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教學 > 音樂課歡樂頌教學反思

音樂課歡樂頌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1-07 13:55:10

㈠ 貝多芬歡樂頌賞析

第九交響曲的創作開始於1817年,歷時近七年的時間,完成於1824年春,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於維也納。最初貝多芬計劃在柏林首演,後經維也納眾多的朋 友堅決請求,才改在維也納。首演當晚音樂廳里座無虛席,許多人專程從外地趕來參加盛會,貝多芬的往年好友茲梅斯卡爾,正卧病在床,他要求別人用擔架將他抬 到劇場以恭奉盛會……。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以其嚴謹深刻的思想、永恆神聖的熱情、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偉大高尚的心靈,贏得全體聽眾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成功。聽眾沸騰了,歡 呼、興奮、不能自己,許多人流下了熱淚。起初貝多芬在指揮台旁,背向聽眾,因耳朵早已失去聽覺,對身後沸騰的場面毫無察覺,當女中音獨唱演員把他扶轉過來 時,他才發現這激動人心的場面,大受感動,頻頻致意。謝幕五次仍掌聲如雷,激動的人們不能平靜。這早已超過了當時的皇帝到場只准三次鼓掌歡呼的標准,以致 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第九交響曲的首演成功,給晚年的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

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頂峰,也是音樂史上的最偉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總結和情感的結晶,我國著名學者豐子愷先生稱之為:「世間最偉大的傑 品」。這部交響曲構思宏偉、氣吞山河,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爭、發展、壯大至戰勝一切艱難困苦;人類的進化、形成,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徹 底解放自身,達到一個平等、自由、博愛、歡樂和神聖的理想世界的壯麗史詩,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馬克思的《資本論》的總和。

全曲共為四個樂章,在作品中,貝多芬為能更明確深刻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為了向全人類說話,大膽地打破了交響曲的傳統形式,加入了人聲的合唱,故此作品又稱之為「合唱交響曲」。也是音樂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響曲。

第一樂章:音樂由弱奏加顫音開始,呈現出一種遙遠、朦朧而又平靜的、原始的遠古景象,但平靜的同時,又使人穩約感到有一種力量的燥動,感到平靜中正孕含著 一種前所未有的生命。緊接著音樂由弱到強,由平穩、低沉、朦朧、漸漸發展到明朗、剛勁、節奏鮮明和震撼人心。表現出在遠古時代的自然界,生命從無到有,由 低等到高等,由弱到強,發展壯大起來,不可抗拒。這個過程也包含著人類的形成、生存和發展,與異常險惡的自然界進行頑強的搏鬥,在斗爭中,人類變得更加強 大。人類的出現是神聖的、必然的,必將成為自然界的主人。第一樂章的內涵恰似達爾文《物種起源》的濃縮版。

第二樂章:表現人類在戰勝了眾多的艱難困苦之後的蓬勃發展。前進的車輪是不可阻擋的,這是歷史的必然。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的蓬勃發展是在戰勝了自然界之後。 而人類社會在自身的發展中又不斷地出現新的矛盾。人類與自身存在的丑惡的東西的斗爭又變的漸漸突出,這種與自身的斗爭不同於與自然界的斗爭,具有更多的復 雜性。貝多芬堅信人類最終會戰勝自身丑惡的東西。第二樂章是以光明必勝的堅定信念而結束。

第三樂章是表現人們沉浸在哲理性的深思遠慮之中,同時也沉浸在歷史的回顧與總結之中。對為人類的進步、發展、解放而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先輩們報以真誠的追憶 和思念。在這思考與追憶、回顧與總結之中,人們展望未來,互相鼓勵、凝聚著新的力量、准備為迎接新的斗爭、為全人類得到徹底解放、得到神聖的歡樂和幸福, 而進行最有意義的拼搏。第三樂章結束前的音樂已預示著暴風雨般的變革即將到來。

第四樂章一開始音樂即如火山爆發,顯示出巨大的能量、沖破一切枷鎖,人類經過長時期積聚起來的力量爆發出來了,變革勢如破竹,摧毀一切封建丑惡的東西。變 革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音樂緊跟著片斷重復前三個樂章的主題,但都被代表人類渴望自由歡樂的旋律所打破。似乎在說:不要這些陳舊的東 西,要創新,要前進。經過緊張而充分的准備之後。終於千呼萬喚地出現了《歡樂頌》主題,象徵著人類經過艱苦奮斗之後,終於找到了通往自由歡樂的道路。《歡 樂頌》主題首先由低音大提琴奏出,接著漸漸發展擴大到弦樂器和整個樂隊,並且力度和節奏越來越強,形成巨大洪流,勢不可擋,人們在通往自由歡樂的大路上迅 猛前進。《歡樂頌》主題變奏之後,再次出現急風暴雨般的聲響。但這次引出的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歌唱。由男中音領唱:「啊!朋友們,不要唱舊的調子,讓我們暢 快、歡樂地唱起來吧。」於是「歡樂頌」在領唱的帶動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樂隊。歡樂頌歌詞是與貝多芬同時代的德國詩人席勒的詩句,貝多芬採用來表 現了他的理想。在這兒我們必須了解,在《歡樂頌》的基本思想的理解中,貝多芬與席勒的不同,席勒認為歡樂是變成兄弟的前提,而貝多芬則認為自由平等博愛是 歡樂的前提,人們必須努力爭取,才能獲得解放,歡樂不是上帝的贈品,而是靠人們去奮斗,歡樂屬於解放了的人們自己。

