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音樂課程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 這門課如何合理使用音樂教學媒體是怎樣描述的
教學媒體是現代教育技術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教育理念與教育技術的發展,它內的使用越來越廣容泛,日益成為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尤其在音樂教改的今天,將電腦、多媒體等高新技術應用於音樂教學,更是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學媒體,已然成為音樂教師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從教學媒體的多媒體特性、網路特性、實用特性三方面對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合理使用教學媒體進行了論述。
在音樂學科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錄音機、唱片、電影、電視等視覺與聽覺媒體輔助設備,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又將電腦、多媒體等高新技術應用於音樂教學,教學媒體的使用達到了新的高度。教學媒體的發展,使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媒體的使用,也從開始的簡單展示,轉變為從現實條件出發,以促進形成最佳教學效果服務。
②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創新收獲與感悟
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和新課程的實施,為中國的音樂教育改革增添了濃重的一筆。新課程代表著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個「新」字。「新」是素質教育的靈魂。音樂是提高幼兒素質,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重要學科。新課程主張通過各種藝術教育,使幼兒內在的情感得於表現和發展,進而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並提出教師的作用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讓幼兒體驗表現和創造的快樂。藝術貴在創新,創新需要個性。因此,我們必須走進新課程,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構建新的音樂教學理念,通過靈活多樣的途徑發掘幼兒的潛能,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現就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點滴做法,粗淺地談一談新課程理念下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一、創設寬松環境,激起創新慾望。 利用音樂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教師必須給孩子創造一個音樂環境。沉浸在音樂環境中,感受著音樂的旋律,體驗著音樂的美感,幼兒會不時地迸發出音樂帶來的創造靈感。音樂環境的營造,可以從物質環境、心裡環境、文化環境等幾個方面進行。 物質環境的營造,我們可以在教室里建音樂區角,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具供幼兒擺弄。在這里孩子們就可以盡情地跳呀,唱呀,盡情感受音樂的美。如:在欣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後,我把課上用的材料:鼓、自製的小旗幟、頭巾等放到了音樂區。幼兒手拿道具,興致勃勃,他們隨著音樂表演起來。舞龍的舞龍、賽龍舟的賽龍舟、敲鼓助威的助威。這場景、這氣勢,可以說幼兒的創造力已發揮到了最高峰。 良好的心理環境的營造可以鼓勵孩子,引導他們大膽參與創編活動,使他們從成功中獲得信心,從而不斷地挖掘他們的潛能。如:在大班歌曲《小星星》的教學中,我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創設了「星星垂掛「的環境布置,並在燈管上紮上蘭色的縐紙,把教室里的窗簾拉上,營造了夜晚的氛圍。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幼兒唱著歌,跳著舒展的動作。體驗到了創編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創編的興趣。 文化環境的營造,我認為也是特別重要的。校園里的歌聲,幼兒教師歡快的舞蹈及其流暢的節奏,都會對幼兒產生音樂的熏陶。隨著新疆舞、蒙古舞的旋律,擺弄著他們最簡單的舞姿,孩子們常常是自然而然地輕松應和著,時而慢走,時而跳躍。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是音樂激發了他們創造的慾望,是音樂環境賦予了他們創造性表達的激情和空間。 二、精選教學內容,拓展想像空間。 新課程要求教學內容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有益於幼兒解決社會問題,從而提高幼兒的音樂修養。音樂只有來源於生活,才能創造於生活。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教師應精心選擇一些具有鮮明特點,易被幼兒接受的樂曲。在不同場合出現不同音樂,能有效激發幼兒興趣。如運動時選擇熱烈的迪斯科;游戲時則選用活潑的鋼琴曲……動人的旋律,明快的節奏促使幼兒躍躍欲試,參與活動的興致頓然提高。 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創造建立在幼兒一定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必須讓幼兒從自己經驗里發生出來的知識做根。」這就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應以幼兒生活為載體,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幼兒階段是想像力最活躍、最豐富的階段,是開發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時期。