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十大經典音樂劇是什麼啊
只知四大音樂劇
1《貓》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勞伊德"韋伯的撼世傑作,該劇無與倫比地囊括了1983年百老匯的七項托尼獎,並包攬了倫敦紐約所有戲劇大獎。該劇曾被授予「世紀音樂劇」的稱號,自1981年倫敦首演以來,其間在美、日、法、德等國公演,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往往一票難求,至今仍是紐約百老匯及倫敦最賣座的音樂劇。源於此劇的經典情歌《回憶》( M emory)早已家喻戶曉,堪稱音樂劇史上的一部不朽名曲
2〈歌劇魅影〉
安德魯·洛依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1994年韋伯名列《戲劇周刊》雜志編寫的美國戲劇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榜首。在美國和英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時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幾個巡迴演出團在各大城市演出韋伯的音樂劇。
他為其父寫的"安魂曲"和他的"變奏曲"合起來製成的專輯成為銷量最大的專輯,以及後來的"首演集"專輯成為三倍白金輯(即銷量超過六萬百萬套)。韋伯的第二個妻子薩拉-布萊特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單曲,進入英國前10名排行榜。1996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創作會歌"生命之友"。韋伯是改寫音樂劇歷史的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附:韋伯經典音樂劇:《貓》、《艾薇塔》、《歌劇魅影》
劇情簡介:
《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韋伯的經典之作,四大音樂劇之首,被奉為音樂劇的代表。改編於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說《Le Fantom De L'opera》。它在當時其實並不是很有名的小說,但是在二十年代,它卻成為無聲電影和早期恐怖電影的寵兒。即使是中國,解放前也有一部《夜半歌聲》是根據此書改編的,可見其影響力之大。本來是一個可怕的故事,韋伯卻把Phantom寫成了一個有知識有靈魂的,優秀的建築師、作曲家、魔術師,他的悲劇是愛上了美麗的Christine。與之前的導演相比,韋伯筆下的Phantom多情、邪氣、才華橫溢又專一,生活在黑暗的另一個世界。
在音樂劇里的Christine既深愛著Raoul,但也被才華橫溢的Phantom,以及他所代表的黑暗與神秘,所吸引。這樣華麗刺激的戀情,也許是所有女人的幻想。古老的巴黎歌劇院下面,深得不知多少尺的地底,漆黑水面上的小船,船頭上站著的黑披風白面具的神秘客,恐懼和渴望,刺激又浪漫.
《Phantom of the Opera》這首歌了。莎拉.布萊曼的高音和克勞福德華美的中音完美結合,歌者激情澎湃,聽者波濤洶涌,營造了陰森緊張氣氛。另一首是男聲獨唱《the music of the night》也很經典,克勞福德用低緩的聲音慢慢地傾訴著戀愛時心理改變,溫柔細膩,傷感期待。
3〈悲慘世界〉
改編自雨果同名文學巨著的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始作俑者—法國人阿蘭·鮑伯利和米歇爾·勛伯格,都曾是音樂劇的狂熱歌迷。1971年,兩人在紐約觀看了韋伯的音樂劇《萬世巨星》,由此萌發出創作一部史詩風格的音樂劇的想法。兩人從韋伯的經典音樂劇《萬世巨星》和《艾維塔》中汲取了相當多的靈感,令其既有史詩般的壯麗,又不乏流行文化的精華。1978年,鮑伯利和勛伯格在巴黎「奇跡般地」完成了這項宏偉的工程。
1980年秋,長達兩個小時的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巴黎體育館首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竟然被硬插在了拳擊和馬戲表演之間,並在上演後的第十六周便被迫收場。哀嘆之餘,曾經把《貓》成功包裝上音樂劇舞台的英國著名演出製作人麥金托什找到了鮑伯利和勛伯格,下決心要把《悲慘世界》搬到「世界歌舞之都」—百老匯。三人一拍即合,6年後,重新包裝後的《悲慘世界》落戶百老匯,並正式踏上了國際舞台。
作為一部大型音樂劇,《悲慘世界》聘用的演員總數為421人,幕後的員工更高達1633人。該劇之所以能連演16年而不衰,除了故事和主題的歷久彌新、真切感人外,演員的專業、音樂的動人以及場景的變換等,也都是引人入勝的原因。例如主角冉·阿讓在大戰前夕祈禱上蒼保佑養女珂賽特的愛人馬呂斯的獨唱《讓我死,讓他活》,其神情之懇切、旋律之優美,令人過耳難忘;再者,《悲慘世界》的編導破天荒地利用大型轉台,將革命青年和巴黎市民共同堆砌的「戰壕」逼真地呈現出來,加上慷慨赴沙場的激昂軍樂和充滿火葯味的槍聲、爆炸聲,令觀眾如身歷其境,達到了比電影還要真實的震撼體驗。
4〈西貢小姐〉
1989年製作的類似《蝴蝶夫人》故事的音樂劇。故事發生在越南戰爭中,講述了一個美國兵和痴情的越南舞女的戀情故事。
曲作家 Claude-Michel Schonberg 和詞作家 Alain Boublil 在是看到一張照片之後得到的靈感。照片上是一個越南女孩正要登上從胡志明市飛往美國的飛機,去見她從未謀面的曾經在越南當兵的父親。女孩的母親握著她的手,知道她一去就再也見不到她了。Schonberg 和 Boublil 覺得母親的沉默和女孩的淚水表現了由戰爭摧毀的相愛的人們的生活。
世界十大經典歌劇全劇
1.費加羅的婚禮(四幕喜歌劇)
