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學院 > 龔星海音樂學院

龔星海音樂學院

發布時間:2021-02-14 06:15:46

A. 第九屆桃李杯獲獎劇目

第九屆桃李杯獲獎名單
芭蕾舞青年組 (男子)

一等獎 空缺

二等獎 李林 北京舞蹈學院

三等獎 楊鵬 北京舞蹈學院

梁澤程 廣州市藝術學校

任楠 星海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芭蕾舞青年組 (女子)

一等獎 劉思睿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二等獎 張為林 北京舞蹈學院

周瑜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三等獎 張為璐 北京舞蹈學院

高歌 北京舞蹈學院

於曉婷 北京舞蹈學院

芭蕾舞少年甲組 (男子)

一等獎 馬曉東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邸健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陳鎮威 廣州市藝術學校

三等獎 王維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袁岸璞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吳延齡 廣州市藝術學校

芭蕾舞少年甲組 (女子)

一等獎 彭兆倩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二等獎 趙婉婷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三等獎 張雪寧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孫雅莉 武漢音樂學院舞蹈系

陳姿含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芭蕾少年乙組 (男子)

一等獎 張智堯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李劍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王立中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三等獎 滕建凱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楊天博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龔溢文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芭蕾少年乙組 (女子)

一等獎 毛晶晶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徐琰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余曉彤 深圳藝術學校

三等獎 尚瑤謙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劉晨欣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孫禕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中國古典舞A級青年(男子組):

一等獎 孫科 北京舞蹈學院

王韜瑞 沈陽音樂學院

二等獎 高健 北京舞蹈學院

三等獎 馬蛟龍 北京舞蹈學院

中國古典舞A級青年(女子組)

一等獎 唐詩逸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楊笑婷、胡玉婷 北京舞蹈學院

三等獎 陳晨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周傑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戎昳寧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中國古典舞A級少年甲組 (男子)

一等獎 李或彧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蒲宇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三等獎 李酈鯨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龔延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

中國古典舞A級少年甲組 (女子)

一等獎 吳靈微 廣東舞蹈學校

華宵一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賀夢嬌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三等獎 王念慈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姜蔚琳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苗禕 廣東舞蹈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學校

中國舞少年乙組 (男子)

一等獎 方瑞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崔晨曦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董志明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三等獎 蘇洋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蔡亦寒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高嵩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中國舞少年乙組(女子)

一等獎 畢然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劉盈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胡圖蘭 四川職業藝術學院

三等獎 張欣怡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王媛 四川職業藝術學院

梅玉炫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

中國民族民間舞A級青年男子組

一等獎 邊疆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威利斯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劉彬 北京舞蹈學院

三等獎 查龍浩 北京舞蹈學院

鍾宏宇 北京舞蹈學院

劉洪斌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中國民族民間舞A級青年女子組

一等獎 駱文博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鄧韻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李亞迪 北京舞蹈學院

陶洋 北京舞蹈學院

三等獎 范蕊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徐曼妮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中國民族民間舞A級少年甲組 (男子組)

一等獎 劉敬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戴澤偉 廣東舞蹈學校

敖明俊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三等獎 時林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曾博文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楊健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中國民族民間舞A級少年甲組 (女子組)

一等獎 袁竹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二等獎 高寒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韓燕 廣東舞蹈學校

三等獎 張妮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崔譯單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貌昱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群舞 中國民族民間舞組 (表演獎)

一等獎 《翻身農奴把歌唱》 中央民族大學

《草原漢子》 中央民族大學

《女兒花》 深圳藝術學校

《花鼓敲天下》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阿婆的幸福生活》 廈門藝術學校

《姥家門口唱大戲》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二等獎 《夢里尋她千網路》 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

《蝴蝶春情》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系

《長白瀑布》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古扎麗古麗》 杭州藝術學院

《風箏》 山東濰坊幼教特教師范學校

《趕海樂》 大連藝術學院

《扇花花開》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

三等獎 《醉山寨》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蘆花香香鼓而響》 無錫文化藝術學校

《羌》 四川音樂學院舞蹈系

《扇花花開》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

《陽春面》揚州文化藝術學校

《草原英魂》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樂》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孔雀部落》 星海音樂學院舞蹈系

《糯玉香》 廣西壯族藝術學校

《毛南古歌》 焦作藝術學校

群舞 中國民族民間舞 (劇目獎)

一等獎 《翻身農奴把歌唱》 中央民族大學

《草原漢子》 中央民族大學

《阿婆的幸福生活》 廈門藝術學校

《姥家門口唱大戲》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蝴蝶春情》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系

《長白瀑布》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二等獎 《女兒花》 深圳藝術學校

《夢里尋她千網路》 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

《蘆花香香鼓而響》 無錫文化藝術學校

《花鼓敲天下》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古扎麗古麗》 杭州藝術學院

《風箏》 山東濰坊幼教特教師范學校

《扇花花開》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

《陽春面》揚州文化藝術學校

《樂》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三等獎 《醉山寨》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趕海樂》 大連藝術學院

《孔雀部落》 星海音樂學院舞蹈系

《羌》 四川音樂學院舞蹈系

《黑土地的妞》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風酥雨憶》 杭州藝術學校

群舞 中國古典舞組 (表演獎)

