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再見,蜻蜓老師教案大班
活動來目標:
1.學會歌自曲《老師再見了》,能較有感情的、連貫的歌聲演唱。
2.通過演唱歌曲,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以及對幼兒園的留戀之情。
活動准備:
1.談話活動,回顧在幼兒園三年來的進步,增進對幼兒園和老師的熱愛之情。
2.照相機 鋼琴 打擊樂器 歌曲伴奏、原唱音樂 幼兒園活動照片、錄像(幼兒園開學典禮、上屆大班畢業典禮、六一聯歡活動、七一紅歌演唱會、新年聯歡會等片段)
㈡ 幼兒園中班小蜻蜓音樂說課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了解幼兒的真實發展狀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
本班幼兒思維活躍,活潑好動,較為喜歡有趣、活潑的活動內容。特別是近來的一些簡單律動創編活動,總能激起他們的極大熱情,孩子們對舞蹈這種藝術形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的表演非常投入。因此在選取活動內容的切入點時我從幼兒生活經驗以及學習需求出發進行了反復的斟酌,最後選取了「蜻蜓點水」這個有趣的切入點作為舞蹈創編的展開部分,目的是讓幼兒在有趣的模仿中進行自由的創造,盡情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自主地進行學習。
活動目標:
1、在玩玩跳跳中感受音樂,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蜻蜓與河水做游戲的情景。
2、對夏天的小動物有進一步了解的興趣。
重難點:感受音樂旋律,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蜻蜓與河水做游戲的動作。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已了解蜻蜓的生活習性。
材料准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小青蛙唱歌
——火辣辣的夏天已經來臨啦,小青蛙熱得呱呱叫,它們准備到池塘里去啦!
二、小蜻蜓飛舞
1、小蜻蜓打招呼
——小青蛙在池塘邊玩得正高興呢,忽然它看到了他的好朋友們,咦!會是誰來了呢?
——瞧,小蜻蜓飛來啦,我們和小蜻蜓打個招呼吧。
(播放音樂,幼兒跟隨教師做動作)
——你好,小蜻蜓!(注意點頭與蹲的動作配合)
2、幼兒根據音樂進行合理想像
——小蜻蜓最喜歡這里飛飛那裡飛飛 ,玩得真開心!瞧,又飛來了兩只小蜻蜓,它來到了一個特別的地方。(播放流水聲)
——小蜻蜓去哪裡玩啦?你怎麼知道的?(有流水聲,小河邊)ppt
——在夏天裡,什麼時候會看見許多小蜻蜓?他們是怎樣飛的?
小結:小蜻蜓在雷雨來臨前會低飛,晴天會高飛,高興的時候還會斜飛呢!
——我們一起和小蜻蜓去小河邊玩耍吧。
(幼兒跟著音樂表演小蜻蜓高飛、低飛、斜飛等動作。)
——小蜻蜓會不會游泳啊?那它們怎麼與河水一起玩啊?我們一起來看看。
3、播放點水動畫
——小蜻蜓在水面上干什麼?
過渡語:小蜻蜓最喜歡和河水鬧著玩,它飛來飛去一會兒這兒親一親,一會兒那兒碰一碰,玩得真高興!
•幼兒表演用尾巴與河水做游戲的動作。
三、小蜻蜓玩耍
1、 幼兒嘗試想像動作
——誰願意來學學小蜻蜓親親河水,碰一碰河水的樣子啊?
2、 欣賞教師表演
——我也想來做小蜻蜓和河水一起玩,想不想看我是怎樣和河水一起玩的呀?
——我這個大蜻蜓是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和河水親一親,碰一碰的?(腳)
3、 幼兒跟著教師學學用腳來點水
——看了這段表演,你最喜歡哪個動作呢?
•幼兒學做勾腳、點腳動作。
小結:原來小蜻蜓在用腳來與河水做游戲的時候,小蜻蜓的全身都要一起來配合玩的,這樣才是一隻美麗的靈活的小蜻蜓。
4、幼兒想像,創編動作,並再次嘗試表演。
——蜻蜓還有頭、翅膀等等,能不能也與河水親親碰碰呀?