合唱的加入使整個音樂進入一個神聖的境界,思想、情感升華了,一切丑惡的東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無地自容。人類經過自己艱苦的奮斗,終於得到了解放,得 到了自由和歡樂並終於進入一個神聖的理想世界。(馬克思〈資本論〉所預見的共產主義社會——作者)最後合唱與樂隊的演奏愈來愈火熱,速度越來越快,樂曲被 推向了新的高潮,全曲在高昂、激越的歡騰氣氛中結束。

㈡ 歡樂頌的樂曲賞析

進場是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的,渾厚、低沉的聲音在寂靜中響起,給人一種深沉、平靜的感覺;旋律演奏了一次之後,中提琴進場重復旋律,旋律行進到中音部,主題曲稍亮的音色給旋律帶來一種明快的感覺,低音部則退到後面和木管一起伴奏;中提琴演奏完旋律之後也退到伴奏,接著小提琴加入了,小提琴如歌般的聲音歡唱著,讓旋律真的活起來了;小提琴聲部簡單重復了旋律後,旋律行進到樂隊齊奏,這時銅管、木管吹奏主旋律,其他各聲部伴奏,場面宏大,由前面的平靜、深沉的快樂進入到了萬眾歡騰的場面,歡樂頌的主旋律貫穿始終。
《d小調第九(合唱)交響曲》(1822-1825),Op.125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Choral, Op.125 表現人們沉浸在哲理性的深思遠慮之中,同時也沉浸在歷史的回顧與總結之中。對為人類的進步、發展、解放而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先輩們報以真誠的追憶和思念。在這思考與追憶、回顧與總結之中,人們展望未來,互相鼓勵、凝聚著新的力量、備為迎接新的斗爭、為全人類得到徹底解放、得到神聖的歡樂
和幸福,而進行最有意義的拼搏。第三樂章結束前的音樂已預示著暴風雨般的變革即將到來。 一開始音樂即如火山爆發,顯示出巨大的能量、沖破一切枷鎖,人類經過長時期積聚起來的力量爆發出來了,變革勢如破竹.摧毀一切封建丑惡的東西。變革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音樂緊跟著片斷重復前三個樂章的主題,但都被代表人類渴望自由歡樂的旋律所打破。似乎在說:不要這些陳舊的東西,要創新,要前進。經過緊張而充分的准備之後。終於千呼萬喚地出現了『歡樂頌>主題,象徵著人類經過艱苦奮斗之後,終於找到了通往自由歡樂的道路。《歡樂頌》主題首先由低音大提琴奏出,接著漸漸發展擴大到弦樂器和整個樂隊,並且力度和節奏越來越強,形成巨大洪流,勢不可擋,人們在通往自由歡樂的大路上迅猛前進。<歡樂頌:}主題變奏之後,再次出現急風暴雨般的聲響。但這次引出的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歌唱。由男中音領唱:「啊!朋友們。不要唱舊的調子.讓我們暢快、歡樂地唱起來吧。」於是「歡樂頌」在領唱的帶動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樂隊。歡樂頌歌詞是與貝多芬同時代的德國詩人席勒的詩句,貝多芬採用來表現了他的理想。在這兒我們必須了解,在《歡樂頌>的基本思想的理覦中,貝多芬與席勒的不同,席勒認為歡樂是變成兄弟的前提,而貝多芬則認為自由平等博愛是歡樂的前提,人們必須努力爭取,才能獲得解放,歡樂不是上帝的贈品,而是靠人們去奮斗,歡樂屬於解放了的人們自己。
合唱的加入使整個音樂進入一個神聖的境界。思想、情感升華了,一切丑惡的東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無地自容。人類經過自己艱苦的奮斗,終於得到了解放,得到了自由和歡樂並終於進 入一個神聖的理想世界。

㈢ 歡樂頌的歌譜

歡樂頌歌譜如下:

《歡樂頌》,又稱《快樂頌》,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回詩歌。貝多答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份,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而由貝多芬所譜曲的音樂成為了歐洲聯盟的盟歌。

(3)音樂課歡樂頌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這部交響樂思想深刻,結構廣闊,它擴大了交響樂的規模和范圍,超出了當時的體裁和規范。加入了人聲的合唱,譜寫了齊唱、合唱、四重唱和獨唱。這些聲樂曲和管弦樂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庄嚴崇高、雄偉瑰麗的交響樂章,一部宏偉而充滿哲理性的壯麗頌歌。

