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上海戲劇學院化妝系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啊。1.和其他好多大學不一樣,上戲的在網上公布的招生簡章沒有參考書目。所以首先你要購買一本上戲的研究生招生簡章,10塊錢,最好你自己或者托朋友去買。不行的話,可以寄錢過去。 然後就是選好要考的專業,購買相應的參考書目。 復習,迎接考試。 2.你可以搜索學校網頁。 上海戲劇學院。 裡面有招生信息的。 祝你好運!網上報名也是要在自己學校報名的吧! 3.上海戲劇學院表演專業考試備考要訣 三月中,本市藝術類高校招生的「重頭戲」之一———上海戲劇學院表演專業考試將陸續舉行。晨報記者特地請有關招生人士為考生做一番點撥。 ■表演專業(影視話劇) 1、表演(即興)2、朗誦(自備寓言、散文或故事)3、演唱(自備歌曲) 1、表演(即興)2、朗誦(即興)3、演唱(自備歌曲)4、形體(自備舞蹈、武術或體操) 1、表演(即興)2、朗誦(即興)3、演唱(自備歌曲)4、形體(自備舞蹈、武術或體操)5、面試。 ■表演專業(音樂劇) 1、表演(即興)2、朗誦(自備寓言、散文或故事)3、演唱(自備兩種風格歌曲) 1、音樂模擬唱測試2、即興樂譜視唱測試3、演唱(自備兩種風格歌曲)4、朗誦(即興)5、形體(自備兩種風格舞蹈片斷)6、表演(即興) 1、音樂模擬唱測試2、即興樂譜視唱測試3、演唱(自備兩種風格歌曲)4、朗誦(即興)5、形體(自備兩種風格舞蹈片斷)6、表演(即興)7、面試 1 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本科專科招生簡章公布 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本科專科招生簡章公布 發布時間:2007-01-05 一、招生計劃及專業 1、 2007年學校各專業擬招收全日制本專科學生516名,其中:本科486名,專科30名。 (計劃招生數,以上海市教委批准下達數為准) 序號 專業 學制 計劃 1 表演(戲劇影視) 四 25 2 表演(戲曲表演) 四 15 3 表演(戲曲音樂——京劇器樂、民樂) 四 20 4 表演(木偶表演) 四 30 5 表演(舞蹈表演——芭蕾舞) 四 32 6 表演(舞蹈表演——國標舞) 四 11 7 表演(舞蹈表演——古典舞) 四 28 8 表演(舞蹈表演——民間舞) 四 28 9 導演(戲劇影視) 四 18 10 導演(戲曲導演) 四 12 11 舞蹈編導 四 10 12 戲劇影視文學(戲劇文學、影視文學、戲劇學) 四 48 13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舞台設計) 四 15 14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燈光設計) 四 15 15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 四 22 16 藝術設計(游戲動漫設計與製作) 四 15 17 藝術設計(創意與設計-視覺傳達) 四 15 18 播音與主持藝術 四 25 19 廣播電視編導 四 25 20 公共事業管理(群眾文化管理) 四 22 21 公共事業管理(藝術展示管理-聽覺藝術展示) 四 15 22 公共事業管理(藝術管理-創意與管理) 四 20 23 媒體創意 四 20 24 戲曲表演 二 10 25 戲曲音樂表演 二 26 表演(木偶表演與製作) 二 