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寧劉樂劉穎古箏音樂會門票哪裡有賣
某知啊
② 古箏音樂家劉樂 的微博,誰知道
你好!
com.com.sina.cn/lele911"
target="_blank">http://blog.sina://blog
追問
不是啦抄,我襲要找的不是這個劉樂,是古箏演奏者劉樂,上海音樂學院的那個~~就是作曲袖夢的那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③ 中國十大青年古箏演奏家是哪些人
中國十大青年古箏演奏家:王中山,袁莎,高雁,邱霽,任潔,范冉,付娜,王瑤瑤,劉樂,張璐,這十位是中央電視台《光榮綻放 十大青年古箏演奏家音樂會》中的名單。
人物簡介:
王中山,男,青年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表演藝術委員委員、古箏學會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古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曾任第一、二屆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決賽評委及中國音樂金鍾獎及文華藝術院校獎決賽評委。代表作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秋望》、《漢江韻》、《夜深沉》、《曉霧》等。
袁莎,女,青年古箏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導師,中國古箏學院院長兼教學總監,中國民族器樂學會愛心大使。曾出版專輯《雲裳訴》、《臨安遺恨》、《蕉窗夜雨-古箏經典名曲音樂會實況》、《香港古箏獨奏音樂會實況》等。
高雁,女,青年古箏演奏家,武漢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湖北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2002年古箏作品《阿拉木·古麗巴拉》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優秀新作品獎。2002年古箏作品《妹娃河》獲文化部頒發的新作品獎。1992年獲武漢首屆民族器樂大賽一等獎。曾出版專輯《中國古箏基礎教程》,並獨撰《學習古箏問與答》、《古箏趣味練習曲》等。
邱霽,女,青年古箏演奏家,箏演奏與教育專業碩士;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委員。主要音樂作品有《春江花月夜》、《月兒高》、《鬧台》等;曾出版獨奏專輯《黔中賦》、《蜀籟——邱大成、徐曉林作品集》、《秋說…邱霽彈箏》、《粉紅蓮——邱霽南派箏曲集》等。
任潔,女,青年古箏演奏家,南京藝術學院教師。曾出版獨奏專輯《西域隨想-任潔當代古箏作品集》、 《箜篌引-任潔的古箏暢想》、《楓橋夜泊-任潔的古箏懷想》。其中與獲格萊美獎錄音師合作的專輯《楓橋夜泊---任潔的古箏懷想》獲得台灣金曲獎「最佳演奏獎」,成為大陸演奏家獲此獎項第一人。
范冉,女,青年古箏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碩士,現為天津音樂學院古箏專業青年教師。CD專輯《華箏鳴籟—范冉古箏獨奏專輯》和DVD專輯《華箏鳴籟—范冉古箏獨奏音樂會》。曾多次出訪北歐、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中國港、澳、台等地演出。
付娜,女,青年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山大學民族樂團古箏聲部指導老師。曾出版專輯《平湖秋月》《漁光曲》《箏紅一不了情》《箏紅一胭脂扣》《純模擬發燒一行雲流水》《第一元素一古箏》《神箏》等。
王瑤瑤,女,青年古箏演奏家,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古箏演員,吉林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
劉樂,男,青年古箏演奏家。代表作有《開啟》《醉蓮賦》《DEEP HEART》等,曾錄制發行《魅力東方》《小城故事》等多張音樂專輯。
張璐,女,青青年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特聘教師,中國音樂學院考級委員常任評委,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曾出版發行個人古箏專輯《鶴韻仙聲》,唱片集《心弦》,《心動》。出版古箏流行彈奏音樂叢書《牧羊曲》《東風破》《滾滾紅塵》《千千厥歌》.