《歡樂頌》這首樂曲,每每聽到,都令人感到無限的光明,想像著在華麗明亮的教堂里, 高貴的人們用吐詞婉轉的德語, 全身心的向神唱頌內心的歡樂。

她庄嚴宏偉,充滿了神聖的體驗,苦難中掙扎的人們突然獲得拯救,陽光像聖母慈悲的目光一樣, 灑向天地萬物。這是被寬恕的喜樂,這是被最偉大的神所護佑時的歡樂, 這是世間萬物共同歡歌的時刻,傾聽她時, 神盪滌著人們的心靈。

㈣ 急!!!聽了貝多芬的《歡樂頌》有什麼感受100字左右,嗚......

意境深邃、氣勢磅礴,其終曲音樂的藝術感染力超過了原詩。但應該指出,席勒的"歡樂頌"本身也是一件藝術作品;它有著嚴整的形式。每行都用四步揚抑格(一重一輕)詩律寫出,非常有規則的。這樣的節奏給人以庄嚴和生氣勃勃的感覺。每節前八行用 a b a b c d c d的交叉韻,後四行合唱部分用 a b b a的套韻。全詩共分八節,各十二行;每一節又分成兩部分,前半八行,後半是合唱——四行。最後一節席勒在往後的集子中刪去不收,原因是詩人自己也看出了它藝術上的缺點。全詩到第七節實際上已達高潮,但熱情奔放的青年詩人,感情象脫韁野馬,收勒不住.還要向前奔跑,故寫出了一些過頭的敗足的比喻。