費加羅的婚禮(四幕喜歌劇)莫扎特曲。寫於1785年12月到1786年4月間。洛倫佐·達·彭特根據法國博馬舍的喜劇《費加羅的故事》三部曲第一與第二部改編而成。1786年由莫扎特親自指揮初演於維也納。劇情:費加羅要結婚了,新娘就是伯爵夫人羅西娜的女侍蘇珊娜。生性浪漫的伯爵對妻子羅西娜不忠而在追求蘇珊娜,故對費加羅的婚事多方阻撓。羅西娜的前監護人、醫生巴爾托羅及其女管家馬契麗娜也各自抱有個人目的加以阻撓。蘇珊娜既要躲避伯爵的追求,又不便公開冒犯他。後來,在費加羅和羅西娜的幫助下,她運用智慧和膽略,做出許多男子所不能為和不敢為的巧妙的事情,迫使伯爵不得不跪在羅西娜面前為自己種種不名譽的行為陪罪。蘇珊娜自己通過斗爭終於與費加羅結成良緣。
莫扎特的這部歌劇在廣泛運用各種重唱形式來表達復雜的戲劇內容,運用新鮮活潑的音調來刻劃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運用管弦樂隊來完成最多樣的藝術等方面的成就是前無古人的。劇中費加羅的詠嘆調是一首流傳極廣的男中音獨唱曲,帶有三段體分節歌性質。前段於鏗鏘有力的音調中,具有動聽的歌唱性;中段加強了宣敘色彩,固定音型的反復出現,與樂隊對話似的短樂句的運用,使雄壯中露出俏皮幽默的特性。第三幕蘇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先後出現兩個聲部交叉以及歌唱與樂隊的補充性對比,最後聲部交織形成三度疊置,使這一旋律優美、交叉巧妙的二重唱成為置公爵就範的不露端倪的重要唱段。第二幕公爵的男侍凱魯比諾的詠嘆調《你們可知道,什麼叫愛情》,以詼諧的手法把他幻想愛情但又得不到愛情的復雜而奇妙的心情刻劃得十分生動,至今仍傳唱不衰。烘托喜劇的歡樂氣氛的序曲,常被單獨演奏,這是一個省略了展開部的奏鳴曲式,音樂材料雖然不是來自歌劇中,但是不難從中看到費加羅機警、幽默的形象,和蘇珊娜聰慧美麗的倩影。
2.阿伊達(四幕歌劇)
阿伊達(四幕歌劇)埃及總督帕哈為慶祝1869年峻工的蘇伊士運河工程約請威爾第創作。原著貝伊,由基斯蘭佐尼據羅科爾的法文本譯成義大利韻文。劇情:在埃及法老時期,埃及軍統帥、青年勇士拉達米斯奉命率軍迎擊衣索比亞軍入侵。他的戀人阿伊達原是衣索比亞國王阿莫納斯羅的女兒,因戰敗被俘,隱瞞身份,在埃及公主安涅利斯身邊當一名女奴。拉達米斯的出征,使她處於極度矛盾中。公主也愛著拉達米斯,看到他和阿伊達之間的愛情,妒火中燒,千方百計折磨阿伊達。拉達米斯凱旋歸來,並將阿伊達之父俘獲。為嘉獎他的戰功,埃及王把公主許配給他。但拉達米斯只愛阿伊達,阿莫納斯羅利用這一點,用計從他口中探得重要軍事情報後逃走了。拉達米斯被判為叛國罪而等待處死,阿伊達在地下石窟中等著他。最後,這對情人之死完成了歌劇的悲劇使命。
該劇一開始的拉達米斯浪漫曲,前段是宣敘調,雄壯果敢,間以銅管輝煌嘹亮的伴奏,顯示這位青年統帥的英武挺拔;後段是詠嘆調,旋律熱情奔放,抒發他對阿伊達熾熱的愛情。第一幕終曲祭司們的誦經合唱,運用增二度音程的特殊進行,充滿奇異而迷人的東方色彩。第二幕中公主與阿伊達的二重唱,把公主的妒忌、傲慢和機靈詭譎,以及阿伊達純潔、真摯和忍辱負重的性格特徵刻劃得栩栩如生。第三幕阿伊達的浪漫曲,樂隊先後奏出阿伊達的主題和帶有異國情調的樂句,勾起她對故國的懷念。第四幕公主與拉達米斯的二重唱,把公主對拉達米斯由恨而愛,轉而祈求、悔恨的內心轉變過程極為成功地描繪出來,是所有歌劇中由次女高音演唱的最有名的唱段
3.茶花女(四幕歌劇)
茶花女(四幕歌劇)作於1853年,威爾第曲。劇本由義大利作家皮阿威根據小仲馬的同名悲劇小說改編而成。同年3月初次演出於維也納。劇情:薇奧萊塔原是周旋於巴黎上流社會的名妓,為青年阿爾弗萊德真摯的愛情所感,毅然拋棄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到巴黎近郊與阿爾弗萊德共同釀造愛情的蜜。但是,阿爾弗萊德的父親喬治歐激烈反對,強要她承諾與他的兒子斷絕來往。為了顧全阿爾弗萊德的家庭和幸福,她決心犧牲自己的愛情,忍受著內心的極大痛苦,重返風月場。阿爾弗萊德誤以為她變了心,盛怒之下,在公開場合羞辱了她。薇奧萊塔信守對喬治歐的諾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的身體承受不了這一致命打擊,就此卧床不起。不久,喬治歐良心發現,把全部真情對兒子言明。但當阿爾弗萊德回到薇奧萊塔身邊,她已經奄奄一息了,疾病和不公正的社會奪去了她的愛情和生命。
音樂以細微的心理描寫、誠摯優美的歌調和感人肺腑的悲劇力量,集中體現了中期威爾第歌劇創作的基本特點。序曲採用第二幕中的愛情主題和下行的悲愴動機,對全劇作了提綱挈領的概括。第一幕的《飲酒歌》,是以單二部曲式為基礎的分節歌,輕快的舞曲節奏,明朗的大調色彩,以及貫穿全曲的大六度跳進的動機,表現阿爾弗萊德借酒抒發他對真誠愛情的渴望和贊美,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薇奧萊塔的詠嘆調,則表現女主人公復雜微妙的心理矛盾。前半部分表現她初次感受到愛情時內心的波動,音調誠摯、直率;後半部分表現她對愛情的大膽追述和渴望,大跳的音調反映了她內心抑制不住的喜悅。終場的二重唱,是一個感人的音樂場面,第一段中近乎口語式的急切語調,是這一對久經磨難的情人終又重逢時狂喜而激動心情的描寫;第二段的分節歌洋溢著浪漫曲的抒情氣質,抒發他們對愛情和幸福的嚮往。但後來,與阿爾弗萊德熱情奔放的旋律交織一起的微奧萊塔聲部中,出現了半音滑行的痛苦呻吟的音調,並逐漸發展擴大,最後占據了主導地位。威爾第應用這種對比手法,刻劃了垂死的薇奧萊塔對愛情至死不渝的追求,揭示了歌劇深刻的悲劇主題,具有震撼人心的戲劇力量。
4. 費德里奧(二幕歌劇)
費德里奧(二幕歌劇)貝多芬曲。約瑟夫·宋雷特納和喬治·特雷契克根據尼古拉斯·布約利的劇本改編。1805年初演於維也納。劇情:貴族唐·弗洛列斯坦因反對暴政而身陷囹圄,政敵皮查羅陰謀將他慢慢餓死在獄中。弗洛列斯坦的妻子利奧諾拉為營救丈夫,女扮男裝,化名費德里奧混入監獄,充當獄卒的助手。由於她的照料,弗洛列斯坦倖免於死。最後,當正直的國務大臣將來查監,皮查羅懼怕陰謀敗露而決意親自殺害弗洛列斯坦時,費德里奧奮然舉槍保護丈夫,使皮查羅不能下手。隨即,國務大臣到,費德里奧明示自己的身分,並為丈夫申訴冤情,終使沉冤昭雪。
