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進行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音樂活動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其他活動所無法替代的功效。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有三:其 一,正如葉聖陶所說:「音樂是世界的語言。」音樂為人類所共同理解,能產生共鳴。其 二,音樂藝術能陶冶情操,為古今中外有識之士所認可。其 三,喜愛音樂是孩子們的天性。音樂對於幼兒的健康心理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過一句名言:「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孩子們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悅的心情。 那麼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為: 1. 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藝術領域的內容與要求 為: 1. 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 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 2 能。 3. 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 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6. 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 音樂教學活動是藝術領域里主要的活動,幼兒園唱歌教學活動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選材恰當,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學唱的興趣和慾望。在幼教雜志及教材上,有好多幼兒歌曲。但並不一定都適合孩子們學唱。如表現為:歌詞陳舊復雜、幼兒難於理解,還有的歌曲內容孩子很陌生,這樣就影響孩子學唱歌曲的興趣。因此歌曲的選擇,對孩子的學唱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有的放矢的選擇歌曲。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歌唱。如、《小兔乖乖》(歡快的)、《玩具進行曲》《粗心的小畫家》(詼諧的)
2. 音樂集體教學活動中目標制定存在哪些問題
活動目標是根據教學工作的目的和任務,在充分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狀況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為某一教學活動所設定的擬最終達成的結果,它是每一次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活動目標是教學目的和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的具體化,是教學活動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依據,也是進行教學評價的依據。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各領域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的,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與態度、能力、知識與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活動設計要全面落實幼兒園教育的三層次目標,即活動目標要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然而如何把握好「度」,真正做到三維的有機整合,確實是廣大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在實踐中,教師在制訂教學活動的目標時,存在諸多問題。
1.目標針對性不強新課程打破分科教學的界限,淡化知識技能,關注課程的整合性。一方面,教師困惑於目標中是否需要(可以)提及知識與技能,於是普遍認為活動目標的適切性較難把握。另一方面,課改推進到現在,教師知道了許多新觀念,卻缺乏將觀念具體化的手段,導致了活動目標針對性不強。
2.以長效目標代替具體活動目標好的觀念是否會有好的結果?英國課程學家勞頓認為,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有三個:教學思想的變化、教學內容的變化以及教學技術的變化,而關鍵在於教師教學技術的跟進。新課程強調活動過程和活動的長遠目標,於是很多教師將教育的長期目標作為一次具體活動的目標。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活動的目標如何才能既區別於傳統的教學目標,又能兼顧短期目標與長效目標的平衡,這也是困擾廣大教師的問題之一。
3.目標挑戰性不足新課改強調教師要關注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於是很多教學活動體現了幼兒的經驗,有了個性,卻少了應有的標准,導致了目標的挑戰性不足,集體活動成了單純的談話和表演。活動目標如何在幼兒經驗的基礎上對幼兒的發展有所挑戰和促進?其中的度如何把握?這些問題也是教學活動目標制訂中有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擬結合具體案例,就實際中幾種較有代表性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為教師思考和制訂活動目標提供一些啟發。
集體教學活動目標制訂中的常見問題
問題一:目標表述過於寬泛,活動的落腳點不明確
案例:中班活動「我喜歡的書」
活動目標:1.在看看、講講的交流活動中,豐富與閱讀有關的經驗;2.體
驗在閱讀中發現的快樂,激發閱讀的興趣。
分析目標第一條中所提到的「與閱讀有關的經驗」過於寬泛,空洞無物。教師對幼兒在閱讀方面的經驗已有初步的了解,在本次活動中可以對哪些具體的閱讀經驗進行歸納、梳理和提升,同時又可以豐富哪些新經驗,都應該在目標中予以較清晰的表述。這樣才能幫助教師在設計活動過程時有針對性地圍繞目標層層展開。
建議調整為:1.在看看、猜猜、講講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書的結構和特徵,知道不同的人喜歡看不同的書;2.提高閱讀的興趣,能積極地參與自主閱讀並有初步的理解。
有清晰的目標在心中,可以為教師設計活動的各個環節、組織活動過程、把握生成的問題等提供一個明確的依據和方向。在制訂目標的時候,很多教師因為十白目標定不準,高了達不到,低了沒挑戰,因而將目標含糊表述,籠統概括,使其顯得過於寬泛。由於目標寬泛,落腳點不明確,教師在設計和組織活動時往往會出現環節推進上缺乏遞進性,師幼互動中的提問顯得隨意、漫無目的,對生成的問題常常無法准確判斷和回應等問題。因此,教師在制訂教學活動目標時,必須在分析幼兒經驗和活動價值的基礎上,明確本次活動要實現的目標,並用准確的語言加以表述。
問題二:以「寫過程」代替「寫目標」,目標缺乏價值定位
案例:大班活動「摘橘子」
活動目標:1.通過看照片和錄像回憶、交流各自在摘橘子活動中的經歷;2.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發現橘子成熟的簡單過程,萌發愛護植物的情感。
分析:第一條目標只是教師在預設活動時對其中一個環節的設計和思考,而未揭示設計這一環節背後的價值定位。第二條目標存在同樣的問題,「萌發愛護植物的情感」也過於寬泛,落腳點不明確。教師對目標有模糊的認識和初步的定位,但在表述目標時卻無法准確地分析和表達活動背後的價值,寫出了「怎麼做」,卻沒有揭示為什麼這么做以及這么做的意義。
建議調整為:1.在回憶、交流摘橘子經歷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困難的方法和經驗;2.發現橘子成熟的簡單過程,進一步萌發探索植物生長變化的願望。
