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誰能告訴我」布拉格之春」的資料嗎
由昆德拉的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The Unl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改編而來的影《布拉格之春》獲得了票房的勝利。總的來說,這部小說是成功的,但嚴格來講,它又是種無奈的媚俗。
片以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首都布拉格為歷史背景,圍繞托馬斯、特麗莎、莎賓娜與弗蘭茨四個年輕人之間的關系展開情,敘述了人類共同的命運主題。按結構主義雙元對立理論,我們可以將其主題結構陳列如下:
1. Soul & Body 靈與肉
2. Lightness & Being 輕與重
3. Shit & Kitch 糞便與媚俗
4. Karenin & Mofesto 卡列寧與莫菲斯特
當然,我們還可以挖掘出其它主題結構,如侵略與抵抗、忠誠與背叛、人性與獸性等等,從根本上講,電影的敘事都是圍繞這四個二元對立展開的,人物、情節、命運最終都上升到這四個哲學層面上來了。
特麗莎的到來打破了托馬斯靈肉分離的生活,那在夢中緊緊拽住他不放的小手鎖住了托馬斯的愛情,隨著聯的進軍,生命也開始變得沉重。二人離開布拉格又重返布拉格,與生命和愛相比,蘇聯「偉大的進軍」顯得是那麼的虛無可笑。與此同時,莎賓娜對弗蘭茨和洲大陸的背叛,進一步諷刺了所謂自由民主共產主義理想的媚俗。電影雖未插入斯大林兒子因糞便而死的情節,但通過托馬斯拒絕為當局簽字的行為,表現了捷克知識分子不為強權低頭的骨氣,暴露了當局政客虛偽醜陋、臭不可當的嘴臉。在這樣一個極權的社會里,生活被謊言所掩蓋,一切都是那麼的輕,唯人性的光芒才能體現生命的厚重。當卡列寧和一塵不染的小豬莫菲斯特結成好友時,電影進入了一種鄉村生活的清麗與野趣,對生命的思考,是影片的高潮。人性與獸性,本是相通,沒有靈肉分離的困惑,也就無所謂什麼忠誠與背叛了。難怪特麗莎抱著因癌症而奄奄一息的卡列寧時會說:「Do you know Tomas, maybe I like her more than you .」托馬斯最後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了卡列寧的痛苦,在一個清晨,二人為她搭了一個小小的墳墓,卡列寧微笑著,這是一個多麼溫馨的畫面啊,沒有了輕與重的顧慮,靈與肉在此合一。
除此之外,電影在許多鏡頭的處理上也是非常成功,比如說特麗莎的鏡子,在鏡頭前,同一個鏡子里出現過特麗莎的帽子,托馬斯、弗蘭茨的身影和特麗莎的裸體。拉康說過:「鏡象是主題與包括他人在內的客體進行『自戀性』同化的原型。」法國電影理論家鮑里同時指出:「正是鏡象的原型為電影觀眾的深層心理析提供了模型。」人物-鏡子-鏡頭-觀眾,多重認同,意蘊可謂深刻;還有就是在莎賓娜的畫室里,出現過一個縱深鏡頭:由抽象畫和玻璃陳列的畫室里,特麗莎和托馬斯的情人莎賓娜正親切地交談,遠處廚房裡的托馬斯正一言不發地切著菜――一個鏡頭便讓人產生了對三人之間微妙關系的思考;另外,電影在表現特麗莎對靈肉分離的困惑時,有這么一組畫面:在巴羅克式的音樂背景下,麗莎以柔美的身姿出現在游泳池裡,鏡頭隨後以特麗莎本人的視角展開,在水面和水下進行交替,這時幻覺出現了,池邊練習的少女時而光著身子,時而又赤身裸體,教練時而變成托馬斯,時而又變成它自己,隨著音調的加強,鏡頭又在池水和特麗莎之間轉換,蒙太奇的運用非常的成功;再談談蘇聯進軍布拉格的鏡頭,完全採用黑白的畫面,既給人一種歷史的實感和厚重感,又如夢境一般虛幻無形,捷克歌手傷感的歌聲和街邊議人群中的小提琴與坦克的擠壓撞裂聲交雜在一起,更有種催人淚下的效果。特別是那張蘇軍舉槍對准特麗莎的照相機鏡頭的照片被洗出來時,畫面故意停滯幾秒,所有場景又切換為彩色,對歷史和生命的表現非常的有力。