歌劇共有四首序曲,其中三首取名為《利奧諾拉》,一首為《費德里奧》。《利奧諾拉序曲》第三首,是運用主題材料與結構概括地表現歌劇內容的第一部偉大的序曲,是全歌劇的縮影,也是當今歌劇序曲中著名的一首。開幕前奏的《費德里奧序曲》緊扣全劇主題,突出表現了女主人公利奧諾拉的英雄性格,歌頌了她對愛情的忠貞和不屈精神。序曲的引子以兩個對比的音樂形象——利奧諾拉的果斷、剛毅的動機和弗洛列斯坦的悲嘆音調——的交替更迭作為開端,接著由弦樂的震音和弦,烘托出牢獄中陰森、不祥的氣氛。繼而,呈示部出現了英雄性格的第一主題,剛中見柔,顯示出女主人公喬扮男裝後的精神風貌,在樂隊全奏後,機智而富於動勢的第二主題陳述出來
從中彷彿看到了她為援救丈夫而勇敢行動的矯捷身影。展開部以第一主題的材料加以發展。輕柔纏綿的音響,顯示出主人公的女性柔情,生動地刻劃了利奧諾拉與弗洛列斯坦之間深摯的愛情。隨後,呈示部的主題到再現,引子中兩個對比的音樂動機復出,但已不是絕望的呻吟,而是細膩地表現了主人公在勝利時刻悲喜交加的復雜心理,並在勝利凱旋般的輝煌音響中結束。歌劇的聲樂也很出色,如第一幕中,當利奧諾拉在暗中得知皮查羅要殺害自己丈夫的陰謀時,情緒異常緊張,唱了一段富於戲劇力量的宣敘調,很好地表達了她的憤慨情緒。接著又唱了一段美麗、動聽的詠嘆調《來吧,希望》,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忠貞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信念。
5.浮士德(五幕歌劇)
浮士德(五幕歌劇)古諾曲。劇本由巴比亞和卡雷根據哥德的同名詩劇改編。於1859年首演於巴黎。劇情:年邁的哲學家浮士德十分羨慕青年們的活力,於是祈求魔鬼給他以返老還童的幫助。魔鬼梅菲斯托費利斯對浮士德說:如果你肯出賣自己的靈魂,不僅能返老還童,而且還可以得到一個名叫瑪格麗特姑娘。浮士德允應後,就喝下魔鬼的葯,果然變成英俊少年。後來魔鬼又施展魔法,使浮士德騙得了瑪格麗特的愛情。可是,當瑪格麗特懷孕後就被浮士德遺棄了。在一次決斗中,浮士德又將瑪格麗特的哥哥瓦倫丁刺死。瑪格麗特因受刺激而神經錯亂,殺死了自己的孩子而被囚。浮士德見此情,深感震驚,進入牢房要帶她逃走。但垂死的瑪格麗特已不認得他。這時魔鬼抓住浮士德,要他的靈魂,而天使引導瑪格麗特進入天國的歌聲使浮士德得到了解脫。
音樂成功地描繪了劇中人物的各種性格。如第二幕開場合唱後出現的瓦倫丁的《全能的上帝,慈愛的上帝》,是一首帶有宏偉庄嚴性質的詠嘆調。第三幕是重要的抒情場面。一直愛著瑪格麗特的西貝爾以圓舞曲節奏作為支柱的浪漫曲《請你告訴她》,充滿著溫柔和抒情的美。而浮士德所唱的詠嘆調《純潔的小屋,向你致敬》,是一種景仰和忐忑不安的復合感情。瑪格麗特的性格在敘事曲《從前有點陣圖勒王》中表現得很朴實,而在花腔女高音都喜愛唱的《珠寶之歌》這首豪華的圓舞曲式的詠嘆調里,則顯得情不自禁和虛榮。第四幕中的《士兵進行曲》,是瓦倫丁與士兵出征歸來時唱的,豪邁雄壯,富於動力和生氣,反映了士兵勝利凱旋時的喜悅心情,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著名合唱曲。
6.蝴蝶夫人(三幕歌劇)
蝴蝶夫人(三幕歌劇)晉契尼曲。伊利卡和賈可薩根據貝拉斯可劇本改編。 1904年 2月 17日首演於米蘭。劇情:天真活潑的日本姑娘巧巧桑,人稱「蝴蝶姑娘」,為了愛情而背棄了傳統的宗教信仰,委身於美國海軍上尉平克爾頓。婚後不久,平克爾頓隨艦回國,一去三年杳無音信。巧巧桑於艱難中深信有一天他會回到自己的懷抱。平克爾頓回國後卻另有新娶,早把蝴蝶夫人置於腦後。當他偕美國夫人重登長崎時,悲劇無可避免的發生了:穿著新婚禮服徹夜苦候的蝴蝶夫人終於明白了一切,她交出了伶俐的兒子,當平克爾頓來到時,吻劍自盡了。
這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劇。普契尼在音樂中直接採用了《江戶日本橋》、《越後獅子》、《櫻花》等日本民歌來表明蝴蝶夫人的藝妓身份和天真心理,具有獨特的音樂色彩。在第一幕的結尾,平克爾頓與蝴蝶夫人舉行婚禮後,有一段抒發愛情的二重唱,旋律優美動聽,流暢悅耳,其中蝴蝶夫人純潔、溫柔而又膽怯、羞窘的感情,交織著平克爾頓充滿著強烈情慾的綿綿情話,融化成一種共同的激情,最後,在明朗熱情的愛情主題的音響中結束。第二幕當平克爾頓回國後,女僕不相信他還會回來,忠於愛情的蝴蝶夫人一面向她解釋,一面卻不停地幻想著在一個晴朗的早晨,丈夫乘兵艦歸來的幸福情景。她面向大海,深情地唱出著名的詠嘆調《晴朗的一天》。這里,作者運用了朗誦式的抒情旋律,細致地揭示了蝴蝶夫人內心深處對幸福的強烈嚮往。
特別是當蝴蝶夫人唱到「誰來了,誰來了」以後,曲調由平穩的2/4拍轉入急促的4/8拍,音調和咱詞漸趨密集,幾乎近似富於表現力的滔滔說白,形象地勾畫出她盼望丈夫回來的迫切而真摯的心情。這種寬廣而優美動聽的旋律與富有表現力的近乎說話的聲音相交叉,形成普契尼歇劇的一種特有的風格
7.卡門(四幕歌劇)
卡門(四幕歌劇)比才曲,作於1872年。梅爾哈克和阿勒維根據梅里芙的同名小說改編。1875年初次演出於巴黎。劇情:煙廠女工卡門是一個漂亮而性格堅強的吉卜賽姑娘。她愛上了軍曹霍賽,運用自己罕有的女性魅力使霍塞陷入情網。霍塞不但因此舍棄了原來的情人——溫柔而善良的米卡埃拉,而且因放走了與人打架的卡門而被捕入獄,後來甚至與上司祖厄加少校拔刀相見,不得不離開軍隊,加入卡門所在的走私販行列。但此時卡門卻早已與鬥牛士埃斯卡米里奧海誓山盟了。於是導致霍塞與埃斯卡米里奧之間的決斗。決斗中卡門又明顯地袒護鬥牛士,更使霍塞難以忍受。隨即盛大而熱烈的鬥牛場面開始了,正當卡門為埃斯卡米里奧的勝利而歡呼時,霍塞找到了她。倔強的卡門斷然拒絕了他的愛情,最後終於死在霍塞的劍下。
