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交響樂《動物狂歡節》的簡介
《動物抄狂歡節》簡介
作曲家聖桑曾於1886年2月先後到布拉格與維也納進行旅行演出,途中在奧地利休息了幾天。就在這些日子裡,他應巴黎好友的請求,為好友所主持的音樂會寫作了這部別出心裁、諧趣橫生的管弦樂狂想組曲。
作者將一些大師的名曲(包括他自己的作品)揉合於其中,加以誇張變形,對當時的音樂生活作了善意的戲謔和尖刻的嘲笑。因此,除了第十三曲《天鵝》外,作者不同意在生前演出或出版整套作品,因此只有《天鵝》一曲是在作者生前發表的。
在《動物狂歡節》中,作者聖桑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曲中動物形象鮮明,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聽一聽,讓孩子感受一下古典音樂的魅力。這組音樂不僅被用做胎教音樂、幼教音樂,而且被廣泛用在小學和初中的音樂啟蒙與音樂教學中。
Ⅱ 聖桑的《動物狂歡節》中分別描述了幾種動物呀
14種。
1、序奏及獅王的行進
兩架鋼琴從弱轉強的和弦顫奏,是獸王出場的威武先導,我們還沒有看到獅子的身影,但在弦樂組中已經可以聽到它那一陣強過一陣的咆哮聲,這就是全曲的引子。
2、母雞和公雞
真想不到小提琴能夠把母雞生蛋的叫聲模仿的這樣惟妙惟肖,這個動機從拉摩的一首著名鋼琴曲引來的。鋼琴與小提琴的另一個音型讓我們聽到了公雞報曉。
3、野驢(敏捷動物類)
作者把原來的標題「敏捷動物類」改為副標題時,特指中亞細亞草原的野驢,雙鋼琴飛馳般的快速演奏,描繪了野驢馳騁時的野性十足。有趣的是,
4、烏龜
它是從奧芬巴赫著名喜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拿來這首風靡一時的《康康舞曲》的曲調,不同的是他將原來狂熱的急板放慢了無數倍。
5、大象
低音提琴作為主奏樂器,演奏出較輕快的圓舞曲,低沉的聲響加上舞曲的節奏,一聽便可想像大象扭動著那笨重龐大的身軀,顯得即滑稽可笑又形象生動。
6、袋鼠
雙鋼琴交替奏出了跳躍性的音型,刻畫出袋鼠輕快而敏捷的身影,互相追逐、嬉戲、無憂無慮,恰與大象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照。
7、水族館
兩架鋼琴奏出節拍交錯的反向琶音進行,展現了微波盪漾的水面、陽光在清徹的水中直射水底、千姿百態的魚群在悠遊,在這一成不變的節奏上,長笛和小提琴演奏著同樣純凈的旋律,鋼片琴以晚半拍的方式復奏主題旋律以及近結束時出現的多次滑奏,則有如魚鱗在陽光下閃爍的光點似的。整曲美麗得令人猶如身臨其境。
8、「長耳人」
小提琴以特殊的方法齊奏,怪誕的聲響表現了莎士比亞喜劇「仲夏夜之夢」中一種驢頭人身的怪物在聲嘶力竭地鳴叫,這是聖·桑在諷刺那些饒舌的所畏藝術權威們。
9、林中杜鵑
鋼琴以和弦輕輕地表現出幽靜的森林,杜鵑的啼聲在單簧管的模仿演奏下,栩栩如生。
10、鳥舍
弦樂器奏出的顫音呈現出群鳥振翅高飛的畫面,其間不斷地有小鳥在跳躍在歡唱。
11、鋼琴家
車爾尼的鋼琴簡易音階練習在此反復彈奏。我們知道,鋼琴家同擺在動物園里供人們觀賞的動物,應該說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
12、化石聖桑不但嘲笑了別人的作品已經僵化和過時,也嘲笑了他自己。
13、天鵝
這是整套組曲中最受歡迎和流傳最廣的一首樂曲(《不能說的秘密》中周傑倫在畢業音樂會上彈奏的就是這個主題的變奏)。
14、終曲
當美麗與神聖到來之後,真正的狂歡開始了,在序奏的引導下,整齊而有節奏的歡慶主題隨即出現,這支舞曲性旋律在其反復陳述過程中,還可以明顯聽到動物園里幾乎所有的角色,都出來做最後的謝幕。
(2)動物狂歡節音樂會擴展閱讀:
第十三曲《天鵝》。此曲是本組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常被單獨演奏,甚至成為作者聖-桑的代表作品。本曲是整部組曲中唯一一首優雅、溫柔的小曲,與其他各曲形成鮮明的對比。
一般認為《天鵝》是全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樂,曲中豎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盪漾的微波,大提琴優美迷人的曲調,則描寫出天鵝高貴優雅的神姿,以及安詳自在地浮游時的情景。
