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性第一階段的小結
一、備好課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准備很重要,而備課則是重中之重。在備課時要明確目標,注重過程,不能只按照教參照搬照抄。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樂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備課時首先要反復聆聽,把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觸和理解記錄下來,再用音樂術語進行整理。一旦把音樂作品分析透了,目標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應的水到渠成了。
教材分析做到具體細致,教學目標也要做到准確清晰。在每堂音樂課中,確定好大目標和小目標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有了大目標後,制定小目標時必須注意,若干小目標都必需為實現大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一定層次劃分,讓學生的思維層層跨越,層層爬高,而不是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也就是說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整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清晰外,對每一個環節的小目標也要清晰。在教學環節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怎樣才能達到我預設的目標?」在學生已知與未知之間架橋設階,以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開發學生的跳躍思維。只有圍繞目標,環環相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輕松愉悅、簡單直觀的教學手段,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點。
在教學中,我常利用圖片、實物、精美的頭飾等直觀教具去創設情境。如在教學欣賞課《龜兔賽跑》時,運用動畫,讓學生邊看多媒體動畫邊聽故事,設計一些小問題讓學生自己找答案,然後將一些動物頭飾分發到各小組,讓小組之間進行表演比賽,同學們熱情高漲,寓教於樂,豐富了學生的想像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慾望、情緒、興趣,一節課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度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生的思緒富於具體性、形象性、知識經驗較少、注意力不易集中,應多採用直觀實物進行教學。教學中,運用一些直觀實物教具,來輔助我們的音樂教學效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如在講音樂知識的時候,在單純音符的認識上很枯燥,又難以理解。一次看電視廣告的時候給我以靈感:廣告中八個孩子分吃蛋糕,劃開十字分成四份後,孩子出其不意的攔腰從中分開正好八份。我就把這個設計運用在課堂上,我准備了四個蘋果,一把刀子,上課時,我帶著教具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都好奇地問我要干什麼?顯然,實物教具已經讓他們產生了興趣。講解時,我先出示一個蘋果,然後告訴學生,這個蘋果能作四分音符,它唱一拍;兩個蘋果就是二分音符唱兩拍;四個蘋果是全音符唱四拍;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那麼半個蘋果就是八分音符唱半拍;把這半個蘋果再平均分成兩份,那麼其中的一份是十六分音符,這一份是整個蘋果的四分之一,唱四分之一拍。通過形象、生動鮮明的實物教具在同學們的面前展現,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很快掌握了新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師真正放手、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難點。
學習中遇到難點,學生思維受阻時,很多學生懶於自主思考,而是等著由老師的暗示傳遞給他們的信息。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對音樂的敏感性自然就差了,一旦老師不作暗示,學生就無所適從了。這個時候要放手給學生,引導學生合作討論。在學習《大河之舞》時,通過完整地聆聽各種節奏,我引導學生從分析每種節奏的音樂要素上的變化,組織分組展開討論進行分析、歸納和交流。這樣的合作學習淡化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模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合作意識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四、掌握好課堂節奏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接觸的音樂作品各不相同,課堂氣氛也不盡相同。要麼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異常激動;要麼整堂課學生情緒低落,課堂氣氛壓抑而沉悶。怎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學節奏,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有效,從而構成音樂課堂中的一種和諧美呢?