這是一部以合唱見長的歌劇,各種體裁和風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首。其中煙廠女工們吵架的合唱形象逼真,引人入勝;群眾歡度節日的合唱歡快熱烈,色彩繽紛。歌劇著力刻劃了女主人公卡門鮮明而復雜的性格。劇中描寫卡門的主導動機,又稱為「命運動機」,這個具有匈牙利或吉卜賽音階特徵(包含兩個增二度)的動機貫穿於全劇,在關鍵處不斷地預示或點明這部歌劇悲劇的結局。第一幕中卡門所唱的哈巴涅拉《愛情就象一隻不馴服的鳥》,是表現卡門性格的一首歌曲。它通過連續向下滑行樂句的不斷反復,調性游移於同名大小調間,以及旋律始終在中低音區的八度內徘徊等特徵,表現了卡門熱情奔放、魅力誘人的形象。第一幕中另一首西班牙塞吉第亞舞曲帶有詠嘆調性質,以鮮明活潑的節奏、熱情而又帶有幾分野氣的旋律,進一步展示了卡門潑辣的性格。第二幕中的《鬥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奧答謝歡迎和崇拜他的群眾而唱的一首歌。它採用單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與分節歌的結合,雄壯的音調,有力的節奏,宛若一首凱旋的進行曲。第三幕占卜一場,卡門與兩位女伴的三重唱,對卡門作了深刻的心理刻劃。歌曲採用迴旋曲的形式,對比的幾個插部,調式、調性和節拍都與主部形成對比,而由卡門唱出的「不管洗多少遍,這些無情的紙牌,總告訴你死!」這深沉而哀傷的內心獨白,進一步揭示出卡門的悲劇命運。第四幕終場的二重唱,卡門音調冰冷和堅定的語氣,與霍塞先是熱烈,轉而祈求,最後絕望的旋律形成尖銳對比,具有扣人心弦的悲劇力量和強烈而緊張的戲劇性。這部歌劇是近百年來各國上演最多的經典作品之一。
8.普契尼:圖蘭朵
這部3幕歌劇據義大利劇作家戈齊(CarloGozzi,1720—1806)的5幕同名寓言劇,由阿達米(Giuseppe Adami)與席莫尼(Renato Simoni)撰腳本,作於1921—1924年,逝世前僅完成第三幕前半部分,後半部分由阿法諾續成。其故事素材似乎取自17世紀末介紹到歐洲的波斯《仙女之箱》。此劇1926年4月5日在斯卡拉歌劇院首演,指揮為托斯卡尼尼,首演之夜,劇情到第三幕柳兒自刎時,托斯卡尼尼放下指揮棒對聽眾說:「就在這里,普契尼放下了筆。」全劇首演為次日。
9.弄臣(四幕歌劇)
弄臣(四幕歌劇)威爾第曲。劇本由波亞維根據雨果的名著《國王尋樂》改編。1851年首演於威尼斯。劇情:主人公利哥萊托貌丑背駝,在孟圖阿公爵的宮廷中當一名弄臣。公爵年青貌美,專以玩弄女性為樂,引起有關朝臣們的不滿。而利哥萊托對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諷,得罪了許多人,終致失女之禍:他的愛女吉爾達,純潔娟美,公爵喬裝成窮學生暗中追求,騙得了她的愛情。朝臣們為了對利哥萊托施行報復,用計把吉爾達搶去,獻與公爵。利哥萊托為此悲憤至極,頓起殺心,以美色誘使公爵夜宿旅店,僱用刺客將他殺死。黎明前,當他從刺客手中接過裝有屍體的口袋,以為大功已成時,忽聞公爵高歌之聲,急忙打開口袋,裡面卻是女扮男裝,已經奄奄一息的吉爾達。原來,這個獲悉行刺計劃的少女對虛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願為愛情而替公爵一死。是義大利歌劇中最傑出的兩首四重唱之一
10.魔笛
魔笛。這是莫扎特臨終前最後一部作品,同時也是他使民間歌唱劇得以提高的一部重要作品。劇本出自共濟會員施坎奈德爾和基塞克之手。1791年初次演出於維也納。劇情:埃及王子埃米諾為巨蛇追趕,危急中被夜女王的三個嬪妃所救。夜女王讓王子看自己的女兒帕米娜的像片,使他心中燃起了愛情的火焰,並誑稱帕米娜被伊西斯神廟大祭司薩拉斯特羅拐走,答應只要王子救出帕米娜,就把女兒嫁給他。埃米諾接受了這一使命,隨身攜帶夜女王所贈魔笛一支,另有快樂的捕鳥人巴巴基諾手執串鈴從旁相助。他們在象徵光明的薩拉斯特羅的幫助下,經受了種種考驗和曲折,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埃米諾和帕米娜幸福地結合,巴巴基諾也找到了自己稱心如意的情人巴巴基娜,而代表黑暗和邪惡勢力的夜女王和摩爾人終於被趕走。
2. 百老匯在哪裡
百老匯大道(Broadway)
世界上還沒有一條街道像百老匯大道(Broadway)那樣使人充滿幻想。而今百老匯大道是美國現代歌舞藝術、美國娛樂業的代名詞。每年,都有幾百萬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到紐約欣賞百老匯的歌舞劇。
百老匯大道英文直譯為「寬街」。它指紐約市中以巴特里公園為起點,一條由南向北貫穿曼哈頓全島的大道。全長25公里。這條大道早在1811年紐約市進行城市規劃之前就已存在,其中心地帶是在第42街「時報廣場」附近,周圍雲集了幾十家劇院。 在百老匯大街44街至53街的劇院稱為內百老匯,而百老匯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劇院則稱為外百老匯,內百老匯上演的是經典的、熱門的、商業化的劇目,外百老匯演出的是一些實驗性的、還沒有名氣的、低成本的劇目.
百老匯歌舞劇起源於19世紀中葉,當時的百老匯大道就已經成為美國戲劇藝術的活動中心。美式英語中創造了一個極為形象生動的詞-白色大道(The Great White Way)來形容百老匯大道入夜後的「星光燦爛」。19世紀20年代末,是百老匯藝術的鼎盛時期,1925年這里的劇院達到80家至多。
百老匯歌舞藝術的特點是通俗易懂、娛樂性強;舞檯布景富麗堂皇,加上各種現代化的科技手段,配合聲響、燈光,使得舞台表演變幻莫測。台上演員載歌載舞,台下觀眾如醉如痴;氣氛熱烈,使演員和觀眾的交流融為一體。
百老匯藝術對於推動美國戲劇、歌舞表演藝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貢獻。許多好萊塢的明星大腕都是從百老匯的舞台藝術表演起家後走上電影明星的道路。著名的好萊塢音樂故事片《音樂之聲》(Sound of music)的女主角朱莉亞•安德魯絲就是從百老匯的同名音樂劇中的表演開始,被導演發現後走上銀幕,成為美國60年代的銀幕偶像。現在安德魯絲雖以年過60,但仍在音樂劇《維克多與維克多利亞》里擔任女主角。另外,好萊塢的明星也以能在百老匯的舞台一展歌喉而感到榮幸,這樣的例子有著名好萊塢明星克露絲•格蓮、波姬•小斯。
與百老匯同樣出名的還有許多偉大的音樂家,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安德魯出生在英國倫敦,從小喜歡音樂。他創作的百老匯音樂劇許多都是傳世之作,其中以「貓」(Cats)、「芝加哥」(Chicago)、「歌劇的魅影」(The Phantom of Opera)、」最為著名。韋伯除了給音樂劇創作音樂,還給許多著名的電影配樂、寫曲;如前幾年風行的由麥當娜主演的描寫阿根廷總統庇隆的夫人一生的影片「艾維塔」的音樂就是由韋伯創作的。韋伯不僅創作了大量音樂傑作,還成就了許多偉大的歌唱家。其中就有韋伯的前妻薩拉•布萊特曼。據說「歌劇的魅影」(The Phantom of Opera)就是韋伯為他的第二任妻子薩拉量身定做的。薩拉由於在百老匯的表演擠身於世界一流歌唱家行列,她是跨越古典與現代流行音樂的最佳歌唱演員。