一等獎 《且吟春語》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漢宮秋月》 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

《蘭陵王入陣圖》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龍飛鳳舞》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三等獎 《蒿山晨曲》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魚兒》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桃花扇隨想》 江蘇省戲劇學校

群舞 中國古典舞組 (劇目獎)

《且吟春語》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秦淮河上》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問道武當》 武漢音樂學院舞蹈系

《夢與鳥飛》 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採桑》 湖北省藝術職業學院

群舞 芭蕾舞組 (表演獎)

一等獎 《數碼的語言》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秋》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三等獎 《榕樹仙子》 深圳藝術學校

《茉莉花》遼寧芭蕾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

《可小可笑》 沈陽市藝術學校

群舞 芭蕾舞組 (劇目獎)

一等獎 《秋》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數碼的語言》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榕樹仙子》 深圳藝術學校

《喵》 深圳藝術學校

《茉莉花》遼寧芭蕾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

《可小可笑》 沈陽市藝術學校

三等獎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夢····飛翔》 江西中山舞蹈學校

《偶·丫》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舞蹈教學精品組合課

保護傳統文化貢獻獎:

北京舞蹈學院 《江西贛南採茶教學精品組合課》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 《蒙古「衛拉特」部落民族舞蹈課》

重慶藝術學校 《秀山花燈教學精品組合課》

優秀組合編排獎:

北京舞蹈學院 《芭蕾基本功訓練

北京舞蹈學院 《中國古典舞劍舞組合》

大連藝術學校 《長穗花鼓訓練組合》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傣族舞蹈精品課》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滿族民間舞》

優秀組合表現獎 :

北京舞蹈學院 《歷史生活舞蹈》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朝鮮族舞蹈教學精品課》

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廣西壯族民間舞「扁擔舞」組合》

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江蘇民間舞課程組合》

雲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 《雲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傣族代表性

B. 急求芭蕾舞小鳥飛了和我愛娃娃的音樂

一等獎 空缺

二等獎 李林 北京舞蹈學院

三等獎 楊鵬 北京舞蹈學院

梁澤程 廣州市藝術學校

任楠 星海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芭蕾舞青年組 (女子)

一等獎 劉思睿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二等獎 張為林 北京舞蹈學院

周瑜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三等獎 張為璐 北京舞蹈學院

高歌 北京舞蹈學院

於曉婷 北京舞蹈學院

芭蕾舞少年甲組 (男子)

一等獎 馬曉東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邸健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陳鎮威 廣州市藝術學校

三等獎 王維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袁岸璞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吳延齡 廣州市藝術學校

芭蕾舞少年甲組 (女子)

一等獎 彭兆倩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二等獎 趙婉婷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三等獎 張雪寧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孫雅莉 武漢音樂學院舞蹈系

陳姿含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芭蕾少年乙組 (男子)

一等獎 張智堯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李劍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王立中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三等獎 滕建凱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楊天博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龔溢文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芭蕾少年乙組 (女子)

一等獎 毛晶晶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徐琰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余曉彤 深圳藝術學校

三等獎 尚瑤謙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劉晨欣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孫禕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中國古典舞A級青年(男子組):

一等獎 孫科 北京舞蹈學院

王韜瑞 沈陽音樂學院

二等獎 高健 北京舞蹈學院

三等獎 馬蛟龍 北京舞蹈學院

中國古典舞A級青年(女子組)

一等獎 唐詩逸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楊笑婷、胡玉婷 北京舞蹈學院

三等獎 陳晨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周傑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戎昳寧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中國古典舞A級少年甲組 (男子)

一等獎 李或彧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蒲宇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三等獎 李酈鯨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龔延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

中國古典舞A級少年甲組 (女子)

一等獎 吳靈微 廣東舞蹈學校

華宵一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賀夢嬌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三等獎 王念慈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姜蔚琳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苗禕 廣東舞蹈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學校

中國舞少年乙組 (男子)

一等獎 方瑞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崔晨曦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董志明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三等獎 蘇洋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蔡亦寒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高嵩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中國舞少年乙組(女子)

一等獎 畢然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劉盈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胡圖蘭 四川職業藝術學院

三等獎 張欣怡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王媛 四川職業藝術學院

梅玉炫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

中國民族民間舞A級青年男子組

一等獎 邊疆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威利斯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劉彬 北京舞蹈學院

三等獎 查龍浩 北京舞蹈學院

鍾宏宇 北京舞蹈學院

劉洪斌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中國民族民間舞A級青年女子組

一等獎 駱文博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鄧韻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李亞迪 北京舞蹈學院

陶洋 北京舞蹈學院

三等獎 范蕊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徐曼妮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中國民族民間舞A級少年甲組 (男子組)

一等獎 劉敬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二等獎 戴澤偉 廣東舞蹈學校

敖明俊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三等獎 時林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曾博文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楊健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中國民族民間舞A級少年甲組 (女子組)

一等獎 袁竹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二等獎 高寒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韓燕 廣東舞蹈學校

三等獎 張妮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崔譯單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貌昱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群舞 中國民族民間舞組 (表演獎)