10 27 表演(舞蹈音樂) 二 10 備註:戲曲表演:京昆為主 2、 表演(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戲劇影視文學、公共事業管理(藝術管理-創意與管理)、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舞台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及藝術設計(游戲動漫設計與製作、創意與設計-視覺傳達)、媒體創意專業的辦學點在華山路校區。 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表演(戲曲表演、戲曲音樂、木偶表演、舞蹈表演、舞蹈音樂)、導 演(戲曲導演)、舞蹈編導、公共事業管理(群眾文化管理、聽覺藝術展示)專業的辦學點在蓮花路校區。 部分專業可能將根據學校的專業布局調整變動辦學地點。 3、 以上本科計劃名額將在全國范圍內擇優錄取,不分省市。專科計劃按分省計劃招生。各專業最後錄取名額將根據考生考試的實際情況總體平衡。 二、報考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的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2、身體健康,無生理缺陷,無色盲、色弱。 表演專業要求體形勻稱,五官端正,口齒清楚,會講較好的普通話,兩眼裸眼視力一般不低於0.8。 3、表演專業年齡一般限在22周歲以下(1985年9月1日後出生)。 播音與主持藝術、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藝術設計專業年齡一般在25周歲以下(1982年9月1日後出
2. 話劇《龜兔賽跑》中的動物怎麼化妝圖片
服裝要和整體的舞台設計風格統一舞台劇的妝是比較誇張的。尤其是現在很多演外國戲,就是一定要很重很濃很強調,在專業舞台燈光下面就是整個一張大白臉的。\r\n服裝也是同樣道理,所以很多化妝師要有美術功底會比較好,就需要把演員盡量化成歐美人的樣子,化妝就是像在演員的臉上畫素描一樣。所以就更要突出輪廓了。其實說的簡單一些。如果演員不化妝或者是日常妝,打上燈之後剛剛好。就是離近了看起來很誇張但是上台
3. 音樂劇和歌劇有哪些不同
音樂劇和歌劇都是當今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用音樂來表現故事情節的音樂形式之一。歌劇屬於古典音樂范疇,一般指以歌唱為主,以管弦樂隊伴奏,有舞檯布景、化妝與舞蹈動作的戲劇,有時還加獨白、對白等。歌劇是綜合性藝術,包含音樂、戲劇、詩歌、舞蹈、舞台設計、化妝、燈光等多種藝術成分。近代的歌劇始於十七世紀初葉,後經長期發展而產生多種類型,如正歌劇、大歌劇、喜歌劇、輕歌劇、小歌劇、樂劇等。音樂劇並不只是由音樂伴奏的表演。它不是歌劇、喜劇歌劇或是輕音樂劇,也不是歌舞雜耍、音樂荒誕劇或是夜總會的歌舞表演。歌劇和音樂劇都起源於宗教音樂,具體來說,音樂劇原本其實是歌劇中喜歌劇和輕歌劇的一種分化,但是最終形成了與歌劇截然不同的風格。