(頭、肩、手、肚子、屁股、膝蓋)
——小蜻蜓們想出了許多與河水一起玩的玩法,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扮演小蜻蜓,看看哪只小蜻蜓能用想出來的好辦法,跟上節奏與河水做游戲吧。
•分享:飛得有特點的動作。(表情,手腳配合)
四、游戲:調皮的小蜻蜓
•幼兒根據河水姐姐的流向,分別按音樂節奏做紅、黃、藍蜻蜓的動作。
1、幼兒選擇分組扮演紅、黃、藍蜻蜓
——這時,天空飛來了許多紅蜻蜓、黃蜻蜓和藍蜻蜓,它們也想和我們一起玩,你們歡迎它們嗎?
——讓我們先來問問它們想怎麼玩?
——紅蜻蜓,紅蜻蜓,你想怎樣與河水一起玩?(我要用我的小腦袋與河水一起玩,ppt)藍、黃同上
紅蜻蜓(用腦袋)、藍蜻蜓(用翅膀)、黃蜻蜓(用小腳)
2、游戲:調皮的小蜻蜓
•幼兒根據河水姐姐(教師)的流向,分別按音樂節奏做紅、黃、藍蜻蜓的動作。
活動反思:
在火辣辣的夏天主題活動討論中,孩子們對夏天裡的小動物特別感興趣,於是我根據幼兒的興趣選取了小蜻蜓作為活動內容。在活動中,我著重突出了情趣性與游戲性,目的是讓幼兒在情景游戲中自主學到本領。
*創設情景,讓幼兒快樂學習。
首先,單就「蜻蜓點水」這一畫面而言,幼兒理解有一定難度,留給幼兒的想像空間有限。因此,我將這一畫面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相應的擴展:小蜻蜓在與河水做游戲,強調了游戲就能提升孩子們的興趣。
其次,在小蜻蜓打招呼——小蜻蜓飛舞——小蜻蜓尾巴點水等一系列游戲情境中我在小碎步飛舞的基礎上隱含了一定的身體動作組合:頭與蹲的動作組合——翅膀位置變換與蹲的動作組合——左右跨與蹲的組合。在此基礎上,教師重點示範展開了小蜻蜓用小腳點水的動作,為之後的小蜻蜓用身體各部分點水的游戲做了充分的動作準備。小蜻蜓點水的游戲其實是對前一些游戲環節的總結、提升與再現。小蜻蜓頭部點水(同小蜻蜓打招呼動作)-----小蜻蜓翅膀點水(同小蜻蜓斜飛動作)-----小蜻蜓小腳點水(同教師表演動作)
再次,由於前一階段的「身體的秘密」主題活動的開展使得幼兒對自己的身體都十分感興趣,因此如何用身體的各個部位表現小蜻蜓與河水做游戲的情景引起了幼兒極大地參與熱情,幼兒紛紛在之前的動作組合基礎上進行創造和改編,使幼兒在這一環節中充分感受到舞蹈是需要身體各部分的協調表演才能變得優美。
基於上述考慮,整節活動我以「快樂的小蜻蜓」為情感線索,力求趣味的表現出小蜻蜓快樂的飛舞與游戲的情景。
*積極互動,讓幼兒相互學習。
「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如何真正的讓幼兒積極的參與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嘗試著讓幼兒在觀看教師表演以及游戲情境中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我更是嘗試著讓幼兒初步關注其他幼兒的表達表現,並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分組,嘗試表演。
在整節活動中,我力求仔細的觀察幼兒的表達表現,並適時地通過形象的語言、音樂節奏、肢體動作、表情提示等給於幼兒幫助以及經驗提升,盡量的充分給於每位幼兒表達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學得自主、學得快樂。
㈢ 教案奇妙的蜻蜓
設計意圖:
因為夏天快要到來了,為了讓小朋友們了解夏天的小昆蟲,知道小蜻蜓的習性和特徵,特此設計了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讓小朋友了解蜻蜓的身體結構特徵。
2、情感目標:讓小朋友在繪圖的過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對稱美。
3、技能目標:讓小朋友繪畫蜻蜓,並能畫出各種動態的小蜻蜓,並添加相關景物,豐富畫面內容。
活動重點:
讓小朋友仔細觀察蜻蜓的特徵。發現蜻蜓的主要特徵。
活動難點:
讓小朋友抓住蜻蜓的特徵,畫出小蜻蜓和不同形態的小蜻蜓。
活動准備:
知識經驗准備:認識小蜻蜓,了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教具准備:小蜻蜓的范畫一幅,示範用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課題: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猜個謎語,小朋友可要仔細聽了:"小小飛機大眼睛,兩只翅膀輕又輕,飛東飛西忙不忙,消滅害蟲有本領。"老師請剛才仔細聽的小朋友來回答問題(小朋友真聰明,謎語猜對了。)老師還有問題問小朋友:
提問:1.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長什麼樣嗎?
