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名鋼琴家有哪些
著名的鋼琴家有:
一、郎朗
郎朗(Lang Lang),1982年6月14日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中國鋼琴演奏者,聯合國和平使者,畢業於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
1997年12月,郎朗與IMG經紀公司簽約,開啟了職業演出生涯 。1999年8月,參加美國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世紀慶典明星音樂會,作為替補登台演奏 。2001年,在人民大會堂進行100周年百年慶典巡演 。2002年,獲得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 。2003年,推出個人鋼琴演奏專輯《柴可夫斯基/門德爾松協奏曲名錄》 。
2005年,在白宮舉行個人專場獨奏會。2006年,推出個人鋼琴演奏專輯《黃河之子》。2008年,獲得美國錄音師協會頒發的「藝術榮譽獎」。2010年,獲得國際門德爾松大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人 。2011年,舉行了「弗朗茨·李斯特誕辰200周年郎朗現場音樂會」。
2013年,參加維也納音樂廳100周年音樂季,並應邀舉行了兩場音樂會 ;同年,獲得「全英古典音樂獎」年度國際藝術家獎;同年10月28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向郎朗授予了「聯合國和平使者」稱號 。2015年,憑借專輯《莫扎特》獲得「德國古典回聲大獎頒獎典禮」年度器樂演奏家大獎(鋼琴類)。
二、李雲迪
李雲迪(YUNDI),1982年10月7日出生於中國重慶,鋼琴演奏者。
2000年,18歲的李雲迪獲得第14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 。2001年,李雲迪首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同年,他與德國DG唱片公司簽約,並發行首張古典音樂專輯《肖邦精選》。2003年,李雲迪發行專輯《李斯特鋼琴精選集》,該專輯獲得德國經典回聲大獎和《紐約時報》年度唱片獎 。
2007年,李雲迪發行專輯《樂動柏林》。2010年,李雲迪獲得波蘭政府頒發的「榮耀藝術」文化勛章和「肖邦護照」。2012年,李雲迪推出專輯《貝多芬:悲愴·月光·熱情》。2014年,他發行了專輯《王者幻想》。2015年9月,李雲迪發行專輯《肖邦傳奇》;10月,他受邀擔任第17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評委 。2016年李雲迪推出專輯《肖邦:敘事曲》,並在北美、亞歐等地陸續進行多場巡演。
2017年5月,李雲迪的個人藝術館在重慶黃桷坪鋼琴博物館開幕 ;8月,和華沙愛樂樂團進行了首次自彈自指肖邦兩首鋼琴協奏曲的巡演 ;11月,和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在德國和中國進行了曲目為莫扎特k488的巡演。
2018年2月,李雲迪四登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舞台,表演了鋼琴協奏曲《黃河頌》,4月,受邀出席《2018博鰲亞洲論壇》並在「博鰲之夜」主題晚宴表演。6月起,展開「雲指肖邦」世界巡演,此次李雲迪身兼指揮與鋼琴,所到城市遍及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加拿大等國家。
三、孔祥東
孔祥東,1968年10月22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當今國際樂壇最優秀、最活躍的中國鋼琴家之一。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親身感受過他那激情洋溢的演奏,被西方媒體盛贊為「一個世紀只能出一到兩個,真正能激動人心的天才鋼琴家」和「一代天之驕子」,與義大利作曲家喬治奧·莫洛德爾創作2008奧運歌曲《Forever Friends》。
四、劉詩昆
劉詩昆,1939年出生於天津,鋼琴演奏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全國政協委員,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
1956年,在匈牙利舉行的「李斯特鋼琴鋼琴比賽」榮獲特別獎。1958年,在前蘇聯莫斯科舉行的「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榮獲亞軍 ,參賽回國後,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他創作了《青年鋼琴協奏曲》。1960年,被公派到莫斯科音樂學院留學 。1964年,獲得毛主席親自接見,並與毛主席進行了一次深刻的談話 。1978年,成為代表中國內地訪問美國的第一個藝術人士,美國總統卡特在白宮接見他 。
五、趙胤胤
趙胤胤,1972年6月7日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澳大利亞籍華裔鋼琴演奏者,畢業於紐約茱麗亞德音樂學院。
1994年,獲得澳大利亞「ABC」青年藝術家大獎。1995年,獲得朱麗亞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第一名、國際藝術家大獎等多個獎項 。1998年,獲得「斯坦威專屬鋼琴家」稱號,他是獲此殊榮的第三位中國人 。
1999年,趙胤胤在卡耐基音樂廳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 。2003年,他以鋼琴獨奏的身份,分別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以及廈門愛樂樂團合作舉行公演。2005年,參加「美顏一夏·世界華人精英音樂會」。
2. 介紹幾個世界著名的交響樂團、鋼琴家、長笛演奏家
世界著名交響樂團很多啊,列幾個十分出名的吧:
柏林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紐約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等等等等~~
世界著名鋼琴家就更多了,也列舉幾個十分出名吧:
魯賓斯坦、佩萊亞、布蘭德爾、古爾達、阿格里姬、阿什肯納齊、齊默爾曼、巴倫博伊姆、揚多、李赫特、波利尼等等等等~~~
著名的長笛演奏家應該也不少,但是我認識的不多:
高爾韋、朗帕爾、帕胡德
3. 李赫特和李斯特有什麼分別
李赫特
20世紀鋼琴藝術聖殿的大師級人物大多成名於二戰之前。從施納貝爾、吉澤金到阿勞、米開朗傑里,他們的赫赫之名都是因長年的舞台實踐而鑄就的。這些大師以自己鮮明的藝術個性聳立在樂迷心中。
1995年義大利鋼琴家米開朗傑里逝世後,英國一位樂評專家撰文指出:「鋼琴藝術萬神殿現在只有李赫特這一位大師健在。」1997年8月,李赫特因心臟病在莫斯科離開了人間,自此,鋼琴藝術的大師時代宣告結束。
斯維亞托斯拉夫.李赫特是一位出道較晚的鋼琴家。他1915年3月20日出生在烏克蘭,雙親都是德國人,而且都是音樂工作者。父親是管風琴師兼作曲家。
李赫特最初的鋼琴技術都是自學的。他曾擔任奧德薩歌劇院的合唱指導教師,並立志成為作曲家。1966年他對采訪他的記者說:「我在20歲之前及時終止了作曲,而且發誓永遠不在眾人面前演奏自己的音樂。」
19歲時,李赫特舉行了首場獨奏音樂會,曲目均為肖邦作品。1937年,22歲的李赫特開始接受正規的鋼琴教育。這一年,他考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師從海恩里希.涅高茲。涅高茲曾培養了一大批鋼琴人才,其中包括吉列爾斯、扎克、馬里寧等人。
在音樂學院,李赫特還與普羅科菲耶夫一起工作,並在1942年首演了他的《第6奏鳴曲》。此後,李赫特還首演了普氏的第7和第9奏鳴曲。1952年,羅斯特羅波維奇在莫斯科首演普羅科菲耶夫的《交響協奏曲》時,李赫特擔任客串樂隊指揮。
1945年李赫特獲得蘇聯鋼琴比賽第一名,1949年獲斯大林獎金。50年代他在蘇聯和東歐舉行巡迴演出,有時一年要演出120場。
李赫特40年代開始錄唱片。他的唱片量是同代鋼琴家中最多的。李赫特本人不喜歡在錄音室里演奏。與他共事達37年之久的演出經理傑奎斯.萊薩爾介紹:「在錄音室李赫特感到很不自然,因此他的唱片實況錄音較多。即使在舞台上錄音,他仍要求不要讓他感覺到麥克風的存在,錄音師們不得不把錄音話筒藏在舞台前面的花叢中。
李赫特的演出曲目非常龐大,從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到肖斯塔科維奇的前奏曲無所不包。他的演奏將精湛的技巧和豐富的想像力融合在一起。樂評家們認為李赫特對鋼琴音色的控制力是無人可比的。
李赫特性情憂郁,生活中的他常常陷入沉思當中。為准備一場音樂會他常常要連續練習10幾個小時。
由於不習慣坐飛機,直到1960年45歲的李赫特才首次赴美國演出。這次演出引起了轟動。在美國他曾與萊納指揮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真正使美國人感到驚奇的還是他在卡耐基音樂廳的5場獨奏音樂會。第一場他演奏了5首貝多芬奏鳴曲。《紐約時報》評論說:「紐約音樂界的頭面人物都出席了這場音樂會,音樂廳在開演前10分鍾就已經座無虛席。
「音樂會開始時,許多人還對這位蘇聯鋼琴家的實力抱懷疑態度,但10分鍾後,這些人都變成了李赫特的崇拜者。人們發現舞台上的李赫特是一位舉止高雅,演奏富於詩的意境,並具有高超技巧的鋼琴家。」
1965年和1970年,李赫特又兩次訪問美國。1970年4月他與小提琴家大衛.奧伊斯特拉赫聯手在卡耐基舉行音樂會。不幸的是,這次演出被當地的猶太人因抗議蘇聯當局虐待猶太人行經所舉行的示威所破壞。當時示威者狂叫著湧入音樂廳,沖向舞台。
傑奎斯.萊薩爾回憶說:「這場騷亂大大傷害了李赫特的感情,他不是猶太人,而奧伊斯特拉赫是猶太血統。李赫特認為示威者要求大衛反對自己的國家太過分了。」此後,盡管美國音樂界一再發出邀請,但李赫特再也沒有去美國演出。
