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大班最後一學期音樂會活動感想
時間飛逝,轉眼間又過了一個學期。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當看到孩子健康成長,明年就要進入小學學習,看著他們這半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我真的很欣慰,而回顧這學期的教育歷程,我記憶猶新。本學期我以新為指南,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提高了保教質量,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各種教育手段,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幼兒園大班教學心得。我和阿姨互相幫助、積極配合、取長補短,順利完成了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實施各計劃的過程中,我注重把握整體發展水平與個體差異相結合,強化活動過程,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來掌握知識、積累經驗。能因材施教,通過鼓勵幼兒主動探索與老師的適當指導相結合,使每個幼兒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以提高。現總結如下: 一、常規方面: 我班幼兒主要來自農村鄉鎮,一部分來自外地。這些幼兒絕大多數又是獨生子女,幼兒各方面的常規習慣通過上個學期的訓練,已經有了明顯的轉變,但還是有小部分幼兒的常規不是很好。還有個別小朋友普通話不標准;少數的小朋友上課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座位上動來動去,坐不住等等。針對這些現象,我們繼續採用談話講故事情景表演游戲等形式教育小朋友,讓小朋友知道幼兒園的常規習慣,並懂得什麼是好的行為,什麼是不好的行為,從中建立正確的評價觀,懂得要做個活潑,樂觀,積極向上,有禮貌,講衛生,守紀律的好孩子,從而形成正確而又良好的常規習慣。幼兒園大班教學心得。 現在小朋友禮貌習慣較好,早晨能主動向老師「問早」,離園後能主動和老師說「再見」;在衛生習慣方面、服裝穿著整潔,都能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在學習上,興趣高,還能積極大膽地發言,本學期,我園還開展了各項活動比賽,在比賽中孩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讓幼兒了解到,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總之,在這一學期中幼兒各方面的常規習慣均獲得了較大的提高和改善。 二、思想品德方面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長的「心頭肉」,雖說他們有著「優生優育」的優勢,但也存在著較多的缺點;如他們任性,獨占欲強,不能謙讓,不會關心他人,但是通過我的教育,如講故事,談話等,使小朋友知道了要尊重長輩,團結小朋友,對人要有禮貌,小朋友之間要互謙互讓,互相幫助,並會關心班級體,能主動為班集體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上學期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小朋友玩玩具時仍然有你爭我搶的現象,在這個學期的教育和引導下,基本上不出現這種現象了。 三、健康方面 我加強了做操的力度,在做操時時,要求幼兒動作正確、合拍,姿勢優美。在晨鍛、體育課時都加強了基本動作的訓練,注重提高個別幼兒的能力,引導幼兒正確地創造性地使用,繼續加強了同伴間的合作,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醒幼兒多用肥皂洗手,注重保教結合,增強幼兒的抵抗能力。在幼兒看書寫字時糾正幼兒的坐姿和寫字姿勢,引導幼兒從小保護視力。針對許多幼兒都在換牙的情況,為幼兒講一些換牙小常識。平時多留心觀察幼兒,使每個幼兒都能長出漂亮整齊的牙齒。 四、語言方面 我以親切的姿態對幼兒進行教育,建立起平等、寬松的教育環境。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各種自製教具,充分發揮各教育教學手段,加強師幼互動,為幼兒提供了更多更新的知識,使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加教學活動。進一步培養了幼兒的自主閱讀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斷嘗試運用一些新形式、新方法開展了幼兒閱讀活動。通過創設豐富的閱讀環境,為幼兒營造愉快的閱讀氛圍。如區域活動,「主題牆」為幼兒設置展示的空間,如「我喜歡,我快樂」、「神秘的大自然」等主題活動都以繪畫呈現的方式讓幼兒參與、觀察與欣賞。家長園地為家長提供更豐富的閱讀材料。我還注意激發濃厚的閱讀興趣,探索多樣的閱讀方式,把閱讀活動建立在幼兒的興趣上,並以多樣的閱讀方式指導幼兒閱讀,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有小組合作式閱讀、個別化閱讀、交流式閱讀、誦讀詩歌等方式。在閱讀活動中孩子們無論從注意力、語言表達、早期閱讀方面,還是在想像力、創造力、表現力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五、社會方面 為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特別是對一些性格內向的幼兒,我們採用「一幫一」「一帶一」的方式,為個別幼兒提供交往的機會,提高幼兒互相協作的能力。「三八」節來臨時讓幼兒介紹自己媽媽的工作,使幼兒了解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幼兒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為從小培養幼兒的勞動觀念,我除了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還引導幼兒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學習為大家擦桌、掃地、整理各活動區域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每個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到勞動的快樂,提高了勞動技能。 六、科學方面 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大雨前夕,螞蟻等小動物的變化,組織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積極探索,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並引導幼兒通過語言講述、歌表演、畫畫等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下大雨時,讓幼兒感受風力、風向、氣溫、動植物及人們的變化,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初步提高了幼兒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進一步培養了幼兒的環保意識。指導幼兒植物角管理,經常給植物澆水,引導他們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並通過繪畫、手工製作等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提高了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B. 音樂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音樂音樂新課標的體會