2.他喜歡在什麼地方飛來飛去,做什麼?
小結:小蜻蜓的身體細長,有兩對透明的大翅膀。我們經常看到蜻蜓飛得很低用尾巴點水,這是她在產卵。它喜歡捕食蒼蠅,蚊子,飛蛾等。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蟲的天敵,我們要看護小蜻蜓,不能傷害它。
二、示範與討論(1)教師出示示範畫小蜻蜓,講解作畫步驟。
1.在紙上的中間畫兩個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對稱的,老是有個蜻蜓的眼睛為什麼那麼大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舉手告訴老師……總結:哦,原來蜻蜓的眼睛是復眼,是由成千上百隻眼睛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東西,所以很大。是不是很神奇啊。
2.現在小蜻蜓的眼睛畫好了,接下來畫蜻蜓的翅膀,它的翅膀有兩對,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兩端有紅色的翅痣,在飛行時,能夠防止震動,保持平衡。
3.翅膀畫好了,下面畫它的身體腹部,是不是像個長長的U字啊。然後是畫它的尾巴,長長的。
(2)畫出小蜻蜓向不同方向飛的形態1.小蜻蜓的樣子不變,只要改變它的方向就可以了,啟發幼兒畫出各種飛行方向和動態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蜓的眼睛畫的大大的,身體細細的。
2.在畫面上添加景物,大樹什麼的都可以3.鼓勵幼兒畫出景物,並大膽塗色,注意構圖合理三、引導評價:
將幼兒作品貼在作業欄中,互相欣賞,說說那些蜻蜓畫的漂亮,那些畫的內容豐富。
四、活動反思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畫蜻蜓
設計意圖:
由於夏天快到了,小朋友們對夏天出現的昆蟲非常感興趣。有一天,我問小朋友最喜歡夏天的什麼小昆蟲,小朋友們說喜歡蜻蜓。為了讓小朋友多了解夏天的小昆蟲及它們的習性並知道蜻蜓的特徵,特此設計了此教學活動。
㈣ 如何改變大班藝術活動集體教學的方式方法 案例
「萬事開頭難」,想必我們大家對這句話是深有體會的,教學活動亦是如此。若要使教學活動一舉成功,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那麼精彩的導入必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了。根據平時對導入活動的重視與經驗積累,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
一、明確導入活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地位。
導入活動的目的是吸引幼兒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或了解幼兒原有經驗,或復習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准備,同時,又起到了順利過渡的作用。雖然,它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但是要把握它的配角地位,絕不可喧賓奪主。一般來說,在活動中只佔三分之一比例,更多地時間要留給幼兒學習新的內容,讓孩子有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否則會失去導入活動的作用,比如,在有一次的看圖說話的教學中,老師設計的導入環節過度暴露了圖片內容,過於繁瑣,冗長,使得幼兒對隨後的看圖環節喪失新鮮感和興趣,情緒懶散,當然使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二、從針對性入手,體現導入活動的個性化、藝術化。
(一)要針對目標。集體教學活動時間緊湊,導入活動應防止信口開河的現象,一定要根據教學的既定目標精心設計,與教學目標無關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導語游離於教學內容之外,浪費有限的教學時間。
(二)導入方式要符合領域及具體內容的特徵。
導入形式豐富多樣,有謎語導入、解題導入、復習導入、游戲導入、設置懸念導入、講述故事導入、直接導入等等,我們要根據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教育價值,充分展現教材中所蘊涵的教育價值,而選擇合理的導入方式。?
