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音樂課教學的幾種有效方法
對於現代社會發展的速度和強度來看,我們需要的教育也應該是符合我們的整體社會發展需求和發展水平的,教育的成果在於不斷的創新和發展,也在於不斷的將社會經驗聯系教育的實際情況,現代社會小學的音樂課程教學也是如此,我們要將小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和實際學習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從而對於音樂教學的過程起到一個真正的作用,對於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對於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學習以及快樂學習,都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那麼,接下來,本文就將向大傢具體介紹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和方式,當然,也很提到如何更好的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達到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一、音樂教學的目標
音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小學音樂教學作為我們現代社會對於小學生的一個藝術和情操的基礎培養,小學音樂教學更加發揮著它的獨特作用,並且也為我們的後天學習提供了很大的條件。小學音樂課堂是學生音樂的啟蒙階段,在這一階段打好音樂基礎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我們要在音樂課堂中充分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為以後的音樂學習打好基礎。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討論一下怎樣才能使小學音樂課堂的效率得到提高。只有充分的打好小學音樂教學的基礎,我們的未來的音樂道路才可能有更大的發展,社會也為有天賦和有理想的人提供了更早的機會,幫助我們更早的學習和了解音樂,掌握音樂的獨特魅力。從而進一步的為社會培養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和欣賞音樂的基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人們對於藝術的追求,也離不開人們對於音樂世界的探討,音樂不單單代表歌唱,更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鋼琴,小提琴,等等一系列的工具,人們的欣賞水平在不斷的提高,我們對於音樂教學質量的好壞也在不斷的追求和創新的過程中。
二、音樂教學的內容以及希望達成的效果
1.使學生對於音樂學習產生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做好引導工作,使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得到充分激發,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小學音樂課堂著重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活躍起來,使小學音樂教學得到優化。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擺脫以往枯燥、單調的教學模式,在音樂教學中融進實際的情境與生動的畫面。在情境與畫面的體會中感受音樂的意境,這樣一來,音樂教學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音樂教學了,而是一幅和諧畫面的展現。只有學生對於這門課是感興趣的,學生學習這門課的時候才會投入精力,學生和老師的交流也才會更加的和諧,當然,這與老師的個人魅力也是有著很大的關系的,只有老師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的教學課程也才能更加貼切學生的所思所想,我們的音樂教學也就才能真正的進步和發展。
2.教學中積極對情境進行創建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應該改變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使音樂課堂效率得到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學情境進行積極創設,用相關的情境對課堂進行導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善於模擬音樂的情景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使得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使得學生更能掌握學習的樂趣和規律,比方說在學習蘇少版墨西哥歌曲《拉庫卡拉查》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談談對墨西哥的認識,然後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下墨西哥的基本概況和風土人情,給學生播放一段熱情奔放的墨西哥舞蹈,學生自然會對墨西哥產生一種嚮往之情,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音樂課的教學不能單單以教學為主,更加要結合一定的歌曲分析和情景處理,使得學生真正的參與進來,保證學生學習具有積極主動性。
3.在音樂課堂中與學生形成有效的互動
因為音樂學科本身與其他學科存在很大的不同,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抓住音樂學科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學生積極地互動起來,在新教學理念的引導下,教學的主體不再是教師,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課堂中充分展現自我。學生的主體意識被激發出來後,就可以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對於音樂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只有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真正達到了雙方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我們才能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我們的學習也就能達到我們所預料的范圍之內,保證學習的全面性以及學習的高效性。
