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沈陽音樂學院畢業以後是什麼學歷
本 專都有 。推薦具體地址
沈陽音樂學院
網路名片
沈陽音樂學院坐落在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佔地面積120畝,建築面積104,000平方米。學院隸屬遼寧省教育廳,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的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傳統的高等音樂藝術院校。2009年曾列為中國九大音樂學院之一。
主管部門: 遼寧省教育廳
學校類型: 藝術
目錄
簡介
學校歷史
學校規模
專業研究
學生團體
對外辦學
組織機構
教學體制留學生教育
碩士研究生教育
本科教育
中專教育
科研情況簡介
學校歷史
學校規模
專業研究
學生團體
對外辦學
組織機構
教學體制 留學生教育
碩士研究生教育
本科教育
中專教育
科研情況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沈陽音樂學院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沈陽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坐落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中心遼寧省沈陽市。沈陽音樂學院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傳統的高等音樂、舞蹈藝術院校。學院緣起 沈陽音樂學院
於1938年由毛澤東、周恩來、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揚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發起、創立的魯迅藝術學院。
編輯本段學校歷史
1940年更名為魯迅藝術文學院。抗日戰爭勝利後,學院由延安遷至東北 1948年底定址沈陽,改稱為東北魯迅文藝學院 1953年在學院音樂部的基礎上,成立了東北音樂專科學校 1958年正式更名為沈陽音樂學院,面向全國招生。
編輯本段學校規模
沈陽音樂學院
建校以來,學院不斷發展壯大,現已初步形成了以主校區為中心,南校區、桃仙校區、大連校區為支撐的辦學格局。學院現有作曲、音樂學、聲樂、民族聲樂 、管弦、鋼琴、民樂、樂器工藝、流行音樂、電子琴、音樂教育、舞蹈12個系和國際音樂教育中心、藝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職業教育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附屬中等舞蹈學校、附屬大連音樂舞蹈學校。迄今為止,學院已經建立起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中等藝術教育等多種辦學層次的音樂舞蹈教育體系;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由教學、科研、創作和藝術實踐四位一體的教育結構。沈陽音樂學院校園概況(14張)
編輯本段專業研究
學院設有音樂研究所、東北亞音樂研究中心等科研、藝研機構;院刊《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圖書館藏書及音像製品近48萬冊(張),並實施了計算機網路化管理,形成了采訪、編目、典藏、檢索、流通、閱覽等全功能的自動化管理,同時增設了電子閱覽室,使圖書館實現了印刷型文獻與數字化文獻信息的協調統一。
編輯本段學生團體
學院先後成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沈陽音樂學院青年交響樂團、青年民族管弦樂團、弘韻箜篌樂團、青年流行樂團、青年交響管樂團、棍棒游戲打擊樂團、青年合唱團等藝術表演團體。
編輯本段對外辦學
學院非常重視加強同國際間的音樂文化交流與合作,相繼同國外的69個藝術院校和藝術團體建立友好關系,其中與德國斯圖加特音樂學院、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日本東京音樂大學等19所高等音樂院校簽訂友好合作協議。學院每年都聘請許多國外著名音樂家和學者來院講學或任教,也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和學生出國留學、講學和演出。 沈陽音樂學院
1999年學院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2004年被省政府確定為遼寧省70餘所高校中重點打造的七所院校之一,並先後被遼寧省委、省政府確定為「遼寧省藝術類人才培養基地」、「遼寧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編輯本段組織機構
