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學院 > 沈陽音樂學院李尤

沈陽音樂學院李尤

發布時間:2021-03-08 21:32:26

㈠ 隋唐時代的朝廷音樂機構有哪些

隋代的建立實現了南北統一,結束了從東漢末年以來長達3個多世紀分裂割據局面。此後,國家的統一成為我國中後期封建社會的主要潮流,音樂文化的發展隨之步入極其輝煌階段。

隋代帝王創立了著名的音樂教育機構教坊,並在繼承魏晉南北朝以來各方面音樂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了「七部樂」、「九部樂」的宮廷音樂體制,將音樂文化發展建造在多民族音樂並存的基礎之上。隋代音樂的發展,為唐代音樂教育的興盛打下了良好基礎。

隋、唐時期的音樂機構是設立在中央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太常寺管轄下的「大樂署」和「鼓吹署」,屬於政府管理下的音樂機構,兼管雅樂和俗樂。隋、唐時期的太常寺機構規模龐大,樂工眾多。

唐代的太常寺的組織結構承隋末舊制,置卿一員(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主要統管宮廷祭祀、宴享娛樂、散樂等排練、演出事宜。下設八署,即郊社、太廟、諸陵、太樂、鼓吹、太醫、太卜、癝犧分別管理。又設協律郎二人(正八品上),掌管六呂六律,「變四時之氣、八風五音之節」。

「大樂署」是主管對宮廷藝人進行訓練和考核的音樂管理機構,對學習音樂的標准要求很高,而且考核也很嚴格。「鼓吹署」即鹵簿、軍樂的官署,是專門管理宮廷儀仗活動中的鼓吹音樂機構,主要職責是「掌鼓吹施用調習之節,以備鹵簿之儀」。

《新唐書•禮樂志》載曰:

唐之盛時,凡樂人、音聲人、太常雜戶子弟,隸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總號音聲人,至數萬人。

唐代的音樂教育重點還在官府。唐代主要音樂機構有大樂署、教坊、梨園與小部音聲等。

大樂署是太常寺下屬的音樂教育、表演機構,內設若干樂師執教,主要擔任樂工、樂伎的考試和訓練,並組織他們參加各種不同場合演出。

教坊是管理教學、領導教習人員的機構。教坊的教學任務十分繁重,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即有歌舞、器樂,也有散樂等。

梨園有內廷梨園和宮外梨園之分,都是培養、選拔音樂人才的教育機構。內廷梨園是唐玄宗親自執教的地方,主要內容是教授法曲。

小部音聲是梨園法部特設的一個音樂少幼班,是在唐玄宗親自倡導下設立的。小部音聲裡面的學生一般有30人,年齡都要求在15歲以下。設立少幼班的目的,是為唐代音樂穩步發展和統治者的需要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並與其他音樂機構組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音樂教育體系。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音樂書籍的刊印,樂律學理論的完善和樂器製造水平的提高,這一切都為音樂教育事業向科學化方向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唐代,宮廷的燕樂機構非常龐大。在唐初時,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都設有太常寺、大樂署和教坊等中央音樂機構,但當時教坊的地位並不重要。

到了714年,唐玄宗李隆基改組了大樂署,他將其中唱奏民間音樂的樂工分出來,單獨成立了4個外教坊和3個梨園。

從此以後,教坊與梨園逐漸受到重視。地方府、縣在唐初已有「縣內音聲」,盛唐以後已普遍建立了「衙前樂」的音樂機構,規模比以前有所擴充了。

唐玄宗時原有的一個內教坊設在禁苑內的蓬萊宮側。新設的外教坊,兩個在長安,兩個在洛陽。長安的外教坊,一個設在延政坊,名為「左教坊」,以工舞見長;一個設在光宅坊,名為「右教坊」,以善歌取勝。

洛陽的兩個教坊,都設在明義坊。這些教坊與大樂署不同,它們都直屬宮廷,由宮廷派中宮為教坊管理,主管整個教坊的所有事務。

唐玄宗時的3個梨園,一個設在長安宮中,主要表演法曲,並擔任唐玄宗新作的試奏任務;一個設在長安太常寺里,稱為「太常梨園別教院」,主要試奏藝人們創作的法曲;一個設在洛陽太常寺里,稱為「梨園新院」,主要演奏各種民間音樂。