一等獎 《翻身農奴把歌唱》 中央民族大學

《草原漢子》 中央民族大學

《女兒花》 深圳藝術學校

《花鼓敲天下》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阿婆的幸福生活》 廈門藝術學校

《姥家門口唱大戲》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二等獎 《夢里尋她千網路》 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

《蝴蝶春情》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系

《長白瀑布》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古扎麗古麗》 杭州藝術學院

《風箏》 山東濰坊幼教特教師范學校

《趕海樂》 大連藝術學院

《扇花花開》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

三等獎 《醉山寨》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蘆花香香鼓而響》 無錫文化藝術學校

《羌》 四川音樂學院舞蹈系

《扇花花開》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

《陽春面》揚州文化藝術學校

《草原英魂》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附屬舞蹈學校

《樂》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孔雀部落》 星海音樂學院舞蹈系

《糯玉香》 廣西壯族藝術學校

《毛南古歌》 焦作藝術學校

群舞 中國民族民間舞 (劇目獎)

一等獎 《翻身農奴把歌唱》 中央民族大學

《草原漢子》 中央民族大學

《阿婆的幸福生活》 廈門藝術學校

《姥家門口唱大戲》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蝴蝶春情》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系

《長白瀑布》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二等獎 《女兒花》 深圳藝術學校

《夢里尋她千網路》 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

《蘆花香香鼓而響》 無錫文化藝術學校

《花鼓敲天下》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古扎麗古麗》 杭州藝術學院

《風箏》 山東濰坊幼教特教師范學校

《扇花花開》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

《陽春面》揚州文化藝術學校

《樂》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三等獎 《醉山寨》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趕海樂》 大連藝術學院

《孔雀部落》 星海音樂學院舞蹈系

《羌》 四川音樂學院舞蹈系

《黑土地的妞》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風酥雨憶》 杭州藝術學校

群舞 中國古典舞組 (表演獎)

一等獎 《且吟春語》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漢宮秋月》 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

《蘭陵王入陣圖》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龍飛鳳舞》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三等獎 《蒿山晨曲》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魚兒》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桃花扇隨想》 江蘇省戲劇學校

群舞 中國古典舞組 (劇目獎)

《且吟春語》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秦淮河上》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問道武當》 武漢音樂學院舞蹈系

《夢與鳥飛》 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採桑》 湖北省藝術職業學院

群舞 芭蕾舞組 (表演獎)

一等獎 《數碼的語言》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秋》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三等獎 《榕樹仙子》 深圳藝術學校

《茉莉花》遼寧芭蕾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

《可小可笑》 沈陽市藝術學校

群舞 芭蕾舞組 (劇目獎)

一等獎 《秋》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數碼的語言》 北京舞蹈學院

二等獎 《榕樹仙子》 深圳藝術學校

《喵》 深圳藝術學校

《茉莉花》遼寧芭蕾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

《可小可笑》 沈陽市藝術學校

三等獎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夢····飛翔》 江西中山舞蹈學校

《偶·丫》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舞蹈教學精品組合課

保護傳統文化貢獻獎:

北京舞蹈學院 《江西贛南採茶教學精品組合課》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 《蒙古「衛拉特」部落民族舞蹈課》

重慶藝術學校 《秀山花燈教學精品組合課》

優秀組合編排獎:

北京舞蹈學院 《芭蕾基本功訓練

北京舞蹈學院 《中國古典舞劍舞組合》

大連藝術學校 《長穗花鼓訓練組合》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傣族舞蹈精品課》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滿族民間舞》

優秀組合表現獎 :

北京舞蹈學院 《歷史生活舞蹈》

延邊大學藝術學院 《朝鮮族舞蹈教學精品課》

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廣西壯族民間舞「扁擔舞」組合》

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江蘇民間舞課程組合》

雲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 《雲南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傣族代表性

C. 音樂類考研方面的問題

1,音樂類考研這兩年相對還可以,難度適中,錄取很多學校開始了研究生招生資格。
2,首先音樂類考研肯定首選八大音樂學院的,相對來說中國音樂,中央音樂,上海音樂難度大一些,西安音樂,武漢音樂,星海音樂學院還可以吧難度。川音是因為除了一些快男快女現在發展也不錯的。
3,除了音樂學院,還有南京藝術,山東藝術,解放軍藝術,廣西藝術,吉林藝術,雲南藝術這些也不錯的,新疆藝術,內蒙古藝術也還可以的。

D. 第二屆幸福中國全國大賽 主辦單位是誰有哪些評委

一、活動宗旨
為貫徹黨和政府「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培養學生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指示精神,給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相互交流的平台,積極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提高,普及藝術教育,推出更多的優秀藝術人才;通過活動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樹立青少年愛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的堅定信念,以達到教育引導青少年全面發展、進步向上的目的。

