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學院 > 北京天壇音樂會

北京天壇音樂會

發布時間:2021-02-17 12:16:49

㈠ 北京天壇的迴音壁能夠迴音是靠什麼傳播的

迴音壁有迴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圍牆的建造暗合了聲學的傳音原理。圍牆由磨磚對縫砌成,光滑平整,圓周率精確,有利於聲波的規則反射,加之圍牆上端覆蓋著琉璃瓦使聲波不至於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迴音壁的迴音效果。

㈡ 之前郎朗在天壇開的音樂會是奧迪辦的嗎誰知道大概情況給介紹介紹。

之前的郎朗天壇音樂會,實際上全稱應該是奧迪夏季音樂節郎朗百老匯音樂會,是內奧迪夏季音樂周活動的一部分容。這場音樂會的水準很高。郎朗、余隆及中國愛樂樂團、美國百老匯,在天壇這樣的地方開音樂會,可想水準在什麼程度上。
這場音樂會上,郎朗首次演奏了爵士樂、攜手百老匯,這算是跨界演出了吧。另外值得一說的就是現場的音響,據說非常棒。露天音樂會保證音質享受,這點非常厲害。

㈢ 北京天壇的圖片和資料

各位遊客,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這作用於祭天的聖壇,佔地面積達到了273萬平方米。主建築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天壇有外壇牆和內壇牆,北面是圓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圓地方。在一開始,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壇,直到明嘉靖年間在北城修建了地壇,才分開的,並且新增了圜丘壇,用於孟冬祭天,把原來的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專門用於孟春祈谷,當時殿宇屋頂已經是三重檐了,從上至下的藍黃綠三色瓦分別代表了天地萬物。而在乾隆年間,有將大享殿改為現在的祈年殿,而將屋頂瓦片都改成了藍色的琉璃瓦。從而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

