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大經典音樂劇分別是什麼請詳細介紹一下
1《貓》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勞伊德"韋伯的撼世傑作,該劇無與倫比地囊括了1983年百老匯的七項托尼獎,並包攬了倫敦紐約所有戲劇大獎。該劇曾被授予「世紀音樂劇」的稱號,自1981年倫敦首演以來,其間在美、日、法、德等國公演,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往往一票難求,至今仍是紐約百老匯及倫敦最賣座的音樂劇。源於此劇的經典情歌《回憶》( M emory)早已家喻戶曉,堪稱音樂劇史上的一部不朽名曲
2〈歌劇魅影〉
安德魯·洛依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1994年韋伯名列《戲劇周刊》雜志編寫的美國戲劇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榜首。在美國和英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時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幾個巡迴演出團在各大城市演出韋伯的音樂劇。
他為其父寫的"安魂曲"和他的"變奏曲"合起來製成的專輯成為銷量最大的專輯,以及後來的"首演集"專輯成為三倍白金輯(即銷量超過六萬百萬套)。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薩拉-布萊特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1996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創作會歌"生命之友"。韋伯是改寫音樂劇歷史的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附:韋伯經典音樂劇:《貓》、《艾薇塔》、《歌劇魅影》
劇情簡介:
《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韋伯的經典之作,四大音樂劇之首,被奉為音樂劇的代表。改編於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說《Le Fantom De L'opera》。它在當時其實並不是很有名的小說,但是在二十年代,它卻成為無聲電影和早期恐怖電影的寵兒。即使是中國,解放前也有一部《夜半歌聲》是根據此書改編的,可見其影響力之大。本來是一個可怕的故事,韋伯卻把Phantom寫成了一個有知識有靈魂的,優秀的建築師、作曲家、魔術師,他的悲劇是愛上了美麗的Christine。與之前的導演相比,韋伯筆下的Phantom多情、邪氣、才華橫溢又專一,生活在黑暗的另一個世界。
在音樂劇里的Christine既深愛著Raoul,但也被才華橫溢的Phantom,以及他所代表的黑暗與神秘,所吸引。這樣華麗刺激的戀情,也許是所有女人的幻想。古老的巴黎歌劇院下面,深得不知多少尺的地底,漆黑水面上的小船,船頭上站著的黑披風白面具的神秘客,恐懼和渴望,刺激又浪漫.
《Phantom of the Opera》這首歌了。莎拉.布萊曼的高音和克勞福德華美的中音完美結合,歌者激情澎湃,聽者波濤洶涌,營造了陰森緊張氣氛。另一首是男聲獨唱《the music of the night》也很經典,克勞福德用低緩的聲音慢慢地傾訴著戀愛時心理改變,溫柔細膩,傷感期待。
3〈悲慘世界〉
改編自雨果同名文學巨著的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始作俑者—法國人阿蘭·鮑伯利和米歇爾·勛伯格,都曾是音樂劇的狂熱歌迷。1971年,兩人在紐約觀看了韋伯的音樂劇《萬世巨星》,由此萌發出創作一部史詩風格的音樂劇的想法。兩人從韋伯的經典音樂劇《萬世巨星》和《艾維塔》中汲取了相當多的靈感,令其既有史詩般的壯麗,又不乏流行文化的精華。1978年,鮑伯利和勛伯格在巴黎「奇跡般地」完成了這項宏偉的工程。
1980年秋,長達兩個小時的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巴黎體育館首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竟然被硬插在了拳擊和馬戲表演之間,並在上演後的第十六周便被迫收場。哀嘆之餘,曾經把《貓》成功包裝上音樂劇舞台的英國著名演出製作人麥金托什找到了鮑伯利和勛伯格,下決心要把《悲慘世界》搬到「世界歌舞之都」—百老匯。三人一拍即合,6年後,重新包裝後的《悲慘世界》落戶百老匯,並正式踏上了國際舞台。
作為一部大型音樂劇,《悲慘世界》聘用的演員總數為421人,幕後的員工更高達1633人。該劇之所以能連演16年而不衰,除了故事和主題的歷久彌新、真切感人外,演員的專業、音樂的動人以及場景的變換等,也都是引人入勝的原因。例如主角冉·阿讓在大戰前夕祈禱上蒼保佑養女珂賽特的愛人馬呂斯的獨唱《讓我死,讓他活》,其神情之懇切、旋律之優美,令人過耳難忘;再者,《悲慘世界》的編導破天荒地利用大型轉台,將革命青年和巴黎市民共同堆砌的「戰壕」逼真地呈現出來,加上慷慨赴沙場的激昂軍樂和充滿火葯味的槍聲、爆炸聲,令觀眾如身歷其境,達到了比電影還要真實的震撼體驗。
4〈西貢小姐〉
1989年製作的類似《蝴蝶夫人》故事的音樂劇。故事發生在越南戰爭中,講述了一個美國兵和痴情的越南舞女的戀情故事。
曲作家 Claude-Michel Schonberg 和詞作家 Alain Boublil 在是看到一張照片之後得到的靈感。照片上是一個越南女孩正要登上從胡志明市飛往美國的飛機,去見她從未謀面的曾經在越南當兵的父親。女孩的母親握著她的手,知道她一去就再也見不到她了。Schonberg 和 Boublil 覺得母親的沉默和女孩的淚水表現了由戰爭摧毀的相愛的人們的生活。
『貳』 浪漫主義時期的歌劇形成了哪幾個流派:
流派很多,主要以四大流派 義大利歌劇《阿依達》、法國歌劇《浮士德》、德國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俄羅斯歌劇《葉甫蓋尼 奧涅金》。 十六至十七世紀之交,歌劇誕生於義大利,這是文藝復興時期音樂藝術發展的結果。歌劇是一種新藝術,公稱opera,源於義大利語opera in musica,即音樂作品的簡稱,opera為opus(作品)的復數。它是音樂與喜劇相結合的綜合藝術,最早稱為「音樂做事」(favola in musica)或「音樂戲劇」(drama per musica)。 歌劇是音樂、戲劇、詩歌、舞台美術、舞蹈等交融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是高度集中的舞台表演藝術,也是聲樂藝術中難度最大,最具藝術魅力的重要藝術形式。 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它是著名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物。1597年,詩人努尼里奇,作曲家佩里卡奇尼等根據神話故事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歌劇《達芙內》可惜早已失傳,1600年作曲家丁·佩里所寫的《猶里狄茜》是西方公認的第一部西洋歌劇,開創了歌劇的新紀元。