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德國版音樂劇路德維希ludwig共有幾版主演分別是誰
(非音樂專業回答)第一版,名叫 Ludwig II. – Sehnsucht nach dem Paradies,在2000年到2003年在Füssen的音樂劇院上映,主演不詳,作曲Franz Hummel
第二版,名叫Ludwig²,上映時間2005年3月到2007年3月,主演 Jan Ammann, Janet Chvatal, Norbert Lamla, Marc Gremm, Suzan Zeichner, Bruno Grassini, Andre Eisermann, Christine Kaufmann, Alexandra Kamp
第三版,名叫Ludwig, der König kommt zurück,2011年7月7號到8月28號在Allgäu上映,主演 Norbert Lamla (Dr.Gudden), Janet Chvatal (Sissi), Marc Gremm (Ludwig), Matthias Stockinger (Ludwig), Martin Markert (Otto), Ruwen Goyens (Graf Dürckheim), Thorsten Kugler (Graf von Rettenberg).
第四版,還是Ludwig²,在今年(2016年)再次重新上映29場,上映地點依然在Füssen的音樂劇院,主演 Matthias Stockinger(Ludwig II) ,Anna Hofbauer(Kaiserin Elisabeth von Österreich)
參考資料:維基網路(德文)
② 路德維希二世是如何被瓦格納的話打動的
瓦格納出版了一部傑出的大型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要上演這龐大的音樂劇,耗資巨大,普通戲院不肯接受。瓦格納不無感嘆地在劇本的扉頁上寫道:「哪位君王能夠將此劇付諸上演呢?」路德維希還是王子時,就被這句話所打動,他對自己說,有朝一日,他一登王位,就立即告訴瓦格納,有個真正的君王賞識他的天才。
③ 音樂劇的概念,特點
音樂劇誕生於上個世紀初的歐美大陸,其中,音樂源於地道的美國黑人的爵士音樂,舞蹈綜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開了音樂劇時代到來,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當時家喻戶曉,流傳全球。從以爵士音樂、舞蹈為主的音樂劇到搖滾音樂劇,再到類似有現代歌劇概念的歐洲音樂劇,音樂劇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斷發展變化,成為保留著相當藝術水準的大眾化演出形式。
音樂劇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舞台綜合藝術,如果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它的構成要素幾乎囊括了當今世界上現存的絕大多數藝術品種———從文學、戲劇、詩歌、音樂、舞蹈、雕塑、繪畫、建築,到幽默藝術、滑稽表演和聲光藝術,甚至也包括了電影、雜技、魔術等等。
音樂劇將這些不同美學范疇、不同審美方式、不同藝術魅力的藝術門類高度綜合起來,它向觀眾所提供的,是一種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聽覺與視覺並重、表情與造型俱備的綜合性劇場審美效應。
音樂劇的特點
一、綜合性
音樂劇是由音樂、舞蹈、表演(特別是話劇表演)等各種藝術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為了表現舞台故事而創作的有關音樂,常常綜合了多種形式、多種風格,特別是常常把歌劇、輕歌劇和爵士樂整合為一個有機體。
二、現代性
音樂劇不再應用傳統的音樂舞蹈和簡單的舞台技術。首先在音樂方面,不再堅持美聲唱法,而是用最符合當代觀眾需求的唱法。因此,早期有爵士樂為主的音樂劇,後來有搖滾樂的音樂劇、鄉村音樂的音樂劇等。總之,風格是非常現代的。在舞蹈方面,不只是過去美式的踢踏舞,不單有了芭蕾舞的動作,還有體操式的舞蹈動作和其它很多現代舞蹈語言。同時,舞台技術也很現代化,一些先進科技的布景技巧和印象、燈光方面的先進技術都登上了音樂劇的舞台。
三、多元性
音樂劇不再堅持單一的藝術形式,從其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類通俗唱法可以看出來這一特點。音樂劇的題材從古代到現代,從輕喜劇到重喜劇,從科幻到神話,無所不有。音樂也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縛。音樂傳統有爵士、搖滾、鄉村音樂、迪斯科、靈魂樂,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劇的,也有偏向輕歌劇的,還有輕歌舞劇。舞蹈也是多種流派,異彩紛呈的。
四、靈活性
音樂劇的創作和表現不存在教條主義的東西,比較大膽。在音樂創作、樂器伴奏和語言選擇上,都是創新的並以市場需求為根據,不受傳統的約束。在形式上,百老匯音樂劇受音樂喜劇傳統的影響比較多,歡快的喜劇題材數量較大。當然,也有一些重量級的悲劇作品,如:《歌劇院幽靈》、《西貢小姐》和《悲慘世界》等。
五、高度的商業性
音樂劇是面向大眾化的一種娛樂形式,她已經發展到了今天如此之大的規模,都是靠優秀的商業化操作來實現的。音樂劇非常注意把音樂家、製作人和商業化運作的機構用公司的形式組織起來。音樂劇在對各種版權的處理方面是很突出的。音樂劇是不輕易出售舞台表演的映象製品的,演到一定程度才會被搬上銀幕,在版權處理方面是精細分割且商業化的,在製作過程和僱傭演員時,都把經濟效益擺在相當突出的地位。我想,這也是反映了觀眾的需要吧。
④ 這是哪部電影裡面的
你好,該圖片出自電影新版《愛麗絲夢遊仙境》,圖片中的人物是約翰尼·德普
------------------------------------------------------------
愛麗絲夢遊仙境 Alice in Wonderland (2010)
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劇情簡介 · · · · · ·