盡管價值和意義需要通過活動過程來實現,我們也強調要關注過程,但關注過程並不是關注過程本身的形式和內容,而是關注過程(手段)對於幼兒發展的作用。目標指向的應是一次具體活動對於幼兒發展的價值和意義。因此,目標的表述只要明確活動的價值定位即可,而沒必要把過程一一羅列在目標中。
問題三:目標陳述混亂,缺乏整體的思考
案例:小班活動「我的名字」
活動目標:1.喜歡自己的名字,鼓勵幼兒大膽地應答教師的呼喚;2.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說話。
分析:第一條目標的前半句與後半句主語不一致,前半句從幼兒的角度提出,後半句和第二條目標又從教師的角度提出,使目標顯得混亂。而「大膽地應答」與「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說話」兩點間又互相交叉,缺乏整體考慮。
建議調整為:1.喜歡自己的名字,聽到名字能大聲地應答;2.願意在問題情境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目標是教師心中預期的達成方向,可以從教師的角度提出,使用諸如「培養」「促進」「鼓勵」等字眼;也可以從幼兒發展的角度提出,使用「懂得」「了解」「感受」「發現」等字眼。前者反映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手段或教育行為有預想的期望值,後者反映教師心中對活動推動幼兒發展的內容、方向和程度有預想的期望值。相比較而言,後者的表述方式更能夠體現教師對幼兒主體地位的尊重、對幼兒個體經驗及發展的關注,即「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在表述目標的時候,不論採用教師還是幼兒的視點,前後須統一,以體現對目標的整體思考。
新課程背景下活動目標的價值定位
以往的分科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強調知識點的落實,而二期課改倡導打破學科界限,關注課程整合,允許教師在內容上做多樣化的選擇,並較多地關注幼兒的個體體驗。在」內容」變化,「觀念」轉變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難以准確地把握目標制訂的關鍵點。新課改強調幼兒的能力發展、情感體驗,強調發揮課程的整體效應,這直接導致了傳統教學活動目標與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活動目標的差異,教師應認真研究新課改的理念,依此來架構目標。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兩點。
1.目標關注能力,淡化知識技能
案例一:小班兒歌《傘》教學活動的目標比較(見表1)
以往的活動目標 現在的活動目標
目標制訂 在感受、理解兒歌的基礎上,幫助幼兒初步學念兒歌,並能大膽表現。 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幫助小動物尋找合適的傘,嘗試用兒歌表現,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分析
(1)目標指向兒歌的學習,重在知識的獲得。
(2)關注幼兒表現技能的提升。 1.關注幼兒能否運用在主題中積累的已有經驗。
(3)兒歌表現是一種載體,活動不特別強調學會具體的兒歌。
(4)關注活動中幼兒的情感體驗,關注幼兒的和諧發展。
2.關注過程,淡化結果
案例二:大班音樂活動《泉水丁冬》的目標比較(見表2)
以往的活動目標 現在的活動目標
目標制訂 在感受、理解歌曲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學慣用不同樂器表現音樂節奏。 鼓勵幼兒運用自製的節奏樂器為歌曲伴奏,嘗試合作表現,體驗共同表演的快樂。
分析 目標注重活動結果,是一個結果性的目標。更關注於目標的達成。 目標注重幼兒在過程中的體驗,是一個過程性目標。
音樂活動中的節奏學習一直是幼兒喜歡的內容之一,以往教師會根據幼兒的技能水平設計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不同的形式學習特定的節奏。二期課改後,音樂活動也更加註重與其他學科的綜合,以及與幼兒已有經驗的有效融合,追求的價值也不單純是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表達。
總之,新課改中,教學活動的目標更關注幼兒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培養,知識技能相對淡化;更關注如何在必要的知識技能的基礎上來推進幼兒的整體發展。目標是對活動結果的預設,更重要的是其對教師組織教學所起的引領作用。制訂目標時要改變以往以學科需求為主線的做法,要更關注分析幼兒的興趣點、現有經驗與能力以及主題推進的需要。
新課程背景下集體活動目標制訂的幾個要點
1.根據同一內容制訂不同的活動目標
二期課改推進中我們發現,在創造性使用教材這一思想的引領下,教師有了廣闊的創造平台。面對同一個內容,教師能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與需求,從不同的切入點設計活動,然而在活動目標制訂中教師往往會有一些困惑,如怎樣的目標才是合適的,目標怎樣才能體現針對性,等等。
在同課異構的活動交流中我們的體會是:首先,要判斷某一內容更適合用集體活動還是個別活動完成;其次,要思考每個年齡段的幼兒有哪些需求和特點,據此尋找適合的、有挑戰性的目標;第三,要整合幼兒經驗,思考整個主題的大目標,形成次級主題的小目標:第四,要思考如何完善目標,即根據目標選擇內容、設計環節,然後再反過來思考目標的有效性。
2.在同一目標下選擇不同的內容
新課程主要以主題的方式推進,主題活動的整體目標對各項子活動的目標起著引領作用,在此前提下,教師要思考如何根據主題目標選擇有效活動內容,以及如何通過各項子活動達到總目標。如「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感」是主題「我是中國人」的總目標之一。如何達成這一目標?我們認為,最關鍵的是教師要善於從不同維度去分解目標。
(1)分解目標中的主題詞。主題詞往往是較為概括的,通過分解找到幼兒生活中較能代表主題詞的相關內容。如可將目標「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感」中的主題詞「愛祖國」分解為愛祖國的山山水水,愛祖國的民族文化等。
(2)分解目標中的定位詞。目標「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感」定位於「情感」,而情感的獲得應建立在感受和體驗的基礎上,並在拓展和運用中得到升華。因此,為了達到「情感」的目標,教師首先需要安排適量的內容幫助幼兒去體驗,然後在此基礎上帶著初步的積極情感去實踐。
(3)根據幼兒的興趣有效補充與主題有關的其他內容。如在「我是中國人」的主題中,幼兒需要找一些能代表中國人的音樂,最後他們找到了很多,包括《茉莉花》,這一音樂讓教師自然聯想到中國申辦「世博會」張藝謀執導的宣傳片,於是「茉莉花與世博會」這一內容也被補充進來,很好地豐富了主題內容。
3.把握目標挑戰性的「度」
目標要對幼兒形成適度的挑戰,才是有意義的。把握活動目標挑戰性的「度」,關鍵在於找到衡量「度」的依據,而這一依據來源於教師對目標若干維度(知識、能力與情感)的理解與把握。具體來說,教師要把握幾個方面:根據幼兒的經驗有效地融入知識點,以學科的序作為設置挑戰點的依據;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參閱《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幼兒發展的目標,形成適切的教學目標;情感和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層次的,教師要善於分解這兩個維度的目標,根據活動載體(內容)的特質有效地融入相關的情感與能力發展的目標;根據本班幼兒的需求、興趣與發展水平,確定適合本班幼兒特點的目標,關鍵在於每個活動價值的定位及關鍵經驗的挖掘。下面以二個案例說明。
案例一:中班綜合活動「禮物」(設計者:青浦區佳佳幼兒園徐秀清)
活動目標:1.能根據給出的線索推測、聯想,提高對周圍事物的敏感度,培養細致觀察的態度;2.體驗猜測、尋找、想像的樂趣,為成功而高興。
