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課件,即課文教學時的開場白,教師一走上講台,就用一篇課件引入課文教學,就像一場精彩的戲拉開了序幕。課件的設計,往往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文體類型、作家風格、作品的內容和具體寫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學環境而靈活運用的。下面是無憂考網整理分享的學前班音樂《小白船》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一、活動名稱:
中班音樂活動
二、活動內容:
歌曲《小白船》
三、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能用動作表現樂曲中的情景。
2.提高幼兒的演唱和表演能力。
3.學習按三拍子的節奏演唱歌曲。
重點:學習演唱歌曲《小白船》。
難點:引導幼兒掌握三拍子的節奏。強弱弱。
四、活動准備:
錄音機、磁帶、紙船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活動:
(二)、基本部分:
1、感受樂曲的絢麗;請幼兒說說這首歌曲聽上去有什麼樣的感覺?好像看到是什麼
2.老師將歌詞內容講給幼兒聽,以便幼兒熟記歌詞。
3.范唱歌曲,(有表情)
提問幼兒:在歌曲中聽到了什麼?歌詞里唱到了什麼內容?
4.鼓勵幼兒跟老師學唱歌(反復)
5.鼓勵幼兒大膽想像:(1)歌曲唱的小白船指的是什麼?
(2)能不能用動作來表現星空中的小白船
6.難點:隨音樂用柔美舒展的動作按三拍的節奏做動作(反復)
(三)、結束部分:
結合青島2008奧帆賽,請幼兒了解一些知識。【篇二】
一、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對根據歌曲創編動作已經有一定的基礎,能基本掌握3/4拍的歌曲,《小白船》是一首3/4拍的歌曲,意境優美,有一定的表演空間適合幼兒創編表演,設計此次唱歌活動,意在讓幼兒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感受歌曲的優美意境,並能夠根據歌曲的內容創編動作。
二、活動名稱:歌曲―《小白船》
三、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鼓勵幼兒大膽用動作表現歌曲。
3、體驗感受歌曲中的優美意境。
四、活動准備:小兔子頭飾一個、月亮船。
五、活動過程:
1、以情景表演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看!它和它的小白船來啦!(教師表演歌曲)
2、新授歌曲《小白船》
(1)介紹歌曲
師: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什麼東西呢?……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很好聽的歌,歌的名字叫《小白船》。
(2)教師范唱,介紹歌詞
師:請大家注意聽老師長一遍著首歌,唱完後,告訴我這首歌叫什麼名字,裡面都唱了些什麼?……
(3)熟悉歌曲的主要節奏,朗讀歌詞
(4)熟悉新歌:節奏朗讀法
幼兒在記憶歌詞的同時掌握歌曲的節奏。
(5)教唱新歌:分句教唱法
(6)復習歌曲,完整演唱
幼兒和教師完整地演唱歌曲兩遍,要求聲音優美連貫。
3、引導幼兒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創編動作。
4、請幼兒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5、教師小結,幼兒和教師一起表演歌曲結束活動。
六、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中讓幼兒自由表演和演唱。
附《小白船》歌詞:
藍藍的天空銀河裡,
有隻小白船,
船上有顆桂花樹,
白兔在遊玩。
槳兒槳兒看不見,
船上也沒帆,
飄呀飄呀飄向雲天。
渡過那條銀河水,
走向雲彩國,
走過那個雲彩國,
再向哪兒去?
在那遙遠的地方。
閃著金光。
晨星是燈塔,
照呀照得亮。【篇三】
[活動目標]:
l、引導幼兒體會、感知歌曲中優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2、啟發幼兒根據歌曲的旋律、節拍,唱出優美、舒緩的韻味,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3、通過學習演唱3/4拍歌曲,使幼兒初步了解朝鮮族歌曲的特點。
[活動准備]:
歌曲課件、音樂教學磁帶、錄音機、自製長鼓、朝鮮族服裝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幼兒聽兩段不同的音樂(曲一:活潑歡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樂),自由表演動作。
二、展開:
(一)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節奏特點、熟悉歌曲旋律。
l、提問幼兒:剛才的兩段音樂有什麼不同?哪段音樂是三拍子的?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三拍的強弱規律。
2、組織幼兒跟隨歌曲音樂練習三拍子節奏。
(二)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並學習歌詞。
l、教師介紹歌曲名稱並示範演唱歌曲。
2、通過提問及課件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提問: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歌曲里唱到的小白船和我們平時見到的小船有什麼不一樣?歌里還唱了什麼?