黨群機構: 沈陽音樂學院 黨委辦公室組織部統戰部主任(部長)陳立平 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火青 紀委副書記兼紀委辦公室主任監察處審計處處長於彥 工會副主席高東偉 團委書記申淑征 行政機構: 院長辦公室主任吳厚興沈陽音樂學院優秀教師(18張)人事處離退休辦處長(主任)李繼勝 離退休辦公室副主任朴淑女 教務處處長魏煌 學生處處長陳丹 科研處處長王虎 研究生部主任王立寧 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侯錦虹 總務處處長劉德功 計財處處長解彤 基建辦公室主任關正燃 保衛處處長張喜全 國有資產經營管理處副處長呂樂 沈陽音樂學院
大連校區籌建辦公室主任劉文魁 演出音像管理中心主任謝秉元 教輔部門: 圖書館副館長王學仲 院刊編輯部副主任王進
編輯本段教學體制
留學生教育
招收碩士研究生、本科生、普通進修生和語言生。 1、碩士研究生:培養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系統知識和專業技巧,具有獨立從事專業活動,科研及高等音樂院校教學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研究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學、音樂教育學、演唱、演奏及教學研究等。學制兩年半(漢語補習時間除外)。 2、本科生:培養音樂理論、創作、表演和舞蹈表、導演專門人才及音樂師資。專業:1)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2)音樂學。3)演唱:聲樂與民族聲樂。4)鍵盤樂器演奏:鋼琴、手風琴、雙排鍵電子琴。5)西洋管弦(打擊)樂器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圓號、小號、長號、打擊樂。6)中國樂器演奏:笛子、笙、嗩吶、二胡、板胡、揚琴、琵琶、箏、柳琴、中阮、箜篌、民族打擊樂。7)舞蹈教育兼表演、導演。學制四年(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學學制五年)。 3、進修生:培養音樂理論、創作、表演專門人才及音樂師資。專業同本科生相同。學習時間不限。 4、語言生:培養漢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為學習其他專業奠定語言基礎。 開設漢語語音、語法、口語會話、閱讀、寫作課。學習時間不限。
碩士研究生教育
培養目標:培養能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系統知識和專業技巧,具有獨立從事專業活動、科研及高等音樂院校教學能力的高級人才。 研究方向:音樂學(含樂器修造、音樂教育、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藝術。學制:2~3年
本科教育
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音樂創作、理論、表演、樂器工藝、舞蹈專門人才及音樂、舞蹈師資。學制4~5年。 (一)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方向開設聲樂與器樂作品寫作、和聲學、音樂作品分析、對位法、管弦樂法等課程 (二)音樂學專業方向(1)音樂學專業開設民族音樂導論、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音樂學概論、音樂美學基礎、專題研究等課程。(2)音樂教育專業開設聲樂、鋼琴、樂理、和聲、歌曲分析與寫作、作品分析、小型管弦樂隊配器、即興伴奏、合唱、合唱指揮、中外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概論、藝術概論、音樂美學、教育學、心理學、音樂教材教法等課程。(3)樂器修造藝術專業開設鋼琴技術、民族樂器製作、提琴製作兼演奏三個專業方向,學習製作工藝、材料、設計、制圖、油漆工藝、音樂聲學、力學、律學、音樂心理、視覺藝術等課程。 沈陽音樂學院
(二)音樂表演藝術專業方向指揮聲樂演唱民族聲樂演唱西洋管弦(打擊)樂器演奏中國樂器演奏鋼琴和手風琴演奏通俗演唱通俗鍵盤樂器電聲樂器和通俗打擊樂器演奏雙排鍵電子琴演奏各專業除開設獨唱(奏)、重唱(奏)、合唱(奏)外,還開設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和聲學、作品分析、音樂名著、民間音樂、藝術概論、中外音樂史等課程。(三)舞蹈學(舞蹈教育兼表演、導演)專業方向開設舞蹈基礎訓練課(芭蕾、中國舞、中、外民間舞)、舞蹈表演課(舞蹈劇目、舞蹈片段、舞蹈小品、即興表演、獨舞、雙人舞等)、身韻(法)課、現代舞蹈、舞蹈編導課、舞蹈解剖學、藝術概論、音樂賞析等),編導基礎理論、觀察采風、即興創作課、編舞課、舞劇音樂課、實習操作課等課程。
中專教育
中等音樂(舞蹈)教育為大學本、專科培養後備生源及為社會文藝團體輸送中等音樂(舞蹈)藝術人才。 中等音樂教育:專業設置與學制:演奏專業西洋管弦(打擊)樂器演奏、中國樂器演奏、鍵盤樂器演奏學制6年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學制3年演唱專業聲樂、民族聲樂學制3年此外,演奏專業設有合奏、重奏課。演唱專業開設合唱、重唱課。各專業開設樂理、視唱練耳、民歌、中外音樂史、和聲基礎等音樂基礎理論課。中等舞蹈教育:專業設置與學制:中國舞表演專業學制3年(高中起點)與學制6年(初中起點)芭蕾舞表演專業學制6年民間舞表演專業學制6年國標舞專業學制3年(高中起點)與學制6年(初中起點)歌舞表演專業學制3年舞蹈音樂藝術專業學制3年