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形式活潑且受幼兒喜歡的活動豐富幼兒的創造源泉。如:在組織音樂活動《下雨了》之前,我有意識地讓幼兒在雨天時穿上雨靴、雨衣,打上雨傘,在大自然中感受雨。孩子們興奮的在操場中玩耍,有的慢步,有的飛跑,有的在積水處踏得「啪啪啪」響,於是我引導幼兒發現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會發出什麼聲音。「老師,老師,我發現雨點落在雨傘上會發出「滴滴塔塔」的聲音」。過了一會,有的小朋友拉著我的手來到草地上說:「老師,你知道嗎?雨點落在小草上是沒有聲音的,而落在大型玩具上有「篤篤」的聲音」。「哦,是嗎?讓我來聽聽看」。我把耳朵湊到了小草旁仔細的聽。「哇,真的沒有聲音耶!」。於是,我提議讓幼兒用雨點的不同聲響來唱歌,幼兒在玩耍中進行了創造性活動。因此,精選音樂教學內容,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才能使幼兒發自內心地熱愛音樂,更積極地去接觸、「創造」音樂。 三、突破教學形式,構建創意課堂。 由於音樂教育的傳統模式化,許多教師把完成《綱要》中規定的音樂教育任務看作是單純地教會幼兒一定量的歌曲、舞蹈、律動和音樂游戲,一切都圍著教材轉,至於為什麼要教這些歌曲、舞蹈、音樂游戲,教材之間有什麼關系,教師很少去想。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忽視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又忽視了幼兒的創造。那麼作為教師應該要突破傳統的教學形式,才能有效地、不失時機促進幼兒音樂感受力的發展 1.讓幼兒充分的動。 「動」是人的本性,動,是讓幼兒感受音樂的一個好辦法。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聽。例:一次我放了《學做解放軍》的音樂,幼兒都禁不住動了起來,神氣地走步、敬禮、持槍、吹號,那神情儼然像個解放軍。音樂引起了幼兒情感上的共鳴,他們的動正是反映了音樂的情緒。在教《採茶》律動時,首先我讓幼兒反復傾聽音樂,體會樂曲歡樂、活潑的情景,我提示幼兒:「茶葉」豐收了,可做採茶動作。然後我再讓幼兒聽音樂,他們就產生想像活動了,我還通過自身動作來豐富幼兒的視覺形象,特別是讓幼兒看看手是怎樣抓住茶枝,手腕怎樣轉動就能採下茶葉的?幼兒獲得了這些基本知識以後,也就有了音樂和與音樂形象相適應的視覺形象,此時便可以讓幼兒隨音樂來做採茶動作了,這樣教學的效果跟以前大不一樣了,幼兒隨自己想像創造了許多動作。有的采一次點點頭,有的兩手輪著采,幼兒跳兩跳采一下,有的做抱籃子狀,以示「茶葉」豐收了……幼兒自得其樂地做著各種採茶動作,把音樂作品的節奏、歡樂及愉快情緒都表現在每一個動作上。 2.讓幼兒自由的說。 聽音樂編故事是在幼兒充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形象的基礎上再進行講述的一種教學形式。為了充分滿足幼兒的求知慾,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學中我適當增加了一些聽音樂編故事的內容,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聽音樂前,我先對幼兒作啟發性談話,引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能專心致志地聽音樂,在聽的過程中發揮想像。我說:「小朋友,今天老師教你們學一種新本領,聽聽音樂編故事。你們在聽時,要動腦筋想,音樂里有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後來又怎麼樣?看誰能編出最好聽的、最有趣的故事。」這樣一說,幼兒就有了積極性,也會認真聽音樂了。如:一次我選用了《春天》改編的管弦樂曲作為樂曲的開始,《彼德與狼》中描寫的狼的音樂為第二段,《黑貓警長》中英勇追擊的音樂為第三段,三段音樂經過巧妙的剪接,編成了故事的材料,幼兒聽了很感興趣。聽完第一段音樂後,我提問「樂曲里表現的是什麼季節?好象看到什麼動物?」幼兒說「春天來了,小草融化了,小河裡的冰融化了,河水嘩啦啦的唱歌,草地上的草變綠了。一群小兔子在草地上吃又青又嫩的草。」還有的說「美麗的春天來了,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勤勞的蜜蜂忙著採花粉,漂亮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小鳥在嘰喳的唱歌,一群小兔在游戲。」聽完第二段音樂,我啟發幼兒:「小兔忽然聽到了什麼樣的聲音?它回過頭來發現了什麼?它心裡是怎麼想的?這時大灰狼想干什麼?小白兔怎麼辦?」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的講:「小白兔聽到了輕輕的聲音,回頭一看,在草地上發現了一隻大灰狼。」聽完第三段音樂,我又啟發幼兒:「在這危險的時刻誰來了?黑貓警長是怎
③ 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哪些好的做法
優化音來樂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源的好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案導學優化。通過學案的設計,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推動課堂效益,增進學生對藝術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2、情感法銜接優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這樣才能融洽、愉快的完成任務。
3、合作性結尾優化。小結是一節課其教學的點睛之筆,這筆怎樣「點」才能有神韻呢?可以在這段音樂的背景下結尾,也可以讓學生演唱表演,可以引導學生升華音樂主題,更可以讓學生自行把本節課進行小結,合作排成小型節目快板、小品、相聲、雙簧等;把一堂課的結尾搞得生動、活躍,使學生像觀看連續劇那樣撩人心緒的懸念中盼望下周音樂課的到來。
④ 淺談如何設計有趣的音樂教學活動