3、幼兒看課件完整欣賞歌曲。要求幼兒記住歌曲中最喜歡或是美的歌詞。
4、根據幼兒分別說出的歌詞,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歌詞。
(三)通過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請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小聲完整跟唱歌曲。
2、幼兒集體完整演唱歌曲。
3、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進行反思,並有重點地練習演唱:我們還有那句唱得不夠好,還需要再練練?
4、通過歌曲接龍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歌曲。
5、為幼兒提供場景和「小船、小兔」等道具,分組演唱,激發幼兒的演唱興趣。
6、請幼兒集體完整地把歌曲演唱給客人老師聽。
(四)通過觀察朝鮮族服裝和欣賞朝鮮族舞蹈,引導幼兒了解《小白船》是一首朝鮮族民歌。
1、啟發幼兒通過教師身上的朝鮮族服飾,初步認識和了解朝鮮族,知道《小白船》是一首朝鮮族民歌。
2、請幼兒欣賞教師表演的朝鮮族舞蹈。
三、結束:請幼兒背上「長鼓」,伴隨小白船的音樂,與教師一起載歌載舞。
㈡ 有關於表現力教師在音樂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體現力
一、尋找提高幼兒興趣的切入點,增強幼兒的表現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探討的內在動力。」幼兒如何對音樂課感興趣,在音樂活動中如何積極主動地表現音樂的美呢?」在活動中,我激發,培養幼兒興趣的切入點是多注意觀察幼兒,了解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從他們的日常興趣入手,滲透音樂教育。例如: 音樂欣賞活動是所有音樂活動的形式中,教師最難掌握的 ,而孩子最感興趣的是動畫片,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將游戲,動畫片放到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可以把索然無味的音樂欣賞教學變成一件幼兒非常喜愛的事情,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鬆鬆地欣賞。如:大班音樂欣賞《水族館》的活動中,如果光聽音樂,進行欣賞,幼兒必然會感覺索然無味,雲山霧罩的,提不起興趣,我根據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精心的製作了精美的動畫,讓孩子們視聽結合,欣賞音樂的同時,又能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故事。幼兒的活動情緒相當的高漲,個個都很積極的參與活動,在熟悉樂曲旋律後, 了解優美流暢與纖巧輕快的不同音樂性質,根據自身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與同伴一起游戲,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水草舞動和小魚游動的不同形態,發展創造力和表現力。
二、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穎多樣是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的條件。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一)情感熏陶
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情感也是豐富的,喜怒哀樂全都在臉上,當這些喜怒哀樂需要抒發,宣洩,與寄託時,這也是音樂課上增強幼兒表現力的最好契機。例如:一天中午,孩子們即將起床,忽然一個不速之客猛地從門縫飛進了睡眠室里,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麻雀,當孩子們睜大眼睛躍躍欲試的想親手逮住麻雀玩的同時,突然又飛進來一隻比剛才大一點的麻雀,孩子們立刻明白了:「老師,是麻雀媽媽找孩子來了。」此時的小麻雀已經被嚇得飛進了床下的縫隙間,麻雀媽媽不停地在叫著,似乎在焦急的呼喚著小麻雀的名字。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出主意怎麼將小麻雀逮到,但是孩子們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想請老師將麻雀逮到後,放飛。當看著麻雀母子在天空中飛翔的時候,孩子們的歡呼雀躍聲傳的很遠,有的孩子還掉出了眼淚,感嘆著麻雀母子的親情。我隨即將《小烏鴉愛媽媽》的課提前到了當天
