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學院 > 音樂劇再別康橋論文

音樂劇再別康橋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13 15:20:26

㈠ 徐志摩詩歌三美特點以再別康橋為例論文任務書

可以幫 出提綱,完成正文全文,徐志摩詩歌三美特點以再別康橋為例論文任務書
格式自己處理哦

㈡ 《鳳凰涅磐》和《再別康橋》美的比較

在《吸煙與文化》中滿懷深情的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全詩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
徐志摩深崇詩人聞一多20年代曾提倡的現代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二、悲壯的重生曲—浪漫輪回
《鳳凰涅盤》這首郭沫若的代表作採用有關鳳凰的傳說作素材,借鳳凰「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徵著舊中國以及詩人舊我的毀滅和新中國以及新我的誕生。詩篇中鳳凰的形象壯美而崇高,是中國人民覺醒的象徵,同時也是詩人意識覺醒的象徵。《鳳凰涅盤》強烈地提點出五四時代那種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即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精神。它是否定舊世界,歌頌新生的光彩奪目的詩篇。它是「五四」時期一曲不同凡響的頌歌。
《鳳凰涅盤》中對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熱切追求與贊美,對創造理想的樂觀的堅定的內容,決定了詩篇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特色。 《鳳凰涅盤》想像新穎奇特,感情熱烈奔放,具有惠特曼式的雄渾粗獷的風格,表現了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在詩歌形式,它突破了舊詩格律的鐐銬,形式自由,一氣貫注。詩歌採用詩劇的形式,詩的氣氛隨著故事和發展,全詩富有很強的音樂性和舞蹈性,節奏明快而悠揚,句法多變而活潑,完全適於思想感情的流瀉,不拘一格,隨心所欲,這種自由詩具有開創性的重大意義及深遠影響。
三、如水柔情,似火激情――強烈對比
如果說《再別康橋》是一涓細細的清泉,那麼《鳳凰涅盤》就是一片熊熊的烈火。他們的感情表達方式,一個似水般柔情,所有內心的情感都緩緩道來,感覺就像位溫柔的姑娘在動聽的夜曲中輕聲低述著自己的心事:一個似火般激情,所有的感情都在一瞬間傾瀉而出,給人淋漓酣暢的快感。就像一個性格率真的姑娘,把自己所有的心事快言快語的告訴大家,毫無保留。

註:希望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謝謝!

㈢ 我想編一個《再別康橋》的歌舞劇或者是話劇,請各位給點建議,謝謝!

這是一首抒情詩,既沒有故事情節,也沒有多少人物形象,想直接將他編成歌舞劇或話劇很難專辦。

但如果你真想屬這么做的話,就必須先根據詩的情景增加人物,編故事情節。主角是留學康橋的徐志摩,可以再加幾個他的同學,特別是他的女朋友。

當然更好的做法是:去編一個徐志摩創作《再別康橋》這首詩緣由背後的故事。可以學習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知道做法---這本來是一幅世界名畫,但編劇圍繞畫家與模特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㈣ 徐志摩現代詩歌鑒賞論文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然而,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是一首抒寫自然之美與作者心情的短詩,詩人是崇高、贊美自然的。詩中景物的描寫真實細膩,可見康橋在詩人心中打下了極深的烙印。不僅如此,而且康橋是詩人的理想。他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然而,滿目瘡痍的中國,是非顛倒的年代,艱難的民生,使詩人的 康橋理想逐漸破滅。這首詩寫於一九二八年詩人重返英倫歸國途中。故地重遊,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憶,而離別在即,詩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盪起陣陣傷感的漣漪!描寫康橋的自然美,表現作者對康橋的不舍眷戀及心底的惆悵,是這首詩的主題。

徐志摩以其獨抒性靈的詩風靡一時。他的詩,輕靈飄逸,幽婉灑脫,集意境美、建築美、音節美和繪畫美於一身,同時對中外詩藝進行融合,追求一種「純真的詩感」。這些在《再別康橋》可見一斑。