首先說說它們的相同點,有很多人經常把音樂劇和歌劇搞混,因為它們的形式確實比較相近。歌劇與音樂劇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採取音樂和歌曲來表現劇情,以及包含舞蹈、舞台、化妝、燈光等多重藝術元素的綜合性。這些都是無庸置疑的,以下談一談兩者的區別。音樂劇嚴格的來說不能和歌劇一樣作為傳統意義上的高雅音樂或是換言之古典音樂的一部分。音樂劇產生的較早,但真正作為獨立的有影響力的一種音樂形式還是在上世紀初百老匯初具規模開始,而它的高潮則是70年代中期後以韋伯、勛伯格為代表的這些歐洲的,尤其是英國和法國音樂劇作曲家的活躍才開始的。音樂劇和歌劇的不同地位從人們的態度上就可以得知。在那些歌劇和音樂劇廣泛上演的國家,看歌劇是提前幾周訂好票,需要穿著正式的晚禮服入劇院的,觀看時要講究禮儀,不能隨便鼓掌之類的;但是看音樂劇就相對隨意,而且一部音樂劇常年上演,只需提前半小時到劇院門口買張票就行了,就像我們平時看電影一樣方便。但是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音樂劇在當地人的心目中地位還是很崇高的,能夠到這些地方去觀賞音樂劇是一種榮幸。對於課上老師提到有一位同學認為音樂劇不能進大雅之堂,這一點純粹是誤解,所謂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人們定的,經典是永遠的流行,歌劇也是幾百年前的流行音樂,只不過傳唱多年後剩下的精品自然就成了經典,今天流行的音樂劇中也一定會有幾百年後仍在流行的經典。
音樂劇和歌劇最大的差別在唱腔上。如果你聽不見聲音,不去觀察演員口型,僅僅靠看舞台和表演的話,可能比較難區分開音樂劇和歌劇。歌劇大都用美聲唱法,採用了大量的詠嘆調和宣敘調,詠嘆調會伴隨著每一次戲劇性的轉折將整部戲推向高潮。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卡門》和《茶花女》中廣為流傳的那兩段唱段。而音樂劇屬於流行音樂范疇,多數用流行唱法,也有用美聲唱法的(例如《悲慘世界》和《劇院幽靈》);但在正式場合歌劇決沒有用流行唱法的,因為發聲方式完全不同。雖然現在的演唱會流行和古典的融合比較時興。音樂劇中的歌曲很多並非獨唱曲;音樂劇中的歌曲更短,更簡單,易於傳唱,人們可以在散步或洗澡的時候唱起這些歌曲。一般來說,盡管音樂劇中的歌曲更容易從整部劇中獨立出來,也更加適於在酒吧等其他的娛樂場所單獨吟唱,但這些歌曲本身不一定適合劇情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演員通過舞蹈或其他的表演來烘托氣氛,帶動劇情進入高潮。許多上榜的流行歌曲就是音樂劇的插曲,例如韋伯的很多作品都因為作為流行歌曲而廣為流傳,像《貓》中的《memory》,《whistle down the wind》中的《No Matter What》(這首是由當紅的男子組合演唱,作為流行歌曲風靡全世界,但幾乎沒人知道這是音樂劇的插曲)。歌唱家也會演唱音樂劇的選段,例如「帕瓦羅蒂和他的朋友」系列演唱會,帕瓦羅蒂就經常演唱流行歌曲或是音樂劇,而流行歌星就很少演唱歌劇選段(莎拉布萊曼這類多棲的不算在內),畢竟歌劇演唱對於聲音和唱功的要求遠遠高於流行歌曲。
其次是音樂風格,歌劇的音樂大都是以比較傳統的管弦樂隊為基礎的古典音樂作曲技法,偶爾有現代風格的作品試圖超越這個界限,但大都保留著古典技法的思維方式。歌劇的結構、風格基本上沿襲著自浪漫主義以來所奠定的路線。而音樂劇在音樂風格的選擇上更自由,往往有爵士,搖滾等流行音樂因素的介入,配器也往往大量使用電聲樂隊的樂器。例如《貓》中韋伯嘗試了許多不同的風格,鄉村、踢踏舞、歌劇、流行,甚至還有贊美詩的成分。在配器上,有一段蘇格蘭風笛的兩次插入特別出彩。而在《巴黎聖母院》中,更是能不斷聽到吉他的聲音,為整部劇渲染了浪漫的氣氛。