李赫特與蘇聯領導人的關系長期不明朗。他不屬於持不同政見者行列,盡管1960年他曾在受到批判的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葬禮上演奏,以表示對死者的哀悼。這種行為在當時是需要勇氣的。此後幾年間,李赫特在美英等國的一系列演出計劃被取消,其中包括1962年出席倫敦愛丁堡音樂節。蘇聯文化部門提出的理由是:李赫特身體欠佳。
樂評家舒恩堡在探到他對1960年5場音樂會的總體印象時說:「在吉澤金之後,沒有人像李赫特那樣將拉威爾的作品演奏得如此迷人。他(李赫特)既有非凡的技巧,又可以在鋼琴上營造出輝煌的氣氛,但他的演奏基本上是內省、沉思型的。」
《格羅夫音樂辭典》對李赫特有這樣的記載:「他的完美技術,使他有充分自由在音樂中表達自己的創造力。他演奏中的色彩變化與眾不同,每一首樂曲從頭至尾都有他的個性存在。」
李赫特身體很壯,有一雙大手。他在上台時經常不理會熱烈的掌聲,直奔鋼琴,並迅速沉浸在音樂中。
李赫特是一位博學的藝術家,他能流利地講法語和德語。收集藝術品和裝飾物是他的一大愛好。他存有不少俄羅斯畫家的真跡。李赫特自己也是一位業余畫家,其畫作頗有印象派特徵。
晚年,李赫特常與朋友們一起進行沙龍式的演奏。他的音樂生涯直到1995年他進行心臟手術後才真正停止。對有才華的青年演奏家給予忠告,但他對鋼琴教學沒有興趣。1963年,李赫特曾對記者說:「琴技巧我只學了一點皮毛,那有資格去教別人呢?」
弗朗茲·李斯特德語: Franz Liszt
匈牙利語:Liszt Ferenc
(1811.10.22--1886.7.31)
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活動家,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茲·李斯特於1811年10月22日生於匈牙利雷定(Raiding, Hungary)。當時匈牙利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李斯特的父親是匈牙利人,母親是奧地利的日耳曼族人,因此他有兩個名字,分別是匈牙利和德語兩種拼法。李斯特從小隨母親說德語,直到晚年才學會用匈牙利語寫作。
李斯特六歲起開始學習音樂,並於此後不久移居維也納,曾先後作為薩里埃里(Antonio Salieri,或譯薩列里)、車爾尼(Carl Czerny)、雷哈、巴埃爾的弟子。
1823年,李斯特來到巴黎,受雨果、拉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義文藝家思想的影響,嚮往資產階級革命。在音樂上他主張標題音樂,首創了交響詩體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響詩共十三部。
李斯特還受帕格尼尼的影響,創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二首鋼琴練習曲以及超技練習曲。他樹立了與學院風氣、市民習氣相對立的新的浪漫主義原則,並支持阿爾貝尼斯、斯美塔那、肖邦、柏遼茲、瓦格納等作曲家的創作。相傳貝多芬聽了他的演奏後,非常贊賞他的天才,曾上台擁抱親吻李斯特,這成為李斯特音樂成長的佳話。
1848年起他常住魏瑪(Weimar),擔任了魏瑪宮廷樂長,並經常來往於羅馬(Rome)、布達佩斯(Budapest)之間。1876年他創建了布達佩斯國立音樂院並任院長。
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因肺炎死於拜羅伊特(Bayreuth)。
李斯特創作活動的進步的民主主義的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匈牙利的民族解放運動相聯系的(包括社會主義)。鋼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開的,正如圓舞曲和施特勞斯、交響曲與貝多芬的名字分不開一樣。李斯特的作品多姿多彩、極富想像力,充分挖掘了鋼琴的音響功能,對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那個時代最傑出的鋼琴家,他對鍵盤音樂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他的後期作品中最早使用了20世紀才普遍採用的和聲語言。它的鋼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鋼琴曲的文獻寶庫。
李斯特所創作的十九首鋼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鋼琴作品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這些作品不但充分發揮了鋼琴的音樂表現力,而且,為狂想曲這個音樂體裁創作樹立了傑出的音樂典範。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賽人的民歌和民間舞曲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和發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這些樂曲結構精煉、樂思豐富活躍,音樂語言與音樂表現方法同匈牙利鄉村舞蹈音樂和城市說唱音樂有密切聯系,樂曲的形式雖然不時的變化,可是音樂形象始終鮮明而質朴,體現了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完美統一。
他是最早把匈牙利民族音提高到世界水平的民族音樂家,他有愛國思想和民主思想,有積極要求變革生活的熱情,也有懷疑和失望的消極情緒,但佔主要地位的常常是前者而不是後者。李斯特是肖邦的同代人,但他離開祖國的時間比肖邦更早,因此,他的思想和創作不能簡單地納入「民族樂派」。然而,作為一個匈牙利人,李斯特對祖國的事業真誠關注;民族的歷史和英雄人物,民間音樂的音調和節奏,在他的創作中都得到生動的反映和運用;加之他對東、北歐及俄羅斯青年作曲家的大力提攜和鼓勵,使他在歐洲民族樂派的發展上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他的祖國,人民始終尊崇他為偉大的「民族藝術家」。
李斯特創造了交響詩的形式,他一共創作了13首交響詩,又是現代鋼琴技術的創造者之一。
李斯特最重要的作品是《浮士德交響曲》、《但丁交響曲》、《匈牙利狂想曲》、交響詩《前奏曲》、《馬捷帕》、四首鋼琴協奏曲、《B小調鋼琴奏鳴曲》、《12首超技練習曲》和《旅行歲月》。
李斯特最值得收藏的唱片版本為:
1. 卡拉揚(Karajan)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交響詩,包括《前奏曲》、《馬捷帕》、《塔索的悲傷與勝利》和《第二號梅菲斯特圓舞曲》、《匈牙利民歌幻想曲》、第二號和第五號《匈牙利狂想曲》, DG, CD編號415 967-2(兩張)或447 415-2,包括《前奏曲》、《馬捷帕》、《第四號匈牙利狂想曲》和斯梅塔那的《沃爾塔瓦》,企鵝評價三星。
2. 伯恩斯坦(Bernstein)指揮坦萊沃德(Tanglewood)節日合唱團、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演唱的《浮士德交響曲》, DG, CD編號447449-20企鵝評價三星。
3. 里赫特(Richter)演奏,康德拉辛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兩首鋼琴協奏曲,Philips, CD編號446 200-2,企鵝評價三星。
4.貝爾曼(Berman)、演奏的《旅行歲月》全集, DG,CD編號437 206-2(3張)。
5. 博列特(Bolet)演奏的《12首超技練習曲》,Decca, CD編號414 601-2。企鵝評價三星保留一星。
6. 齊夫拉(Cziffra)演奏的15首《匈牙利狂想曲》和《西班牙狂想》,EMI, CZSS 69003-2(兩張),企鵝評價三星。
7. 普列特涅夫演奏的《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由》、《艾斯特庄園水的嬉戲》、《沉思的人》、《第十五號匈牙利狂想曲》、《B小調奏鳴曲》。Melodiya,CD編號MCD172o
8. 齊伯爾斯坦(Zilberstein)演奏的《兩首敘事曲》、《兩首傳奇》、《6首安慰曲》、改編自巴赫的《幻想曲與賦格》、《即興曲》與《國舞曲》,DG, CD編號447 755-2。
9. 格斯特指揮約翰學院合唱團(Atkinson, Tinkler,Royall, Kendall, Suart演唱,Cleobury管風琴)的《合唱彌撒》,Decca, CD編號430 364 - 2(與德沃夏克的《D大調彌撒》同為一張)。
10. 菲舍爾·迪斯考演唱,巴倫博伊姆伴奏的歌曲集,DG, CD編號447 508-2(3張)。
李斯特部分著名作品簡介:
愛之夢
《愛之夢》,S541,實際上是3首夜曲,據烏蘭(Ludwig Uhland,1788-1862)與符利拉德(Ferainand Freiligrath)的詩上所附《男高音或女高音獨唱用的三首歌曲》(Drei LiederFut eine Tenor Oder Sopran-Stimme)的編曲。共三首:1.據烏蘭的《高貴的愛情》(Hohe Liede)而譜曲,富於表情的小行板,降A大調。2.據烏蘭的《神聖的死亡》(Seligen Tod)譜曲,極似慢板,E大調。3.優雅的快板,降A大調,據符利拉德的《盡其所能愛德去愛》(Olied,so land lieder kannst)譜曲。
音樂會練習曲之一:森林的細語
李斯特從青年時代開始受肖邦、帕格尼尼等人的影響,苦練鋼琴技巧,成為首屈一指的鋼琴演奏家。此後他也作了一些肖邦式的練習曲。《森林的細語》(Waldesrauschen )是李斯特呈現給其弟子普魯克納的《兩首演奏會用練習曲》之一,這兩首樂曲作於1862-1863年。熱愛大自然,崇拜大自然本是浪漫主義作家創作的一大特徵,而寫作此曲時作曲家已洞悉人世榮則極盛、逆則難逾的真諦,他於羅薩利奧聖母修道院所在的馬里奧山岡俯瞰俗世,寫出這富於哲理的名曲有其個人的感受。李斯特把音樂從近乎耳語的聲(pp,極弱),發展到颶風般地撼天氣勢(fff,最強),表現了鬼斧神工的浪漫主義大家手筆。
《湯豪舍序曲》