興趣,通常是一把打開通往只是大門和成功之路的金鑰匙。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愛好,喚起學生對音樂的深刻而長遠的興趣是音樂教室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實現音樂課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 我國具有悠久的音樂教育史,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所以他「歌『詩三百』,弦『詩三百』」,極盡「興」「觀」「群」「怨」之能事。而在孔子之後兩千餘年的封建文化教育中,《樂》一直被作為封建教育的經典文本之一。新中國成立後,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中,音樂一直作為中小學的必修科目。近年來,根據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需要,小學開設的音樂課程,較之以往的音樂課,在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性與實踐性方面大大增強,在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審美意識和生活情趣,鍛煉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才能讓音樂教育的種子在小學生稚嫩的心田中盡快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根據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個人從事小學音樂課教學的實踐經驗發現:興趣是兒童認知最好的老師。因此,我認為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音樂課學習習慣,進而激發其藝術的感悟、想像和創新能力,也必須從培養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抓起。一、興趣對小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重要影響 古今中外,許多教育理論家都闡述了興趣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作用。孔子就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更為強烈。」西方教育理論先驅霍爾巴特和杜威也十分重視興趣在知識獲得、保持和應用中的重要作用,他們認為有趣的學習能使知識轉變成學習者精神生活的因素、能夠成為吸引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和熱情的誘因,從而激勵其進一步的學習。更具體點說,也就是興趣能使學習者在學習中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人格,感受到一種自身的智慧力量和熱情向上的動力。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看,初入學兒童的興趣愛好是其個性特徵形成的標志,也是其意識傾向的重要環節,又是其基本能力的體驗展現。在這個時期,他們對小學生的學習活動有著很大的興趣,他們對學習形式和內容感到新奇有趣,學校生活對他們還很新鮮,他們往往很喜歡學習,要求學習,但同時這種喜歡和要求又帶有極強的不穩定性,極易受到挫折而見異思遷,這一點在音樂課程教學中表現尤為突出(因為在目前的社會背景下,語文、數學等科目還有升學考試的眼前利益作學習驅動力,而音樂課一旦沒有了興趣,就極易被忽略甚至於徹底放棄)。因此,在音樂課程教學中注意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音樂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只有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以後,學生才會自願地、自覺地、愉快輕松地去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體驗、理解、表現音樂藝術的美,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作為小學音樂課教師更應該注意從兒童入學的時候起,就對學生進行學習興趣地培養和激發工作,並使這項工作成為小學音樂課教育的一項長期的重要的任務。二、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音樂課教師,在過去十年來的音樂課教學過程實踐中,我深深感到:傳統的教學大綱、課程教材、教學方法都存在著重樂理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弊端,從而使許多感性重於理性的小學生對音樂課始愛終棄。所以,我認為要培養學習音樂課的興趣,必須從調整教學計劃,革新教學方法入手。我個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教師只有在課堂上對學生總是傾注著愛,努力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才能使學生覺得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和藹可親,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並「敬而受教」。正是基於這一點,在平時音樂課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用引人入勝的故事喚起學生響應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自然而然進入特定的教學情境,並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和樂趣。 例如,我在《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的教學導入時,先是用慈愛的表情、期盼的眼神、溫和的語言編講《遊子吟》故事,並配以計算機製作的幻燈片,創設母子情深的意境,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進入角色,用心靈去感受、觸摸詩歌中媽媽的愛,真正體驗歌曲意境中所蘊涵的藝術美。其次,我引導學生回憶想像日常生活中媽媽慈愛的神情、媽媽輕柔的歌聲、媽媽溫柔的愛撫、媽媽溫暖的懷抱對自己的呵護和關愛,從而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極大幸福感和滿足感,達到精神境界上和諧共鳴,進而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課後的作業布置中,我還鼓勵學生回家把這首歌唱給媽媽聽,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小紅帽》這首歌曲時,一開始我採用學生喜歡的律動配以優美動聽的樂曲進教室;繼而以《小紅帽》的伴奏樂曲為背景音