全曲由伴奏豎琴水波盪漾般的前奏開始,接著大提琴唱出6/4拍子圓滑奏的高雅旋律,時而上行,時而下行,情調極為優美。豎琴伴奏的節奏與音型均與前奏相同,與大提琴的曲調融和無間。結尾樂句也很美,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漸消失。
這部作品是作者專為自己鬧著玩而寫的由於其中引用其他作曲家的一些曲調,大都經過並非善意的改動,常常帶有譏諷的意味,因此,在作者在世時,除在1887年2月在巴黎秘密為朋友演出過一次外,聖桑禁止在他生前演奏或出版這部作品,唯獨其中的 「天鵝」一曲可以例外。
聖桑死後,人們看到他的遺囑已經取消對這部作品的各種限制,自此以後,《動物狂歡節》便作為一套管弦樂組曲經常出現在各國音樂會舞台上。在《動物狂歡節》中,作者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
Ⅲ 動物狂歡節中各曲目作品來源
動物狂歡節(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又稱《動物園大幻想曲》。作於1886年,是一首十分獨特的作品!獨特之一是樂器編制:由是兩架鋼琴與九件樂器(小提琴二、中提琴、大提琴、倍大、長笛、單簧管、木琴各一)的室內樂組成 。獨特之二是:組曲由多達十四個樂章組成,獨特之三是作者大量採用通常被認為最不足取的單純音響模仿手法,可是卻富於美感,逗人喜愛。獨特之四也是最為獨特的一點:作品中不僅用了他本人以前的音樂主題,而且還引用了其他作曲大師的許多旋律,並加以誇張、變形、漫畫化。難以斷言,這是出於「善意的玩笑」,童心不泯的「惡作劇」還是意有所指的刻薄諷刺。總之,聖桑的這部《動物狂歡節》僅於1887年2月在巴黎秘密演出了一次,作者禁止在他生前演出或出版(只有其中《天鵝》一首除外)所以真正意義上的首演是作者去世後的第二年。 在《動物狂歡節》中,作者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 整部組曲由十三部標題小曲和終曲組成: 1、序奏及獅王的行進。(Introction and Royal March of the Lion)雙鋼琴的頓音展開了序奏的音樂,接著雄偉威嚴的進行曲展現了獅子雄壯的行進腳步,並不斷地插進低聲部半音階行進,獅子的吼聲如雷貫耳,令人不寒而慄。 2、母雞和公雞。(Hens and Cocks)真想不到小提琴能夠把母雞生蛋的叫聲模仿的這樣惟妙惟肖,這個動機從拉摩的一首著名鋼琴曲引來的。鋼琴與小提琴的另一個音型讓我們聽到了攻擊報曉。 3、野驢。(Wild Asses)雙鋼琴飛馳般的快速演奏,上下飛舞,描繪了野驢在大自然中無拘無束地馳騁、野性十足。 4、烏龜。(Tortoises)它是從奧芬巴赫著名喜歌劇《奧菲歐在地域》拿來這首風靡一時的《康康舞曲》的曲調,不同的是他將原來狂熱的急板放慢了無數倍。低音弦樂器演奏出烏龜詼諧緩慢地由遠而近地爬行,不時地東張西望,偶爾吃一兩口路邊的青草,不慌不忙,憨態可掬。 5、大象。(The Elephant)低音提琴作為主奏樂器,演奏出較輕快的圓舞曲,低沉的聲響加上舞曲的節奏,一聽便可想像大象扭動著那笨重龐大的身軀,顯得即滑稽可笑又形象生動。取自伯遼茲的戲劇傳奇《浮士德的沉淪》中輕盈飄逸的《仙女之舞》。 6、袋鼠。(Kangaroos)雙鋼琴交替奏出了跳躍性的音型,刻畫出袋鼠輕快而敏捷的身影,互相追逐、嬉戲、無憂無慮,恰與大象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照。 7、水族館。(The Aquarium)雙鋼琴的琶音,展現了微波盪漾的水面、陽光在清徹的水中直射水底、千姿百態的魚群在悠遊,鋼片琴則清晰地刻劃了水中的波光鱗鱗。 8、「長耳人」。(Persons with Long Ears)小提琴以特殊的方法齊奏,怪誕的聲響表現了莎士比亞喜劇「仲夏夜之夢」中一種驢頭人身的怪物在聲嘶力竭地鳴叫(也正是日常人們所見的驢叫),這是聖·桑在諷刺那些饒舌的所畏藝術權威們。 9、林中杜鵑。(Cuckoo in the Heart of the Wood)鋼琴以和弦輕輕地表現出幽靜的森林,杜鵑的啼聲在單簧管的模仿演奏下,栩栩如生。一種和諧寧靜的大自然與前一段的聲嘶力竭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心理感受。 