11月,徐寧生嘗試反串花旦獲得成功,成為建國後越劇「男旦」第一人。
1993年12月,徐寧生被(已故)著名劇作家吳祖光稱譽為「江南一奇」;又被戲迷稱為「天王票友」。更是演活了林黛玉、白娘子、鯉魚精等傳統角色,形象不僅栩栩如生,且充滿新意。
1994年3月,徐寧生在戲曲電視劇《光緒和珍妃》中扮演珍妃,徐寧生扮演小生或花旦,都能演得英俊瀟灑且秀麗甜美。
1994年6月,徐寧生參加天津電視台電視劇《梅蘭芳》拍攝,扮演青年梅葆玖。
1994年11月,參加福建電視台和山東濟寧電視台聯合拍攝的單本電視劇《鄉愛》扮演青年大學生李敬東。
1995年4月,徐寧生在北京參加了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當代中國戲曲男旦藝術研討會」。
1995年5月,江蘇電視台拍攝了徐寧生的越劇小生唱腔《三笑-點秋香》和徐寧生反串花旦唱腔的越劇《白蛇傳》白娘子的唱段影視錄像。
1995年9月至11月,徐寧生策劃了在南京鐵路分局和好朋友們自發籌資3萬元與江蘇音像出版社合作,出版發行了《畢春芳唱腔音樂伴奏帶》。在南京成功舉行了畢春芳簽名售帶活動。
1997年6月,上海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了徐寧生首張越劇越歌演唱專輯《春天的故事》。
1997年8月,江蘇電視台和江蘇東方文化交流中心聯合拍攝徐寧生的越歌《春天的故事》和越劇《新黛玉葬花》的MV。
1997年10月,徐寧生分別在天津、常州、蕪湖、南京、蘇州、寧波、長春、沈陽、等地舉行了徐寧生越劇越歌《春天的故事》唱腔專輯宣傳活動。得到了當地有關部門及越劇迷的歡迎。
1999年9月,代表鐵道部參加了由文化部藝術司和浙江省文化廳,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民間越劇藝術節,獲優秀演員獎。同年,徐寧生的越劇宣傳畫冊、越劇唱腔磁帶、各類報刊宣傳及有關徐寧生的劇照被(越劇故鄉浙江省嵊州市)中國越劇博物館收藏。這在當時來講,做為一個業余越劇演員能得如此殊榮應該說是很難得的。
2000年4月,國家郵政局、南京市集郵公司聯合發行了《徐寧生藝術劇照六枚聯體郵資明信片》,深受郵迷的喜愛;
2000年12月,徐寧生成立了南京南下列車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並出任法人代表。
2002年6月,徐寧生參加了在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劇院舉辦「兩岸三地濃情繽紛夜」越劇戲寶演出。將演出《葬花》。他以優美動聽曲詞表演兩位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的王派唱腔及戚雅仙的戚派唱腔。(參加同台演出的有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台灣的高謹、上海越劇院的史濟華、杭州黃龍越劇團的王杭娟、浙江省樂清市越劇團的張臘嬌、王少樓、南京市越劇團的陶琪等)。
2003年~2007年,徐寧生以自己的稱號「江南一奇」和姓名「徐寧生」注冊了國際規格的29、30、31、32四大類商標;
2004年春,徐寧生與江蘇青年作家王夢靈和陸春聯合創作電視小說《情夢敬亭山》。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7年9月,徐寧生定居海南,成立了南京南下列車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2008年12月,徐寧生應海南省經濟發展聯合會主席羅相龍的邀請出任海南省經濟發展聯合會執行主席。2009年4月,徐寧生喜收海南大學藝術學院學生馬博為開官弟子。
2009年4月21日晚,在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黨政領導的指導下,06英語專業(4)班組織精心組織的「雜家徐寧生說傳奇人生」專題講座在邵逸夫學術交流中心成功舉辦。
2009年,徐寧生與南京青年作家周延松先生聯合創作情感小說《牽掛》。
2009年6月,徐寧生成立了《海南徐寧生戲劇藝術工作室》。
2009年10月,月國慶期間,徐寧生在北京參加了中國北京文化名人俱樂部組織的國慶、中秋聯歡茶話會。徐寧生現場演唱了越劇《莫愁女》精彩片段,參會的還有(已故)著名劇作家吳祖光和(已故)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他們的女兒吳霜(是我國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作家)也表演了精彩片段。另外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王紀英表演了精彩的昆劇《牡丹亭》片段。
2010年6月中旬,徐寧生與漢影時代(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及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新銳青年導演王之共同策劃了電影《老徐來了》(暫定名)。
2011年6月,徐寧生在致公黨海南省委領導的關心下,加入了中國致公黨。
2011年8月,徐寧生在北京參加了電影《老徐來了》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 2013年4月和9月,徐寧生精心策劃了紀實作品《敬亭足跡》,有江蘇人民出版社分別兩次出版發行,這部紀實作品由安徽宣城市政府原秘書長汪世忠執筆,真實的描述了宣城原地委老書記朱景本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宣城的改革風采。本書特別邀請了中國著名書法家愛新覺羅.啟驤先生題寫書名,中央電視台高級編導、國家一級導演鄧在軍和原安徽省人大副主任、組織部長朱成林分別為本書作序。尤其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侄兒周爾均將軍特地書寫:「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堅持實事求是,銳意改革進取,贊朱景本同志為宣城人民做出的貢獻」這段題詞,為本書的再版增色添輝。