二、全國組委會
名譽主任: 陳連昌 原國家人事部常務副部長
龔心瀚 原中宣部副部長
黃伯誠 原北京衛戍區副司令 少將
張玉堂 原武警總後勤部副政委 少將
李倫新 原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
藝術總顧問: 趙曉生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著名鋼琴演奏家
裴德義 江蘇省音協副主席、南京民樂團團長
顧延培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
王訊謨 某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 少將 山東省書協副主席
上海市書協主席團委員
姚昆田 原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上海旅遊文化協會會長
戴小京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毛國倫 上海香山畫院院長
周鳴秋 民建中央畫院副院長
林仲興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書法家
活 動顧 問: 韋鵬飛 中國教育部督學 教育部原司長
秦范雄 上海白玉蘭獎獲得者
朱妙善 著名京劇演員
陳海倫 寧波海倫鋼琴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陳蓮琴 杭州嘉德威鋼琴公司 總經理
葉 輝 上海海音琴行 總經理
主 任: 劉金富 中華民族文化交流工作委員會 會長
徐繼光 上海長三角畫院 院長
副 主 任: 顧向琪 撫州市音樂家協會 主席
彭 強 上海樂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國強 中國與海外畫報社 藝術總監
黃旭東 上海曉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總裁
張建華 上海東上海新文實業有限公司 總經理
執 行主 任: 方立平 中國音協劉天華研究會 秘書長
竇曉明 中華樂器網 總經理
周 俊 上海樂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陳德新 上海徐悲鴻藝術中心 理事長
吳 錚 上海中華書畫協會 理事長
戴閃慶 上海天益賓館黨委書記、上海天藝書畫院常務院長
許基山 中國與海外畫報社專刊出版人、總編輯
范廷義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會員、上海美協會員
執行副主任: 吳東華 中國笛子專業委員會 理事
方 源 上海誠智靈威市場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曾 駿 上海萬志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總經理
房吳穎 東方名家書畫院上海分會 秘書長
陳 奇 中國與海外畫報社專刊出版人
執行秘書長: 霍紹粼 上海長三角畫院 副秘書長
副 秘書 長: 孫章倫 安徽葫蘆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安徽賽區負責人
毛柳君 中華樂器網 CTO
王瑞碧 杭州賽區負責人

東方雅韻青少年民樂藝術節評委嘉賓:
古箏:
於紅梅 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 著名二胡演奏家
郭雪君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羅小慈 著名古箏演奏家
二胡:
陳耀星 中國音協二胡學會副會長 著名二胡演奏家
曹元德 中國著名二胡演奏家
馬曉暉 著名二胡演奏家 國家一級演奏員
笛子:
許國屏 中國著名笛子演奏家 國家一級演奏員
周大成 教授 中國笛子曲集主編
林克仁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葫蘆絲:
王厚臣 國家一級演奏員 中國葫蘆絲巴烏藝術委員會副會長
楊 聲 著名葫蘆絲演奏家
孫章倫 安徽葫蘆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幸福中國」全國青少年鋼琴選拔活動顧問及評委:
趙曉生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著名鋼琴演奏家
任舒曼 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
黃紅輝 江西省鋼琴學會會長、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表演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黎頌文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 博士 著名鋼琴教育家
王小強 沈陽音樂學院副教授 大連鋼琴學會會長
張 薇 華東師范大學鋼琴教研室 主任
陸佳敏 上海戲劇學院鋼琴教研室 主任
張 韻 旅法鋼琴演奏家 博士
夏 斌 皇家音樂中心校長 英皇鋼琴、理論資深專家 美國音樂碩士

「幸福中國」全國青少年藝術交流展演活動藝術顧問及評委
西洋樂:
畢德榮 小提琴教授
曹 敏 上海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
陳新之 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
李建業 上海音協管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閔曉輝 國家二級演奏員 管樂評委
龐 鷹 上海愛樂樂團樂隊長首席長笛 二級演奏員
沈 韻 旅法長笛演奏家
舞蹈 :
凌桂明 上海舞蹈家協會主席
黃乃翌 世界舞蹈總會WDC國際級評委 北京舞蹈學院國標舞系外教
魏建軍 舞蹈家 藝術家 國家一級編導
謝烈榮 舞蹈家 藝術家 國家一級編導
王 鑫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家
聲樂、語言、表演:
柴國棟 青年導演
柴金龍 青年導演
陳達明 上海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國家一級編劇
陳景熹 上海歌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方 瓊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上音碩士生導師
黃宏墨 資深音樂人
接厚芳 國家一級演員 空政文工團著名歌唱家
劉可欣 海政歌舞團著名作曲家
呂建強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田 華 音樂人
佟鐵鑫 空政歌舞團著名歌唱家
王方針 著名導演
王士傑 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長
尹 萌 資深音樂人
鄭秋芳 中國福利會少年宮 特聘教師
國畫:
陳由嵐 復旦大學教授、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
施仁榮 上海長三角畫院執行院長
范慶天 同濟大學美術教授
郭大涌 資深書畫家
蔣 偉 資深書畫家、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劉國慶 著名國畫家 上海工藝美術學院教授
左建華 著名國畫家、教授

西畫:
李 醉 上海顏文梁藝術促進會會長、教授
傅關根 油畫家、文化部全國社會藝術考級美術類高級考官
沈 非 油畫家、文化部全國社會藝術考級美術考級考官
金榮華 上海長三角畫院副院長,上美會員
汪偉民 上海晉風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書法:
張雲濤 上海天藝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中國書協會員
朱鴻生 資深書法教育家、中國書協委員、上海書協會員
金愛華 上海長三角畫院副院長 上海書協會員
劉祖梁 上海金融職大副教授