《湯豪舍》(Tannhauser)原是瓦格納創作的三幕歌劇。作於1842-1845年完整標題為《湯豪舍以及瓦爾特堡的歌詠比賽》。音樂以小號的號角式演奏揭開了典禮的序幕,音樂進入舒展高雅的「高雅主題」,使人們彷彿看到了瀟灑的紳士和端莊的貴婦人的進行隊列。而《湯豪舍》的序曲可以說是整個故事情節的縮影。整首作品不但技巧繁復且氣勢磅礴。有三個部分構成,中間部分表現肉預感的維納斯堡的世界,前後兩個部分是虔誠的朝聖者的音樂。而且這是一首結構宏大的歌劇改編曲,從各種快速音階、琶音、雙音到左右手跳躍的八度、和弦,是典型的李斯特筆下的炫技式作品。
《梅菲斯托圓舞曲》
李斯特的這首曲子也常被意為《魔鬼圓舞曲》,因為梅菲斯托就是歌德劇作《浮士德》中的魔鬼。李斯特的這部作品原來是一首鋼琴獨奏曲,作曲家在1862年將它改編成約10分鍾長的一首管弦樂交響詩,而後又將其發展成為總共約70分鍾長度的三樂章交響曲《浮士德》中的終樂章,鋼琴版的《梅菲斯托圓舞曲》則堪稱是李斯特炫技作品的代表之作。
4. 著名鋼琴音樂者有那些
要說鋼琴的嘛,肖邦肯定是不能忘記的~ 代表作嘛,很多,幻想即興曲,小狗圓舞曲,英版雄波蘭舞曲,軍權隊波蘭舞曲。
貝多芬咯,也很多,月光奏鳴曲,悲愴奏鳴曲,黎明奏鳴曲,熱情奏鳴曲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三鋼琴協奏曲,前奏曲
李斯特,帕格尼尼練習曲-鍾,超級技巧練習曲-馬捷帕,安慰,愛之夢 還有19首 匈牙利狂想曲
5. 求古典音樂唱片公司
著名古典音樂唱片公司簡介
據說,世界上的唱片品牌已有四百個之多。當然,有影響的品牌只是其中一部分,進入我國市場的,更只是一小部分。目前市場上有售的古典音樂唱片品牌充其量不過二三十種而已。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唱片品牌在曲目、演奏家、側重點、錄音風格上的差異是很大的。對樂迷來說,如果對這些唱片品牌毫無了解,在選購CD時就不免陷入盲目之中,容易走彎路。為了使樂迷朋友們在選擇古典音樂CD時有的放矢,現將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古典音樂唱片品牌做如下簡介。
(一) EMI
EMI Classics:前身是唱片工業的鼻祖伯利納創立的英國留聲機公司和英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1931年,為了在經濟大蕭條中求得生存,這兩個本是競爭對手的公司合為一家,並吞並了一些小唱片公司,形成了當時最大的唱片出版集團EMI。
EMI的前身英國留聲機公司使用的品牌是「主人之聲」(HMV),英國哥倫比亞公司的商標則是「哥倫比亞」,在合並成EMI後仍分別使用。在戰後的日本和美國,EMI一直使用Angel(小天使)商標,直到90年代才統一為 EMI Classics。由於資格最老,EMI擁有最為龐大的歷史錄音資料庫。在這里,各個時期最傑出的演奏家都留下了錄音,小提琴家克萊斯勒、阿道夫·布希、雅克·蒂博、海飛茲、米爾斯坦、西蓋蒂、梅紐因、吉奈特·內弗、奧伊斯特拉赫、帕爾曼、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費爾曼、杜普雷、托特里埃、指揮大師富特文格勒、克倫佩勒、卡拉揚、切利比達凱、比徹姆、朱里尼、穆蒂、滕斯德特、揚松斯、鋼琴家科爾托、魯賓斯坦、施納貝爾、里帕蒂、埃德文·費希爾、吉賽金、所羅門、科瓦賽維奇、歌唱家卡魯索、吉利、夏里亞平、卡拉斯、比約林、施瓦茲柯普夫、卡娜娃等等。近年來推出的新人更是層出不窮,韓國女小提琴家張莎拉、女大提琴家張漢娜、指揮家西蒙·拉特爾、威爾舍-莫斯特……往日的無比輝煌在新一代演奏家的努力下得到了完美的延續。
在整理再版老唱片時,EMI使用的數碼處理技術十分成熟,先進的CEDAR程序更能減少老錄音中的雜聲而對音質毫無損害。日本東芝的2088技術也是近年來開發的新技術,用20比特分析力、88 2千赫的采樣頻率處理母帶,改善了老錄音的音色和動態。在近期再版的老錄音CD上,ART(意為「艾比路錄音室技術」)是常見的標識,告訴我們這張CD上的錄音經過了艾比路錄音室工程師們的精心處理。目前EMI正陸續推出的「世紀偉大錄音系列」是其世紀末的重頭戲,曲目和版本均經過精挑細選,大師薈萃,很有收藏價值。
home page emiclassics.com/phpNewSite/home.html
(二)Sony/CBS
Sony/CBS:CBS的前身是成立於上世紀末葉的美國哥倫比亞留聲機公司。在唱片業的早期,哥倫比亞留聲機公司曾和RCA勝利公司的前身「維克多談話機公司」一起,平分美國市場,並稱為兩大巨頭。1924年,哥倫比亞留聲機公司和美國錄音公司合並,成立了哥倫比亞唱片公司。1927年,它又買下了聯合獨立廣播公司的無線電網,形成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縮寫為CBS。由於歷史悠久,它資料庫中的經典錄音也不少。鋼琴大師霍羅維茲、塞爾金、卡薩德蘇、昂特勒蒙、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羅斯、小提琴家斯特恩、弗朗西斯卡蒂、指揮大師瓦爾特、伯恩斯坦、賽爾、奧曼迪、阿巴多以及布達佩斯四重奏、朱利亞四重奏等舉世知名的音樂家、音樂團體都為它灌錄過大量經典唱片。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在60年代錄制的指揮他自己作品的唱片也是CBS的看家寶貝。八十年代,索尼集團將CBS的唱片公司買下後,把品牌改為SonyClassical。前些年,由於低價傾銷,Sony/CBS的唱片曾經是價廉物美的代名詞,可惜近年來不斷漲價,目前已無優勢可言。它近來的精品層出不窮,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鋼琴家普拉希亞、布朗夫曼、小提琴家拉赫林等人的唱片便大獲好評。它也是較早採用20比特錄音的唱片公司,在音質上一直保持著較高而穩定的水準。
(三) DG
DG:德國留聲機公司的品牌。1898年,該公司由唱片業的創始人伯利納成立,由英國留聲機公司控股。1917年它從英國留聲機公司脫離出來,使用Polydor(寶麗多)商標。由於卡拉揚、伯姆等一批大師的加入,它從五十年代迅速崛起,在古典音樂界樹立起權威地位。指揮大師富特文格勒、伯恩斯坦、姆拉文斯基、阿巴多、約胡姆、弗利喬伊、布列茲、西諾坡利、加德納、小提琴家奧伊斯特拉赫、米爾斯坦、克雷莫、穆特、帕爾曼、吉爾·沙漢姆、鋼琴家霍羅維茲(晚期錄音)、肯普夫、戈爾達、安達、米凱朗傑利、阿格里希、波里尼、齊莫爾曼、皮雷絲、大提琴家富尼埃、羅斯特洛波維奇、麥斯基、歌唱家多明戈、馮·奧特、奧菲歐室內樂隊等新老演奏精英都在它的大旗下製作了大量經典唱片。去年,為紀念公司成立100周年,DG推出了一套宏篇巨制「DG百年特別專輯」,7大盒63張CD,搜羅了DG自創建以來各個時期的重要錄音。今年,60張CD的「切利比達克專輯」是DG重點推出的一套唱片。Archiv也是DG的品牌,1947年創立,重點在於中世紀、巴羅克時期的古樂。1974年至1975年間,它曾推出規模浩大的巴赫專輯,共99張密紋唱片。現在,它旗下的著名藝術家有加德納的英國巴羅克音樂獨奏獨唱團、革命與浪漫管弦樂團等。過去,不少人批評DG的錄音質量參差不齊,音色較為嚴峻剛硬,不討中國人的喜歡。近年來,DG堅持在新唱片的錄制中使用它的4D專有技術,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在,它的CD音質已穩定在很高的標准上。
(四) 飛利普(Philips)
飛利普(Philips):1950年在荷蘭成立。1962年和DG合資,迅速成長為世界一流的唱片公司。1972年,飛利普和DG合並在寶麗金集團里,規模更加龐大,成為唱片業的巨頭。它旗下的藝術家大都為歐洲的精英,如小提琴家格魯米歐、謝林、阿卡多、慕洛娃、鋼琴家哈斯基爾、阿勞、李赫特、布倫德爾、科奇什、內田光子、大提琴家讓德隆、希夫、朱利安·韋伯、歌唱家卡雷拉斯、傑西·諾曼、指揮家賽爾、海丁克、馬舒爾、小澤征爾、布魯根、阿林·戴維斯、著名的美藝三重奏、義大利四重奏、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IMusici)等等。中國交響樂團在陳佐湟的指揮下也已為它灌錄了4張CD。
飛利普的總體錄音質量極高,品味超卓,不論模擬還是數碼,都很少敗筆。尤其是它的室內樂唱片,音質之優、平衡之佳很少有誰能夠媲美。近年來,日本飛利普公司運用24比特尖端技術製作了一批CD,音效特別出色,大受發燒友歡迎,不知這一技術是否會被飛利普普遍使用。飛利普也有兩套歷史錄音系列,一套名為「傳奇經典」(LegendaryClassics),採用電腦降噪技術處理,可惜該技術對音質略有損害,會使聲音發干,不如EMI的CEDAR技術。另一套為TheEarlyYears,均為演奏名家五六十年代的錄音。
(五)水星(Mercury)
水星(Mercury):1945年成立於芝加哥,兩年後打入古典音樂市場。在製作人柯扎特、錄音師法恩的努力下,這一品牌發展迅速。法恩大膽採用的三話筒立體聲錄音(使用特製的Ampex三軌錄音機,35毫米電影膠片)取得了驚人的效果,動態范圍龐大,被譽為當時的天碟。芝加哥交響樂團、伊斯特曼管弦樂團、明尼阿波利斯交響樂團、底特律交響樂團等都為水星灌制了唱片。大提琴家斯塔克也在水星的目錄上留下了許多經典錄音。1961年,水星被飛利普收購。九十年代以來,飛利普一直在將水星當年的錄音以「LivingPrsence」系列再版成CD,廣受樂迷、發燒友歡迎。
(六)Decca
Decca:1929年在英國成立的Decca唱片公司的品牌。1940年,它開發出了當時最先進的全頻帶錄音,簡稱FFRR。這一技術本來是應海軍部的要求開發的,目的是辨別英國潛水艇和德國潛水艇間的區別。1944年,Decca公司將此技術運用到唱片上,使音質有了長足的進步。從那以後,Decca公司的錄音質量始終居於領先地位。它尤其精於大場面(如歌劇)的錄音,音場寬廣,空間感強烈,音色流暢,令他人望塵莫及。它旗下的藝術家陣容雖不如DG和菲利普強大,但也毫17不示弱:指揮家索爾蒂、卡拉揚、安塞梅、蒙特、克爾泰茲、梅塔、杜圖瓦、小提琴家鄭京和、里奇、阿莫亞爾、鋼琴家巴克豪斯、柯曾、阿什肯納奇、博萊特、魯普、希夫、歌唱家德莫納柯、帕瓦洛蒂、薩瑟蘭、苔芭爾迪,均為公認的世界級名家。London(倫敦)和L′oiseau-Lyre(琴鳥)也是該公司的商標。後者專用於「原本主義」的演奏錄音,也就是在古樂器上用復古的演奏手法表現作品原貌。霍格伍德是「琴鳥」旗下最為活躍的指揮家。隨著寶麗金集團被「環球集團」收購,Decca、DG、Philips三大歐洲古典音樂品牌現在都已歸入「環球唱片集團」
(七)RCAVictor