可是這樣一個祭天聖地,卻也曾經在1860年時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繼而在1900年的時候又遭到了八國聯軍的蹂躪。在1916年袁世凱登基的時候也曾經在天壇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鬧劇。在1918年,天壇最終還是以公園開放。解放以後天壇不僅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還是北京城市綠地的組成部分,來這里的不光是旅遊者,還不乏一些專門為了強身健體的老人們。
現在就讓我們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此次游覽。
現在我們正沿著天壇建築的中軸線向南行進,將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壇。圜丘有兩道圍護牆,使外方內圓,符合天圓地方的說法。每道牆都有四組欞星門,從東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廣利、成貞,每組三門,共有24座,稱為「雲門玉立」。大家可以注意到,欞星門的大小都不一樣,這是因為中門是上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從左側的門進入;而其他的官員只能從右邊最小的門通過。而門外的一座平台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換祭服和盥洗的地方,叫做具服台。來到了圜丘壇下,我們馬上要開始登壇了,不過我請您留心每層壇面都要有多少台階。到了最高層,大家也就都發現了,壇上所有的台階數,護板數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數。每登上一層,都要有9層台階,檯面上的石板中間的叫做天心石,外圍第一圈砌著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塊,以此類推,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圈正好是81塊;而大家抬頭就可以看到的圍護板被四面台階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也都有9塊,而中層的圍護板是18塊,下層的是27塊,這些難道都是巧合么?當然不是,因為根據陰陽五行來說,9是極陽數,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這個數字來賦予圜丘台意念上的崇高。
說完了神壇的奇妙,我在給您介紹一下祭天大典的盛況。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這里祭天。在大典前兩天,皇帝要在故宮里進行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壇的齋宮進行齋戒。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現在的凌晨四點多,奏報時辰,皇帝起駕,齋宮東北角的鍾樓開始鳴鍾。到具服台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檯面相應的位置,也就是七組神位,稱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爐上放一隻牛犢,用松枝燔燒,西南的望燈桿望燈高懸,點燃蟠龍通宵寶蠟,台南廣場上排列著奏樂隊,配合著中和韶樂,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開始了,皇帝由南欞星左門登壇,這時鍾聲停止,到了第二層南側拜位站好後,聽候司贊人報儀程。恭讀至皇天上帝的祝文。禮儀結束以後,要將神位前的貢品分別送到燔柴爐(從正位幄次撤下的祭品再次焚燒,皇帝也要一旁恭立目視,稱為望燎)和燎爐(圜丘壇共有12座燎爐,在瘞坎北側,從東向西排列著8個;內圍護牆東西欞星門外各有一對。從配位幄次車下的祭品分別送到8個燎爐內焚燒,而四個從位幄次的祭品送到欞星門處)焚燒,煙霧騰空,象徵著送到天庭。而後還要將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瘞坎掩埋,象徵不忘祖先茹毛飲血之意。在這個典禮上,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皇帝恭讀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剛才所說的檯面中心天心石。他是天壇三大聲學現象之一。在這里朗讀的時候聲音特別洪亮,而且現在這里也是一樣的,各位遊客不妨體會一下這奇特的效果,也像當年的皇帝一樣,向上天訴說自己美好的願望。
現在咱們繼續沿著中軸線行走,面前的建築叫做天庫,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建於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為現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壇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這里也叫圜丘壇寢宮。殿內正面的圓形石台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邊兩側的四個方形石台上安放的則是八位祖先神主,還有東西配殿用來存放從祀神位。而皇穹宇三個字也分別代表了至高無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顯示出它的神聖和至尊
它是一座建築藝術價值非常高的殿宇,總體呈圓形,下邊是高2.85米的圓形須彌座,為青白石築成,有東南西三個方向的出陛,也就是台階,而在南向出陛還有二龍戲珠的丹陛石。上邊是藍色筒瓦單檐攢尖鎏金寶頂。而在殿內還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沒有橫梁承托,全都是靠各類斗拱層層上疊來支撐,步步收縮,從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圓頂。這里邊還運用了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這組建築不僅十分精美,而且還有迴音壁和三音石,這和剛才我們說的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現象。迴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牆,圍牆建造的磨磚對縫,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聲音載體,可以傳聲,在傳遞途中對聲音損失極小,只要對著牆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而三音石則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迴音,第二塊石頭可以聽到兩次,而第三塊就可以聽到三次迴音,所以稱為三音石。在後來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也許您剛才就已經注意到了,天壇有非常多的柏樹,不錯,它就好像北京一個天然的氧吧。而在這許多古柏當中,有一株500餘歲的檜柏,就是迴音壁西牆外的這棵九龍柏。它的樹干紋理非常的奇特,布滿了溝壑,而且旋轉扭曲,好像9條蟠龍纏繞嬉戲,所以叫它九龍柏真是一點也不過分。
在游覽過了圜丘壇和皇穹宇之後,我們就即將走進祈谷壇了,而現在我們腳下連接兩個祭壇的就是丹陛橋,也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壇的唯一通道,長360米,橋面上分為三條道,中間的是神道,東邊是御道,西邊的就是王道。而它作為通道為什麼又要稱為橋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路面南低北高,步步高升,好像與天相連接的橋;而另一種就是說路面下邊建有進牲門,類似立交橋,所以稱之為橋。說到進牲門,就是在祭祀前,牛羊都要通過橋下的一個券門被趕到500米外的宰牲亭宰殺,製成供品,所以這個通道也被叫做鬼門關,因為一進去就有死無生了。
好,回到正題,現在呈現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壇的完整建築群。前面的這個石台是具服台,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照例還是要來到這里搭建幄次,盥洗更衣,所以這里還有小金殿之稱。
到此,祈谷壇的主體建築祈年殿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祈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層的圓形石台,而在正面三層石台階中,分別裝飾著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從下之上內容分別是:瑞雲山海,雙鳳山海,雙龍山海。各層排水孔的圖案和浮雕的內容也是對應的。東西兩旁的配殿個有九間,原來是安放從祀牌位的地方,不過在家靖年間,把它們挪到了先農壇,所以現在這里也就沒有什麼實際用途了。而祈年殿本身就是一座極具中國特色的獨特建築。圓形三重檐攢尖屋頂向上層層收縮,都是用藍色的琉璃瓦覆蓋,以此來象徵天。頂部是鎏金寶頂,抬頭仰視,便是龍鳳藻井,中心是龍鳳成祥的圖案。而巨大的三層殿頂就是靠殿內的28根落地柱支撐的,中間的四柱名叫龍井柱,東南西北方向分別代表了春夏秋冬;而龍井柱外圍的12個紅漆金柱所分割出來的12個開間,則分別代表了一年的12個月份;外面兩環的24個開間有分別代表了一年的24個節氣;同時,這28根大柱,也代表了天上的28個星宿。據說這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設計建造的。在感嘆殿內建築的同時,也讓我們把注意力逐漸轉移到殿內的陳設上來。這里的陳設是按照清朝咸豐年間原狀恢復的,正面的雕龍寶座上供奉著的是滿漢合璧的皇天上帝神版,左右兩側的石台上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的牌位。
和每年的祭天一樣,這里是用來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當天,有樂隊在殿外月台上奏樂,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誠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禮,祈禱上蒼,然後把供品送到祈年門外東邊的燔柴爐和燎爐焚燒,送上天宮。祈谷禮節和祭天的差不多。
到這里,祈年殿也差不多講完了,而它還有一個附屬建築,作用和皇穹宇差不多,也是存放祈谷壇祭祀神主的地方,就是祈年殿北側的皇乾殿。
現在我們從祈谷壇的東門出來,可以看到一條連檐通脊的長廊,共有七十二間,俗稱七十二連房,它不僅用來連接神廚神庫,而且也是祭祀時運送祭品的通道,在長廊的東頭,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說過了鬼門關的牲畜要道這里來屠宰。而在長廊的東南方向,有八塊巨大的青石,稱為七星石,都是風水鎮石。可是這里命名有八塊石頭為什麼叫七星呢?原來明代在這里放的的確是七塊石頭,而最小的那一塊則是清代增添上的。關於七星石的說法每個朝代都不同。在明代,有個道士和皇帝說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於國家,所以就在這里放了象徵著北斗七星的七塊石頭。而在清代,康熙皇帝為了給滿族愛新覺羅氏尋找從東北如主中原的理論依據,就派人考察山脈,發現泰山是長白山的余脈,所以就在原來七塊石頭的東北方有放了一小塊兒青石,象徵東北長白山,如果按這種說法,那八塊石頭就應該叫做七峰東岳。
暫且不管他們怎麼定論了。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束了,在天壇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恆記憶。同時也請您把天壇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朋友