㈤ 貝多芬在歡樂頌的心情表現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意境深邃、氣勢磅礴,其終曲音樂的藝術感染力超過了原詩。但應該指出,席勒的"歡樂頌"本身也是一件藝術作品;它有著嚴整的形式。每行都用四步揚抑格(一重一輕)詩律寫出,非常有規則的。這樣的節奏給人以庄嚴和生氣勃勃的感覺。每節前八行用 a b a b c d c d的交叉韻,後四行合唱部分用 a b b a的套韻。全詩共分八節,各十二行;每一節又分成兩部分,前半八行,後半是合唱——四行。最後一節席勒在往後的集子中刪去不收,原因是詩人自己也看出了它藝術上的缺點。全詩到第七節實際上已達高潮,但熱情奔放的青年詩人,感情象脫韁野馬,收勒不住.還要向前奔跑,故寫出了一些過頭的敗足的比喻。
歌詞如下(中德文對照):
Freunde, nicht diese Töne! 啊!朋友,何必老調重彈!
Sondern lasst uns angenehmere 還是讓我們的歌聲
Anstimmen, und freudenvollere. 匯合成歡樂的合唱吧!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歡樂女神聖潔美麗
Tochter aus Elysium, 燦爛光芒照大地!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我們心中充滿熱情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來到你的聖殿里!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消除一切分歧,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在你光輝照耀下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四海之內皆成兄弟。
Wem der grosse Wurf gelungen, 誰能作個忠實朋友,
Eines Freundes Freund zu sein, 獻出高貴友誼,
Wer ein holdes Weib errungen, 誰能得到幸福愛情,
Mische seinen Jubel ein! 就和大家來歡聚。
Ja, wer auch nur eines Seele 真心誠意相親相愛
Sein nennt auf dem Erdenrund! 才能找到知己!
Und wer's nie gekonnt, der stehle 假如沒有這種心意
Weinend sich aus diesem Bund! 只好讓他去哭泣。
Freude trinken alle Wesen 在這美麗大地上
An den Brüsten der Natur; 普世眾生共歡樂;
Alle Guten, alle Bösen 一切人們不論善惡
Folgen ihrer Rosenspur, 都蒙自然賜恩澤。
Küsse gab sie uns und Reben, 它給我們愛情美酒,
Einen Freund, geprüft im Tod; 同生共死好朋友;
Wollust ward dem Wurm gegeben, 它讓眾生共享歡樂
Und der Cherub steht vor Gott. 天使也高聲同唱歌。
Froh, wie seine Sonnen fliegen 歡樂,好象太陽運行
Durch des Himmels prächt'gen Plan, 在那壯麗的天空。
Laufet, Brüder, eure Bahn, 朋友,勇敢的前進,
Freudig, wie ein Held zum Siegen. 歡樂,好象英雄上戰場。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億萬人民團結起來!
Diesen Kuss der ganzen Welt! 大家相親又相愛!
Brüder! überm Sternenzelt 朋友們,在那天空上,
Muss ein lieber Vater wohnen. 仁愛的上帝看顧我們。
Ihr stürzt nieder, Millionen? 億萬人民虔誠禮拜,
Ahnest den Schöpfer, Welt? 敬拜慈愛的上帝。
Such ihm überm sternenzelt! 啊,越過星空尋找他,
Über Sternen muss er wohnen. 上帝就在那天空上。
樂曲賞析
主旋律進場是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的,渾厚、低沉的聲音在寂靜中響起,給人一種深沉、平靜的感覺;旋律演奏了一次之後,中提琴進場重復旋律,旋律行進到中音部,主題曲稍亮的音色給旋律帶來一種明快的感覺,低音部則退到後面和木管一起伴奏;中提琴演奏完旋律之後也退到伴奏,接著小提琴加入了,小提琴如歌般的聲音歡唱著,讓旋律真的活起來了;小提琴聲部簡單重復了旋律後,旋律行進到樂隊齊奏,這時銅管、木管吹奏主旋律,其他各聲部伴奏,場面宏大,由前面的平靜、深沉的快樂進入到了萬眾歡騰的場面,歡樂頌的主旋律貫穿始終。這便是這部偉大的曲子所要歌頌的主題——歡樂,一個簡單卻又優美的旋律將它表現得淋漓盡致。
《小調第九(合唱)交響曲》(1822-1825),Op.125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Choral", Op.125
你可能留意到,貝多芬的《第八交響曲》創作於是1812年,而《第九交響曲》卻是直到10年之後的1822年才開始構思、譜寫。這十來年之間,貝多芬經歷了一些什麼?了解這段歷史,對於我們了解《第九交響曲》的誕生過程是有重要意義的。
首先必須提到的是一部名為《戰爭交響曲》的作品,他並沒有被編入貝多芬的編號交響曲內。在完成《第八交響曲》之後一年,也就是1813年,貝多芬譜寫了《戰爭交響曲》,雖然如今大家對這部作品的了解甚至還不如貝多芬早期的兩部交響曲,但在當時卻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因為《戰爭交響曲》是一部「應景」的作品,1813年的6月21日,英國將軍威靈頓率領英國遠征軍大破法國軍隊,這次戰斗加速了拿破崙的最終滅亡。消息傳到了作曲家的耳朵里,貝多芬為之興奮(所以這部作品也通常被稱為「威靈頓的勝利」)。關於貝多芬和拿破崙之間的淵源,在推薦英雄交響曲段落的時候,我們有過詳細的介紹。雖然1813年是貝多芬非常不景氣的一年,但他的創作靈感還是被威靈頓將軍的勝利所激發,《戰爭交響曲》很快就寫作完成了。作品包括兩大部分——「戰爭」和「勝利交響曲」。在前面一部分,貝多芬用充滿沖突和對抗的旋律,以及充滿「火葯味」的配器營造出了一個逼真的戰爭場面。而在後一部分,主要以英國國歌《願主保佑國王》為主調。