還有就是角色所要求的表演風格。歌劇是以音樂作為各種藝術元素的基礎的,因此一個歌劇演員最主要的是把角色的唱段表達完善。如果一個演員在達到這一要求之後還有餘力,那麼他也可以為他的角色加入出色的戲劇表演,甚至舞蹈。但是在歌劇中,舞蹈大多以交誼舞、芭蕾這種形式出現,但芭蕾通常也是由專業演員完成。一個歌劇男演員可以大腹便便,女演員可以體態豐盈,這並不影響他們的演出,觀眾們也可以接收。但音樂劇強調各種藝術元素的整體統合,所以演員在表演一個音樂劇角色時,必須同時兼顧各種表演成分:唱歌、舞蹈、表演……所以他是不可能為了某一方面的表現去過分地犧牲其他的方面。對於音樂劇演員,劇情的表演和對歌唱的處理同樣重要。像莎拉布萊曼退出音樂劇舞台的原因之一可能也和她為了聲音而犧牲體態有關,試想觀眾們是不會接受一個臃腫的Christine和Raul在舞台上談情說愛的。
至於前文中提到的舞蹈,這是歌劇的一個小部分,我們在看電影《莫扎特》和歌劇《茶花女》中,都能在歌劇里看到舞蹈的影子,但是比例不大,不是特別重要(這一點可由電影里國王下令歌劇里不能演芭蕾可以看出)。出於自身條件的限制,主要演員最重要還是靠舉手投足的一些小動作以及和其他演員的交流來表演。而且通常美聲唱法的發聲方式不太可能允許演員邊唱邊進行大幅度的舞蹈動作。而在音樂劇里,舞蹈是三大元素之一,極少有音樂劇里缺乏舞蹈元素的(《悲慘世界》是一個例子,是它的劇情和主題限制了舞蹈)。比較極端的例子是《貓》,全劇幾乎完全由一段段歌曲加舞蹈組成,所有演員在台上既要唱又要跳,僅當grazelbella出現時才沒有舞蹈(因為年邁而跳不動),舞蹈完全顯現了各種貓的特點,無法想像如果《貓》一劇沒有舞蹈會是什麼樣子。當然這部劇比較特殊,但是舞蹈確實是大部分音樂劇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表現手法。
此外,還有一些微小的區別,例如取材,詞曲創作過程,演出場所、方式等等,在音樂劇中,它的曲調可以是感傷的,但在歌劇中,它一定是熱情洋溢的;在歌詞方面,音樂劇趨於表現飽經憂患的經歷,例如「愛——無論你鞭打我,還是傷害我;欺騙我,還是遺棄我,我都將永遠是你的!」,歌劇則永遠是表現歡欣和喜悅的詩一般的語言。與音樂劇不同,在歌劇里,主人公總保持著優雅而高貴的舉止來生活、相愛和逝去。在每次踏上旅途時,他們會祈禱,「主啊,我上路了!」彷彿這不僅是一次地理意義上的旅行,更是精神上的旅程。但在音樂劇中,主人公與愛人告別的場景可以是雜亂的集市,甚至是垃圾場,他們也一定是疲憊不堪和心神憔悴。隨著藝術創作的多元化,這些區別並不是永遠正確。處於各種音樂結合邊緣的作品越來越多,分類就變得逐漸模糊。如音樂劇《阿依達》,其中就有對於歌劇《阿依達》借鑒的部分。而勃拉姆斯甚至有一部新的音樂劇,視角是對向白宮的第一夫人們的,採用的全是清唱劇的體裁。
起源於巴洛克時期(約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的歌劇,即使是在20世紀現代主義影響下的低潮期,也一直渴望成為一項偉大的藝術。它想表現人類的共性,提取情感的精華,蔑視日常生活中的小智慧。劇中的反面角色被刻畫成十惡不赦的徹徹底底的壞人,英雄們則勇敢無畏。音樂劇中的男女主角更加人性化,他們也會犯錯誤,也可以失去工作、窮困潦倒、無家可歸,但是他們在經歷坎坷之後總能得到真愛、財富和幸福。音樂劇產生於17世紀-18世紀的歐洲,當時被稱作「小歌劇」或「民間歌劇」,直到19世紀後期人們才開始引用「音樂劇」這一名稱;到了二十世紀中期,它已成為一種獨具魅力的戲劇演出形式。概括地說不得,音樂劇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節為支撐,以演員的戲劇性表演為根基,使用權音樂、舞蹈得以充發發揮其潛能,並把這些因素融合為有機的統一體的藝術。