在唐代這些音樂機構中,宮中梨園有從坐部伎里選出的優秀男樂工300人;還有女樂工幾百人,住在宮中的宜春院。他們全由唐玄宗親自指導,稱為「皇帝梨園弟子」,藝術水平最高。

還有宮中的內教坊,其中樂工有男有女,女樂工依色藝的高低分成不同的等級。最高的稱為「內人」,他們住在宮里的宜春院,人數最少,她們每逢表演大型的、藝術性很高的歌舞時總站在舞隊首尾的重要位置上,所以又稱「前頭人」。

其次則稱「宮人」,人數較多。再次的樂工稱為「彈家」,她們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姑娘,因容貌秀麗被強征入宮的。她們擅長彈奏琵琶、五弦、箜篌、箏等樂器,歌舞則不精通。

所以唐代學者崔令欽在他所著的《教坊記》說她們練習一個多月還不一定能演出的歌舞,內人只要練一天就行了。藝術水平次於內教坊的則有長安的外教坊與太常梨園別教院,它們約有樂工幾千人。

唐代燕樂機構藝術水平最低的當推洛陽的梨園新院與教坊,前者有樂工1500人。在這些樂工中,只有技藝優秀者才有資格選進長安的教坊。

此外,宮中梨園還附設有一個「小部音聲」。它由30多個15歲以下的孩子組成,曾經在755年因為演出新作品《荔枝香》而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稱贊,可見它也有一定藝術水平。

至於府縣所屬的「衙前樂」,在盛唐時期主要演出各地民間音樂和散樂、百戲等。唐代中期以後,地方藩鎮割據勢力加強,一些重要府治所在地的「衙前樂」,也承擔了創作演出歌舞大麴的任務。

唐代這些音樂機構中的樂工,總數大約在萬人以上,其中一部分是世世代代都是社會地位低下的樂工,或是因犯罪而淪為「工樂」的良民和少數官宦家屬。

工樂的地位比官奴婢稍高。他們除了只能與同等級的人通婚和官奴婢相同外,稍有不同的就是他們都按「番上」制度服役,就是說每年按一定時間到所屬機構去服役,每年服役四個月。

此外,唐代統治者還從各個州縣征調近萬的藝入進京服役,這些藝人稱為「音聲人」。他們的社會地位較高,可以與良人通婚,可以與良人一樣「受田進丁」,其賦稅及徭役則以其地之遠近按一年四、五、六番,也就是每年3個月、兩個月零12天或兩個月的辦法進京服役來代替。

唐代帝王為了音樂享樂的需要,他們規定從各地征調來的樂工必須在長安或洛陽大樂署中進修。他們學習的課程依難易程度有明確規定:一般清樂大麴60日學成,大文曲30日必須學會,小曲則20日學會。

至於唐代燕樂十部樂中的西涼、龜茲、疏勒、安國、天竺、高麗等大麴各30日,次曲各20日,小曲各10日。散樂、雅樂大麴各30日成,小曲20日。

而且這些樂工起碼要學會50曲燕樂以上,並能參加演出者才能學成出師。一般說來,學最難的大部伎要學3年,次難的部伎要學兩年,最容易的小部伎只學一年。

大樂署對擔任教學的大樂博士,音聲博士,助教博士等較高級的樂工還規定了每年要根據學生的質量來考核成績,一般可分上第、中第、下第三等。成績卓著者可得官職,但樂工的身份是不變的;成績拙劣者則要降低或除名。

學生在學習期間,一切費用都由自己負責,學習期滿以後每年仍要有幾個月的時間無償地去長安或洛陽服役,不願服役者必須交納實物或貨幣代役。

進修的樂工中成績優秀者,假如政府要他充當大樂署的助教博士或者征入教坊、梨園等音樂機構長期服役的,可以由政府付給一定的報酬。

教坊一般也設有專掌教學的音聲博士、曹第一博士、曹第二博士等。這種藝術教育制度,在當時條件下對藝術質量的提高是有積極作用的。

在唐代燕樂大麴的專門機構中,產生的優秀音樂家非常多,例如開元年間許和子的歌唱,李謨的笛,李龜年的歌唱和羯鼓,賀懷智、裴興奴的琵琶,張野狐的箜篌、篳篥及作曲技巧,都達到了極高藝術水平。