從歷史評論來看,這部作品在諸多方面都算不上貝多芬交響作品中的上等之作,但是作曲家本人還是比較喜歡她。其實《戰爭交響曲》原本只是一首普通的樂曲,但是貝多芬為了使其能夠以宏大的氣勢出現在音樂會舞台上,花了不少精力將之改編為管弦樂曲,甚至加上了「交響曲」的頭銜。由此可見,貝多芬對於拿破崙背叛革命,繼而侵略歐洲各國的行為感到極度憤慨。所以當拿破崙戰敗之後,作曲家也非常想用音樂把此時此刻自己激昂的感受描寫下來,並流傳下去。不過可惜的是,《戰爭交響曲》和貝多芬其他交響曲深刻的思想性相比,顯得過於膚淺。而且過了數年以後,貝多芬自己也意識到了這部作品的粗糙之處,甚至自己為之檢討過。雖然作品當時紅極一時,但如今和貝多芬其他九首交響曲被成百上千次錄音的「待遇」相比,《戰爭交響曲》的錄音如今是相對比較少的。
《戰爭交響曲》雖然只是「曇花一現」的應景作品,但是在當年卻給貝多芬帶來了更高的聲譽。在1813年12月8日貝多芬作品的專場音樂會上,作曲家親自上陣擔任指揮。兩部重頭作品被上演——創作於前一年的《第七交響曲》直到這一天才真正公開首演,而《戰爭交響曲》更是作為貝多芬的新作第一時間展現在維也納聽眾面前。這是一場極其成功的音樂會,貝多芬的作曲才能、指揮才能被全面展現在聽眾們面前!《第七交響曲》更受到了普遍贊譽,不得不加演「小塊板」樂章。沉浸在戰爭勝利歡樂中的人們對《戰爭交響曲》更是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
說起來是可笑的,很多樂評人士對《戰爭交響曲》的藝術價值不屑一顧,而且貝多芬本人也承認這部作品存在不少「粗淺」的地方。但是正是因為這部作品,使得貝多芬在維也納、在歐洲大眾心目的地位再次上升到一個新高度。這個時候的貝多芬幾乎被榮耀和光輝充斥著,總算使得處於生活困境中的作曲家得到了心靈上的慰藉,至少自己的音樂能夠被更多的人肯定。這時候貝多芬的創作慾望重新被喚起,一部又一部新作問世了,音樂會也一場接一場的被要求加演。1814年2月7日的音樂會上,《第八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聽眾竟然達到5000多人,這個數字即使放在現在,都是異常驚人的!在此後的一兩個月內,《戰爭交響曲》也在不斷地被上演,似乎大家永遠聽不夠。
這一切預示著貝多芬輝煌和榮耀年代的開始。1814年5月份,貝多芬一生中最重要的歌劇作品《費德里奧》在經過大幅度修改之後再度公演成功;7月份開始,貝多芬被一次次邀請去參加權貴顯要、政治人士的聚會。這時候,拿破崙已經倒台,歐洲的政治局勢雖然非常復雜,但表面上還是相對穩定的。所以在「和平」以及「慶功」的年代,音樂家、藝術家的價值重新得到了體現。貝多芬作為這些藝術家中的代表和領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待遇和重視。那個時候的貝多芬儼然如同當今「超人氣巨星」!
當然在這段自己最「輝煌」的日子裡,貝多芬對於「共和體制」的理想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消退。雖然成天和一些封建統治者相處,但是貝多芬並沒有為此「沾沾自喜」或者「迷失自我」。他依然保持著自己的本性,家中凌亂不堪的局面沒有得到一點改善,自己的言行舉止也沒有因為要和「上層名流」為伍而變得妥協。他只是在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下,繼續著自己的音樂創作和推廣。這種舒適和輝煌延續到1815年,但是和所有人一樣,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在高潮過後,貝多芬進入了自己一生中的又一個低潮期。
低潮源自貝多芬的許多顯要友人的相繼去世、患病、破落。由於沒有完整的家庭,貝多芬在此時重新回到了孤獨、寂寞當中。應該說雖然樂聖的一生當中有過陽光普照的時候,但終究還是陰霾多於晴天,貝多芬又不得不回到悲情人物的角色。這時候他已經完全耳聾了,隨著年齡的增大,脾氣也越來越怪癖,性格讓人更加難以捉摸和接近。在一些外人看來,貝多芬已經和一個暴君、狂人無異。同時貝多芬身體健康也開始重新和他作對,肺病和傷寒一直困擾著作曲家。同時這時候歐洲大陸的局勢也使得貝多芬這個一直關注政治的作曲家憂心忡忡,卻無能為力。種種這些,都讓貝多芬無暇再用心去創作大型的交響作品,所以在1814年到1818年這段日子內,貝多芬幾乎沒有驚世的音樂問世,只有少數幾部作品誕生,且其中後來比較出名的只有一部鋼琴奏鳴曲。
這段憂傷的日子,貝多芬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讀書上,閱讀各種各樣類型的文章、詩歌、劇作。包括荷馬、歌德晚年的詩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等,並且寫了很多感悟和筆記。最終貝多芬從這些充滿內涵、充滿激情的文字中,重新喚回了自己的作曲靈感!即使物質生活再怎樣困頓,作曲家在精神世界領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支柱。1818年開始,貝多芬開始從沉默中醒來,一部又一部重量級作品被不斷譜寫出來!
《庄嚴彌撒》、《C大調三十三鋼琴變奏曲》以及作曲家的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第30、31和32號)是貝多芬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其中的《庄嚴彌撒》更是前後花了4、5年時間創作才得以完成。而且這部作品誕生的時候,距離貝多芬去世只有三年光陰。似乎作曲家已經提前預知了死神的來臨,因此寫下了這部具有神聖意義的宗教音樂作品。但是貝多芬顯然不想用這種方式來了結自己的藝術生涯,在他心中還有更加重要的理想沒有完成,那正是至今傳唱不衰的《歡樂頌》!