㈢ 如何在日常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一、尋找提高幼兒興趣的切入點,增強幼兒的表現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探討的內在動力。」幼兒如何對音樂課感興趣,在音樂活動中如何積極主動地表現音樂的美呢?」在活動中,我激發,培養幼兒興趣的切入點是多注意觀察幼兒,了解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從他們的日常興趣入手,滲透音樂教育。例如: 音樂欣賞活動是所有音樂活動的形式中,教師最難掌握的 ,而孩子最感興趣的是動畫片,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將游戲,動畫片放到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可以把索然無味的音樂欣賞教學變成一件幼兒非常喜愛的事情,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鬆鬆地欣賞。如:大班音樂欣賞《水族館》的活動中,如果光聽音樂,進行欣賞,幼兒必然會感覺索然無味,雲山霧罩的,提不起興趣,我根據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精心的製作了精美的動畫,讓孩子們視聽結合,欣賞音樂的同時,又能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故事。幼兒的活動情緒相當的高漲,個個都很積極的參與活動,在熟悉樂曲旋律後, 了解優美流暢與纖巧輕快的不同音樂性質,根據自身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與同伴一起游戲,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水草舞動和小魚游動的不同形態,發展創造力和表現力。
二、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穎多樣是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的條件。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一)情感熏陶
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情感也是豐富的,喜怒哀樂全都在臉上,當這些喜怒哀樂需要抒發,宣洩,與寄託時,這也是音樂課上增強幼兒表現力的最好契機。例如:一天中午,孩子們即將起床,忽然一個不速之客猛地從門縫飛進了睡眠室里,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麻雀,當孩子們睜大眼睛躍躍欲試的想親手逮住麻雀玩的同時,突然又飛進來一隻比剛才大一點的麻雀,孩子們立刻明白了:「老師,是麻雀媽媽找孩子來了。」此時的小麻雀已經被嚇得飛進了床下的縫隙間,麻雀媽媽不停地在叫著,似乎在焦急的呼喚著小麻雀的名字。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出主意怎麼將小麻雀逮到,但是孩子們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想請老師將麻雀逮到後,放飛。當看著麻雀母子在天空中飛翔的時候,孩子們的歡呼雀躍聲傳的很遠,有的孩子還掉出了眼淚,感嘆著麻雀母子的親情。我隨即將《小烏鴉愛媽媽》的課提前到了當天。我以麻雀媽媽焦急的尋找孩子為切入點,喚起了孩子心靈深處最真摯、最純潔的愛。因此,孩子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更深刻的體會到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在理解音樂,演唱歌曲的基礎上達到了情感的共鳴。在演唱歌曲時,哪裡需要唱慢一些,哪裡需要唱柔一些,哪裡要表現的焦急一些,哪裡要加上什麼樣的動作等,孩子們都水到表渠成的表現出來,提高了孩子的表現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唱出來
1.音色
每個人的生理結構不同,致使每個人的聲音音色也各不相同。在音樂活動中可以利用孩子的不同音色進行分角色演唱,會各取所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以增強孩子的表現力。
2.音量
歌唱來源於生活,是生活的提煉,與文學、美術、音樂等息息相關,不僅在人的視覺上產生美感,而且給聽覺也帶來享受。《大雨和小雨》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圍繞著「嘩啦啦和淅瀝瀝」的聲音開展 ,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對雨的已有感知經驗,讓幼兒利用聲音大小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提高孩子的表現力.
3.表情
音樂是一種具有強烈情感感染力的藝術,而幼兒的特點又是易受感染和喜愛模仿的,要想使幼兒真正學會有表情地演唱,教師自己的歌聲、琴聲、情緒、體態表情和臉部表情要具有高度的情感感染力。每一次活動,每一個環節,力爭自己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人其中,用歌聲、琴聲,表情和語言促進與幼兒、幼兒與歌曲之間的情感交往。愛護小樹苗在唱到」別搖別搖,快別搖」時,表情是十分焦急的,當唱到:好孩子要愛護小樹苗的時候要高興的。表演小樹苗的,挺起了要是很舒服,很精神的表情。這樣孩子也會從模仿老師,到真正的懂得如何用表情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三)說出來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樂活動教唱歌曲時,我首先讓幼兒感受曲子,理解歌詞,從而啟發幼兒用生動、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教唱歌曲《愛護小樹苗》前,我請幼兒先講述自己焦急,高興,招呼小朋友時的心情及用什麼方式表現的大膽的說出來,在學唱歌曲時利用經驗遷移,孩子就有了豐富的實際感受,會產生相應的形象思維。