㈣ 一首很博大精深的古典樂,是在電視節目有關介紹北京的故宮、天壇和紫禁城的放的背景音樂,它有一股悠遠、

信息太少了 隨便一答吧
分享唐建平的專輯《故宮 音樂原聲碟》http://music.163.com/album/15652?userid=34780146
神思者的 故宮的記憶 感覺不太會被電視節目用來介紹故宮吧吧

㈤ 北京天壇迴音壁有什麼神秘之處

迴音壁是環護皇穹宇的一道圓形圍牆人,其高約為6米,圓半徑約為32.5米。裡面有三座不同的建築,其中之一便是建築為圓形的皇穹宇。皇穹宇位於北面正中處位於北面正中處,它與圍牆最接受的地方只有2.5米,迴音壁只有一個正對著皇穹宇的大門。整個牆壁都堆砌的十分整齊、光滑,是一個極好的聲音反射體。如果甲、乙二人相距較過多的話,甲貼近圍牆,小聲地面向牆壁說話,乙在自己站的地方靠近牆壁可以聽得十分清楚。甲就好像站在乙不遠處說話一般。

如果甲發出的聲音與甲點的切線所成呈現出的角度大於22度的話,聲音便會碰到皇穹宇,並進一步地反射到別的地方去,而乙在這種情況下便聽不到甲的聲音。

迴音壁牆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牆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牆的弧度十分規則,牆面極其光滑整齊,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後,貼牆而立,一個人靠牆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牆壁連續折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所以稱之為「迴音壁」。

迴音壁之所以會有迴音效果,是因為皇穹宇圍牆的建造暗合了聲學傳音原理。圍牆本身由磨磚對縫砌成,表面的光滑平整與過度柔和的弧度,使得聲波呈現為極有規則折射,再上圍牆上端覆蓋的琉璃瓦對聲波的凝集作用,使得迴音壁的迴音效果大大增強。