篆刻:
江德興 書畫篆刻教育家、上海書協會員
李文駿 西泠印社會員、中國書協委員、上海書協會
詩文:
季振邦 上海詩人雜志主編、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理事
沈善增 作家、書法家、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理事
童孟侯 原中國海員雜志主編、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會員
管繼平 作家、書法家、上海作協會員、上海書協會員
陸林森 資深作家、編輯、上海作協會員
張建中 資深作家、編輯、上海作協會員
季渺海 詩人、上海作協會員
田傳久 詩人、上海作協會員
金月明 詩人

註:評委若有變動以實際到會為准

E. 星海音樂學院的音教和華中師范的音教哪個好啊

要是是星海的音教的話那就是當老師的咯,當老師的話還是221工程好,所以還是華師好,到時候你考了個教師證的話那龔長奪短懿的額痊帆花就是重本的,而星海的教師證的話,是本A,所以還是華師好..

F. sing女團的成員都叫什麼名字有圖片和資料嗎

S.I.N.G是由酷狗音樂與酷狗繁星網於2015年8月10日推出的O2O概念女子演唱組合,由賴美雲、蔣申、許詩茵、秦瑜、林慧、吳瑤、邊麗、陳麗8名成員組成。

1、賴美雲

賴美雲,1998年7月7日出生於廣東深圳,中國流行樂女歌手,女子演唱組合SING、火箭少女101成員。

(6)龔星海音樂學院擴展閱讀:

S.I.N.G是由酷狗音樂與酷狗繁星網於2015年8月10日推出的O2O概念女子演唱組合,由賴美雲、蔣申、許詩茵、秦瑜、林慧、吳瑤、邊麗、陳麗8名成員組成。

S.I.N.G作為一支「少女」團體,她們卻從不刻意耍性感,而是在舞台背後做出努力,以實力吸引粉絲,讓粉絲喜歡她們。

S.I.N.G女團是一支很有夢幻感的團體,她們團名的全稱Super Impassioned Net
Generation帶有強烈的關於夢想的慷慨激昂,縮寫「S.I.N.G」又剛好把她們的歌唱本職工作時時標注,證明她們並非一支只靠著外表而受歡迎的歌唱團體。S.I.N.G女團所展現出的甜美聲線,有著默契的和聲表現,在肢體方面,她們曼妙的舞蹈,更是征服了平凡的女孩、宅男、大叔對青春活力的渴望。

G. 今夜微風輕送,把我的心刺痛…是什麼歌曲

這是歌曲《最真的夢》中的歌詞,歌曲信息如下:

歌曲:最真的夢

歌手:鍾明秋

作詞:鍾明秋

作曲:鍾明秋

歌詞:

今夜微風輕送 把我的心吹動

多少塵封的往日情 重回到我心中

往事隨風飄送 把我的心刺痛

你是那美夢難忘記 深藏在記憶中

縱是要歷盡百轉和千回 才知情深意濃

縱是要走遍千山和萬水 才知何去何從

為何等到錯過多年以後 才明白自己最真的夢

是否還記得我 還是已忘了我 今夜的微風輕輕送

吹散了我的夢 今夜微風輕送 把我的心吹動

多少塵封的往日情 重回到我心中 往事隨風飄送

把我的心刺痛 你是那美夢難忘記

深藏在記憶中 縱是要歷盡百轉和千回

才知情深意濃 縱是要走遍千山和萬水

才知何去何從 為何等到錯過多年以後

才明白自己最真的夢 是否還記得我

還是已忘了我 今夜的微風輕輕送 吹散了我的夢

(7)龔星海音樂學院擴展閱讀:

這首《最美的夢》歌曲是由鍾明秋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流行音樂。

歌手鍾明秋,別名為阿秋,是新生代一位唱作俱佳的歌手,鍾明秋在很小的時候便熱愛音樂並開始接受專業的音樂訓練。

從上初一開始,鍾明秋就開始參加起了大小歌唱比賽並在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2006年9月的時候,鍾明秋憑實力考進了星海音樂學院的流行音樂演唱專業,是星海音樂學院的特優生。

H. 當代的古琴大師有哪些啊

以下內容節選自《歷代琴人錄》。其中除個別琴人外均在世。
但此文成文較早,部份琴人未列入。

六十四、葉名佩
葉名佩(公元 1929 年 -- ),浙江溫州人,現代女琴家。
葉名佩少年在上海生活,即已開始學琴,後師從張子謙、李明德,以後又去杭州隨徐元白學琴。後定居蘇州。
公元 1986 年,她與吳兆基、徐忠偉一起,發起創辦了蘇州吳門琴社。
葉名佩琴風 委婉細膩,清新舒暢,為人謙和,樂於助人。她先後共教出弟子六十餘人。