在研究實踐中我體會到,音樂課的課堂結構要動靜有度、充滿美感。這里的「動」與「靜」,是指教學形態的表現而言的。所謂「動」,是指課堂教學活動的一種活躍狀態。如學生積極參與、涌躍發言、熱情舞蹈、愉快歌唱等,是「有聲有色」的教學。所謂「靜」,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相對安靜狀態,如學生靜心聆聽、深入思考等,是「無聲世界」的境界。如果一堂音樂課一直處於動態,「動」多「靜」少,以致於學生興奮過度,容易使課堂處於失控狀態;如果自始至終寂靜,課堂氣氛十分沉悶,「靜」多「動」少,則學生容易疲勞,抑制學生的思維,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動」「靜」合理搭配。在低年級要以「動」為主,但也要有適當的「靜」進行調節。讓學生在激烈的活動後靜下來,給他們以舒緩調節的空間和時間,往往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隨著年級的升高,要增加「靜」的次數,延長「靜」的時間,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的餘地。總之,音樂課堂教學應該是動與靜的交替與有機結合,這樣才能營造出一種和諧的、美的教育氛圍。
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所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去研究和發掘,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摸索出更多的對音樂課堂教學有用的東西,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扎實、豐富而有效,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爭取為我們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有所貢獻。
❷ 什麼是最有效的教學讀後感
什麼是有效的教學?是分數提高了?是學生比賽有名次了……書中解釋: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可分解為三個子概念。課堂指教室在用來進行教學活動時叫課堂;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活動;我們所要探討的「有效性」也就該針對「班級授課」而言,它是教學的組織形式的一種,通俗地說就是在比較固定的教學環境中,老師對比較固定的學生群體,並在比較固定的有效時間內所完成的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將以上這些概念綜合成最後的「課堂有效教學」,即指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根據課堂教學有「班」「課」「時」三個特徵,那麼課堂有效教學也就可以概括為「班有效」「課有效」「時有效」。什麼是課堂有效教學?我手頭上資料有限,翻江倒海,也沒能找出直接的具體的答案。大多是有效教學的實踐案例或行動指南,基本上是對課堂有效教學的內涵與外沿做了一些探究,這對教學一線的教師的確極為實用,往往蜻蜓點水的一撥,就能掀起另一層潛浪。當代課堂教學觀指出,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因此課堂有效教學的最終檢驗當以學生來完成,即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主體學生是否能准確理解老師所傳授的內容,是否能較為靈活的運用老師所傳授的技能等。我認為,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教學活動對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程度,學生上了這堂課後,有無進步和終生受用的東西。
本書的脈絡非常清晰,分為怎樣問課和怎樣品課兩個篇章,對我幫助很大的是第一篇章。所謂問課,就是教師主動征詢學生、同行、家長以及自我對課堂教學的感受與意見,並對自我教學進行深刻反思和和深度加工,以期達到改進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從而獲得最佳的課堂效果的一種教學形式。
從此定義中可以知道我們的「問課」其實范圍可以很廣,可問成敗;可以是課堂的精彩一瞬,緣何精彩?也可以是遺憾一筆,遺憾何在?「問課」,可問大小,大到問教學方式的轉變,小到問一個單詞、一個句子的導入處理;「問課」,可深可淺,深到對教學方法的再思考,淺到對一個教學細節的再設計。由此可見,問課是備課、上課、說課的深加工。反思自己發現自己做得真是非常不夠。從問課的態度上來說,我做得還算自覺,備課本中都有「教學後記」這一欄,我會及時寫上,但從問課的質量上來說,我做得很馬虎,我經常比較籠統地概括,我現在認識到這是對「教後問」的敷衍,如不整改,此態度決定我的課堂教學效果的停滯不前,因此我會在今後的課堂教學的反思方面下功夫,既要在理論上進行探討,又需要在實踐中進行實驗,真正做到反思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思考、琢磨的結晶。只有認真、端正、執著地對待教學反思,才能早日撥開遮在課堂上的迷霧,踏上一個新的台階。
自從看了《什麼是最有效的教學》後,我發現原來最有效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掌握問課和品課藝術。所謂的問課,就是教師主動征詢學生、同行、家長以及自我對課堂的感受與意見,並對自己我教學進行深刻反思和深度加工,以期達到改進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從而獲得最佳的課堂效果的一種教學形式。所謂品課就是教師以品的角度去聽別人的課,去觀別人的課,去評別人的課,去議別人的課。現在我在課前總會不由自主地思考更多的問題,尋找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在上課的過程中,我會更加關注孩子上課時的表現,發言時的情況,他們的學習態度,他們的語言、表情。而課堂結束後,針對學生學習的效果進行剖析,對自己課堂所反映出的各種問題,引起更多的思考,總結課堂的優缺點。如果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能天天問一問,問自己,問學生,問同行,那又何愁不能提高教學質量呢?