④ 古箏的歷史
一,古箏的起源
箏,又名秦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樂淳樸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後來人又把它稱為「古箏」。
古箏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它是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的方式之一。
二、古箏的發展
在漫長的二千多年歷史進程中,經過歷代彈奏者和樂器製作匠的共同努力,古箏這件華夏民族的古樸樂器得以不斷改進,其發展趨勢和人類社會的事物發展規律一樣,也是由「簡」和「繁」、「彈撥樂器」。
最初的古箏體積小,只有5根弦,後來發展到十二、十三、十六、十八,直到現在最多的有五十餘根弦,目前慣用的則是二十一根弦,又稱二十一弦箏。
古箏在東南亞很多國家非常流行,在日本、朝鮮、新加坡及我國台灣、香港等地可與鋼琴並駕齊驅,由於古箏的表現力豐富,韻味深長、色音淳美、古樸典雅,彈奏起來時若玉珠落盤,時若翻江倒海,跌宕起伏,變幻莫測,氣勢磅礴,令人陶醉。
三、箏體簡介
(1)箏頭、箏尾。大的一頭稱箏頭,小的一頭稱箏尾。
(2)岳山:古箏分前岳山、後岳山,大箏頭處稱前岳山,箏尾初處稱後岳山。
(3)箏碼:也稱柱或雁柱,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箏碼可以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低,前後移動,以調整音質。
(4)箏弦:分鋼絲弦和尼龍弦,從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為1—21弦。
(5)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
四、坐姿
1、彈箏姿式分立式、坐式及盤式(盤腿、坐地)日本、朝鮮彈奏政者多採用盤式,我國常用坐式。
2、坐式要點
(1)坐在靠箏頭一邊,身體右側與前岳山延長線對齊、人體中線對第一、第二個箏碼。
(2)箏上最高碼之頂端在彈奏者胸腰之間。
(3)坐距箏體約10—15厘米。
(4)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呈「丁」字形。
(5)上體平直,放鬆自然。
3、手形要求
兩肩自然放鬆,手腕放平,手呈半握拳狀,各手指自然彎曲,各關節凸出,不能踏陷,大指要立起與中指相對,彈奏時各關節往掌心運動。
⑤ 古箏的歷史淵源
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陝西)一帶廣泛流傳,又名秦箏。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族民族樂器,一共10級。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傳.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也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用於豎著揮起打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眼下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漢代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應邵《風俗通》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箏、築、瑟的關系,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根弦,弦軸裝置在與碼子平行的面板左側,弦質為金屬(鋼弦或銅弦),演奏時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調弦定音為五聲音階(即首調)三個八度音域,多用G調或D調,F調或C調或A調較少使用。 1965年,王昌元成功創作出了古箏曲《戰台風》,《戰台風》的出現,使古箏的演奏的技術、技巧,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結束了古箏只能輕彈慢揉的時代,此曲中的掃搖四點、密搖、扣搖、刮奏等來製造台風效果等技法,都是創新技法,提高且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
70年代,趙曼琴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弦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使箏不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地基礎,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90年代以來,古箏創作迎來了百花爭艷的春天。《黔中賦》的演奏首次運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為亮點;在這時期中,作曲家們參與箏曲創作,增強了創新力度,他們突破傳統五聲性調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調式、都節調式的色彩,借鑒了梅西安人工調式的經驗,自行設計了許多新的調式,甚至創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調式色彩,每個八度分為三個環節,每個環節是一個大三度音程,在每個環節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調的調式。