如今,百老匯歌劇已經成為紐約市文化產業中的支柱之一。它的表演形式融舞蹈、音樂、戲劇於一體,有些劇目更是融藝術與大眾品味於一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娛樂性;觀賞百老匯歌劇成為每一個來紐約市參觀、訪問、旅遊的人不可或缺的節目。從目前觀眾的比例來看,慕名前來的外國人要超過美國人。現在,觀眾人數以每年3%的比例上漲,觀眾當中,60%的人來自紐約以外地區;許多來紐約的人的目的之一就是來欣賞百老匯歌劇,否則就是「無功而返」。
百老匯上演的劇目有幾十種,其中以「悲慘世界」、「美女與野獸」、「歌劇的魅影」、「西貢小姐」、「國王與我」等等劇目最為出色。那裡上演的劇目,往往是一演就是7-8年,10幾年。拿「貓」劇來說,從1982年10月開始上演到2000年6月落幕,上演事件長達18年之久。以1997年的統計數字顯示,「貓」劇以「從現在乃至永遠」(From now to ever)為廣告語,為紐約市帶來滾滾財源。「貓」劇上演了7397場,售出劇票3000萬張,票房收入約3.8億美元,並帶動附近社區相關行業(餐館業、酒吧業、禮品業等等)的經濟增長達30億美元。而整個百老匯地區,每年的票房總收入為12億美元左右。每一張劇票的價錢,按照美國的人的收入標准來衡量,並不貴。普通觀眾化40美元就能夠找到一張位置不錯的票;最好的位子賣100-150美元。如果到位於時報廣場的售票處(TKTS)購買當日的余票,價格還會更便宜。
3. 美國的音樂劇發展史
音樂劇(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劇及輕歌劇(或稱「小歌劇」)演變而成的,早期稱作「音樂喜劇」,後來簡稱為「音樂劇」,是19世紀末起源於英國的一種歌劇體裁,是由對白和歌唱相結合而演出的戲劇形式。音樂劇熔戲劇、音樂、歌舞等於一爐,富於幽默情趣和喜劇色彩。它的音樂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眾的歡迎。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
音樂劇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a)、喜劇(Comedy)和黑人劇(Minstrel Shows)。初期的音樂劇並沒有固定劇本,甚至包含了雜技、馬戲等等元素。自從1927年演藝船(畫舫璇宮)開始著重文本之後,音樂劇開始踏入它的黃金歲月。這時期的音樂劇多宣揚樂觀思想,並經常以大團圓的喜劇結局。直至1960年代搖滾樂和電視普及之前,音樂劇一直是最受美國人歡迎的娛樂和演藝形式。1980年代以後,英國 倫敦西區(West End)的音樂劇演出蓬勃,已經追上百老匯的盛況。而隨著英國和美國的音樂劇經常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音樂劇也開始在日本、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地區流行。
1893年曾經活躍一時的英國人瓊斯完成了一部後來載入史冊的音樂劇《快樂的少女》,在倫敦王子劇院首演時激起觀眾狂熱反響。劇情故事生動連貫,舞蹈演員即是劇中人物,採用相關的舞蹈動作和話劇式的丑角說白,清晰敘述了這些演員如何千方百計躋身於貴族社會的故事。劇情、音樂、舞蹈、喜劇表演等諸多因素自然組合,令人耳目為之一新。這種初顯形態的音樂戲劇,吸取了18世紀民謠歌劇和19世紀喜歌劇、輕歌劇的表現成分,融人古典舞、民間舞、話劇表演等多種因素,成為獨具風採的新型舞台藝術門類。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音樂劇後來傳播到美國,並在美國得到高度冶煉和發展。美國紐約的百老匯,視其為音樂劇中心,甚至將音樂劇統稱為百老匯音樂劇。美國音樂劇的內容,偏重於談情說愛及幽默風趣,音樂輕松愉快,演出方式往往比較富麗堂皇,但仍不失其主要風格。其典型代表人物科恩人稱「百老匯音樂劇之父」。
20世紀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格什溫的《開始奏樂》(1927年)、《瘋狂的女郎》(1930年)、《我為你歌唱》(1931年)以及1935年創作的黑人民間音樂劇《波吉與貝絲》,其中的《我為你歌唱》因為劇中諷刺了美國總統選舉中的弊病,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並成為第一部獲得「普利策獎」的音樂劇。
自20世紀20年代起,百老匯名家輩出,經典佳作頻頻登台,商業操作生意興隆,持續鑄造數十年的輝煌。百老匯音樂劇發展史上,除科恩、格什溫兄弟等風雲人物外,在40、50年代有過密切合作的作曲家羅傑斯和劇作家哈默斯坦也為音樂劇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他倆合作的《俄克拉荷馬》於1943年3月在紐約聖詹姆斯劇院首演,獲得空前成功。這是一部反映農村青年愛情生活的故事。其中女主人公勞芮做夢的場景,描寫夢幻中與戀人克萊的綿綿情語——僱工加德與克萊斗毆,勞芮相阻——勞芮在加德追逐下奔跑、掙扎……最後從夢中驚醒。德蜜爾在這里巧妙運用雙人舞、三人舞,與劇情和諧巧妙的結合,舞姿舞步做了民俗化、美國化的改革,以區別古典概念的芭蕾舞。《俄克拉荷馬》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成功實踐了多種要素的完美綜合。此後,羅傑斯和哈默斯坦又合作完成了《旋轉木馬》、《南太平洋》、《國王與我》。還有一部中國觀眾十分熟悉的音樂劇。這就是《音樂之聲》。這部音樂劇後來被搬上了銀幕,作品中的許多歌曲,可謂膾炙人口,流傳甚廣。
美國百老匯音樂劇的形成具有多元化的音樂內容,它從18世紀30年代出現的民謠歌劇開始,又不斷匯融了歐洲其它歌舞的表演特徵,加之黑人早期的黑面人游藝表演藝術,到19世紀末為音樂劇演藝藝術的成型奠定了基礎.在整個20世紀,美國音樂劇發展的千姿百態,大眾化的娛樂性和商業化的盈利性是百老匯音樂劇的具體表現.