到17世紀上半葉(1637年)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在義大利威尼斯建立,名叫「聖卡西阿諾歌劇院」,標志著歌劇已開始走向平民百姓,加之這時的歌劇在創作上的發展與創新、使歌劇從簡單的敘述形式改變為戲劇性形式,從而使歌劇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到17世紀末,音樂發展達到了一個輝煌的時代,產生了幾位劃時代的大音樂家,其中包括義大利的斯卡拉蒂,法國的拉穆和德國的巴赫與亨德爾。當時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斯卡拉蒂,他一生寫了115部歌劇,確定了歌劇詠嘆調的ABA基本形式,並在A段反復時加上裝飾音及華彩段,極大地發展了人聲的歌唱藝術,豐富了歌唱的表現力,推動了歌唱技術的提高,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只顧炫耀技巧的不良風氣,當時歌劇舞台上活躍著閹人歌唱家,人們挑選出一些音色優美的男孩,給他們施行閹割手術,使他們在保存高音音域的同時,保存了男子的力度;另一種不良現象是,劇院為了吸引觀眾,引進某些與劇情關系不大的奇特情景,豪華的布置或盛大的場面,這樣做削弱了歌劇的戲劇性和思想內涵的表達,使歌劇的整體性與藝術性有所下降。 格魯克是歌劇史上的改革者,他提倡音樂服從戲劇的效果,主張歌劇的戲劇性和音樂性的完美統一,反對故弄玄虛的浮誇做法,主張除掉那些同戲劇和台詞無關的裝飾音樂。同時,格魯克還提倡用本國語言創作,以發展各國歌劇,他的改革使歌劇通向了義大利浪漫主義的道路。 羅西尼是義大利浪漫主義歌劇的先鋒,他創作了《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威廉退爾》等傑作,標志著義大利歌劇步入成熟期,與他同樣有名望的作曲家有多尼采蒂、貝里尼等,他們作品的特點是演唱者不僅需要有高超的聲樂技巧,而且音樂旋律也優美迷人,把歌劇藝術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迄今為止,演唱難度最大的歌劇基本上都出自這三位作曲家之手,人們還常把這一時期的歌劇稱為歌劇的美聲時期。 在這三位作曲家之後,義大利歌劇的主要代表人物要數威爾弟,他一生共創作了26部歌劇,幾乎全部都是藝術精品,如《弄臣》、《茶花女》、《游吟詩人》、《阿依達》、《奧塞羅》等,至今仍為世界各大頂尖級歌劇院的保留劇目。 在浪漫主義時期歐洲歌劇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各國都涌現出了大量的優秀歌劇作品,如柏遼茲的《浮士德的沉淪》,古諾的《浮士德》,比才的《卡門》等等,到了19世紀後半葉,義大利文藝界又出現了一股抨擊浪漫主義幻想,揭示人類本性真實主義的作品。如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雷昂卡瓦洛的《丑角》等,普契尼是一位帶有真實主義傾向的作曲家,但他的作品抒情色彩很濃,旋律優美,舞台效果很好,他的作品如《卡門》、《托斯卡》也能找到真實主義風格的影子,但從整體上講,它們也是浪漫抒情的。 義大利歌劇在相當長時間統治著歐洲的歌劇舞台,隨著它的發展和普及,在各國音樂家的努力下,逐步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歌劇流派,如義大利歌劇、德國歌劇、法國歌劇,俄羅斯歌劇。但義大利歌劇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 德國歌劇最早出現於17世紀,18世紀時漢堡歌劇已有了一定的聲望,但尚未形成流派。格魯克提倡歌劇的民族化,才使其漸漸成長起來,形成了佔有一席之地的「德國民族歌劇」流派。莫扎特使德國歌劇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他的《後宮誘逃》和《魔笛》已是德國歌劇的傳世佳作。韋伯是德國歌劇的重要作曲家,他的《自由射手》標志著德國浪漫派歌劇的開始,樂曲曲調帶有民族民間音樂的特色,合唱在全劇中起著重要作用,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形成德國歌劇的另一個最為重要的人物是瓦格納,他主張把所有的藝術協同起來,共同創作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他認為音樂應成為表達戲劇內涵的工具,為劇情服務,他提高了樂隊在歌劇中的地位,他一生創作的大量作品,如《飄泊的荷蘭人》、《湯豪塞》、《羅思格林》、《尼伯龍根的指環》等,都是德國歌劇的典範。 法國歌劇是從1650年,一個叫貝蘭的神父創作的用法語演唱的歌劇《牧歌劇》開始的。到了19世紀20年代,法國就出現了類似於正歌劇的法國大歌劇,法國歌劇的特點還在於劇本的文字性較強,語言比較含蓄,聲音也較為圓潤,因而比較典雅高貴,浪漫多情,抒情性較強,稱之為「抒情歌劇」,如古諾和托馬的歌劇《浮士德》、《迷娘》、《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到後來比才的《卡門》,德彪西的《佩利亞斯與梅麗桑法》的出現,使法國歌劇達到了輝煌的頂峰。 俄羅斯音樂在歐洲尚不太為人所知道的時候,作曲家格林卡創作的《依凡·蘇薩寧》及《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成為俄羅斯歌劇的奠基之作,對其後的歌劇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隨後柴可夫斯基寫出了《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後》、里姆斯基·科薩柯夫創作了《金雞》、《薩特闊》,穆索爾斯基創作了《鮑黑斯·戈杜諾夫》、鮑羅廷創作了《伊戈爾王》等,都是典型的俄羅斯式歌劇,可能由於語言的原因,俄羅斯歌劇遠沒有義大利歌劇,德國歌劇,法國歌劇那樣流行。 此外,隨著歌劇的不斷發展和世界文化的交流,歌劇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得到了普及和推廣,一些結合本民族特點而創作的新作品不斷問世,其中特別要指出的有德沃夏克的《水仙女》,斯美塔那的《被出賣的新嫁娘》等,這些作品都是世界歌劇寶庫中的明珠。 隨著時代的發展,20世紀初,在美國、英國又出現了一些集爵士樂、踢踏舞、喜劇性話劇和輕歌劇於一體的藝術形式——音樂劇。音樂劇表現手法靈活,音樂、舞蹈、舞台美術都很現代化、因此,很快成了二十世紀最為重要且發展得最快的一項文化成果。風靡了全世界。經典劇目有《音樂之聲》《貓》《悲慘世界》《西貢小姐》等等,都已被世界藝術界廣泛認可,得到了很好的票房價值,流傳到世界各地。 和西洋歌劇相比,中國歌劇產生和發展得較晚,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一些新的、先進的思想,開始傳入中國,當時的作曲家黎錦暉創作了一批兒童劇,如《小小畫家》、《麻雀與小孩》等,這些作品可以說是我國歌劇的萌芽。1934年,田漢、聶耳創作了我國表現革命的第一部歌劇《揚子江風暴》,真正使我國歌劇發展起來的是在延安整風運動和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後,掀起了盛極一時的新秧歌運動,創作了一批具有強烈時代氣息和中國特點的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白毛女》、《劉胡蘭》等。1945年《白毛女》的問世則是我國新歌劇成型的標志。全國解放以後,又陸續涌現出了《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草原之夜》、《洪湖赤衛隊》、《江姐》等一大批有影響的作品,歌劇舞台一時呈現出一派繁花似錦的嶄新局面。「十年動亂」使我國的歌劇事業遭到了嚴重的推殘。到「四人幫」被粉碎後,我國的歌劇又有了新的生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一批多種風格、多樣體裁的中國歌劇出現在中國大地上,具有西洋歌劇模式的有《傷逝》、《原野》、《第一百個新娘》等,具有民族歌劇模式的有《黨的女兒》、《木棉花開》等,這些歌劇在藝術性和時代性以及人物塑造等多方面有了相當明顯的提高,中國的歌劇也日益走向成熟,慢慢發展開來。