❸ 有效教學方法讀後感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感到課堂時間不夠用,甚至有時還會完成不了教學任務,總結其最大問題就在於授課不夠清晰與直接,有時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有時則跑題,有時講話超出了學生的理解水平,有時則削弱了教材內容呈現的清晰度,往往講得滿頭大汗卻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閱讀《有效教學方法》一書後,我受到了很大啟發,我覺得老師若想把認真准備的課付諸實施,把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還必須達到上好課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清晰授課、組織嚴密,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
一、目標明確。
目標明確是指上課時老師明白這堂課要掌握些什麼知識和技能,要養成些什麼行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樣的態度,要學會什麼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在一節課上,師生的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進行,教師上課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插入課外內容,為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有時把內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以外的某些知識,甚至有相當廣度,只要是有利於目標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無目的地講故事、東拉西扯,做那些與實現目標無關的事,應予以否定,對學生也同樣,教師要及時發覺並糾正學生努力完成任務。
二、內容正確、重點突出。
在一節課上教師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上,不要對所有任務和所有內容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對細枝末節的知識可以蜻蜓點水地一帶而過,對重點知識、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氣教學,對重點要引導學生弄懂、弄清、熟練掌握。
教師講授的知識還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技能或行為要符合規范,並且應該要求學生作出的反應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教師就要及時予以糾正,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往往是崇高的、萬能的,他們會向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對待學生的疑問應持謙虛、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輕易作出沒有把握的回答。當教師沒有把握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資料弄明白之後再回答你們」「對這個問題恐怕要看看有關材料,我和你們共同學習」,教師的虛心、嚴謹的治學態度能感染學生,使他們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科學的態度。
三、方法得當。
教師應該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善於選擇方法,創造性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圍,教師上課運用的方法要與教學情境相適合。譬如,對尚未定論的爭議問題,可以用小組討論法;為了讓學生認識一個他們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狀,採用講述來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觀,等等。
四、清晰授課
一直以來,我以為清晰授課只是講在上課時要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有激情,能做到抑揚頓挫。原來這只是清晰授課的前提,是基礎,是一小部分。只有標準的普通話距離清晰授課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更為重要的是內容組織,教師對課文的熟悉以及授課策略的選擇等要做到清晰授課,更多的功夫是在課上。
對於教師,要做到清晰授課,就要求在課前要深入研究教材,鑽研教學大綱,通過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了解教學內容的整體以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掌握各部分內容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仔細閱讀領會教學參考書,明確教材的地位和體系,掌握其中心內容和中心思想,確定教學目的,考慮教材的組織和處理。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前要對所講授內容有清晰的理解思路,教師自身對知識有宏觀和微觀上的把握,對教材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在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礎上,有要求教師在平時要苦練基本功,要有較好的表達能力,能夠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准確的轉變為學生能夠理解領會的語言並表達出來。語言是教師將自己的知識轉換為學生知識的主要媒介。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總要有一個反應時間段,而教師清晰的表達,可以大大縮減轉化的時間。通過教師清晰的講授引導,形成學生較清晰的科學的知識脈絡。通過第一次講授,學生很難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這又需要教師能夠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不同的闡述方法,從知識的其他角度入手,進行再次論述。這樣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才會在學生腦海里生根發芽。有了對教材的深刻理解,語言的清晰表達,要達到清晰授課的教學效果,還要利用舉例、圖解和示範等方法,來解釋和澄清。
五、組織嚴密。
課的進程次序分明、有條不紊,課的節奏緊湊,不同任務變換時速度自然,課堂秩序好。教師要有一定的組織才幹,取得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做到組織嚴密。
六、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熱烈。
一節課應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發揮取決於教師的啟發和引導,教師在課上要邊教邊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調節自己的教學。一旦發現學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發揮教學機智,通過調整內容、方法、管理三個方面去激起學生的積極狀態,如果內容太深了,就該盡量的淺顯的方式來揭示的本質;如果進程太慢了,就該立刻加快來完成;如果學生太疲勞了,就該改個方法,如改講授為議論或談話,甚至講個與為課題有關的故事。教學是藝術,是無止境的,教師要把課上得如同藝術創造的精品,實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識地長期追求和探索。