愛麗斯(米婭·華希科沃斯卡 Mia Wasikowska 飾)始終被同一個夢魘所困擾,直到她20歲時參加的一場聚會。本認為是一場無聊至極的聚會而已,沒想到卻是精心策劃的求婚儀式。面對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哈米什突如其來的求婚,毫無准備的愛麗斯著實被嚇了一跳。愛麗斯被一隻身馬甲的兔子所吸引,在追趕過程中愛麗斯掉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樹洞里,來到了一個如同仙境般不可思議的「地下世界」。此時,生活在地下世界的善良人們似乎都在盼望著她的到來,可是她卻認為這是一場夢,只想快點醒過來回到現實世界。然而,在認識瘋瘋癲癲的瘋帽子(約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飾)之後,愛麗斯才知道地下世界正處於「紅桃皇後」(海倫娜·伯翰·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飾)的血腥統治之下,按照「皇歷」的預言,只是她才能幫助「白色皇後」(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飾)戰勝「紅桃皇後」,讓地下世界重歸和睦與安寧……
這部迪士尼的3D立體電影由曾帶給人們無數驚喜的奇幻大師蒂姆·波頓(Tim Burton)執導,其靈感來自於英國著名童話大師劉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的《愛麗斯漫遊仙境》和《愛麗絲鏡中奇遇記》。
⑤ 路德維希二世對瓦格納的幫助有哪些
1864年,瓦格納獲得了沒有預料到的幫助。那時,德國尚未統一,有許多小國家,一個18歲的王子路德維希登基做了巴伐利亞的國王。他就是路德維希二世,一個酷愛音樂達到入迷程度的人。瓦格納出版了一部傑出的大型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要上演這龐大的音樂劇,耗資巨大,普通戲院不肯接受。瓦格納不無感嘆地在劇本的扉頁上寫道:「哪位君王能夠將此劇付諸上演呢?」路德維希還是王子時,就被這句話所打動,他對自己說,有朝一日,他一登王位,就立即告訴瓦格納,有個真正的君王賞識他的天才。當路德維希登基之後,他立即派了一位大臣去尋找瓦格納。
當瓦格納——一個落魄的年逾半百的音樂家,到達慕尼黑覲見18歲的國王時,國王表達了自己對瓦格納及其作品的欽慕之情。這是兩個雄心勃勃的人,一個在音樂王國里抱負不凡,一個在世俗王國里躊躇滿志,是不同尋常的抱負,引起了國王和音樂家的共鳴。年輕的國王替瓦格納還了債,請他作宮廷樂長,年俸為1200格爾屯銀幣,此外還在修塔堡湖畔,特建一座湖濱別墅供他愉快地生活和創作。
後來,盡管他的戀愛事件成了公開的丑聞,但國王對瓦格納的支持一如既往,他計劃開演瓦格納的全部作品,並決定建造露天劇場,以適應瓦格納作品的上演,尤其是《尼伯龍根的指環》的上演。當瓦格納遷居瑞士日內瓦時,國王令人將四萬格爾屯銀幣打了一大包裹,封裝在貨車上,由衛兵專程護送到瓦格納的住地。此舉給瓦格納精神帶來的興奮不亞於物質上的援助。
⑥ 音樂劇:定義、分類、特徵
1、定義:
音樂劇(英語:Musical theater,簡稱 Musicals),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一種舞台藝術形式,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通過歌曲、台詞、音樂、肢體動作等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出來。雖然音樂劇和歌劇、舞劇、話劇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處,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歌曲、對白、肢體動作、表演等等因素給予同樣的重視。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
2、分類:
(1)百老匯
像「好萊塢」與美國電影的關系一樣,一提起「百老匯」人們便會很自然地想到美國戲劇。「百老匯」是紐約市曼哈頓區的一條大街的名稱。在這條大街的中段一直是美國商業性戲劇娛樂的中心,因此「百老匯」就成為美國戲劇活動的代名詞了。
(2)黑人
音樂劇表現手段從以歐洲為主移向以美國為主,就是因為黑人的襤褸時代爵士樂、靈魂音樂、游吟和憂傷藍調的流行。再後來的搖擺樂也有強烈的黑人音樂背景。著名的黑人音樂劇包括《演出船》、《波吉和貝絲》、《天空小屋》、《聖路易斯的女人》、《花之房》(1954年)、《牙買加》等等。
(3)倫敦西區
倫敦西區音樂劇更多地受歌劇和輕歌劇的影響。英國音樂劇的發展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別突出的改進,這里的藝術形式的結合是把歌劇、輕歌劇的傳統以及音樂喜劇的傳統與爵士樂、踢踏舞和芭蕾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
(4)世界音樂劇
其他英語國家創作的音樂劇,在百老匯和倫敦西區通常能得到較好的認同,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等國家創作的音樂劇。
廣受歡迎的歐洲大陸國家所創作的音樂劇,包括如德國創作的《Elixier》,《路德維希二世》,奧地利的《吸血鬼之舞》、《伊麗莎白》、《莫扎特》、《麗貝卡》,捷克的《吸血鬼德古拉》,法國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羅密歐與朱麗葉》、《小王子》等等。
日本用游戲,動漫故事創作的本土化音樂劇,例如《魔女宅急送》、《網球王子》、《美少女戰士》、《櫻花大戰》等,也獲得長期公演。
在其他國家包括韓國、荷蘭、義大利、瑞典、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俄羅斯、土耳其、中國等等,音樂劇也在逐步發展中。
3、特徵:
音樂劇的文本由以下幾個部份組成:音樂的部份稱為樂譜(score)、歌唱的字句稱為歌詞(lyrics)、對白的字句稱為劇本(book/script)。有時音樂劇也會沿用歌劇裡面的稱謂,將歌詞和劇本統稱為曲本(libretto)。
音樂劇的長度並沒有固定標准,但大多數音樂劇的長度都介乎兩小時至三小時之間。通常分為兩幕,間以中場休息。如果將歌曲的重復和背景音樂計算在內,一出完整的音樂劇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