(四)敲打出來。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的材料發生興趣。為了讓幼兒利用樂器無障礙地自由表達,我嘗試鼓勵孩子把樂器當作一個好朋友,由此進行更好的交流。例如:在打擊樂活動《和小鈴的對話》中,我手持小鈴,在幼兒面前用小鈴發出的各種不同聲音,表演如何用小鈴和自己對話,並讓幼兒猜:小鈴對我說了什麼?是甜蜜的話還是抱怨的話?是傷心的事還是滑稽的事?用臉部表情表現對小鈴聽說內容的反應,幫助幼兒理解小鈴所說的意思。然後讓幼兒自由嘗試,同時鼓勵幼兒間互相猜想。幼兒在操作嘗試中不僅運用著已掌握的節奏型、還不斷探索發現出新的節奏型,並能想像說出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對幼兒的不斷肯定中,幼兒有了自信心和表現欲,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充滿著非常高的積極性。他們在自主操作的狀態下,與材料、同伴、教師不斷發生互動,表達與表現的潛能也更進一步地被激發出來。
(五)畫出來
音樂是流動的圖畫。美術與音樂相輔相成,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兒的表現力。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對歌曲做較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引導幼兒遷移經驗,讓幼兒開動腦筋去想像更加美好的事情,再把他們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例如:《春天在哪裡》這首歌,幼兒通過學習歌曲,創編歌詞,創編動作等充分的理解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在心裡充分的體驗了歌曲所表達的美感。在對歌曲做延伸想像時,想像力在老師的引導下變得大膽,開闊。當老師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在紙上把關於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用圖畫的形式來展現時,這就給了幼兒一個更充分去感受美和表現美的空間,他們呈現出來的畫面色彩更大膽、內容更豐富。
(六)跳出來
在律動和舞蹈教學中,首先是幼兒欣賞音樂,在欣賞的過程中來感受音樂,並且再用自己的動作表情來表現音樂,在熟悉音樂,理解音樂內容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表現音樂,我也堅持做每一個動作,並不是簡單的手動或腳動來表演動作,而是用眼神等面部表情,用優美協調的動作來表達感情。
例如:律動《摘果子》中,在前兩拍中是手伸上去摘蘋果的,讓幼兒想像我摘到了一個最大的蘋果,心裡很開心,就要露出笑容,最後一個八拍我摘到了滿滿的一籃蘋果,舉在頭頂,特別開心,讓幼兒想像要把蘋果送給誰吃,會表揚你,那樣心裡更加開心了。在律動中充分發揮了表現能力。
(七)錄下來。
大的作曲家根據故事而創作改編歌劇,這是需要堅實的藝術功底,強烈的創作慾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作能力。作為幼兒,還不可能具有這種能力。但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想像成一個具體的事物,或是編成一段小情節,一個小故事,是他們能做到且較為喜歡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對幼兒來說,難以完全記錄下來,這時,就需要藉助現代教育媒體的力量,將幼兒的肢體動作、角色語言情節想像等音樂表現進行現場記錄。如在教授歌曲《好娃娃》時,最後一個環節,我將孩子邊唱邊表演的情節錄下來,請孩子當小小評委,看誰表演的最好,孩子在電視上看到自己都高興的又蹦又跳,在一整天的教學過程中孩子都非常興奮。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留下較多的音樂活動資料,以備幼兒今後的學習、模仿和再創造;另一方面,當幼兒看到自己的形象出現在「電視」中,心中會涌現強烈的自豪感,也會激發幼兒進一步學習創造與表現音樂、豐富自己的音樂經驗的強烈願望,從而使幼兒的音樂潛能得到多元化的發展與表現。
(八)演出來。
經常給孩子提供表演的機會,例如在創編活動—拉拉隊之舞時 ,我和孩子共同編的舞蹈,孩子們跳起來非常好看,可是也只能表演給本班孩子看,孩子們覺得精心的編排沒有得到最大的發揮,感到非常遺憾。有的孩子就提出能不能和園長商量,在運動會上表演給全園的小朋友看。得到園長的支持與鼓勵後,孩子們的表演慾望強烈,更在每次排練的過程中,尋找不足,當全園小朋友給予熱烈的掌聲後,孩子們那種快樂、幸福,自信溢於行表,通過這次活動更發展了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九)學一學
綱要中的藝術領域敏銳的抓住了藝術教育最基本的特點「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師應該緊緊抓住孩子這一特點,讓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例如:在春天在哪裡的動作創編一課中,每個幼兒感受春天美的事物不同,當孩子們在表現各自的美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及時發現哪個小朋友表現的動作最美,並模仿那個小朋友的動作,進一步引導幼兒如何能將自己所要表達的事物表現的更美。
(十)各種表現手段有機結合。
前面的教育手段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相輔相成的。例如唱歌與律動相結合,欣賞與畫畫,表述相結合等.