如果說,戲劇本身臨其境是一種綜合藝術。如果說,戲劇本身臨其境是一種綜合藝術,那麼與話劇相比,音樂劇則是充分發揮「綜合性」藝術手段的戲劇形式。英國和美國是音樂劇的全盛國度,從音樂劇發展史的角色來看,倫敦西區和紐約百老匯可稱作為音樂劇的發源地。但音樂劇在英、美兩國也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在美國,它較多地受爵士樂、踢跳舞、喜劇性話劇和含有歌唱的喜劇的影響;在英國,音樂劇更多地與輕歌劇、話劇,特別是莎士比亞莫里艾、伊普生的戲劇背景相關,舞蹈方面則更帖近芭蕾舞。音樂劇並不追求卓越與出眾,也沒有野心,因此,它們被認為是平庸的創作。它們寧願逃避,也不抗爭;寧願犯一些小小的過錯,也不願只為理想而生活。音樂劇贊揚民主,它贊揚那些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浪漫和幸福的普通人,而對那些自命不凡的富人,尤其是貴族們,則充滿了鄙視和嘲弄。觀眾們已經認識到了它們的差別。當一個人去看歌劇和音樂劇的時候(在倫敦和紐約,兩種門票的價格幾乎一樣),他會以不同的心態欣賞這兩種戲劇。如果一場歌劇聽起來太像音樂劇,那麼它會被批評為太輕浮;反之,太像歌劇的音樂劇也會被批評太脫離現實。這些偏見並非偶然,它們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慢慢形成的。它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部音樂劇:《乞丐歌劇》
黑人音樂劇 音樂劇表現手段從以歐洲為主移向以美國為主,就是因為黑人的襤褸時代爵士樂、靈魂音樂、游吟和憂傷藍調的流行。再後來的搖擺樂也有強烈的黑人音樂背景。著名的黑人音樂劇包括《演出船》、《波吉和貝絲》、《天空小屋》、《聖路易斯的女人》、《花之房》(1954年)、《牙買加》等等。
百老匯音樂劇 象「好萊塢」與美國電影的關系一樣,一提起「百老匯」人們便會很自然地想到美國戲劇。「百老匯」是紐約市曼哈頓區的一條大街的名稱。在這條大街的中段一直是美國商業性戲劇娛樂的中心,因此「百老匯」就成為美國戲劇活動的代名詞了。百老匯曾經有非常輝煌的歷史,這是與美國商業音樂劇的歷史密切相聯系的。百老匯音樂劇(Broadway Musicals)的前身是黑人游藝表演、滑稽劇、歌舞雜劇等,比較多地受爵士樂、搖擺樂的影響,其舞蹈有獨創的百老匯風格。1904年,比特爾·瓊斯明確了音樂劇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劇目是1927年的《演出船》,它綜合地把歌曲、舞蹈和故事情節、話劇表演結合起來,可以說,是音樂劇把美國風格的爵士兵樂和與爵士樂配合得搖擺性很強的舞蹈成功地結合在一起。《俄克拉荷馬》、《西區故事》、《平步青雲》都是在百老匯相繼走紅的重要音樂劇目。此外在百老匯經年不衰的音樂劇有:《歌劇院幽靈》、《悲慘世界》、《西貢小姐》、《美女與野獸》等。
倫敦西區音樂劇 倫敦西區音樂劇更多地受歌劇和輕歌劇的影響。英國音樂劇的發展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別突出的改進,這里的藝術形式的結合是把歌劇、輕歌劇的傳統以及音樂喜劇的傳統與爵士樂、踢踏舞和芭蕾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二十世紀70年代,英國出現了兩位音樂劇創作巨匠:安德魯·洛依德·韋伯和蒂姆·萊斯,隨即英國音樂劇就出現藝術上的轉折。