編輯本段科研情況
科研工作是沈陽音樂學院重要工作之一。為盡快實現「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的音樂名校」的工作目標,沈陽音樂學院開拓進取,加大教育、教學改革的力度,瞄準當代音樂舞蹈藝術學術發展前沿,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從而促進科研工作穩步向前發展。 一、科研立項情況 沈陽音樂學院科研立項37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部級項目2項、省級項目36項、院級立項333項。在這些項目中,楊久盛研究員的課題《清代盛京宮廷樂舞研究》為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王沿平副教授的《實施素質教育—普通高校體育教材、教學成果改革的實驗研究》為「十五」全國學校體育衛生科研規劃重點課題、陳秉義教授的課題《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教學水平評估體系研究》為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其中陳秉義教授的《20世紀初中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科建設的歷史研究》為教育部研究項目、王沿平副教授的《學校體育促進音樂舞蹈表演專業學生藝術素質發展的研究》為「十五」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這些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二、發表論文、專著、教材、作品的情況 (一)沈陽音樂學院共發表科研論文、教學論文共454篇。在這些論文中,白瑋教授的《魯藝的新音樂教育與新音樂風格》、張力偉教授的《世紀之交中國高等音樂教育大發展中的利弊和趨向》、魏煌教授的《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文化思考》、陳秉義教授的《關於清、民初和建國後流傳的情況及其研究》、徐占海教授的《可貴的探索有益的嘗試——簡析板胡協奏曲》、楊久盛研究員的《為民族音樂正名》、胡天虹博士的《論宋元明清中國說唱音樂的藝術形態(上)(下)》、劉雲燕博士的《現代京劇樣板戲中旦角唱腔音樂的創新》、賀志凌博士的《新疆出土箜篌的形制淵源探究》、等一批論文在學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二)沈陽音樂學院出版專著、編寫共同課、專業課教材共78部。其中楊久盛研究員的《軍樂稿》、李玉珍教授的《二人轉音樂概論》、巴景侃教授的《遼代樂舞》、陳秉義教授的《中國音樂通史教程》、孔慶山教授的《六孔笛12半音演奏與教學》、馮志蓮副教授的《民歌新論》、凌瑞蘭教授的《20世紀中國音樂史略》、李亦雄教授的《音樂英語》、賀志凌博士的《中國音樂通史教程》等著作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指導意義,並為藝術理論、藝術教育理論、藝術創作理論和藝術實踐理論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在教學研究和教材編寫方面,李亦雄教授與耿悅教授合著的《音樂英語》、陳秉義教授的《普通高校中國音樂》、霍立教授的《新編中國聲樂作品選》1—9集、李瑞林教授和戰肅榮教授合著的《滿族民間舞教材》、巴景侃教授的《古典芭蕾基本功訓練教學法》等教材,根據藝術教育的變化和發展,大膽改革創新,從而為豐富藝術教育內涵,滿足藝術教育各個層面的需要做出了貢獻。 (四)音樂創作是沈陽音樂學院的歷史傳統,國內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許多家喻戶曉的作曲家都畢業於沈陽音樂學院。從2003學年到2006學年,沈陽音樂學院教師共創作音樂作品17部、舞蹈作品5部。其中2003年徐占海教授和劉暉副教授創作的歌劇《蒼原》入選建國以來「十大精品」劇目,並因此獲得沈陽高校「十大新聞」獎;劉聰副教授創作的《在青翠的山谷里》獲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鍾獎」優秀歌曲獎;范哲明教授、張玉晶教授、高虹副教授獲首屆遼寧音樂「金鍾獎」歌曲創作獎;范哲明教授、郭鳴副教授、吳曉雲副教授的作品獲首屆遼寧音樂「金鍾獎」器樂作品獎;2004年徐占海教授創作的《放飛》獲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鍾獎」優秀作品獎;2005年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和「九一八」事變74周年,沈陽音樂學院自編、自導、自演了清唱劇《遮不住的青山》;在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期間,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組織免費百場精品音樂會和世園會會歌教唱活動,受到主辦單位的高度贊揚。