(1)比方說,在欣賞《中國花鼓》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們放映一些與花鼓相關的畫面,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欣賞完歌曲後,教師還可以找幾個學生模仿花鼓表演,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又或者說,當學習完《四季放歌》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不同形式的音樂作品進行欣賞。最後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演唱表演。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進行了充分的互動,學生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不僅教學任務完成了,同時還鍛煉了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己的勇氣。
三、音樂課堂學習的重要作用
音樂是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教學形式的展示使音樂課堂得到更好的展現,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得到相應提高,進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根據上面的介紹與分析,我們對於小學的音樂教學質量的改進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並且也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方法,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老師給學生創造出來的環境對於我們的小學音樂教學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必須保證教學的成果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得到了學生自己的喜愛,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必須得緊密聯系起來,要做到雙方共同進步,雙方都有所收獲,只有充分意識到這幾點,我們的音樂教學過程才能得到開發,我們的教學質量才能得到質的提高。
Ⅱ 談談為什麼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聆聽,欣賞與表現活動
音樂欣賞主要是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感受、體驗蘊含於音樂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所吸引,並通過參與、體驗、表現和創造活動與音樂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陶冶性情,完善人格。美國音樂教育家默塞爾與格連在《學校音樂教學心理學》一書中指出:「音樂欣賞課可以說是音樂教育中,設法引起兒童對音樂的愛好,並使這種愛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種力量。」
它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能力和音樂記憶力,又能夠豐富學生對音樂的聯想力和想像力,還能增強學生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及音樂直覺能力,從而培養學生音樂興趣、開闊音樂視野、豐富情感世界。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怎樣引導學生對欣賞曲的情感內涵和音樂表現形式整體把握,去快樂地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難題!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中,我通過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自主、合作、創造」的教學模式,優化欣賞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審美活動的主體。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嘗試了以下一些淺顯的做法。
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聆聽」
學生在感受、體驗音樂的過程中,安靜聆聽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學生逐步增加對各種音樂要素的敏感反應以及各種音樂要素相互作用後產生的藝術表現力,仔細聆聽起著關鍵的作用。那麼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安靜的聆聽音樂,發現和挖掘音樂中的音樂要素,在分析處理樂曲的力度、速度、音色等表現要素上下工夫,注意因材施教,並滲透於各個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在親身感受音樂的活動中積累知識,提高技能,這一點是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關鍵。
二、聆聽音樂,讓學生自由地「畫」
音樂欣賞課不一定只坐在那兒聽,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動起來。學科綜合是一個讓學生動起來很有效的辦法,正如音樂新課標所說:「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過程中,應把握好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用其他學科的內容來加強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把握好「度」讓它更有效地為音樂欣賞課服務。在我給學生欣賞一段音樂時,會讓學生邊聽邊用相應的圖示表現出來,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創造性地畫出適合音樂情感的線條、圖像、色塊等等,這種教學方式有其獨特的審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師講述給學生音樂的內涵以及情感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本身的喜愛,也更能說明學生的內心世界對樂曲的理解。
三、激勵學生充分地「演」
音樂和舞蹈是擅長抒情的藝術,舞蹈在創作表演過程中總是離不開音樂的。舞蹈通過動作來表現音樂的形象、情緒、旋律等,它具有可視性,能更直觀地被人感知,能更形象地解釋音樂,使人更容易感受、體驗、理解音樂,從而達到欣賞、感知音樂的目的。動是學生表達自己對音樂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愛的方式。在欣賞樂曲後,給學生創造動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們好動的特點,動靜結合,通過動來激發他們欣賞音樂的興趣,引導他們加深對音樂形象的聯想和對樂曲的理解,在參與中得到愉悅和美感。例如,在欣賞《打字機》時,請學生隨著音樂有節奏地模仿各種各樣的打字動作,來表現樂曲的節奏,在用打擊樂來表現樂曲速度的快慢。還可以結合故事欣賞音樂,結合音樂來進行情節性的故事表演。在欣賞《鴨子拌嘴》過程中,當學生知道樂曲分四部分:清晨出窩、鴨子拌嘴、鴨媽媽勸架