一、音樂新課標的要求: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音樂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美體驗價值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2.創造性發展價值
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3.表現與社會交往價值
音樂在許多情況下是群體性的活動,如齊唱、齊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於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樂教育不僅在學校的課堂上,而且也應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進行,對社會音樂生活的關心,對班級、學校和社會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將使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煉和發展。
依據音樂教育的性質和價值,音樂教育所承擔的任務可概括為:通過提供給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並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習最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技能技巧,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使學生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奠定其終身學習、享受音樂,發展音樂的堅實基礎。與此同時,通過音樂教育,著力培養學生個性,創造精神以及合作意識,陶冶高尚情操,發展創造力,並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對人和生活樂觀的態度。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通過學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將會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因為音樂教育承擔著上述任務,因此其教育觀念知道思想及其具體的行為方式沙鍋必須承擔以下幾個特徵。
(1)基礎性。傳統意義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將不在是中小學音樂教育基礎性的全部或主要內涵,使學生熱愛音樂,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奠定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這是音樂教育基礎性的要義所在。這就要求中小學教學內容必須以是否有利於學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獲得審美愉悅體驗為主要取捨標准。
(2)民主性。音樂教育要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包括弱智、殘疾兒童在內的所有學生都有接受一虐教育的權利,承認和維護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個性差異,為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和自由發展,創造寬松的時空環境。音樂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欣賞學生在音樂鑒賞和表現方面的才能,真正把學習音樂的幸福和成功的歡愉帶給每一個學生,音樂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教學內容、方法、評價等都必須以學生主體為主要依據,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本。
(3)開放性。學校音樂教育要把社會音樂教育環境和家庭音樂教育主動納入自己的視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樂教育與學生的日常音樂生活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在內容的選擇、要求的確立、教材的編排等方面不過分追求系統、全面和整齊劃一,為教學留有足夠的介面和創造餘地。要加強音樂課程與學校其他學科課程、特別是其他藝術課程之間的橫向聯系,使之密切配合,互相滲透,共同發展。
(4)科學性。中小學音樂課程必須建立科學地反映出中小學音樂課程為普及的、普通的、音樂基本素質特點的獨立、完整的國民音樂教育的科學體系。要科學地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使之切合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徵與心理需求,並能更好的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5)實踐性。音樂課程在小學教育中是活勞動、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因此,小學音樂教育不應該理性化、學術化,而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音樂生活化,讓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有趣地、令人開心地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技能,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自信,即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樂中學」讓音樂充滿人生,讓快樂伴隨終身。正因為有以上的一些特徵,因此音樂教育要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
3.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5.重視音樂實踐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6.鼓勵音樂創造
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對音樂創造活動的評價應主要著眼於創造性活動的過程。 7.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於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10.完善評價機制