10、鳥舍。;(The Aviary) 弦樂器奏出的顫音呈現出群鳥振翅高飛的畫面,其間不斷地有小鳥在跳躍在歡唱。 11、鋼琴家。(Pianists) 車爾尼的鋼琴簡易音階練習在此反復彈奏。描寫一位初學鋼琴的「鋼琴家」在此大顯身手,並且彈的十分起勁。一說是諷刺那些蹩腳的鋼琴家。可是,就彈得十分自信來看,聖·桑不完全是否定之意。 12、化石。(Fossils)打破時空界線,聖·桑賦予了古老的化石以生命力,它們渴望生活,渴望回到美麗的大自然,加入這狂歡的行列,化石狂舞的碰撞聲在木琴的演奏中歷歷在目。曲中揉合了聖桑自己的著名交響詩《骷髏之舞》的白骨主題,兩支法國古老民歌和羅西尼的歌劇《塞維利亞理發師》的羅西尼詠嘆調主題。 13、天鵝。(The Swan)當各種不同性格、不同形態的動物全部出場之後,高貴神聖的天鵝才緩緩游來,清澈的湖水映襯著潔白美麗的「皇後」,在美麗和神聖面前,誰不肅然起敬?極其優美的旋律在大提琴上輕緩地流出,這首大提琴作品流傳極廣,經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 14、終曲。(Finale)當美麗與神聖到來之後,真正的狂歡開始了,在序奏的引導下,整齊而有節奏的歡慶場面充滿著生機、充滿著激情、充滿著平等與博愛,沒有物種界線、沒有強弱之分、沒有貴*之別、沒有時空間隔……、只有歡樂!狂歡中隱約可聞野驢的奔跑、嘶叫,但終被溶於歡樂的海洋之中。
Ⅳ 聖桑《動物狂歡節》聽後感
聖桑《動物狂歡節》聽後感可以根據自己聽完後的感受,寫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悟,例如:
這部作品是作者專為自己鬧著玩而寫的由於其中引用其他作曲家的一些曲調,大都經過並非善意的改動,常常帶有譏諷的意味。
在作者在世時,除在1887年2月在巴黎秘密為朋友演出過一次外,聖桑禁止在他生前演奏或出版這部作品,唯獨其中的 「天鵝」一曲可以例外。
聖桑死後,人們看到他的遺囑已經取消對這部作品的各種限制,自此以後,《動物狂歡節》便作為一套管弦樂組曲經常出現在各國音樂會舞台上。在《動物狂歡節》中,作者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
每個孩子都有權利去享受音樂的快樂,願我們溫暖的引導與陪伴,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音樂傳遞的快樂力量。
《天鵝》是全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樂,曲中豎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盪漾的微波,大提琴優美迷人的曲調,則描寫出天鵝高貴優雅的神姿,以及安詳自在地浮游時的情景。
全曲由伴奏豎琴水波盪漾般的前奏開始,接著大提琴唱出6/4拍子圓滑奏的高雅旋律,時而上行,時而下行,情調極為優美。豎琴伴奏的節奏與音型均與前奏相同,與大提琴的曲調融和無間。結尾樂句也很美,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漸消失。
Ⅳ 為什麼說《動物狂歡節》這是一部雅俗共賞的管弦樂組曲(二)
大自然給予了人類自然美的享受和賴以生存的各種條件,更給了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沒有大自然的美就沒有音樂藝術的美。正是萬獸之王獅子威風凜凜的步伐、公雞母雞交織的叫聲、行動遲緩的烏龜等眾多動物活潑生動的形象,感動了法國作曲家聖·桑,才使他用音樂惟妙惟肖地創作了《動物狂歡節》這部雅俗共賞的管弦樂組曲。
時間是衡量藝術作品存在價值的唯一標准。聖·桑的很多作品都百聽不厭,不會輕易隨時間的流逝而漸漸被人遺忘。從美學的角度講,作為19世紀的近代作曲家,聖·桑的創作風格既有深厚的古典主義痕跡,顯得端莊典雅、純潔,但又極具浪漫主義色彩,創作技巧嚴謹完美,自成一派,令人不禁發出內心的感嘆。音樂史上除了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等作曲家以外,還有聖·桑等各種流派的作曲家,有了他們,音樂文化才算是多元的、世界性的。如果有一天人們的口味也隨著時代而有所改變,突然驚覺聖·桑出神入化的技巧、輕盈又不失典雅端莊的樂念竟是那麼迷人,屆時聖·桑音樂的卷土重來就大有希望了。