此外,沈陽音樂學院師生在「非典」防控、全國廉政歌曲徵集、沈陽世園會歌曲徵集等一系列大型活動中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拓展了沈陽音樂學院的社會影響力。 三、科研獲獎情況 (一)沈陽音樂學院教師科研獲獎52項。其中范哲明教授的《向著太陽走》獲得遼寧音樂《金鍾獎》音樂創作獎、高虹教授的《雲月依依》獲得首屆遼寧音樂《金鍾獎》音樂創作獎、丁竹的作品《祭》獲得第二屆民族樂器演奏比賽新曲目創作銅獎、孟繁菊的《鄧小平探索共產黨執政規律的歷史性貢獻》獲得遼寧省黨的建設研究會和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優秀論文一等獎。這些科研獲獎表明教師具有較高的科研能力。 (二)沈陽音樂學院教師獲教學成果獎7項。其中王進教授的《20世紀和聲中的個性寫作風格與共性思維基礎》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李玉珍教授的《二人轉音樂概論》獲得遼寧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陳秉義教授的《中國音樂通史概述》獲得遼寧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霍立、霍平、李靜玉、金城編著的《新編中國聲樂作品選》獲 沈陽音樂學院
得遼寧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劉輝教授的《關於中國民族聲樂教學問題的系列研究》獲得遼寧省教學成果三等獎;高虹教授《關於目前我國高等音樂教育專業理論作曲學科的課程設置與素質教育之關系的思考》獲得遼寧省教學成果三等獎;2006年陳秉義教授獲得「第二屆遼寧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這些成果促進了學院學科建設和學術梯隊建設,加快了學院教育、教學的改革步伐,解決了教育教學中的一些重大現實問題,從而實現了科研為教學服務,提升學院整體教育教學水平的目標。四、學術交流活動 學院在不斷推進科研工作的同時,注重對外交流,引進和借鑒先進的學術思想,把握藝術專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從而使我院的科研工作能站在藝術教育的前沿。2003年,成功舉辦了「劫夫歌曲創作之路」座談會和「紀念趙玉齋誕辰80周年」座談會;2004年,成功舉辦了「霍存慧教授80壽辰暨從事教學、創作55周年交響作品音樂會」及學術研討會、「中國滿族音樂舞蹈研究會第三屆年會」、「丁鳴教授80華誕暨從藝65周年座談會」;2005年,成功舉辦了首屆「全國民族聲樂論壇」和「劫夫研究會暨劫夫教育思想學術座談會」;2006年,成功舉辦了「東北大鼓學術座談會」和「全國首屆打擊樂教學研討會」。這些學術交流活動的開展,推進了音樂創作研究、中國音樂史學、民族音樂學、中國樂器演奏、中國民族聲樂演唱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學科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拓展了科研視野。 2003學年至2006學年以來,學院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制定了總體科研規劃和措施,以「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的目標開創科研工作的新局面。科研工作在藝術理論、藝術教育理論、藝術創作、藝術實踐以及政治思想工作、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方面,以發表論文、出版專著、教材、創作作品等方式不斷呈現出優秀成果。在工作中始終以加強學科建設為核心,通過明確學科方向、匯聚學科隊伍、構築學科基地,加快了提高教育層次和辦學水平的步伐,推動了我院積極活躍的學術風氣的形成,使沈陽音樂學院成為帶動整個東北地區音樂、舞蹈藝術事業的中堅力量。
㈡ 大連藝術學院的學校院系
音樂學院創建於2001年建校之初,現有音樂學、音樂表演、表演、舞蹈編導四個專業,下設音樂教育、文化藝術事業服務與管理、聲樂演唱、樂器演奏、鍵盤樂器演奏、流行音樂、舞蹈表演、音樂劇八個專業方向。
音樂學院具備優良的教學環境和先進的教學設施,有寬敞明亮的琴房、舞蹈排練廳、多媒體音樂教室,先進的數碼鍵盤教室,集錄音、錄像、排練、演出於一體的多功能廳,能充分滿足千名學生的日常教學、練琴、排練與演出活動。
音樂學院擁有一支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維也納音樂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音樂學院的優秀教師隊伍,他們基本功扎實,專業能力突出,實踐演出能力強。高質量的教學是音樂學院一貫追求的目標,我們始終堅持「學生為中心,能力為本位,實踐為支撐」的教學特色,以演出項目帶動課題體系構建,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強化藝術實踐能力,在繼承傳統的藝術教育模式基礎上,突出學生專項發展,實現對藝術類拔尖人才的挖掘與培養。