4. 音樂劇與流行音樂
所謂流行音樂,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並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後世的器樂曲和歌曲。這些樂曲和歌曲,植根於大眾生活的豐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眾音樂」之稱。 流行音樂起源於美國的爵士音樂。20世紀初,美國出現了一種由多民族文化匯集而成的爵士音樂。這種新興音樂,以它獨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聽眾的耳目,轟動了全美國,又很快傳遍西歐各國。流行音樂與其它大眾媒介的差異主要是流行音樂有三種特性: 1.流行音樂乃是一重復的形式:流行音樂的主題內涵不斷的重復,而具有穿透閱聽人之意識的能力。 2.流行音樂多屬非敘述性的形式:其強調對接收者的身體、生理與感官能力之刺激。 3.流行音樂是一種經驗上的形式:音樂是屬於藝術而非科學的領域,是對某一經驗之體驗。
音樂劇(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劇及輕歌劇(或稱「小歌劇」)演變而成的,早期稱作「音樂喜劇」,後來簡稱為「音樂劇」,是19世紀末起源於英國的一種歌劇體裁,是由對白和歌唱相結合而演出的戲劇形式。音樂劇熔戲劇、音樂、歌舞等於一爐,富於幽默情趣和喜劇色彩。它的音樂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眾的歡迎。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
音樂劇是20世紀出現的一門新興的綜合舞台藝術,集歌、舞、劇為一體,廣泛地採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術,不斷追求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的完美結合。同時,西方的音樂劇在百年多的商業表演經驗中總結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場運作手段,並且創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優秀劇目,使這一藝術形式突破年齡、階層等客觀因素的局限,廣受觀眾的喜愛。隨著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娛樂的需求也出現了多元變化,音樂劇這種新的藝術樣式很快以其視聽兼備、雅俗共賞的特質吸引了一批固定的並且正在不斷擴大的受眾人群。
5. 音樂劇起源於歐洲的哪個國家
關於音樂劇的起源,國內外說法甚多,目前似無定論。一說起源於歐洲專19世紀古典輕歌劇屬和喜歌劇①(有人甚至將音樂劇的起源追溯到15世紀的英國,說莎士比亞的戲劇是「最早出現所謂、『音樂劇』雛形的演出形式」--見邱援:《細說音樂劇》,載台灣《省交樂訊》1996,9。)一說起源於美國本上的由鄉村歌曲、黑人靈歌與爵士音樂和流行歌舞拼裝而成的歌舞雜耍;一說起源於19世紀末英國人創造的「音樂滑稽劇」和「音樂喜劇」。當然還有一種「綜合起源說」,認為像音樂劇這種極為復雜的文化現象,不大可能僅從單一的文化源流中生成,它必須從多種文化成分中吸取養料來構築自己的藝術血肉。因此,它的形式來源必然是多元化的。
資料顯示,19世紀中葉美國本土存在的所謂「黑心雜劇」(Minstrel Show),實際上是一種植根於黑奴文化的特殊余興表演,因此也稱「黑人雜劇」。
6. 音樂劇與歌劇的區別是什麼什麼是歌劇什麼是音樂劇急用
一、區別
1、起源的時間和元素不同:歌劇起源比較早,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紀的教義劇、神秘劇以及表現一系列有關聯的場景的牧歌套曲和田園劇。歌劇的最直接來源是幕間劇,而直接靈感來源於古希臘的戲劇。而音樂劇出現的比較晚,是歌劇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起源於喜歌劇,清歌劇歌舞雜耍和滑稽表演。
2、測重點不同:歌劇中歌唱佔主要地位,雖然他也有劇本中的戲劇沖突表演,但是遠遠比不上音樂劇。音樂劇重在表演,它是以聲樂、舞蹈、舞台美術、劇本等等組成的綜合藝術,比較平衡,其中的唱段比較通俗流行。
3、音樂形式不同:歌劇大都用美聲唱法,採用了大量的詠嘆調和宣敘調,歌劇演唱對於聲音和唱功的要求遠遠高於流行歌曲。歌劇的音樂大都是以比較傳統的管弦樂隊為基礎的古典音樂作曲技法。
而音樂劇屬於流行音樂范疇,多數用流行唱法,用最符合當代觀眾需求的唱法,許多上榜的流行歌曲就是音樂劇的插曲。音樂劇在音樂風格的選擇上更自由,往往有爵士,搖滾等流行音樂因素的介入,配器也往往大量使用電聲樂隊的樂器。
4、舞台表演內容不同:在歌劇中,舞蹈經常作為一種穿插性、色彩性的因素使用,但音樂劇是以戲劇為基本,以音樂為靈魂,以舞蹈為重要表現手段,通過音樂、舞蹈、戲劇三大元素的整合來講述故事、刻畫人物的表演藝術娛樂產品。
音樂劇不存在教條主義的東西,比較大膽和自由,講究快節奏,善於營造緊張度,舞台氣氛追求熱烈火爆,劇中人物時以道白交待情節,在人物內心感受情激盪,戲劇矛盾尖銳。
5、從舞檯布置不同:音樂劇的布景豪華,場面氣派,絢麗多彩,符合情節的需要,響應觀眾的口味,布置大膽誇張、自由。並且使用先進的舞台技術。相比而來歌劇就顯得單一了點。
6、對演員的要求不同:唱美聲的人大多身材不怎麼好,而且對他們舞蹈和其他方面的要求也不怎麼高,如果一個歌劇男演員大腹便便,女演員體態豐盈,這並不影響他們的演出,觀眾們也可以接收。
但音樂劇強調各種藝術元素的整體效應,所以演員在表演一個音樂劇角色時,必須同時兼顧各種表演成分,簡單的說要能歌善舞樣樣精通。
二、概念
音樂劇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一種舞台藝術形式,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通過歌曲、台詞、音樂、肢體動作等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出來。
歌劇是一門西方舞台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是唱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戲劇)。歌劇在16世紀末,即1600年前後才出現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戲劇的所需一樣,都要憑借劇場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戲服以及表演等。
歌劇在西方語言的代表字Opera來源於拉丁語「作品」的復數形式(Opus, Opera),後經義大利文推廣至其他歐洲語言,顧名思義歌劇原意不單單包括舞台上的獨唱、重唱和合唱,也包括對白、表演和舞蹈。
16世紀末,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有一群人文主義學者組成了「卡梅拉塔同好社」(Camerata)的團體,以復興古希臘的舞台表演藝術。他們相信古希臘的戲劇中的「合頌」部分實際上是合唱部分,甚至有人認為古希臘的戲劇實際上就和今天的歌劇一樣,全部劇情皆以歌曲交代。
因此當現知歷史上第一部歌劇,由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作曲,取材自古希臘神話的《達芙尼(Dafne)》於1597年首演時,風評一片贊好,皆認為「成功復活了古希臘的戲劇精神」。
音樂劇在全世界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音樂劇界最重要的獎項為美國的東尼獎(候選作品為在百老匯上演的音樂劇),以及英國的奧利弗獎(候選作品為在倫敦西區上演的音樂劇)。
隨著中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娛樂的需求也出現了多元變化,音樂劇這種新的藝術樣式很快以其視聽兼備、雅俗共賞的特質吸引了一批固定的並且正在不斷擴大的受眾人群。
7. 百老匯音樂劇與歐洲音樂劇比較
哈,我也想知道到底什麼區別
我只喜歡看歐洲的,還就不喜歡百老匯的,就是說不出什麼道理……
總覺得百老匯的過於喧囂,有點……俗氣(這樣說可能會被打...)