這首詩意境優美,情感深摯含蓄,詩思精巧別致。詩人以康橋的自然風光為直接抒情對象,採取間接抒情的方式,寓情於景,人景互化。通讀整首詩,無一處不是在寫景、又無一處不是包含著詩人那淡淡的離別愁緒。詩的第一節:「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行文看似灑脫,實則是無奈與惆悵:詩人知道,康橋的美景是永存的無法帶走的,改變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經的夢想,而帶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實濁的眷戀與憂愁。往下,詩人運用比喻,將金柳看成是盪漾自己心頭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裡的一條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搖」。第四節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還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種「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開闊而悠遠,正如詩人那淡淡的卻又無處不在的愁情。那絢爛如虹的夢早已揉碎、沉澱在其間詩人輕輕地吟哦也許正是對往日康橋理想的一種悼念?情感在每一個意境中不斷升華至高潮。如果說詩的前四節描寫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節則回憶人的活動。詩人彷彿看到往日的自己長蒿漫溯,在康橋尋夢的情景,那時的自己是怎樣的意氣風發啊,現實中的詩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為要離別,因為離別時是滿心的不舍與惆悵。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橋,詩人的心境,如一張拉滿弦的弓,箭未離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搶了去,那淡淡的思緒曾有瞬間的高漲,但這高漲又在瞬間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來,呼應了開頭。詩作的情緒線索是:淡淡的哀傷——逐漸升華——高漲瞬間——回復淡淡的哀傷,在這樣的線索中,整首詩情與景渾然一體。而詩人構思之精妙體現於取裁的巧妙。詩的開頭:「輕輕地,我走了」詩的結尾:「悄悄地,我走了」兩個一前一後的「我走了」,說明詩人截取的是「走」這一瞬間,而並非從來到走這一個較長的過程。這一瞬間已在詩人心中永遠定格,詩人的一系列情感與他所描繪的康橋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間中完成。瞬間便是永恆。也許,這也正是《再別康橋》這首詩在眾多的離別抒情詩中脫潁而出,為世人所喜愛,經久不衰的原因。

從結構上來看這首詩。全詩共七節,每節四句。每節各描寫一個景物一個意境,而節與節之間是相互聯系,上承下啟的。以第二、第三節為例。第二節中,前兩句詩人描繪了河畔的金柳,後兩句採用層進深化情感。第三節則承第二節所寫的「波光」來寫「水底的清荇」。可見句子之間、詩節之間的環環相扣。詩人非常重視詩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詩作很考究詩歌的外形整齊。這樣的整齊偏重於詩的整體排列順序的整齊規劃,至於詩行長短並不做呆板限制。這首詩使用 式的詩形,而詩句有長有短,詩的整體錯落有致而並不單調死板,使人在視覺上產生一種詩的參差錯落的圖案美及嚴謹穩定中內含變化的和諧感。

詩人說:「詩歌的美妙不在於它的文字意義,而在於它的不可捉摸的音節里。」可見,詩人追求的是音節的音律和節奏。在其詩歌里,音節與內容達到了自然完美的統一。「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兩個「輕輕地」疊用,與其說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說是詩人在有意增強節奏的輕盈。詩人將節奏視為詩內在的生命,他所謂的「內含的音節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詩行間「頓」的數目大致相等,而非字數的相等。頓,即按句中不同成分來區分音節。如詩的最後一節按意群可作這樣的劃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詩的每一句之間的頓數是大致相等的,使得整首詩富有整體一致的節奏感。在音韻方面,這首詩偶句押韻,同一節二、四句押相同的韻,造成了一種疊盪起伏的音韻美。在詩人有節奏有韻律的吟唱中,詩中的意境、詩人的愁緒也在變化、擴散開來。

這首詩採用現代白話形式,繼承了中國古典傳統詩歌的含虛、典雅,又採用了音語中的語法調式,可謂中西合壁。而繪畫的色彩美在詩中也用明顯體現,詩中的雲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組組物象的顏色鮮明,寫出了康橋之美 。這樣一幅色彩明艷的畫卷,與詩人的心情並不矛盾,正是因為它的美,才令詩人如此難以割捨!
讀《再別康橋》,如觀樓如吟歌如賞畫,而感受到的是詩人那淡淡的離別之戀之愁之哀。
Easier said than done.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㈤ 《再別康橋》和《雨巷》的比較