音樂學院重視課程教學建設、實踐教學建設、教學團隊建設與教學研究,並取得一定成果。音樂類專業技術性基礎理論課程《基礎和聲》2008年被評為省級精品課,音樂基礎理論教學團隊獲得2008年省級優秀教學團隊;《音樂演奏專業課1+1、1+Ⅹ聽悟式教學體系的構建》獲2009年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教師主編、參編《絲竹合奏曲集》、《特色合唱教程》等多部教材。
音樂學院形成了「基礎夯實,項目帶動」指導下的實踐教學體系,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各級音樂類、舞蹈類比賽項目和各種大型演出。2010年,流行專業學生莫龍丹獲「花兒朵朵」全國總冠軍;學院男聲合唱團赴福州參加海峽兩岸合唱節比賽,並一舉奪得金獎。2011年合唱團在「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鍾獎合唱比賽」中又以突出的成績摘得了銀獎;與此同時,學院精師民族室內樂團作為中國藝術團代表參加在白俄羅斯波斯塔瓦市舉辦的國際民族音樂節,獲得團體競賽類、個人競賽類、舞蹈表演類和器樂表演類四項金獎;我院「-30℃」室內樂團參加的 「第64屆世界盃手風琴錦標賽中國手風琴展演」比賽獲得金獎。2012年由大連藝術學院董事長王賢俊教授擔任總策劃、總導演,由學院劇作家、利瑪竇與湯若望研究學者阮振銘教授作詞,由吳曉雲教授作曲,由義大利籍華人指揮大師呂嘉擔任指揮,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由女高音歌唱家柯綠娃、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及學院優秀畢業生現總政歌舞團男中音歌唱家傅家亮擔當主唱,由大連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師生組成的混聲合唱團擔任合唱的清唱劇《湯若望》在國家大劇院內世界首演隆重登場。7月在沈陽閉幕的遼寧省高等藝術院校民族器樂展演活動中,學院的民族管弦樂合奏作品《覓》、《打鬼》、《舞之光影》獲得三項金獎。京胡獨奏《夜深沉》、竹笛獨奏《小放牛》、民族管弦樂獨奏《白帆》獲三項銀獎。大連藝術學院獲得並列最佳樂團金獎,學院特聘教授高大林指揮獲最佳指揮獎。
音樂學院努力探索與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使各項工作更加科學、規范。以體現音樂專業教育自身的規律和特點,體現音樂專業教育「社會性、實踐性、普及性為原則,以創新求進步,努力為國家文化產業培養更多應用型的音樂專業人才 。 大連藝術學院(前身東北大學大連藝術學院)成立於2000年,學校代碼13599,是納入國家招生計劃,從事高等藝術教育的民辦全日制普通高校。影視學院原為其表演藝術系,為適應新時期高等藝術教育發展需要,於2012年分立。學院座落在享有「浪漫之都」美譽的北方名城大連,校址位於東北地區最具經濟活力的大連市金州新區(原大連開發區)。
自2004年以來,影視學院已送走8屆畢業生近1000人,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專業演藝人才。在校期間,他們先後排演過《趙氏孤兒》、《立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一仆二主》、《八美千嬌》、《德齡與慈禧》等多部古今中外大型經典劇目。其中,2011年的原創話劇《離天最近的地方》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三等獎,以及遼寧省一等獎。另有為數眾多的同學在各級各類舞台上和影視片中扮演重要角色,並多次榮獲國內各類獎項。
影視學院以培養實踐型影視表演人才為教育目標。表演(影視表演)專業在校生近600人,為在全國同類院校招生人數較多的院校。專業課程主要開設表演、台詞、形體、聲樂、戲劇史等主幹課。一年一度的校園藝術節每年定期在5月舉行。學院擁有一支思想政治堅定、文化業務精乾的師資隊伍,有朝氣蓬勃的年輕教師,也有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和老教授。其中原創五幕歌劇蕭紅傳《鍾樓上的銅鈴》,獲2011年「田漢戲劇獎」劇本獎二等獎。學院藝委會成員均為影視界著名編劇、導演和表演藝術家。原創肢體話劇《楊門女將之穆桂英掛帥》在第三屆中國校園戲劇節上獲得了優秀組織獎和優秀劇目獎,教師黃瀟瀟、張盛慶獲得該組唯一的「中國戲劇獎·校園戲劇獎——優秀導演獎」。學院是遼寧省高校中首支入選中國校園戲劇節專業組決賽的參賽代表隊,《楊門女將之穆桂英掛帥》則是我省首部獲得國家級別獎項的校園話劇作品。
影視學院正一步步走入全國名校的行列。
影視學院始終堅持「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演戲」的教育教學原則,以培養同學成為品學兼優、演技精湛、一專多能和體魄強健的影視新星為己任,將呈現給同學們的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關懷式藝術教育體系和一座文化藝術人才成長的搖籃。
