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4月底在上海商業空間設計展那個「床上音樂節」有什麼亮點
好像說有世界上最大的床墊亮相,大概就是一群人都坐床墊上欣賞音樂吧,形式貌似有點新穎!
Ⅱ 音樂會和演唱會有什麼區別
音樂會來和演唱會區別為:舉自辦地點不同、演出人不同、費用不同。
一、舉辦地點不同
1、音樂會:音樂會舉辦的地點是公共演藝廳、夜總會、音樂屋、體育館、谷倉、音樂廳和多功能的表演場所等等。
2、演唱會:演唱會會舉辦的地點是大型露天場館,多為各省省體育場。或者體育館之類的大型場館。
二、演出人不同
1、音樂會:音樂會是由單獨的音樂人所表演或是音樂團體的集體演出,像是管弦樂團、合唱團等。
2、演唱會:演唱會是由單獨的音樂人所表演或是具備策劃能力、執行能力、專業技能、台前幕後的音樂團隊。
三、費用不同
1、音樂會:音樂會有收費的和免費的兩種。在一些特別情況下,門票收益會捐給慈善機構。
2、演唱會:演唱會一般是要收費的,門票收益通常用來支付音樂團體、場地所有權人、及其他參與的工作人員。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音樂會
網路——演唱會
Ⅲ 對比周傑倫和周傳雄的商業模式,你明白彩虹屁為什麼不能當飯吃了嗎
強捧的瓜沒有甜的!比如在音樂界從未失利過的周傑倫,投資上億捧天王嫂拍的電影《叱吒風雲》票房慘不忍睹!比如文二代賈淺淺的回車詩遭遇的嘲諷,都讓余秀華翻身了!
而不被捧的瓜,好像一直時運不濟,做什麼都是錯的;比如周傳雄最近參加浙江衛視《天賜的聲音》被淘汰後,又遭遇孟美岐粉絲的圍追堵截:「周傳雄這大叔靠炒作靠蹭熱度靠拉踩翻紅。」
隨即周傳雄早期一首歌《錯在我》又在網路被傳唱開來。按理來說,出道33年被譽為「情歌教父」的周傳雄粉絲基數很大,為什麼還要去明顯捧流量的節目去「討得」這份熱度呢?
這種商業模式是一場陰謀周傑倫相比流量歌手最奇怪的點是他不是流量歌手起家,卻在任何時候都具有龐大的粉絲基數!
這也正是周傑倫能夠三年不發專輯不營業、發胖到粉絲認不出,演唱會門票卻還是一票難求。
2019年9月16日,周傑倫新歌《說好不哭》正式上線,一小時後突破300萬張,最後突破了2000萬大關,創下了騰訊音樂歷史以來的最高銷售額。
這也是騰訊音樂第一次和周傑倫這樣的全民歌手簽約,無論如何都是雙贏的狀態。
在這種新的市場狀態下,現在的音樂版權也被分的很清晰,比如詞曲版權歸詞、曲作者所有,錄音版權獲益方包括唱片公司、歌手、詞曲編曲等。
簡單來講,幾千萬的銷售費用在歌手版權明確的前提下,他們實打實拿到手的保底收入才幾百萬。
但是周傑倫和其他歌手最明顯的區別是其歌曲的傳唱性竟然幾十年如一日的受到追捧,老歌長年來都是各大綜藝節目、演出場合被翻唱的「香餑餑」。就這一部分的版權收入都高的嚇人。
相比周傑倫,周傳雄的情歌在追捧說唱和浮誇的2020年,銷路就窄的太多了,這也是為什麼「剛粉」只能唏噓感嘆,卻半點幫不上忙的原因。