大家所熟知的《歡樂頌》其實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第九交響曲》是於1822年秋天開始進入創作階段的。但貝多芬卻幾乎花了大半生的時間來醞釀、來籌劃。一直到完成了《庄嚴彌撒》之後,作曲家才開始動筆譜寫這部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其實《歡樂頌》原本是德國詩人席勒的一首詩作,氣勢磅礴、意境恢宏。而貝多芬本人正是席勒的忠實崇拜者,這首《歡樂頌》也是貝多芬最鍾愛的詩作之一,席勒在詩中所表達出來的對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實也正是一直嚮往共和的貝多芬的最高理想。所以作曲家從年輕時就開始計劃著把這部詩作變成聲樂作品,根據專家的研究和史料的調查,在貝多芬早期的一些作品中確實就已經有了後來《第九交響曲》最後《歡樂頌》樂章並不完整、成熟的雛形。他曾經說過:「把席勒的《歡樂頌》譜成歌曲,是我20年來的願望!」
第九交響曲的創作手稿直到作曲家的暮年,經歷了人生風雨歷練之後,貝多芬才真正下苦功開始創作自己心目中的最高理想。誇張的是,為了保持創作激情和狀態,貝多芬先後搬了四次家。終於在埋頭一年半之後,在1823年的年底,這部凝聚著貝多芬人生哲理的《第九交響曲》完成了!雖然經歷的時間不算短,但作品的創作還是比較順利的,幾乎是一氣呵成。在很多人看來,這時候可以迎接歡呼和勝利了。
但情況恰恰並非如大多數人所想,因為《第九交響曲》的首演充滿了坎坷。按照合同,這部作品原本應該放到英國的倫敦去首演,但是貝多芬依然覺得音樂之都維也納才是最好的選擇。可是貝多芬的音樂風格在當時的維也納受到了羅西尼歌劇的強大沖擊,有些人甚至攻擊貝多芬的音樂已經過時。面對這種狀況,作曲家又想把首演改到柏林去進行。這時候維也納聽眾熬不住了,反而又強烈的呼籲《第九交響曲》應該在維也納首演,很多人聯名寫信給作曲家要求他留在維也納,信中充滿了真切的感情。貝多芬為此回心轉意,開始籌劃作品在維也納的首次演出。
在演出前的排練過程中,又出現了很多問題。貝多芬的這部作品,確實是對樂團樂手的嚴峻考驗,有不少段落演奏起來頗具難度,需要樂手有扎實的功底和優秀的技巧。而且《第九交響曲》也是貝多芬唯一一部引入人聲的交響曲作品,其中一些高難度的段落令當時參加首演排練的歌唱家的表現不夠完美,而使貝多芬惱怒。綜合這些因素,第一次合練的效果很差,有人甚至建議貝多芬改動某些段落,以減小表現上的難度。但是對藝術追求完美的樂聖堅持自己的理念,沒有改動一個音符。為此,演出日期不得不一改再改。
幸好隨著時間的推移,排練逐漸有了起色,並且越來越好!終於,在1824年5月7日,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首演音樂會隆重舉行!這次演出可謂盛況空前,久違的歡呼、久違的熱烈,重新回到貝多芬的周圍。當整部作品演奏完畢之後,出現了很多令人驚異的場面,或許這是我們這代人一生都難以看到的音樂會場景——觀眾們近乎瘋狂的鼓掌、歡呼,很多人留下了激動的淚水,人群不住的朝著舞台的方向擁去,人們被這恢宏的旋律所打動,已經顧不得禮儀。而作曲家本人雖然因為耳聾,已經聽不到任何歡呼聲和掌聲,卻依舊被這超乎尋常的熱情場面激動得暈厥過去,一度不省人事……
如今距離1824年的首演盛況,已經過去近兩百年了,但是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和《歡樂頌》卻成為了長盛不衰的經典作品。在這兩百年歲月中,幾乎所有的後輩音樂家、作曲家都被這部宏偉的作品所傾倒;更有無數業余的聽眾被這部作品所帶來的音樂哲理、音樂氣度所感染!因為這部作品,貝多芬成了神一樣的人物,《歡樂頌》成為了人類歷史長河中永遠不滅的自由、和平之明燈。
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部作品,走進貝多芬的理想王國。1785年10月的一天,在德累斯頓近郊的羅斯維茲村,詩人席勒應一對新婚夫婦的邀請來參加他們的婚宴。宴會上,詩人為新人的幸福、朋友的熱情和現場的歡樂氣氛所深深感染,寫下了這首頌詩。其實,與其說是詩人在寫歡樂,不如說是在寫愛,這種愛超越時代,超越種族,超越地域,超越國界,深入人心。這首詩後經偉大音樂家貝多芬譜曲,與優美的旋律一起傳遍了世界,在人們心中久久回盪。
人們說這是一首「思想抒情詩」
席勒的《歡樂頌》如下:
1
歡樂啊,美麗的神奇的火花,
極樂世界的仙姑,
天女啊,我們如醉如狂,
踏進你神聖的天府。
為時尚無情地分割的一切,
你的魔力會把它們重新連接;
只要在你溫柔的羽翼之下,
一切的人們都成為兄弟。
合唱 萬民啊!擁抱在一處,
和全世界的人接吻!
弟兄們——在上界的天庭,
一定有天父住在那裡。
2
誰有那種極大的造化,
能和一位友人有礙相處,
誰能獲得一位溫柔的女性,
讓他來一同歡呼!
真的——在這世界之上
只要有一位能稱為知心!
否則,讓他去向隅暗泣
離開我們這個同盟。
合唱 居住在大集體中的眾生,
請尊重這共同的感情!
她會把你們向星空率領,
領你們去到冥冥的天庭。
3
一切眾生都從自然的
乳房上吮吸歡樂;
大家都尾隨著她的芳蹤,
不論何人,不分善惡。
歡樂賜給我們親吻和葡萄
以及刎頸之交的知己;
連蛆蟲也獲得肉體的快感,
更不用說上帝面前的天使①。
合唱 萬民啊,你們跪倒在地?
世人啊,你們預告到造物主?
請向星空上界找尋天父!
他一定住在星空的天庭那裡。
4
歡樂就是堅強的發條,
使永恆的自然循環不息。
在世界的大鍾裡面,
歡樂是推動齒輪的動力。
她使蓓蕾開成鮮花,
她使太陽照耀天空,
望遠鏡看不到的天體,
她使它們在空間轉動。
合唱 弟兄們!請你們歡歡喜喜,
在人生的旅程上前進,
像行星在天空里運行,
像英雄一樣快樂地走向勝利。
5
從真理的光芒四射的鏡面上,
歡樂對著探求者含笑相迎。
她給他指點殉教者的道路,
領他到美德的險峻的山頂。
在陽光閃爍的信仰的山頭,
可以看到歡樂的大旗飄動,
就是從裂開的棺材縫里,
也見到她站在天使的合唱隊中。
合唱 萬民啊!請勇敢地容忍!
為了更好的世界容忍!
在那邊上界的天庭,
偉大的神將酬報我們。
6
我們無法報答神靈;
能和神一樣快樂就行。
不要計較貧窮和愁悶,
要和快樂的人一同歡欣。
應該忘記怨恨和復仇,
對於死敵要加以寬恕。
不要讓他哭出了淚珠,
不要讓他因後悔而受苦。
合唱 把我們的帳簿全部燒光!
和全世界的人進行和解!
弟兄們——在星空的上界,
神擔任審判,也像我們這樣。
7
歡樂從酒杯中涌了出來;
飲了這金色的葡萄汁液,
吃人的人也變得溫柔,
失望的人也添了勇氣——
弟兄們,在巡酒的時光,
請你們離開座位,
讓酒泡向著天空飛濺:
對善良的神靈②舉起酒杯。
合唱 把這杯酒奉獻給善良的神靈,
在星空上界的神靈,
星辰的合唱歌頌的神靈,
天使的頌詩贊美的神靈!
8
在沉重的痛苦中要拿出勇氣,
對於流淚的無辜者要加以援手,
已經發出的誓言要永遠堅守,
要實事求是對待敵人和朋友,
在國王的駕前要保持男子的尊嚴——
弟兄們,生命財產不足惜——
讓有功績的人戴上花冠,
讓欺瞞之徒趨於毀滅!
合唱 我們要鞏固這神聖的團體,
憑著這金色的美酒起誓,
對這盟約要永守忠實,
請對星空的審判者起誓!