你從兩個方面說吧,同:都是比較憂傷的調子,手法重在抒情等
異:給人的感覺前者相對歡快些,輕松點,後者沉重點,悲傷點.
你在從他們的內容上比較以下,查不多500字吧

㈥ 再別康橋以繪畫美角度寫作文500字

《死水》《再別康橋》是新月詩派主要代表詩人聞一多和徐志摩的經典名作。仔細賞讀這兩首詩,我們能夠咀嚼出新月詩派繪畫美的豐富意蘊。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又被偷灑的花蚊咬破。
在這里,翡翠的碧綠、桃花的艷紅、羅綺的光亮,雲霞的陸離,逼得我們眼花嘹亂,我們也不得不驚嘆於這個五彩紛呈的絢麗世界!這也許是在清華接受九年美式教育和留美三年的聞一多在應用西方浪漫主義推崇想像的詩歌美學原理(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就過:「在通常的意義下,詩可以界說為『想像的表現』。」)(《詩辯》)進行創作實踐。聞一多靠著他豐富神奇的想像,創造出諸如晶瑩剔透的翡翠、粉嫩灼灼的桃花、皺纈柔滑的羅綺、流麗飄盪的雲霞等「濃麗繁密而且具體的意象」,這些意象疊在一起敷陳出一幅美麗無比的圖畫。這幅圖畫還挺有靈氣的:陶醉其間的「珍珠似的白沫」悠然自得,在努力探尋自我快樂的美妙方式——「小珠一笑變成大珠」;早已垂涎於此的花蚊似乎也不甘寂寞,美美地和得意忘形的白沫做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也分享著數不盡的歡樂。
一九二六年五月,在《新詩格律》這篇新詩論文中,聞一多開創性地把新詩的繪畫美和音樂美、建築美並列提出,表現了他獨特的詩歌美學價值。細品上面這兩節詩,《死水》的繪畫美也纖毫畢現。聞一多曾把詩歌的「繪畫美」簡略歸結為「詞藻美」,顯然是受西方唯美主義文藝思潮的影響。我認為聞一多詩歌的繪畫美主要體現在形象的意境美上。聞一多曾鼓勵詩人大膽地「跨在幻想的狂姿的翅膀上遨遊,然後引嗓高歌」,(《冬夜評論》),其實,這就是在引導詩人努力塑造意象,創造意境。當然,意境美要著色,要勾勒廓線,這或許又是繪畫出身的聞一多在有意無意地追求「詩中有畫」的古詩遺韻。上面兩節詩的色彩美和廓線美(如從「珍珠似的」「大珠」「小珠」等字詞中可以體味出)是很明顯的,這或者就是聞一多對詞藻、對詩歌語言形象的具體要求。
「死水」美了,活了,還會「死」嗎?實質上這個問題很簡單,試想,倘若一個臉上堆疊疙瘩,嘴裡塞滿臟話,走路一搖一擺的低俗女子卻突然精心來了個濃妝艷抹、柔聲雅語、纖纖細步,你的感覺會怎樣呢?是做作?是惡心?還是鄙夷?總之,這樣的女子裝扮得越美,給人的感覺就會越丑,這就是東施效顰似的美醜辯證法。西方一些進步的藝術家曾經把這種美醜辯證關系引入到藝術創作領域中,出現了像羅丹的《歐米哀》雕塑,波特萊爾題名《惡之花》的詩集等,開辟了藝術表現的新的美學天地。聞一多又把這種美醜辯證法引進到他的新詩領域。他在《冬夜評論》里寫道:-「丑」在藝術上固有相當的地位,但藝術的神技應能使「恐怖」穿上「美」底一切的精緻,同時又不失其要質。