『叄』 音樂劇含義,特點,流派,的音樂劇,原因,未來發展
音樂劇(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劇及輕歌劇(或稱「小歌劇」)演變而成的,早期稱作「音樂喜劇」,後來簡稱為「音樂劇」,是19世紀末起源於英國的一種歌劇體裁,是由對白和歌唱相結合而演出的戲劇形式。
音樂劇簡介
音樂劇(英語:Musical theater,簡稱 Musicals),又稱為歌舞劇,是音樂、歌曲、舞蹈和對白結合的一種戲劇表演,劇中的幽默、諷刺、感傷、愛情、憤怒作為動人的組成部分,與劇情本身通過演員的語言,音樂和動作以及固定的演繹傳達給觀眾。音樂劇熔戲劇、音樂、歌舞等於一爐,富於幽默情趣和喜劇色彩。它的音樂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眾的歡迎。 音樂劇是20世紀出現的一門新興的綜合舞台藝術,集歌、舞、劇為一體,廣泛地採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術,不斷追求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的完美結合。同時,西方的音樂劇在百年多的商業表演經驗中總結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場運作手段,並且創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優秀劇目,使這一藝術形式突破年齡、階層等客觀因素的局限,廣受觀眾的喜愛。一些著名的音樂劇包括:奧克拉荷馬、音樂之聲、西區故事、悲慘世界、貓以及歌劇魅影等。 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 隨著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娛樂的需求也出現了多元變化,音樂劇這種新的藝術樣式很快以其視聽兼備、雅俗共賞的特質吸引了一批固定的並且正在不斷擴大的受眾人群。
編輯本段音樂劇特點
和歌劇的區別是,音樂劇經常運用一些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樂器編制;在音樂劇裡面可以容許出現沒有音樂伴奏的對白;而音樂劇裡面亦沒有運用歌劇的一些傳統,例如沒有了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區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聲唱法。但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分界線仍然有不少學者爭議,例如格什溫(Gershwin)作曲的《波吉與貝絲》(台灣翻譯「乞丐與盪婦」)(Porgy and Bess)就曾同時被人稱作歌劇、民謠歌劇(Folk Opera)和音樂劇。一些音樂劇如悲慘世界是從頭到尾都有音樂伴奏,而一些輕歌劇如卡門卻有對白。 音樂劇
音樂劇普遍比歌劇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樂劇甚至是沒有劇本的歌舞表演。雖然著名的歌劇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紀中期已經提出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認為音樂和戲劇應融合為一。但在華格納的樂劇(music drama)裡面音樂依然是主導,相比之下,音樂劇里戲劇、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編輯本段音樂劇與歌舞片
很多音樂劇後來又被移植為歌舞片,而劇場版本和電影版本並不一定完全相同,因為劇場擅長於場面調度和較為抽象的表達形式,利用觀眾的想像去幻想故事發生的環境,而電影則擇長於實景的拍攝和鏡頭剪接的運用。《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是其中一個將舞台版本成功移植為電影版本的音樂劇,在橫街小巷取景,開創了後來很多音樂電影的先河。亦有歌舞片移植為音樂劇的例子,例如《雨中曲》(Singing in the Rain)是先有歌舞片,後來才被移植成音樂劇。 音樂劇擅於以音樂和舞蹈表達人物的情感、故事的發展和戲劇的沖突,有時語言無法表達的強烈情感,可以利用音樂和舞蹈表達。在戲劇表達的形式上,音樂劇是屬於表現主義的。在一首曲之中,時空可以被壓縮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過程之中由相識變成墮入愛河,這是一般寫實主義的戲劇中不容許的。
編輯本段音樂劇結構
音樂劇的文本由以下幾個部份組成:音樂的部份稱為樂譜(score)、歌唱的字句稱為句詩(lyrics)、對白的字句稱為劇本(book/script)。有時音樂劇也會沿用歌劇裡面的稱謂,將歌詞和劇本統稱為曲本(libretto)。 音樂劇
音樂劇的長度並沒有固定標准,但大多數音樂劇的長度都介乎兩小時至三小時之間。通常分為兩幕,間以中場休息。如果將歌曲的重復和背景音樂計算在內,一出完整的音樂劇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
編輯本段音樂劇歷史
在17世紀~18世紀的歐洲,音樂成了人們用來表達思想和感情的有力工具。在歐洲,各種各樣的音樂都得以茂盛發展,出現了清唱劇和歌劇。但華麗或庄嚴的歌劇或清唱劇並不能完全滿足觀眾,於是出現了被稱之為「居於雜耍和歌劇中間」的藝術形式。 歷史上第一部「音樂劇」是約翰·凱的《乞丐的歌劇》,首演於1728年倫敦,當時被稱為「民間歌劇」,它採用了當時流傳甚廣的歌曲作為穿插故事情節的主線。1750年,一個巡迴演出團在美國北部首次上演了《乞丐的歌劇》,這便是美國人親身體驗音樂劇的開端。1866年,《黑魔鬼》成為美國第一部的音樂劇。德國的喜劇,《穿緊身衣跳舞的女孩》,滑稽的歌曲,以及侏儒和妖精的扮相等等,奇異的場面令人驚異。美國人對音樂劇的興奮和擁護「就像當年米蘭人等待普契尼的新歌劇,或維也納人等待勃拉姆斯的新作交響曲一般」。
編輯本段種類繁多的美國娛樂
19世紀,城市在美國紛紛建立,音樂劇隨之茂盛起來,它們以城市觀眾為對象,出現了輕歌舞劇(Vandevi11c)及其更為粗俗的姐妹劇種———滑稽表演(Burlesque)。輕歌舞劇適合每個人的口味,每周的節目單上有雜技,魔術,舞蹈、動物表演。單口相聲(monologist)唱歌和滑稽戲等等。輕歌舞劇的來源很多:合法劇院的幕間特別節目、黑人歌曲表演、英國音樂廳的表演。這種雛形的美國音樂劇還只停留在模仿和沿襲歐洲輕歌舞手法的階段,其中歌、舞、啞劇,滑稽戲甚至雜耍,魔術籌各種藝術手段都可採用,不過,直到1890年,喜劇《唐人街之旅》成為一個里程碑,這部戲證明了音樂劇可以有美國的故事,也可以有美國的歌曲,如《巴華利街歌》。這首歌本來是一首很動聽的民歌,一首地地道道的美國歌;更為重要的是,該劇不僅有美國歌曲,美國故事,而且還有美國人說話的方式,就是說所有的角色們都用俗語說話。
編輯本段小歌劇時代