、友好回家,老師提問:「根據這四個情節,怎樣表演?」學生說:「老師扮演鴨媽媽,兩個小朋友扮演拌嘴的小鴨。」然後集體逐段討論,逐段表演。接著,請小朋友以三人為一組分配角色、戴上頭飾。音樂一起,全體學生情不自禁地表演起來。而我由感而起:面向全體學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情感體驗,培養了學生對音樂形象的表現力。再如《胡桃夾子》,鮮明的音樂形象、有趣的故事情節、個性化的音樂主題,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走進音樂,喜愛音樂。全身心地投入在感受和體驗的音樂表演氛圍中。
四、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巧妙地運用於教學中
音樂欣賞課,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過聆聽去辨別、去感悟、去想像,通過眼睛去發現、去尋找、去進行創造性體驗。這種讓學生既看得開心又聽得過癮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若運用得巧妙,是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如《西洋管弦樂器組中的木管樂器組》一課,知識性和欣賞性都很強,對於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大了點。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採用了多媒體電教手段:將木管樂器組的樂器變成了四兄弟,它們一個一個地出現在電視畫面上介紹自己,它們一會兒說,一會兒「唱」,一會兒又擁抱在一起「合唱」,孩子們的眼睛和耳朵都忙壞了。可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影響力之大。
總之,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老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積極引導,尋求最恰當的教學途徑,優化音樂課堂結構,全面提高音樂素質,使學生具有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音樂欣賞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的過程。教師如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讓學生更快地融入體驗音樂的情緒,發揮想像的空間,能說則說,能舞則舞,能奏則奏……充分發揮學生專長,張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音樂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欣賞課的小主人,是我們每位音樂老師都值得深思並努力去探討的課題。
Ⅲ 淺談小學音樂課堂如何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音樂教學目標是指教學中師生預期達到的結果和標准。它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的作用。 我認為音樂教學目標的確立和表述是每一位音樂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自主行為,必須根據音樂內容來設計切實可行的目標。不必過於追求統一,千篇一律;因為音樂教學本身就是藝術,而藝術是需要個性的,沒有個性就形不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更談不上創新與發展。音樂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踐,應該是三個維度的整合,應該形成一個有機的聯系,所以新課標指出要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注意過程與方法的教學體現。三維目標各有各的規定性,我們要把它統一成有機的整體,來加以關注。 比如《太陽出來喜洋洋》一課,教學目標的兩種設計表述,第一種:1、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會用高亢彈性的聲音演唱。2、以組織學生為歌曲選擇節奏型參與合奏的形式,來提高學習興趣,加深音樂體驗。3、以組織學生即興創作音樂劇的形式,發展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第二種:1、情感態度目標:分析了解作品的形成環境,感受民歌魅力,並能喜歡這些民歌。2、過程與方法:樂於參與小組活動,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音樂作品。3、知識技能目標:了解四川民歌的特點,以及傳統民族音樂的相關知識。 可以看出,同一課目標的設計表述完全不同。第一種從教師的角度出發,第二種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第一種第一條是知識目標,二三條是過程與方法。第二種三個維度有機結合,體現了新課程的要求。第一種屬於傳統音樂教學目標,強調共性,過於追求標准化與規范化,而眼下我們的音樂新課程則首先關注一個「新」字,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下,音樂教學目標的設計與表述必然會精彩紛呈,煥然一新。 所以,作為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的設計中,我們必須做到以「學生為本,」從實際出發,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創造精神;以「音樂為本」,緊緊抓住音樂要素,深化音樂審美,運用音樂語言的手段來促成音樂教學,從而科學的整合教學目標。 相信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在師生情感的交融中,一定能愉快地完成音樂任務。
Ⅳ 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的課堂效率
一、要重視音樂課的組織教學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是完成音樂教學大綱所賦予的教學任務的關鍵,而學生的興趣和慾望來自於教師嚴謹而周密的教學構思.在一堂課的組織教學中,特別要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環節,讓學生像欣賞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磁性效應.
1.開頭要新穎
對音樂感興趣是孩子們的共性,學生往往把每周一節的音樂課視為一周最美好的時刻.但如果我們教法呆板,一成不變,索然無味,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當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目的任務,將難點、重點、主導思想、作品風格、音樂知識等,形象而生動地導入到課的主體中去,讓每堂課都有新鮮感,學生的興趣、慾望才能長盛不衰.例如在教材中有許多作品如《圖蘭朵》等都有故事背景,教師在教唱或欣賞之前,先把這部作品的背景故事作一些生動的描述,使學生對故事有所了解,從而加深了對作品的理解,欣賞興趣也隨之倍增.