三、創設各種環境,提供各種材料,提高幼兒表現力
(一)創設開放的音樂角。
為了滿足幼兒的唱、跳、演奏、欣賞、表現、創造的慾望,我為他們創設了一個音樂角,並和幼兒一起為之配備了相應的表演工具,如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自製表演服裝、麥克風等。孩子們在區域活動的時候,首先討論,今天要做什麼?是排練舞蹈,還是表演話劇?或是整體節目演出……,然後再相應的節目單上,進行填寫,然後根據計劃自由結伴去那裡開展自發的表演游戲。從而為那些有表演慾望的幼兒提供了一個表演的空間。
(二)做足充分的准備,包括物質准備,精神准備。
物質准備:如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自製表演服裝、麥克風等。
精神准備:為幼兒提供寬松自主的活動氛圍,並引導幼兒提煉生活、表演等過程中的藝術經驗,為每次活動做准備。
(三)為幼兒創設音樂環境,將音樂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
幼兒年齡小,接受能力卻強,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有一雙音樂的耳朵,因此,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每個環節播放不同的音樂,不僅建立了生活常規,更讓幼兒的一日活動充滿音樂。例如,在用餐之前,我為幼兒播放優美、抒情的輕音樂,讓幼兒在安靜、舒適的音樂中等待用餐;在幼兒午睡時,我為他們播放催眠曲,讓他們更快的進入夢鄉--- ---;戶外活動時,選擇《郊遊》,和幼兒聽著歡快的音樂一起排隊去戶外游戲。另外選取音樂教材時,必須注意既有教育意義又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兒,而且要經常換音樂,一面幼兒審美疲勞。
(四)進行即興的表演。
即興表演是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造情境中,在沒有預先准備和排練狀態下的兒童表演活動。訓練幼兒運用已掌握的音樂藝術表現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思維的快捷反應、臨場發揮、靈活多變的能力。在盡興的、自主的活動當中孩子們可以感受到即興創造的快樂和獲得成功後的喜悅感。
四、充分利用民間自然資源,給孩子提供更多的表演空間,發展孩子的表現力。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幼兒園不是孩子唯一的活動場所,充分利用民間自然資源,共同為幼兒的表演創設一個有利的機會,也是提高幼兒表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城市裡,每天都會在不同的角落裡上演著精彩的表演節目:店慶時,爺爺,奶奶們歡快的秧歌;晚上,法制公園里瀟灑飛揚的雙人舞;早上,人們打著太極……幼兒即使沒有參加表演,在耳熏目染中也會聽著音樂走幾步秧歌,跳幾個舞步等,這些人文自然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幼兒的表演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我鼓勵家長帶著孩子外出,多看、多聽,給孩子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與表演素材,找會扭秧歌,打太極……的人去請教,在學習中不僅愉悅身心,增進親情,更能讓幼兒增強表演的樂趣,積累表演的素材,從而能精彩的表演。我們還讓家長來幼兒園進行交流,既可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表演能力,又可滿足每個幼兒表演的願望。同時,教師還能掌握每個幼兒表演能力的信息,了解不同層次的幼兒表演活動中的能力體現。
作為最富於創造性的藝術,音樂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具有音樂表演能力使孩子充滿自信,感受喜悅。我們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採用多種有效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優勢,積累豐富的表演素材,激發表演的興趣與慾望,從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㈣ 小白船這首歌是歡快的音樂,還是優美的音樂
這首歌應該是優美溫暖的。
㈤ 如何巧用體態律動培養小學低段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研究目的和意義
研究的目的在於更好地理解「體態律動」這種音樂教學方法。
更好地鍛煉兒童的運動覺、內心聽覺、即興創造的能力,以及鍛煉相關的節奏運動和視唱練耳。
研究的意義在於向人們介紹「體態律動」這種新的教學方法,更好更深刻的了解、掌握和運用。
對「體態律動」的研究將有助於兒童的節奏能力發展,通過節奏運動使兒童身心和諧發展,喚醒兒童的音樂本能,抓住了兒童的好奇心,培養兒童全身心地集中注意,鍛煉兒童的靈敏反應,發展兒童的大腦與身體運動的協調性,遵循了兒童的自然發展原則,適應了兒童的實際能力。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及綜述
研究現狀:國內外對「體態律動」進行研究的學者眾多,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
1986年由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教育委員會及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編輯的《音樂教育參考資料》中,介紹了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學,同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英國德賴維爾的《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入門》。