新的調式色彩和多調性連環疊置的定弦方法,促進了演奏技法的變革。如《山魅》(徐曉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這些箏曲的定弦中,就為轉調准備了條件。不同音區還採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區演奏不同的調式色彩成為可能,既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偏離,又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回歸。音程的變化又為新的音樂語言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而進入21世紀,涌現出一批青年古箏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榮、,邱霽、袁莎、蔣周健、劉樂、鮑棟、宋心馨等老師為代表。多年來,這些演奏家多次出訪了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俄羅斯、比利時、瑞士、瑞典、匈牙利、波蘭、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多個地區和國家,使箏這件樂器走向了世界。
⑥ 高分劉樂的全部古箏譜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2399225204&ad_id=&am_id=&cm_id=&pm_id=
你直接上抄淘寶買本譜就是了。 古箏譜種類也很多
⑦ 古箏的歷史
中國古書籍對箏最早的記載,可算是戰國策中的齊策,「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罄築、彈箏。」漢應劭在風俗中演義曾說:「公按冖樂記:五弦築身也。今弁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大樂令壁記中則作如下的說法:「箏與瑟正同而弦少秦人有一瑟而爭,蒙恬中分之,令各取半,因名秦箏然。」
從各種資料來判斷,關於古箏的來源可分為幾類:一為蒙恬所造;二為瑟所簡化;還有由簡單樂器所演變的說法。現闡述如下:對於箏為蒙恬所造一說,許多人抱著遲疑的態度。在舊唐書音樂志中提到:「箏」本秦聲也,相傳雲蒙恬所造,非也。制與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準如瑟,十三弦,此乃箏也。」瑟,相傳為伏羲氏所創,是一種遠古時期就出現的樂器。杜氏通典上記載:「瑟世本雲,庖犧作,五下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弦,具二均聲。」一般認為琴瑟慢慢流傳各地與各時期後,再經由蒙恬或京房加以改良命名為箏。
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古箏是淵源自古代游牧民族 ,一種便於攜帶、尺寸不大、弦數不多的簡單樂器,而非由漢族的既大又復雜的瑟演變而來(現今瑟的尺寸為216cmX54cm,25弦),就體積來講,箏只有三尺多,而瑟卻有六尺多,那是因為漢族過的是固定農業生活,使用大型的樂器並不會不方便,北方或西方的游牧民族卻不然,小巧的樂器反而較適合他們;就製作材料來講,箏字從竹,可能原為大型竹子所制,瑟則為梧桐木製作,材料完全不同(雖後來的箏也為梧桐木製作,不過被認為是改良的結果);就發聲來講箏聲是高急激昂,瑟音卻是雍容柔和,為兩種不同的發聲領域。綜觀這三點,說明箏是由游牧民族所用的樂器演化而成,而非由瑟演化改良的並不為過。不過經過歷史的演變,在秦亡後,秦箏逐漸被改良,從形狀、材料、甚至聲音都變得近似瑟,所以箏被稱為小瑟也是可以接受的。
⑧ 彈古箏的劉樂是誰的學生啊
老師很多啊,在大學的時候是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王蔚老師。
⑨ 劉樂是誰
好多同姓的!!
而我最熟悉的是演員劉樂。
他是新生代的演員,還沒有完全出道,希望支持啊。我是他的粉絲!!!
還有一個是:
劉樂(第七屆金鍾獎金獎、當代作品演奏獎,上海音樂學院推薦)
劉樂,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鍾獎古箏比賽金獎及當代作品演奏獎獲得者。復賽,劉樂的參賽曲目是《溟山》、《漢江韻》;半決賽,他以《林泉》、《柳青娘》、《臨安遺恨》三首曲目獲得最高分9.779分;決賽,劉樂憑借《西域隨想》、《雲裳訴》兩首樂曲的精彩演繹再次獲得全場最高分9.921分,最終問鼎金鍾。
劉樂現為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多項國內國際頂級音樂賽事獲獎者,箏壇新星。
他1985年出生於湖南省湘潭市,7歲開始跟隨李敏敏老師及李磊老師學習古箏;8歲開始登台演奏,參加省市重要演出百餘場,兩次獲得湖南省古箏大賽少年組金獎;1998年,以專業第一的優異成績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先後師從趙毅、王婷、王運等多位箏家, 曾四次獲得一等獎學金,多次榮獲「三好學生」稱號,在重大賽事中獲得優異成績,並獲得免試直升本科資格。
2004年,以專業課、文化課考試均列全系第一的優異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王蔚副教授至今。在校期間學習成績突出,兩次獲得「人民獎學金」及「傅成賢紀念獎學金」;
2005年在中國音樂「金鍾獎」古箏比賽中獲得銅獎並獲得「金鍾之星」觀眾票選最受歡迎演奏獎;
2006年在「龍音民族基金」民族器樂大賽中獲得第二名;
2007年在第六屆「亞洲明日之星音樂大賽」中獲得中國大陸賽區古箏專業組金獎,並在隨後的新加坡亞洲總決賽中獲得中國器樂組銀獎;2007年在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鍾獎中再獲銅獎;2008年在「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敦煌杯全國古箏大賽」中獲得了專業青年組金獎;2008年獲得「優秀畢業生」稱號並被推選為免試直升碩士研究生。