⑤ 怎樣進行小學音樂活動課教學設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專或稱教學要求,或屬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⑥ 對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哪些好的做法
一、現代信息技術,能建構協作的學習氛圍
利用信息技術,既可以構建個別化學習氛圍,也可以營造協作式學習氛圍。創設個別化的學習氛圍既可以滿足不同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的學習者,也可以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個別化的時實指導。特別是對於偏愛獨立學習的學生而言,可在集體教學時輔以一些個別教學策略,為其提供更自由的個人空間。如對於偏愛視覺通道的學生,讓其通過觀看電影、電視、等手段學習,讓其在各種形式中輕松獲取豐富的知識;對於偏愛聽覺的學生,採用解釋、網上討論、談話、聽收音廣播等形式,讓其在網路環境下獲得聽覺感官的享受;對於偏愛觸動覺的學生,讓其作筆記、通過樂器實踐操作、實習練習、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其實踐操作的機會,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實施協作式學習氛圍為學習者提供對相同問題的多種不同的觀點的比較、分析和思考的條件,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深化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傳統的課堂中那樣難以交流,抑或是一交流,就容易形成鬆散、喧鬧的課堂氣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只要滑鼠輕輕一點,你不僅可以獲得所要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和課堂內的每一個同學、老師進行即時的交流、探討;甚至你還可以利用電子郵件、網上論壇等方式請教課堂外的許多「老師」。信息技術作為最先進的教學媒體,優於任何其他教學媒體的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時地反饋信息,實現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人際互動,甚至帶動課堂內外的交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生動活潑、合作競爭的良好協作環境中共同進步。
如在《新疆是個好地方》的教學中,布置學生小組完成一份作業:製作音樂風光解說片,組內成員全體合作,有策劃、有操作、有演唱。學生通過網路和其他各種途徑獲取信息,再與同學協作,使用信息技術來處理、分析、運用信息。這樣的聯系實際、具有時代特徵的綜合性任務和實踐作業不僅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並且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現代信息技術,可壓縮「音樂時空」
在音樂教學中常會有學生難理解的一些難點、重點,與學生的生活時間、空間相差甚遠,所以學生較難理解。傳統的教學過程強調教學要由遠及近,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教育技術改變了這個順序,通過教育技術,可以把過去許多不容易理解的新科技內容增加到教學內容中,使教學內容現代化。它可以把遠方的東西放到學生眼前,把古代的東西拉到現代,把復雜的東西變得簡單,把抽象的事物化為具體。它可以把時間和空間放大,又可以把時間和空間縮小。
例如在教學《 新疆是個好地方》一課時,學生對於由於地理原因所形成的新疆氣候、天山風貌以及新疆瓜果、葡萄等動植物情況缺乏認識,在教學時,先和學生一起在谷歌「地球村」搜新疆地理位置及其各地方的人文、自然風貌,了解一下新疆的地理特點,還瀏覽了有關新疆的部分網站,了解新疆的氣候特點,這樣就拉近了我們和新疆的距離,解決歌詞的重點難點,激發了學生學習這首歌的積極性。
三、現代信息技術,精彩呈現音樂知識
小學生認識的基本規律是:從感知形象——形成表象——逐步抽象的過程發展的。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直觀教學,正是促進學生加深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使他們從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主要途徑。
在音樂教學中,憑借現代教育技術,用生動的畫面形象直觀地再現抽象的音樂旋律和歌詞所承載的內容,具有形象性、直觀性、趣味性的特徵。它融聲、光、情、景為一體,使提供給學生的感知材料更加豐富、更加形象,創設了美的意境,將音樂知識直觀、及具吸引的、精彩的呈現給學生。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知識表現形式,不僅增加了教材的藝術感染力,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濃厚的學習動機,同時也可以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增加獲取信息的數量,延長知識的保持時間,掌握更多的知識。
《山谷靜悄悄》是一首文曲兼美的音樂小作,是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藝術歌曲,寧靜的山谷,充滿生機的山谷。山間的景物,富有動感,從「煙霧」「花」直至「溪流」「野兔」動感不斷增強。「地質隊叔叔」的出現,打破了原先的靜謐安詳,使山谷頓時熱鬧起來,錘子擊石的叮咚聲和溪水聲交織成一支美妙的樂曲在山谷中回盪,賦予「靜悄悄山谷」以動感。歌詞在形象、意境上豐富細膩的變化和發展,蜷曲很能使人們對山谷中的美麗景色產生想像。這樣的歌曲,就需要好好地感悟品味,非常適合學生美唱,但由於缺乏感性體驗,對於歌曲中描寫中「山谷里靜悄悄,什麼在飄飄?」,「山谷里靜悄悄,什麼在閃耀?」難以產生具體的表象。本人在教學時,就有效地利用了現代教育技術,預先搜集了大量山谷雲霧、杜鵑花、小野兔等的圖片,以及一些舒緩、優美的背景音樂,創設情境利用「製作音樂風光片」這一做法,帶領學生邊欣賞圖片、音樂,邊製作音樂風光解說片。因為有了大量圖片的依託,再加上音樂自身的渲染、烘托。學生自然而然就彷彿置身於山谷雲霧之中。創設的這些情境,不僅深化了主題,直觀地、深入淺出地幫助學生理解了難點,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操。