❹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讀後感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培養學生心理素質
1、以鼓勵為主,讓學生自信、自主地學習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學生成績差的學生通常自我評價過低,對成績的提高缺乏自信,這是造成他們成績不好的普遍原因,了解到這一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鼓勵為主,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潛力,提高對學習的信心。還有的學生做過的題過陣子也會錯,過於自信,輕撫自己對知識的復習及鞏固。我們要鼓勵他做過的題及時去復習。如果說他不謙虛,華而不實,反而會他的逆反心理。
2、打破「教師說的是對的」的神話,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新大綱也強調:「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習中創造力、創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直以來,教師都讓學生務必自信:教師說的都是對的。學生的異議不置可否。其實,這是「作繭自縛」。「於無疑處有疑,方是進矣。」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消除膽卻的心理因素,針對教材內容大膽地懷疑,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和獨創的見解,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成效的。事實上,敢於承認不足、敢於鼓勵學生創新的教師才是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
3、運用肢體語言,然新股而生輕松地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為了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師氣氛,往往在教學形式、教具運用等方面絞盡腦汁,卻忘了教師本身教態語言的作用。其實,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肯定的微笑對創設良好、輕松地教學氛圍都起著輕重的作用。學生能強烈地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教師在有意無意中就解除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學生的學習會更加投入。教學時雙邊活動,如果學生缺乏熱情,教師講到聲嘶力竭,效果也必然不好,
活潑、民主的教學氛圍必然為學生的成長創設良好的環境。
二、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說過:「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意義都是一樣的,要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必須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1、巧妙運用討論法,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討論法和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的區別在於,傳統的教學方法時單向的,注重教師的教,忽略了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討論法恰恰消除了這種弊端。通過群體參與的方式,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在數學教學中,有些題需要難點突破,在突破的過程中,有許多學生,遇難而退,急於詢問老師的解答,不去進一步靜下心來去思考,去探究。久而久之,對於這道題如果不及時鞏固復習,該同學會出現再次做不上的可能。為了避免學生遇難而退,就要深入培養學生,遇難而群論的思想,這樣印象深刻,又培養了學生參與精神、合作意識、表達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自學的基礎,也可以說是自學能力的必備條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對於數學教學,我認為應該養成坐住板凳,勤握筆的習慣,動筆做題是學好數學的前提。其次,培養學生不斷積累數學題型歸類的能力。善於思考,歸類反思的好習慣。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主動探究的能力,持之以恆,長期堅持,這樣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定會有較大的提高。
三、優化課堂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在不斷的勞動實踐中形成的,那麼學生學習的能力、創新能力也應該是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創新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採用多種教學形式,展現自己能力的舞台。舉行數學題型歸類比賽,數學難點突破典型編冊,速做計算能力等等,靈活的教學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更能從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是的,在我們的有效教學課堂中,也在積極的開展這方面的探索,只是還沒有上升到這樣的理論高度,是摸著石頭過河,讀了這一章節後,我便茅塞頓開了,我相信我只要把這些理論知識和我的導學活動相結合,一定可以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的快樂高效課堂,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大課堂學習中來,是孩子們得到更大的發展,我們的有效教學課堂必定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❺ 學習「有效課堂」材料讀後感
[學習「有效課堂」材料讀後感]
作為一名職業中學的教師,面對學習態度相對較差、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如何正確引導他們融入有效率的課堂,是我們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通過認真閱讀了《有效課堂》的學習材料後,頗受感悟,學習「有效課堂」材料讀後感。
有效,即為有效益,有效率。有效課堂,應是教師的永恆追求。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如果學生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課堂教學,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節奏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等多方面的考慮。