比如,一般來說,歌曲引入、情景導入、詩歌及故事導入就不適合於數學和科學的教學活動,因為科學、數學活動要求幼兒的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比較高,活動本身的探索性強,並且要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做准備,但由於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還未較好發展,仍以直觀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所以,在組織這類教育活動時,比較適合的是經驗導入、材料導入、環境導入、復習導入這些導入方式。比如:我們可以聯系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盡管孩子們積累的只是些比較直觀、膚淺的經驗,但是幼兒親身感受的,和他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總能很好地激活幼兒的興奮點,使探索活動順利展開。也可以由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點出發,讓幼兒自然而然地進入活動。也可以先給出材料,幼兒通過看看、摸摸、捏捏、敲敲等擺弄活動,會產生很強的探索慾望,可增強活動的有效性。在組織《蝸牛》這一活動中,我請幼兒回憶:你在哪裡找到蝸牛的?你捉蝸牛的時候它正在干什麼?蝸牛是怎樣爬的?你在蝸牛爬過的地方發現了什麼?由於課前老師布置過請孩子利用周末捉蝸牛的任務,所以孩子對這些現象都不覺得陌生,有話可說,幼兒回答很積極,通過互相的交流,也幫助幼兒了解到蝸牛的生活環境。當幼兒注意到這些問題後,再引導幼兒探究其中的原因,對更深層次的或自己還不知道的一些問題,有了探究的願望,探究活動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又如在《沉和浮》這一活動中,我為幼兒准備了紙、塑料積木、木頭、鐵釘、棉花、石頭、彈珠、小船、乒乓球、裝滿水的玻璃盆等許多材料,愛玩水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看到這些材料,許多孩子就已經躍躍欲試了。我趕忙說: 「小朋友,請把這些東西放在水裡玩一玩,你會發現什麼?」幼兒很高興,紛紛挽起袖管玩了起來。通過導入部分的操作,幼兒積累了豐富的有關沉與浮的感性經驗,這就為教師接下來分析材料的質地和沉浮之間的關系作了准備。
又如:謎語導入、談話導入、欣賞介紹導入比較適合藝術領域。在美術活動《春姑娘》中,我先向幼兒介紹:傳說天上有位美麗的春姑娘,黑頭發,圓臉蛋,穿著漂亮的衣服,隨著微風飄呀飄,她飄到哪裡,哪裡就會變出綠色的草地,美麗的花朵,樹葉也發芽了,因為她有一條奇妙的裙子。然後展開討論:春姑娘的裙子和我們的裙子有什麼不一樣?她有一條用什麼做的裙子?你覺得她長得怎麼樣?她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這樣自然進入了畫春姑娘的主題和意境中去,使孩子不僅明確要畫春姑娘,還知道可以用柳樹、綠草地、小花、蝴蝶等添加美化畫面,通過想像繪畫美麗的春姑娘的同時,讓孩子有一個美麗的享受。在美術活動《蜻蜓》中,我先請孩子們猜個謎語:「一雙眼睛圓又鼓,身體就像細細棒,翅膀兩對薄又輕,飛得高來又飛低,水面一點畫個圈,還是捕蚊的小能手。」孩子們的興趣一下被調動起來,在猜謎的過程中,對蜻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當老師拿出范圖的時候,大家齊刷刷地把目光都集中在蜻蜓上,仔細地觀察以求對證,因為謎面里揭示了蜻蜓的身體特徵,還對生活習性有了一定的描述,所以就能自然進入示範畫畫環節,並且不用作生硬的講解,而是扼要明了,孩子們最後的畫面不拘一格,豐富多彩。
當然,各種導入方式在各領域中的運用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在這里要把握相對的特徵性問題。比如,情景導入比較適合於健康領域、社會領域的教學,但也同樣適用於某些藝術領域、語言領域的教學,甚至也可運用在某個科學、數學的教學活動的導入部分。而即便同樣是故事教學,也可以選用多樣的導入方法,比如,在主題《我家和我家附近》的其中一個語言活動《大黃貓進城》中,由於這個故事對中班孩子來說,情節發展較為繁復,為了減少瑣碎、麻煩的程序,我就採用了直接導入法,即將故事直接呈現出來給幼兒欣賞。讓幼兒完整地了解和體驗故事的發展脈絡,在全神貫注地完整傾聽和觀察圖片中,了解故事的內容,並能跟著故事的進展,細心注意畫面上的標志、路標、招牌、建築等。