新課改以來,教師對目標制訂的困惑主要來源於「關注整合」以及「淡化知識技能」帶來的;中擊。分科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科序的要求制訂目標,目標較易把握,新課改強調整合導致教師很難把握目標的層次性。「禮物」的活動目標關注了幼兒能力的發展,在第一條目標中教師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分層,根據本班幼兒的需求形成清晰的挑戰性目標。
案例二:小班談話活動「黑夜來了」(設計者:寶山區紅星幼兒園 施玲玲)
活動目標:1.感受夜晚的美麗及有趣,激發喜歡夜晚的情感;2.通過分享、交流和實踐體驗,願意獨自睡覺,克服怕黑的情緒。
在本活動目標的制訂中,教師關注了主題中幼兒積累的經驗與出現的問題,有效地將兩者進行了融合,形成了「激發喜歡夜晚的情感」及「克服怕黑的情緒」兩個目標。兩個目標層層遞進,「克服怕黑的情緒」其實是幼兒「不怕困難」情感下的一個次級目標。兩個目標具體、針對性強,挑戰適切。
如果說制訂目標僅僅是活動的開始,那麼學會評價目標有助於進一步完善活動,如教師可從目標陳述看其是否符合課改理念;從環節設計與目標是否匹配看其適切性;從教學活動現場幼兒的反應看目標的挑戰性,等等。制訂好目標後,教師還需對已制訂好的目標進行不斷反思,使其盡可能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3. 如何開展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音樂活動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其他活動所無法替代的功效。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有三:其一,正如葉聖陶所說:「音樂是世界的語言。」音樂為人類所共同理解,能產生共鳴。其二,音樂藝術能陶冶情操,為古今中外有識之士所認可。其三,喜愛音樂是孩子們的天性。音樂對於幼兒的健康心理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過一句名言:「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孩子們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悅的心情。 那麼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藝術領域的目標為: 1. 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藝術領域的內容與要求 為: 1. 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 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 2 能。 3. 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 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6. 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 音樂教學活動是藝術領域里主要的活動,幼兒園唱歌教學活動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選材恰當,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學唱的興趣和慾望。在幼教雜志及教材上,有好多幼兒歌曲。但並不一定都適合孩子們學唱。如表現為:歌詞陳舊復雜、幼兒難於理解,還有的歌曲內容孩子很陌生,這樣就影響孩子學唱歌曲的興趣。因此歌曲的選擇,對孩子的學唱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有的放矢的選擇歌曲。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歌唱。如、《小兔乖乖》(歡快的)、《玩具進行曲》《粗心的小畫家》(詼諧的)???? 二、動作引導,富有情趣。 3 由動作引導的新歌教學活動,就是組織幼兒做動作開始活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適用於詞曲簡單、多重復,歌詞內容有直接描述動作過程,賦予動作性。如,在進行歌曲《蝴蝶找花》較長活動時,先讓孩子進行「蝴蝶找花」的游戲,讓孩子分別扮演「蝴蝶」和「花」,借歌詞內容進行游戲,並利用游戲活動學習伴隨歌詞朗誦,再進行學習唱歌和相關的游戲活動。這樣不僅使幼兒學唱興趣濃,而且還能夠使平淡的新歌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三、創設氛圍,寓教於樂。 在教唱活動中教師應給孩子們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寓教於樂,同時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以充分調動孩子參與唱歌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感受自然美,自發的模仿和學習,甚至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活動,讓孩子輕松的學唱歌曲。如,歌曲《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活潑、歡快、節奏性很強的歌曲。在學唱歌曲前,我便有意識的在孩子們自由活動時播放這首歌曲,那歡快、跳躍性的旋律,以及那拍拍手、跺跺腳等歌詞,很快吸引著「你們真了不起,老師沒教就會唱了。」孩子們在表揚和鼓勵下,感受了成功的喜悅,自信心大增;一些平時不大表現的孩子也投入到了歌唱活動中,和大家一起「瘋」了起來。在進行唱歌教學活動時,我嘗試著不用琴來伴奏,而是讓孩子們自由的拍手、拍腿,邊拍邊清唱歌曲,擁有節奏的拍打增強孩子們學唱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態度、眼神、動作語調等也是營造教學氛圍的重要因 4 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安排的一切活動都要富於感染力,建立輕松、相對自由的教學氛圍,以及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能讓每個孩子產生積極學唱歌曲的願望。 四、大膽創新,獨立思考。 有位教育學家曾說過:「學會創造是培養現代人才的重要內容,教育有著開發創造精神和窒息創造精神的雙重力量。」在我們唱歌的教學活動中,不光強調唱歌技能、技巧方面的訓練,還應引導幼兒表現美、創造美。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孩子大膽的創新,獨立的思考。培養創造能力並不是要摒棄模仿,因為模仿是最初的學習方法。現在提供給孩子學習的歌曲一般都是開創性的,都留有給孩子探索船邊的餘地。例如,創編歌詞,在學唱活動中根據歌曲創編相應的歌詞,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孩子創造性地發展。根據歌詞創編動作,也是對孩子創造性的很好的培養。對於孩子的創造行為,我們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在孩子已有的創造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應給予幼兒自主的創造和表現的機會,由淺入深的引導幼兒向更深層次發展,激勵幼兒從自身的感受、體驗出發,通過努力展示孩子的創造力。 五、善於發現,教學協調。 在教唱活動中,有時一次活動下來大多數孩子記不清歌詞,更不用說什麼表情、感情了,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的讓孩子記歌詞,而沒有幫助孩子去理解歌曲的性質,沒有教給孩子怎樣唱好它的方法,那就沒有什麼意義。在歌唱活動結束時,如果 5 孩子沒有記住歌詞,那麼經常性的播放這首歌曲,讓孩子在無意識中學會歌曲。其實同伴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時一首歌教下來只有幾個孩子會唱了,但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已有大部分孩子都會唱了;因為孩子們在玩耍、游戲中會互相模仿、學習,就是「兒童教兒童」,它是教學方法的有益補充,隨時可教、隨處可教,有時比老師教的更有效。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教與學的相互協調,重視孩子的學習過程。 