一、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意識的教師。意思是說,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樹立一種運用理論指導實踐、運用理論解釋、解決問題的意識,而不能總是依賴經驗主義,把理論束之高閣,讀後感《學習「有效課堂」材料讀後感》。因為一切教育教學理念都是死的東西,如何使他具有生命力,關鍵還是教育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能否靈活運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下意識的運用它,檢驗它,並發展它。這樣一個理論才能成為活的理論,才能為我所用,進而實現理論的價值。我們學習有效教學不只是為了接受它一些理念,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這些理念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發展這種理念,使實踐更加有效。那麼如何成為一個有意識的教師呢?我認為,學習最重要的是思考。這里的思考不僅是要求學生會思考,教師也要會思考,思考所有我們應該思考的。當然思考的方式有很多種,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對比、質疑、構建等。通過一些深刻的思考,使理論成為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理論。
二、使自己成為反思型的教師。反思對與教師的成長,開展有效教學有極大的意義。如何進行反思?我們要反思哪些東西?什麼樣的反思才是正確的反思?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能否正確的反思,關鍵還是看教師個體思維認識程度。也就是說,反思的過程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過程,他是一個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而且隨著新一輪反思的展開,我們要提煉出新的理念,這樣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反思,這是開展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學習「有效課堂」材料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❻ 《中小學音樂教育》讀後感
[《中小學音樂教育》讀後感]《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本綜合性的音樂期刊,它包括音樂理論、音樂作品、音樂教育、學術交流等等豐富的內容;同時信息量大,交流面廣,其中的文章不僅開闊了我的專業知識層面,也對我的教學思想產生了較深的影響,使我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小學音樂教育》讀後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是素質則其人教育的靈魂。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因素,參與是學習的行動因素"。興趣是參與的"向導",參與則是吹遍興趣之花的春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把握好興趣和參與這一對孿生的姐妹,其實質就是要確立好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感受:一、以興趣激發參與我認為音樂課的備課不同於其他學科,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何提高激發學生的興趣,結合《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觀點和我所從事的小學音樂教學學科,設計了以下三個觀點來闡述:1、營造音樂氛圍,激發學生想像。音樂是抽象的,每個人聽同一首作品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教師講述得太多或對意境描繪得太具體,既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思維,又阻礙了對學生想像能力的培養,所以老師大可不必多費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像空間留給學生,讓其發揮主觀積極性和參與教學的主動性,這樣學生才會獲得審美的愉悅體驗。但是老師如果不加引導,一味讓學生體會,學生也很有可能會摸不著頭腦著就需要老師的牽引,使學生聯系生活展開豐富的想像,從而正確領會音樂內容,如在欣賞樂曲《夢幻曲》時,讓學生隨著音樂展開聯想,教師輕聲啟發:"夜,靜悄悄的,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一位美麗的仙女出現在我的面前,她拉著我的手和我一起飛向遙遠的夜空…"同學們在樂曲中展開想像的翅膀,個個身臨其境,優美的旋律把孩子們帶到輕柔飄渺的夢境中去了。在學生開展的一些活動中,也積極引導學生恰當運用音樂,學生詩歌朗誦中配上音樂,會更能激起人們的情感;美術繪畫過程中嘗試去播放輕松愉悅的音樂等等,讓音樂無時無刻在學生身邊回響。音樂知識生動趣味化。音樂教學用生動的形式將知識內容裝扮起來,創造了一種有節奏,有形象,既和諧又生動的教學氣氛和情境。學生就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美的世界裡。他們的表現慾望會被激發出來,讀後感《《中小學音樂教育》讀後感》。2、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習的興趣在音樂教學中恰當選擇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創造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引導學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樂。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上音樂課時,我充分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音畫結合"的形式,有機地把音樂與圖畫結合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新鮮感,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3、通過音樂游戲、舞蹈,激發學習的興趣音樂課的形式是以動為主,以情引動,以動助學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兒童愛玩、愛動這一天性,運用音樂游戲、舞蹈、律動等,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和場面,將具有動感的音樂與兒童好動的性格特點相結合,讓學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動動中去感受、理解、表現音樂。如在歌曲《小麻雀》這首歌曲教學中,由於面對的學生都是低年級的,年齡較小,我運用設置情景,曲後表演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學習歌曲,感受音樂,發揮其主體作用。具體做法是:設置情景,讓小朋友帶上頭飾,自由發揮想像力,表演小麻雀、小花貓的走路動作,在表演中讓學生自己體會小麻雀、小花貓有禮貌的一面。表演結束後再問:"我們該學習小麻雀、小花貓的什麼品質?"學生很快就能悟出對人要有禮貌的道理。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敢想、敢說、敢問,敢於大膽創新,樂於發表意見。在教學中適當加入了游戲、歌表演、樂器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有益於學生淋漓盡致地發揮其主動性。