進入20世紀,歐洲的作曲家給美國帶來的一種小歌劇形式。由於多年來受到歐洲歌劇如吉爾伯特和蘇利溫的英國喜歌劇,加上其他的天才如約翰。斯特勞斯的維也納小歌劇,奧芬·巴赫的法國輕歌劇等的影響,使觀眾自動地有了一套評判音樂好壞的標准,而且也影響了觀眾的欣賞口味:有意味的情節,優美的音樂和文雅的歌詞成為編創者追求的目標。1927,年由吉羅姆,科恩和奧斯卡·雙姆斯特恩所作的《畫舵漩宮》(演藝船)(該劇是至今仍在上演的優秀的音樂劇中最早的一部作品)在某種意義上說來它也是一部真正的小歌劇。它以密西西比河上一艘表演船為背景,描述船長、船長夫人、女兒木蘭小姐、賭徒女婿、劇團台柱黑白混血的朱莉小姐、船底黑奴、黑廚娘的故事,還有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人情世故、悲歡離合,全劇長達四小時。首演之夜,百老匯的觀眾被嚇呆了,他們不曉得原來「Musical」不是只有歌舞喜鬧劇,竟然可以這樣的「戲劇」!從此,百老匯音樂劇開始了現代劇目的嘗試,音樂劇的編導開始更注意故事情節及歌曲的創作,從而更豐富了音樂劇的形式。 與小歌劇並存於同一時代的還有Revue(時事諷刺劇),在音樂舞台上它以沒有完整故事的形式和通俗的方式興盛著,這種歌舞雖沒有情節,卻開著冷玩笑,利用這種諷刺的手法把戲劇或歌劇滑稽化,它模擬流行的東西,或對流行的丑聞放冷箭——這些到今天仍然是我們的歌舞的主要材料。
編輯本段爵士樂進入音樂劇
爵士音樂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源於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一種流行音樂。從它的身上可以找到美國民歌小調,黑人靈樂怨曲以及各種村音俗韻的身影,風格多樣,動感強。第一部偉大的令人不能忘懷的歌舞名為《當心你的腳步》(Watch out your steps),1914年在新阿姆斯特丹劇院上演。對於此事最有貢獻的是艾爾文·伯林。他作出了那種精細的切分音拍子的歌曲,使得美國的音樂劇舞台與爵士音樂永遠結了不解之緣。「爵士」成為音樂劇的「音樂俗語」。不少作曲家也將爵士的因素引入創作中。喬治·葛什溫開創的就是一種「交響味」的爵士風。1924年,由葛什溫兄弟創作的《女士,好樣的》就開創了上世紀20年代百老匯音樂劇的爵士舞風格,該劇也使弗瑞德·阿斯泰爾和妹妹阿德勒成為百老匯首屈一指的歌舞明星。至此美國音樂劇掀開了它的新紀元,作品逐步趨於成熟 音樂劇
20世紀40~60年代,受歐洲輕歌舞劇和爵士音樂的影響,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百老匯音樂劇經典劇目。在這期間的作品已經成為年輕的古典了:如以美國西南部俄克拉荷馬拓荒地區為背景的《俄克拉荷馬》(Oklahoma,1943),該劇1955年被拍成電影獲奧斯卡金像獎,1964年艾爾文;怕林的《安妮,拿起你的槍》(Annie get your gun);考勒·波特的根據蕭伯納劇本改編的音樂劇《窕窈淑女》(My fair lady)。1956年在紐約首演,1964年被拍成電影並獲奧斯卡金像獎;以及1957年在紐約首演的《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年被拍成電影也獲奧斯卡金像獎;1964年在紐約首演,反映沙俄時代猶太人命運的《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1964年在紐約首演,1971年被拍成電影獲奧斯卡獎。
編輯本段百花齊放的現代
在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前衛劇場的觀念滲入主流作品;搖滾樂、社會變遷豐富創作的素材,歐陸作品進口美國,百花齊放。 20世紀60年代,甲殼蟲和搖滾樂由英國沖向世界,各國音樂劇作曲家對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由抵制逐漸轉向吸收,英國的韋伯率先在《耶穌基督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這部以古老的聖經故事改編的內容沉痛、主題嚴肅的音樂劇中採用了輕音樂及搖滾樂,使之具有了現代感,歌曲變得活潑,通俗、易於演唱。在配器上也打破了管弦樂的嚴格限制,將電聲樂器引入音樂劇,從而加強了它的時代感和表現力。加之由於現代音響廣播設備的更新和普及,許多音樂劇中膾炙人口的歌曲。通過現代傳播媒介手段,很快就風靡世界,成為全球流行歌曲,如《艾維塔》(Evita)中的《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及《貓》(Cats)中的《回憶》(Memory)在音樂會及平時街頭廣播中都常可聽見,致使許多沒有看過此劇的人也產生了一睹為快的期待。 音樂劇
20世紀70~80年代,「音樂劇」的創作熱潮轉向倫敦,英國創造了與美國風格大不相同的「音樂劇」,出現了一批英國「音樂劇」經典劇目,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尤其是作曲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耶穌基督萬世巨星》(1971年)、《艾維塔》(1976年)〈貓〉(1981年)《劇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86年)和《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1993年)以及根據雨果名著《悲慘世界》創作音樂劇《悲慘世界》(1980年)、都成了世界各競相上演的保留劇目,它們在音樂和戲劇上都有了突破和飛躍。
編輯本段音樂劇的流派
音樂劇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有不同的分類。音樂劇流派的開成和壯大總是與傑出的作曲家和劇作家,尤其是他們的不朽的作品聯系在一起的。 科恩、羅傑斯和小哈姆斯坦的古典音樂劇流派、勒納和洛維的小歌劇流派、桑德海姆和普林斯的「概念音樂劇」流派、韋伯和萊斯的現代流派音樂劇、勛伯格和鮑伯利的史詩流派、呂克·普拉蒙登和理查德·科錢特的浪漫主義流派和方興未艾的後現代流派音樂劇向世人打造了一個五彩繽紛的音樂劇舞台。
編輯本段英國戲劇家安德魯·洛依德·韋伯
安德魯·洛依德·韋伯(AndrewLloydWebber)1948年出生於英國倫敦。他的第一部音樂劇已表現出了對流行音樂的著迷,結合了迷幻、鄉村與法國小調三種元素。 音樂劇
70年代早期,韋伯與萊斯合寫的作品是大膽的《耶穌基督萬世巨星》,獲得了格萊美獎。該劇於1971年在紐約上演時,獲得了七項托尼獎,包括最佳原作曲和最佳音樂劇獎,1973年,該劇被拍成電影。韋伯根據T·S·艾略特的《擅長裝扮的老貓經》改編的《貓》正開始成為迄今為止韋伯在商業上最成功的作品。 在美國和英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時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幾個巡迴演出團在大城市演韋伯的音樂劇。1995年,《貓》以史無前例的演出紀錄慶祝它在百老匯上演十周年,《貓》、《星光快車》及《耶穌基督萬世巨星》三部韋伯的作品是倫敦戲劇史上演出時間最長的三部音樂劇。韋伯是改寫音樂劇歷史的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編輯本段美國歌劇大師喬治·格什溫
喬治·格什溫(GeorgeGershwin)(1898~1937)從小就表現出對音樂的極大熱情。1919年與歐文·凱撒(IrvingCaesar)的合作曲子「斯瓦尼」使他第一次出名。同年他被委任為《喬治·懷特1919年的丑聞》一劇作曲,其中一些歌曲成為美國流行音樂中的里程碑,如「我要建一條通往天堂的梯子」、「有人愛我」等。 1935年他的民歌歌劇《波吉與貝絲》在波士頓上演,成為格什溫上演最多的劇目之一。1936年格什溫兄弟轉到好萊塢去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創作時期。他們為《我們跳舞嗎》(Shall we dance 1937)、《困苦中的年輕女人》(1937)譜為另一部影片《古德溫鬧劇》(The Goldwyn Follies1938)寫曲時,喬治病倒了,不久於1937年6月去世。[1]