同學們,時不我待,當奮發有為。讓我們齊心協力,和衷共濟,腳踏實地共同把影視學院創造和發展成為立足大連、面向全國和連接世界的開放式影視明星基地,讓我們伸展雙臂去擁抱絢麗美好的藝術朝陽!
影視學院——
這里,是您藝術人生的起點;
這里,是您實現明星夢想的家園;
這里,將為您在影視天空翱翔插上奮起的翅膀!
理想在這里生長,藝術在這里起航,青春從這里超越,人生從這里邁向更加燦爛的輝煌 ! 服裝學院於2001年開始籌建,包括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品設計、表演(服裝表演與設計)三個專業。
服裝學院基礎設施完善。擁有包括服裝表演多功能廳、表演訓練廳、服裝工藝實訓室、品牌服裝實訓室、服裝立體裁剪實訓室、服裝CAD實訓室、多媒體實訓等在內的總面積4000多平米的校內實訓基地。
服裝學院擁有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優化、數量適當、優勢互補」的典型「雙師型」教師隊伍。服裝學院院長徐子淇為省級專業帶頭人,遼寧省 「服裝設計大師」、 遼寧省「十佳時裝設計師」、大連服裝協會「行業標兵」等稱號,獲得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遼寧省服裝行業「十大技術精英」等榮譽。副院長曹敬樂曾任大連市服裝研究所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多次獲得全國及省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考評專家稱號。王秀彥教授從事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教學二十餘年,為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帶頭人。張志宇副教授曾獲《服裝條形推板尺》和《物體表面測量器》兩項國家專利。馮素傑副教授為遼寧省「十佳時裝設計師」。2008年以來,服裝學院教師公開出版教材20餘部,公開發表論文近百篇。服裝學院教師在指導學生教學實踐活動中,多次獲得最佳指導教師獎和育星獎等稱號。
服裝學院在准確把握人才市場動態的同時,不斷開展教學改革和教育創新。充分利用良好的現代化先進教學手段和優良的教學實訓條件,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注重「校企合作、項目聯動、工學結合」的教學特色,先後與大連思凡服裝服飾有限公司、葫蘆島德容(集團)制衣有限公司等9家知名服裝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組織學生參加北京國際時裝周、遼寧省國際時裝周、大連國際服裝節等大型服裝文化活動,為培養應用型高級服裝類專業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服裝學院緊密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學科與專業建設,教研與科研等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2009年獲省級品牌專業,2008年獲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2009年獲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立項課題5項,省級科研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2009年被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批准為 「全國高等院校服裝類專業教學成果展示活動」承辦單位。
服裝學院學生多次獲得部、省、市等各級專業大賽獎項。如張刊同學獲首屆全國高等院校服裝類專業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大學生服裝模特大賽金獎;關欣同學獲第二屆全國高等院校服裝類專業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大學生服裝設計大賽金獎,劉碩、趙擎同學分別獲大學生化妝造型大賽校園生活妝組、創意妝組金獎;韓林同學獲「北京·中國國際服裝院校師生設計作品大賽」二等獎和最具市場價值獎;趙明明獲遼寧省首屆「蝶姿杯」泳裝及健身服設計大獎賽金獎;陳惠月同學獲「中國共青團中央大學生公益文化藝術設計比賽「最佳創意獎」;崔雷、鄭媛分別獲第五屆遼寧省十佳名模評選「十佳名模」稱號等。服裝學院多次獲得「最佳組織獎」和「最佳人才培養院校」獎。
服裝學院的人才培養立足遼寧面向全國,為服裝行業輸送大量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獲雙證率達到92%,就業率在97%以上,為服裝行業的發展與服裝專業人才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社會的良好贊譽 。 【學院概況】