二、培養興趣,以引導調動參與目前,大部分老師已經注意到了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時候還難免存在著機械式填鴨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學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感受不到參與和思考的樂趣,自然會影響教學效果。在音樂課堂上,視唱練習是一個薄弱的環節,畢竟我們學校的學生都是沒有任何基礎的樂理知識,所以對於這塊的教學,我想應該要重點抓。三、及時評價,肯定參與音樂課堂上對學生恰當的評價是激勵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對素質好的學生,因為它們的成功率比較高、自信心比較強,評價他們的學習可以嚴格一點,有利於促進他們更加勤奮,對於素質較弱的學要捕捉他們的閃光點。教師的鼓勵性評價應注意把握兩個方面:一是參與態度的評價,教學中教師應用心觀察學生參與的情況,及時進行評價。表揚態度認真的學生和小組並給以獎勵──小紅花,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以此激勵每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個別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教師應有意識的在以後的活動中給予適當的幫助,從而達到全體學生提高參與水平的目的。二是參與效果的評價,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與教學,對他們在教學活動中取得的成績,教師應給以充分的肯定和積極的鼓勵,但對參與效果的評價要因人而異,讓所有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上次參與的快樂,正是下次參與的動力,如此循序漸進,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心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總之,《中小學音樂教育》期刊以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表答出來,很好地幫助了我們音樂教師教學思想,提升了教學理念,並積極探索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注意教學理念和研究成果運用在實際教學,指導教學工作。讀了這本期刊,讓我感觸很深,留給我思考的也很多。所以,我覺得結合以上三點來力求創把自己的教學提上一個台階,而且要有創新,並且創新型的教師就應該主動反思、勤於反思,並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長處,修改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能。
〔《中小學音樂教育》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❼ 音樂教育讀後感
[音樂教育讀後感]《音樂教育》一個綜合性音樂刊物,所涉及內容包括音樂教育、音樂理論、音樂作品、音樂史料、音樂技術、音樂評論、學術交流、答疑解惑等多方面的內容,音樂教育讀後感。《音樂教育》中刊登大部分國外音樂教育理論都是在原著發表後不久就被中國音樂學家譯介的,這些文章開闊了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視野,對我的教學工作和教學理念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刊載的學術研究文章和對某一主題所展開的討論性文章,則對我的音樂理論與音樂研究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通過閱讀《中小學音樂教育》,使我對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學論的理論觀點又有了新的認識,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也明白了許多,下面談談自己讀後所想到的點滴感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是素質則其人教育的靈魂。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因素,參與是學習的行動因素。興趣是參與的向導,參與是吹遍興趣之花的春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把握好興趣和參與這一對孿生的姐妹,其實質就是要確立好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一、激發興趣,引導參與。一節課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心理狀態有著密切的聯系。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教學,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求知興趣,也能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使學生自始至終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和旺盛的精力參與活動。興趣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推動學生不懈地學習。在音樂教學中,激發興趣的導入方法很多,故事法、游戲法、情境法、討論法、投影法等等,但根據所教的內容做到新穎別致,豐富多彩,運用得好會使學生產生獲取知識的興奮狀態。發聲練習是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首要環節。開場的好壞,往往會對學生的後繼學習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讀後感《音樂教育讀後感》。二、誘發感受、調動參與。從目前音樂教學現狀看,大多數老師都已注意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但個別還存在著滿堂灌的現象,這樣學生處與機械接受理解的地位,體會不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視唱教學一直是音樂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在進行視唱練習時,以往的做法是:教學生認清唱名,視唱前就做一些輔助性的節奏練習等。如介紹歌譜的旋律特點,該注意的某些音樂符號,歌曲中重難點拎出來做預備視唱練習,反復練習直到學會。這樣做的優點是學生對於歌譜的認識和音樂理論知識由陌生和困難逐步了解學會,弊端是學生由於預先知道了教學中的重點,課堂氣氛很不活躍,甚至沒有興趣,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及時評價,積極參與。音樂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是激勵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對素質好的學生,因為它們的成功率比較高、自信心比較強,評價他們的學習可以嚴格一點,有利於促進他們更加勤奮,對於素質較差的學要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如個別五音不全的學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豎笛、敲打擊樂比較好,教師應及時的評價很不錯,以後還要多練。激發了後進生的自信心,促進了後進生的參與意識。在教師的幫助下,使學生們在不同的起跑線上自我完善。總之,《音樂教育》以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表達出來,很好地幫助了我們音樂教師整理教學思想,提升了教育理念,並積極探索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注重把教學理論和研究成果運用於實際教學,指導教學工作,同時也注重將教學經驗總結上升到理論層面。讀了此雜志,讓我感觸很深,留給我思考的也很多,我會繼續將讀書進行到底,活到老學到老。〔音樂教育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❽ 淺談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開展有效教學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