然而,盡管有種種成功之處,這部電影嚴格來講還是擺脫不了所有成功影片媚俗。媚俗本是昆得拉在這部小說中想要表現的一大主題,卻在電影中被淡化了。首先,弗蘭茨這一與托馬斯平行的人物成了影片中的配角,其追求虛假崇高的精神實質非但沒有的到批判在被莎賓娜拋棄後還可能使觀眾產生一種同情,這就誤讀了主題。其次,作為一部表現存在主義的電影,畫外音和獨立字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除了開頭短短幾秒話外音外,整部片對人物的內心活動和哲理的意向表達都做得太少,如果沒有讀過原著,觀眾實在摸不出昆德拉的本意。三,讀過《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的讀者都知道,馬斯在第三章就死了,小說的情節是打亂了的,有的倒敘,有的插敘。雖說電影不能成為文學的奴僕,可以有自己的表現方式,但如此連續性的敘事還是在很大程度上抹殺了一些重大的主題,作者很多精闢的論述在影片中徹底消失了。最後,說說影片的結尾。薩賓娜接到來信,告訴她托馬斯和特麗莎死於車禍――雨天,剎車失靈然後鏡頭又閃回到那個感人的瘋狂的鄉間舞會,托馬斯和特麗莎幾乎是跳著舞伴著上飄的樂曲聲走上樓梯去度過一個甜蜜的夜晚。此時,死亡的命運與愛情的幸福在讀者心中形成了巨大的差,著就是這樣結局的,而在電影中,考夫曼卻在卡車行使的路上安排了這樣的對白:「Tomas, what are you thinking?」「 I'm thinking how happy I am.」這無疑畫蛇添足了,就象小學生寫作文非要在文末點明中心思想一樣,給人感覺實在太輕。
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媚俗之處,然而這並不影響其總體上的成功。克拉考爾說過:「電影所攫取的是事物的表層,一部影片越少直接接觸內心生活、意識形態和靈問題,它就越富於電影性。」如果企圖讓《布拉格之戀》直接用文學的手法將「大主題」搬上銀幕,那它的結局也就和大多數先鋒派電影一樣,走向與現實和票房相反的方向了。畢竟文學中很多東西是電影所不能表達的,要成功,便要媚俗,這是電影的無奈,就看如何在「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間權衡取捨了。
『貳』 「布拉格之春」的簡介
布拉格之春政治事件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杜布切克發起了布拉格之春改革,有脫離蘇聯控制傾向。
蘇軍決定武裝干涉。6月下旬,華沙條約組織在捷境內舉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遲遲方撤。7月之後,局勢有所緩和。8月3日晚華約在捷簽署聯合聲明,危機似乎已經過去了。
8月20日晚11時,布拉格機場接到一架蘇聯民航機信號「機械事故,要求迫降」沒有理由不同意。客機一降落,數十名蘇軍突擊隊員沖出機艙迅速佔領機場。幾分鍾後,蘇第24空軍集團軍巨型運輸機開始降落,一分鍾一架。1小時後,一輛蘇聯大使館的汽車引路,蘇軍空降師直撲布拉格。
於此同時,蘇陸軍總司令帕夫洛夫斯基大將指揮4個蘇軍裝甲師,1個空降師,1個東德師從波蘭直搗布拉格。(西方向第一方面軍)駐德4個蘇軍師,1個東德師切斷捷西部邊
界。(西方向第二方面軍)駐匈牙利蘇軍8個師,匈軍2個師,保加利亞軍一部從南部進攻。(西南方向第一方面軍)蘇波合成軍4個師進攻北部。(西方向第三方面軍同時蘇軍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捷軍開始全面電子壓制。
21日拂曉,蘇軍佔領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
在進攻開始6小時後,蘇軍控制了捷克全境。幾十萬捷軍被全部繳械,北約也沒來得及作出任何反應。