四、現代信息技術,能促進音樂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思維互移」
⑦ 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設計
隨著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基礎音樂教育教學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設計,以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是我們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經常面對的問題。
我們知道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因此,在教學活動實施之前,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選擇正確的內容,預先制定方法策略,精心進行設計,是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任務——教學設計。從這個意義上講,設計與教學是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說它們是與生俱來的。只不過這種設計,由於每個教師的教育理念,知識水平,素質能力,閱歷經驗,教學條件和工作環境等等的不同,會顯示出差異罷了。其次,我們要知道音樂教學設計都包括哪些內容?音樂教學設計過程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它主要包括:確定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實際特徵,選擇和制定教學方法策略,評價和反思教學效果等等幾個方面。再有,構思音樂教學過程設計時,我們還應考慮幾個方面的因素。在時間方面有:學年、學期、單元和課時的設計。任務方面有:教學目標、學習任務和學習效果等等。形式方面有: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和組織形式等等。在條件方面有:教學環境、人文環境、教學設備、技術手段等等。這里我們所說的是音樂課的教學設計,是教師們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的教學方案,也叫教案。通常包括課題、班級、課時、學情分析、設計思想、教學目標、教材分析、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容。教學設計的書寫形式有詳案、簡案,有表格式,也有文稿式等。下面,就課堂教學設計中的幾個主要內容進行探討。
一、 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即教師預先設定學生在學完這節課後應達到的標准。因此,教學目標應當陳述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陳述教師的目標,如引導學生……,培養學生……使學生……等。音樂教學目標是由若干個大小不等、層次不同的一系列教學目標組合而成的系統。它包括了音樂學科課程總目標,學期(或年級)教學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等幾個層次,各個下屬目標都是其上位目標的具體化。我們都知道現行的音樂課程標准以指導性和指令性相結合的形式規定: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為依據。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上述課程目標內含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層面中體現。
現在我們重點談談課時教學目標,也就是教案設計中的教學目標。它的基本特點是:具體性、可操作性、目標設計的靈活性和目標實現的及時性。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起導向作用,也就是教師在選擇和採用一切教學行為、教學步驟、教學方法和准備時都要考慮教學目標。下面結合課例來分析:
比如《草原就是我的家》人音版一年級音樂教材,確定其教學目標為:
1、通過學習歌曲以及蒙古舞的基本動作,使學生感受到蒙古民歌的特點和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激發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興趣。
2、以聆聽、感知、舞蹈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准確、整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並能自編動作表現音樂。
又如《小小拉拉隊》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藝術教材,確定其教學目標為:
1、指導學生用激情、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教育學生學會做快樂文明的小小拉拉隊員。
2、通過學唱歌曲,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3、掌握歌曲中弱起小節的演唱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及創編能力。
以上兩個課例都是以歌曲教學為主的綜合課,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陳述教師的目標,只是對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起的是導向作用。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對教學目標的不明確,會導致整個教學過程和方法的混亂,貽誤教學效果。