編輯本段百老匯音樂劇
像「好萊塢」與美國電影的關系一樣,一提起「百老匯」人們便會很自然地想到美國戲劇。「百老匯」是紐約市曼哈頓區的一條大街的名稱。在這條大街的中段一直是美國商業性戲劇娛樂的中心,因此「百老匯」就成為美國戲劇活動的代名詞了。百老匯曾經有非常輝煌的歷史,這是與美國商業音樂劇的歷史密切相聯系的。百老匯音樂劇(Broadway Musicals)的前身是黑人游藝表演、滑稽劇、歌舞雜劇等,比較多地受爵士樂、搖擺樂的影響,其舞蹈有獨創的百老匯風格。1904年,比特爾·瓊斯明確了音樂劇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劇目是1927年的《演出船》,它綜合地把歌曲、舞蹈和故事情節、話劇表演結合起來。可以說,是音樂劇把美國風格的爵士樂和與爵士樂配合得搖擺性很強的舞蹈成功地結合在一起。《俄克拉荷馬》、《西區故事》、《平步青雲》(A chorus line)都是在百老匯相繼走紅的重要音樂劇目。此外在百老匯經年不衰的音樂劇有:《歌劇魅影》、《悲慘世界》、《西貢小姐》(Miss Saigon)、《貓》等。 音樂劇
編輯本段黑人音樂劇
音樂劇表現手段從以歐洲為主移向以美國為主,就是因為黑人的襤褸時代爵士樂、靈魂音樂、游吟和憂傷藍調的流行。再後來的搖擺樂也有強烈的黑人音樂背景。著名的黑人音樂劇包括《演出船》、《波吉和貝絲》、《天空小屋》、《聖路易斯的女人》、《花之房》(1954年)、《牙買加》等等。
編輯本段倫敦西區音樂劇
倫敦西區音樂劇更多地受歌劇和輕歌劇的影響。英國音樂劇的發展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別突出的改進,這里的藝術形式的結合是把歌劇、輕歌劇的傳統以及音樂喜劇的傳統與爵士樂、踢踏舞和芭蕾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20世紀70年代,英國出現了兩位音樂劇創作巨匠:安德魯·洛依德·韋伯和蒂姆·萊斯,隨即英國音樂劇就出現藝術上的轉折。在風格上,韋伯創作的音樂劇偏重音樂,舞蹈相對較少;在製作上,英國音樂劇著名製作人卡麥隆·麥金托什非常注重把舞台上的各種技術——布景、服裝、燈光等與其他手段結合起來。很快百老匯感到了來自倫敦西區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倫敦西區的著名音樂劇包括《悲慘世界》、《西貢小姐》(1991年才移師紐約的百老匯)、《貓》、《劇院魅影》(後來移師紐約百老匯)等等。此外,似乎所有的音樂劇從倫敦搬到百老匯都能獲得成功,比如《象棋》、《男朋友》、《奧利弗》、《可愛的戰爭》、《查里姑娘》等等,無不如此。[2]
編輯本段西方音樂劇
音樂劇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a)、喜劇(Comedy)和黑人劇(Minstrel Shows)。 初期的音樂劇並沒有固定劇本,甚至包含了雜技、馬戲等等元素。自從1927年演藝船(畫舫璇宮)開始著重文本之後,音樂劇開始踏入它的黃金歲月。這時期的音樂劇多宣揚樂觀思想,並經常以大團圓的喜劇結局。直至1960年代搖滾樂和電視普及之前,音樂劇一直是最受美國人歡迎的娛樂和演藝形式。1980年代以後,英國 倫敦西區(West End)的音樂劇演出蓬勃,已經追上百老匯的盛況。後來甚至出現法文的音樂劇,如悲慘世界(後改編為英文版,曾在百老匯演出)、星夢Starmania、鍾樓怪人、羅密歐與茱麗葉、小王子等等。以及德語音樂劇,如伊麗莎白Elisabeth、吸血鬼之舞Tanz der Vampire、麗貝卡Rebecca,魯道夫Rudolf等。 而隨著英國和美國的音樂劇經常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音樂劇也開始在日本、韓國、中國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地區流行。參見亞洲的音樂劇。
編輯本段載入史冊的音樂劇——《快樂的少女》
1893年曾經活躍一時的英國人瓊斯完成了一部後來載入史冊的音樂劇《快樂的少女》,在倫敦王子劇院首演時激起觀眾狂熱反響。劇情故事生動連貫,舞蹈演員即是劇中人物,採用相關的舞蹈動作和話劇式的丑角說白,清晰敘述了這些演員如何千方百計躋身於貴族社會的故事。劇情、音樂、舞蹈、喜劇表演等諸多因素自然組合,令人耳目為之一新。這種初顯形態的音樂戲劇,吸取了18世紀民謠歌劇和19世紀喜歌劇、輕歌劇的表現成分,融人古典舞、民間舞、話劇表演等多種因素,成為獨具風採的新型舞台藝術門類。
編輯本段百老匯音樂劇之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音樂劇後來傳播到美國,並在美國得到高度冶煉和發展。美國紐約的百老匯,視其為音樂劇中心,甚至將音樂劇統稱為百老匯音樂劇。美國音樂劇的內容,偏重於談情說愛及幽默風趣,音樂輕松愉快,演出方式往往比較富麗堂皇,但仍不失其主要風格。其典型代表人物科恩人稱「百老匯音樂劇之父」。 科恩1885年1月誕生於紐約,年輕時曾在紐約音樂學院學習鋼琴,1903年赴英國倫敦學習作曲,同時潛心研究輕歌劇、音樂喜劇的創作表演經驗,並參加創作實踐。自1904年起先後創作音樂劇50部,其中《演藝船》(1927)最為出眾。 故事敘述了20世紀20年代密西西比河上一個在船上演出的流動劇院演員們在時代變遷和種族歧視的社會環境中悲歡離合的生活景象。船主安迪的女兒馬格諾莉雅與游手好閑的青年拉威涅相愛,婚後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吉姆。一天,船主發現女婿拉威涅竟是賭棍,將其驅逐,吉姆隨同離去。馬格諾莉雅無奈在夜總會登台獻藝,艱苦奮鬥了21年,終於成為著名音樂喜劇明星,最後回到船上,挽救了日益衰敗的演藝船,拉威涅和女兒吉姆也回到船上一家人終於團聚。劇情中加入了民間歌舞、爵士樂、查爾斯頓等清新歌舞,歌曲旋律深沉感人,以《老人河》最為著名。在演出中,美國黑人男低音歌唱家保爾·羅伯遜(1898—1976)飾船工喬一角,成功演唱蒼勁、悲切的《老人河》使其揚名世界。
編輯本段發展中百老匯音樂劇
20世紀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格什溫的《開始奏樂》(1927年)、《瘋狂的女郎》(1930年)、《我為你歌唱》(1931年)以及1935年創作的黑人民間音樂劇《波吉與貝絲》,其中的《我為你歌唱》因為劇中諷刺了美國總統選舉中的弊病,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並成為第一部獲得「普利策獎」的音樂劇。 自20世紀20年代起,百老匯名家輩出,經典佳作頻頻登台,商業操作生意興隆,持續鑄造數十年的輝煌。百老匯音樂劇發展史上,除科恩、格什溫兄弟等風雲人物外,在40、50年代有過密切合作的作曲家羅傑斯和劇作家哈默斯坦也為音樂劇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他倆合作的《俄克拉荷馬》於1943年3月在紐約聖詹姆斯劇院首演,獲得空前成功。這是一部反映農村青年愛情生活的故事。其中女主人公勞芮做夢的場景,描寫夢幻中與戀人克萊的綿綿情語——僱工加德與克萊斗毆,勞芮相阻——勞芮在加德追逐下奔跑、掙扎……最後從夢中驚醒。德蜜爾在這里巧妙運用雙人舞、三人舞,與劇情和諧巧妙的結合,舞姿舞步做了民俗化、美國化的改革,以區別古典概念的芭蕾舞。《俄克拉荷馬》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成功實踐了多種要素的完美綜合。