特別是對一些篇幅較長、蘊意豐富的故事來說,這種方式可減少不必要的鋪墊導入,如在欣賞兒童文學《胡桃夾子》時,我直接講故事,把孩子帶入到了故事本身的意境和懸念中,重點去體驗貫穿在整個故事中的情感變化,從開始到發展、高潮,直至結束,這樣將更有利於保持其參與活動的專注性和注意力。但直接導入方式也不是在所有些故事教學中都是萬能的,如在組織幼兒開展《猴子學樣》活動時,老師若還是採用直接導入方式,那麼孩子在聽完故事後容易失去對故事的新鮮,而情緒興奮,不能很好地靜下心來思考老師所提的問題,所以我就對這個表演性強的故事採用了故事表演導入法。先在活動前編排好情景表演劇,請一名幼兒扮演老公公,請另外幾名幼兒扮演猴子,讓大家觀看。通過觀看錶演,幼兒對故事的整體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老師可以再提問:「表演的對象是誰?」「看到了什麼?哪些地方最有趣?」「猴子在做什麼?」……幼兒在表述時會在所看到的情景劇中又加入自己的思考,這時老師只需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故事內容,在幼兒對故事情節、故事語言都能很好地理解以後,就可以請幼兒參與表演故事了。故事表演導入法不僅可使幼兒在專注觀看錶演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故事的結構和氛圍有所了解,同時還能通過貼近幼兒年齡特點的小猴子表演,將幼兒的興趣點更大程度地激發和調動起來,讓活動真正建立在幼兒的興趣之上。
(三)導入方式體現不同的年齡特徵。
不同年齡的孩子注意力及感興趣的事物和思維特點等都會有所不同,教師在導入活動中應予以充分考慮。
比如:在體育游戲《跳高跳低》中,要求小朋友能學皮球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發展相對應的跳躍能力,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由於3—4歲孩子對皮球的這種特性還未能充分建立起相關的經驗,這個階段的孩子的思維是直覺行動思維,導入中最好能藉助具體的實物或形象的圖片、手偶或情景表演直觀呈現,如果以談話的方式不能迅速集中注意力,不能有效喚起以往經驗的記憶。所以我在活動時向孩子們呈現了一隻有眼有嘴巴的皮球寶寶,並以擬人的口吻介紹:「我呀是一個聽話的皮球寶寶,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皮球寶寶」一下子激發了孩子活動的興趣,孩子們都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地願意與皮球寶寶交朋友。這下就能順利過渡到讓孩子們都作皮球寶寶,來參加游戲的目的,達到了理想的活動效果。
4歲孩子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他們能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和生活經驗相聯系的事情。所以可以試著從憑借教具導入轉入到語言導入,引導孩子積極聯想。比如:在分享閱讀《小狗的一天》,我用讀本聯系法來設計導入活動:「親愛的小讀者,今天又到了閱讀時間,在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讀本《毛毛蟲去散步》、《小海龜》的內容,這兩個讀本講的都是某個小動物的所做的事情,今天讀本中的主人公在《跑呀跑》中出現過。」這樣孩子就會積極思索該讀本的主人公是——小狗,然後請孩子們回憶你見過的小狗是什麼樣子的?孩子們都願意分享有關小狗的經驗的。這個導入既對以前的讀本有概括性的回憶,又一下子激發了幼兒產生學習新讀本的興趣,也促進了幼兒的聯想能力。
5歲的孩子思維時依賴的是表象,具有了一定的概括性,但只是概括事物的外部特徵,6歲的孩子開始認識事物發展的邏輯或因果關系。所以對於中大班的孩子在導入設計中可以有意識地加入概括、邏輯思維為特徵的導入活動。比如在數學活動《認識梯形》中,我採用復習導入法: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形,觀察這些長方形,你能說出他們的共同特點嗎?然後教師指著梯形,請幼兒辨認:這個圖形和長方形相比,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根據幼兒的回答,就將長方形和梯形重疊起來,進行比較。