網上找到一篇
1.題材
法語音樂劇以改編為多,取材自名著、傳說或其他深入人心的文藝作品,例如《巴黎聖母院》、《羅密歐與朱麗葉》(Roméo et Juliette)、《十誡》(Les dix commandements)、《辛迪》(Cindy)、《柳媚花嬌》(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等等,因此法語音樂劇又被稱為"傳奇音樂劇"。
英美音樂劇中常見一種主題音樂素材變化發展的手法:由固定旋律對應某一人物或某一沖突,然後按情節發展的需要進行排列組合。這種手法使得旋律與劇情相互滲透,戲劇結構因此極為緊湊,環環相扣。但法語音樂劇的流行取向必須以"動聽"為第一追求,主題音樂素材變化發展手法無法消化法語音樂劇中龐大的音樂容量,因此只能努力去達到一種"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但由於所選題材本身便家喻戶曉,舞台上的法語音樂劇往往只需演繹傳奇,而不必亦步亦趨地去敘述情節,法語音樂劇在戲劇性上的薄弱環節相對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淡化。
2.表現手法
浪漫大於寫實,這是法語音樂劇帶給觀眾的最深刻印象之一。像《星幻》、《巴黎聖母院》等名劇,都具備了一種"拋開形式,直逼精神"的浪漫實質,這里所謂的"浪漫",並不是那些花前月下的"小浪漫",而是指將感情的表現置於一切之上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法語音樂劇中也不乏精緻豪華之作,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十誡》、《小王子》等等,但這些劇目中情感的馳騁,其無拘無束突破了一般認知的常識,這種寫意的精神也正是浪漫的精髓。
由此我們可以見到未來烏托邦中的恐怖分子穿著猶如莫希幹人(星幻)、工字鋼和柏油桶成為1482年巴黎街景(巴黎聖母院)以及死神與羅密歐相擁起舞(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正是因為這種不拘小節的浪漫大局觀,法語音樂劇秉承著一種"凡事無不可為我所用"的開放態度,為了要表達熾熱的激情,在法語音樂劇的舞台上可以沒有規則,搖滾、耳麥、蒙太奇、大屏幕投影……這些現代感十足的產物在古代題材的音樂劇中都能覓到蹤影。
3.流行歌手陣容
由法語音樂劇流行取向所導致的這一必然結果既有利亦有弊。法語音樂劇的詞曲作者向來都是流行音樂人身份,他們的創作本來就是為流行歌手度身訂做,流行歌手強烈的表現欲以及現場煽動能力為法語音樂劇的奔放個性錦上添花,他們的號召力也能幫助音樂劇的概念被迅速推廣。但因此法語音樂劇就不像英美音樂劇那樣擁有專業音樂劇演員儲備,歌手們在音樂劇表演上並無規范可循,自我發揮的成分居多,於是劇中角色塑造成功與否便與歌手的個人魅力緊緊相關,這樣固然能夠造就一個無與倫比的夢幻現場,卻也很有可能令音樂劇的完美印象難以為繼,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巴黎聖母院》的"燃燒一瞬間"了。但看《星幻》25年間長盛不衰,個性化的詮釋在歷年版本中被不斷更新,也許我們應該對法語音樂劇經典劇目的生命力保有信心。
4.概念操作原則
"概念碟"並不是法語音樂劇首創的推廣手法。1975年,尚未公演的韋伯新劇《埃維塔》發行了一張收錄有主打歌曲的錄音室唱片,這張唱片還有其中的單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在許多國家都成了銷路最好的唱片,為正式的公演積累了足夠的人氣以及巨大的票房潛力。1978年,呂克·普拉蒙東和米歇爾·貝爾吉創作《星幻》時,便借鑒了《埃維塔》操作上的成功經驗,邀請幾位當時在流行歌壇已頗具知名度的歌手加盟概念碟的錄制,概念碟於1978年10月發行後在法國及加拿大兩地都創造了銷量記錄,《星幻》尚未公演,劇中主打曲目已紅極一時,登上了流行歌曲排行榜冠軍寶座,《星幻》的概念也藉此被迅速推廣,這為呂克·普拉蒙東和米歇爾·貝爾吉帶來了極大信心,也促成了《星幻》在第二年被正式搬上舞台。概念碟的商業成功正是法語音樂劇誕生的關鍵之一,而這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在法語音樂劇的發展中被一直保留以致成為了一種原則。
大眾媒體是將法語音樂劇推上今日地位的一股重要力量。1998年初,單曲《大教堂時代》的推出令整個法國媒體都在為《巴黎聖母院》而瘋狂,然後單曲《美人》的銷量創紀錄地一舉突破兩百萬,同時發行的《巴黎聖母院》概念單CD令這種對現場演出的期待更加如火如荼,所有的電視台和電台都在連篇累牘地播放與這出即將上演的音樂劇相關的種種訪談、花絮和MV。媒體的推波助瀾使音樂劇前期推廣的效率驚人,只要概念或單曲一經推出,票房的醞釀便開始快速啟動。繼《星幻》及《巴黎聖母院》之後,《羅密歐與朱麗葉》、《十誡》、《小王子》等音樂劇也成了這種概念操作手法的得益者。可以說,法語音樂劇中概念操作手法的最初運用是基於一種投石問路的謹慎態度,但發展至今日早已成了一種熟練的商業炒作手段。
與英美音樂劇重於舞台經驗的傳統不同,在法語音樂劇的實踐中,音像製品一直與現場演出方面的努力並駕齊驅,這也證實了法語音樂劇以流行身份自居的一貫態度。單曲、精選、全劇、概念、現場以及不同年代版本的唱片不一而足。另外,法語音樂劇向來不吝推出現場錄像,一般成功劇目上演一年以後就會發行錄像帶或者DVD,這可真是意外之喜,因為根據英美音樂劇"劇院藝術"的原則,只有在劇目下檔停演以後才會有官方錄像出現,如果沒有條件親去西區或者百老匯觀賞,那大多數國內音樂劇迷們也只能望洋興嘆了。法語音樂劇放下姿態的這種經營方式,固然商業味咄咄逼人,但其中的積極意義也值得稱道,試想如果沒有《巴黎聖母院》DVD,那這出法語音樂劇的風華又怎能跨越語言阻隔,令遙遠東方國度中的我們也為她深深傾倒呢?
5.對耳麥及伴奏帶的偏好
法語音樂劇從一開始就排斥西區及百老匯慣用的那種隱藏式麥克風,70年代末《星幻》演出時用的是有線話筒,而在此後25年間,《星幻》中的這個傳統竟一直沒有改變過,只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開始用無線話筒代替了有線話筒,盡管話筒在《星幻》中不僅僅是作為擴音的工具,更與整個音樂劇被包裝在電視節目形式下的創意所呼應,但如今看來,這種堅持真是顯得有些傻氣,不過它所造成的視覺效果確實是非常之獨特。耳麥的出現令法語音樂劇的這種反叛開始變得賞心悅目,不管是《巴黎聖母院》里那種造型誇張的大耳麥,或是《小王子》當中含蓄的微型耳麥,都令音樂劇的現場神采飛揚。個人認為耳麥是一種強勢姿態的象徵,它對音樂劇的現場氣氛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在這種暗示下,歌手的表演個性奔放,而觀眾也拋開了劇院中正襟端坐的矜持,耳麥令台上台下都融入了如演唱會一般的自由熱烈之中。
法語音樂劇的伴奏問題一直是爭議的焦點,支持者認為既然是以合成器為主的電聲樂器,那現場演奏和事先在錄音室中錄制在效果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區別,而且在演出現場播放伴奏帶既節約成本又能保證質量的穩定性;反對者則認為這種卡拉OK式的做法本身就缺乏誠意及音樂劇的嚴肅態度,伴奏甚至和聲的事先錄制令"現場"的樂趣大打折扣。不論孰對孰錯,法語音樂劇這一打破傳統的獨特之處仍將被繼承下去,音樂劇這門藝術本身的開放性也得到了一次生動的證實。
http://cache..com/c?m=e05ce12b7e46&p=c072c05386cc43fa11be9b781b&user=
8. 音樂劇起源
音樂劇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a)、喜劇(Comedy)和黑人劇(Minstrel Shows)。
初期的音樂劇並沒有固定劇本,甚至包含了雜技、馬戲等等元素。自從1927年《演藝船》(畫舫璇宮)開始著重文本之後,音樂劇開始踏入它的黃金歲月。這時期的音樂劇多宣揚樂觀思想,並經常以大團圓的喜劇結局。