文化藝術管理學院是大連藝術學院下設的二級學院,依託管理學、文學、藝術學三大基礎學科,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在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等新興領域里所急需的應用型本科高級專門人才。開設文化產業管理、旅遊管理、日語(商務日語方向)、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方向、會展策劃與管理方向)、電子商務、會計學6個本科專業,同時開設工商管理(連鎖經營)、物流管理(報關與貨代)、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網路營銷)、酒店管理、旅遊管理、文秘、應用義大利語(涉外導游)、應用韓語等專科專業;「十二五」期間,為適應國家發展文化軟實力的強國戰略,學院不斷開展在文化經濟新興領域的學術科研、專業優化與人才培養工作。
【人才培養】
文化藝術管理學院積極探索「素質技能全面發展、實踐創新協調育人」的人才培養特色。多年來不斷開展教學改革和創新育人,充分利用大連藝術學院多學科教育資源,積極開展跨學科、跨專業教學合作,不斷跟進現代商業、服務業、新興產業的國際化發展趨勢,准確把握人才市場動態,培養應用型人才。
圍繞大連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通過校企合作、專業工作室、虛擬公司等多種形式積極探索實踐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先後與大連麥德龍現購國際公司、大連智豐物流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旅行社總社(遼寧)有限公司、大連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大連凱倫飯店有限公司、大連香洲花園酒店、大連方圓會計師事務所等知名企業建立實踐教學合作關系,其中一個合作企業被批准立項為「遼寧省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另一個被批准立項為「遼寧省大學生就業示範基地」。
文化藝術管理學院學生在校期間參加校內外各類專業競賽成果喜人,義大利語專業學生獲得義大利外交部主辦的「全球第九屆義大利語文化周作文大賽」中國賽區優秀獎、旅遊管理學生獲得「2009年國際旅遊小姐大賽」大連賽區選拔賽最佳氣質獎、應用英語專業學生獲得第五屆高校英語實用口語大賽遼寧賽區季軍、工商管理學生獲得遼寧省ERP企業經營模擬大賽二等獎等。國際商務學院畢業生已在各類企業中嶄露頭角,在大連高新技術園區政府、大連凱倫飯店集團、大連天野旅遊公司、大連智豐物流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等中級管理崗位上有良好業績和口碑;還有的畢業生考入大連海事大學、遼寧師范學院、義大利羅馬大學等名校攻讀碩士學位,更有依靠個人努力在文化傳媒、酒店技能培訓領域里成功創業的典範,如2007級畢業生朱玉婷開設了自己的鄂爾多斯點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曾承辦過中央電視台報道的鄂爾多斯世界自行車環城大賽。
在學風建設上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深入細致開展思想與心理、職業生涯規劃等教育工作,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並注意結合學生特點,堅持思想疏導與制度管理相結合、個別幫助與普遍教育相結合的管理方法,不斷完善管理方式,在思想政治建設、教育管理、學風建設、就業及學團活動開展方面都取得了較好成績。【師資隊伍】
文化藝術管理學院形成了以管理、經濟、外語、軟體應用等專任教師和行業專家組成的教學團隊,副教授以上教師比例為40%,行業專家比例為20%,形成一支教學理論扎實、行業經驗豐富的教學團隊;圍繞著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學院扎實開展專業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在教學質量工程建設中成績顯著,主要有省級優秀高教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3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5項、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項、省級科研課題20項;院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項、院級科研課題12項,院級特色專業1個、精品課6門、優秀教學團隊1個,教改立項9項,科研課題12項。經過不斷教育創新,獲得第六屆省級高等教育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各專業教師主編外語類和經管類教材達四十多部 。
㈢ 沈陽音樂學院的辦學條件
至2013年:教授名錄 【國家一級演員、國家一級演奏員】