此後,羅傑斯和哈默斯坦又合作完成了《旋轉木馬》、《南太平洋》、《國王與我》。還有一部中國觀眾十分熟悉的音樂劇。這就是《音樂之聲》。這部音樂劇後來被搬上了銀幕,作品中的許多歌曲,可謂膾炙人口,流傳甚廣。 50、60年代是百老匯音樂劇的全盛時期,在強化歌唱、舞蹈、表演、劇情的有機綜合功能方面又作了一系列大膽革新。精湛的專業化創作技巧和美國作風的音樂舞蹈匯成渾然一體,將音樂劇的藝術品位和演員的多能性表演藝術提升到新的境界。1957年9月16日,由普林斯製作、伯恩斯坦作曲、勞倫茨編劇、桑岱姆作詞、羅賓斯導演的《西城故事》在百老匯首演,標志著音樂劇藝術最佳發展階段的開始。此劇1961年拍成電影,榮獲十項奧斯卡獎。作品從莎士比亞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獲得靈感,地點從維羅那古城變為現代曼哈頓西區,人物關系由原劇兩個世代宿怨的貴族家族移植為落後、貧窮的移民集聚地的兩個青年團伙爭奪地盤的惡斗,男女主人公托尼和瑪麗亞分屬一個群體,最後以悲劇告終。該劇融會復雜的爵士節奏和富於沖擊力的音響律動,歌曲音調著重深入揭示人物內心情感,將音樂完全置於劇情之中。雖為爵士流行風,卻不追求聽覺的效果,給了觀眾以細細咀嚼回味的餘地。劇中歌曲《瑪麗亞》、《今晚》、《阿美利加》等韻味十足,百聽不厭。 繼《西城故事》之後,百老匯陸續推出一些風格迥異的音樂劇,《吉卜賽》(1959)、《音樂之聲》(1959)、《卡米洛特》(1960)、《您好,多莉》(1963)、《屋頂上的小提琴》(1964)、《滑稽女郎》(1964)、《油脂仔》(1972)、《平步青雲》(1975)、《芝加哥》(1976)、《安妮》(1977)、《第42街》(1980)以及紅極90年代的《美女與野獸》、《獅子王》、《化身博士》《為你瘋狂》以及心理劇《化身博士》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不少作品從紐約到世界,從舞台到屏幕,展示了音樂劇這一獨特藝術品種的千姿百態。
編輯本段倫敦西區的《奧立弗》「挑戰」百老匯
自60年代起,倫敦西區的音樂劇創作表演正急起直追,不時發起向百老匯的沖鋒進軍,「音樂劇中心」百老匯受到嚴峻的和強烈的震撼。 1960年6月由巴特根據狄更斯的小說《孤星淚》(即《霧都孤兒》)編劇作詞作曲的《奧立弗》首演於倫敦。1963年進入百老匯舞台,榮獲兩項托尼獎。該劇沒有舞蹈場面,將創作重點放在戲劇表演、各種形式的演唱和舞檯布景的創新上,採用並行轉台展現維多利亞時代倫敦社會圖景,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故事發生的特定環境,對奧立弗的悲慘命運給予深深的同情。也正是在60年代,倫敦劇壇升起了一顆作曲新星,那就是安德魯·洛依德·韋伯。他具有扎實的古典音樂根基,擅長於鋼琴、小提琴等樂器演奏,對新潮流行音樂和音樂劇情有獨鍾。1967年他與詞作家蒂姆·萊斯(1944)合作《約瑟夫和神奇綵衣》,此劇1981年在百老匯連演800多場,1982年獲包括音樂在內的托尼獎多項提名。1971年10月他們合作的搖滾音樂劇《耶穌基督巨星》在百老匯首演,此劇取材於聖經故事靈感來自於霍爾本的油畫《墓中死基督》,通過對以基督與猶大為中心的復雜人物關系折射當代社會普遍的人性命題,寓以深刻的哲理意味。1978年6月他們的又一部搖滾音樂劇《艾維塔》在倫敦隆重上演,故事取材於阿根廷前總統庇隆第二任夫人艾維塔的生活事跡翌年9月在百老匯連演1560多場,榮獲7項托尼獎和紐約戲劇評論界最佳音樂獎。以上兩部搖滾音樂劇為了使觀眾深入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調動了旁白演唱的形式,《艾維塔》中演唱的搖滾歌曲《如此一個競技場》、《金錢滾滾來》有力地推動著情節發展,而且又十分動聽。這部音樂劇中還有一首並非搖滾的主題歌《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以其楚楚動人的旋律而風靡全世界。他的驚世巨作《貓》1981年5月在倫敦首演轟動了百老匯。此後又創作了以舞蹈精彩絕倫而著稱的《星光快車》、《劇院幽靈》(1986)和90年代榮獲8項托尼獎的《日落大道》等傳世名劇。 20世紀80、90年代稱雄世界音樂劇壇的倫敦西區,除了韋伯,還有作曲家勛伯格(1944~)和著名製作人卡麥隆·麥金托什(1946— )。他們的配合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麥金托什是一位聰明的藝術經營者,用高質量藝術作品贏得千千萬萬的觀眾。他與韋伯合作的《貓》、《歌劇院的幽靈》,與勛伯格合作的《悲慘世界》、《西貢小姐》,以及重新製作的許多經典劇目都為世人所矚目。
『肆』 世界四大經典音樂劇
1《貓》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勞伊德"韋伯的撼世傑作,該劇無與倫比地囊括了1983年百老匯的七項托尼獎,並包攬了倫敦紐約所有戲劇大獎。該劇曾被授予「世紀音樂劇」的稱號,自1981年倫敦首演以來,其間在美、日、法、德等國公演,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往往一票難求,至今仍是紐約百老匯及倫敦最賣座的音樂劇。源於此劇的經典情歌《回憶》( M emory)早已家喻戶曉,堪稱音樂劇史上的一部不朽名曲
2〈歌劇魅影〉
安德魯·洛依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1994年韋伯名列《戲劇周刊》雜志編寫的美國戲劇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榜首。在美國和英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時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幾個巡迴演出團在各大城市演出韋伯的音樂劇。
他為其父寫的"安魂曲"和他的"變奏曲"合起來製成的專輯成為銷量最大的專輯,以及後來的"首演集"專輯成為三倍白金輯(即銷量超過六萬百萬套)。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薩拉-布萊特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1996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創作會歌"生命之友"。韋伯是改寫音樂劇歷史的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附:韋伯經典音樂劇:《貓》、《艾薇塔》、《歌劇魅影》
劇情簡介:
《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韋伯的經典之作,四大音樂劇之首,被奉為音樂劇的代表。改編於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說《Le Fantom De L'opera》。它在當時其實並不是很有名的小說,但是在二十年代,它卻成為無聲電影和早期恐怖電影的寵兒。即使是中國,解放前也有一部《夜半歌聲》是根據此書改編的,可見其影響力之大。本來是一個可怕的故事,韋伯卻把Phantom寫成了一個有知識有靈魂的,優秀的建築師、作曲家、魔術師,他的悲劇是愛上了美麗的Christine。與之前的導演相比,韋伯筆下的Phantom多情、邪氣、才華橫溢又專一,生活在黑暗的另一個世界。
在音樂劇里的Christine既深愛著Raoul,但也被才華橫溢的Phantom,以及他所代表的黑暗與神秘,所吸引。這樣華麗刺激的戀情,也許是所有女人的幻想。古老的巴黎歌劇院下面,深得不知多少尺的地底,漆黑水面上的小船,船頭上站著的黑披風白面具的神秘客,恐懼和渴望,刺激又浪漫.