在教唱歌曲前,我們還可以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給孩子播放歌曲聽,用說兒歌和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孩子記憶旋律、節奏和理解歌詞內容,並吐字清楚的表達歌曲的內容和情感。 德國音樂理論家舒巴爾特指出:"人聲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聲音,只是這個原音的遙遠的回聲。人的喉嚨是創作的第一個最純潔的,最卓越的樂器。"幼兒唱歌活動可以陶冶情操,活潑身心,抒發感情,發展語言,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豐富他們的音樂表現力。尤其是孩子,當他高興時,就會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以表達輕松、愉悅的心情。但有時會出現幼兒不樂意參與唱歌活動,或總覺得孩子的歌聲不動聽,唱歌音不準,或是缺乏感染力。為什麼會這樣呢?重新審視我們的唱歌教學,造成這種困惑的因素很多,但更多的在於我們老師自身。那麼怎樣進行音樂活動中的唱歌教學呢? 一、分析教材,在選擇的基礎上安排教學內容 6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興趣容易轉移,而且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教學安排和孩子的階段性表現安排唱歌的內容。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歌,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唱歌的興趣和慾望。在我們的教材上,有許多好歌,但並不一定適合幼兒唱歌,因為有些歌詞太陳舊復雜,幼兒不易於理解,有的歌曲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偏離了,所以歌曲的選擇影響著幼兒歌唱的質量。那麼怎樣的歌曲適合幼兒演唱?我認為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歌唱。《綱要》中也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
4. 試談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音樂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園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孩子們萌發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通過音樂學習,能夠調節幼兒的情緒,給予他們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帶給他們美的享受,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
5. 幼兒園教學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怎麼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園教學管理是幼兒園整個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教學管理較多地強調「教與學」的管理,如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活動的組織等等。如果我們把「保教」作為一個整體的話,那麼教學管理就不能只局限在「教與學」的方面,而是要關注幼兒在園的學習與生活環境,關注幼兒園每天的時間安排,關注幼兒每天來園後的各項活動。只有把教學管理擴展到幼兒在園生活的全部,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下面,筆者從幼兒園教學工作的三個具體方面來談談教學管理的幾個問題。 一、建立基本的學習環境 基本的學習環境是幼兒在園學習與生活的基礎,包括教室內的學習環境和戶外的活動環境,如何讓這兩個環境有利於幼兒每天的學習與生活,是教學管理工作的首要問題。 (一)教室學習環境。 幼兒每天的進餐、如廁、日常盥洗、午睡、各種基本的學習活動,都要在教室中進行。因此,教室的環境能否給幼兒一種安全舒適的感覺,能否有秩序感,能否有各種探索的空間和充足的探索材料等,是教學管理者要認真加以考慮的。 幼兒在教室內的活動,既包括了教師組織的各項活動,也包括了他們的自由選擇活動,這兩類活動需要一種平衡。因此,設置各個學習區域並提供較充足的操作材料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學管理就是要在充分考慮幼兒園現有的條件下,明確各個年齡班教室的具體空間安排、各個區域的設置,以及各種操作材料的提供。在這些方面應當有一些基本要求,包括:各年齡班教室主要設哪些基本區域,各個基本區域中提供哪些具體的操作材料。在操作材料的提供上,基本要求是要考慮幼兒年齡上的差異,並且明確哪些材料由幼兒園提供,哪些材料由教師收集。各班教師可以在基本要求上創造和發揮,如增加區域和材料。在考慮區域設置和材料提供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如何在教室中安排合適的空間使全班幼兒開展集體活動。 各個班教室可能有不同,幼兒年齡特點和帶班教師的能力水平有差異,因此在規劃安排各班教室空間、區域設置和操作材料提供時,教學管理人員應當和各班的教師一起充分地討論和商量,以幫助他們解決具體、實際的問題。 此外,在安排教室學習環境時,還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喝水、如廁、洗手、取放個人物品等活動,要盡可能使幼兒便於自我照料,同時也便於成人對其提供即時的幫助。 (二)戶外學習環境。 戶外活動場地最主要的功能是為幼兒的大肌肉活動提供條件,因此,運動場地的劃分、運動器材的提供就是教學管理最需要考慮的。 首先是場地的劃分。戶外活動場地一般有自然的劃分和人為的劃分。無論哪種劃分,都要考慮某塊場地適合哪種運動,適合放置哪些運動器材,適合安排幾個班的幼兒同時進行活動。將戶外活動場地按功能區進行劃分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其思路是教室區域設置、安排思路的延伸,這樣既便於管理,也有利於運動器材的有效使用。如根據幼兒大肌肉運動的幾個方面,走、跑、跳、攀爬、投擲、平衡等,將戶外活動場地劃分為若干塊,確定可以進行的主要活動(需要器械的和不需要器械的),這樣就將戶外活動場地功能化了。
6. 大班歌唱教學活動應注意哪些問題
唱歌是音樂藝術表現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為幼兒所理解和喜愛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種音樂表現形式,所以,唱歌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主要內容。縱觀幼兒園唱歌教學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唱歌教學活動,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幼兒記住歌詞,讓幼兒一句句地按老師的要求學唱,輕重強弱和快慢全聽老師的,能連貫、完整地演唱,教師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忽視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又忽視了幼兒的創造表現。針對這些現狀,我們幼兒園這學期對唱歌教學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討,力求在教學方式方法上有所改革和突破。 如何在唱歌教學中有效的駕馭活動的過程,讓幼兒能夠從願意學唱歌、喜歡學唱歌到有一定創造性地表演唱歌,通過唱歌活動獲得一種主動的充分地發展呢?結合我們的工作實踐,認為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歌曲的選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歌,我認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唱歌的興趣和慾望。