創新是教師在 教學中一直 追求的, 小學生正處於發展 時期 , 在新課 以及新理念的教學模式 下, 需要培養學生的 創造性 傳統的教學觀念已適應不 了現在音樂教育的發展,必須轉變傳統的觀念 , 進行創新教學 如在學習「 森林晨光」 時 , 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敞開心扉 , 用 自己 的心獨立 的去感 受音樂帶來的震撼, 從而喚起無盡的想像。 在教學過程中 ,可 先不告知學生這個曲目的名字, 讓學生聽完之後,為這 首曲子取名, 當播完此 曲子後 ,讓每一位學生都發表 自己 的意見, 充分發揮創造力給樂曲進行取名 。 有的學生為這 首曲子取名為 「神奇的大森林 」 有的取名為 「動物世界 」 還有的學生將此取名為 「醒」 讓他們說 出 自己取名的原因 。盡管有很多學生都是在聽 的過程中斷章取義 , 選取歌詞 中 某一個詞語當做名字 。 但是他們也動了腦筋 ,學生解釋取 名「 醒 」的原 因 聽後 感覺是各種動物睡醒 後的叫聲。就 取名為「醒 」雖然, 這位學生的取的名字與原名不一 樣。 但 是是通 過想像得到,敢於創新 , 是難能可貴的 ,此 對其進 行表揚, 肯定學生的想法, 將可很好地培養其創新意識 。
二、以學生為主體,從實際出發,改革傳統的唱歌教學方法
唱歌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寓 德育於音樂教學之中的一種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具體方式如下。
1.抓住學生學習新歌的新鮮感,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用 生動、形象的語言、故事、音樂游戲、范唱、直觀教具以及音響 效果與視覺形象的刺激等導入形式,創設學習新歌的情境,使學 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發聲訓練力求形象化、趣味化,盡可能與歌曲結合起來
傳統的發聲曲難以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往往達不到訓練目的。而 給發聲曲填上合適的詞或將發聲訓練與學習歌曲結合起來,效 果就好得多。例如發聲曲1234|5-|555|555|5432|1-‖教師配 上趣味化的詞,如「小雞怎麼|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嘰―‖」,還可不斷變換動物的名稱和叫聲,再加上模仿動作, 來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自己進行創作。
3.學唱樂譜要充分發揮學生聽與記的能力
唱譜是學生感到 最困難的,如果方法不當,就會引起學生的畏難情緒,因此教師 要從學生識譜的實際能力出發進行教學。低年級學生處在聽力的 最佳時期,可在反復聽和模唱中學譜;高年級學生則可分樂句視 唱,個別程度好的學生可帶領全班唱譜。讓學生靠聽和記憶來學 譜,在某種意義上這比視唱譜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4.採取節奏、歌詞和歌譜相結合的學歌方法
傳統的唱歌教 學是先學節奏和歌譜,後唱詞。根據教學實踐,我認為這種教學 方法不利於學生對歌曲的理解,也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歌曲中 的詞和曲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應將學詞和學曲有機地結合 起來。教師可以通過歌詞的朗讀,讓學生在語言、語調的變化中 體會旋律的變化。例如在教《我們一起來唱歌》時,我先讓學生 隨著歌曲伴奏,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這樣既容易讓學生掌握節奏,降低學譜的難度,又能讓學生通過歌詞的朗讀,去體 會旋律變化和歌曲的意境。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可以很輕松地 學會歌譜。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學譜的自信心,而且極大地調 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5.注意挖掘歌曲的內涵,用藝術感染教育學生
音樂是情 感的藝術,它最容易激發感情、表現感情,而人的感情也最容 易隨音樂而變化。教師在教歌時,要注意挖掘歌曲的內涵和感情 因素,以情帶聲、以聲表情。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熱愛音樂
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如果教師和學生形成融洽的關系,學生就更加願意和教師相處。融洽的師生關系與教師的「愛 心」「師德」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教師首先要有熱愛學生的 心,要注意師德修養,形成良好的教師形象;其次要建立「愛」 的教學環境,在教學環節中愛每一個學生,愛他們每一個人的想 法和他們提出的問題。在遇到學生不正確的想法和問題時,教師 應和藹可親地採用引導的策略鼓勵他們走向正確的軌道。教師要 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情感的機會,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 更好的發展,學生才會喜歡你,喜歡你的課。有了和諧的師生關 系,自然也就有了有效的課堂教學。
四、合理運用教學評價, 注重課堂反饋的實效性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 舞。」教師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能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的情緒 積極學習。 小學音樂教學往往是由音樂知識、學唱歌曲、音樂游戲、 唱遊表演、樂曲等若干環節優化組合而成,而每位學生的音樂天 賦、能力都有差異,有的學生唱歌條件好些,有的則舞蹈好些,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揚長避短,關注他們的一切表現,隨時隨地 發現、挖掘他們的優點,給學生適時適地的鼓勵、評價。有時侯,看似普通但確實針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語言,可以有效地起到 傳授知識、表達思想、喚醒學生潛能的重要作用。學生在課堂中 從教師的及時評價中得到滿足、自信和鼓舞,繼而不斷獲得前進 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
總之,追求音樂的有效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全體音樂教師 長期的努力和實踐,也需要我們共同的探討和研究。讓我們迎著 新課程改革的強勢東風,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創造性勞動描繪 音樂課程絢麗多彩的「教學景觀」吧!