2.銜接要巧妙
教學環節之間,新舊知識之間,銜接巧妙,課堂教學就會流利順暢.教師仔細分析教材,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各環節自如地過渡,課堂教學便能保持整體性.
3.結尾要精彩
一出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同樣,一堂音樂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高潮往往是課堂教學的華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可以在生動的故事中結尾,可以在聽教師范唱或聽錄音中結尾,也可以請演唱水平高的學生演唱或全班學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師生對唱,學生邊歌邊舞中結尾.把一堂課的結尾搞得生動活躍,熱熱鬧鬧,使學生像聽小說連播,觀看連續劇那樣在撩人心緒的懸念中盼望下周音樂課的到來.
強調了音樂課堂教學的三個環節,並不意味著其他環節可以忽略.音樂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都很重要,它們是構成課堂教學的不可缺少的部件,只有每個部件運轉正常,才能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組織教學的方式方法,還應注意各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低段學生應該多用引導、鼓勵、表揚等進行誘導;中段則應多採用啟發、思考、發現等方法進行疏導.另外,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結合自身各方面條件,揚長避短,使自己始終保持一定的權威性、示範性,減少失誤.
二、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的講解方法
教學內容是一堂音樂課的核心,也是音樂教學的基本任務.所以教師上一堂課,首先要將教學任務完成.而教師既要完成教學內容,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的講解方法.當然,不同的教學內容有不同的講解方法,歌唱教學、器樂教學、欣賞教學、律動教學、創作教學、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佳教學方法,而不同的作品和內容又有不同的最佳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所以教師要努力探索,爭取找到該教學內容的最佳講解方法,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例如:學生對掌握不同的節奏型,往往會出現困難和混淆.如果死記硬背,為學生帶來許多困難.教師可根據生活中的不同音響特點編寫一些節奏歌謠或歸類比較,讓學生反復練唱或分析對比.如鍾擺搖(的嗒的嗒)、打機槍(噠噠噠噠,噠噠噠噠)等,這不但對視唱有所幫助,對以後的聽音記譜也有促進作用,同時,增加了對音樂形象的理解.
除了教師的講解以外,教師還可以發動學生,採用提問、思考、討論等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的有意提問,能把學生帶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特別是對節奏特點突出以及有特性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把附點音符、三連音、切分音、休止符讓學生找出,教師還可以故意把附點音符、三連音、切分音、休止符弄錯,請學生來糾正老師的錯誤,從而引導學生去思索和鑒別.
三、要積極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法國一位著名演員曾說: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圖畫的感染力,遠遠比不上舞台上正確發出的一聲嘆息那樣動人.由此看來,音樂教學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以唱歌為例,如《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保衛黃河》、《歡樂頌》等齊唱、輪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師一個人范唱、是不能表現齊唱的雄壯有力、輪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豐厚和聲效果的.從人聲分類看,獨唱又分為童聲獨唱、女聲獨唱和男聲獨唱,從基本音區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區的不同.音樂教師是女性的,唱不了男聲;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聲.解決這些矛盾的辦法是什麼?就是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因為只有它才能准確地表現體裁和音色,准確表現音樂形象.