㈥ 跪求!貝多芬名曲《歡樂頌》的聽後感想,越詳細越好!

找到一篇:

聆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感想

《第九交響曲》是音樂大師貝多芬晚年的巔峰之作。直到今天每當我們聆聽到那耳熟能詳的第四樂章(歡樂頌)時,依然深深地被氣勢恢宏的音樂所打動,同時也臣服於音樂中所透露出的大師那崇尚人性自由的道德觀。

貝多芬所處的17-18世紀交替的年代,正是歐洲資產階級大革命和反革命復辟的拉鋸的時代。英雄主義的理想和追求自由解放的道德標准,貫穿了大師以及他的大部分交響樂作品。其中《第三交響曲》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大師對英雄的無限敬仰;《第五交響曲》不屈不撓的敘述著大師對命運的奮力抗爭;《第九交響曲》揮灑自如的描繪了大師對自由的美好憧憬。

今天就讓我們懷著敬仰的心情,再度欣賞大師的非凡之作《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歡樂頌)吧。

《第九交響曲》的前三樂章,大師通過突顯大調凌駕於小調的技巧,表達了較《第五交響曲》更為復雜的情感和心理的奮斗歷程(人性被壓抑,強烈的要求自由解放)。第四樂章,大師則史無前例的把交響曲轉變成哲學法典與個人抒懷(席勒的《歡樂頌》幾乎就代表貝多芬自身的道德觀),進而從理想化的自我層次升華為擁抱全人類。

《歡樂頌》以一段戲劇性的敘奏為前導,先逐一召喚前面三個樂章的重要主題,然後新的主題登場,先以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在以整個管弦樂團宣示。突然男中音獨唱者大聲勸誡「噢,朋友們,別發出這種聲音!」,好像在宣稱:雖然管弦樂對此主題的詮釋很美,但仍嫌不夠。他開始以新的旋律唱出席勒的詞句,合唱隨即加入。

這個著名的主題,節奏很平凡,是那種婦孺皆知的曲調,或許這就是大師的暗示:最崇高美好的事物往往出現在最平常的地方(這也是後人無法超越《第九交響曲》的原因所在)。

在貝多芬心目中,普遍的人性最重要;最高的道德真理——擁抱兄弟情誼的快樂、對造物者的敬畏——都要以普遍的人性為基礎,才有意義。為此大師在這里有意安排了男高音獨唱的進行曲,並以土耳其樂器作強烈的伴奏,演繹出為理想勇往直前的英雄和無畏的英雄氣概。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師在《歡樂頌》那歡欣鼓舞的終曲里,把管弦樂團里所有樂器和人聲揉合在一起,化為一片對人性自由解放、世界大同博愛的贊美呼聲,把整個第四樂章,乃至《第九交響曲》推向極致,推向歡樂的海洋!