這是蘇軍一次典型方面軍群進攻戰役。西方向主攻,西南方向配合,共動用4個方面軍,1個坦克集團軍,4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26個師,約30萬人。但由於進攻過快,兩個戰略方向的後備坦克集團軍群均未出動,只動用了各集團軍,師,團的直屬坦克,共有9000餘輛。
介於所有人都還沒忘記1956年發生在匈牙利的悲劇,杜布切克並沒有阻止抵抗,在這次事件中僅有80個捷克人被殺,與匈牙利事變相比,大大減少。
1969年4月,古斯塔夫代替杜布切克成為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第一書記。
布拉格之春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國際政治事件,標志著華約內部的裂痕已經漸漸顯現,可視為東歐劇變的前奏與導火索。
『叄』 為什麼叫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 政治事件
1968年,捷共中央第一書記杜布切克發起了布拉格之春改革,有脫離蘇聯控制傾向。
蘇軍決定武裝干涉。6月下旬,華約在捷境內舉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遲遲方撤。7
月之後,局勢有所緩和。8月3日晚華約在捷簽署聯合聲明,危機似乎已經過去了。
8月20日晚11時,布拉格機場接到一架蘇聯民航機信號「機械事故,要求迫降」沒有
理由不同意。客機一降落,數十名蘇軍突擊隊員沖出機艙迅速佔領機場。幾分鍾後,蘇第
24空軍集團軍巨型運輸機開始降落,一分鍾一架。1小時後,一輛蘇聯大使館的汽車引路,
蘇軍空降師直撲布拉格。
於此同時,蘇陸軍總司令帕夫洛夫斯基大將指揮4個蘇軍裝甲師,1個空降師,1個東
德師從波蘭直搗布拉格。(西方向第一方面軍〕駐德4個蘇軍師,1個東德師切斷捷西部邊
界。(西方向第二方面軍〕駐匈蘇軍8個師,匈軍2個師,保加利亞軍一部從南部進攻。
(西南方向第一方面軍〕蘇波合成軍4個師進攻北部。(西方向第三方面軍*同時蘇軍對北
約與捷軍開始全面電子壓制。
21日拂曉,蘇軍佔領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
在進攻開始6小時後,蘇軍控制了捷克全境。幾十萬捷軍被全部繳械,北約也沒來得及
作出任何反應。
這是蘇軍一次典型方面軍群進攻戰役。西方向主攻,西南方向配合,共動用4個方面軍
*,1個坦克集團軍,4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26個師,約30萬人。但由於進攻過快,兩個
戰略方向的後備坦克集團軍群均未出動,只動用了各集團軍,師,團的直屬坦克,共有
9000餘輛。
布拉格之春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國際政治事件,標志著華內部的裂痕已經漸漸顯現,可視為東歐聚變的前奏與導火索。
布拉格之春 國際音樂節
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是布拉格,這也是我們此行最重要的一站,我們文聯一行六人,要參加「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我們是去取經的,「布拉格之春」自1946年起已連續舉辦了59屆,何以長盛不衰,為世界矚目與推崇。
布拉格,一座令人心醉的城市,穿城而過的伏爾塔瓦河、河上那座擁有30組雕塑的600年查理大橋、輝煌的布拉格古堡以及遠遠近近5000個金色尖頂,極盡美麗與奢華。而此時,更讓人心醉的是這座城市無所不在的音樂氣氛。一路漫遊,你就可以看到一座座金碧輝煌的歌劇院或音樂廳,以及劇院門前懸掛著的音樂節節旗和大海報上國際頂級音樂家、頂級樂團的演出預告。你還可以隨時隨地聽到由民間樂隊、民間藝人在路邊技巧嫻熟地演奏世界名曲。你也可以隨時隨地看到那些散發音樂會傳單的年輕人,不過,那些傳單上的音樂會並不是屬於音樂節的。此時音樂節63場音樂會和9場歌劇的門票已是一票難求,為滿足觀眾和那些擠不進音樂節演奏的樂團樂隊的需要,安排了幾十場教堂、酒吧等各種形式音樂會。