音樂劇擅於以音樂和舞蹈表達人物的情感、故事的發展和戲劇的沖突,有時語言無法表達的強烈情感,可以利用音樂和舞蹈表達。在戲劇表達的形式上,音樂劇是屬於表現主義的。在一首曲之中,時空可以被壓縮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過程之中由相識變成墮入愛河,這是一般寫實主義的戲劇中不容許的。
⑦ 音樂劇人貝多芬註解。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1827)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父親是一個宮廷男高音歌手。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才,父親急於把他培養成為一個象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從小就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亂和沒有系統的。
貝多芬全部資料
一、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的心中充滿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熱烈擁護者。1798年,柏納多特將軍(1763-1844)出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多芬常到他的家裡,並和他周圍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柏納多特的提意下,動手寫作獻給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崙是摧毀專制制度、實現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響曲》。正當他准備獻給拿破崙時,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傳到了維也納。
貝多芬從學生李斯(1784-1838)那裡得知這個消息時,怒氣沖沖地吼道:「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現在他也要踐踏人權,以逞其個人的野心了。他將騎在眾人頭上,成為一個暴君!」說著,走向桌子,把寫給拿破崙的獻詞撕個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許別人把它拾起來。過了許多日子,貝多芬的氣憤才漸漸的平息,並允許把這部作品公之於世。1804年12月,這部交響曲在維也納羅布科維茲親王的宮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維也納劇院的第一次公開演出,是由貝多芬親自指揮的,節目單上寫著:「一部新的大交響曲,升D大調,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先生作,獻給羅布科維茲親王殿下。」奇怪的是,貝多芬不說是降E大調,而說是升D大調。1806年10月總譜出版時,標題頁上印著: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從此,《第三交響曲》就被稱為「英雄交響曲」。
二、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的《c小調交響曲》(作品67號)開始的四個音符,剛勁沉重,彷彿命運敲門的聲音。這部作品因此被稱作《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作於1805至1808年。貝多芬在1808年11月寫給他的朋友韋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經說出:「我要卡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把我完全壓倒!」「命運敲門的聲音」在1798年所作《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之1)第三樂章中就已經出現過,以後又出現於《D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樂章、《熱情奏鳴曲》(作品57號)第一樂章、第三《列奧諾拉》序曲(作品72號)、《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74號)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見,通過斗爭戰勝命運,是貝多芬一貫的創作思想。《命運交響曲》所表現的如火如荼的斗爭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馬麗勃蘭第一次聽《命運交響曲》時,嚇得心驚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崙一個舊日的衛兵,聽了第四樂章開頭的主題,禁不住跳起來喊道:「這就是皇上!」柏遼茲把《命運交響曲》中驚心動魄的斗爭場景,看作是「奧賽羅聽信埃古的讒言,誤認黛絲德蒙娜與人私通時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認為:「盡管你時常聽到這部交響曲,但它對你總是有一股不變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現象雖然時時發生,卻總教人感到驚恐一樣。」1830年五、六月間,門德爾松在魏瑪逗留了兩星期,和歌德作最後一次會晤,在鋼琴上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聽了《命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大為激動,他說:「這是壯麗宏偉、 驚心動魄的,簡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許多人一起演奏,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1841年3月,恩格斯聽了《命運交響曲》的演出。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贊美這部作品說:「如果你不知道這奇妙的東西,那麼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他說,他在第一樂章里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里聽到了「那種愛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里「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麼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幾句話,揭示了《命運交響曲》的精髓。