㈥ 北京天壇的資料

天壇公園,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今日天安門東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就是當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側的中山公園是祭祀豐收神即五穀耕地之所。 天壇公園是明朝、清朝兩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禮的地方。天壇是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壇,合祭皇天後土,當時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聽大臣言:「古者祀天於圜丘,祀地於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澤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於是決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門外另建方澤壇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壇,方澤改名地壇。大祀殿廢棄後,改為祈谷壇。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壇被廢,於十九年在壇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後多次修繕、擴建。1900年八國聯軍曾在天壇齋宮內設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捲而去,建築、樹木慘遭破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對天壇的文物古跡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保護和維修。進行過多次修繕和大規模綠化,使古老的天壇更加壯麗。現在公園佔地200公頃,四面各有一門。園內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還有百花園種植了大量的花卉。近年又在百花園北新建了別具有一格的亭廊聯接的庭園,增添了園景。1961年,國務院公布天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天壇公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在整個北京城裡,北有地壇祭地,南有天壇祭天,東有日壇祭太陽,西有月壇祭月亮,其中天壇最為光彩奪目、氣宇非凡。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這是天壇內最宏偉、最華麗的建築,也是想像中離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的上下三層屋頂,均用深蘭色琉璃瓦鋪蓋,象徵天色。 壇面除中心的太極石是圓形外,外圍各圈均為扇面形,數目也是陽數,象徵九重天,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極石上,象徵著天帝高居九重天之上。圜丘壇的附屬建築有皇穹宇及迴音壁。如果說天安門城樓已成為中國的象徵,那麼,天壇祈年殿就是北京這座不朽名城的象徵。的確,這座無與倫比的建築是智慧和文明的結晶,在通高38米、直徑30米的體積內,容納了 如此豐富的學問。 同時,它也是中國木結構建築的頂峰,僅憑木榫交結,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完成了這一驚世傑作。天壇另一美妙絕倫之處,是奇妙的回聲。站在圜丘壇的中心叫一聲,你會聽到從地層深處傳來的明亮而深沉的回響,這聲音彷彿來自地心,又似乎來自天空,所以人們為它取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約0.9米的圍牆,你站在一端貼著牆小聲說話,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貼牆面就能聽得異常清晰,並且還有立體聲效果,這就是「迴音壁」。這證明500年前的中國人已經能夠運用聲學原理。

㈦ 北京天壇迴音壁有什麼奇特之處

據說在清朝的所有皇帝當中,乾隆是最不甘宮廷寂寞的,他總愛出宮游覽。

有一天,乾隆坐在龍椅上實在無聊,便想,這大江南北也轉悠得差不多了,還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呢?

突然,他想起了天壇,立刻喜上眉梢。是啊,天壇這個地方,一年他才去一次,而且只是冬至祭天時才去,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從未真正自由自在的走過看過。

現在正值百草芬芳、萬花吐艷的時刻,我何不去游覽一番!於是他不帶文臣武將,只帶著九門提督和幾名武士直奔天壇而去。

這次,乾隆皇帝哪都轉了,哪都看了,就是沒上祈年殿,也沒上圜丘壇,玩得別提多開心了,他走到時就累了。

皇穹宇位於圜丘壇以北,是供奉祭祀神位的場所。它始建於1530年,初名泰神殿,後改稱皇穹宇,為重檐圓攢尖頂建築。1752年重建,改為鎏金寶頂單檐藍瓦圓攢尖頂。有東西配廡各5間。大殿直徑約15米,約高19米,由8根金柱和8根檐柱共同支撐起巨大的殿頂,三層天花藻井層層收進,構造精巧。

殿內穹窿圓頂,正中貼金盤龍藻井,貼金雙龍天花,金柱貼金纏枝蓮,內外施金龍和璽彩畫。殿內正中有前圓後翹角石須彌座,上覆藍瓦金頂,精巧而莊重。

提督連忙說:"那咱就歇會兒吧!"於是,這幾個人就在皇穹宇的西配殿後面的牆根坐了下來。提督趕緊拿來金坐墊兒讓皇上舒展一下筋骨,乾隆累得不行了,就面北而坐,提督呢,就面南坐下,給皇上當靠背兒。

乾隆看著這磨磚對縫的圍牆,很是驚奇,心想,這圍牆修得圓圓正正的,磚面又平又滑,宛如一個直筒形的大缸,妙哉!正在這時,他突然聽見一聲雞叫,嚇了一跳,忙問:"這里怎麼有雞呢?"提督傻頭傻腦的說:"什麼雞叫?我怎麼沒聽見呀!"乾隆直起腰再聽聽,是呀,周圍靜靜的,哪有什麼雞叫的聲音啊!可他把耳朵貼近牆上時,確實又聽見了雞叫。

皇上忙把提督叫來,提督照皇上的吩咐,把耳朵貼在牆上,他也傻了眼--他也清清楚楚地聽到了雞叫。這天壇是皇上祭天的地方,竟然有雞叫,這還了得!提督忙叫來武士,里里外外的找,但是沒有找到。

乾隆並沒有怪罪只是覺得奇怪,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耳朵貼近牆就能聽見,離開牆就聽不見呢?莫非這牆......?