在我們的教材上,有許多好歌,但並不一定適合幼兒唱歌,因為有些歌詞太陳舊復雜,幼兒不易於理解,有的歌曲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偏離了,所以歌曲的選擇影響著幼兒歌唱的質量。那麼怎樣的歌曲適合幼兒演唱?我認為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歌唱。《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幼兒是生活在童話世界之中的,在他們的眼裡,小花、小草會唱歌,小兔、小貓會說話,蝴蝶、蜜蜂會跳舞……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特點、需要來選材,旋律簡單短小,音樂形象鮮明、可愛逗人的,均是幼兒喜愛的,如歌曲:《小青蛙》、《我愛我的小動物》等。歌曲的選擇還應具有可接受性、教育性、思想性、藝術性以及內容形式、風格等方面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如歌曲《豬小弟》,幼兒通過理解、扮演、演唱後知道了不講衛生的害處,受到了教育。又如:滑稽歌曲《大象打噴嚏》,幼兒結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打噴嚏的經歷來進行表演唱,並建立簡單的自我保護意識。二、合理的空間布局 合理的空間布局對解放幼兒的手腳、促進思維,對於老師關注幼兒,幼兒注意老師起很大作用。如:馬蹄形座位是圍繞著鋼琴和老師坐成一個半圓形,可讓每一個幼兒都能看清老師的演示,能維系幼兒對老師的注意,這種方式我們在活動中採用比較多一些;自由形座位指幼兒在老師身邊自由結伴,自由坐下,沒有規定坐哪裡、怎樣坐,老師提供一些椅子的替代物,如:大積木、墊子、抱枕等,這樣,幼兒與老師的距離近了,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這種形式可讓幼兒感到輕松、自然、自由,克服了拘束感。總之,在唱歌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開動腦筋,選擇合理的空間布局。 三、教法的選擇 一個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否,教法的選擇至關重要。就唱歌教學來說,我們可依據歌曲內容,靈活地選擇教法,這學期我們重點對以下三種方法進行了研究和探討。1、圖譜教學法。圖譜教學在唱歌活動中的運用是一種視覺參與,它更具體、更形象地展現歌曲的結構和內容,是一個寓教於樂的過程。首先,圖譜能幫助幼兒理解、熟悉、記憶歌詞。比如在歌曲《嘗味道》中,將歌詞按樂句變成了可視圖譜,通過圖譜的視覺提示,非常具體直觀地將內容呈現出來,演唱時,幼兒就很容易理解並記住了歌詞。中班歌曲《吵醒了獵人快快逃》有三段,通過圖譜給幼兒以形象的提示,孩子們在學唱歌曲時就不會混淆三段歌詞中的各個小動物了。其次,圖譜能幫助幼兒更好的表情達意。為避免教師單一枯燥的講解,有些歌曲可以通過圖譜中形象事物的表達幫助幼兒理解歌曲性質,正確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達。比如抒情的歌曲,就可以畫上流水、波浪的線條等形象的事物來表達;歡快、活潑的歌曲,就可以用小兔、小松鼠等輕巧跳躍的形象來表達;要求唱強音的地方可以把圖形畫大些或色彩濃些,弱音的地方則可以畫小些淡些。歌曲《嘗味道》中,酸甜苦辣的味道,就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表情符號,提示幼兒唱出歌曲的詼諧情緒。再次,圖譜還能幫助幼兒學習運用更多的歌唱形式。在我們的唱歌教學中,會採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如領唱和齊唱、合唱、對唱、輪唱等,而教師既要指揮,又要彈琴等,常常顯得分身乏術,圖譜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這一矛盾。教師可以靈活地根據需要採用不同的顏色、圖形、頭像娃娃、各標志等分別表達不同的歌唱形式。歌曲《嘗味道》中,我就是運用在圖譜上貼上標志,讓幼兒學習領唱和齊唱的,這樣教師可以靈活的隨時變換。也可以在畫圖譜時用兩種不同的顏色來區分,讓幼兒學習領唱和齊唱。這樣幼兒逐步熟悉並形成習慣後,一看到相關的圖譜就能理解並很好的配合教師完成預定的目標了。 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也是幼兒最樂意接受的形式,同樣在歌唱活動中也可以將游戲滲入其中。教師把歌曲的內容設計成一個游戲,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熟悉歌詞、旋律、風格、形象等,然後,教師有目的地讓幼兒脫離游戲進行演唱。
7. 幼兒園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會遇到哪些問題
剛走出校門的新教師總是滿懷信心地想在幼兒園里大展身手,但孩子們送給她們的「見面禮」總弄得她們尷尬又無所適從。也許不同的新老師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但經過觀察並結合自身的經驗在幼兒音樂教學方面,我認為新教師普遍存在這樣一些問題。 一、著重於內容的完成而忽視幼兒的需要 新教師上音樂課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要教什麼內容?怎樣教的問題,而忽視對幼兒的現有水平,特點,需要,興趣等方面的認識和把握,這就導致兩個方面的結果。首先,教學內容的難度過高或過低,教學方法不夠靈活,幼兒玩起來不夠「過癮」。記得我第一次組織中班幼兒開展音樂活動是學唱新歌「好娃娃」,為了讓他們理解並記住歌詞,我借來了頭飾讓小朋友扮演節爺\奶奶等人物。教學過程中我也努力做到聲情並茂,結果的確達到了學會唱一首新歌的目標,但是整個過程孩子們都沒有離開過椅子,他們的熱情和好動的天性並沒有得到發揮。現在想起來,頭飾的提供雖合內容,但孩子們對爺爺\奶奶等角色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這個道具,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第二次我組織的一個教學內容是「說反歌」雖然歌詞幽默有趣,能激起幼兒興趣和熱情,但是無論我用什麼方法教,他們都掌握不了整首歌的節奏內容的難點是中介決不了,孩子的興趣始終停留在「你把襪子穿在耳朵上嗎?」一句的可笑上,活動早早收場後來我看完資料才知道這首歌只適合大班的幼兒,我把它選為中班的內容缺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提取其中的精華部分並改編為中班孩子玩的活動,效果自然不佳。我響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內容,都不能脫離孩子的實際,備課時要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備孩子跟備內容同等重要。 其次,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過程和教的內容,忽略了幼兒在其中的表現,幼兒往往被我們牽著鼻子走。我們或許看不到孩子,或許看到了卻不會去調整。我曾去觀摩過一位小班新老師的一節音樂課。她存設計一節AB段結構的音樂欣賞活動「小魚和鯊魚」的時候,准備了一張很逼真的沙鯊皮讓另外一位老師穿著來扮演鯊魚,形象十分逼真,效果也很明顯:當音樂晌起,鯊魚出來的時候,扮小魚的孩子有的就被嚇哭了,硬拉著老師的衣角不放。當第一遍欣賞結束後,老師並沒有針對這種情況改變鯊魚的形象,而是拉著嚇哭了的孩子繼續重復進行游戲。可以想到,當鯊魚再出來的時候,淚水末乾的孩子又哭了起采,那時候孩子們的心思已不在音樂上而只在那隻可小白的鯊魚上了。我想音樂欣賞活動應該是著眼於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等基本素質的培養,道具和活動形式的採用都是為目標服務的,是可以因當時的需要而作適當調整的。可是作為新教師,因為經驗的缺乏,往往是不知道或不敢去調整,硬是按原來的計劃進行下去,效果往往就不盡如人意。 