RCAVictor:唱片業元老之一,前身是唱片的發明者伯利納創建的留聲機公司。無數演奏大師曾為它製作過錄音,包括演唱家卡魯索、比約林、弗拉格斯塔德、小提琴家海菲茨、克萊斯勒、埃爾曼、朱克曼、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帕德列夫斯基、魯賓斯坦、霍洛維茲、卡佩爾(WilliamKapell)、指揮家托斯卡尼尼、庫賽維茨基、斯托科夫斯基、明希、萊納、旺德(GunterWand)、長笛演奏家高爾維、單簧管演奏家斯托茲曼、瓜納利四重奏等。近年來,它除了仍不斷將資料庫的眾多老錄音以「金印鑒」、「銀印鑒」系列再版CD外,還把一批批新星以「紅印鑒」推向樂壇,引起樂迷的關注,如美國指揮家斯拉特金、加拿大女大提琴家哈諾伊、青年鋼琴家基辛等。
(八)Hyperion
Hyperion:希臘神話中一位巨人的名字。成立於1980年的英國唱片品牌Hyperion堪稱英國唱片界的驕傲。它的規模很小,目前僅12人,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古典音樂界的影響已絲毫不下於那些唱片巨頭,有「英國最閃亮的唱片品牌」之稱。Hyperion的錄音曲目范圍極廣,雖然重點在於英國音樂和早期音樂,但並不局限於此。上至12世紀的早期音樂、下至本世紀的先鋒派、從合唱到獨唱、從室內到大樂隊的演奏,無所不包。在開發新曲目方面,Hyperion的成績更是有目共睹,走在許多大公司前面。1996年1月,Hyperion取得了一項世人矚目的成績:在法國嘎納國際音像博覽會(MIDEM)上擊敗眾多競爭對手,榮獲「年度最佳品牌」大獎。這標志著整個唱片界對Hyperion的肯定。現在,Hyperion的目錄上共有超過一千種唱片,每年推出將近80張新片,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1994年,Hyperion的銷量為90萬張,佔英國古典唱片市場3 9%的份額。在Hyperion的上千種唱片中,最具歷史意義的要數鋼琴家萊斯利·哈沃德的「李斯特鋼琴作品全集」(49張CD)以及鋼琴伴琴家格拉姆·約翰遜製作的「舒伯特藝術歌曲集」(共31張CD)。這兩套唱片都被公認為錄音史上的里程碑。從1991年開始錄制的一套「浪漫派鋼琴協奏曲集」(包括帕德列夫斯基、莫斯科夫斯基、索爾、沙文卡、梅特納等人的作品)也廣受佳評。Hyperion最熱銷的CD則是「哥特之聲合唱團」表演的「上帝呼吸中的羽毛」,屢獲大獎,售出25萬張之多。和大多數獨立唱片品牌一樣,為了維護質量,Hyperion唱片的價格不低。面對「拿索斯」等廉價品牌的競爭,1996年,它效仿Philins、DG、Decca的做法,推出了一套廉價雙片系列,名為dyad,只賣一張正版CD的價格,包裝精美,尤其引人注目。
(九)Chandos
Chandos:1979年成立的小型英國唱片公司,致力於推廣出版英國作曲家的作品。八十年代,這個品牌發展迅速,以優異的數碼錄音、新鮮的曲目、高水準的演繹贏得廣泛好評。羅傑斯特文斯基、希考克斯、尼姆·雅爾維、鮑羅丁三重奏等許多優秀音樂家為它灌過唱片。該品牌近來在國內市場上開始出現,雖然價格不菲,但總體錄音質量十分優良,音色清麗透明,獨具一格,是對英國音樂有偏好的樂迷的首選。
(十)Nimbus
Nimbus:英國影響很大的古典音樂唱片公司,人數很少,但成就非凡,以「自動鋼琴系列」、「聲樂大師系列」、「世界音樂系列」等享譽唱片界,同時也是英國最早推出CD的唱片公司。「自動鋼琴系列」收入了大量本世紀早期鋼琴大師們製作的自動鋼琴紙帶。通過唱片我們能欣賞到霍夫曼、帕德雷夫斯基、布索尼、沙爾文卡、格蘭傑、拉蒙德等傳奇大師在近百年前的演奏。「聲樂大師系列」更是Nimbus的絕活兒,至今已出版了100張,幾乎囊括了本世紀初美聲藝術黃金時代前輩歌唱大師們的經典錄音,而且經過Nimbus的獨家處理後音質大為改善,勝過其它公司的同類CD。在「世界音樂系列」中,世界各國的民族音樂應有盡有,從中國、巴西、阿根廷、愛爾蘭到東南亞、古巴、伊朗、中東……是研究世界民族音樂的最豐富寶藏。除了這三大系列外,老一輩鋼琴家切卡爾斯基(ShuraCherkassky)、佩勒姆特(VladoPerlemuter)、小提琴家舒姆斯基(OscarShumsky)、維也納三重奏、青年鋼琴家馬丁·瓊斯、我國留學英國的青年小提琴胡昆等都為它留下了精彩的錄音。英國作曲家蒂佩特親自指27揮自己作品的唱片也是Nimbus的看家寶貝之一。
(十一)Teldec
Teldec:1929年由德律風根公司和Decca合資創建,現已並入華納集團。它的資料庫中有部分前輩演奏大師的錄音,如指揮家門格爾柏格、老克萊伯、小提琴家庫倫坎普夫等。馬澤爾、馬舒爾、梅塔、克萊莫、巴倫伯伊姆、豐特奈三重奏、鮑羅丁四重奏等當今名手都為它製作過唱片。現在,它旗下最出風頭的演奏家無疑是小提琴新秀文格羅夫。這位青年演奏家在1994年被《留聲機》雜志評為「年度新人」,備受樂壇矚目。此後他推出的幾張CD都大受好評,奠定他當今最優秀青年小提琴家之一的地位。此外,鋼琴新秀貝列佐夫斯基、黃海倫(華裔)等也正備受樂壇關注。Telarc:這家以出版「發燒片」著稱的唱片公司成立於1980年。一開始主要出版美國交響樂團,如克利夫蘭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辛辛納提交響樂團等的錄音。八十年代中期起,Telarc進入歐洲音樂圈,成就卓著,被公認為美國最成功的唱片品牌。早在發燒熱剛興起時,它的一張真炮錄音的「1812序曲」就震撼了我國的眾多發燒友,「電子琴貝多芬」、「電子琴巴赫」、「西部牛仔」、「大峽谷」、「間諜音樂」等更是引來陣陣喝彩,使Telarc成為「發燒片」的代名詞。雖然它的不少唱片有重音效、輕藝術之嫌,但它在商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是無人能及的,同時,它的一些真正的藝術精品(如羅伯特·肖指揮的合唱作品、麥克拉斯指揮的勃拉姆斯交響曲集等)也正被越來越多的嚴肅樂迷認同。
(十二)Telarc
寶麗金·環球唱片集團代理的一家以錄音效果新穎,具有震撼力而聞名於世的唱片公司,譯為「泰拉克」公司。 在眾多的唱片公司中, Telarc很特別的將每次錄音所使用的錄音器材,線材以及附屬設備,錄音地點,時間等都詳細列出(香港雨果唱片公司也是如此),很有為音響迷度身定做之意。通過這些資料,我們知道了《1812年庄嚴序曲》中最後的大炮動用了弗吉尼亞州第十五軍團的三種19世紀加儂巨炮,鍾聲也是在辛辛那提東部一座百年教堂鍾樓前實地收錄的。《大峽谷》中的雷鳴電閃,則是冒著生命危險花了一年時間在峽谷收集真實雷聲所得。至於《阿波羅13號》中的火箭升空效果,更是不惜代價的在亞利桑納洲的發射基地周圍鋪上數公里長的「麥克風陣」記錄下來的,難怪由近至遠的隆隆聲貼地而行,綿延不絕。那嬤恐龍的音效呢?這是動物園中獅虎的咆哮加上建築工地的壓路機轟鳴,在五角大樓的電腦系統合成起來的。匪夷所思的驚人之舉真是數不勝數,令人難以置信。你不禁要慨嘆:美國人要是發起燒來真是什嬤事都乾的出來!這些錄音資料還告訴我們, Telarc在錄音時經常使用非常昂貴的Monster或MIT發燒線材,試想一下這些千金一尺的發燒線在偌大的錄音現場要鋪設多長?你不嚇出一身冷汗才怪呢!至於周邊的錄音設備包括監聽器材,也是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錄音內容精心搭配和選擇的,幾乎是什嬤好用什嬤。在錄音控制室, Telarc一直使用RPG聲波擴散器來調整空間,以求錄音師像發燒友一樣在第一時間聽到最真實的效果。更為過分的是, Telarc所使用的Sony等現成錄音設備,在采購之後均請專人進行打磨,以使其音質絕對符合自己的一貫要求。至於錄音場地,與Decca擁有KingswayHall,RCA擁有芝加哥音樂廳,Mercury擁有羅徹斯特大學的伊斯曼劇院等靚聲場地一樣, Telarc擁有美國第二老的音樂廳辛辛那提音樂廳。這個至今未被改建的音樂廳有大約兩秒的天然混響,為Telarc的大部分錄音提供了優越無比的空間感。
(十三)Delos
Delos:已有25年歷史的美國Delos唱片公司也是小型唱片公司中出類拔萃的一員,以音質優異的錄音享譽發燒界。由錄音總工程師約翰·厄戈爾(JohnEargle)開發的獨特的VR2錄音技術是它的王牌,吸引著大量音響發燒友。匯集在它旗下的許多演奏精英也令它實力大增。比如由丹尼斯·基恩(DennisKeene)領導的「基督耶酥升天之聲」合唱團就是一例。在音樂界,人們對這位引人注目的年輕合唱指揮寄予厚望。女鋼琴家洛爾·羅森伯格(CarolRosenberger)、達維多維奇(Davidovich)、洛杉磯吉它四重奏、指揮家利頓、舒瓦茨等也都是當今古典樂壇風頭正勁的明星。水準不俗的西雅圖交響樂團、洛杉磯交響樂團、達拉斯交響樂團等也常為Delos製作唱片。在室內樂方面,由我國小提琴家胡乃元領銜的上海四重奏也是Delos的藝術家。林肯中心室內樂團更是出手不凡,他們灌制的巴赫「布蘭登堡協奏曲」贏得了極高評價。除了天碟級的唱片製作外,Delos最近還致力於整理過去的聲樂歷史錄音,並已形成了一套Stanford檔案系列。這些歷史錄音來自Stanford大學的檔案館,包括女中音大師舒曼-海因克、女高音法拉爾等人的珍稀錄音。
(十四)harmoniamundi
harmoniamundi:法國最大的獨立古典音樂唱片公司,成立於1958年,目前雇員多達250餘人。曲目覆蓋了古典音樂的各個歷史時期,從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歌曲直到現代音樂,包括很多冷門作曲家的作品和占相當地位的宗教音樂。沒有歷史錄音,所有唱片均為新製作。梅洛斯四重奏、男歌唱家肖爾等是其名下較出名的音樂家。它還有一套名為「新演奏家」的系列,收有很多樂壇新秀的錄音,其中不乏引人注目的精品,如獲得「留聲機」大獎的青年女小提琴家伊莎貝爾·弗斯特(IsabelleFaust)的CD「巴托克小提琴奏嗚曲」。
(十五)Erato
Erato:法國極具代表性的唱片品牌,創建於1952年,現屬於華納集團。起先專門錄製法蘭西音樂家的作品,後來隨著影響的擴大,曲目延伸到巴羅克時期的音樂和現代音樂等各種門類。旗下演奏家主要是法國人,但也有別國的演奏家,如羅斯特洛波維奇、巴倫伯伊姆等。在我國市場上,該品牌不很多見
(十六)拿索斯(NAXOS)
拿索斯(NAXOS):HNH國際有限公司的唱片品牌,成立於1987年。這個成立僅十年的唱片品牌被公認為近十年來發展最快的後起之秀。1997年,NAXOS在法國嘎納舉行的國際音像博覽會(MIDEM)上擊敗眾多著名的大牌唱片公司,被授予嘎納古典音樂唱片大獎(CannesClassicalAwards)的「年度最佳品牌」(BestLabel)稱號。它出品的唱片已達兩千餘種,曲目覆蓋了古典音樂的所有標准曲目,演奏家大多為新秀中的佼佼者,也有少數業已成名的著名演奏家和音樂團體,更有不少本來鮮為人知的演奏家在NAXOS的宣傳下漸漸成名,如鋼琴家揚多、大提琴家克利蓋爾、小提琴家卡勒爾、指揮家德拉霍斯等。NAXOS堅持以低廉的價格(40元)提供高質量的音樂享受,對大公司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大牌公司不得不競相推出廉價系列CD以和它抗衡。最終的得益者當然是消費者!許多樂迷對拿索斯的音質抱有懷疑。其實,從八十年代末至今,它的錄音質量逐年提高,精品不斷,已穩定在較高的水準上,有近二百張「三星」級CD可證。1997年,原Decca的著名製作人保爾·邁爾斯跳槽到拿索斯,使拿索斯的錄音水準更上一層樓。