Ⅳ 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
要達成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積極的創設課堂情境、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充分利用課堂評價等方面下功夫。
一、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音樂課堂教學是教與學雙方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輸出的流動過程。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是提高這一流動過程的有效度,獲得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實現教學目標的優化,可以分三個步驟進行:
1、根據新課程標准制定學期目標。為了更好的把握本學期的音樂教學方向,了解本冊音樂教學的重點、難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制定了一份詳細而清晰的學期總體教學目標。這將對每堂課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起到一個很好的導向作用。
2、根據學期目標制定課堂目標。每堂課應有科學而明確的指向性、能反映教材的本質內容,而這個方向和目標必須以總體目標為依據
3、根據課堂目標制定環節目標。抓住課堂目標的總體走向之後,細化每個教學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途徑。在每堂音樂課中,課堂是靠環節目標去實現,環節目標靠課堂目標去統一,這是目標有效教學的原則。它們的關系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沒有總體課堂目標,課堂教學組織就不明了,會顯得亂。那光有課堂目標,沒有環節目標,教學會顯得空洞。所以有了課堂目標後,制定環節目標必須注意,環節目標有若干,都為實現課堂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坡度,讓學生的思維經過「爬坡」的過程,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
二、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教學環節的合理性是實現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任何一堂成功的音樂課都有它吸引學生的教學環節 ,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還包括教師能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調整教學環節。由於音樂教師教授的班級比較多,針對不同班級學生接受能力和性格特點,音樂教師應具備靈活調整教學環節的良好素質。
三、積極的創設課堂情境。全面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在我校「有效教學」模式研討活動的討論中,我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出不同的課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戲引入、場景引入等。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將給我們的音樂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教學活動的靈魂就在於教學的語言技巧,教學語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課堂氣氛生動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音樂課堂因其藝術性和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需要更精妙的語言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如在上《牧場上的家》一課時,教師課堂語言運用的最多的是「老師聽到幾句唱得很不好」「還不太好」「你們想不想再唱一遍」,學生在這種語言的引導下變得有些失去信心,對一遍遍重復欣賞音樂產生了審美疲勞,最終導致的效果就是:一堂課下來,不僅歌曲沒學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受到了打擊。在運用教學語言的時候應該注意抓住學生特點,對待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運用不同的教學語言。記得剛踏上講台的時候,我對著五年級的學生說:「小朋友們。。。」而對著二年級的學生我卻生硬的講著「切分節奏是。。。」結果可想而知,五年級的學生說我太幼稚,二年級的學生都聽不懂我在說什麼。
五、充分的利用課堂評價。任何的評價都不是隨意的,從課改之前的吝嗇贊美到課改之後到處泛濫的「你真棒!」教師們對課堂評價產生了許多誤區,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也發現課堂的評價體系也越來越完善了,教師對如何使用好課堂評價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但其中都遵循著幾點原則:1、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心理成長進行評價。如低年級的學生的自律性不太好,好奇心比較重,上課時容易做小動作或沒跟上教師的課堂節奏,這時我們可以通過獎勵其他表現好的同學來引導表現不好的同學,並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音樂教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的藝術教育功能有自身的獨特性,不是其他學科可以代替的,所以重視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Ⅵ 如何提高小學 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的實施,給音樂課堂教學帶來了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音樂課堂教學越來越生動,越來越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拓展,音樂課堂氣氛寬松而和諧。然而靜下心來思考,也難免會有疑問產生。音樂課堂上老師帶給學生的究竟是什麼?怎樣提高教學活動中有效性呢?