二,著重於游戲的組織而忽視了音樂的功能 許多新教師都知道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所以在音樂活動中也會嘗試用游戲化的方式去開展活動,去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卻往往出現一種意想不到的結局,那就是讓幼兒動起來了,卻沒法讓他們靜下來,游戲中找不到音樂,游戲與音樂脫離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多數是由於老師太急,在幼兒還未充分感受音樂,分辨音樂性質時就讓他們進入游戲當中,幼兒一進入角色,興奮點就全集中在好玩的游戲里了,耳朵里根本沒有音樂。既然是音樂活動,那麼我們就應該著眼於讓幼兒從音樂中獲得興趣。只有當音樂活動真正以音樂的美感感染幼兒,使幼兒有能力在自己的音樂實踐中真正體會到音樂的美時,幼兒才能真正產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並繼續保持下去。在這里,當然不是要把游戲藏起來,游戲可以貫穿活動的始終,但每一步都必須為目標服務,活動的幅度宜由小到大,一步步引導幼兒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如在音樂區裡面我用兩只手指做游戲引導幼兒欣賞樂曲「撥弦』,效果就比第一次迫不及待地讓他們進入「狐狸和小狗」的角色里去欣賞好很多,孩子既能被吸引到手指游戲中來,又能用有意注意去傾聽音樂,音樂與游戲統一起來了,效果自然好。 三、語言不夠精簡,要求不明確 在我的經驗中,這一點是許多新教師的通病。適當,確切的語言在音樂活動中本來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但是我們很少去考慮應該怎樣運用這一工具。所以在進行活動的時候就容易出現說太多話的現象,說完要求又說內容,而講解內容的時間有時候比歌唱或演奏的時間還要長,把音樂課變成了語言課。教師在開展音樂活動前,提要求的語言精簡,要求要明確,再配合恰當的體態語言,孩子自然能領會教師的要求。這一點我覺得煙墩路幼兒園的彭園長在教大班幼兒的集體舞時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集體舞教學本來是有很多要求需要老師去講解的,但彭園長很巧妙地把要求和講解化成「向前走,肩並肩,背靠背」等簡潔的言語,然後結合動作的示範,孩子很快就領會了要求。我想,這或許就是教育的藝術所在吧! 當然,新教師在音樂;舌動中之所以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因為我們經驗不足,所以不足為奇。但是,本著對幼兒負責的態度,同時為了自己能更快地把音樂活動組織得得心應手,每一個新教師都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把適應期縮短。在我看來,主要可以從這兩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多聽、多留意。 這是教師提高自身音樂素質的必要途徑。我們知道,幼兒音樂教育,是以音樂為手段開展的教育。教師自身的音樂素質,是直接影響幼兒音樂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如果能准確地識別音樂作品,那麼就能正確地選擇出適合幼兒學習的音樂作品;教師如果能敏銳地察覺出作品裡蘊含的各種教育價值,那麼就能較有效地將音樂作品的教育潛力轉化為幼兒的發展;教師的音樂表現力越強,則幼兒所受到的音樂熏陶就越完美。為此,新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而我們感受音樂的重要途徑就是聽,多聽,多留意身邊的音樂,我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和敏感性就會自然增強。 其次是多看,多分析,多移植。 我們都是明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對於新教師來說,在適應的過程中多學習他人的經驗就更重要了,這可以縮短我們摸索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現場觀摩並參加課例評析活動來豐富自己的經驗,也可以拿別人的課例錄像來觀看,分析其組織意圖並嘗試進行移植,以旁觀者和當局者的不同身份去感受,去找出差距。還可以把自己上課的過程拍成錄像,再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自己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並評價自己的活動組織和控制,這能很清楚地讓我們意識到很多問題,快捷地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8.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活動
在重視素質教育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意識到藝術教育對開發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發孩子的自信、鍛煉孩子的意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藝術對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的調節,受益於終身的好處。因此我們有必要嘗試通過對孩子的藝術啟蒙來教育孩子,發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諧、全面地成長。新《綱...要》提出藝術的目標在於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而現實教學中真是如此的在開展嗎,我將以觀察到的現實音樂教學做以探討。 一、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有效性以及音樂活動的重要性。 1.有效性的開展,在個體音樂活動中的外部顯示特徵是指本活動是否與教學目標達成一致,而教學目標的重點又是否正確科學,有沒有體現對孩子的樂趣培養。 2.所謂有效性在教育上的必要性,就要先知道音樂活動的重要性,幼兒從中可以發展情感和美感,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當幼兒參與表演和動手實踐體驗時實現了自己的藝術想像,培養了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也發展了幼兒的基本音樂能力。既然音樂教育對幼兒健康發展有著這么多的作用。那麼教師組織的每個音樂活動就要打動孩子的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積累孩子的音樂技能,培養孩子的藝術情操,有利於其它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提出音樂活動要有效的開展,讓幼兒樂於學習,自由發揮想像和創造。 二、幼兒園音樂活動存在嚴重滯後現象。 音樂教育是愉悅孩子身心的教育,它的教育不像語言表白那樣直接而是像春雨點點滴滴滲透到兒童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起著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可是教育跟不上新理念,還停留在「教他學教他做」的現象處處可見。 現象 1.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關心幼兒會不會唱歌曲,樂隊的節奏是否整齊,舞蹈動作跟教師教的是否一致。但大多數的結果都是在教第一遍時,幼兒還有點興趣,第二遍就開始嘻嘻哈哈,注意力已經分散,原因就在於:教師沒有真正成為幼兒自主進行音樂活動的積極者,支持者,發掘者,只是個命令者,指揮者,監督者,教師較少去考慮如何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激發興趣,及幫助形成良好的、正確的自我概念。 教師不了解幼兒,也不觀察幼兒的需要,只一味的牽引著小朋友,小朋友始終處於被動地位。 現象 2.選擇音樂題材忽視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實際需要 ,忽視慎重篩選。 如一首《大中國》,不加修改的讓小朋友學唱,孩子唱的歇斯底里,也不知在哪兒換氣只見個個氣噓喘喘。看到這兒我真為這群孩子痛心啊。 很多教師片面的認為兒童音樂應緊跟現代步伐 。因此,在選擇兒童音樂時,不考慮所選音樂是否適合孩子,音樂的音域是否適合孩子,即使選擇了音樂內容也不會處理以何種類型為主進行教學。