1886年聖·桑先後到德國、奧地利等地作巡迴演出,然而因為之前對瓦格納的評論引來一些糾葛,音樂會受到阻撓。聖·桑感到灰心,途中曾在奧地利一個小鎮的音樂狂歡節受朋友委託,為這一個音樂狂歡節寫下這一部作品——《動物狂歡節》,並於1886年作了一次私下演出。然而聖·桑為避免引起別人的誤會,除了第十三曲「天鵝」之外,都禁止公開演奏與出版,這首曲子一直到聖·桑去世之後的1922年2月25日,才在巴黎的音樂會上首次公開演奏。
《動物狂歡節》由14首樂曲組成,每一小曲都有標題。
第一部分為「序奏與獅王的行進」,先由雙鋼琴顫音的序奏開始,接著出現庄嚴的進行曲,表示獅子登場。這只百獸之王,耀武揚威地邁著堂皇的步伐,引領著動物們的行列,由遠而近。低音部以半音階急速升降的樂句,代表獅子的咆哮聲。
第二部分為「公雞和母雞」,母雞用單簧管表示,公雞則以最高音的鋼琴表達。
第三部分為「野驢」,由鋼琴飛馳般的演奏,描寫在遼闊的草原上奔跑追逐的野驢。
第四部分為「烏龜」,這段和緩諧趣的音樂,跟前段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鋼琴的伴奏上,低音弦樂器的主題,描寫烏龜緩慢爬行的情景。這是借用另一位法國作曲家奧芬巴哈的《天國與地獄》序曲中活潑快速的康康舞旋律。在此曲中康康舞旋律被嘲弄般慢吞吞地演奏出來。
第五部分為「大象」,在鋼琴的圓舞曲節奏後,低音提琴奏出柏遼茲所作《浮士德的天譴》中妖精之舞的旋律以及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中的詼諧曲。這些輕快的音樂,聖·桑卻將它拿來描寫大象笨拙的步伐與滑稽可笑的舞步。
第六部分為「袋鼠」,袋鼠以長而健壯的後腿,踢著地面向前跳躍行進。袋鼠那出奇地長且大的尾巴,也能幫助其平衡跳躍的動作。聖·桑用兩架鋼琴交替奏出的裝飾樂句,描述袋鼠輕快的動作。
第七部分為「水族館」,由鋼琴彈奏出輕緩的琴音,有如玻璃水族箱里清水的波動;長笛與弦樂奏出安詳的旋律,描述在水中悠然游動的魚。
第八部分為「長耳人」,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交互奏出特別的樂句,像是一頭驢頭人身的怪物嘶叫的聲音。
第九部分為「布穀鳥」,鋼琴的和弦表現幽靜的森林,模仿杜鵑的單簧管反復地奏出「咕咕」兩個單音。
第十部分「大鳥籠」,由弦樂器的顫音來表示鳥兒振翅飛翔的聲音,長笛主奏表達小鳥飛躍的情景,鋼琴則模仿鳥籠中小鳥的鳴叫聲。
第十一部分為「鋼琴家」,這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動物」,曲中反復彈奏車爾尼的練習曲,諷刺鋼琴學生不斷苦練單調乏味的音階,多可憐。
第十二部分為「化石」,木琴冰冷的音色和管弦樂合奏出聖·桑自作《骷髏之舞》中骷髏們跳舞的旋律,接著出現一些法國民謠的片段,如《我有一些煙草》、《啊!母親》、《月光》和《邁向西利亞》,最後才是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發師》中由羅吉娜所唱的著名抒情調片段。聖·桑諷刺這些都是音樂化石,而且還一起婆娑起舞。
第十三部分為「天鵝」,由鋼琴的琴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接著大提琴奏出美麗迷人的旋律,描述天鵝高貴優雅、安詳地浮游的情形。
第十四部分為「終曲」,這是最後的熱鬧的大團圓場面。以開頭的序曲作前導,鋼琴奏出華麗耀眼的樂句,並引出弦樂器奏出的新主題,刻畫出狂歡節喧嘩的氣氛。接著,前面的公雞與母雞、大象、袋鼠和長耳人的主題又一一登場。最後匯集成一股歡樂的巨浪,在火花般燦爛的高潮中結束。
感悟聖·桑
今天忽然想聽聖·桑的《動物狂歡節》,便趕忙翻出他的CD靜心品味起來。
零點又過了。每到深夜,我便習慣於赤裸自己的靈魂。讓一天的所學、所感、所悟,滋養著蒼白貧乏的心靈。聽聖·桑的這首樂曲,讓我豁然開朗。那跳動的音符恰似清澈透明的潺潺溪流,沖走了內心所有的煩惱和痛苦,讓思想走入另一個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任思緒在那裡隨意地張揚,感情便得以最自然地釋放。人性中的魔鬼和天使彼此擁抱,結為朋友。