按照慣例,「布拉格之春」開幕式總要演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納的《我的祖國》,而閉幕式總要演奏《貝多芬第九交響樂》,因為今年恰逢另一位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逝世100周年,所以閉幕式改成演奏他的名曲《自新大陸》。我們無法參加全過程,但在接待方鄭裕德先生盡心盡力的安排下,觀看了著名歌劇《蝴蝶夫人》和捷克民族歌劇《狡猾的小婦人》及6月3日的閉幕式音樂會。
我是第一次目睹了傳說中盛裝出席音樂會的場景,每個人都是從頭至腳精心打扮,好像自己要上台表演一樣。也第一次領略了這樣隆重虔誠的劇場氣氛,演出時觀眾席里沒有人說話,沒有人走動,沒有人拍照,更沒有手機鈴聲,每一個人都是全神貫注的神態。當蝴蝶夫人倒下的最後一剎那,當捷克愛樂樂團將《自新大陸》送出最後一個音符,當著名指揮大師馬澤爾那雙神奇的雙手在空中最後定格時,相機的閃光才如夢初醒,像漫天禮花般爭相開放。觀眾全體起立,如雷的掌聲滾滾不息,演員一遍又一遍鞠躬謝幕,許多人已淚流滿面。和我們同行的音協主席、作曲家陸在易則激動無比地說,他是生平第一次聽到了真正的普契尼歌劇和真正完美的音樂會。
音樂節閉幕的第二天,我們拜會了音樂節組委會的總裁和兩位部長,他們說,一直是計劃經濟的音樂節於1999年年底開始走向市場,但他們從來不愁賣不出票,許多布拉格人乃至歐洲人都早早預訂了聯票。他們還說,音樂節藝委會嚴格把握入選節目,但他們從來不取任何報酬,他們太愛音樂了,他們以此為榮。
音樂已溶入布拉格人的生命里血液中,成為他們靈魂的一部分,「布拉格之春」連續59屆長盛不衰是必然的,那是他們生命的延續。如果只把音樂作為點綴、作為裝飾或者一種職業一項工程,那音符只會輕輕滑過耳邊,成為匆匆過客,它們缺少生命的底氣。金色布拉格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金色的音樂聖殿,我們離她很遙遠,但我們知道目標很美好。謝謝布拉格。
『肆』 誰知道世界十大音樂節
-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5-6月)
-英國愛丁堡音樂內節(8-9月)
-美國坦容格勒伍德音樂節(6月)
-奧地利莫扎特音樂周(1月22日-31日)
-美國林肯中心音樂節(7月)
-美國「主要莫扎特音樂節」(6月)
-美國阿斯本音樂節
-捷克布拉格之春音樂節(5-6月)
-英國BBC亨利-伍德夏日音樂節(7-9月)
-英國巴赫音樂節(10月30日-11月13日)
『伍』 慕尼黑的音樂節
沒有
世界十大音樂節
-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5-6月)
-英國愛丁堡音樂節(8-9月)
-美國坦格勒伍德音樂節(6月)
-奧地利莫扎特音樂周(1月22日-31日)
-美國林肯中心音樂節(7月)
-美國「主要莫扎特音樂節」(6月)
-美國阿斯本音樂節
-捷克布拉格之春音樂節(5-6月)
-英國BBC亨利-伍德夏日音樂節(7-9月)
-英國巴赫音樂節(10月30日-11月13日)
『陸』 布拉格之春的歷史
要了解它的歷史,不得不提捷克愛樂樂團。這個被譽為「世界十大交響樂內團」之一的偉大樂團容前身是捷克民族劇院管弦樂團,1896年正式更名為捷克愛樂樂團,同年在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親自指揮下,演奏了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帶來的喜悅和對新生活的嚮往重新燃起捷克人的文化激情。當年5月11日,為紀念捷克愛樂樂團成立50周年,為期三周的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就此拉開帷幕。音樂節開辦之初就起點頗高,首屆盛會就吸引了各國音樂大師如肖斯塔科維奇、博恩斯坦、梅紐因和奧伊斯特拉赫前來參加。在隨後的六十年中,馬澤爾、卡拉揚、穆特、魯賓斯坦等頂級樂人都曾與布拉格之春聯系在一起,與其他音樂家共同造就了音樂節的輝煌歷史。