三、《月光曲》的傳說
「一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 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間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忽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交談。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麼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子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連忙說:『哥哥,你別難過,我只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貝多芬聽到這里,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裡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彈起盲姑娘剛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裡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銀紗。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象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處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 忽然,海面上颳起了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寧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醒來時,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即興彈的『月光曲』記錄了下來。」這是我國小學語文課本第七冊里的一篇文章,講的是貝多芬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貝多芬的這個曲子(作品27之2—《#c小調鋼琴奏鳴曲》)描寫的是海上月光的說法,源出於德國音樂批評家雷爾施塔布(1799-1860)。俄國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1829—1894)非常反對用「月光」來解釋這個曲子。他說:「月光在音樂描寫里應該是暝想、沉思、安靜的,總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緒。《#c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完全是悲劇性的(用小調來暗示),是布滿雲彩的天空,是陰郁的情緒。末樂章是狂暴的、熱情的,表現的正是和溫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東西。只有短短的第二樂章可以說是一瞬間的月光。」在德國,也有人稱此曲為「園亭」奏鳴曲。園亭是建築在樹蔭下的涼亭,顯然這標題對於這首奏鳴曲也同樣是不確切的。看來,這首曲子所表現的決不是一幅明凈的風景畫,而是一種內在的陰郁情緒。《貝多芬傳》的作者泰厄(1817-1897)說第一樂章是「少女為生病的父親祈禱」,這無論如何要比「月光」和「園亭」恰當一些。貝多芬的這首曲子作於1801年,當時他正和朱麗法塔·貴恰爾第(1784-1856)相愛,這個曲子是獻給她的。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貝多芬寫給韋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時還說:「她愛我,我也愛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愛上了羅伯爾·哈倫堡伯爵,並於1803年和他結了婚。羅曼·羅蘭把此曲和貝多芬的失戀聯系起來,說「幻想維持得不久,奏鳴曲里的痛苦和悲憤已經多於愛情了。」羅蘭把第一樂章解釋為憂郁、哀訴和痛哭。俄國音樂學家奧立比舍夫(1794-1858)認為第一樂章是失戀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滅之火」。但1801年正是貝多芬和貴恰爾第熱戀的時候,說這個作品是寫失戀的痛苦,也許和事實不符。對於這個作品的解釋,也許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見解是比較合理的。他在回憶了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 是一出完整的悲劇,第一樂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象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有一些聲音是憂郁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c小調奏鳴曲》因「月光」的標題和傳說而特別出名。貝多芬有一次說過:「人們常常談論《#c小調奏鳴曲》,但我曾寫過比這更好的東西,象《#F大調奏鳴曲》(作品78號)就是一例。」可見貝多芬自己對《月光曲》是並不十分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