《Phantom of the Opera》這首歌了。莎拉.布萊曼的高音和克勞福德華美的中音完美結合,歌者激情澎湃,聽者波濤洶涌,營造了陰森緊張氣氛。另一首是男聲獨唱《the music of the night》也很經典,克勞福德用低緩的聲音慢慢地傾訴著戀愛時心理改變,溫柔細膩,傷感期待。
3〈悲慘世界〉
改編自雨果同名文學巨著的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始作俑者—法國人阿蘭·鮑伯利和米歇爾·勛伯格,都曾是音樂劇的狂熱歌迷。1971年,兩人在紐約觀看了韋伯的音樂劇《萬世巨星》,由此萌發出創作一部史詩風格的音樂劇的想法。兩人從韋伯的經典音樂劇《萬世巨星》和《艾維塔》中汲取了相當多的靈感,令其既有史詩般的壯麗,又不乏流行文化的精華。1978年,鮑伯利和勛伯格在巴黎「奇跡般地」完成了這項宏偉的工程。
1980年秋,長達兩個小時的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巴黎體育館首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竟然被硬插在了拳擊和馬戲表演之間,並在上演後的第十六周便被迫收場。哀嘆之餘,曾經把《貓》成功包裝上音樂劇舞台的英國著名演出製作人麥金托什找到了鮑伯利和勛伯格,下決心要把《悲慘世界》搬到「世界歌舞之都」—百老匯。三人一拍即合,6年後,重新包裝後的《悲慘世界》落戶百老匯,並正式踏上了國際舞台。
作為一部大型音樂劇,《悲慘世界》聘用的演員總數為421人,幕後的員工更高達1633人。該劇之所以能連演16年而不衰,除了故事和主題的歷久彌新、真切感人外,演員的專業、音樂的動人以及場景的變換等,也都是引人入勝的原因。例如主角冉·阿讓在大戰前夕祈禱上蒼保佑養女珂賽特的愛人馬呂斯的獨唱《讓我死,讓他活》,其神情之懇切、旋律之優美,令人過耳難忘;再者,《悲慘世界》的編導破天荒地利用大型轉台,將革命青年和巴黎市民共同堆砌的「戰壕」逼真地呈現出來,加上慷慨赴沙場的激昂軍樂和充滿火葯味的槍聲、爆炸聲,令觀眾如身歷其境,達到了比電影還要真實的震撼體驗。
4〈西貢小姐〉
1989年製作的類似《蝴蝶夫人》故事的音樂劇。故事發生在越南戰爭中,講述了一個美國兵和痴情的越南舞女的戀情故事。
曲作家 Claude-Michel Schonberg 和詞作家 Alain Boublil 在是看到一張照片之後得到的靈感。照片上是一個越南女孩正要登上從胡志明市飛往美國的飛機,去見她從未謀面的曾經在越南當兵的父親。女孩的母親握著她的手,知道她一去就再也見不到她了。Schonberg 和 Boublil 覺得母親的沉默和女孩的淚水表現了由戰爭摧毀的相愛的人們的生活。
『伍』 音樂劇可以根據哪些要求進行分類
音樂劇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有不同的分類。音樂劇流派的開成和壯大總是與傑出的作曲家和劇作家,尤其是他們的不朽的作品聯系在一起的。
科恩、羅傑斯和小哈姆斯坦的古典音樂劇流派、勒納和洛維的小歌劇流派、桑德海姆和普林斯的「概念音樂劇」流派、韋伯和萊斯的現代流派音樂劇、勛伯格和鮑伯利的史詩流派、呂克·普拉蒙登和理查德·科錢特的浪漫主義流派和方興未艾的後現代流派音樂劇向世人打造了一個五彩繽紛的音樂劇舞台。
『陸』 音樂劇有哪些經典名著以及它們的藝術成就
1《貓》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勞伊德"韋伯的撼世傑作,該劇無與倫比地囊括了1983年百老匯的七項托尼獎,並包攬了倫敦紐約所有戲劇大獎。該劇曾被授予「世紀音樂劇」的稱號,自1981年倫敦首演以來,其間在美、日、法、德等國公演,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往往一票難求,至今仍是紐約百老匯及倫敦最賣座的音樂劇。源於此劇的經典情歌《回憶》( M emory)早已家喻戶曉,堪稱音樂劇史上的一部不朽名曲
2〈歌劇魅影〉
安德魯·洛依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1994年韋伯名列《戲劇周刊》雜志編寫的美國戲劇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榜首。在美國和英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時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幾個巡迴演出團在各大城市演出韋伯的音樂劇。
他為其父寫的"安魂曲"和他的"變奏曲"合起來製成的專輯成為銷量最大的專輯,以及後來的"首演集"專輯成為三倍白金輯(即銷量超過六萬百萬套)。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薩拉-布萊特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1996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創作會歌"生命之友"。韋伯是改寫音樂劇歷史的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附:韋伯經典音樂劇:《貓》、《艾薇塔》、《歌劇魅影》
劇情簡介:
《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韋伯的經典之作,四大音樂劇之首,被奉為音樂劇的代表。改編於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說《Le Fantom De L'opera》。它在當時其實並不是很有名的小說,但是在二十年代,它卻成為無聲電影和早期恐怖電影的寵兒。即使是中國,解放前也有一部《夜半歌聲》是根據此書改編的,可見其影響力之大。本來是一個可怕的故事,韋伯卻把Phantom寫成了一個有知識有靈魂的,優秀的建築師、作曲家、魔術師,他的悲劇是愛上了美麗的Christine。與之前的導演相比,韋伯筆下的Phantom多情、邪氣、才華橫溢又專一,生活在黑暗的另一個世界。
在音樂劇里的Christine既深愛著Raoul,但也被才華橫溢的Phantom,以及他所代表的黑暗與神秘,所吸引。這樣華麗刺激的戀情,也許是所有女人的幻想。古老的巴黎歌劇院下面,深得不知多少尺的地底,漆黑水面上的小船,船頭上站著的黑披風白面具的神秘客,恐懼和渴望,刺激又浪漫.
《Phantom of the Opera》這首歌了。莎拉.布萊曼的高音和克勞福德華美的中音完美結合,歌者激情澎湃,聽者波濤洶涌,營造了陰森緊張氣氛。另一首是男聲獨唱《the music of the night》也很經典,克勞福德用低緩的聲音慢慢地傾訴著戀愛時心理改變,溫柔細膩,傷感期待。
3〈悲慘世界〉
改編自雨果同名文學巨著的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始作俑者—法國人阿蘭·鮑伯利和米歇爾·勛伯格,都曾是音樂劇的狂熱歌迷。1971年,兩人在紐約觀看了韋伯的音樂劇《萬世巨星》,由此萌發出創作一部史詩風格的音樂劇的想法。兩人從韋伯的經典音樂劇《萬世巨星》和《艾維塔》中汲取了相當多的靈感,令其既有史詩般的壯麗,又不乏流行文化的精華。1978年,鮑伯利和勛伯格在巴黎「奇跡般地」完成了這項宏偉的工程。
1980年秋,長達兩個小時的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巴黎體育館首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竟然被硬插在了拳擊和馬戲表演之間,並在上演後的第十六周便被迫收場。哀嘆之餘,曾經把《貓》成功包裝上音樂劇舞台的英國著名演出製作人麥金托什找到了鮑伯利和勛伯格,下決心要把《悲慘世界》搬到「世界歌舞之都」—百老匯。三人一拍即合,6年後,重新包裝後的《悲慘世界》落戶百老匯,並正式踏上了國際舞台。