1990年12月,國在日本學習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的繆力女士,應中國音樂教育學學會邀請,在首都師范大學為部分高師音樂教學法教師及中小學音樂骨幹教師近百人開辦了《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師資培訓班》。
繆力還選擇了日本石井亨江崎正剛的《快樂的體態律動——兒童體態律動課例選》介紹到中國。
從1986年至1996年,達爾克羅茲的音樂教育體系在各種音樂教學法、音樂教學論、音樂教育學著作及文章中多有介紹。
《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一書,是「外國音樂教育研究」專題研究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次研討會都使在課題的研究性質、任務、方法的認識上有所提高,在課題研究的進展上有所前進。
此外,還有愛國人士、留學生等許多人對課題表示關心與支持,有的捐款,有的寄書寄資料,有的寫文章,利用一切機會促成海內外交流。
㈥ 校園集體舞小白船音樂
http://music..com/song/10493724/download?__o=%2Fsong%2F10493724
㈦ 什麼是音樂表現力
人們任何的感知都可以是音樂表現的范疇。
音樂和人(人的感情)是相互作版用的,只要權注意將你聽到的音樂與你自己的感知去聯系、結合。久而久之,在自己表現音樂的過程中,就會自然的用到一些技巧了,如悲傷、悲壯、喜悅、活潑等等,就像條件反射。
㈧ 怎樣培養幼兒歌唱的音樂表現力
一、尋找提高幼兒興趣的切入點,增強幼兒的表現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探討的內在動力。」幼兒如何對音樂課感興趣,在音樂活動中如何積極主動地表現音樂的美呢?」在活動中,我激發,培養幼兒興趣的切入點是多注意觀察幼兒,了解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從他們的日常興趣入手,滲透音樂教育。例如: 音樂欣賞活動是所有音樂活動的形式中,教師最難掌握的 ,而孩子最感興趣的是動畫片,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將游戲,動畫片放到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可以把索然無味的音樂欣賞教學變成一件幼兒非常喜愛的事情,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鬆鬆地欣賞。如:大班音樂欣賞《水族館》的活動中,如果光聽音樂,進行欣賞,幼兒必然會感覺索然無味,雲山霧罩的,提不起興趣,我根據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精心的製作了精美的動畫,讓孩子們視聽結合,欣賞音樂的同時,又能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故事。幼兒的活動情緒相當的高漲,個個都很積極的參與活動,在熟悉樂曲旋律後, 了解優美流暢與纖巧輕快的不同音樂性質,根據自身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與同伴一起游戲,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水草舞動和小魚游動的不同形態,發展創造力和表現力。 二、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穎多樣是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的條件。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一)情感熏陶 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情感也是豐富的,喜怒哀樂全都在臉上,當這些喜怒哀樂需要抒發,宣洩,與寄託時,這也是音樂課上增強幼兒表現力的最好契機。例如:一天中午,孩子們即將起床,忽然一個不速之客猛地從門縫飛進了睡眠室里,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麻雀,當孩子們睜大眼睛躍躍欲試的想親手逮住麻雀玩的同時,突然又飛進來一隻比剛才大一點的麻雀,孩子們立刻明白了:「老師,是麻雀媽媽找孩子來了。」此時的小麻雀已經被嚇得飛進了床下的縫隙間,麻雀媽媽不停地在叫著,似乎在焦急的呼喚著小麻雀的名字。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出主意怎麼將小麻雀逮到,但是孩子們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想請老師將麻雀逮到後,放飛。當看著麻雀母子在天空中飛翔的時候,孩子們的歡呼雀躍聲傳的很遠,有的孩子還掉出了眼淚,感嘆著麻雀母子的親情。我隨即將《小烏鴉愛媽媽》的課提前到了當天。我以麻雀媽媽焦急的尋找孩子為切入點,喚起了孩子心靈深處最真摯、最純潔的愛。因此,孩子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更深刻的體會到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在理解音樂,演唱歌曲的基礎上達到了情感的共鳴。在演唱歌曲時,哪裡需要唱慢一些,哪裡需要唱柔一些,哪裡要表現的焦急一些,哪裡要加上什麼樣的動作等,孩子們都水到表渠成的表現出來,提高了孩子的表現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唱出來 1.音色 每個人的生理結構不同,致使每個人的聲音音色也各不相同。