而對於更多其他歌手,能走的路卻只有一條,就是他們的歌曲版權多屬於其所簽約的唱片公司,音樂平台買授權,為了方便及享受一些打包優惠,通常會直接買下整個公司的大麴庫包。
如果他們能像周傑倫或者蔡徐坤一樣,做一首歌先自掏腰包百萬元,可能也就不受版權的限制了。
Ⅳ 為什麼中國的搖滾樂發展的並不好,只能存在地下狀態,或是靠國內一些音樂節來發展,其實我個人認為迷笛或
真正的搖滾是復不會流行的,因為制在中國不能做成商業,何勇和張楚在最火的時候沒掙錢。搖滾要是掙錢了,大家就會說你忘了以前的理想,俗稱叫「偽搖」。但在國外不一樣u2 ,滾石,槍花每一個CD銷量都超過一億。所以說搖滾在國內也是火不起來,一個是主流媒體的抵制,再一個是國搖本身的分裂。
Ⅳ 峰林音樂會百餘架鋼琴的搬運費會是多少是商業行為吧
是的,離婚音樂會,感覺感覺因為我不知道是不是商業行為吧。
Ⅵ 哪位能透露下樂隊去音樂節大概能拿多少出場費
這事別好奇,樂隊拿一塊錢都有人說這樂隊商業化了。 暗地絲絨 為毛不能好奇?KREJERK 為毛不能好奇?+12345san 為毛不能好奇?+10086自動的 那錢不是正常的?喂貓不能好奇?憤怒的狗眼 這事別好奇,樂隊拿一塊錢都有人說這樂隊商業化了。+n 東方在哪一邊 提錢多俗!!!!!!!!!!!!!小梁 傳說新父出場費最低6萬 痛仰估計得兩萬左右吧來得及就搖 痛仰可能到4萬了,不過個人認為是性價比最好的中國樂隊!kexmo 就今年來說,應該都會漲價的,音樂節多了水漲船高 像迷笛以前那樣的不給錢是不可能的了來得及就搖 迷笛不給錢時也不賣票啊,我一直免費看到03年,迷笛萬歲!嬰孩 迷笛起碼在條件不容許的情況下創造條件完成演出 天要下雨爺要洗澡 如今的痛仰不值那價 曾經的痛苦的信仰在我的回憶中 無價 天要下雨爺要洗澡 曾經的舌頭一分為二 吞吞和德德各自為政一個神遊在喀什的天空一個成了在路上的旅行者 曾經的病蛹也終於破繭化蝶,美的讓人不知所以 曾經的痛苦的信仰也盛開綻放,聽罷新版的盛開,大悟,原來痛仰開辟了網路歌曲的新門派:網路搖滾口水歌! 本人不醜也非不愛溫柔,但覺得這些當年的燥徒緩和之後,最出色的並非痛苦的信仰,而是離夜叉而去的肖陽. 同是師出MIDI,只是後者沒前者那麼高調,同時也沒前者那麼深得校長寵愛罷了. 唉,虎虎啊,搞著民謠還總靠著《不》和《哪壓哪反》來掀高潮,你難受不?你見哪個民謠歌手的演出需要用燥曲來掀高潮?是萬總是蓬蓬是國峰兄還是瑋瑋BB佺佺....?你要真捨不得真放不下,就回來接著哈德靠兒吧!就像當年在開心樂園一樣,哥們幾個繼續挺你啊!自動的 lsss上。同懷念開心樂園還有萊茵河聲場還有老嚎叫!!!!! 懷念在chinadaily報紙上看演出信息的小廣告! 還有那些不知去向曾經的搖滾樂隊。。。金四貓
Ⅶ 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會有澤野弘之嗎這個肯定燃爆了!
有可能吧,可能性不大吧,比較日本社會重視資歷,可能會找60後的哪些人吧
當然也有可能商業化更顯著,作為澤廚,很希望能夠聽到。。。
(PS:下面是來自日本的調查兵團...)