所以導入時若根據不同幼兒年齡發展水平,客觀的分析幼兒素質和能力,並適時的進行引導,滿足各階段幼兒的發展需求,符合最近發展區的規律,不僅能受幼兒的喜歡,順利導入主題,而且能促進幼兒分析、比較、理解、抽象和概括能力的發展,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三、導入設計要注意語言的輸入和輸出,不能追求表面上的熱鬧。有一位老師在上分享閱讀《我愛運動》時,足足花了6分鍾時間播放了一個介紹運動項目的專題片,該片激發了孩子的興趣,但播完後,教師並沒有針對該片組織語言實踐活動,僅僅輕描淡寫地說道:「今天我們要學一本有關運動的讀本《我們愛運動》」。這樣使導入與孩子與讀本沒有產生互動,如同虛設。在這里,我們還要特別注意導入部分問題的設計,我們往往會出現把握不好問題的指向,有時還會重復提問,以至於產生「看似熱鬧,卻沒有什麼價值」這一現象,有時,我們設計的問題指向太過籠統,指導不明確,使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有的脫離了幼兒生活的積淀和知識經驗,更使他們無從著手,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解決;有時指向太過狹窄,使得幼兒回答呆板,禁錮了他們思維,抑制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發揮,所以在課堂活動的開端要注意問題設計的把握,從問題設計的開放性、啟發性、層次性方面去考慮,在教學實際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回答,步步深入提問,巧妙設問,從而引導幼兒很有興致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四、導入活動也要注意」情緒狀態的鋪墊「。
有次在期中開課時,我聽了兩位老師進行的《小海龜》這個讀本教學。兩位老師以出示一張圖片或玩偶進行導入:「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呀?」然後在一番問候之後,老師說:「今天我們要看的書就是講了有關小海龜的事。」然後出示第一頁:看到了什麼?(蛋)蛋怎麼了?怎麼看出來的?緊接著看第二頁:看到了誰?(小海龜)有隻小海龜出生了。可能我們的兩位老師都看了教師指導手冊,但是這樣的導入似乎有些平白,如果再能考慮到情緒的導入就會更好些。因為這個讀本從意境和語言上來講都是非常優美的,尤其是小海龜剛出生,它對周圍的一切是陌生的,是帶著新奇的眼睛去發現周圍的一切。所以我們不妨這樣設計:課前先請家長們像寶寶談談寶寶是如何出生的?寶寶出生時的樣子怎麼樣?讓孩子對出生問題產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直接出示第一頁:你們看到了什麼?(蛋)這個蛋在哪裡?(讓孩子觀察背景)蛋怎麼了?你是怎麼發現的?這時,教師可以邊防浪花的背景音樂,邊講述:在大海邊,沙灘上,有一枚大大的蛋,過了好久好久,有一天,啪,蛋裂開了!原來有一個寶寶要出生了!你們猜,蛋裡面會出來哪個寶寶呢?小孩子都會很願意猜,老師可以請3、4個幼兒來猜,不做肯定或否定。然後出示第二頁:看,誰出生了?(小海龜)這個時候,孩子們會拍手歡呼小海龜的出生。小海龜剛出生時是怎麼樣的?慢慢地,眼睛睜開了,會看到些什麼?這樣就調動了孩子對作品保持優美、新奇的這份狀態,其實,情感是進入讀本學習的基礎,如果,孩子與讀本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然後才會有更多地自主的思考和遐想,雖然現在孩子或許還不能完全地表達出來,但避免了這種為看圖而看,為讀而讀的外在性的閱讀現象。
在故事、兒歌、歌曲等一些作品中,教師要反復地通過吟誦,與文本與作者對話,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思想情感,了解作品的情緒基調:或歡快、或喜慶、或優美、或輕柔、或悲傷、或緩慢……..並自然運用於導入活動中,使老師的情緒與創設的意境、氛圍都與作品本身相交相融,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理解作品的情感,並正確運用情感表現作品。在這里,老師要學會跟著孩子的發現、跟著孩子的驚喜要一道驚喜。
五、面對同一批孩子,導入設計要講究風格、形式、語言上的變化和新穎。
很多老師喜歡或已經慣用了「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或「嘿,大家好,我是小熊。」「今天,我們的教室來了兩位客人」等等,每天雷同,缺少激情和變化,也必定影響孩子對活動的興趣,情緒懶散。
六、從細節處入手,追求導入活動的更精彩。
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要成竹在胸,導入活動也不例外,但不能照案宣科,也許孩子的回答或孩子的已有經驗跟自己的設計不一致,所以教師要提前作好充分的「應急預案」。
如果把整個教學活動比喻成船的航行,那麼設計好精彩的導入活動,就如船兒揚起了美麗的帆,它將充滿激情,滿載美好的嚮往,或一帆風順或激流勇進,願小船在海上一路留下亮麗的風景線,一路無限精彩,最終駛向理想的彼岸!