再來一篇
http://hi..com/%D3%DC%B4%CE%CB%C4%D6%D0%D5%D4%C0%CF%CA%A6/blog/item/0f20a758a5052d82810a1804.html
文筆寫得不錯,僅供你參考。

㈦ 貝多芬《歡樂頌》聽完後寫描寫樂曲中優美的段子

貝多芬的歡樂頌裡面始終最優美的段子句子,第三分21秒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歌曲的的高潮,非常優美,動聽

㈧ 《歡樂頌》這首音樂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是大自然(天父、 造物主)所賜,任何人(不論善惡)、物(即使蛆蟲)以及天使都可以領受。1785年10月的一天,在德累斯頓近郊的羅斯維茲村,詩人席勒應一對新婚夫婦的邀請來參加他們的婚宴。宴會上,詩人為新人的幸福、朋友的熱情和現場的歡樂氣氛所深深感染,寫下了這首頌詩。其實,與其說是詩人在寫歡樂,不如說是在寫愛,這種愛超越時代,超越種族,超越地域,超越......

只要團結,就能幸福。神聖的,高雅的。

《歡樂頌》這首詩作是作曲家一生的鍾愛。在《第九交響曲》創作的最後關頭,貝多芬把歌唱《歡樂頌》的部分放到自己的作品中。《第九交響曲》成了貝多芬最後一部交響曲,最終成為了他作麴生涯的巔峰。
伴隨著激情澎湃的唱詞和急速雄壯的旋律,《歡樂頌》唱出了人們對自由、平等、博愛精神的熱望。當然貝多芬並沒有照搬席勒的原詩,而是以自己獨到的理念,配合音樂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刪節和修改。在激動人心的歌詞和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個不同聲部人聲的獨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團的合唱下,《歡樂頌》得到了升華,欣賞的人們得到的是無與倫比的奮進力量和精神支柱。樂章的最後,這種氣氛被表現到了極致,整部作品在無比光明、無比輝煌的情景下結束。

㈨ 聽完《歡樂頌》的感受

聆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感想《第九交響曲》是音樂大師貝多芬晚年的巔峰之作。直到今天每當我們聆聽到那耳熟能詳的第四樂章(歡樂頌)時,依然深深地被氣勢恢宏的音樂所打動,同時也臣服於音樂中所透露出的大師那崇尚人性自由的道德觀。貝多芬所處的17-18世紀交替的年代,正是歐洲資產階級大革命和反革命復辟的拉鋸的時代。英雄主義的理想和追求自由解放的道德標准,貫穿了大師以及他的大部分交響樂作品。其中《第三交響曲》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大師對英雄的無限敬仰;《第五交響曲》不屈不撓的敘述著大師對命運的奮力抗爭;《第九交響曲》揮灑自如的描繪了大師對自由的美好憧憬。今天就讓我們懷著敬仰的心情,再度欣賞大師的非凡之作《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歡樂頌)吧。《第九交響曲》的前三樂章,大師通過突顯大調凌駕於小調的技巧,表達了較《第五交響曲》更為復雜的情感和心理的奮斗歷程(人性被壓抑,強烈的要求自由解放)。第四樂章,大師則史無前例的把交響曲轉變成哲學法典與個人抒懷(席勒的《歡樂頌》幾乎就代表貝多芬自身的道德觀),進而從理想化的自我層次升華為擁抱全人類。《歡樂頌》以一段戲劇性的敘奏為前導,先逐一召喚前面三個樂章的重要主題,然後新的主題登場,先以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在以整個管弦樂團宣示。突然男中音獨唱者大聲勸誡「噢,朋友們,別發出這種聲音!」,好像在宣稱:雖然管弦樂對此主題的詮釋很美,但仍嫌不夠。他開始以新的旋律唱出席勒的詞句,合唱隨即加入。這個著名的主題,節奏很平凡,是那種婦孺皆知的曲調,或許這就是大師的暗示:最崇高美好的事物往往出現在最平常的地方(這也是後人無法超越《第九交響曲》的原因所在)。在貝多芬心目中,普遍的人性最重要;最高的道德真理——擁抱兄弟情誼的快樂、對造物者的敬畏——都要以普遍的人性為基礎,才有意義。為此大師在這里有意安排了男高音獨唱的進行曲,並以土耳其樂器作強烈的伴奏,演繹出為理想勇往直前的英雄和無畏的英雄氣概。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師在《歡樂頌》那歡欣鼓舞的終曲里,把管弦樂團里所有樂器和人聲揉合在一起,化為一片對人性自由解放、世界大同博愛的贊美呼聲,把整個第四樂章,乃至《第九交響曲》推向極致,推向歡樂的海洋

閱讀全文

與音樂課歡樂頌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