(十七)BIS
37BIS:1973年成立於瑞典,是北歐最重要的唱片品牌,以出版北歐國家的音樂為主,演奏家也均為北歐人。在它的唱片中,有很多作品是世界首次錄音的珍品
(十八)GZ
GZ:這是捷克唱片廠的品牌縮寫,是自捷克唱片名牌Supraphon之後又一個有影響的品牌。它以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斯美塔納、亞納切克、馬蒂奴、蘇克等人的作品為主,演奏家多為捷克的新秀。雖然這些捷克演奏家由於消息閉塞不大為世人所知,但其中不乏水準高超的才子。論音質,它當然不及許多名牌,但要聽正宗的捷克音樂,這是價廉物美的選擇。捷克第一大唱片品牌Supraphon近來由一家台灣公司代理,也出現在我國市場。小提琴家蘇克、已故指揮家紐曼、庫貝利克等的錄音是它的王牌。要聽捷克曲目,Supraphon仍是首選品牌。
(十九)Proprius
瑞典的Proprius創立於1969年,以「黑教堂」、「當鋪爵士樂」等名碟享譽發燒界,也生產特製膠片唱片。Klavier這一品牌原本無人知曉,前幾年,忽然以一批優質CD打入我國市場,引起發燒友爭購。如馬澤爾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馬斯奈的歌劇「熙德」、「豎琴名曲」等。此外,英國Linn出版CarolKidd的CD和美國Gecko出版的AmandaMcBroom等的CD都因其出類拔萃的音質被發燒友視為珍品。當然,這和音樂本身已沒有多大關系了。
(二十)雨果
雨果製作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以製作出版中國音樂和西洋古典CD為主。其嚴謹的製作和精湛的錄音,除獲得廣大樂迷一致贊譽外,亦被中港台新及海外眾多首屈一指的音響專家、錄音師及樂評家譽為發燒天碟。由於選曲選材出色,錄音效果獨特,加上包裝設計格調高雅、文字編輯嚴謹,首次將中國音樂形象及音響製品提升至國際水平,數年間在世界上建立起中國音樂名牌的地位。
雨果CD多次獲得權威機構獎項,中外多本音樂、音響雜志推薦上榜、國際上不少電台用作專題廣播。其製作的「老易談雨果」及與各電台合作製作的「雨果CD博覽」在中國已成為深受歡迎的高雅節目,各大城市爭相廣播。其高定位的品質管理和路線,對中港台新音樂製作水平的提高也起了顯著成效。其音樂推廣效應更使民族音樂及新音樂在十年間起了很大的改變和提升,如古琴、古箏在國際及中國的普及,民樂、民歌的系統性整理,突顯具才華的華裔音樂家在國際上的地位及在新音樂的製作上為民族音樂帶出更具生命力的國際路線形象。不少樂迷更是通過雨果精湛的錄音製作和雨果CD欣賞會了解並喜愛中國音樂,提高了鑒賞水平。
雨果中國民族音樂分類編目包括古琴系列、古箏系列、民族管弦樂、地方民歌、彈撥樂、拉弦樂、吹管樂、敲擊樂、民間音樂等。西洋管弦樂方面除重用國際上傑出的華裔指揮、演奏家、演唱家錄制經典西洋古典作品外,還系統地錄制中國管弦樂作品、優秀華人作品,目前已推出二百餘張CD。為滿足樂迷要求,抗衡經濟不景氣及反擊盜版,雨果於1998年6月推出超值價的「音樂圖書館」系列,現已推出超過近七十款CD。
雨果花了兩年時間精挑細選,從歐洲引進優秀的音樂。以最新科技24Bit192kHz數碼技術處理,保持一貫高品質發燒要求,並以三十多元的超值零售價推出,讓樂迷在經濟條件許可之下豐富音樂范疇。「音樂圖書館」系列將包括世界民族音樂、新紀母音樂、爵士樂、西洋古典、舞曲輕音樂、歷史性經典和中國民族音樂。
雨果在錄音製作上的領先地位,已獲得國際著名錄音及高科技產品廠家重視,相約試用其新產品,提供專業信息反饋、改進製品規格。1990年雨果率先引進使用數碼錄音剪輯工作站。92年揭開、創出24K金CD製作潮流。96年首家採用24bBit錄音技術,步入錄音新紀元。
(二十一) 其它
Testament、Pearl、Music&Arts、BidlphLab、Marston、Tahra、Preiser、Symposium:這些公司都專業從事老錄音的翻版加工。它們搜集早已絕版的老唱片,以先進的數碼技術加工製作後推出CD,吸引那些懷舊的樂迷,在歷史錄音愛好者中具有很高知名度。可惜,在我國市場上這些品牌仍很罕見。
6. 俄羅斯—蘇聯音樂簡史
俄羅斯的非宗教音樂十八世紀起開始流行。人們對音樂的興趣,引起民間歌曲的收集和改作,這些民間歌曲對後來俄國音樂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下半葉,作曲者和演奏者相繼出現,到七十年代舞台上已有反映城鄉生活的歌劇演出。
十九世紀上半葉,俄羅斯形成獨特而新穎的音樂流派,出現了俄國古典音樂的奠基人格林卡。米·伊·格林卡(1804-1857)的管弦樂曲《卡瑪林斯卡雅》、《馬德里之夜》等是俄羅斯交響樂較早的代表作,以其奔放豪邁有別於西歐音樂,對後來俄羅斯交響樂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俄國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說過,整個 「俄羅斯派交響樂部孕育於格林卡的《卡瑪林斯卡雅》之中——有如橡樹之出生於橡實」。格林卡的重要作品有愛國歌劇《伊凡·蘇薩寧》和古典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作曲家把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芬蘭、波蘭、喬治亞、西班牙等曲調都溶合在自己的作品中,深刻表達愛國主義思想,歌頌人民的功績和美德。作品一經問世,立刻使他躋於世界著名作曲家之林,至今聲譽猶存。
繼格林卡之後的俄羅斯著各作曲家是亞·謝·達爾戈梅斯基(1813一1869)。他創作了許多聲樂作品,最好的作品是歌劇《石客》和《水仙女》。《水仙女》的旋律脫胎於俄羅斯民歌,後來成為俄國民間最流行的歌劇之一。
十九世紀下半葉,俄羅斯音樂進入繁榮時期,六十至七十年代被稱為俄國音樂的「狂飆突進」時代,音樂昌盛的標志是出現了一個作曲家集體「強力集團」。「強力集團」以格林卡的學生米·阿·巴拉基列夫(1836一1910)為首組成,主要成員有穆索爾斯基、鮑羅金、里姆斯基一科薩科夫和居伊,他們的活動得到著名藝術理論家和評論家弗·瓦·斯塔索夫(1824一1906)的支持和肯定。「強力集團」以倡導現實主義,促進俄羅斯民族音樂為宗旨,創作多取材於俄國歷史、人民生活、民間傳說和文學名著。他們注意吸取和運用民間曲調,在藝術形式和創作手法上進行革新。莫·彼·穆索爾斯基(1839一1881)的作品以性格描寫和心理刻劃見長,音調有民歌特點。他的代表作品是歌劇《鮑里斯·戈 都諾夫》和《霍宛斯基黨人之叛亂》。兩部歌劇都以俄羅斯人民為主角,表達了人民憎恨專制暴政的思想。亞·彼·鮑羅金(1833一1887)的代表作是根據《伊戈爾遠征記》譜成的歌劇《伊戈爾公》。歌劇場面壯闊,成功地利用了俄羅斯和東方的民間歌曲和舞蹈。尼·安·里姆斯基-科薩科夫(1844一1905)作品題材豐富,寫過15部歌劇、交響樂、浪漫曲和其他體裁的音樂作品。影響較深遠的有歌劇《沙皇未婚妻》,以敘事詩和童話為題材創作的幻想歌劇和神話歌劇《薩特闊》、《五月之夜》、《白雪公圭》等。
俄羅斯最偉大的作曲家是彼·伊·柴可夫斯基(1840一1893)。他的音樂創作開始於「強力集團」活動的六十年代,七十至九十年代初是他創作的全盛時期。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以深刻的民主精神和鮮明的民族特色見長。他的抒情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黑桃皇後》,芭蕾舞曲《天鵝湖》[相冊]、《睡美人》和《胡桃夾子》都是俄羅斯音樂藝術史的高峰。柴可夫斯基的六部交響曲中特別著名的是第三、第四和第六(悲愴)交響曲。他的交響曲《羅米歐與朱麗葉》以曲調優美著稱。柴可夫斯基的創作以悲歌為基調,反映了八十年代俄羅斯知識分子的情緒,有力而真切地表達了時代的矛盾,斗爭的沖動,人們尋求安慰的渴望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幢憬。柴可夫斯基為俄國交響樂派贏得了世界聲譽。
晚些時候的俄國作曲家有格拉祖諾夫、拉赫馬尼諾夫等人。謝·瓦·拉赫馬尼諾夫(1873一1943)是作曲家兼鋼琴家,1918年出國,在歐美各國從事演出活動。他的創作深受柴可夫斯基影響,作品有三部交響曲、三部歌劇(其中有根據普希金長詩《茨岡》創作的《阿樂哥》)、24首鋼琴前奏曲、4部鋼琴協奏曲和鋼琴與樂隊合奏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等。
十月革命以後,蘇聯由於重視傳統音樂形式而出現了幾代新的作曲家。他們在交響樂、歌劇和芭蕾舞曲創作中取得不小成就。這些作曲家各有側重,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色。
老作曲家萊·莫·格里艾爾(1875一1956)除芭蕾舞劇《紅嬰粟》和《青銅騎士》外,吸收民間曲調寫成的一些歌劇藝術價值也很高。他的學生謝·謝·普羅科菲耶夫(1891一1953)創作題材廣泛多樣,音樂語言清新生動,富於獨創性,在世界上很有影響。他寫了著名的芭蕾舞劇《羅米歐與朱麗葉》、《灰姑娘》、《寶石花》和大型歌劇《戰爭與和平》。他的第五、第七交響曲流傳很廣。尤·亞·沙波林(1887一1966)常以俄國詩人的歌詞為基礎譜寫抒情曲。他的代表作是歷史題材的交響樂大合唱《在庫利科沃田野上》和歌劇《十二月黨人》。尼·雅·米亞斯科夫斯基(1881一1950)專事交響樂作曲,一生寫過27部交響曲,最後一部最有名。他是著名音樂教育家,曾培養出80多名作曲人才。阿·伊·哈恰圖良(1903-1978)是亞美尼亞人,米亞斯科夫斯基的學生。他熟悉東方音樂風格,重視民間創作源泉,擅長器樂協奏曲的創作。他創作了許多色彩豐富、情感強烈、民族情調濃厚的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協奏曲,對形成民族交響樂學派有較大影響。