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應善於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管理的作用。
C. 關於小班幼兒音樂游戲小手哪裡去了的心心得體會
以歌曲《小手拍拍》引題,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們說說我們的小手在上音樂課的時候會做什麼,引出小手會跳舞。 主要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分成兩部分來學習這首歌曲,先以老師的問,孩子的答來引導幼兒熟悉答的部分,加上動作的配合,孩子們很快就掌握了答的部分的歌詞的理解以及演唱。再以孩子們的問,老師的答來引導孩子們的學習問的部分。雖然對於整個歌曲來說,問的部分相對而言會比答的部分更加的簡單一些,只是同一句話重復了四遍,也許是先入為主的原因,孩子反而比答的部分掌握的慢一些,特別是第一三句與第二四句的區別是有一個「你們的」三個字的區別,所以特別對這三個字在合對譜子時的唱法後,再經過多變練習,孩子們還是能夠掌握了。主要難點還是要打破以往音樂中都是一個音符對應一個字,或者是多個音符對應一個字,而今天的歌曲是兩個音符對應三個字,所以在節拍上有一個音感的原有基礎水平的體現。但對於小班幼兒來說,經過多遍的練習,並稍加提點,放慢速度范唱,還是有不錯的效果的。 在創編歌曲部分時,我延續一問一答的學唱方式,來引導幼兒創編新的歌詞,主要還是以模仿老師的創編為主。把原有歌詞中的「跳舞」換成「刷牙」、「洗臉」「吃飯」等等。通過創編環節,由於歌詞的多變,孩子們更加的喜歡學唱這首歌曲,把整個活動推向的高潮。 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創編歌詞的延伸活動,僅通過一個教學活動的時間,孩子們已經非常的熟悉這首歌曲了,而且是在非常歡快、輕松的氛圍中學唱、並掌握了這首歌曲。所以我個人認為在音樂活動中,針對歌曲的風格、抓住歌曲的重點和難點,了解本班孩子的原有音樂水平,來制定一個教學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並有一定實效的。
D. 如何讓幼兒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幼兒年齡小,知識面窄、理解能力較弱,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常常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為了使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更加有趣,筆者利用動靜交替、情景交融等形象的方法,可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活動的樂趣。 一、故事法 由於幼兒自身對音樂了解的局限性,因此在欣賞活動中,不能很好的體現內心的感受,無法正確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在教幼兒欣賞作品之前,我根據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按欣賞的不同要求,將音樂作品編成故事講給他們聽。如《獅王進行曲》,在欣賞前,先通過故事講述,讓幼兒在腦海中形成獅王威風凌凌的形象,接著再分析每段樂句的不同音色,如密集而低沉的鋼琴音色由低向高上行,使人聯想到獅王怒吼的樣子;勻速跳躍的中音告訴幼兒獅王正踏著從容的步伐走過來的形象,然後將每個樂句串聯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音樂形象。幼兒不但容易理解,而且記憶深刻。 二、圖表法 在欣賞歌曲活動中,通常都是教師先讓幼兒聽歌曲,再提問歌詞內容,這種方法比較單一,教師往往為教而教,反復多次很容易使幼兒失去興趣。圖表法是將歌詞用圖畫或特殊符號的形式表現出來,教師在引導幼兒欣賞的同時,將表示歌詞的圖畫逐句出示,幼兒從視覺到聽覺有了一個全方位的感受,對詞曲的記憶加深,學習過程中能保持注意力,積極動腦。如《小鳥》是一首曲調優美,積極向上的幼兒歌曲,歌詞每小節三個字,旋律呈階梯狀上行,在欣賞之前,我先把歌詞內容畫在卡片上,按小節排列,通過談話讓幼兒猜圖片的內容,引起興趣後再范唱,邊唱邊打開卡片,幼兒在聽的過程對照卡片很快的就記住了歌詞。 三、舞蹈法 音樂與舞蹈是緊密相連的,利用舞蹈特長,將音樂的不同層次用舞蹈語匯加以形象表現,幫助幼兒把抽象的音樂轉化為具體形象的動作,讓他們在模仿和表演當中領悟音樂帶來的樂趣。如音樂欣賞《四小天鵝》是一個ABCABD的結構,我先將A段設計成天鵝跳,歡快的8分音符好像天鵝蹦跳時活潑可愛的樣子;B段設計成天鵝左右看的動作,4分音符表現出天鵝優雅、穩健的樣子;C段反復兩次,音樂由低到高有一個漸強的趨勢,我用鳥飛的動作來表現天鵝在空中的感覺,第一次輕輕的飛,第二次動作稍大一些,逐漸飛高飛遠......D段音樂漸弱、有延長的感覺,我用踮起腳尖輕輕走來表現,要求幼兒走時要輕輕的,慢慢的兩拍走一次,最後一小節集體拍手結束。整個活動中幼兒情緒高漲,在反復表演中逐漸使動作與音樂融合在一起,能初步理解不同動作代表的音樂形象,在接下來的活動延伸中,我鼓勵幼兒自編動作與音樂相配合,幼兒都能夠融入到優美的音樂之中,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繪畫法 有時候在音樂游戲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對播放的音樂大膽想像,用畫筆來表現音樂的色彩和內在的情緒。如「你聽到的這段音樂是什麼顏色的?」「歡快的樂曲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樣子的?」「憂傷是什麼顏色?」「你能畫出你的不開心嗎?」帶著這些問題,幼兒用他們手中的彩筆在紙上記錄著不同音樂,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語言描述法 這是很多教師都會用到的方法,在欣賞完一段樂曲之後,很多教師都會問「你聽了這段音樂後有什麼感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語言描述了解幼兒對音樂的感受。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幼兒因為詞彙量和表達能力的局限,常常不能准確的描述,而教師的引導如果欠缺的話則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讓幼兒用語言描述音樂帶給自己的感受,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因此在活動中不妨讓幼兒來給音樂編故事,為了避免跑題,可以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的編,重點利用不同的節奏帶來的不同氣氛,讓幼兒想像一種場景;不同音色可以代表不同角色,旋律的變換可以想像成故事內容,強弱拍則預示著不同角色的出現。一首樂曲可以讓多個幼兒同時參與,體會想像的樂趣和表達的快意。 總之,一節音樂欣賞活動,是要用到多種教學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者要恰當結合以上方法,讓幼兒在有限的經驗基礎上,豐富對音樂的感受。使音樂欣賞活動成為幼兒喜愛的、輕松地、愉悅的、充滿趣味的藝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