Ⅷ 蒙特利音樂節相關知識
蒙特利音樂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大型搖滾音樂節,蒙特利音樂節的成功也讓很多人興起了組織大型音樂節的念頭,但是要想辦好一個音樂節並不是有一個的願望就可以實現的,它需要良好的組織,有效率的行動,周密的計劃,以及應付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當然,優秀的樂隊仍然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雖然1969年舉辦的伍德斯托克(Woodstock)音樂節一直被公認為歷史上最成功的音樂節,但是坦率地說,它的成功完全是依靠50萬年輕觀眾的對理想的熱情和自製力。其實從一開始,這個音樂節就出現了一些問題,首先是交通擁擠,很多人不得不放棄汽車,步行十幾公里來到演出現場。還有,由於人數太多,現場出售門票的計劃不得不放棄,使得那些提前買票的觀眾產生了抱怨。並且也是由於交通的問題,第一個上場的里奇·海文斯(Richie Havens)不得不在台上唱了一首又一首,直到下一個演出者趕到為止。而且天氣也來湊了一把熱鬧,在第二天的演出過程中,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要知道,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可能導致一場災難。但是,即使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問題,當音樂響起的時候,你仍然會被整個場面所震撼。毫不誇張地說,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完完全全可以代表了整個六十年代,反文化,烏托邦的理想,愛,自然主義,反戰,迷幻葯的精神之旅,政治聚會,民權運動,和平口號,嬉皮公社,以及搖滾樂。
和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相比,同一年在北加利福尼亞的一個賽車場舉行的阿爾塔蒙特(Altamont)音樂節就顯得糟糕的多。這個音樂節是由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s)主辦的,他們選擇了加利福尼亞的摩托黨「地獄天使」來維護音樂節的秩序,這真的一個錯的不能再錯的選擇。「地獄天使」們只知道喝酒,毆打他們看不順眼的觀眾,毆打跳舞的觀眾,甚至毆打傑斐遜飛機樂隊(Jefferson Airplane)的成員,直到最後,當滾石樂隊演出時,一個「地獄天使」的成員刺死了一個黑人。從梅索斯(Maysles)兄弟拍攝的滾石樂隊記錄片《給我保護(Gimme Shelter)》上看,這次音樂節的失敗幾乎是必然的,這也預示了七十年代的一個暴力的開始。時代的風向真的不是某一個人就能決定的。在那些大型的音樂節上,音樂家們突然發現觀眾的力量遠比他們自己要強大的多,觀眾們可以讓音樂家成為上帝,他們也能把他撕成碎片,實際上,是觀眾主宰了一個音樂節的成功與否,他們才是主角。就像在1970年8月的英國懷特島(Wight)音樂節上一樣。雖然英國的觀眾們叫喊著「讓搖滾明星們把懷特島震到海里去吧」,但是30萬的觀眾並沒有讓這個小島消失,相反,他們對一些樂隊的態度實在算不上友好。而1972年在洛杉磯舉行的號稱「黑人伍德斯托克」的瓦茲塔克斯(Wattstax)音樂節倒是真的再現了一把黑人的團結力量。盡管由於某種原因,汽車城唱片公司(Motown)的音樂家都沒有參加演出,但是這次音樂節仍然向世界展示了黑人權力的重要性。
整個七十年代,真正具有代表性的音樂節少之又少。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大型的音樂節,理由之一是他們越來越不喜歡那些在舞台上賣弄姿態的搖滾明星們。而為音樂節提供場地的農場主們也不喜歡音樂節,因為每次音樂節結束後,他們的農場幾乎總是會變成一塊光禿禿的空地。當地的警察更加不喜歡音樂節,每次他們都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精力來應付來自四面八方的怪人。七十年代中期紐約俱樂部朋克音樂風格的興起實際上很有可能造成新一代的音樂家徹底從大型音樂節中消失。但是實際情況是,像齊柏林飛艇(Led Zappelin)這樣的超級樂隊仍然是各大音樂節的主角,主辦方也越來越依靠大明星來支撐場面,一個音樂節有多少搖滾明星的參加似乎成了衡量是否成功的標准。這時候的音樂節也漸漸地向商業化靠攏,六十年代的共同理想已經不存在了,人們參加一個音樂節不再是要尋找具有相同文化理想和背景的同志,而僅僅是為了那些在舞台上的大明星們,或者簡單一點說,為了找個樂子。這必然會帶來這樣的一個疑問,大型的音樂節為什麼要存在?如果僅僅為了音樂,那麼那些小一點的舞台似乎更能滿足人們對音樂渴望。如果是為了高高興興地玩一把,那麼為了這種高興是否值得把自然的環境完全的破壞掉?