六十五、陳長林
陳長林(公元 1932 年 -- ),福建福州人,現代閩派琴家、計算機專家。
陳長林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信息存儲技術專業 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大容量存儲學組組長,曾參加中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103 」機研製,任中國第一台自己設計的大型電子計算機「 119 」機外圍設備技術負責人。
陳長林同時也是現代著名琴家,是 北京古琴研究會理事、中國琴會常務理事、北美琴社顧問。他十四歲起隨其父陳琴趣及其表姨吳子美學琴,後又根據唱片進行自學。十九歲後,他又得到吳景略、張子謙、查阜西等大家的指教。
陳長林之琴風,以閩派為基礎,又博採眾長,形成 吟猱有度,板眼明晰,剛柔相濟,韻味深長; 溫勁飽滿,亮麗圓活, 細膩縝密,瀟灑流暢的特點。 他善長《大胡笳》、《龍朔操》、《平沙落雁》等琴曲,有個人專輯《閩江琴韻》流傳於世。
陳長林精通打譜,先後有打譜作品近六十首,最具代表性的有《龍朔操》等。他打譜採用「看譜打譜」和「彈琴打譜」相合的方法,重視節奏、音律,強調「儀詠合聲」,並特別提倡尊重原著,「從主觀上不改變古譜」。他在打譜方面的貢獻,對現代琴學有一定的影響。

六十六、李仲唐
李仲唐(公元 1933 年 -- ),陝西西安人,現代琴家。
李仲唐師從吳景略和查阜西,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古琴專業,為中國九三學社社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今虞琴社社員,曾任陝西樂團古琴演員、西安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副 教授。

六十七、衛家理
衛家理, 字南 箎 ,號半瓶老人, 四川樂山人, 現代琴家。
衛家理師從虞山吳門吳景略,又曾受教於 查阜西、張子謙、姚丙炎、王潔儒、俞伯蓀等琴家。他善長於《漁樵問答》、《憶故人》、《瀟湘水雲》、《普安咒》、《梅花三弄》等曲,有《黃雲秋塞》等打譜作品,並曾創作《四月八》、《懷念引》。《琴韻繽紛》(三) CD 收錄了他的琴曲《四月八》。
衛家理曾任貴州遵義地區文工團樂隊隊長二十八年;公元 1986 年在遵義創建播州古琴研究會,並任會長。

六十八、韓廷瑤
韓廷瑤(公元 1934 年 -- ),北京人,現代九嶷派琴家。
韓廷瑤就讀於清華大學時,師從九嶷琴家關仲航,後又受教於顧梅羹、管平湖、吳景略、陳長林等琴家,後在鄭州、開封等地收徒授琴,弘揚九嶷派琴學。他的打譜作品包括:《列子御風》、《滄海龍吟》、《欸 乃》、《高山》等琴曲。

六十九、吳釗
吳釗(公元 1935 年 -- ),蘇州人,現代琴家、古琴史學家。
吳釗生於書香之家,自幼受到崑曲、古琴等傳統文化的熏陶。公元 1953 年,他師從泛川名家查阜西學琴。後來,他入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兼從虞山吳門吳景略學琴。大學畢業後,他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師從音樂史家楊蔭瀏研究中國音樂史。 1985 年,他就任中國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北京古琴研究會秘書長; 1991 年任該所研究員,兼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後又任中國藝術研究所中國音樂史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國琴會會長。
吳釗的琴風蒼勁幽遠,吟猱豐富,善長《憶故人》、《鷗鷺忘機》、《漢宮秋月》等琴曲。

七十、劉正春
劉正春(公元 1935 年 -- ),南京人,現代金陵派琴家。
劉正春十五歲時,師從諸城派琴家王生香學琴,以後又從學於泛川派周空明、金陵派夏一峰、廣陵派劉少椿、梅庵派程午佳、金陵派趙雲清等琴家。其琴風以金陵派為根本,別取諸家之長,形成寧靜舒緩、秀麗幽遠的風格。他善長《秋江夜泊》等琴曲。
劉正春是現代金陵派的代表人物,金陵琴社社長,中國古琴學會學術委員會專業委員兼常務理事、中國琴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南京音樂家協會名譽理事。

七十一、龐雨珠
龐雨珠(公元 1935 年 -- ),山東德州人,現代諸城派琴家。
龐雨珠 畢業於山東藝專音樂系,師從諸城派琴家張育瑾學琴,後歷任中國琴會理事、聊城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山東琴會副會長、濟南琴會名譽會長。

七十二、容天圻
容天圻(公元 1936 年 -- )字秋庵,號琴禪,福州人,現代台灣琴家、水墨鑒定家。
容天圻出生於福州,客籍中山,後往台灣,二十七歲時在台灣師從胡瑩堂學琴。他繼承了胡瑩堂寧重蒼古的琴風,並著有琴文多篇,在台灣琴界影響很大。
容天圻的弟子李孔元,後來也是台灣極有影響的琴家。

七十三、姜抗生
姜抗生(公元 1937 年 -- ),出生於上海,現代琴家。
姜抗生早年曾隨衛仲樂學琵琶,後師從溥雪齋學琴,以後又受學於查阜西和吳景略,是北京古琴研究員早期的會員,後參加中國歌舞團。
姜抗生的琴風穩重大度,善長《鶴舞洞天》、《流水》等曲。他熱衷於琴事活動,後來在青島教琴。