如果這首《大中國》以欣賞和打擊樂形式教學未必不可。 現象 3.教學目標設定不能體現幼兒主體性。長期以來, 我國幼兒音樂教育主要採用目標教學模式, 目標在課程的選擇、組織、實施和評價中起著向導的作用,支配整個教學過程。而音樂教育的內容分為唱歌、律動舞蹈、音樂游戲、欣賞活動、打擊樂教學等 , 容易造成重點教學邏輯不清晰, 教師自然圍繞單項技能訓練來進行教學。由於教學方法較單 一、刻板,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便難以得到體現,而實際上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到什麼, 是怎樣去體驗音樂美卻往往被忽視。這抑制了幼兒的審美情感。幼兒情感得不到自由的表達, 其審美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必然喪失殆盡,忽視幼兒學習過程,不重視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 。 現象 4.「重頭輕尾」的音樂,許多老師在執教時重視情境化的導入,開始部分非常吸引人,教具准備新穎奇特,活動繼續開展就會突然脫節,道具利用率底,前後沒有關聯。 三、如何體現音樂活動中的有效性。 音樂活動中,教材的選擇是否符合年齡特徵,音樂活動內容側重的學習要科學合理安排,每項音樂題材如韻律、歌唱、欣賞、游戲等音樂類型的開展要同其它學科有機滲透,各項類型也可互相結合學習,一切的原理都離不開幫助孩子的全面發展。 1.活動前,要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教學內容。 現今的音樂教材種類較多,這就給教師的選擇提出了難題,而本市園內使用的幼兒教材中音樂題材也極其豐富,這就需要教師多搜集查找適合幼兒園大中小各年齡段的教材,在使用《幼兒園建構式課程指導》、《幼兒園課程指導》和省編教材。 教師選中一個音樂活動時,首先要熟透它,做出教案分析,將學習側重點的安排一定要科學。可以參考許卓婭老師主編的《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叢書——歌舞活動》和《欣賞音樂》《打擊樂器演奏活動》《韻律活動》及許老師的其它音樂活動書,和美國《妙事多音樂花園》的3-6歲音樂。那裡有許多適合現今幼兒愛玩愛想像的天性這已特點。自由的展現自己,更和諧地融入音樂中去,如《太陽出來了》它非常能調動幼兒的肢體動作,讓幼兒在表演中自然的獲得了歌唱的興趣,體驗了表演的樂趣,此歌曲又能較好的成為音樂活動的准備歌曲,因為前因關系的歌詞和四四指的穩定性讓幼兒能較自然和喜悅進入角色。而《妙事多音樂花園里》的音樂節奏感強且生活化,能融入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發揮創造力,從中選出合適的教學內容。還可以從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音樂里選些適合幼兒的音樂。進行有效整理,把韻律活動、欣賞、打擊、歌唱活動歸類,每一年齡段每一學期合理安排。將各項教學內容結合主題開展,但也不能為主題教學而約束,在適合主題教育的情況下要注重它能否給幼兒帶來興趣和快樂。 2.教學目標要體現以幼兒為主體, 注重興趣的培養。 目標的制定要在活動過程中具體施展,教師要給他們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 重視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幼兒的表現慾望,讓他們在自編、自創中探索,產生自信感,獲取表演的樂趣和學習的興趣。 3.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 (1) 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介入。 當適合幼兒的音樂內容確定後,教師如何有效地在活動中開展呢。涉及到的有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生動,是否合理和趣味性等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動生動活潑的語言方法,馬上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隨之進入情景生活化的場景,如小班《大拇指》歌,教師先妙趣橫生的介紹手指的成員,口氣幽默嫻趣,沒有任何輔助道具,使用誇張的語言打動孩子,知道大拇指藏起來了,太有意思了,抓住了幼兒的心靈再進行動聽清唱: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裡?然後大拇指慢悠悠的出來,唱: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活動進行到這里,教師的教學語言的感染力是很強的,它有時能賽過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片及可愛的教具。所以在音樂活動中教師們運用生動活潑的言語機率要多些,它將帶給你教學上無窮的輕松,也能給幼兒的音樂學習帶來積極性,主動性。 (2) 給幼兒想像、創造的空間和機會。 音樂活動中盡量讓每位幼兒有動起來的機會,身體的運動是孩子的本能,如果這個音樂很動聽很感人,孩子有肢體動作的慾望,如果教師不安排肢體的創作將會抹殺孩子的天性,有一次我去聽課,一個新老師上《柳樹姑娘》,這是首優美動聽的三拍子歌曲,當幼兒欣賞完歌曲時,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和記憶歌詞,雖然這位新老師一味的強調這首曲子的美,而整個活動過程下來呈現給大家的是:整個圖譜設計獨特幫助孩子記住了歌詞,教師讓幼兒分男女生唱,自由選擇唱等形式開展,沒有任何的肢體語言,看上去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乏乏,雖然活動結果顯示孩子會唱這首歌,但是這樣的教學能有利於孩子音樂能力的培養嗎?結果我到那班裡進行調查,沒有一位小朋友在活動後享受自唱《柳樹姑娘》,聽完這個活動後,我在自己班裡用同一內容同一圖
9. 如何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研究
幼兒園歌唱活動一直是音樂審美教育中最普及、最直接、最生動的藝術教學形式,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有著獨特的意義。傳統的歌唱活動,教師在活動中常常是採用教師范唱、帶讀歌詞、分句教唱、幼兒完整演唱等方法進行,即使有的教師在歌唱的教學過程中,會添加一些花樣,但始終未能跳出傳統的教學圈子。為了解決幼兒園歌唱教學的這一難題,幫助老師找到更適合歌唱活動的方法,引導幼兒用心、用情,積極有效地投入到歌唱活動中去,促進幼兒可持續的、全面和諧的、富有個性的發展,提高幼兒歌唱活動的有效性,進而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掌握初步的音樂知識,培養幼兒初步的音樂能力,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幼兒園歌唱活動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理念創新,為有效的歌唱教學開拓思路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教育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育行為。要使幼兒園音樂教育有新的發展,就需要教師深入學習,深刻理會《綱要》中幼兒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轉變傳統的注入式的幼兒音樂教育模式,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幼兒園音樂教育實踐,扎實推進幼兒園音樂教育改革,開拓幼兒園音樂教學新思路。因此教師自身要努力提高個人的音樂素養,不斷加強業務進修,廣泛地學習中外優秀的藝術作品,同時積極吸收其他藝術的養分,努力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教師自身只有具備了較好的藝術素養,才能為幼兒選擇「教育性」、「藝術性」、「趣味性」三「性」皆佳的音樂作品,並以自身對作品獨特的理解去感染幼兒,帶領幼兒步入神奇的藝術殿堂。 