《動物狂歡節》柔美的旋律輕盈、妖嬈地在室內彌漫,陶醉著我的身心,心情有些愉悅和超然。音樂的魅力就在於此,它像天使的歌聲沁人心脾,像上帝的慈愛哺育心魂,有春風掠過的溫柔和陽光傾瀉的愜意。音樂的輕柔的愛撫,舒展了幾天來的心痛與疲憊,人漸漸有了舒暢之感。音樂真是一劑良葯,以往的煩惱、痛苦、思念,在聆聽的這一刻,都融化了,消失得無影無蹤。
音樂還在不慌不忙地抒發情懷,還在謳歌著自然的美和人間的愛。一滴熱淚滑落在素白的稿紙上,緩慢地綻開一朵小小的花。唉!真想馬上關掉音響。此刻這首樂曲的旋律像讀懂我的心,一段令人心醉神迷的復調音樂此起彼伏地流淌,如萬把浸過天堂馨香的剪刀,於微笑中粉碎了伴隨著音樂輕展起的簇簇花蕊,迷人淡雅的香在虛幻的夢里飛揚,飛揚……
我喜歡聽聖·桑的這首《動物狂歡節》,因為藉助它我可以真誠地走進聖·桑豐富但不平坦的精神世界,同他一起經歷,一起悲歡和離合,一起認識苦難,認識生與死,認識平凡質朴的生活,探討人之為人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每次聆聽,我都試著走進他的心靈,感受他的愛和痛,努力理解他的思想及情感。
在邊聽邊想的思考中,我心靈的迷茫與困惑,思想的貧乏與愚昧,便吸到了沁人心脾的醉人空氣,得到了明媚陽光的溫暖照耀,聞到了百草鮮花的縷縷清香,便獲得了生命所必需的營養。寫作於我是與靈魂的溝通,是思想上的凈化,是沉痛中的思索,是了解人性、探求人性的茫茫尋覓,更是為著走向明天、走向美好、走向成熟、走向生命的無悔所舉行的奠基儀式。當微風徐徐吹過,輕煙散開,薄霧縹緲,我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是如此美麗澄澈,一切都是那麼和諧自然。(佚名)
Ⅵ 動物狂歡節的各樂章介紹
動物狂歡節(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又稱《動物園大幻想曲》。作於1886年,是一首十分獨特的作品!獨特之一是樂器編制:是由兩架鋼琴與九件樂器(小提琴二、中提琴、大提琴、倍大、長笛、單簧管、木琴各一)的室內樂組成 。獨特之二是:組曲由多達十四個樂章組成,獨特之三是作者大量採用通常被認為最不足取的單純音響模仿手法,可是卻富於美感,逗人喜愛。獨特之四也是最為獨特的一點:作品中不僅用了他本人以前的音樂主題,而且還引用了其他作曲大師的許多旋律,並加以誇張、變形、漫畫化。難以斷言,這是出於「善意的玩笑」、童心不泯的「惡作劇」還是意有所指的刻薄諷刺。
其實這部作品是作者專為自己鬧著玩而寫的由於其中引用其他作曲家的一些曲調,大都經過並非善意的改動,常常帶有譏諷的意味,因此,在作者在世時,除在1887年2月在巴黎秘密為朋友演出過一次外,聖桑禁止在他生前演奏或出版這部作品,唯獨其中的 「天鵝」一曲可以例外。聖桑死後,人們看到他的遺囑已經取消對這部作品的各種限制,自此以後,《動物狂歡節》便作為一套管弦樂組曲經常出現在各國音樂會舞台上。在《動物狂歡節》中,作者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
整部組曲由十三部標題小曲和終曲組成: (Introction and Royal March of the Lion)
編制:雙鋼琴、弦樂五部
兩架鋼琴從弱轉強的和弦顫奏,是獸王出場的威武先導,我們還沒有看到獅子的身影,但在弦樂組中已經可以聽到它那一陣強過一陣的咆哮聲,這就是全曲的引子。接著,音樂的速度轉快,兩架鋼琴模仿的是軍號合奏,這種合奏作為王公貴族出場的信號,我們都已熟知,而獸王呢,它居然也講究這樣的排場!隨後,這只獅王便在威武的進行曲中出現了。獅王的出巡由主題的反復進行來表現,它的儀仗隊(軍號合奏的模仿)經常跟在它的身旁,這獅王也不時用吼叫來顯示它的威風(鋼琴和低音弦樂器的半音進行樂句)。 (Hens and Cocks)
編制:單簧管、雙鋼琴、雙小提琴、中提琴
真想不到小提琴能夠把母雞生蛋的叫聲模仿的這樣惟妙惟肖,這個動機從拉摩的一首著名鋼琴曲引來的。鋼琴與小提琴的另一個音型讓我們聽到了公雞報曉。 (Wild Asses)
編制:雙鋼琴
作者把原來的標題「敏捷動物類」改為副標題時,特指中亞細亞草原的野驢,雙鋼琴飛馳般的快速演奏,描繪了野驢馳騁時的野性十足。有趣的是,這些樂句自始至終幾乎沒有變換過節奏和力度,喜歡挖苦人的聖桑在這里明確無誤地嘲弄那些在技巧上看來令人眼花繚亂的鋼琴表演者——這些人的音樂素質要是能夠像他們的運指功夫那樣靈巧伶俐,倒是會成為音樂家的。聖桑是一個地道的鋼琴家和管風琴家,因此,他對鋼琴演奏上那種刻板和機械的訓練特別反感,在這組作品的十四首樂曲中,他兩次把它當作一個諷刺對象,這並不是偶然的。 (Tortoises)