也就是說,可以以美寫丑,但丑終究還是丑,把丑寫到美的極值,便是丑到極端,對丑的批判力量也就更大。《死水》是以美寫丑的典範之作,是聞一多詩歌繪畫美另一種特質的具體表現。
《再別康橋》是一首纏綿悱惻,艷麗動人的抒情詩。不必說那哀而不傷的離情別緒,令人盪氣回腸;也不必說那起伏跌宕的韻律節奏,讓人琅琅上口;單就那清新明艷的康河晚景,足以使人心馳神往。
夕陽西沉,余輝給河畔的柳枝鍍上了一層媚人的金黃,垂柳依依,彷彿是美艷溫柔的新娘嬌羞地立在那裡,粼粼的波光中盪起了緋紅的笑意,「我」似乎就是幸福的新郎了。不禁心頭也盪漾起來。
清清的河水滋潤著軟泥上的青荇,綠油油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歡快地舞蹈,驕傲地招呼著行人,似乎在宣告它沐浴康河的自由與舒暢。以至於「我」都「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喚起的是人們對七彩生活的遐思;「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燃起的是人們對生活的浪漫和激情。
「金柳」「波光」「青荇」「星輝」等眾多色彩明艷的形象,構成的是一幅明麗和諧的畫卷。畫面是迷人的,回憶就甜蜜,情感便隨之熱烈而奔放。徐志摩是一個才華橫溢、個性飄逸的少有的出色詩人。著名學者胡適曾在《追悼徐志摩》一文中概括了徐志摩的人生理想:「這裡面只有三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這是很貼切的。美,是徐志摩的人生理想,同時更是他至愛的藝術追求。詩歌的繪畫美也是他很看重的。不過,我覺得《再別康橋》的繪畫美比起《死水》來,更多的是表現一種雋永的古典之美。
徐志摩崇拜自然,放情於山水之間,寄情於草木之中,內心感情的波動與自然變化的規律同一節奏,顯示出渾然一體的和諧美。《再別康橋》的繪畫美也就始終堅守著自古以來的「情景交融」的美學原則。通過前面文字的賞讀,我們已經分明感覺到美麗無比的康橋晚景就是詩人對康橋美好眷念之情的外化。另外,《再別康橋》的繪畫美還主要表現在對詞藻和意象的精心挑選上。這些詞藻美和意象美的選用無不打上中國傳統美學的烙印。取點「金柳」,就是「柳」「留」諧音相通之美,狀依依惜別之情,自古亦然。「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的用喻雖新奇,但也有「翠柳將斜陽,偏照晚妝鮮」(陰鏗《侯司空宅詠妓》)的影子。甚至「滿載一船星輝」還從宋代詞人張孝祥的「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西江月·阻風三峰下》)衍化而來。
《死水》《再別康橋》都是新月詩派的代表作,它們的繪畫美當然還有更深更廣的內涵。限於水平,筆者所述不免掛一漏萬,還得請方家斧正。不過我想以此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這兩首詩的內在意蘊,如是而已,別無他意。