唐代大麴樂舞的極度繁榮與眾多音樂家的存在是密切相關的,當時的音樂家人數之多、演技之高,歷代都不能與之相比。

這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音樂家群體,他們分工明確、演技精湛,用傑出才能造就了一代音樂的高度繁榮。

唐明皇時期,便有了梨園這個專門的音樂機構。梨園最初是培養音樂人才的機構,是從唐代開始的,它對於我國音樂發展的影響非常大,當時培養了大量音樂人才,產生了大量音樂作品。

後來,梨園成了戲曲班子的別稱。我國人民在習慣上稱戲班、劇團為「梨園」,稱戲曲演員為「梨園子弟」,把幾代人從事戲曲藝術的家庭稱為「梨園世家」,戲劇界稱為「梨園界」,這就充分說明了梨園對後世的影響。梨園是唐代訓練樂工的機構。

唐玄宗熟知音律,又酷愛法曲,當時選坐部伎的子弟三百人,在梨園學習音樂。當時如果有人出現了錯誤,唐玄宗就會親自糾正。這些梨園里的學生號稱皇帝梨園弟子。

當時在梨園中的學生還有宮女,人數也有幾百人,她們居住在宜春北院。由此可知,梨園是唐玄宗時宮廷所設的一個音樂教育機構,也可以說是音樂藝術學校。

李尤白撰寫的《梨園考論》中,考證了梨園。他認為,在唐中宗時,梨園只不過是皇家禁苑中與棗園、桑園、桃園、櫻桃園並存的一個果木園。果木園中設有離宮別殿、酒亭球場等,是供帝後、皇戚、貴臣宴飲游樂的場所。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導下,梨園的性質發生了變化,有一個單純的果木園圃,逐漸成為唐代的一座梨園子弟演習歌舞戲曲的梨園,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座集音樂、舞蹈、戲曲的綜合性藝術學院。

李隆基自己擔任了梨園的崔公或稱「崖公」,相當於後來的校長或院長。崔公以下有編輯和樂營將即魁伶兩套人馬。李隆基為梨園搞過創作,還經常指令當時翰林學士或有名文人編撰節目,如詩人賀知章、李白等都曾為梨園編寫過上演的節目。李隆基、雷海青、公孫大娘等人都擔任過樂營將的職務。他們不僅是才藝極高的著名藝人,又是誨人不倦的導師。詩人杜甫在他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中,詠嘆公孫大娘的舞姿豪邁奔放:

霍如羿社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

並在這首詩的序言中說過,書法家張旭自從看了公孫大娘的劍器舞,他的草書有了很大的長進。

唐玄宗李隆基依靠這些傑出創作人員和導演,造就了一大批表演藝術家。當時正值開元盛世,封建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㈡ 廈門音樂人李尤為廈門音樂電台節目《薔薇之旅》寫的那首歌叫什麼名字在那裡有下載

這是專門為這欄目寫的歌。網上還找不到好像。。

㈢ 有些很歌曲柔和 像李尤的 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 就是一首動聽的旋律 不知道還有沒有類似的歌曲求大神幫助