一、備好課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准備很重要,而備課則是重中之重。在備課時要明確目標,注重過程,不能只按照教參照搬照抄。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樂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備課時首先要反復聆聽,把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觸和理解記錄下來,再用音樂術語進行整理。一旦把音樂作品分析透了,目標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應的水到渠成了。
教材分析做到具體細致,教學目標也要做到准確清晰。在每堂音樂課中,確定好大目標和小目標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有了大目標後,制定小目標時必須注意,若干小目標都必需為實現大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一定層次劃分,讓學生的思維層層跨越,層層爬高,而不是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也就是說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整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清晰外,對每一個環節的小目標也要清晰。在教學環節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怎樣才能達到我預設的目標?」在學生已知與未知之間架橋設階,以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開發學生的跳躍思維。只有圍繞目標,環環相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輕松愉悅、簡單直觀的教學手段,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點。
在教學中,我常利用圖片、實物、精美的頭飾等直觀教具去創設情境。如在教學欣賞課《龜兔賽跑》時,運用動畫,讓學生邊看多媒體動畫邊聽故事,設計一些小問題讓學生自己找答案,然後將一些動物頭飾分發到各小組,讓小組之間進行表演比賽,同學們熱情高漲,寓教於樂,豐富了學生的想像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慾望、情緒、興趣,一節課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度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生的思緒富於具體性、形象性、知識經驗較少、注意力不易集中,應多採用直觀實物進行教學。教學中,運用一些直觀實物教具,來輔助我們的音樂教學效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如在講音樂知識的時候,在單純音符的認識上很枯燥,又難以理解。一次看電視廣告的時候給我以靈感:廣告中八個孩子分吃蛋糕,劃開十字分成四份後,孩子出其不意的攔腰從中分開正好八份。我就把這個設計運用在課堂上,我准備了四個蘋果,一把刀子,上課時,我帶著教具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都好奇地問我要干什麼?顯然,實物教具已經讓他們產生了興趣。講解時,我先出示一個蘋果,然後告訴學生,這個蘋果能作四分音符,它唱一拍;兩個蘋果就是二分音符唱兩拍;四個蘋果是全音符唱四拍;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那麼半個蘋果就是八分音符唱半拍;把這半個蘋果再平均分成兩份,那麼其中的一份是十六分音符,這一份是整個蘋果的四分之一,唱四分之一拍。通過形象、生動鮮明的實物教具在同學們的面前展現,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很快掌握了新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師真正放手、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難點。
學習中遇到難點,學生思維受阻時,很多學生懶於自主思考,而是等著由老師的暗示傳遞給他們的信息。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對音樂的敏感性自然就差了,一旦老師不作暗示,學生就無所適從了。這個時候要放手給學生,引導學生合作討論。在學習《大河之舞》時,通過完整地聆聽各種節奏,我引導學生從分析每種節奏的音樂要素上的變化,組織分組展開討論進行分析、歸納和交流。這樣的合作學習淡化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模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合作意識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四、掌握好課堂節奏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接觸的音樂作品各不相同,課堂氣氛也不盡相同。要麼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異常激動;要麼整堂課學生情緒低落,課堂氣氛壓抑而沉悶。怎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學節奏,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有效,從而構成音樂課堂中的一種和諧美呢?
在研究實踐中我體會到,音樂課的課堂結構要動靜有度、充滿美感。這里的「動」與「靜」,是指教學形態的表現而言的。所謂「動」,是指課堂教學活動的一種活躍狀態。如學生積極參與、涌躍發言、熱情舞蹈、愉快歌唱等,是「有聲有色」的教學。所謂「靜」,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相對安靜狀態,如學生靜心聆聽、深入思考等,是「無聲世界」的境界。如果一堂音樂課一直處於動態,「動」多「靜」少,以致於學生興奮過度,容易使課堂處於失控狀態;如果自始至終寂靜,課堂氣氛十分沉悶,「靜」多「動」少,則學生容易疲勞,抑制學生的思維,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動」「靜」合理搭配。在低年級要以「動」為主,但也要有適當的「靜」進行調節。讓學生在激烈的活動後靜下來,給他們以舒緩調節的空間和時間,往往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隨著年級的升高,要增加「靜」的次數,延長「靜」的時間,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的餘地。總之,音樂課堂教學應該是動與靜的交替與有機結合,這樣才能營造出一種和諧的、美的教育氛圍。
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所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去研究和發掘,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摸索出更多的對音樂課堂教學有用的東西,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扎實、豐富而有效,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爭取為我們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有所貢獻。
Ⅶ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效率的幾點建議
一,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是以唱歌為主的 ,所以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效率的目的版 應該是把歌唱好。二,很多中小權學音樂教師或許是自身的音樂素養不夠,或許是對自己所教學科不夠重視,所以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三,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主要的表現為:a,對學生沒有比較嚴格的音準和節奏要求。b,不能反復要求學生練習正確的呼吸方法。c,沒有要求學生輕輕的用氣息來歌唱。d,在課堂上不能反復的練習口鼻腔共鳴進而提高歌唱位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