他又多次試聽,發現面向北耳朵貼牆就能聽見雞叫,而面向南,耳朵貼近牆也聽不到。他越想越奇怪,這牆是什麼牆?這聲音又來自何方?

這時,提督已吩咐武士們細細查找,結果,找遍了整個皇穹宇,什麼雞呀、鴨啊......什麼都沒有!這時候只見一個武士連嚷帶叫地向提督跑來,話不成聲地說:"蛇......蛇!"原來,他在東牆根發現一條好幾尺長的大長蟲。這條長蟲別名叫野雞脖兒,會學雞叫。這野雞脖兒正在大牆根下,頭向北地爬呢!提督一看,嚇得直哆嗦,這還了得,要是驚了駕,該當何罪呀!正說著,乾隆走了過來,這番話,他早就聽見了,並未驚慌,他說:"且慢!"於是,他又來到西牆下,面向北耳朵貼在牆壁上。與此同時,武士們來到東牆下,刀斬大蛇。乾隆突然聽大蛇一聲慘叫,真真切切,猶在眼前。

乾隆高興地說:"妙哉!這牆傳迂迴之音。"他讓提督到東牆面北說話,他在西牆也向北貼牆細聽,果然聽得真真切切。武士們也俯牆而聽,都覺得很奇妙。那會兒,雖說還沒有電話,可乾隆一行卻飽嘗了"打電話"的樂趣。

但是,他們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的。你想呀,講話人面向北,音波則受東西配殿和正殿的束縛,不能向四外消散,只能把音波全都聚到一起送入人的耳朵,因而距離雖遠,聲音卻很大。

如果你要面向南說話,則音波也貼靠著圍牆向前推進,但是,音波傳播到正南面的宮門時,就全由3個門洞傳出消散了。因而面向南說話是聽不到傳聲的。

當時乾隆讓提督給牆起個名,提督想了想說,叫"傳聲牆"。

乾隆聽後不滿,認為它太俗了,說這牆有迂迴之音,就叫"迴音壁"吧!此後,迴音壁之名就流傳下來,並成為天壇一景,名揚海內外。

㈧ 在北京天壇的迴音壁可以聽到聲音,是因為

根據聲學原理「回聲」
迴音壁「迴音」的原理是圓形牆面連續反射內聲波,所以說話時要和牆有一定容的距離。

迴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牆,圍牆建造的磨磚對縫,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聲音載體,可以傳聲,在傳遞途中對聲音損失極小,只要對著牆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

㈨ 北京天壇(簡單些)

網路上找的。
北京天壇地處,在原北京外城的東南部。位於故宮正南偏東的城南,正陽門外東側。始建於明朝 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中國古代明、清兩朝歷代皇帝祭天之地。總面積為273公頃。是明清兩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築。天壇(Temple of Heaven)1961年,國務院公布天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9年,北京天壇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築。
[2] 北京天壇佔地272萬平方米,整個面積比紫禁城(故宮)還大些,有兩重垣牆,形成內外壇,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穹宇、圓丘。圓丘建造在南北縱軸上。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圓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圓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圓丘壇、皇穹宇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年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個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徑24.2米,裡面分別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築僅存的一列。圜丘建於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舉行「祀天大典」,欲稱祭天台。迴音壁是天庫的圓形圍牆。因牆體堅硬光滑,所以是聲波的良好反射體,又因圓周曲率精確,聲波可沿牆內面連續反射,向前傳播。

㈩ 北京天壇應用了與聲音有關的哪些知識

「迴音壁」應用了聲波的折射原理。
圜丘壇上的「天心石」、皇穹宇里的「三音石」,應用的是迴音現象。

閱讀全文

與北京天壇音樂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