2008年由他首演的古箏與大提琴作品《綉賦》獲得2008TMSK劉天華室內樂作曲大賽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在2008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呈現中國——外國作曲家寫中國」音樂會中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首演了丹麥作曲家西蒙安德爾森創作的古箏與管弦樂團《開啟——ouvertures》,獲得金獎。並於2009年10月,在瑞典哥德堡舉辦的「2009-ISCM World New Music Days/世界新音樂節」開幕交響音樂會上,攜手哥德堡皇家交響樂團及法國現代音樂指揮大師皮埃爾教授,再次演出了此部作品,獲得巨大成功。
2009年在「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上再度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全球首演了兩位加拿大作曲家為古箏創作的兩部大型協奏曲《愛在水天之間》、《綠茶,地震與頑強不息》,其中後者在「2009呈現中國」活動中獲得銀獎。 2009年在中宣部和中央電視台舉辦的「巨人教育杯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中獲得古箏中青年組銀獎。 此外,劉樂曾參與錄制《印象東方》、《魅力東方》、《小城故事》等10餘張唱片,曾為多位歌手錄制唱片伴奏,與來自英國、美國、巴西、挪威、冰島等國的歌手及樂隊進行跨界合作並錄制CD。參加了上海爵士音樂節、同樂爵士音樂周、上海流行音樂祭等音樂節演出,將古箏與funky,popjazz,hip-hop,拉丁音樂等流行音樂風格結合演繹,得到多位國內及國際音樂人的贊賞。
⑩ 古箏的來歷是什麼
古箏起源於戰國時期,流行於秦國,故也稱秦箏。早期的古箏,為五弦,箏體為竹製,形式如「築」。以後箏弦逐漸增加。東漢許慎和清代訓詁家朱駿聲分別在《說文解字》和《說文通訓定聲》中有具體說明。許慎說:「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為瑟,易竹以木。」朱駿聲日:「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如瑟,易以木。唐以後為十三弦。」現代更增加至二十一弦。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三國時期的箏弦當為十二弦。
用假甲彈箏,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公元前502年)的梁代《梁書·羊侃傳》載:「有彈箏人陸大喜,著鹿角爪,長七寸」,在李商隱的《無題二首》詩中有:「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可見三國時期仍是用肉甲演奏。
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165—212)為三國魏時著名文學家、音樂家,他將音樂與文學結合,將箏藝與文學融合,推進到一個箏、文與人品之化一的境界。阮瑀的《箏賦》對當時的箏樂藝術作了詳盡的描繪。這篇《箏賦》是這樣的: 「惟夫箏之奇妙:極五音之幽微,苞群聲以作主,冠眾樂而為師,稟清和於律呂,籠絲木以成資。身長六尺,應律數也。故能清者感夭,濁者合地,五聲並用,動靜簡易,大興小附;重發輕隨。折而復扶。循覆逆開,浮現抑揚,升降綺靡,殊聲妙巧。不識其為,平調足均,不疾不徐。遲速合度,君子之銜也;慷慨磊落,卓礫盤紆,壯士之節也;曲高和寡,妙技雞工。伯牙能琴,千茲為膜。蛟憚禽然,庶配其蹤;延年新聲,豈此能同;陳惠李文,蜀能是逢。」(《藝文類聚》卷四十四)
這篇賦,從箏的形制到為眾器之師、音樂效果、藝術風格、彈奏手法、音樂美學,以至社會影響,都做了精闢的論述。他指出此時的箏已成為一種「曲高和寡」的樂器,並以枉、苞、冠、稟、籠來誇陳箏在眾樂器中的雄踞地位,可知秦箏在三國時期,為一種相當高尚的樂器,受到朝野學者、文士之普遍重視,在表現能力、彈奏技巧以及製作工藝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又說箏是群聲之主,眾樂之師,對箏樂極為推崇。在箏的演奏法上:「籠絲木以成資」是說古箏的取材和構造;「五聲並用」則指古箏以五聲音階定弦;「大興小附,重發輕隨」則是說在以大、食指彈弦的同時也要講求強弱對比之表現;「折而復扶」是次第使用按滑音與實音之變化奏法;「循覆逆開」是演奏樂曲開始與反復時運指的順序。另外,將彈箏的行雲流水與做人之道相結合,借彈箏的高超技巧以喻君子品格。
據說魏文帝曹丕彈古箏彈得很好,而且不管到哪裡,都要把箏帶上,隨時隨地都彈。他弟弟曹植也很喜愛古箏藝術,留下了「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笙聲既設,箏瑟俱張」,「何以忘憂?彈箏酒歌」等和箏有關的詩句。周瑜在江南,也善於欣賞箏樂,後人為之作「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的詩句以形容他高超的音樂鑒賞力。
至於古箏流派,當今的六大派系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內蒙箏中,三國時期能看見影子是河南箏,當時魏之首都在洛陽,阮瑀曹植等人描述的大約是河南箏,其特色為深沉內在慷慨激昂。
總之,三國時期,涌現了很多妙解箏音的音樂家,有的以箏為題材作賦寫詩,有的精通彈箏且擅長譜曲,有的擅長賞析,大大推動了古箏發展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