2013年10月29日,徐寧生應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你是這樣的人——紀念周恩來總理115周年」珍品展開幕式暨新書發布會。這次活動由趙忠祥擔任主持,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副參謀長熊光楷上將、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中央警衛局原副局長、周恩來衛士高振普、周恩來侄媳鄧在軍及郭蘭英、閆肅、谷建芬、李鐸、胡松華、方明、鄧玉華、宋祖英、殷秀梅等眾多藝術家出席,共同緬懷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⑹ 古箏界厲害演奏家有哪幾位
徐俊雅、王中山
⑺ 以前上海的一個女主持人的名字
這個電視劇里是不是有李小璐啊??《青春的童話》
任斯璐飾莫北
不知道是不是他,不過他的眼睛倒是蠻大的
編輯詞條
任斯璐
目錄[隱藏]
人物簡介
電視作品
任斯璐婚禮
電影作品
廣告代言
[編輯本段]
人物簡介
出生日期:1982年5月15日
英文名:rosechanel
出生地點:溫州
國家或地區:中國
血型:O
星座:金牛座
性格:活潑,開朗
專長:表演,跳舞
興趣:看書,聽音樂,上網,逛街
第一次拍戲:14歲
[現在的]
現在的
喜歡的運動:游泳
最喜歡的身體的部分:所有
最喜歡季節:秋天
喜歡的顏色:黑色粉色
喜歡的零食:巧克力
喜歡的水果:荔枝,櫻桃
喜歡的歌手:周傑倫,宇多田光
喜歡的異性類型:溫柔體貼,帶點怪異
喜歡的服裝:休閑,舒服,帶點怪異
喜歡的地方:希臘
喜歡的飾物:墨鏡
喜歡的飲料:雪碧
難忘的事情:第一次拍戲
最大的心願:環游世界
最討厭的事情:被別人誤會
[編輯本段]
電視作品
《女生賈梅》導演:富敏飾演:林曉梅
《推新人的故事》導演:王小列飾演:小薇
《面具》飾演:張曼怡
《驀然回首》導演:汪濤飾演:於欣心
2001年《青春的童話》導演:蕭鋒飾演:莫北
2002年《太陽滴血》導演:楊海波飾演:麗娜
2003年《永樂英雄兒女》導演:於敏飾演:柳夢茹
2004年《傳奇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返鄉》導演:李前寬飾演:小馬秀英
2004年《大宋傳奇/新狸貓換太子》導演:都曉飾演:百合
2005年《動什麼,別動感情》導演:唐大年飾演:小柳
2005年《縣令黃馬褂》飾馮小月
2009年《一起來看流星雨》飾徐麗麗
[編輯本段]
任斯璐婚禮
2009年的1月2日,任斯璐與相戀10多年的吳瀚舉行了婚禮,吳瀚和任斯璐屬於「早戀晚婚」,風風雨雨走過了十多年。任斯璐正是為了他才息影多年,此前2人早已在深圳共同居住多年。
「情歌王子」吳滌清的大公子吳瀚與任斯璐的婚宴在溫州最豪華的五星級賓館萬和豪生國際廳舉行,主持司儀是愛是唯一的老闆.更是花下15萬元請來了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音協合唱團到現場為嘉賓和婚禮助興.步入賓館就別開生面,門口的樹上掛著滿天星、地上鋪著紅地毯、兩側擺著一尊尊鮮花、空中用燈光打射出中國結、每一個轉彎處就有迎賓小姐迎接、參加宴會猶如奧斯卡頒獎大典。來自全國各地音樂界、文藝界的名流,溫州政界、文化界、音樂界、商界等有名人士、活躍分子都來了,親朋好友更不用說。每位來賓的席位前都放置了一朵閃亮著的水晶玫瑰、一張新人的合影照和一張《婚禮交響音樂會曲目單.再看桌上的那張菜單,其中有紅燒金鉤翅、蔥油大黃魚、鮑汁扣南非干鮑、干蒸大閘蟹等十二道精美菜餚。
[編輯本段]
電影作品
2004年《功夫》客串馮小剛的老婆周星馳作品合作演員:周星馳元秋元華
2004年《雞犬不寧》飾演菊花合作演員:小香玉李易祥
[編輯本段]
廣告代言
北極新秀保暖內衣
龍寶純蛇粉
浙江盛宇被服
俏之原瘦身產品
⑻ 中國古箏名師演奏曲
王中山 男 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秘書長
何寶泉 男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東方箏會會長
李萌 女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趙曼琴 男 古箏教育家、原河南省中州古箏學會會長
曹東扶 男 河南箏派傑出代表和奠基人
王巽之 男 著名古箏演奏家、浙江箏派代表人物
羅九香 男 著名客家箏大師
婁樹華 男 著名古箏演奏家、一代古箏宗師
高自成 男 著名古箏教育家、演奏家、山東派代表人物
曹正 男 著名古箏教育家、理論家、演奏家、一代古箏宗
張漢齋 男潮州音樂大師,潮州音樂大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趙玉齋 男 著名古箏教育家、演奏家、原沈陽音樂學院教授,東北古箏學會會長
蘇文賢男潮樂名家
梁在平 男 著名古箏家
林毛根 男 著名古箏藝術家,潮州箏派代表人之一
郭鷹 男 著名古箏教育家、潮州派代表人物
李婉芬 女 著名古箏教育家、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
周延甲 男 原西安音樂學院教授,陝西秦箏學會會長
趙登山男 著名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古箏學會副會長
曹桂芬女 著名古箏演奏家,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項斯華女 當代中國箏樂大師
邱大成男 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副主任、副教授,也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任清志 男 古箏大師河南箏派的代表人之一
黎邦榮男 古箏大師現在所知最早的荷澤地區山東箏的傳人
高哲睿男 古箏大師潮州箏名家
范上娥 女 中央音樂學院課座副教授,國家一級演奏員
魏軍 男 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陝西秦箏學會創建人之一
韓庭貴 男 古箏藝術家,山東箏派代表人之一
史兆元 男 客家箏派傳人,中國音樂學院講師
饒寧新 男 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客家箏派代表人之一
娜仁格日勒 女 內蒙古藝術學院教授,蒙古箏「雅托嘎」傳人之一
扎木蘇 男 內蒙箏代表著名雅托噶(蒙古箏)藝人,內蒙箏代表人物之一
周望 女 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
楊娜妮 女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
閻俐 女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