愛是一種愛和被愛著的感覺,一種心靈的默契,一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一種無須回報而心甘情願的付出,一種 為愛人的幸 福努力去打造 一 片天空, 一種渴望得到關懷、尊重、理解與包容,一種相依為命和善待彼此的過 程, 一種 心動( 思念時)、 心跳(相 見時) 、心痛(離別與傷害時)的感覺 愛一個人、要 了解也要開解、要道歉也要道謝、要認錯 也要改 錯、要體貼也要體涼、要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寬容 !! 幸福不會時時等著你,愛你的和你愛的人不是隨時可以出現,請你學會珍惜。 當一個深愛著你的人為你而改變,那是因為他愛你,當你遇到一個人,他為你收起他的頑固脾氣;也因為他愛你,他把你的興趣也變成是他的興趣時,,……還是因為他愛你. 喜歡一個人是沒有理由的,無悔的付出 ,都認為是值得的,只要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其實我們的身邊都有一些這樣的人,只是(你.我.他)還沒發現,最懂你的人,總是會一直的在你身邊守護你,不讓你有一絲的委屈;真正愛你的人,也許不會說許多愛你的話,卻會做許多愛你的事。 如果你發現 身邊有這樣的人的話,請你好好珍惜……。 請你記住!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溜掉的小魚,總是最美麗的。錯過的電影,總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 總是最懂你的。 這世界 上, 每個 人都有個 想要尋找的人,一但錯過了, 就在也不會回來。 如果愛上,就不要輕易說放 棄 。鬧別扭了,可能你後悔一陣子;但是你放棄了,可能使你後悔一輩子。經歷過愛 情的人生才是美好,經不起考驗的愛情是不深刻的。美好的愛情使人生豐富,經的起考驗的愛情才是完美的.........

㈣ 找一首李尤在快樂大本營里唱的歌,歌名:BOM BA LA

http://fc.5sing.com/1564076.html
不曉得是不是你要的~~~

㈤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音樂機構

梨園,原是唐代都城長安的一個地名,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藝人,後來就與戲曲藝術聯系在一起,成為藝術組織和藝人的代名詞。唐明皇選曲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子弟」。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斯為梨園發軔之始。「梨園」的來歷在清乾隆時的進士孫星衍與嘉慶九年(1804年)所撰寫的《吳郡老郎廟之記》中載;「……余往來京師,見有老郎廟(:指玄宗)之神。相傳唐玄宗時,庚令公之子名光者,雅善(霓裳羽衣舞),賜姓李氏,恩養宮中教其子弟。光性嗜梨,故遍值梨樹,因名曰梨園。後代奉以為樂之祖師。……」現代人李尤白撰寫的《梨園考論》中,考證了梨園的來歷。唐中宗(705-710年)時,梨園只不過是皇家禁苑中與棗園、桑園、桃園、櫻桃園並存的一個果木園。果木園中設有離宮別殿、酒亭球場等,是供帝後、皇戚、貴臣宴飲游樂的場所。後來經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導,梨園的性質起了變化,有一個單純的果木園圃,逐漸成為唐代的一座「梨園子弟」演習歌舞戲曲的梨園,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座集音樂、舞蹈、戲曲的綜合性「藝術學院」。李隆基自己擔任了梨園的崔公(或稱崖公),相當於現在的校長(或院長)。崔公以下有編輯和樂營將(又稱魁伶)兩套人馬。李隆基為梨園搞過創作,還經常指令當時的翰林學士或有名的文人編撰節目,如詩人賀知章、李白等都曾為梨園編寫過上演的節目。李隆基、雷海青、公孫大娘等人都擔任過樂營將的職務。他們不僅是才藝極高的著名藝人,又是誨人不倦的導師。詩人杜甫在他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中,詠嘆公孫大娘的舞姿豪邁奔放,「如羿社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並在這首詩的序言中說過,有一位書法家名張旭,自從看了公孫大娘的劍器舞,他的草書有了很大的長進。唐玄宗李隆基依靠這些傑出的創作人員和導演,造就了一大批表演藝術家。 唐玄宗時期(712-756年),也就是所謂的「開元盛世」封建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造就了一批中外聞名的文學家和詩人,在舞蹈和音樂等藝術領域里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梨園」,就產生在唐代這塊沃土之中。

㈥ 求《下沙》李尤版MP3

qq音樂下或者搜索種子用迅雷下載

㈦ 常州小提琴比賽獲獎者

1. 前奏曲與帝國之戰 克里斯托瓦爾·哈福特

Tiento del Primer Tono y Batalla Imperial Cristobal Halffter

2. 《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op 6》 第一樂章 尼科洛·帕格尼尼

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major, Op 6 1st movment Nicolo Paganini