編制:第一鋼琴、弦樂五部
它是從奧芬巴赫著名喜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拿來這首風靡一時的《康康舞曲》的曲調,不同的是他將原來狂熱的急板放慢了無數倍。低音弦樂器演奏出烏龜詼諧緩慢地由遠而近地爬行,不時地東張西望,偶爾吃一兩口路邊的青草,不慌不忙,憨態可掬。 這支旋律在電影《河東獅吼》里也被惡搞過,當時古天樂唱著「來來我是一個蘋果,果果果果果果.....」用的就是這支旋律,而張柏芝則在一旁「擊節而喝」。看來,咱們新新人類的惡搞癖好,還是跟聖桑爺爺學的呢。 (The elephants)
編制:第二鋼琴、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作為主奏樂器,演奏出較輕快的圓舞曲,低沉的聲響加上舞曲的節奏,一聽便可想像大象扭動著那笨重龐大的身軀,顯得即滑稽可笑又形象生動。取自伯遼茲的戲劇傳奇《浮士德的沉淪》中輕盈飄逸的《仙女之舞》,要是伯遼茲看到聖桑如此糟蹋他的作品,會作何感想呢。 (Kangaroos)
編制:雙鋼琴
雙鋼琴交替奏出了跳躍性的音型,刻畫出袋鼠輕快而敏捷的身影,互相追逐、嬉戲、無憂無慮,恰與大象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照。 頓音同休止符交替組成的輕捷跳動音型,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袋鼠驚人的跳躍本領,而穿插其中的停頓音型,似乎是在描寫袋鼠在跳動中不時出現稍為躊躇不前的片刻。 (The Aquarium)
編制:長笛、雙鋼琴、弦樂四部(減去低音提琴)
兩架鋼琴奏出節拍交錯的反向琶音進行,展現了微波盪漾的水面、陽光在清徹的水中直射水底、千姿百態的魚群在悠遊,在這一成不變的節奏上,長笛和小提琴演奏著同樣純凈的旋律,鋼片琴以晚半拍的方式復奏主題旋律以及近結束時出現的多次滑奏,則有如魚鱗在陽光下閃爍的光點似的。整曲美麗得令人猶如身臨其境。 (Persons with Long Ears)
編制: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
小提琴以特殊的方法齊奏,怪誕的聲響表現了莎士比亞喜劇「仲夏夜之夢」中一種驢頭人身的怪物在聲嘶力竭地鳴叫(也正是日常人們所見的驢叫),這是聖·桑在諷刺那些饒舌的所畏藝術權威們。 (Cuckoo in the Heart of the Wood)
編制:單簧管、雙鋼琴
鋼琴以和弦輕輕地表現出幽靜的森林,杜鵑的啼聲在單簧管的模仿演奏下,栩栩如生。一種和諧寧靜的大自然與前一段的聲嘶力竭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心理感受。 (The Aviary)
編制:長笛、雙鋼琴、弦樂五部
弦樂器奏出的顫音呈現出群鳥振翅高飛的畫面,其間不斷地有小鳥在跳躍在歡唱。 (Pianists)
編制:雙鋼琴、弦樂五部
車爾尼的鋼琴簡易音階練習在此反復彈奏。我們知道,鋼琴家同擺在動物園里供人們觀賞的動物,應該說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我們也知道,那些只會沒完沒了地彈車爾尼的學生,可能是不大會有出息的。為了說明這點,聖桑索性讓鋼琴反復演奏這首車爾尼簡易練習曲,而把樂隊只限於小心翼翼地提供轉調的和弦而已。看來聖桑對初學鋼琴者那樣拙劣的演奏是深惡痛絕的,他在這里甚至把他們關進動物園去了。 (Fossils)
編制:單簧管、木琴、雙鋼琴、弦樂五部
這回,聖桑不但嘲笑了別人的作品已經僵化和過時,也嘲笑了他自己。聖桑自己的《骷髏之舞》中已為人們所熟知的那些白骨的聲響,現在用木琴乾枯但明亮的音色再現了出來;而同這些只剩下白骨一副的鬼魂主題相交織的,還有兩首古法國民歌的動機以及摘自羅西尼的《塞維利亞的理發師》中羅西娜的詠嘆調的一個樂句(單簧管)。所有這些曲調都這樣快就變成化石了嗎? (The Swan)
編制:雙鋼琴、大提琴