到了八十年代,這種疑問幾乎已經變成了一種質問。環保主義者對音樂節的批評日漸激烈,有些聰明的音樂節組織者也會有意識的停辦一年,使得當地的生態環境得以恢復。英國的格拉斯通布里(Glastonbury)音樂節的組織者邁克爾·伊維斯(Michael Eavis)就是這樣做的。格拉斯通布里其實是伊維斯自己所擁有的農場,1971年,他在這里組織了第一屆格拉斯通布里音樂節,隨後這個音樂節停停辦辦,一直到今年。很難說邁克爾·伊維斯為什麼要在自己的農場里舉辦這個音樂節,但是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格拉斯通布里音樂節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是個掙錢的音樂節了。也許正是因為商業上的成功,才使得格拉斯通布里音樂節一直延續到今天,現在的格拉斯通布里音樂節已經被稱做是全世界最大的音樂節了。八十年代的音樂節大大小小,所有的音樂節都在想方設法的吸引觀眾,當然最好的做法莫過於請到大牌樂隊的參加,或者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而在1991年,簡的嗜好樂隊(Jane's Addiction)的主唱佩雷·法雷爾(Perry Farrell)想到了一個好方法,他的想法是舉辦一個全部由當時的地下樂隊參加的音樂節,並且演出地點不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是像巡演一樣在不同的城市演出,這就是後來的洛拉帕羅扎(Lollapalooza)音樂節。由於參加的樂隊在當時都是屬於主流唱片公司之外的樂隊,而且他們的風格古怪,和觀眾平時看到的搖滾明星完全不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九十年代初期以西雅圖樂隊為代表的另類音樂的大爆炸,洛拉帕羅扎音樂節一下子吸引了大批的年輕觀眾。再加上1994年為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二十五周年的紀念而舉行的音樂節,人們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大型音樂節最繁榮的時候。年輕的一代爭相玩起了他們父輩的游戲,他們扔泥巴,赤裸身體,嗑葯,但是在這些背後,你已經知道有些東西已經一去不返了。
從九十年代開始,每年的夏天都是歌迷們最忙碌也是最興奮的季節,他們會在世界各地穿梭旅行,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從一個音樂節到另一個音樂節。而音樂節的主辦者也全部都是一些非常專業的團隊,他們要考慮觀眾的各種需要,吃喝住行,要考慮音樂節上的相關的產品銷售,樂隊的表演如何安排的更精彩,也要考慮所有人的安全,還要考慮如何讓贊助商滿意。商業贊助早就成為一個音樂節舉行的前提條件,可以說,沒有商業贊助,就不會有每年夏天全世界成百上千個音樂節的舉辦。而大公司們也從音樂節上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對於音樂來說,年輕人是個永遠不會枯竭的市場。
中國第一個搖滾音樂節應該是開始於1997年,那一年的3月在河北唐山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新音樂節,雖然最後由於主辦方事先並沒有搞清楚搖滾樂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而使得音樂節半途中斷,但是這也算是開了一個頭。而真正的搖滾音樂節,要算是1999年的5月,北京迷迪音樂學校舉辦的第一屆迷迪音樂節,當時的演出地點設在了迷迪音樂學校的大禮堂,觀眾大部分是音樂學校的學生以及其他的樂隊成員,還有少量學校周圍的居民。參加演出的也基本上是各個時期從迷迪音樂學校畢業的學生,因此這次音樂節看上去更像是一次迷迪音樂學校的匯報演出。雖然演出樂隊質量參差不齊,但是大部分觀眾還是在這個簡陋的大禮堂里找到了某種歸屬感。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迷迪音樂節有了更大的場地,更多的觀眾,以及更高的知名度,但是它始終解決不了一些問題,像樂隊過多造成水平不一,也使得每個樂隊的演出時間太短的問題,像音響不好的問題,而這些卻是一個音樂節的核心。