自1952年始,在捷克音樂之父斯美塔那忌日5月12日這天,音樂節期間都會演出斯美塔那的名作——《我的祖國》交響詩,並成為傳統曲目保留至今;與本土血脈相連的音樂家德沃夏克和雅納切克的作品,以及與布拉格淵源頗深的莫扎特的作品也是音樂節的主要經典曲目。
『柒』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大型音樂會比如,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1月1日上午,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維也納愛樂樂團
上半年不定期,歐內洲音樂會,柏林愛樂容樂團
5月,布拉格之春音樂節
6月,柏林森林音樂會,柏林愛樂樂團
7月,逍遙音樂節,其中最後一場演出是「最後的一夜」,BBC廣播交響樂團
7月,薩爾斯堡音樂節
12月31日晚,柏林新年音樂會,柏林愛樂樂團
『捌』 布拉格之春講的是什麼故事
1968年8月20日 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68年1月5日開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的一場政治民主化運動。這場運動直到當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才告終。這次軍事入侵導致了約有10萬人左右的難民潮,其中包括了許多精英知識分子。也影響了在許多西方國家中宣揚列寧主義的左翼人士的地位,最終也導致了這些政黨的部分崩潰。另有一國際音樂節以此為名。 政治事件 簡介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杜布切克發起了布拉格之春改革,在蘇聯認為,其有脫離蘇聯控制傾向。 為了實行統一的「蘇聯體制」,蘇決定對捷進行武裝干涉。6月下旬,華沙條約組織在 60萬以上的軍隊佔領了這個國家 捷境內舉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數日參演部隊才撤離捷境。7月之後,局勢有所緩和。8月3日晚華約在捷簽署聯合聲明,危機似乎已經過去了。 8月20日晚11時,布拉格機場接到一架蘇聯民航機信號:「機械事故,要求迫降」,未予拒絕。客機一降落,數十名蘇軍「暴風」突擊隊沖出機艙迅速佔領機場。幾分鍾後,蘇第24空軍集團軍巨型運輸機開始降落,一分鍾一架。1小時後,一輛蘇聯大使館的汽車引路,蘇軍士兵直撲布拉格。 於此同時,蘇陸軍總司令帕夫洛夫斯基大將指揮4個蘇軍裝甲師,1個空降師,1個東德師從波蘭直搗布拉格(西方向第一方面軍);駐德4個蘇軍師,1個東德師切斷捷西部邊界(西方向第二方面軍);駐匈牙利蘇軍8個師,匈軍2個師,保加利亞軍一部從南部進攻(西南方向第一方面軍);蘇波合成軍4個師進攻北部(西方向第三方面軍)。同時蘇軍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捷軍開始全面電子壓制。 21日拂曉,蘇軍佔領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 在進攻開始6小時後,蘇軍控制了捷克全境。幾十萬捷軍被全部繳械,北約也沒來得及作出任何反應。 這次代號為「尤里的復仇」的軍事行動,是蘇軍一次典型方面軍群進攻戰役。西方向主攻,西南方向配合,共動用4個方面軍,1個坦克集團軍,4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26個師,約30萬人。