蘇聯時期最著名的作曲家是肖斯塔科維奇。季·季·肖斯塔科維奇(1906一1975)長期任蘇聯作曲家協會主席。他的創作以交響樂為主,被譽為二十世紀音樂高峰之一。他的創作多反映重大社會主題,以戰爭與和平、反法西斯斗爭等為主要題材。作品的藝術特色是強烈的激情和細膩而隱秘的抒情相結合,風格接近穆索爾斯基、巴赫和貝多芬。他寫過15部交響曲,還有歷史題材的歌劇《卡捷琳娜·伊茲麥洛娃》、社會主義建設題材的清唱劇《森林之歌》、小提琴協奏曲等,並為《馬克辛三部曲》、《帶槍的人》、《青年近衛軍》等數十部影片、戲劇作過配樂。給他帶來聲譽的作品是第一、第五、第七、第十一交響曲。其中第七(列寧格勒)交響曲是在列寧格勒被圍困期間寫成的,以悲壯著稱,是戰爭年代紀念碑式的作品。
蘇聯的鋼琴演奏自成一個學派並聞名世界。蘇聯學派的創始人是鋼琴家兼藝術教育家康·尼·伊古姆諾夫(1873一1948)和根·古·涅依高烏茲(1888一1964)。後來的著名鋼琴家是伊古姆諾夫的學生列·尼·奧保林(1907一1974)。當代著名鋼琴家有涅依高烏茲的學生斯·切·李赫特爾(1915一)和艾·格·吉列利斯(1916一)。
蘇聯的小提琴演奏也自成一個學派。達·費·奧依斯特拉赫(1908一1974)是蘇聯小提琴學派的主要代表,馳名世界的小提琴大師。他以演奏西歐樂曲、俄羅斯古典樂曲和蘇聯當代作品為主,風格嚴謹,表達深刻,曾在1937年「伊薩伊國際小提琴比賽會」 上獲得第一名。
俄國和蘇聯都有一批著名歌劇演員。費·伊·夏里亞賓(1873-1938)是俄國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歌劇演員。他擅長演唱《伏爾加船夫曲》,扮演過蘇薩寧、鮑利斯等形象。他於1922年出國,再未返回蘇聯。本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為蘇聯觀眾所熟悉的歌劇演員有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謝·雅·列美舍夫(1902一1977),女中音歌唱家納·安·奧布霍娃(1886一1961)和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瓦·弗·巴爾索娃(1892一1967)。當代最著名的女歌唱家是伊·康·阿爾希波娃(1925-)
俄國芭蕾舞自成一個學派,形成於十八世紀。二十世紀早期俄國名芭蕾舞演員是安·帕·巴甫洛娃(1881一1931)。她主演過《天鵝之死》、《埃及之夜》、《阿爾米達宮》等傳統劇目,1913年離開俄國旅居歐美各地演出,使俄羅斯芭蕾舞在歐洲得到傳播。本世紀中期以來馳名世界的蘇聯芭蕾舞演員是加·謝·烏蘭諾娃(1910一),稍後是瑪·米·普莉謝茨卡婭(1925一)。年輕一代的蘇聯著名芭蕾舞女演員是烏蘭諾娃的學生葉·謝·馬克西莫娃(1939一)。
蘇聯1948年成立作曲家協會,1979年有會員2100多名。協會經常在各地舉行音樂節和音樂會演。1958年在莫斯科舉行第一屆國際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會,以後每四年舉行一次。在1978年的第六屆柴可夫斯基音樂會上,蘇聯歌唱家舍姆丘克,小提琴手格魯別爾特和鋼琴演奏家普列特涅夫分別獲得一等獎。1969年起每四年在莫斯科舉行一屆芭蕾舞國際比賽。蘇聯演員不只一次獲得第一名。
蘇聯1980年有44家歌劇舞劇院,44個交響樂團,20所音樂學院和18所芭蕾舞舞蹈學校。蘇聯若名劇院有莫斯科大劇院、列寧格勒的基洛夫歌舞劇院、莫斯科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聶米羅維奇一丹欽科音樂劇院、基輔的謝甫琴科歌舞劇院等。最大的音樂學院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和列寧格勒國立里姆斯基一科薩科夫音樂學院。
7. 李赫特的具體死亡日期
李赫特李赫特 20世紀鋼琴藝術聖殿的大師級人物大多成名於二戰之前。從施納貝爾、吉澤金到阿勞、米開朗傑里,他們的赫赫之名都是因長年的舞台實踐而鑄就的。這些大師以自己鮮明的藝術個性聳立在樂迷心中。
1995年義大利鋼琴家米開朗傑里逝世後,英國一位樂評專家撰文指出:「鋼琴藝術萬神殿現在只有李赫特這一位大師健在。」1997年8月,李赫特因心臟病在莫斯科離開了人間,自此,鋼琴藝術的大師時代宣告結束。
斯維亞托斯拉夫.李赫特是一位出道較晚的鋼琴家。他1915年3月20日出生在烏克蘭,雙親都是德國人,而且都是音樂工作者。父親是管風琴師兼作曲家。
李赫特最初的鋼琴技術都是自學的。他曾擔任奧德薩歌劇院的合唱指導教師,並立志成為作曲家。1966年他對采訪他的記者說:「我在20歲之前及時終止了作曲,而且發誓永遠不在眾人面前演奏自己的音樂。」
19歲時,李赫特舉行了首場獨奏音樂會,曲目均為肖邦作品。1937年,22歲的李赫特開始接受正規的鋼琴教育。這一年,他考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師從海恩里希.涅高茲。涅高茲曾培養了一大批鋼琴人才,其中包括吉列爾斯、扎克、馬里寧等人。
在音樂學院,李赫特還與普羅科菲耶夫一起工作,並在1942年首演了他的《第6奏鳴曲》。此後,李赫特還首演了普氏的第7和第9奏鳴曲。1952年,羅斯特羅波維奇在莫斯科首演普羅科菲耶夫的《交響協奏曲》時,李赫特擔任客串樂隊指揮。
1945年李赫特獲得蘇聯鋼琴比賽第一名,1949年獲斯大林獎金。50年代他在蘇聯和東歐舉行巡迴演出,有時一年要演出120場。
李赫特40年代開始錄唱片。他的唱片量是同代鋼琴家中最多的。李赫特本人不喜歡在錄音室里演奏。與他共事達37年之久的演出經理傑奎斯.萊薩爾介紹:「在錄音室李赫特感到很不自然,因此他的唱片實況錄音較多。即使在舞台上錄音,他仍要求不要讓他感覺到麥克風的存在,錄音師們不得不把錄音話筒藏在舞台前面的花叢中。
李赫特的演出曲目非常龐大,從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到肖斯塔科維奇的前奏曲無所不包。他的演奏將精湛的技巧和豐富的想像力融合在一起。樂評家們認為李赫特對鋼琴音色的控制力是無人可比的。
李赫特性情憂郁,生活中的他常常陷入沉思當中。為准備一場音樂會他常常要連續練習10幾個小時。
由於不習慣坐飛機,直到1960年45歲的李赫特才首次赴美國演出。這次演出引起了轟動。在美國他曾與萊納指揮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真正使美國人感到驚奇的還是他在卡耐基音樂廳的5場獨奏音樂會。第一場他演奏了5首貝多芬奏鳴曲。《紐約時報》評論說:「紐約音樂界的頭面人物都出席了這場音樂會,音樂廳在開演前10分鍾就已經座無虛席。
「音樂會開始時,許多人還對這位蘇聯鋼琴家的實力抱懷疑態度,但10分鍾後,這些人都變成了李赫特的崇拜者。人們發現舞台上的李赫特是一位舉止高雅,演奏富於詩的意境,並具有高超技巧的鋼琴家。」
1965年和1970年,李赫特又兩次訪問美國。1970年4月他與小提琴家大衛.奧伊斯特拉赫聯手在卡耐基舉行音樂會。不幸的是,這次演出被當地的猶太人因抗議蘇聯當局虐待猶太人行經所舉行的示威所破壞。當時示威者狂叫著湧入音樂廳,沖向舞台。
傑奎斯.萊薩爾回憶說:「這場騷亂大大傷害了李赫特的感情,他不是猶太人,而奧伊斯特拉赫是猶太血統。李赫特認為示威者要求大衛反對自己的國家太過分了。」此後,盡管美國音樂界一再發出邀請,但李赫特再也沒有去美國演出。
李赫特與蘇聯領導人的關系長期不明朗。他不屬於持不同政見者行列,盡管1960年他曾在受到批判的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葬禮上演奏,以表示對死者的哀悼。這種行為在當時是需要勇氣的。此後幾年間,李赫特在美英等國的一系列演出計劃被取消,其中包括1962年出席倫敦愛丁堡音樂節。蘇聯文化部門提出的理由是:李赫特身體欠佳。
樂評家舒恩堡在探到他對1960年5場音樂會的總體印象時說:「在吉澤金之後,沒有人像李赫特那樣將拉威爾的作品演奏得如此迷人。他(李赫特)既有非凡的技巧,又可以在鋼琴上營造出輝煌的氣氛,但他的演奏基本上是內省、沉思型的。」
《格羅夫音樂辭典》對李赫特有這樣的記載:「他的完美技術,使他有充分自由在音樂中表達自己的創造力。他演奏中的色彩變化與眾不同,每一首樂曲從頭至尾都有他的個性存在。」
李赫特身體很壯,有一雙大手。他在上台時經常不理會熱烈的掌聲,直奔鋼琴,並迅速沉浸在音樂中。
李赫特是一位博學的藝術家,他能流利地講法語和德語。收集藝術品和裝飾物是他的一大愛好。他存有不少俄羅斯畫家的真跡。李赫特自己也是一位業余畫家,其畫作頗有印象派特徵。
晚年,李赫特常與朋友們一起進行沙龍式的演奏。他的音樂生涯直到1995年他進行心臟手術後才真正停止。對有才華的青年演奏家給予忠告,但他對鋼琴教學沒有興趣。1963年,李赫特曾對記者說:「琴技巧我只學了一點皮毛,那有資格去教別人呢?」
8. 音樂方面問題
東爾尼—斯泰芬斯卡(Halina Czerny-Stefanska,1922~)波蘭女鋼琴家。以演奏肖邦作品著稱。演奏具有個性特有的細膩和柔麗,能准確而自如地表現作品的深邃內涵,對肖邦作品中細微的詩情有動人而精妙的表現。
切爾卡斯基(Shura Cherkasky,1911~)前蘇聯鋼琴家。對浪漫樂派的作品有獨特愛好,尤擅長演奏柴科夫斯基和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巧精湛而豪放,具有氣韻恢宏的特點。
瓦茨(Andre Watts,1948~)美國鋼琴家。演奏輝煌壯麗,富於氣勢,演奏李斯特、拉赫、尼諾夫作品時更為突出。
瓦薩里(Tamas Vasary,1933~)匈牙利鋼琴家。是最優秀的莫扎特和肖邦演奏家之一。演奏抒情優美,音色清澈華麗。
中村紱子(Nakamura Hiroko,1944~)日本女鋼琴家。演奏感情纖細而富於動感。
貝內代蒂·米凱蘭傑利(Arturo Benedetti-Micheiangeli,1920~)義大利鋼琴家。當代最出類拔萃的鋼琴家之一。演奏曲目廣泛。演奏氣勢雄偉、音色透明,層次清晰,善於把握作品的風格和內涵,表現作品的哲理性。
巴爾薩姆(Artur Balsam,1906~)波蘭鋼琴家。演奏指觸細膩,富有詩意和感染力。以演奏莫扎特的作品見長。
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1884—1967)德國鋼琴家。以演奏德國古典作品,特別是貝多芬奏鳴曲贏得世界聲譽。演奏清澄透明而高雅,作品的結構層次表現鮮明,技巧超人,繼承了德國正統的鋼琴藝術傳統。早期以技巧高超聞名,被稱為「鍵盤上的獅王」,晚年以音樂表現具有深度、氣魄宏大著稱。