小提琴獨奏:蔣益梁(2011年第八屆中國金鍾獎小提琴比賽銀獎獲得者)

Violin:Jiang Yiliang (The second award of Violin Competition of 8th National Golden Bell Award, 2011)

3. 《小提琴協奏曲 op 33》 第一樂章 卡爾·尼爾森

Violin Concerto Op 33 1st movment Carl Nielsen

小提琴獨奏:唐韻(2011年第八屆中國金鍾獎小提琴比賽銅獎獲得者)

Violin:Tang Yun (The third award of Violin Competition of 8th National Golden Bell Award, 2011)

4.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1st movment Pyotr IlyichTchaikovsky

小提琴獨奏:張潤崯(2011年第八屆中國金鍾獎小提琴比賽銅獎獲得者)

Violin:Zhang Yunyin (The third award of Violin Competition of 8th National Golden Bell Award, 2011)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5.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 47》 第一樂章 簡·西貝柳斯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 47 1st movment Jean Sibelius

小提琴獨奏:張金茹(2011年第八屆中國金鍾獎小提琴比賽金獎獲得者)

Violin:Zhang Jinru (The winner of Violin Competition of 8th National Golden Bell Award, 2011)

6. 《火鳥》 ( 1919年 版) 伊戈爾·費奧多羅維奇·斯特拉文斯基

Firebird (1919 Version) Igor Feodorovich Stravinsky

演奏:上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團

Orchestra of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指揮:格奧爾格·馬克斯曼

Conctor: George Maxman

㈧ 音樂學名詞解釋:百戲

百戲是古代民間表演藝術的泛稱,「百戲」一詞產生於漢代。《漢文帝篡要》載:「百戲起於秦漢曼衍之戲,技後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尋幢等也。」可見百戲是對民間諸技的稱呼,尤以雜技為主。那麼「百戲」中是否有說唱技藝呢?李尤《平安觀賦》中有「歌舞俳優,連笑伎戲」的記載,逗笑說唱的俳優當是「百戲」中僅有的曲藝節目。至南北朝時,「散樂」與「百戲」合稱「散樂百戲」,涵蓋面更加廣泛。《隋書·音樂志》載:梁朝天監四年的一份宮廷宴會的節目單,第十六項是「設俳優」,安排在雅歌與鼙舞之間,從第二十一項起設各種雜技,可見俳優、民間舞和雜技都是當時「散樂百戲」中的主要項目。北齊時,百戲表演中有「俳優侏儒」,西魏時有「俳優角牴」。唐代長安設有教坊,「以隸散樂,倡優,曼延之戲」,已有技藝的側重,「倡優」重說唱技藝曼延之戲指雜技表演。教坊中有黃翻綽、唐崇等唐代著名俳優,崔令欽的《教坊記》說他們一個「善僄弄」(黃翻綽),一個「善宣贊」(唐崇),可見這兩個項曲藝技藝都屬「倡優」。宋代習慣上沿用「百戲」指所有民間技藝但已呈現分化的趨勢。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中把以唱為主的技藝歸於「伎樂」中,包括當時流行的口栗、唱、諸宮調、唱耍令等。而對於散樂,則認為以雜劇為「正色」,「散樂」逐漸成為戲劇歌舞一類的專稱。而百戲在宋代多專指雜技及競技表演。周密《武林舊事》卷七記載太上多次「射廳看百戲、依例宣賜」,這里的「射廳」是宮廷中演習武藝射弓的專門場所,其演出的百戲極可能是角抵相撲或武術一類。
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秦漢時已有,漢代稱「角抵戲」。包括找鼎、尋幢、吞刀、吐火等各種雜技幻術,裝扮人物的樂舞,裝扮動物的「魚龍曼延」及帶有簡單故事的「東海黃公」等。漢武帝時極為萬千。南北朝後稱「散樂」。唐和北宋時百戲十分流行。北宋汴梁(今河南開封)每逢節日,舉行歌舞百戲盛會。元代以後,百戲節目有所發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後百戲這個詞逐漸少用。