七十四、戴樹紅
戴樹紅(公元 1937 年 -- ),江蘇泰州人,現代洞簫專家、琴家。
戴樹紅曾任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上海今虞琴社社長、中國琴會常務理事、蘇州民樂一廠顧問。由於其以蕭著稱,故有「簫神」之謂。
戴樹紅之琴,師承於張子謙,繼承了張子謙的琴風,並被謂為張子謙之知音。他還經常和張子謙合作,進行琴簫合奏。張子謙流傳於世的諸多琴簫合奏錄音,即是與戴樹紅合作的。

七十五、李禹賢
李禹賢(公元 1937 年 -- ),號勁草,又號琴童, 山東桓台人,現代琴家、畫家。
李禹賢十六歲開始學琴,啟蒙於張正吟,後師從夏一峰、劉景韶、張子謙,並私淑於管平湖、吳景略,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歷數十年後, 創立「勁草琴堂」,並執教於福建省藝術學校。
李禹賢之琴,由「金陵派」入門,打「梅庵派」功底,走「廣陵派」路向,有「慢中去韻,韻中含情,情中生景,景中有我,凝神入化」之體會,形成了蒼勁穩重的琴風。他善長《滿江紅》、《流水》等琴曲。
李禹賢亦擅長國畫,尤精花鳥,有琴畫齊名之譽。

七十六、徐曉英
徐曉英(公元 1937 年 -- )又名霞影, 浙江衢縣人,現代浙派女琴家。
徐曉英為文史學家徐映璞之女,從小受家學薰陶,有深厚的古文詩詞功底,有「三衢才女」之稱。
公元 1954 年起,徐曉英師從浙派名家徐元白、張味真學琴,後赴京、滬等地受學於查阜西、吳景略、溥雪齋等名家;同時也隨古箏名師王巽之學箏;後進入杭州歌舞團擔任古琴、古箏演奏員。她曾任杭州四、五屆政協委員、中國琴會常務理事等職。

七十七、孫貴生
孫貴生(公元 1937 年 -- ),上海人,現代琴家及笛、簫演奏家。
孫貴生少年習笛、簫,後師從泛川派名家查阜西學琴,又受教於廣陵派名家張子謙及虞山派名師吳景略。以後,他又師從律學家潘懷素學習中國音樂理論,專攻音律學。
孫貴生曾任中國電影樂團管樂部部長,從事電影音樂工作三十餘年,錄制的影視音樂達數百部。

七十八、汪鐸
汪鐸(公元 1938 年 -- )學名珍昌,字光瑜,別號采真,生於蘇州,現代吳門琴派琴家。
汪鐸生母吳湘岑(兆瑜)為吳蘭蓀之女。其舅父吳兆基為吳門著名琴家。汪鐸之琴學師承吳兆基,另外曾受學於青城道士吳純白(浸陽、觀月)。
汪鐸琴風寧靜澹泊,雋永樸拙。他在繼承吳門琴派的文人琴風外,還熱衷於整理內容與道家有關的琴曲。他曾打譜《采真游》、《崆峒問道》、《莊周夢蝶》、《挾仙游》、《嵇氏四弄》等琴曲。
公元 2002 年,汪鐸創立吳聲琴學研究所,主編了古琴刊物《琴道》。

七十九、林友仁
林友仁(公元 1938 年 -- ),上海人,祖籍台灣,現代廣陵派琴家。
林友仁之琴,啟蒙於金陵派夏一峰,師承於廣陵派劉少椿,就讀於 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專業時,師從衛仲樂,並受學於劉景韶、顧梅羹、沈草農等琴家。他就職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研究室,任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教學,並兼教古琴;曾任職於音樂研究所,任中國音樂研究室副主任。
林友仁琴風渾朴自然,寬緩醇厚,善長《流水》、《普安咒》、《醉漁唱晚》、《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等琴曲。
林友仁在教學方面強調回歸自性修養,舒展心靈。

八十、劉赤城
劉赤城(公元 1938 年 -- ), 江蘇南通人,現代梅庵派琴家。
劉赤城自幼隨其父劉嵩樵習琴,曾受學於徐立孫,後就讀於 上海音樂學院,師從劉景韶。他曾 執教於安徽藝術學院,後調入安徽省歌舞團從事古琴獨奏及研究工作。他從事古琴演奏數十年,具有相當深厚的功底。其琴風綺麗纏綿,雄勁豪放,綽注吟猱較為誇張。

八十一、朱子易
朱子易(公元 1938 年 -- ) 字雲程,江蘇金壇人,現代諸城派琴家。
朱子易師從諸城派名家詹澄秋學琴,並亦精於琵琶,曾在專業文藝團體長期任琵琶演奏員,後改做政府機關工作和理論工作,退休後又潛心鑽研古琴並開始傳授學生,有弟子六十餘人。他曾任山東省音協古琴專業委員會會長、山東泉韻琴社社長、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等。
朱子易琴風蒼勁有力、揮灑自如,在繼承傳統的基礎,融合了一些現代氣息。他主張學琴先要打好基礎,要通過一些小型曲目,在實際應用中系統、正確地掌握古琴的常用指法;並提倡兼收並蓄,廣泛吸收各派的成熟曲目和演奏經驗,以不斷提高。