巴杜拉—斯科達(Paul Bara—skoda,1927~)奧地利鋼琴家。以演奏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作品著稱。演奏時音色甘甜柔美,感情細膩豐滿,富於詩意。
艾德尼(Daniel Adni,1951~)以色列鋼琴家。擅長演奏門德爾松的作品和富有浪漫色彩的小品,指觸輕巧柔美,技巧高超,充滿詩般的意境。
古爾達(Friedrich Guids,1930~)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早期以演奏巴赫、貝多芬和莫扎特作品著稱,被評論家譽為神釋,後期以演奏現代作品和爵士樂為主。演奏風格真摯純朴,自然舒展,注重聽眾的欣賞要求。
古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加拿大鋼琴家。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稱,為現代鋼琴家中解釋巴赫作品的權威。其演奏結構嚴謹,變化豐富,處理生動。
布朗寧(John Browning,1933~)美國鋼琴家。演奏風格嚴謹朴實,技巧嫻熟高超,尤以演奏貝多芬《狄亞貝利變奏曲》著稱。
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1931~)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較廣,包括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演奏注重情感刻劃,細膩柔美,純朴雋永。
布盧門塔爾(Feiicaia Blumentai,1915~)波蘭女鋼琴家。演奏指觸細膩明快,富有激情。擅長演奏現代音樂作品和莫扎特、肖邦、貝多芬的作品。
布蘭卡爾德(Jacpueline Blancard,.1909~)瑞士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從巴赫\莫扎特到拉威爾等不同時期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纖巧柔美,典雅工麗,具有女性特有的魅力。
布赫賓德爾(Rudolf Buchdinder,1946~)捷克鋼琴家。演奏舒曼的幻想曲和舒伯特的即興曲柔美而富有詩意,具有細膩深沉的特點。
布雷洛夫斯基(Alexander Brailowsky,1896~1976)前蘇聯鋼琴家。演奏細膩真摯,在演奏肖邦作品時表現的即興詩情令人感嘆。
盧普(Ra Lupu,1945~)羅馬尼亞鋼琴家。演奏風格獨特,抒情自然,富於色彩和節奏感。演奏曲目以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作品為主。
卡廷(Peter Katin,1930~)英國鋼琴家。演奏風格精緻、優雅、灑脫,富有詩的色彩和意境。以演奏肖邦的作品著稱。
卡恩(Hans Kann,1927~)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演奏音色豐富,樂曲處理細膩深沉。
卡琴(Julius Katchen,1926~1969)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並以技巧高超著稱。
卡爾斯(Jean-Rodolphe Kars,1947~)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擅長演奏現代樂曲。音色優美而富於透明感,情緒色彩變化較大。
卡尼諾(Bruno Canino,1936~)義大利鋼琴家、作曲家。擅長演奏現代音樂作品。演奏時注重規范的傳統技巧,音色變化豐富,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卡扎德絮(Robert Casadesus,1899~1972)法國鋼琴家。演奏瀟灑,具有現代氣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現代鋼琴演奏家之一。
卡利克斯坦(Joseph Kalichstein,1946~)原籍以色列的現代鋼琴演奏家。以演奏肖邦、門德爾松的作品見長。演奏風格自然純朴,富有歌唱性。
蘭奇(Ranki Dezso,1951~)匈牙利鋼琴家。演奏曲目較廣,以李斯特、巴爾托克、肖邦、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為主。演奏風格舒暢明快,具有歌唱性。
尼古拉耶娃(Tatiana Nidolayeva,1924~)前蘇聯女鋼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稱。
皮萊斯(Maria-Joao Pires,1944~)葡萄牙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莫扎特和肖邦作品見長。演奏風格純朴自然,注重表現作品的情感內涵。
弗拉傑(Maicolm Frager,1935~)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浪漫樂派作品為主,尤其擅長演奏舒曼的作品。演奏風格明晰而富於理智,給人以清新純朴的感受。
弗朗茲(Justus Franz,1944~)德國鋼琴家。演奏技巧卓越,風格嚴謹朴實,富有強烈的個性。
弗萊謝爾(Leon Fleisher,1928~)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貝多芬和舒曼的作品。演奏准確而完美,強調忠實於原作的精神內涵。
綽朗索瓦(Samson Jrancois,1924~1970)法國鋼琴家,是科爾托之後法國鋼琴界最傑出的代表。演奏個性突出,感覺敏銳,尤以演奏肖邦的作品長見。
畢曉普(Stephan Bishop,1940~)美國鋼琴家。演奏自然率直,富有抒情色彩和詩意,反對刻意修飾,主張具有獨特的個性。
西頓(Robert Szidon,1941~)巴西鋼琴家。演奏技巧高超、個性強,表現出現代人特有的激情和理性,善於對樂曲進行細致的分析。
伊斯托明(Eugene Istomin,1925~)美國鋼琴家。演奏具有柔美的抒情性和古典特點。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舒曼、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見長。
齊莫菲耶娃(Lyoubov Timofeyeva,1951~)前蘇聯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德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作品和前蘇聯音樂家作品。演奏不追求強烈的音響,強調真摯純朴的抒情意境。
瑪格麗特(Israela Margaln,1944~)以色列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演奏纖細柔美,處理弱音尤為出色,具有女性特有的演奏魅力。
李·諾埃爾(Noel Lee,1924~)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包括浪漫樂派至近代多種不同風格的作品。演奏節奏處理精確而明快,注重樂曲整體塑造和表現。
克萊本(Van Cliburn,1934~)美國鋼琴家。演奏技巧精湛純熟,音色豐富多變,表現幅度大。
克列涅夫(Vadimir KIeineff,1944,~)前蘇聯鋼琴家。演奏技巧精湛高超,表現力強,演奏生動而富有魅力
里居托(Bruno Rigutto,1945~)法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以舒曼、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為主。演奏技巧卓越,為法國音樂界所矚目。
希夫拉(Cziffra Gyorgy,1921~)匈牙利鋼琴家,歐洲音樂評論界稱之為「當代李斯特」。演奏節奏自由,風格豪放而富有個性,被視為解釋李斯特作品的權威。
阿勞(Ciaudio Arrau,1903~)智利鋼琴家。自幼以神童聞名,是20世紀貝多芬、舒曼、肖邦、勃拉姆斯音樂的最重要的演奏家之一。演奏忠實於原作,風格明晰,音色動人。
阿丘卡羅(Joaquin Achucarro,1932~)西班牙鋼琴家。演奏曲目以西班牙作品為主,兼及浪漫樂派和法國印象派作品。
阿赫里奇(Martha Argerich,1941~)阿根廷女鋼琴家。擅長演奏肖邦的鋼琴作品。演奏風格豐麗,熱情奔放。
阿斯克納奇(Vadimir Ashdenazy,1937一)前蘇聯鋼琴家、指揮家。演奏繼承莫斯科學派的傳統技法,技巧高超,節奏感敏銳。善於表現戲劇性內容。
拉雷多,魯特(Ruth Laredo,1937~)美國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包括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等不同風格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節奏感較強,處理明快而富於變化。
昂特勒芒(Phillipe Entremont,1934~)法國鋼琴家。演奏熱情奔放,色彩豐富,層次分明,力度變化較大,具有特殊的藝術感染力。
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德國鋼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較廣泛,特別以演奏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的音樂最為傳神,被認為是解釋貝多芬鋼琴作品的權威。演奏嚴謹含蓄,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羅熱(Pascal Roge,1951~)法國鋼琴家。演奏音色透明,指觸細膩,充滿動力性和濃郁的詩情。
法爾納迪(Farnadi Edith,1911~)匈牙利女鋼琴家。以演奏李斯特、巴爾托克的作品著稱。演奏技巧精湛高超,注重對作品內在精神和情感的挖掘和表現,是歐洲最優秀的女鋼琴家之一。
波利尼(Maurizio Poilini,1942~)義大利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善於以堅定的理性和精湛的技巧進行再創造,對作品的分析和解釋細致入微。