二、陳述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知識與能力,實現教育目的的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學設計的重點內容,它融入了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邊活動,我們提倡教師在此環節中陳述教學設計意圖,明確教師教學行為的目的性。不同類型的音樂教學(像綜合課、欣賞教學課、歌曲教學課、器樂教學課、創作教學課等),會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師的設計意圖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是一定時間內的學習過程,可以將其過程概括為幾個階段。一般情況下有:組織教學、學習新知、鞏固練習、拓展訓練和總結升華等環節,其中每個環節的學習內容都應該滲透教師精心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保證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通常以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主的音樂綜合課或音樂欣賞課,其教學步驟大致可以概括為:
1、導入——激發興趣,喚起參與願望。
2、展開——提供多種參與情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
3、深入——師生進行進一步的交流互動,思維充分展開。
4、拓展——通過練習、評價、總結等活動,深化學生情感體驗,知識技能潛移默化。
現在我們來看看課例《我們熱愛和平》教育科學出版社六年級藝術教材:
教學目標:
1. 觀看有關戰爭的攝影圖片,學生了解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災難,懂得今天的和平環境來之不易。
2.學唱歌曲《我熱愛和平》,感受歌曲的情緒,能夠准確唱好歌曲中經常出現的八度音程。
教學過程:
課前教師創設情境:畫有不同表情的鴿子(製作的信封)在黑板上「飛翔」。
一、引導發現情境
教師:在黑板上飛翔著五隻鴿子,誰能說說為什麼這些鴿子會來到我們的教室?
學生:自由交流,回答問題。
教師:讓我們分別看看這一隻只鴿子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信息?
二、創設問題情境
1、第一個和平鴿信封:
學生念信封中的問題:「你們知道和平鴿由來的故事嗎?……
2、第二個和平鴿信封:
「請同學們看一部電影片段和攝影圖片,然後說說你都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
教師播放製作的有關戰爭場面的課件。……
3、第三個和平鴿信封:
請聽賞《我熱愛和平》這首歌曲。……
(1)初聽歌曲《我熱愛和平》,感受歌曲的情感、情緒,體會歌詞的含義。
師:你印象最深的中哪一部分?
生:答。
(2)這是歌曲的第二樂段(高潮部分),我們先來演唱。
(3)第一樂段演唱。
出示板書,兩個樂句,對比演唱,唱好八度大跳音程。
(4)集體演唱。
(5)歌曲處理。
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們熱愛和平,我們還用歌聲贊美和平,請一名女生打開第四個和平鴿信封。
4、第四個和平鴿信封。
教師:請學生有感情地集體朗讀《和平頌》。……
三、自設問題情境 第五個和平鴿信封
教師:同學們一定在想,第五個和平鴿信封里寫有什麼?那我告訴同學們,這是一個空信封。在前面的活動中同學們一定有許多感想、心願想要表達,那就請大家運用藝術形式把你們想要表達的情感表現出來,放進第五個信封。
學生:交流。……
四:總結
和平鴿是和平的使者,它飛到哪裡,就給那裡的人民帶去福音,和平鴿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熱愛和平。
以上這位教師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時,巧妙地運用情景教學將問題設計在和平鴿信封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與能力,帶著興趣帶著問題不斷地去探索新知,最後又將第五個空信封推向本課的高潮。情感體驗,入情入境,教育真諦,耐人回味。
像以歌唱為主的音樂教學,教學步驟又是千變萬化。就識譜知識點來說,有人先識譜後填詞,也有人先填詞後識譜。通常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學生、不同學校不同環境,教師會選擇不同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是教學活動的展開形式,只有教學過程實現最優化,才能保證教學效果最優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真正發揮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目標。
三、探尋教學方法
什麼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採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學生「學」的方法。因此,教學方法涵蓋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1、教學方法受教學目標制約,是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服務的。
2、教學方法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客體是他們分別使用的手段。
3、教學方法是教法和學法有機的結合,是教和學的手段。
教學方法限定在教學過程之中,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直接關繫到教學工作的成敗和教學效果的高低。教學方法是隨著教學活動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隨著新的課程標准和新教材的實施,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方法還會不斷出新。任何教學方法總以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前提,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課堂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單一傳授某種知識,而是有機地把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地掌握知識,開啟智慧,陶冶心靈,培養高尚人格,得到美與善的滋養」。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