每一年每一年,迷迪音樂節越來越像一次全國性的搖滾青年聚會,卻似乎跟音樂沒有什麼大的關系。而中國其他的一些音樂節,像雪山音樂節,賀蘭山音樂節和最近剛舉行的草原音樂節,都存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由於主辦者的缺乏經驗而使得音樂節不盡如人意。也許在大部分時候我們都被像伍德斯托克這樣的大型音樂節的陰影所籠罩,我們總是在幻想在中國出現一次那樣激動人心的場面,但是同時你也應該清醒的知道,大型音樂節的成功其實並不依靠某種偶然因素。要知道,沒有六十年代那樣的青年文化基礎,沒有每個夜晚的各個俱樂部的演出,就不可能會有伍德斯托克,即使偶爾出現過那麼一個時刻,那也不過是你的幻覺。
Ⅸ 草莓音樂節與蒲公英音樂節有什麼區別么
總體來說都是音樂節,只不過邀請的歌手類型不一樣,草莓音樂節多是知名藝人,蒲回公英音樂節則答是側重於推廣新生代歌手。
草莓音樂節是國內音樂廠牌摩登天空於2009年創辦的商業化音樂節品牌,邀請的藝人陣容均為國內外知名搖滾樂隊及民謠歌手。
蒲公英音樂節隸屬於北大青鳥音樂文化產業集團在中國大學生音樂節3年品牌積淀基礎上,聯合睿弛傳播推出「蒲公英音樂種子計劃」,蒲公英音樂計劃將校園音樂人孵化擴展為校園+社會化青年音樂人的廣泛范圍。以校園為核心基礎,繼續夯實中國大學生音樂節校園音樂人選拔渠道,同時依託中國搖滾榜、中國音樂流行榜、中國大學生原創音樂榜共同整合校園、社會、戰略級媒體資源等,為青年音樂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成長通道。
蒲公英音樂節登台演出的藝人陣容為該計劃選拔出青年音樂人及明星導師、助陣嘉賓等,是青年音樂人出道首秀的舞台,音樂風格包含目前所有的音樂類型。
Ⅹ 求一篇今天的關於音樂的新聞。
http://news.hexun.com/2013-11-15/159698580.html
音樂節如何做到「名利雙收」
2013年11月15日00:00
來源:北京商報
宋柯
恆大音樂董事長
毛修炳
道略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咨詢總監
張帆
迷笛音樂學校校長
恆大星光音樂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全國巡演,摩登天空音樂節、東動音樂節、「爵士上海」音樂節又將紛至沓來。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全國的音樂節數量接近130場,同比增長14%,其增速之快已成為音樂產業不容忽視的新興模式。然而,如何才能樹立音樂節品牌並進行商業化運作,成為了各大音樂節幕後推手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降低票價培育市場」
對於老百姓來說,最關鍵的是票價走親民路線。現在一般音樂節平均票價大概是120元,很多年輕人就會想想是去看音樂節還是看場電影。如果是60-80元
的票價他們也許想都不用想,就會去看音樂節。今年的恆大星光音樂節推出了低價票,就算沒到平均每場2萬人,只有平均1.5萬,但30場下來也累積了不少
人。這近幾十萬人中可能有一半沒去過音樂節現場,但慢慢地聽下去,一下子就增加了幾十萬。
「做好市場定位推動主題多元化」
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的國內音樂節,應該加快細分市場步伐,打造特色鮮明、風格迥異的音樂節。雖說音樂節正在朝著產業化方向發展,但目前辦音樂節並不太掙
錢,還處在通過吸納更多、更好的音樂資源來塑造品牌的階段,因此,如何做好市場定位、將演出內容做好則尤為重要,特別是好的音樂節應該更主流,吸引一線的
頂尖音樂人參與。
「注重細節提高音樂節運作水平」
目前音樂節市場確實存在盲目主辦、良莠不齊的現象,忽略了很多細節
的東西。並非是個音樂節就能盈利,所以,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音樂節是以音樂為最終目的,而辦好音樂節的關鍵是主辦方的運作水平和認真態度,包括整體
方向如何把握、管理方式是否先進、市場調研是否深入等等,這是一個繁復的工程,需要整個運作團隊科學嚴謹的通力合作。
北京商報記者 劉小艾/文 麟懿/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