在音樂活動中可以利用孩子的不同音色進行分角色演唱,會各取所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以增強孩子的表現力。 2.音量 歌唱來源於生活,是生活的提煉,與文學、美術、音樂等息息相關,不僅在人的視覺上產生美感,而且給聽覺也帶來享受。《大雨和小雨》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圍繞著「嘩啦啦和淅瀝瀝」的聲音開展 ,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對雨的已有感知經驗,讓幼兒利用聲音大小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提高孩子的表現力. 3.表情 音樂是一種具有強烈情感感染力的藝術,而幼兒的特點又是易受感染和喜愛模仿的,要想使幼兒真正學會有表情地演唱,教師自己的歌聲、琴聲、情緒、體態表情和臉部表情要具有高度的情感感染力。每一次活動,每一個環節,力爭自己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人其中,用歌聲、琴聲,表情和語言促進與幼兒、幼兒與歌曲之間的情感交往。愛護小樹苗在唱到」別搖別搖,快別搖」時,表情是十分焦急的,當唱到:好孩子要愛護小樹苗的時候要高興的。表演小樹苗的,挺起了要是很舒服,很精神的表情。這樣孩子也會從模仿老師,到真正的懂得如何用表情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三)說出來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樂活動教唱歌曲時,我首先讓幼兒感受曲子,理解歌詞,從而啟發幼兒用生動、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教唱歌曲《愛護小樹苗》前,我請幼兒先講述自己焦急,高興,招呼小朋友時的心情及用什麼方式表現的大膽的說出來,在學唱歌曲時利用經驗遷移,孩子就有了豐富的實際感受,會產生相應的形象思維。 (四)敲打出來。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的材料發生興趣。為了讓幼兒利用樂器無障礙地自由表達,我嘗試鼓勵孩子把樂器當作一個好朋友,由此進行更好的交流。例如:在打擊樂活動《和小鈴的對話》中,我手持小鈴,在幼兒面前用小鈴發出的各種不同聲音,表演如何用小鈴和自己對話,並讓幼兒猜:小鈴對我說了什麼?是甜蜜的話還是抱怨的話?是傷心的事還是滑稽的事?用臉部表情表現對小鈴聽說內容的反應,幫助幼兒理解小鈴所說的意思。然後讓幼兒自由嘗試,同時鼓勵幼兒間互相猜想。幼兒在操作嘗試中不僅運用著已掌握的節奏型、還不斷探索發現出新的節奏型,並能想像說出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對幼兒的不斷肯定中,幼兒有了自信心和表現欲,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充滿著非常高的積極性。他們在自主操作的狀態下,與材料、同伴、教師不斷發生互動,表達與表現的潛能也更進一步地被激發出來。 (五)畫出來 音樂是流動的圖畫。美術與音樂相輔相成,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兒的表現力。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對歌曲做較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引導幼兒遷移經驗,讓幼兒開動腦筋去想像更加美好的事情,再把他們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例如:《春天在哪裡》這首歌,幼兒通過學習歌曲,創編歌詞,創編動作等充分的理解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在心裡充分的體驗了歌曲所表達的美感。在對歌曲做延伸想像時,想像力在老師的引導下變得大膽,開闊。當老師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在紙上把關於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用圖畫的形式來展現時,這就給了幼兒一個更充分去感受美和表現美的空間,他們呈現出來的畫面色彩更大膽、內容更豐富。 (六)跳出來 在律動和舞蹈教學中,首先是幼兒欣賞音樂,在欣賞的過程中來感受音樂,並且再用自己的動作表情來表現音樂,在熟悉音樂,理解音樂內容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表現音樂,我也堅持做每一個動作,並不是簡單的手動或腳動來表演動作,而是用眼神等面部表情,用優美協調的動作來表達感情。 例如:律動《摘果子》中,在前兩拍中是手伸上去摘蘋果的,讓幼兒想像我摘到了一個最大的蘋果,心裡很開心,就要露出笑容,最後一個八拍我摘到了滿滿的一籃蘋果,舉在頭頂,特別開心,讓幼兒想像要把蘋果送給誰吃,會表揚你,那樣心裡更加開心了。在律動中充分發揮了表現能力。 (七)錄下來。 大的作曲家根據故事而創作改編歌劇,這是需要堅實的藝術功底,強烈的創作慾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作能力。作為幼兒,還不可能具有這種能力。但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想像成一個具體的事物,或是編成一段小情節,一個小故事,是他們能做到且較為喜歡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對幼兒來說,難以完全記錄下來,這時,就需要藉助現代教育媒體的力量,將幼兒的肢體動作、角色語言情節想像等音樂表現進行現場記錄。如在教授歌曲《好娃娃》時,最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