曲雲 女 陝西師范大學教授
王小月 女 天津音樂學院副教授
閻愛華女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中國音協會員、古箏學會理事
李賢德 女 上海箏會副會長
潘妙興 男 上海箏會會長
庄辰 男 大連古箏學會會長
林玲 女 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
郭雪君 女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孫文妍 女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趙毅 男 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
王蔚 女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王昌元 女旅美華裔浙派箏傳人
陳安華 男 廣東星海音樂學院教授
吳青 女 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
劉巧君 女 河北藝術學校教授
許菱子 女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古箏研究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
袁莎 女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
羅小慈 女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李煒 男著名中國古箏演奏家、作曲家
傅明鑒 男古箏演奏,箏樂作曲,箏學研究,箏藝教育家
李汴 女中國煤礦文工團箏獨奏演員,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楊秀明 男中國著名的古箏演奏家
童宜風 男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曲藝家協會、北京古箏研究會等會員
溫福澤男著名古箏名家、教育家、重慶箏協會員
⑼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小提琴家
1、俞麗拿
俞麗拿(Yulina)1940年出生,中國女小提琴演奏家;浙江鄞縣姜山鎮人(今浙江寧波市),生於上海。幼年學鋼琴,1951年進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就學,先後師從竇立勛、譚抒真,曾被選入外國專家班學習,1962年在該院畢業。
2、呂思清
呂思清,1969年11月26日出生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小提琴演奏者,畢業於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1986年,獲北京青少年國際比賽青年組第二名。1987年,獲得第三十四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的第一名。
3、林耀基
林耀基(1937年—2009年3月16日),男,廣州台山縣人,中央音樂學院著名小提琴教授、享譽世界的傑出音樂教育家、中國人民政協八、九、十屆全國委員。
1954年至1960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隨馬思聰學習小提琴。1960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後赴前蘇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師從小提琴家楊柯列維奇(Yankelevich),專攻小提琴演奏與教學法。
4、鄭石生
鄭石生,男,上海音樂學院系主任,教授,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1936年出生,漢族,福建省永春人。鄭教授從小受良好的家庭環境熏陶,自幼喜愛音樂,早年被父親送入南京國立音樂院幼年班學習小提琴。
5、李開祥
李開祥,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小提琴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音樂家協會理事。1975年畢業於四川省「五·七」藝術學校。師從夏敬熙副教授。1982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師從俞麗娜教授。
⑽ 中國著名小提琴家有哪些
1,盛中國
盛中國(1941年—2018年9月7日),男,祖籍江西臨川,出生於重慶。畢業於蘇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中國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5歲時,向父親行過拜師禮,開始練小提琴。
2,薛偉
薛偉,出生於河南開封。是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曾贏取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賽銀獎,卡爾·弗萊什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
3,呂思清
呂思清,1969年11月26日出生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小提琴演奏者,畢業於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1986年,獲北京青少年國際比賽青年組第二名。
4,盛中華
盛中華,女,中國著名的小提琴家、教育家。出生於著名的盛氏小提琴之家,父親盛雪是中國小提琴藝術的奠基人,哥哥盛中國是當代最有名的小提琴家。
5,李傳韻
李傳韻,1980年生於青島的一個音樂世家,祖籍廣東東莞。李傳韻11歲赴波蘭參加第五屆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少年組的比賽,高超的技巧,成熟的音樂表現征服了所有的評委,被一致推舉為第一名,成為此項賽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