二、創設良好的歌唱環境 ,是提高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創造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 是新《綱要》提出的重要原則。在歌唱教學中,教師要為幼兒創造充滿歡樂的音樂環境,營造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幼兒通過多聽、多感受,才能獲得多種感官刺激,激發其思維活動,獲取豐富的感性知識。幼兒的心中有了表達的內容,才能產生表達的願望,提高幼兒歌唱活水平的有效性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唱、敢唱、喜歡唱、有機會唱並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可以為幼兒學習歌唱創造必要的條件。我們可以在校園或家裡經常播放一些幼兒喜愛的音樂作品,讓幼兒愉悅自如地欣賞,從中獲得藝術的熏陶。 三、課前認真備課,是提高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 歌唱活動的教材多種多樣,有抒情的,有活潑的,有詼諧幽默的,有敘事性強的,因此需要老師在活動前反復分析研究教材。一方面要選擇適宜的教材,另一方面在歌唱活動前教師要把握幼兒原有的經驗與歌唱水平,了解其心理需要,才能更准確地把握教學的目標和重點。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般要考慮如下問題: 1.圍繞目標,活動的重點、難點是什麼? 2.圍繞目標,根據活動的重點、難點,應該事先做什麼准備? 3.圍繞目標,根據活動的重點、難點,在教學中運用什麼教學方法。這樣教師設計的活動才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更容易被幼兒接受。教師才能應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狀況,有效提高歌唱活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學會有效的理解、分析、處理教材 任何一首歌曲作品,它的特點與音樂風格都是通過音樂要素(節奏、速度、力度、音色等)的運用來達成的。因此需要老師在活動前反復分析研究教材,每個教材都有各自的獨特性,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亮點,教師要善於抓住每一次歌唱活動中的亮點,在了解歌詞內容,歌曲風格的基礎上,根據內容,風格來選擇是用游戲、圖譜,還是其他方式創設情境,讓幼兒置身於快樂的情境之中進行有效學習。如:歌唱活動《老鼠花貓》是一首詼諧幽默的歌曲,教材刻畫了小老鼠畫貓的音樂形象,通過如何把貓畫的不厲害,從而不被貓吃掉的故事情節。分析了教材的特點後,我改變了以往老師唱孩子學的傳統模式,而是通過故事情節的理解,感受歌曲豐富的畫面並且讓幼兒通過想像及自身的動作來表現自己對歌曲的感受。幼兒在聽聽,唱唱,畫畫的過程中很快掌握了這首難度較大的歌曲。這種以弱戰強,以智取勝的詼諧生動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兒的興趣和好勝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2.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 ,一方面以課程標准和教材為依據,另一方面要觀察幼兒、研究幼兒、了解幼兒的真正興趣與需要,把握幼兒已有的經驗與水平,教師只有充分考慮自己教學對象的知識基礎、認識能力和可能存在的疑難問題,才能更准確地把握教學的目標和重點。確定目標時要結合幼兒與教師的實際情況,讓目標貼近幼兒的生活,適宜大部分幼兒最近發展區需要的,要求定得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歌唱的有效性。例如:大班歌唱活動《鴨子上橋》此歌曲內容幼兒熟悉,曲調優美,形象生動,富有情趣。我根據本班孩子的實際發展水平制定如下目標: 1.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內容,學慣用輕快聲音演唱歌曲。 2.藉助圖譜理解歌詞、唱准間奏及附點,在教師動作提示下,唱出1-8的遞增和遞減,形象感受數量遞增遞減的關系。 3.享受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體驗歌表演的樂趣。這里就包括了: (1)知識目標(理解歌曲的內容) (2)技能目標(理解歌詞,唱准間奏及附點) (3)情感、態度目標(體驗歌表演的樂趣,享受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 3.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的設計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幼兒的年齡特點,使開展的歌唱活動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充滿趣味。在教學中,課的引入部分要精彩,能吸引孩子們很快進入學習的狀態,所佔時間很短。課的重點、難點的教學,老師的提問要到點,才能啟發和引導幼兒清晰明了了解課的重點、難點,這部分所佔時間較多。課的結束部分自然、合理,所佔時間較短。如果時間段分配不科學、不合理,銜接的不自然,那你事先備出優秀的課也沒有用,教學效果肯定達不到預期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有的老師備課備的很好,但上起課來總覺得哪裡欠缺,孩子掌握的不好。如:設計大班歌曲《三隻猴子》時,課的開始部分所佔時間較短,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引入:「三隻猴子在床上跳,有一隻猴子頭上甩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孩子們一下子被故事情境深深的吸引住了。課的基本部分所佔時間較長,教師笵唱歌曲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根據歌詞演示圖譜,孩子們很快就理解和記憶了歌詞,教師再通過手指游戲、扮演角色等多種形式教唱歌曲。結束活動所佔時間也較短孩子們在音樂游戲中自然結束活動。 四、和諧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建立和諧的師幼互動關系,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 良好的師幼互動關系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有效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在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的前提下,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是密不可分的,教與學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即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教師和幼兒在教學活動中,都是能動的角色和要素,他們互為主體,互相配合,因此歌唱活動是教師和幼兒交互作用的雙邊活動。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被歌曲打動,並投入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那歌聲一定會使師幼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給幼兒產生積極的作用,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強烈願望,使整個課堂以和諧歡樂的形式表現出最佳的氣氛。如:大班歌唱活動《柳樹姑娘》是一首歡快優美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遷移生活經驗幼兒談論「春天來了」引入課題,再通過教師有感情地笵唱,那優美動聽的聲音,一下子把孩子們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