㈦ 再別康橋和沙揚娜拉做比較寫一篇賞析文章

《再別康橋》讓我看到了一顆詩人的心---一顆坦露的真誠的赤子之心.還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對美的自然、美的人生、美的夢想的眷戀與追求.怎麼能說這些沒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呢?
康橋對於徐志摩而言,不只是風光宜人,景物清新的求學之地,更是徐志摩精神的家園,「康橋」被他稱為「難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的依戀之鄉」.康橋的自然風光開啟了詩人的心靈,詩人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的晚鍾聲,聽河裡倦牛芻草聲,大自然的優美、寧靜、和諧在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詩人的性靈.他在自然的「真美」與「純美」中,追求生命的「真」「善」「美」,生命的「真」「善」「美」間接的反映到藝術作品中,藝術形式倒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應該說,沒有對自然、對生命、對藝術的摯感真情,沒有一顆坦露的熱烈的赤子之心,也就沒有《再別康橋》.

《沙揚娜拉》這組詩無論在情趣和文體上,都明顯受泰翁田園小詩的影響,所短的只是長者的睿智和徹悟,所長的卻是浪漫詩人的靈動和風流情懷.誠如徐志摩後來在《猛虎集·序文》里所說的:「在這集子里初期的洶涌性雖已消減,但大部分還是情感的無關攔的泛濫,……」不過這情實在是「濫」得可以,「濫」得美麗,特別是「贈日本女郎」這一節,那萍水相逢、執手相看的朦朧情意,被詩人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詩的伊始,以一個構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嬌羞之態.「低頭的溫柔」與「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兩個並列的意象妥貼地重疊在一起,人耶?花耶?抑或花亦人,人亦花?我們已分辨不清了,但感到一股朦朧的美感透徹肺腑,象吸進了水仙花的香氣一樣.接下來,是陽關三疊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紙背,濃得化不開.「蜜甜的憂愁」當是全詩的詩眼,使用矛盾修辭法,不僅拉大了情感之間的張力,而且使其更趨於飽滿. 「沙揚娜拉」是迄今為止對日語「再見」一詞最美麗的移譯,詩人在短短五行詩句中,十分微妙而逼真地勾勒了送別者的形態和內心活動這詩是簡單的,也是美麗的;其美麗也許正因為其簡單溫柔的舉止,嬌羞的表情,以及聲調里所包含的蜜甜的憂愁,從而形神兼備地再現了在特定場景中的日本女性的鮮明形象,充分地顯示了詩人繪態傳神的藝術功力.僅以廖廖數語,便構建起一座審美的舞台,將司空見慣的人生戲劇搬演上去,讓人們品味其中亘古不變的世道人情,既是楊柳依依的揮手作別,又彷彿在呼喚那女郎溫柔的名字.悠悠離愁,千種風情,盡在不言之中!而隱在詩後面的態度則無疑是:既然歲月荏苒,光陰似箭,我們更應該以審美的態度,對待每一寸人生.

㈧ 《再別康橋》與《將進酒》誦讀時,在情感抒發方面有哪些區別,請具體說明

《再別康橋》與《將進酒》誦讀時的區別為:

一、語調不同

1、《再別康橋》:這是表達一種對往昔愛戀生活的懷念,所以應該是一種偏向於哀傷的韻律,表現出對愛人的思念。

2、《將進酒》:這是詩人在被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非常深沉,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

二、抱有的情感不同

1、《再別康橋》: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2、《將進酒》:詩中交織著失望與自信、悲憤與抗爭的情懷,體現出強烈的豪縱狂放的個性。

(8)音樂劇再別康橋論文擴展閱讀

《再別康橋》誦讀技巧:

1、(輕輕的 / 我走了)喜悅中帶一絲憂傷,第一個「輕」字重音處理時略帶虛化,第二個「輕」弱處理,兩字之間似斷非斷。

2、(正如我 / 輕輕的來)喜悅贊美之情,「正如我」三個字重音處理,吐字飽滿的,「輕輕的」弱音處理,似斷。「來」字重讀飽滿延長有迴旋之感。

3、(我 / 輕輕地招手)充滿留戀,朗誦時彷彿眼前出現美麗的畫面。「我」短促漸弱,「輕輕的」弱強化,「招手」重音落實。

4、(作別 / 西天的雲彩)充滿喜愛幸福,流露飄逸之美,「作別」較「招手」弱,「別」字拉長,稍頓,「西天」重音,「的」弱音帶過,「雲彩」,「雲」重音拉長,「彩」字短而虛。

5、(那河畔的 / 金柳)喜悅,由衷地愛這片美麗的土地,「那」虛化,「河畔」重讀,「的」字帶過,「金柳」中「金」著重,「柳」字拉長,為下句相連蓄勢贊美。

6、(是夕陽中的 / 新娘)「是」字短促虛化,「夕陽中」重讀,「夕陽」飽滿「中」帶過,「的」帶過,「新娘」重讀飽滿,拉長。

閱讀全文

與音樂劇再別康橋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