八十二、陶築生
陶築生(公元 1938 年 -- ),原籍江西南昌,居於台北,現代梅庵派琴家,公元 1969 年起從吳宗漢學琴,能彈梅庵諸曲,在台灣有一定影響。另外他也通古箏及簫、笛,曾在國樂團中任簫、笛演員。

八十三、鄭雲飛
鄭雲飛(公元 1938 年 -- ),杭州人,現代浙派琴家。
鄭雲飛師從浙派名家徐元白學琴,後在杭州傳琴,有弟子四十餘人。他提倡從 多方面吸取知識,比如多看戲、多聽音樂、多看畫、多遊山玩水等,從中吸取多門類藝術來營養自己的古琴觀;並特別強調「先繼承,再發展」,但最好不要離開傳統,應該盡量用傳統古琴指法來創造麯目。

八十四、顧澤長
顧澤長(公元 1939 年 -- ),祖籍四川華陽,現代泛川派琴家。
顧澤長為川派名家 顧梅羹長子,承家學,繼承了川派朴實穩健,峻急跌宕,灑脫奔放的琴風,後任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遼寧省古琴研究會會長。另外,他也精通傳統斫琴之法。

八十五、李祥霆
李祥霆(公元 1940 年 -- ), 滿族,吉林省遼源市人,祖籍遼寧岫岩,現代琴家。
李祥霆出生於中醫家庭,自幼對傳統藝術頗為偏愛,曾學習吹簫、古典詩詞及水墨畫;後因從廣播中聽到《關山月》而醉心於琴;公元 1957 年拜查阜西為師,並由顧梅羹啟蒙,開始學琴; 1958 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吳景略,同時受學於管平湖、溥雪齋等琴家; 1963 畢業後留校任教; 1958 年到英國劍橋大學作古琴即興演奏並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音樂研究中心任客座 教授,教授古琴和洞簫; 1994 年回國,在中央音樂學院繼續任教;歷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中國琴會會長、中國古琴學會會長、英國東方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台北和真琴社顧問、日本吟詠道八洲庄鷹洲會名譽顧問、北美琴社顧問。
李祥霆熔虞山吳門、泛川等派風格於一爐,強調根據曲意而確定表現手法,其琴風 流暢秀麗,大靜大動,如長江奔雷,似孤嶺松濤,特點鮮明, 自成一家,並善長即興彈奏。

八十六、成公亮
成公亮(公元 1940 年 -- ),江蘇宜興人,現代廣陵派琴家。
成公亮公元 1960 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的古琴專業, 1965 年畢業於該學院民族音樂理論作曲系,後為南京藝術學院音 樂系副 教授。
成公亮曾學琴於梅庵派劉景韶,後師從廣陵派張子謙。其琴風寬緩深沉,跌宕纏綿,剛柔並濟,以廣陵為根本,以他派為輔助。

八十七、謝導秀
謝導秀(公元 1940 年 -- ), 廣東梅縣人,現代嶺南派琴家。
謝導秀少年時即學二胡、揚琴、笛子等樂器,後考入廣州音樂專科學校(現星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專業,師從嶺南派名家楊新倫。畢業後一直從事古琴研究。他繼承了嶺南風格,並也有自己的特點;另外還通曉箏、二胡、簫、嗩吶、笛子、葫蘆絲等樂器。
謝導秀曾與楊新倫一起組建廣東古琴研究會,並任秘書長,楊新倫去世後任會長,並任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他還和楊新倫一起,將《古崗遺譜》整理成冊。
謝導秀琴風剛勁中帶有纏綿,富有廣東音樂特色。

八十八、王永昌
王永昌(公元 1940 年 -- ), 江蘇南通人,現代梅庵派琴家、琵琶演奏家。
王永昌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音樂界名人大辭典》副主編;曾學琴於徐立孫,繼承了梅庵派琴風,善長於《平沙落雁》、《長門怨》、《搗衣》、《搔首問天》等琴曲。

八十九、龔一
龔一(公元 1941 年 -- ),南京人,現代琴家。
龔一十三歲開始學琴,十五歲得到查阜西的好評,先後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上海音樂學院,專修古琴,曾隨張正吟、夏一峰、劉少椿、王生香、趙雲青、張子謙、顧梅羹、沈草農、劉景韶等十二位琴家學琴,廣泛學習了廣陵、金陵、泛川、諸城、梅庵等多個琴派的風格,熔各家於一爐,自成一家,形成了清和婉轉,中正秀麗的琴風。他強調在彈琴時,要「心中有古人,眼前有今人」。以古琴與民樂團進行合奏,也是其特點。

九十、榮鴻曾
榮鴻曾(公元 1941 年 -- ),香港人,現代琴家。
榮鴻曾歷任 香港大學群芳中國音樂講座教授、兼任美國匹茲堡大學音 樂 教授、香港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哈佛大學音 樂學 博士,是香港的著名學者。
榮鴻曾之古琴,師承泛川琴家蔡德允。他認為 古琴音樂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光輝的價值,故對古琴的發展非常熱心,曾與劉楚華一起,將蔡德允《 愔愔 室琴譜》手本編製成書。

閱讀全文

與龔星海音樂學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