這是整套組曲中最受歡迎和流傳最廣的一首樂曲(《不能說的秘密》中周傑倫在畢業音樂會上彈奏的就是這個主題的變奏);有人可能並不知道聖桑寫過《動物狂歡節》,也不了解《天鵝》的出處,但很早便被《天鵝》迷人的旋律所陶醉——當然這種情況在古典音樂中很常見。當各種不同性格、不同形態的動物全部出場之後,高貴神聖的天鵝才緩緩游來,清澈的湖水映襯著潔白美麗的「皇後」,在美麗和神聖面前,誰不肅然起敬?極其優美的旋律在大提琴上輕緩地流出,它的主要旋律幾乎沒有什麼裝飾,但就這樣的輕描淡寫卻比華美的辭藻更適合於天鵝本身,也顯得更加一往情深。兩架鋼琴的起伏音型,當然可以理解為模仿水波的盪漾,這里只作背景作用,它輕聲細語地烘托主題的敘述,使整個曲子既主次分明,又渾然一體。 (Finale)
編制:短笛、單簧管、木琴、雙鋼琴、弦樂五部
當美麗與神聖到來之後,真正的狂歡開始了,在序奏的引導下,整齊而有節奏的歡慶主題隨即出現,這支舞曲性旋律在其反復陳述過程中,還可以明顯聽到動物園里幾乎所有的角色,都出來做最後的謝幕:快腿野驢搶先一步出場,母雞也緊緊跟上,然後是袋鼠,至於烏龜和大象,對這樣疾快的舞步可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呆在一旁湊個熱鬧咯。充滿著生機、充滿著激情、充滿著平等與博愛,沒有物種界線、沒有強弱之分、沒有貴賤之別、沒有時空間隔……只有歡樂!
Ⅶ 《動物狂歡節》里包括哪些曲子
《動物狂歡節來》里包自括的曲子:
第一曲:序奏及獅王的行進; 第二曲:公雞和母雞;
第三曲:野馬; 第四曲:烏龜; 第五曲:大象;
第六曲:袋鼠; 第七曲:水族館; 第八曲:長耳人;
第九曲:林中杜鵑; 第十曲:大鳥籠; 第十一曲:鋼琴家;
第十二曲:化石; 第十三曲:天鵝; 第十四曲:終曲。
拓展資料:
《鋼琴套曲:動物狂歡節(簡易版)》根據法國作曲家聖—桑與1886年所寫的兩架鋼琴與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而改編的簡易鋼琴套曲。
《鋼琴套曲:動物狂歡節(簡易版)》所收十四首樂曲,都是人們所熟悉的音樂。改編時,將難度較高的演奏技術給予了簡易化處理。以使程度較淺的學生易於練習,也便於大齡學習者演奏。
在《動物狂歡節》中,作者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
Ⅷ 怎樣欣賞法國作曲家聖桑的交響曲《動物狂歡節》
說起狂歡節,大家一定不會很陌生吧。它最早起源於古羅馬,是農民們為每年春季來臨而舉行的一個重要而有趣的節日。
在狂歡節期間,家家戶戶都盛備美酒佳餚,宴飲狂歡。其中,最引人入勝的又當數別出心裁的化裝舞會了,人們頭戴假面具,化裝成各種神仙鬼怪和動物小丑,到狂歡節舞會上縱情歌舞。即便是自己的至親好友,在這種場合也使你完全認不出他的「廬山真面目」來。
因此,每年的狂歡節總要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共慶共樂,同時它也為藝術家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單在音樂方面,就曾有不少作曲家以狂歡節為題寫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其中最為人喜聞樂見而又通俗易懂的莫過於法國作曲家聖桑那部交響曲
《動物狂歡節》了。
凡聽過《動物狂歡節》
的人,都無不為音樂中所塑造的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動物肖像畫而拍案叫絕:發威的雄獅、稚拙的大靈巧的袋鼠、遲鈍的烏龜、曠野中毛驢的長鳴和空谷幽林中杜鵑的低吟……都傳神地刻畫出了動物的獨特個性和習性。長期以來,它一直都是一部生動的交響樂入門教材。但是也許很少有人在聆聽這首樂曲時會把他與一幅幅諷刺辛辣的漫畫聯系起來吧。
聖桑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當時音樂界的一批守舊平庸之輩把持著樂壇,稱王稱霸。在他們的影響下,音樂創作和演奏中的追求奢華浮誇的風氣隨處可見,而真正富於新意的作品和有才華的年輕人則受到種種壓制和排擠。作為一個立足於振興法國民族音樂的作曲家,聖桑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他不僅以自己的創作表明了與頑固保守勢力的對立,更想有機會用音樂來揭露那些大人物們的真實面目。
這樣,
《動物狂歡節》