直至1960年代搖滾樂和電視普及之前,音樂劇一直是最受美國人歡迎的娛樂和演藝形式。1980年代以後,英國倫敦西區(West End)的音樂劇演出蓬勃,已經追上百老匯的盛況。
後來出現法語音樂劇(如《悲慘世界》[後改編為英文版]、《星夢Starmania》、《鍾樓怪人》、《羅密歐與茱麗葉》、《小王子》等),德語音樂劇(如《伊麗莎白》、《吸血鬼之舞》、《麗貝卡》、《魯道夫》等),以及由其他各種不同語言寫成的音樂劇。
(8)百老匯音樂劇是流行在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與歌劇比較:
和歌劇的區別是,音樂劇經常運用一些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樂器編制;在音樂劇裡面可以容許出現沒有音樂伴奏的對白;而音樂劇裡面亦沒有運用歌劇的一些傳統,例如沒有了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區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聲唱法。
但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分界線仍然有不少學者爭議,例如格什溫(Gershwin)作曲的《波吉與貝絲》(台灣翻譯「乞丐與盪婦」)(Porgy and Bess)就曾同時被人稱作歌劇、民謠歌劇(Folk Opera)和音樂劇。一些音樂劇如《悲慘世界》是從頭到尾都有音樂伴奏,而一些輕歌劇如《卡門》卻有對白。
音樂劇普遍比歌劇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樂劇甚至是沒有劇本的歌舞表演。雖然著名的歌劇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紀中期已經提出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認為音樂和戲劇應融合為一。
但在華格納的樂劇(music drama)裡面音樂依然是主導。相比之下,音樂劇里戲劇、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9. 介紹一下百老匯
世界上還沒有一條街道像百老匯大道(Broadway)那樣使人充滿幻想。而今百老匯大道是美國現代歌舞藝術、美國娛樂業的代名詞。每年,都有幾百萬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到紐約欣賞百老匯的歌舞劇。
百老匯大道英文直譯為「寬街」。它指紐約市中以巴特里公園為起點,一條由南向北貫穿曼哈頓全島的大道。全長25公里。這條大道早在1811年紐約市進行城市規劃之前就已存在,其中心地帶是在第42街「時報廣場」附近,周圍雲集了幾十家劇院。 在百老匯大街44街至53街的劇院稱為內百老匯,而百老匯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劇院則稱為外百老匯,內百老匯上演的是經典的、熱門的、商業化的劇目,外百老匯演出的是一些實驗性的、還沒有名氣的、低成本的劇目,
百老匯歌舞劇起源於19世紀中葉,當時的百老匯大道就已經成為美國戲劇藝術的活動中心。美式英語中創造了一個極為形象生動的詞-白色大道(The Great White Way)來形容百老匯大道入夜後的「星光燦爛」。29世紀20年代末,是百老匯藝術的鼎盛時期,1925年這里的劇院達到80家至多。
百老匯歌舞藝術的特點是通俗易懂、娛樂性強;舞檯布景富麗堂皇,加上各種現代化的科技手段,配合聲響、燈光,使得舞台表演變幻莫測。台上演員載歌載舞,台下觀眾如醉如痴;氣氛熱烈,使演員和觀眾的交流融為一體。
百老匯藝術對於推動美國戲劇、歌舞表演藝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貢獻。許多好萊塢的明星大腕都是從百老匯的舞台藝術表演起家後走上電影明星的道路。著名的好萊塢音樂故事片《音樂之聲》(Sound of music)的女主角朱莉亞•安德魯絲就是從百老匯的同名音樂劇中的表演開始,被導演發現後走上銀幕,成為美國60年代的銀幕偶像。現在安德魯絲雖以年過60,但仍在音樂劇《維克多與維克多利亞》里擔任女主角。另外,好萊塢的明星也以能在百老匯的舞台一展歌喉而感到榮幸,這樣的例子有著名好萊塢明星克露絲•格蓮、波姬•小斯。
與百老匯同樣出名的還有許多偉大的音樂家,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安德魯出生在英國倫敦,從小喜歡音樂。他創作的百老匯音樂劇許多都是傳世之作,其中以「貓」(Cats)、「芝加哥」(Chicago)、「歌劇的魅影」(The Phantom of Opera)、」最為著名。韋伯除了給音樂劇創作音樂,還給許多著名的電影配樂、寫曲;如前幾年風行的由麥當娜主演的描寫阿根廷總統庇隆的夫人一生的影片「艾維塔」的音樂就是由韋伯創作的。韋伯不僅創作了大量音樂傑作,還成就了許多偉大的歌唱家。其中就有韋伯的前妻薩拉•布萊特曼。據說「歌劇的魅影」(The Phantom of Opera)就是韋伯為他的第二任妻子薩拉量身定做的。薩拉由於在百老匯的表演擠身於世界一流歌唱家行列,她是跨越古典與現代流行音樂的最佳歌唱演員。
如今,百老匯歌劇已經成為紐約市文化產業中的支柱之一。它的表演形式融舞蹈、音樂、戲劇於一體,有些劇目更是融藝術與大眾品味於一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娛樂性;觀賞百老匯歌劇成為每一個來紐約市參觀、訪問、旅遊的人不可或缺的節目。從目前觀眾的比例來看,慕名前來的外國人要超過美國人。現在,觀眾人數以每年3%的比例上漲,觀眾當中,60%的人來自紐約以外地區;許多來紐約的人的目的之一就是來欣賞百老匯歌劇,否則就是「無功而返」。
百老匯上演的劇目有幾十種,其中以「悲慘世界」、「美女與野獸」、「歌劇的魅影」、「西貢小姐」、「國王與我」等等劇目最為出色。那裡上演的劇目,往往是一演就是7-8年,10幾年。拿「貓」劇來說,從1982年10月開始上演到2000年6月落幕,上演事件長達18年之久。以1997年的統計數字顯示,「貓」劇以「從現在乃至永遠」(From now to ever)為廣告語,為紐約市帶來滾滾財源。「貓」劇上演了7397場,售出劇票3000萬張,票房收入約3.8億美元,並帶動附近社區相關行業(餐館業、酒吧業、禮品業等等)的經濟增長達30億美元。而整個百老匯地區,每年的票房總收入為12億美元左右。每一張劇票的價錢,按照美國的人的收入標准來衡量,並不貴。普通觀眾化40美元就能夠找到一張位置不錯的票;最好的位子賣100-150美元。如果到位於時報廣場的售票處(TKTS)購買當日的余票,價格還會更便宜。
10. 百老匯是什麼
老匯音樂劇(Broadway)是現代戲劇的一種,有演出,有跳舞,也有歌唱。有時單純只有演出,有時則相當復雜。它主要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流行。
百老匯的英文原意為"寬闊的街",在地理位置上是指紐約市裡以巴特里公園為起點、由南向北縱貫曼哈頓島、全長25公里的一條長街。這條街兩旁分布著幾十家劇院,在這些劇院中上映著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音樂劇。因此"百老匯"漸漸的變成了一種音樂劇的名字。
百老匯音樂劇目前分為三種,分別是百老匯音樂劇Broadway、外百老匯音樂劇Off Broadway和外外百老匯音樂劇Off Off Broadway。三種戲劇主要依某出劇的好評和票價來分類。所以外外百老匯音樂劇有相當多實驗戲劇的形式,也最便宜。如果票房很好,就會被移到外百老匯加強宣傳,等到演出評價累積到了一定時間和一定的水準,就會正式變成百老匯音樂劇。
在地理上來說,在紐約百老匯大街44街至53街的劇院稱為內百老匯(也就是百老匯),而百老匯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劇院則稱為外百老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