黃學喜、張華、馮韶華、胡慶生、蔣鳳祥、李尤、劉鐵男、牛月瑩、蘇航、孫力、唐俊岩、王海峰、謝秉元、張東盾、周有全、胡存波、朱默涵、孫雨豐、耿悅、萬彩艷、林玉萍、王雪樺、於彥、朱玉、鄭新平、趙天睿、趙廣運、趙奪良、趙德山、張宇輝、張力偉、張伯威、張芳、於學友、於晶石、於海英、印再深、尹訓燕、楊子華、楊維忠、楊娜妮、楊春學、閻成立、徐兆仁、徐淑雲、吳曉雲、魏煌、魏國、王陽、王基福、王大平、王安平、王進、王虎、田春華、陶曉暉、唐福珍、孫友、孫博、宋施慧、沈曉明、申淑征、邵申弘、權泰成、曲歌、朴波、彭永啟、倪妮、呂青山、呂常偉、柳文傑、劉剛、劉雲燕、劉宏偉、劉寒力、劉倩、劉輝、劉暉、劉聰、林林、廖敏、厲學科、李曉育、李淑華、李乃平、郎亦農、金景貴、姜淑珍、姜盛林、姜蘭、胡天虹、胡凈波、賀虹、韓春凌、馮志蓮、蓋世俊、高虹、高亮、高淑娟、郭鳴、高忠悅、范哲明、董德君、崔炳哲、初培林、程憲偉、陳秉義、車萍、白麗萍、安怡。 院系 作曲系
聲樂系
民族聲樂系
民族器樂系
管弦系
鋼琴系
音樂教育系
音樂學系
流行音樂系
樂器工藝系
電子琴系
國際音樂教育中心
公共基礎部(思政課教學科研部)
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藝術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附屬中等音樂學校
大連分院(附屬音樂舞蹈學校) 專業 截至2013年,學院在傳統的音樂表演、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舞蹈學、舞蹈編導等專業的基礎上,又開設了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專業。本科人才培養達70餘個專業方向。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音樂表演(民族聲樂演唱)、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中國樂器演奏
省級示範性專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民族聲樂演唱、中國古典舞表演 截至2013年,學院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和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等獎勵31項。
學院成功舉辦了「第27屆李斯特音樂節」、「沈陽國際音樂節」、「2004沈陽國際長笛藝術節」、沈陽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展」、「全國民族聲樂論壇」、遼寧(沈陽)「中外大學校長論壇」、「東亞藝術教育大會」等11次大型的學術活動,積極發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舉(承)辦了「文華藝術院校獎——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第七屆全國青少年小提琴演奏比賽」、「2008全國木管演奏比賽」、「文華藝術院校獎——『桃李杯』舞蹈比賽」等5屆國內重大的專業賽事。其中在全國第九屆、第十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中,舞蹈學院(學校)師生共獲得一等獎16項,二等獎等共計54個獎項的好成績。2009年11月,學院應邀參加了國家大劇院主辦的「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台藝術精品展演周」活動,演出了題為「華彩金秋」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和大型民族管弦樂、女子民歌合唱交響音樂會,在京城颳起了一股強勁的東北風,贏得了專家和廣大觀眾的高度評價;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眾多新聞媒體的熱切關注。2010年6月,學院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團在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獲得合唱組銅獎第一名。2010年8月,學院附中學生於紋聽在中國音樂家協會和文化部科教司主辦的第五屆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專業青年組第一名」,同時又獲得唯一的「委約作品最佳演奏獎」。2013年11月,學院附中學生李金鴻獲得「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鍾獎」銀獎及唯一的「中國作品演奏獎」。 省級精品課 《中國音樂史》陳秉義
《西方音樂史與賞析》彭永啟
《和聲學》王進
《曲式與作品分析》曹家韻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歌》馮志蓮
《舞蹈編導》閻成立、初培林、劉卓
《藝術概論》馬欣 省級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團隊(5個) 作曲系作曲和理論教研室、音樂基礎與教育理論教研室、芭蕾舞教學團隊、民族聲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