柯曾(Clifford Curzon,1907~)英國鋼琴家。以演奏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英國現代作品著稱。演奏強弱分明,富有層次。
威森伯格(Alexis Weissenourg,1929~)保加利亞鋼琴家。演奏技巧高超,速度處理明快,善於演奏高難度的作品,為現代鋼琴演奏藝術的代表人物。
哈斯(Werner Hass,193l~1976)德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法國近代作品為主,尤其擅長演奏德彪西和拉威爾的作品。演奏技巧純熟精湛。早期演奏風格熱情奔放,富於朝氣,注重結構造型的完整性;後期演奏風格細膩穩健,富於浪漫氣息,注重抒情和內在情感的塑造。
施密特(Annerose Schmidt,1936~)德國女鋼琴家。演奏沉穩而豪放,帶有濃郁的古典浪漫主義色彩。
萊爾(Johnill,1944~)英國鋼琴家。演奏曲目以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作品為主。演奏技巧高超,音色富於對比和變化,氣勢宏大而充滿生氣。
基列勒斯(Emil Gilels,1916~1985)前蘇聯鋼琴家。能得心應手地駕馭鋼琴音響,被認為是現代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
魯賓斯坦·阿圖爾(Artur Rubinstein,1887~1982)美國鋼琴家,為本世紀最傑出也是藝術生命最長的鋼琴家之一,被認為是當代鋼琴泰斗。擅長於演奏肖邦、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的作品。演奏以線條異常清晰、充滿睿智和熱情著稱,風格絢爛,氣勢壯麗。
奧爾森(Garrick Ohlsson,1948~)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肖邦和李斯特作品,尤以演奏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著稱。演奏技巧精湛輝煌,音色純凈透明。演奏風格抒情而朴實
奧格登(John Ogdon,1937~)英國鋼琴家。擅長演奏浪漫樂派的作品。演奏奔放而有力,同時又注重指觸的細膩、音色的純凈、結構的完整、力度的層次,感情處理高雅而富於浪漫色彩。
奧洛斯科(Rafael Orozco,1946~)西班牙鋼琴家。演奏精湛輝煌、嫻熟准確,富於個性。
瑟金·魯道夫(Rudolf Serkin,1903~)捷克鋼琴家,是當代最優秀的古典音樂,特別是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作品的演釋者。演奏強調樂曲的整體造型,節奏鮮明,發音乾脆利落。
鮑德溫(Daiton Baldwin,1931~)美國鋼琴家。常為第一流演奏家伴奏,被譽為鋼琴伴奏巨匠。
德維茲(Vasso Devetzi,1927~)希臘女鋼琴家。演奏瀟灑自如,音色透明華麗,注重感情,具有女性特有的纖巧柔美的特點。
德穆斯(Jorg Demus,1928~)奧地利鋼琴家。演奏曲目以浪漫樂派作品為主,尤以演奏舒曼作品見長。演奏技巧精湛純熟,風格質朴抒情。
德拉羅查(Alicia De Larrocha,1923~)西班牙女鋼琴家。演奏曲目廣泛,尤以演奏本國作品見長,為格拉那多斯、阿爾貝尼斯、法雅等西班牙作曲家作品的權威解釋者之一。演奏風格質朴而華美,具有生動的節奏感和真摯感人的歌唱性。
霍坎森(Leonard Hokanson,1931~)美國鋼琴家。演奏准確流暢,伴奏時能恰如其分地襯托演唱者獨特的風格。
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1904~)美國鋼琴家。演奏曲目十分廣泛,其中包括貝多芬、肖邦、斯卡拉蒂、舒曼、李斯特和斯克里亞賓等人的作品。演奏技巧輝煌瀟灑,富有氣勢,被譽為「旋風」。表現手段豐富,具有深刻完美的特點。
戴維斯·伊凡(Ivan Davis,1932~)美國鋼琴家。擅長演奏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巧精湛純熟,熱情奔放,能准確表現作品的內涵。
附:世界十大著名鋼琴演奏家的特點及風格
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種藝術流派或一個作曲家的作品所表現的思想特點和藝術特徵,人們將其稱為風格。世界樂壇上的鋼琴演奏家數不勝數、不計其數,有一流的、二流的、三流的,甚至還有不入流的。但是,同樣是演奏貝多芬的 32 首奏鳴曲,施納伯爾的演奏非常規矩,主要傾向於古典主義理性美學的特徵,但也有感情色彩,朴實無華,干凈嚴肅。李赫特的演奏特別熱情,主要傾向於浪漫主義的特徵,但也沒有失去古典主義的嚴謹,宏偉潑辣又細微如發絲。以下世界十大著名鋼琴家的演奏特點及其風格,是人們公認的,令人信服的。
一、霍洛維茨,當代最負盛名不同凡響的美籍烏克蘭鋼琴演奏家。在技巧方面對速度、力度和音色的控制出類拔萃,特別是在八度的彈奏方面有著驚人的能力。既有鏗鏘有力的金屬聲,又有夢幻般的柔美聲。他演奏的曲目甚廣,擅長演奏浪漫派的作品,他演奏的李斯特和拉赫瑪尼諾夫的協奏曲,可稱得上是無與倫比的。他的演奏不僅僅限於作曲家音樂意圖的具體體現,而是加上了他的個性和獨特的理解。他認為一個天才的出眾的演奏家在理解作品的范圍內,每次演奏都應該有創作的新鮮感。在霍洛維茨的手中,鋼琴真正成了 88 個琴鍵的樂隊。
二、阿圖爾·魯賓斯坦, 30 年代被公認是當時最卓越的美籍波蘭鋼琴演奏家。作為 20 世紀權威的鋼琴演奏家,魯賓斯坦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他的演奏曲目很廣,巴赫、莫扎特、貝多芬, 19 世紀浪漫派的作品,以及斯特拉文斯基、德彪西、拉威爾、普羅科菲耶夫和西班牙、南美作曲家的鋼琴作品,都是他節目單中的曲目,至於他演奏的肖邦作品更是爐火純青,他的演奏技術無懈可擊,溫暖親切的抒情性和敏感的分句,豐富的音色變化和濃郁的詩意,使他具有世界聲譽的20世紀最偉大也是藝術生命最長的鋼琴家。
三、塞金·魯道夫,美籍奧地利鋼琴演奏家。塞金不僅是演奏巴赫鍵盤作品的典範,也是演奏莫扎特、貝多芬、舒柏特、以及勃拉姆斯鋼琴作品的卓越代表。雖以演奏古典見長,卻又不僅僅局限於此。他演奏的巴赫鍵盤作品線條、層次非常分明;演奏的莫扎特作品聲音如珠落玉盤,閃閃發光;而演奏的舒柏特晚期帶有狂想性的作品,以及貝多芬庄嚴、雄偉氣氛的作品,和浪漫派後期如里查德·施特勞斯的作品時,又表現得深厚、細致光彩奪目。他演奏的深刻性,可算是 20 世紀中葉鋼琴家的佼佼者,同時又是時代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
四、李希特·斯維亞托斯拉夫,烏克蘭著名鋼琴家。李希特作為前蘇聯一帶傑出的鋼琴家得到了世界的公認。他的演奏技術游刃有餘,演奏起來得心應手,並有富於彈性和詩意的分句,以及清楚的內部和層次結構。他的演奏曲目很廣,並是一個很內在的音樂家。在演奏 19 世紀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特別是舒柏特與舒曼的作品達到了完美的詩意境界;而他演奏的德彪西和拉威爾的作品,有給人以無比細致的感覺。同時他也是一個出色的室內樂鋼琴家,曾在薩爾斯堡音樂節與布里頓和羅斯特羅波維奇聯合演出。他錄制的李斯特鋼琴作品至今仍膾炙人口。
五、米克蘭傑里, 30 年代被公認的鋼琴家,他對自己的演奏質量要求很高,不輕易舉辦獨奏會。他的技術無懈可擊,善於在音色和多聲部層次上控製得恰到好處,在整體和細節上處理得有條不紊。在他的演奏中即有古典派的內在與平衡,又有浪漫派的熱情和感染力。他的曲目不廣,但他力求恢復古典演奏大師的優良傳統;錄制的唱片也不多,但他演奏的每一首作品的質量卻十分完美,充分顯示了他高深的造詣。
六、阿爾格利希,阿根廷當代傑出的女鋼琴家。她的演奏風格浪漫豪放,被人稱為「音樂的女大祭司」。她的演奏既有熱烈奔放的一面,也有內在沉思的詩意以及陰沉憂郁的格調。她的技巧過人,音色鏗鏘有力,光彩照人,不愧為當代傑出的女鋼琴家,她曾兩次退出舞台, 1976 年又重新恢復演奏。每次復出她都用她那富有活力和動力感的演奏,帶給人們更成熟的藝術表現和新的藝術成就。
七、阿什肯納基,冰島籍俄羅斯鋼琴演奏大師。他的演奏既有智慧正直的氣質,又有熱烈誠懇的感情,對音色非常敏感,手指技術高超,一向以完美的典範著稱,堪稱當代俄羅斯鋼琴家的傑出代表。阿什肯納基曾多次來我國舉行音樂會和講學,受到了觀眾的歡迎,讓我國聽眾大飽耳福。
八、布林德爾,奧地利著名鋼琴演奏家。他知識廣博,技術輝煌,對音色非常敏感,善於深入分析作品的內容,在處理裝飾音和華彩樂段方面有獨到之處。
九、波利尼,義大利著名鋼琴演奏家,他的技巧完美、發音清晰爽朗,富有戲劇性,不論演奏古典作品還是「先鋒派」作品都具有極高的水平。波利尼演奏精益求精,是當代傑出的鋼琴家之一。
十、吉爾達,奧地利鋼琴演奏家,他的演奏風格大膽熱情奔放,即演奏古典音樂,又演奏現代爵士音樂,對即興演奏尤其擅長,演奏曲目十分廣泛。鞏成國
9. 肖邦音樂全集
http://pianosociety.com/cms/index.php?section=123
請打開上述網址,在右欄正文的最下端有「Recordings」的字樣,在其下方有十三個鏈接,那十三個英文單詞都是肖邦作品的類別。點擊那些鏈接,你就能分別進入每一類的目錄下去下載相應類別里的所有曲目了。
那十三個英文單詞的意思分別是:
Ballades:敘事曲。
Etudes:練習曲。
Impromptus:即興曲。
Mazurkas:瑪祖卡舞曲。
Miscellaneous:其他(雜曲子)。
Nocturnes:夜曲。
Piano Concertos:鋼琴協奏曲。
Polonaises:波蘭舞曲。
Préludes:前奏曲。
Rondos:迴旋曲。
Scherzos:諧謔曲。
Sonatas:奏鳴曲。
Waltzes:圓舞曲。
每一個目錄下的所有有作品號的作品都標有作品號。而且,這個網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些作品有不止一個演奏家的演奏。
進入每一個目錄後,直接點擊曲目就可以直接下載曲目,幾乎都是mp3格式的,且絕無你不想要的bt和電驢。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繼續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