在風格上,韋伯創作的音樂劇偏重音樂,舞蹈相對較少;在製作上,英國音樂劇著名製作人卡麥隆·麥金托什非常注重把舞台上的各種技術一一布景、服裝、燈光等與其他手段結合起來。很快百老匯感到了來自倫敦西區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倫敦西區的著名音樂劇包括《悲慘世界》、《西貢小姐》(1991年才移師紐約的百老匯)、《貓》、《歌劇院的幽靈》(後來移師紐約百老匯)等等。此外,似乎所有的音樂劇從倫敦搬到百老匯都能獲得成功,比如《象棋》、《男朋友》、《奧利弗》、《可愛的戰爭》、《查里姑娘》等等,無不如此。
4. 我是高一女生,有一個文藝匯演,是歌舞劇。我是主唱和領舞,怎麼化妝(詳細些)如何搭衣服
化妝其實不用了,你才高一。服裝搭配的話,選你自己好看的衣服啊,總不能為了這特地買吧。
5. 美,英,法音樂劇在形式上的差異
美國音樂劇:美國音樂劇則是早期移民帶來的歐洲、非洲文明與美洲文化相結合的果實在美國復雜的社會形態中繁殖出的新「混血兒」藝術,美國短暫的歷史也是音樂劇這種新藝術形式的發展史。
英國音樂劇雖為美國之師,但美國音樂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近些年,推陳出新的音樂劇作品反映了美國人強烈的求新欲,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東方元素為美國音樂劇匯入了新的生命力。
英國音樂劇:是老牌的、有著濃厚民族文化的資本主義國家。藝術門類中以戲劇最為突出,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莫里哀、易卜生等當之無愧是英國文壇的驕傲。
其戲劇生動地表現當時的社會生活以及政治背景。倫敦西區音樂劇似在其傳統輕歌劇、音樂喜劇基礎上一定比例地與現代爵士、搖滾、芭蕾等元素融合。
法國音樂劇:英美都是復合結構前後呼應,法劇更像演唱會。法國音樂劇舞美十分華麗,還有法劇的音樂,絕大部分都是搖滾風,而劇情大多都是愛情。
另外,法劇不同於英美,它是先出專輯再出完整的一部劇,於是重點更多放在了歌上,劇情比較放飛。
(5)音樂劇化妝擴展閱讀:
音樂劇與歌劇比較:
和歌劇的區別是,音樂劇經常運用一些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樂器編制。
在音樂劇裡面可以容許出現沒有音樂伴奏的對白,而音樂劇裡面亦沒有運用歌劇的一些傳統,例如沒有了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區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聲唱法。
但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分界線仍然有不少學者爭議,例如格什溫(Gershwin)作曲的《波吉與貝絲》就曾同時被人稱作歌劇,民謠歌劇和音樂劇。一些音樂劇如《悲慘世界》是從頭到尾都有音樂伴奏,而一些輕歌劇如《卡門》卻有對白。
6. 日本舞台劇演員都是自己化妝的嗎
舞台相關負責,俳優不用管,定妝照出來,造型就定了
7. 音樂劇貓 化妝
百老匯貓里的服裝場景投資是很大的,市面上貓的帶尾連體衣褲基本沒有,幼稚點的貓形象版帽子倒是能找到權,國內的化妝舞會水平還是蠻低的.總之想演貓道具是必不可少的,化妝品普通彩色水性皮膚畫筆,上完粉底後繪.工美用品店有.劇情歌劇貓有點繁雜,你們刪減點就好.不過還是找個唱功好的來唱memory,而且還要用英文最好.高潮部分touch me要是用中文唱出來很雷的.