就成了實施他計劃的最理想的工具。按照他的構想,他筆下的每種動物都有其特定的寓意。比如樂曲一開始奏出的那耀武揚威的獅子形象,其實是諷刺社會上那些有權有勢的養尊處優的平庸之輩,他們慣於發號施令、頤指氣使,顯得不可一世。接下來的一段描寫了公雞與母雞的爭啼,鞭撻了那些愛出風頭、自命不凡的「君子」和喋喋不休、搬弄是非的小人。此外,用騾子的飛奔模仿一味追求快速彈奏的「鋼琴大師」的演技;用大象的步伐描繪那些技藝拙劣的「舞蹈明星」的舞姿態;用烏龜隱喻不學無術卻拚命想往向上爬的「投機家」;用「化石」抨擊頭腦僵化、感情冷漠的「學霸」等等。
作曲家手中的那支筆猶如一把鋒利的手術刀,把那個時代音樂界的眾生相通過音符活靈活現地展示在人們面前。正由於這部作品的涵義獨特,因此聖桑對它的處理也就格外謹慎。他不願由此而遭受那些沒完沒了的人身攻擊,從而乾擾他的作曲,所以這部作品除在1886年的狂歡節音樂會上由他親自指揮首演之後,不再允許別人在他生前出版和演奏這部作品。唯一的例外是這部組曲中的第13段《天鵝》,它不在作者自己頒發的這項禁令之內,因為在天鵝身上寄託著人類一切理想美好的東西。它那純潔善良的品質,值得人們永久歌頌。
多少年來,音樂家們通過各種演奏形式來表現這段詩意盎然、內涵豐富的篇章。它甚至還被舞蹈家改編成獨舞《天鵝之死》展現在舞台上。(求風)
Ⅸ 分析。聖桑和動物狂歡節
《動物狂歡節》聖-桑曾於1886年,先後到布拉格與維也納進行旅行演奏,途中在奧地利休息了幾天。就在這些日子裡,他應巴黎好友的請求,寫作了一部別出心裁、諧趣橫生的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在《動物狂歡節》中,作者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整部組曲由下面十四曲組成:(一)序奏及獅王的行進;(二)公雞和母雞;(三)野馬;(四)烏龜;(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館;(八)長耳人;(九)林中杜鵑;(十)大鳥籠;(十一)鋼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鵝;(十四)終曲。其中只有《天鵝》一曲是在作者生前發表的。
1、序奏和獅王的進行曲:由雙鋼琴的序奏開始,出現雄偉庄嚴的進行曲,表示獅子的登場;這只萬獸之王,邁著堂皇的步伐,帶領看動物們的行列。
2、公雞和母雞:母雞用單簧管表示,公雞則以最高音的鋼琴表達。
3、野驢:由鋼琴飛馳般的演奏,描寫在遼闊的草原上,奔跑追逐的野驢。
4、烏龜:這一段音樂是取用作曲家奧芬巴哈的「天堂與地獄」序曲中的一段,活潑快速的康康舞旋律;在此曲中,慢吞吞地演奏出來,跟前段恰成鮮明的對比。
5、大象:在鋼琴的圓舞曲節奏後,低音提琴奏出白遼士所作「浮士德的天譴」中,妖精之舞的旋律以及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中的詼諧曲。這些輕快的音樂,聖桑卻將它拿來描寫大象笨拙的步伐,與滑稽可笑的舞步。
6、袋鼠:袋鼠以長而健的後腿,踢著地面向前跳躍行進。袋鼠那出奇地長且大的尾巴,也能幫助其跳躍平衡的動作。聖桑用兩合鋼琴交替奏出的裝飾的樂句,描述袋鼠輕快的動作。
7、水族館:由鋼琴彈奏出輕緩的琶音,有如玻璃水族箱里頭清水的波動,長笛與弦樂,奏出安詳的旋律,描述在水中悠遊的魚。
8、長耳人: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交互奏出特別的樂句,像是一頭驢頭人身的怪物嘶叫的聲音。
9、林中杜鵑:鋼琴的和弦表現幽靜的森林,模仿杜鵑的單簧管反覆的奏出兩個單音一咕!咕!
10、大鳥籠:由弦樂器的顫音來表示鳥兒振翅飛翔的聲音,長笛主奏表達小鳥飛躍的情景;鋼琴則模仿鳥籠中小鳥的鳥叫聲。
11、鋼琴家:這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動物」,曲中反覆彈奏徹爾尼的練習曲,諷刺鋼琴學生不斷苦練單調乏味的音階,多可憐。
12、化石:木琴跟管弦樂合奏出聖桑自作「骷髏之舞」中,骷髏們跳舞的旋律。
13、天鵝:由鋼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接看大提琴奏出美麗迷人的旋律,描述天鵝以高貴優雅、安詳地浮游的情形。
14、終曲:這是最後所有動物一起活躍熱鬧的大團圓場面。最後匯集成歡樂的氣氛,在燦爛歡愉的高潮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