作為一部大型音樂劇,《悲慘世界》聘用的演員總數為421人,幕後的員工更高達1633人。該劇之所以能連演16年而不衰,除了故事和主題的歷久彌新、真切感人外,演員的專業、音樂的動人以及場景的變換等,也都是引人入勝的原因。例如主角冉·阿讓在大戰前夕祈禱上蒼保佑養女珂賽特的愛人馬呂斯的獨唱《讓我死,讓他活》,其神情之懇切、旋律之優美,令人過耳難忘;再者,《悲慘世界》的編導破天荒地利用大型轉台,將革命青年和巴黎市民共同堆砌的「戰壕」逼真地呈現出來,加上慷慨赴沙場的激昂軍樂和充滿火葯味的槍聲、爆炸聲,令觀眾如身歷其境,達到了比電影還要真實的震撼體驗。
4〈西貢小姐〉
1989年製作的類似《蝴蝶夫人》故事的音樂劇。故事發生在越南戰爭中,講述了一個美國兵和痴情的越南舞女的戀情故事。
曲作家 Claude-Michel Schonberg 和詞作家 Alain Boublil 在是看到一張照片之後得到的靈感。照片上是一個越南女孩正要登上從胡志明市飛往美國的飛機,去見她從未謀面的曾經在越南當兵的父親。女孩的母親握著她的手,知道她一去就再也見不到她了。Schonberg 和 Boublil 覺得母親的沉默和女孩的淚水表現了由戰爭摧毀的相愛的人們的生活。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9162486.html
找的資料,《貓》和《歌劇魅影》我看過,歌不錯
『柒』 關於音樂劇的流派
音樂劇古典流派
音樂劇歌劇流派
概念音樂劇流派
音樂劇現代流派
音樂劇史詩流派
『捌』 鮑伯利 勛伯格他們的史詩派音樂劇的特點
勛伯格、鮑伯利的史詩派音樂劇風靡世界,標志著大製作音樂劇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占據了世界音樂劇舞台的中心位置,這類音樂劇注重大製作的手筆,舞台及歌舞表演恢弘磅礴,有震撼人心的強大藝術感染力;特別是韋伯創作的《歌劇魅影》、《貓》、《日落大道》及勛伯格的《西貢小姐》、《悲慘世界》都是音樂劇古典與現代音樂風格的融合。在這期間的音樂劇中,既有搖滾、爵士等富時代感的流行音樂元素又保留了華麗、古典的歌劇典範的長調唱腔,可以說是「流行與古典的橋梁,通俗和高雅的契合」 (注:參見黃雲利、劉白維著《「嫁接」與「融合」——西方音樂劇中古典與流行兩棲歌唱家唱法研究》,2007年版。)。這類作品的演唱介於通俗唱法與古典歌劇唱法之間,技巧難度較大。在此時期也應運而生了諸如莎拉布萊曼、邁克波爾、安德列波契尼等遊走於兩種唱法之間的兩棲歌唱家,他們的演唱特點也是這個時期音樂劇風格的特點:即能駕馭技巧性教高的古典美聲唱法,又能把握流行風格的歌曲。具體在演唱特點的把握上有以下幾點;整首歌的演唱不一定要象美聲唱法講究的聲區統一,在歌曲的各個部分可應情緒或內容的要求運用真聲、假聲、混聲、氣聲、柔聲等不同技巧和聲音的『著力點」。一般來說,在中低聲區大多採用真聲+氣聲演唱,真聲接近自然聲音,帶有語氣般的敘述性;氣聲演唱是一種以氣帶聲的方法,由於氣息是牽動感情的主要因素,所以它具有加強的情感性而在流行唱法里非常多見。在中聲區接往高聲區的過程中,可適當混入假聲,進入高音區後完全的運用氣息支持的假聲,喉嚨也進一步的打開導致全身共鳴的連通,強調頭腔共鳴和高位置色彩的聲音,以表達熱烈明朗的感情或具有戲劇性張力的情緒,比如《歌劇魅影》中克莉絲汀的唱段「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歌曲的開頭唱腔強調自然、放鬆、吐字清晰、氣息流暢,感情表達細膩,而在最後歌唱時的華彩樂段,其中有小字三組c,甚至是小字三組e上的長音保持,我們可以聽到演唱者深呼吸的支持下,喉頭下沉喉嚨進一步打開後,全身共鳴並結合高位音的色彩,聲音輝煌華麗,在這里它的運用實際上美聲唱法中詠嘆調的唱法沒什麼區別;同時這種「嫁接『的唱法也需要對身體各個共鳴腔體的靈活運用和轉換,胸、口、鼻、頭腔共鳴的運用是隨著音區高低不同的運用,聲音位置也隨著細微而准確地,逐步進行調整與變化,這就要求歌者要有扎實的演唱功底與自然運用各種技巧的能力,才能達到凌駕於樂隊之上的能力,除此之外對流行曲風把握演繹的能力也很重要。
『玖』 音樂劇的流派
看這個博克
『拾』 音樂劇的發展歷程
音樂劇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的輕歌劇()、喜劇(Comedy)和黑人劇(Minstrel Shows)。
早期發展史
在17世紀~18世紀的歐洲,音樂成了人們用來表達思想和感情的有力工具。在歐洲,各種各樣的音樂都得以茂盛發展,出現了清唱劇和歌劇。但華麗或庄嚴的歌劇或清唱劇並不能完全滿足觀眾,於是出現了被稱之為「居於雜耍和歌劇中間」的藝術形式。
歷史上第一部「音樂劇」是約翰·凱的《乞丐的歌劇》(The Beggar's Opera),首演於1728年倫敦,當時被稱為「民間歌劇」,它採用了當時流傳甚廣的歌曲作為穿插故事情節的主線。
美國娛樂
19世紀,城市在美國紛紛建立,音樂劇隨之繁盛起來,它們以城市觀眾為對象,出現了輕歌舞劇(vaudeville)及其更為粗俗的姐妹劇種———滑稽表演(Burlesque)。
快樂的少女
1893年曾經活躍一時的英國人瓊斯完成了一部後來載入史冊的音樂劇《快樂的少女》,在倫敦王子劇院首演時激起觀眾狂熱反響。劇情故事生動連貫,舞蹈演員即是劇中人物,採用相關的舞蹈動作和話劇式的丑角說白,清晰敘述了這些演員如何千方百計躋身於貴族社會的故事。
20世紀初
進入20世紀,歐洲的作曲家給美國帶來的一種小歌劇形式。由於多年來受到歐洲歌劇如吉爾伯特和蘇利溫的英國喜歌劇,加上其他的天才如約翰·斯特勞斯的維也納小歌劇,
奧芬巴赫的法國輕歌劇等的影響,使觀眾自動地有了一套評判音樂好壞的標准,而且也影響了觀眾的欣賞口味。有意味的情節,優美的音樂和文雅的歌詞成為編創者追求的目標。
現代
在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前衛劇場的觀念滲入主流作品;搖滾樂、社會變遷豐富創作的素材,歐陸作品進口美國,百花齊放。
20世紀60年代,甲殼蟲和搖滾樂由英國沖向世界,各國音樂劇作曲家對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由抵制逐漸轉向吸收,英國的韋伯率先在《耶穌基督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這部以古老的聖經故事改編的內容沉痛、主題嚴肅的音樂劇中採用了輕音樂及搖滾樂,
使之具有了現代感,歌曲變得活潑,通俗、易於演唱。在配器上也打破了管弦樂的嚴格限制,將電聲樂器引入音樂劇,從而加強了它的時代感和表現力。
(10)關於音樂劇史詩流派擴展閱讀
流派代表
1、安德魯·洛依德·韋伯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1948年3月22日生於英國倫敦,音樂劇作曲家。
1968年韋伯的音樂劇《約瑟與神奇綵衣》首次登上舞台。截至2013年,他一共創作了13部音樂劇,一部聲樂套曲,一組變奏曲,兩部電影配樂和一首安魂曲,獲得7次托尼獎,
7次奧利弗獎,3次格萊美獎,並且憑借《艾薇塔》中的歌曲《You Must Love Me》贏得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
2、喬治·格什溫
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1898-1937),原名雅各布·格肖維茨(Jacob Gershowitz),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個俄國猶太移民家庭,美國著名作曲家,寫過大量的流行歌曲和數十部歌舞表演、音樂劇,是百老匯舞台和好萊塢的名作曲家。
1924年為保爾·懷特曼的爵士音樂會寫了《藍色狂想曲》獲得巨大成功。格什溫的卓越貢獻是把德彪西和拉赫馬尼諾夫的風格與美國的爵士樂風格結合了起來,雖缺乏熟練的寫作技巧,卻是個了不起的旋律天才。格什溫1937年夏因患腦癌去世,去世時三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