❾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 》讀後感
在暑假裡帶著幾分迫切求知的心理拜讀了《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這本書,從教十幾年的我,與書中朴實的文字、真實的案例一次次產生共鳴。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課堂教學的魅力,體會到有效教學是多面因素的綜合體,體會到利用假期「充電」的意義。
此書從有效教學要注意的問題到具體的案例及分析以及實施的原則和策略,詳實地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有效教學最關注的問題、關注的細節、最關鍵的步驟、最重要的因素以及最核心的取向等方面給出了有益的建議,使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的讀書收獲。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需要精心了解學生的學情。學情是學生自身一切因素的總和,是課堂的主體,只有了解學生我們才能因材施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在落實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上下功夫,在培養學生合作與探究學習上下功夫,在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學生的學習活動流於形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益上下功夫。有效教學也需要教師有自己的心理准備,教師要通過自我調節的手段把某些心理缺陷由其他心理特徵和機能狀態去補償,防止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對其他心理特徵和機能狀態發生抑製作用,藉此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必須要有飽滿、高昴、振奮的精神,穩定、踏實、集中的情緒,必須對教材、在課前、在課上付出的情感投入,只有這樣教學才有了充分的准備。
在有效教學呼聲日益強烈的今天,我們的當務之急應該在熱衷於教學方法、教學藝術的浮華中冷靜下來,把注意力先放在有效教學內容的確定上來。對能培養學生能力的內容,我們要千方百計地設計教學內容的深化練習及拓展知識,以教學內容為工具提高學生的能力。教學內容也要分清主次,根據學生特點和課標要求,在意義的內容上多下功夫。同時教學方法的選擇更是致關重要的。因為它在如何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完成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之間起著一種中介、連結的作用。從書中的教學案例上看,教師越是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論證一整套教學方法的選擇,越有益於「在為有關課題規定的同樣的時間內達到更好、更鞏固的教學和教育效果」,這就是教學的「金科玉律」。
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說:「教育人是藝術中的藝術,因為人是一切生物中最復雜和最神秘的」,因此有效教學更需要精細教學過程,我們對教學持有一種精心態度,對教學環節事事精細的實乾和對教學整體追求精品的理念,我們不能疏忽任何一個環節的設計,對每個教學環節要深思熟慮要成為我們的習慣,這樣才會使教學的有效性最大化。有效教學需要精心地設計和選擇作業,它是減輕學生負擔,檢驗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課堂教學打破時空限制,得以延續的拓展的主要途徑。通過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能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有利於我們了解教學情況,及時反思改進。一份好的作業設計不僅有助於教學效果的深化,而且可以激發學習興趣、開發智力、拓展知識面、點燃創造思維的火花、培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師生教學互長的「催化劑」。我們還要重視作業的批改和評價,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通過這種「對話」不僅教師可以從中得到教與學的信息反饋,同時也有利於學生從作業評價中了解自己對所學生內容掌握的程度。
課堂評價往往是我們最易忽視的因素,而它在新課程以來的教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課堂評價應該是活動化的、生活化的,以此來推動學科教學的活動化和生活化。課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導航系統,是課堂教學的指向標。若教師掌握了這個杠桿,就可以很快地進入課程改的角色,更好地完善課堂教學,更穩妥地完成課程改革。通過學習我終於認識到我們要完成的教學目標來源於課程標准,我們必須以課標這把「尺」設計檢測題目衡量我們的教學效果,如果我們不在乎學生的學業的評價,我們就無法測量教學是否有效、更不能設計好後面的教學,我們在一輪輪的教學中將會是一成不變的原地踏步,永遠沒有進步。如果我們能重視學生的學業評價,我們能最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能真正地認識自己教學的得失,因為學生的學業評價是按照一定的標准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效果進行測量與評定,並能比較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所達到的教學目標的程度。於是評價要貫穿於學習的整個過程,科學的評價也就成為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重要保障,它能改進教學工作,能促進教師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平日的教學中我們還容易忽視教學的反思過程,只有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自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文字陳述能力和交往能力將得到不斷的培養和訓練,教師的進取心、責任心、勇氣和意志也將得到解決增強。反思是一種探究意識,一種質疑精神,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式的求真、求實的勇氣和追求。沒有反思就沒有教師的專業成長和進步。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力爭用此書的理念武裝自己,所學、所思、所想應用於教學實踐中,爭取做出自己的一些特色,走向更大的進步。
❿ 如何進行小學音樂有效教學
組織教學的方式方法,應注意各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低段學生應該多用引導專、鼓勵、表揚等進屬行誘導;中段則應多採用啟發、思考、發現等方式進行疏導。另外,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結合自身各方面條件,揚長避短,使自己始終保持一定的權威性、示範性,減少失誤。
1、成功的一半在於良好的開端
在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導入的作用在於中斷學生的日常經驗,喚起其對音樂課的審美注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情感的交流,燃起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渴望。音樂課堂的教學導入就像歌劇作品的序曲一樣,結構雖短小,但正是由它引導人們進入音樂的特定情景。一段充滿新意而又匠心獨具的音樂課堂教學導入,對成功上好一堂課關系極為重大。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不就知欲,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功性和積極性,長此久往,學生對所學習的音樂興趣濃厚,課堂上學生興致盎然,教者得以應手,學者輕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