8. 舞台劇的妝容是不是要求很高,哪裡可以學,東田好嗎
還 可以 吧 , 如 果 是 在專 業 的 化 妝 學校裡面 學 的話 都不會 太 難, 東 田 能 學啊 ,如果 你 要 學 的精 細一點 的也 可 以 考 慮王 嘉學校試試,這 個 學校的 講 課比 較 細 致
9. 歌劇 和 音樂劇 的區別
歌劇與音樂劇關系之比較
音樂劇和歌劇都是當今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用音樂來表現故事情節的音樂形式之一。歌劇屬於古典音樂范疇,是綜合性藝術,;音樂劇是歌劇中喜歌劇和輕歌劇的一種分化,最終形成了自身的風格。因此,歌劇-----音樂劇==爺爺------孫子,來表示它們兩者之間的關系。
完整的音樂劇作品有《劇院魅影》《貓》、《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歌劇的《卡門》和《茶花女》等,下面就談談我對於這兩者的淺薄的認識和比較。
首先說說它們的相同點,它們的形式確實比較相近,就容易把音樂劇和歌劇搞混。歌劇與音樂劇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採取音樂和歌曲來表現劇情,以及包含舞蹈、舞台、化妝、燈光等多重藝術元素的綜合性。以下談一談兩者的區別。
音樂劇嚴格的來說不能和歌劇一樣作為傳統意義上的高雅音樂或是換言之古典音樂的一部分。音樂劇和歌劇的不同地位從人們的態度上就可以得知。所謂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人們定的,經典是永遠的流行,歌劇也是幾百年前的流行音樂,只不過傳唱多年後剩下的精品自然就成了經典,今天流行的音樂劇中也一定會有幾百年後仍在流行的經典。
我覺得音樂劇和歌劇最大的差別在唱腔上。個人認為,如果你聽不見聲音,不去觀察演員口型,僅僅靠看舞台和表演的話,可能比較難區分開音樂劇和歌劇。歌劇大都用美聲唱法,大家最熟悉的莫過《卡門》和《茶花女》中廣為流傳的那兩段唱段。而音樂劇屬於流行音樂范疇,多數用流行唱法,也有用美聲唱法的,但在正式場合歌劇決沒有用流行唱法的,因為發聲方式完全不同,像《貓》中的《memory》。
其次是音樂風格,歌劇的音樂大都是以比較傳統的管弦樂隊為基礎的古典音樂作曲技法,偶爾有現代風格的作品試圖超越這個界限,但大都保留著古典技法的思維方式。例如《貓》中韋伯嘗試了許多不同的風格,鄉村、踢踏舞、歌劇、流行,甚至還有贊美詩的成分。
還有就是角色所要求的表演風格。歌劇是以音樂作為各種藝術元素的基礎的,因此一個歌劇演員最主要的是把角色的唱段表達完善。至於前文中提到的舞蹈,這是歌劇的一個小部分,比較極端的例子是《貓》,全劇幾乎完全由一段段歌曲加舞蹈組成,所有演員在台上既要唱又要跳,舞蹈完全顯現了各種貓的特點,無法想像如果《貓》一劇沒有舞蹈會是什麼樣子。
此外,還有一些微小的區別,例如取材,詞曲創作過程,演出場所、方式等等。
藝術只有不斷的多樣化才能不斷進步,發展。歌劇和音樂劇也在互相借鑒,相信通過這樣歌劇能夠不斷前進,迎來再一次的輝煌,音樂劇也能繼續發展、完善、成熟
10. 有一首描寫舞台劇歌曲,在舞台上化妝什麼的歌詞有什麼幾點濃妝什麼的
歌曲:大家一起來
作曲 : Robert Uhlmann
作詞 : 小朋/阿磊
演唱:孫悅
歌詞:
唉呀……呀
大家一起來
唉呀……呀
大家一起來
我們在這里跳舞
在這里開懷
說一說你理想
說一說未來
不要再徘徊
不要再等待
美好的前程
永遠等你來
唉呀……呀
我們大家一起來
不要把那真心當成游戲猜
唉呀……呀
我們大家一起來
為我們明天的輝煌去喝彩
唉呀……呀
大家一起來
唉呀……呀
大家一起來
我們在這里跳舞
在這里開懷
比一比你瀟灑
比一比你帥
不要再猶豫
不要再無奈
青春的腳步
永遠朝前邁
唉呀……呀
我們大家一起來
抬起頭
揮揮手
掌聲響起來
唉呀……呀
我們大家一起來
為我們明天的輝煌去喝彩
唉呀……呀
大家一起來
唉呀……呀
大家一起來
唉呀……呀
我們大家一起來
不要把那真心當成游戲猜
唉呀……呀
我們大家一起來
為我們明天的輝煌去喝彩
唉呀……呀
大家一起來
唉呀……呀
大家一起來
唉呀……呀
我們大家一起來
抬起頭
揮揮手
掌聲響起來
唉呀……呀
我們大家一起來
為我們明天的輝煌去喝彩
唉呀……呀
大家一起來
唉呀……呀
大家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