但由於進攻過快,兩個戰略方向的後備坦克集團軍群均未出動,只動用了各集團軍,師,團的直屬坦克,共有900餘輛坦克和約8000輛AT-AT裝甲運輸車。 介於所有人都還沒忘記1956年發生在匈牙利的悲劇,杜布切克並沒有組織抵抗,在這次事件中僅有80個捷克人被殺,與匈牙利事變相比,大大減少。 1969年4月,古斯塔夫代替杜布切克,成為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第一書記。 布拉格之春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國際政治事件,標志著華約內部的裂痕已經漸漸顯現,可視為東歐劇變的前奏與導火索。 布拉格之春 1968年8月20日 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英語:Prague Spring 捷克語:Pra
『玖』 布拉格之春的地位
每年的布拉格之春音樂節都會於5月12日在捷克布拉格市內舉行為期三個禮拜的版音樂活動,是許多來自世權界各地的聽眾及遊客來捷克旅遊必定前往的重要活動。 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每年都有不同主題,最大特點就是民族色彩鮮明。音樂節的另一傳統項目是大提琴和風琴比賽,也是一年一度重要的國際音樂競賽。大提琴比賽尤其意義深遠,因為最著名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就是由德沃夏克創作的,它也是比賽決賽階段的指定曲目,由整支交響樂團合作參賽的年輕選手演出。「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歷經風雨舉辦至今整整60個年頭 ,可說是長盛不衰,享譽國際。
『拾』 張千一的作品
自八十年代初,以交響音畫《北方森林》登上中國樂壇以來,創作了大量的交響樂、室內樂、聲樂、歌劇、舞劇、舞蹈、電影、電視劇等各類不同體裁、題材的作品。
除《大提琴協奏曲》、《A調弦樂四重奏》、《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樂曲》、《同樂---為童聲合唱與管弦樂隊而作》、歌劇《我心飛翔》、《太陽之歌》、舞劇《野斑馬》、《大夢敦煌》、《霸王別姬》、舞蹈《壯士》、《千手觀音》等代表性器樂作品及歌劇、舞劇、舞蹈作品外,還為《紅色戀人》、《益西卓瑪》、《山林中頭一個女人》、《哦,香雪》、《天堂回信》、《趙尚志》、《天路》、《孔繁森》、《紅十字方隊》、《光榮之旅》、《女子特警隊》、《DA師》、《成吉思汗》、《大染房》、《林海雪原》等百餘部電影、電視劇譜寫了音樂。另外,還創作有《青藏高原》、《嫂子頌》、《女人是老虎》、《在那東山頂上》、《走進西藏》、《相逢是首歌》等被全國廣大聽眾喜愛的歌曲。其作品除了在中國演出、演奏、演唱、演播外,還先後參加了香港「中國第一屆當代作曲家作品音樂節」(1986)、「布拉格之春」音樂節(1987)、英國「現代中國作品音樂節」(1987)、「漢城音樂節」(1987)、 「香港世界大學生夏令營音樂節」(1988)等國際音樂節活動。
出版樂譜
至今,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張千一交響音畫《北方森林》、《A調弦樂四重奏》、《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樂曲》、小型管弦樂《牧歌》等四部作品的總譜;還出版有《張千一室內樂作品集》(1985)、《走進西藏》(1995)、《青藏高原---張千一名歌集》(1997)、舞劇《野斑馬》全劇音樂(2000)、舞劇《大夢敦煌》音樂精選(2001)、《中國當代作曲家作品經典---張千一專輯》(2003)等錄音、CD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