㈨ 沈陽音樂學院的辦學條件

至2013年:教授名錄 【國家一級演員、國家一級演奏員】
黃學喜、張華、馮韶華、胡慶生、蔣鳳祥、李尤、劉鐵男、牛月瑩、蘇航、孫力、唐俊岩、王海峰、謝秉元、張東盾、周有全、胡存波、朱默涵、孫雨豐、耿悅、萬彩艷、林玉萍、王雪樺、於彥、朱玉、鄭新平、趙天睿、趙廣運、趙奪良、趙德山、張宇輝、張力偉、張伯威、張芳、於學友、於晶石、於海英、印再深、尹訓燕、楊子華、楊維忠、楊娜妮、楊春學、閻成立、徐兆仁、徐淑雲、吳曉雲、魏煌、魏國、王陽、王基福、王大平、王安平、王進、王虎、田春華、陶曉暉、唐福珍、孫友、孫博、宋施慧、沈曉明、申淑征、邵申弘、權泰成、曲歌、朴波、彭永啟、倪妮、呂青山、呂常偉、柳文傑、劉剛、劉雲燕、劉宏偉、劉寒力、劉倩、劉輝、劉暉、劉聰、林林、廖敏、厲學科、李曉育、李淑華、李乃平、郎亦農、金景貴、姜淑珍、姜盛林、姜蘭、胡天虹、胡凈波、賀虹、韓春凌、馮志蓮、蓋世俊、高虹、高亮、高淑娟、郭鳴、高忠悅、范哲明、董德君、崔炳哲、初培林、程憲偉、陳秉義、車萍、白麗萍、安怡。 院系 作曲系
聲樂系
民族聲樂系
民族器樂系
管弦系
鋼琴
音樂教育系
音樂學系
流行音樂系
樂器工藝系
電子琴系
國際音樂教育中心
公共基礎部(思政課教學科研部)
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藝術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附屬中等音樂學校
大連分院(附屬音樂舞蹈學校) 專業 截至2013年,學院在傳統的音樂表演、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舞蹈學、舞蹈編導等專業的基礎上,又開設了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專業。本科人才培養達70餘個專業方向。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音樂表演(民族聲樂演唱)、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中國樂器演奏
省級示範性專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民族聲樂演唱、中國古典舞表演 截至2013年,學院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和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等獎勵31項。
學院成功舉辦了「第27屆李斯特音樂節」、「沈陽國際音樂節」、「2004沈陽國際長笛藝術節」、沈陽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展」、「全國民族聲樂論壇」、遼寧(沈陽)「中外大學校長論壇」、「東亞藝術教育大會」等11次大型的學術活動,積極發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舉(承)辦了「文華藝術院校獎——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第七屆全國青少年小提琴演奏比賽」、「2008全國木管演奏比賽」、「文華藝術院校獎——『桃李杯』舞蹈比賽」等5屆國內重大的專業賽事。其中在全國第九屆、第十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中,舞蹈學院(學校)師生共獲得一等獎16項,二等獎等共計54個獎項的好成績。2009年11月,學院應邀參加了國家大劇院主辦的「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台藝術精品展演周」活動,演出了題為「華彩金秋」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和大型民族管弦樂、女子民歌合唱交響音樂會,在京城颳起了一股強勁的東北風,贏得了專家和廣大觀眾的高度評價;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眾多新聞媒體的熱切關注。2010年6月,學院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團在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獲得合唱組銅獎第一名。2010年8月,學院附中學生於紋聽在中國音樂家協會和文化部科教司主辦的第五屆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專業青年組第一名」,同時又獲得唯一的「委約作品最佳演奏獎」。2013年11月,學院附中學生李金鴻獲得「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鍾獎」銀獎及唯一的「中國作品演奏獎」。 省級精品課 《中國音樂史》陳秉義
《西方音樂史與賞析》彭永啟
《和聲學》王進
《曲式與作品分析》曹家韻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歌》馮志蓮
《舞蹈編導》閻成立、初培林、劉卓
《藝術概論》馬欣 省級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團隊(5個) 作曲系作曲和理論教研室、音樂基礎與教育理論教研室、芭蕾舞教學團隊、民族聲樂教研室。

閱讀全文

與沈陽音樂學院李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