㈤ 幼兒園口才朗誦《綠蜻蜓》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幼兒園的環境。 2、知道幼兒園廚房、保健室、圖書室、海洋球室等地方的基本用途以及這些地方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3、初步引發幼兒對幼兒園的喜愛情感。活動准備:1、與各活動室教師備好課2、活動室准備好活動器具3、幼兒會唱《我愛我的幼兒園》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請幼兒說說幼兒園里的各個地方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幼兒園里玩的時候,除了看到我們自己的教室以外,還看到幼兒園里還有哪些地方呢?(引導幼兒根據平時經驗來回答)2、教師小結:除了我們的教室外,還有廚房、保健室、圖書室、海洋球室。 二、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的各個地方1、教師:小朋友,現在我們開著火車去參觀一下我們剛才說到的那些地方吧。2、教師帶領幼兒有秩序的參觀這些地方,每到一處就讓幼兒觀察這些地方都是做什麼用的?裡面有哪些人?3、讓幼兒了解該地方的功能和特點之後,教師再引導幼兒說說這些地方應該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項。在圖書室和海洋室里可以讓幼兒適當的體驗一下在這些地方游戲的快樂。教育幼兒玩海洋球時不能壓別人。 三、小結參觀內容1、教師:剛才老師帶小朋友去看到了除了我們教室以外的很多地方,請小朋友來說一說都有哪些地方,它有什麼用處和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教師小結:廚房:在這裡面會有阿姨為我們做香香的飯菜,我們不能去打擾阿姨做飯,而且裡面的飯菜很燙,我們更不能碰到它。所以廚房裡我們不能去哦!保健室:裡面會有老師照看身體不舒服的小朋友,並且給生病的小朋友送葯,老師在裡面做事的時候,我們也不能進去打擾她哦。圖書室:小朋友可以在這里看圖書,學習很多的知識,但是看書的時候應該保持安靜,並且要愛護每一本書寶寶。海洋球室:小朋友在這里玩耍,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2、教師:今天我們參觀了這么多地方,小朋友回去之後也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讓他們也能夠更了解我們的幼兒園。 四、師生一起唱《我愛我的幼兒園》,結束活動。
㈥ 詩歌蟲兒的歌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朗讀兒歌,初步感受問答歌的結構特點和語言風格。
2.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兒歌,並豐富有關昆蟲的知識。
3.願意和老師、同伴一起朗讀兒歌,體驗合作朗讀的愉悅之情。
活動准備:螢火蟲、蝴蝶、蜻蜓PPT。音樂:蝴蝶找花、小蜻蜓、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認識昆蟲
1."嗡嗡嗡"聽,是什麼聲音?誰來了?(蟲兒飛來了)什麼蟲兒飛到小一班來了?(蜜蜂圖片)原來是蜜蜂飛來了!蜜蜂飛的時候會發出嗡嗡嗡的聲音。(師拿著蜜蜂飛一圈)和蜜蜂打個招呼吧!(蜜蜂,你好!)大家好!今天蟲兒要聚會,除了我,還有別的蟲兒要來,你們歡迎嗎?(歡迎歡迎!)
2.(點擊螢火蟲)這一閃一閃會發光的是什麼蟲兒呀?(螢火蟲)看,螢火蟲的尾巴會發光,一閃一閃像什麼?(小星星,燈籠……)(出示燈籠)
(點擊蝴蝶)什麼蟲兒來了?(這是一隻漂亮的花蝴蝶)花蝴蝶在干什麼?(花蝴蝶兒愛跳舞,請幼兒聽音樂學一學)還有什麼蟲兒來了?(點擊蜻蜓)你們看蜻蜓像什麼?(飛機)我們小小班時學過小蜻蜓律動,聽著音樂一起來飛一飛。(律動:小蜻蜓)你們知道蜻蜓有什麼本領嗎?(點擊PPT,吃蚊子)蜻蜓最愛吃蚊子。
二.學習詩歌
1.蟲兒們又漂亮又能幹,它們要來考考小一班的小朋友,聽好:什麼蟲兒嗡嗡嗡?什麼蟲兒提燈籠?什麼蟲兒愛跳舞?什麼蟲兒吃蚊子?小朋友你們會回答嗎?
2.好,我再來問:什麼蟲兒嗡嗡嗡?蜜蜂飛來嗡嗡嗡。什麼蟲兒提燈籠?螢火蟲兒提燈籠。什麼蟲兒愛跳舞?花蝴蝶兒愛跳舞。什麼蟲兒吃蚊子?蜻蜓最愛吃蚊子。
3.師生一起讀《蟲兒歌》。
4.邊拍手邊跟著節奏讀《蟲兒歌》。
5.給幼兒圓舞板,邊打節奏邊讀《蟲兒歌》。
6.老師問,幼兒回答。師生合作朗讀《蟲兒歌》。
7.幼兒分組合作朗讀《蟲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